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學姐顧問
查名額,領資源
華南農業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作物學是國家“一流建設學科”。為了使更多優秀大學生近距離了解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增進學生和老師間的交流,選拔熱愛作物科學、具有培養潛質的優秀學生繼續深造,我院將于7月25日-7月27日舉辦2022年云端優秀大學生夏令營。
一、學院簡介
農學院是華南農業大學歷史最悠久的學院之一,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創辦的廣東全省農事試驗場暨附設農業講習所。農學院伴隨百年老校的發展而成長,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成立華南農學院并設立農學系。2001年,農學系升格為農學院。1981年作物遺傳育種和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兩個二級學科點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是改革開放后最早一批碩士點;1986年作物遺傳育種二級學科點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作物學一級學科點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獲得作物學博士后流動站。作物遺傳育種學科1999年被評為農業部重點學科,2002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22年作物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學院現有作物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招收作物遺傳育種和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2個專業博士生/碩士生、農藝與種業領域農業碩士;現有全日制學生1477人,包括全日制博士研究生88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495人,本科生894人。
我校作物學科的奠基人為丁穎院士。丁穎院士也是華南農學院首任院長,他于上世紀二十年代,就率先在我國開始了水稻育種研究,在我國稻作史上第一個用人工雜交法育成了新品種,奠定了作物學科發展的基礎,被譽為我國稻作科學之父。丁穎院士帶領團隊先后培育了包括“中山1號”在內的100多個水稻新品種,推廣達半個多世紀,影響深遠。改革開放以來,在盧永根院士等帶領下,學科建設成效顯著,學術積淀深厚,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人才培養方面成就突出。培養了包括5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和1名國家教學名師在內的一萬多名畢業生,為我國農業特別是南方農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此外,還為東南亞培養一大批留學生。目前,學院開設農學、種子科學與工程2個本科專業,以及農學“丁穎創新班”和作物學“本博連讀創新班”。兩個本科專業均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院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理念,培養綜合能力強的拔尖創新人才。2014級農學丁穎班被評為全國2015年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團支部”,學院“微團課”思教項目獲團中央2015年“四進四信”活動基層優秀項目,學院團委在2016年被評為廣東省“五四紅旗團委”,2017級農學丁穎班團支部在2020年獲評“廣東省五四紅旗團支部”。學生獲國家級、省部級的創新創業和技能大賽一、二等獎20余項。
學科具備優良的研究平臺。目前學院擁有或依托一批國家級、省部級研究平臺,包括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廣東省植物分子育種重點實驗室、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廣東分中心、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測試(廣州)分中心、農業農村部華南地區作物栽培科學觀測實驗站等省部級及以上重點科研平臺。依托這些重點平臺,開展水稻、大豆、玉米、花生等重要農作物遺傳基礎與遺傳調控網絡解析、新品種創制、高效綠色栽培等研究。
學院擁有優秀的導師隊伍。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108人,專任教師81人,其中教授/研究員22人,副教授/副研究員42人;博士生導師18人,碩士生導師66名,另有院外作物學博士生導師30名。教師隊伍中包括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中組部“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重大人才計劃”青年學者1人,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名,“珠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等獎勵25項,獲得各類發明專利和品種權100余項,選育作物新品種50多個,學院師生在Nature、Nature Genetics、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Plant Cell等雜志發表高水平論文300多篇。
學校地理區位優勢明顯。學校地處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花城廣州。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80%以上的畢業生在珠三角就業。
新時代、新機遇,新目標、新作為。作物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為作物學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賦予了新的使命擔當。學院將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圍繞打造“創新農學、精品農學、活力農學、和諧農學”的目標,以人才培養為根本,教學與科研并重,產學研協調發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為把學院建成國際一流研究型學院而努力奮斗。
二、招生專業
農學院招收作物遺傳育種、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學術型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農藝與種業專業型碩士研究生。
三、夏令營安排
(一) 2022年云端優秀大學生夏令營將于7月25日至7月27日舉行,計劃招生人數30人。
(二)夏令營期間,將通過網絡開展開營儀式、學校和學院介紹、實驗室展示、名家講座、師生交流和優秀大學生個人風采展示等環節,切身感受學院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研究生培養和專家風采等百年名校綜合魅力。
(三)學院將對夏令營表現合格的同學頒發電子結業證明,對表現優異的學生頒發優秀營員證書。
四、營員獎惠政策
(一)合格營員第一志愿報考我院錄取后,入學可享受 1000 元特別學業獎學金;合格營員通過推免錄取后,入學可享受 3000 元特別學業獎學金。優秀營員通過推免錄取后,入學可享受 5000 元特別學業獎學金。
(二)取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生資格的營員填報我院志愿,且獲得意向導師的認可,根據夏令營面試成績可直接錄取為我院推薦免試研究生。
(三)未取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生資格的優秀營員,如果第一志愿報考我院,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成績達到我校公布分數線,且獲得意向導師認可,可提前擬錄取。
五、申請條件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品德良好,身心健康;
(二)國內相關院校對口專業大三在讀學生(2023年本科應屆畢業生);
(三)學習成績優秀,本科前兩年半學習成績績點排名專業前50%,且平均分在80分以上,所有課程成績均為及格以上;
(四)具有較強的英語能力,英語四級成績在450分以上,通過英語六級者優先考慮;
(五)對作物學具有濃厚興趣,有志于從事科研工作,具有較強的科研潛力和創新精神;
(六)對科研能力突出或有特殊培養潛質的申請者成績標準可適當放寬(需提供獲獎證書、優秀實驗設計或發表論文等相關證明材料)。
六、申請程序及材料審核
(一)報名時間
即日起接受報名,報名時間截止至2022年7月20日 17:30,逾期不再接受申請。
(二)提交電子版申請材料
1. 《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2022年夏令營申請表》(附件1,簽字掃描件);
2. 《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2022年夏令營報名信息匯總表》(附件2,電子版);
3. 成績證明:前兩年半的學習成績單原件和專業排名證明(可用申請人所在學校教務系統截圖),績點專業排名證明參考模板見附件3;
4. 英語水平證明: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或 TOEFL/GRE/GMAT/雅思等成績(掃描件);
5. 具有副高級職稱及以上的專家推薦信2封(簽字、掃描件),專家推薦信參考模板見附件4;
6. 身份證(正反面)、學生證(照片頁和信息頁)(掃描件);
7. 獲獎經歷證明:本科在讀期間各類獲獎情況,按照學業科研獲獎、德育獲獎和文體獲獎分類建立文件夾(掃描件)。
以上文件請壓縮成一個文件,于2022年7月20日下午17:30前發送至1937430262@qq.com。文件夾、郵件標題為:所在學校全稱-本人姓名-2022年夏令營申請。
(三)確認參營及個人風采展示
1. 我院將對申請人材料進行審核,在學院網站公布參營學生名單,并發送參營確認郵件。
2. 入選營員自行準備PPT(時間5分鐘左右)用于線上匯報,內容包括本人自我介紹、教育背景、參加科研工作和研究成果情況、對作物學科的認識及感興趣的科研領域、攻讀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研究設想等。
七、注意事項
(一)學生須承諾所有申報材料和信息均屬實,如有弄虛作假,一經查實,取消其參營資格,并通報給其所在學校主管學生工作的部門,同時保留進一步追責的權利。
(二)參加夏令營的學生必須遵守國家的疫情防控規定和華南農業大學的相關規定,按照統一的安排全程參加夏令營各項活動,無故缺勤者將被取消營員資格。
(三)其他未盡事宜由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負責解釋。
(四)請各位同學訪問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網站了解研究生導師介紹,并關注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發布的相關通知。
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官網:https://nxy.scau.edu.cn/
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官微: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歡迎加入【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2022年夏令營】QQ交流群,請以“所在學校+姓名+2022年夏令營”申請進群。群號:723181271。
八、聯系方式
聯系人:齊老師 電話:020-38294996
郵箱:1937430262@qq.com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路483號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31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