保研學姐顧問
![](http://m.btfokj.cn/images/okaoyanbaoyanzuoxi.jpg)
查名額,領資源
伴隨著新中國高等航海教育事業的誕生,“海大信息人” 砥礪前行,薪火相傳,幾代人歷經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奮斗,以1953年大連海運學院成立之初開設的無線電工程學、無線電助航儀器等電子信息類課程為肇始,不斷發展壯大。先后從1960年9月設立的電子計算基礎專業、1964年1月成立的無線電系、1977年12月成立的電子工程系、1984年9月成立的計算機及自動控制系、1998年4月成立的信息工程學院、2000年12月成立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08年1月成立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直至2017年6月重組形成現在的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目前,學院已形成本科、碩士、博士等多層次辦學體系。擁有9個本科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分為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2個大類專業),3個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計算機基礎教學實驗中心、專業實驗中心);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3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軟件工程),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學院教學和科研實力雄厚,擁有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其中電子信息工程是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5個遼寧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網絡工程),3個遼寧省示范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并分別在遼寧省本科專業綜合評價中位列同類專業第一名;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電子信息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遼寧省計算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虛擬仿真教學中心(遼寧省電子信息技術虛擬仿真教學中心);2個遼寧省優秀教學團隊(電磁場微波天線教學團隊、電子信息工程教學團隊)。擁有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導航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遼寧省交通與重大裝備物聯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水下機器人工程研究中心)、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水上智能交通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遼寧省交通安全通信技術重點實驗室、遼寧省海洋傳感與智能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2個省部級科研團隊(船舶通信導航技術團隊、遼寧省水下機器人技術創新團隊)、1個省級創新中心(遼寧省船用集成電路片上系統設計專業技術創新中心);擁有1個遼寧省一流學科建設項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1個交通運輸部和遼寧省重點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建有1個遼寧省重點學科領域研究生培養基地(信息與通信工程)。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220余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77人。學院擁有交通領域的國家級專家、國內外知名、年富力強的專家學者,省級教學名師。學院承擔多項國家支撐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科研、國際合作、省部級及企事業單位委托項目;多項研究成果獲省部科技進步獎、發明創造獎及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等,為交通及其它領域的科技發展及企業科技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學院教師多次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教育部創新團隊、遼寧省創新團隊、遼寧省優秀教師、大連市突出貢獻專家、大連市領軍人才、大連市“三育人”標兵等各類榮譽稱號。
學院目前在校本科生近3200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100余人。一直以來,學院高度重視學風建設和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在近年來舉辦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及“挑戰杯”競賽、數學建模、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全國嵌入式設計大賽等賽事活動中,學院學生均取得優異成績,多次獲得國際級賽事金、銀、銅獎;全國一、二、三等獎和省級特等獎等。同時,涌現了如中國首位女潛航員趙晟婭、大連市大學生標兵常興等一大批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優秀學子。
學院除招收國內學生外,還招收國外留學生及進修生。學院部分專業學生入學后可以申請參加我校與美國休斯頓大學、英國愛爾蘭國立梅努斯大學(“2+2”項目)、英國拉夫堡大學(“3+1+1”項目)、法國圖爾大學、奧爾良大學(“3+4”項目或“4+3”項目)等國際交流、合作辦學項目。
為進一步向全國優秀大學生提供探索信息科學的機會,增進全國優秀大學生對大連海事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了解,為優秀學子提供繼續深造的機會,大連海事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將于2022年7月舉辦大連海事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22年“信仰不息”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以下簡稱夏令營)。此次夏令營將面向全國高校招收大學生營員,即日起受理報名申請。
一、夏令營活動專業與人數安排
注:我院2023年電子信息專業學位招生專業名稱將有所調整,具體見學校公布的《大連海事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預計9月發布)。
二、申請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祖國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身心健康,遵守學術道德規范;
2對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軟件工程等學科(專業)、電子信息專業學位(04-08方向)(原電子與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專業學位(09-13方向)(原計算機技術)、電子信息專業學位(14-16方向)(原軟件工程)類別(領域)的科學研究有濃厚興趣,愿意從事學術研究工作,并希望繼續在相關領域深造,本科在學期間具有從事科技活動、學科競賽經歷者優先;
3.國內普通高校2023屆全日制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有可能獲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且本科前5學期學習成績位列所在專業前30%,英語水平良好;
4.“雙一流”建設高校,科學研究經歷豐富、成果突出的學生優先。
三、申請材料
1.《2022年大連海事大學學術夏令營報名表(應屆本科生)》(見附件,需本人手寫簽名后掃描);
2.本科期間前5學期成績單(加蓋所在學校或學院教務部門公章);
3.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
4.身份證、學生證和學業、學術成果等證明材料掃描件,其中學業、學術成果包括大學英語四六級、TOEFL/GRE/IELTS等英語考試成績單,學術論文、專利,獲獎證書等可體現自身學術水平與科研能力的證明材料。
四、申請程序
(一)申請方法
線上提交審核材料:符合上述條件的全日制應屆本科畢業生,將以上報名材料,按照順序形成一個PDF文件,并以“本科學校名稱-申請我校專業名稱-姓名”方式命名,具體格式詳見附件。按照專業通過郵箱提交給各專業聯系人,聯系方式如下:
釘釘溝通聯系群號:44737825。
(二)申請時間
郵箱材料填報截止時間2022年7月10日。
(三)審核錄取
夏令營申請材料的審核工作預計在2022年7月13日結束,入營名單將在學院官網公示(網址:ist.dlmu.edu.cn),并通過電子信箱方式告知申請人;屆時未接到入營通知的申請人皆為未入選者,不另行通知。審核錄取工作的相關進程及入營名單以學院官網公告為準。
五、日程安排
根據目前的疫情防控情況,2022年夏令營將通過網絡平臺以線上形式開展,暫定騰訊會議平臺。學院通過釘釘建立各專業夏令營營員群,在群內通知具體活動安排與要求。提醒各位營員請務必在接到審核通過通知后的24小時內用報名時所留手機號加入相應的釘釘群。
六、政策保障
(一)優秀營員
學院各科研團隊將依據營員提供的材料及活動期間的考核等情況,確定能夠享受優惠政策的營員(簡稱“優秀營員”)名單。具體可享受如下政策:
1.取得所在本科院校2023年推薦免試資格的優秀營員:符合我校2023年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章程相關要求、教育部調劑報名網站開通后的12小時內填報我校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相關專業且完成確認手續者(填報專業應與報名夏令營活動的專業一致),可被直接擬錄取為推免碩士生。12小時后報名的優秀營員,須正常參加推免生復試,不再享受該優惠政策;
2.未獲得所在本科院校2023年推免資格的優秀營員:在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一志愿或調劑報考我校(報考專業應與報名夏令營活動的專業一致)、初試成績等學業要求達到報考專業要求者,調劑及復試過程中,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
(二)潛力營員
學院各科研團隊將依據營員提供的材料及活動期間的考核等情況,針對未獲得優秀營員者,選拔“潛力營員”(含潛力營員考核排名)。具體可享受如下政策:
1.取得所在本科院校2023年推薦免試資格的潛力營員:符合我校2023年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章程相關要求、教育部調劑報名網站開通后的24小時內填報我校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相關專業且完成確認手續者(填報專業應與報名夏令營活動的專業一致),如填報的單列計劃專業或研究方向有優秀營員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系統填報與確認手續,相應潛力營員將依夏令營考核排名次序獲得“優秀營員”的優惠政策;
2.未獲得所在本科院校2023年推免資格的潛力營員:在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一志愿或調劑報考我校(報考專業應與報名夏令營活動的專業一致)、初試成績等學業要求達到報考專業要求者,調劑及復試過程中,同等條件優先考慮。
七、注意事項與聯系方式
(一)注意事項
1.若發現申請材料有虛假內容,學院立即取消申請人的營員資格,判定其在本次夏令營的所有成績為無效,并保留追溯的權利;
2.相關政策如與國家及主管部門最新政策相沖突,以國家及相關主管部門政策為準;
3.本方案解釋權歸大連海事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所有。
(二)聯系方式
1.通訊地址:遼寧省大連市凌海路1號大連海事大學西山校區電航樓213室,郵編:116026
2.郵箱聯系方式:
3.釘釘溝通聯系群號:44737825
歡迎有意報考我院2023年研究生的優秀大學生前來參加本次夏令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