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Add考研派研究生微信
為你免費答疑

QQ咨詢:

【考研派 okaoyan.com】 為大家提供2019年江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

一、學校概況

  江漢大學是一所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實行湖北省、武漢市共建,以武漢市為主的辦學體制。學校總占地面積2114畝,校舍建筑面積58.6萬平方米。主校區坐落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三角湖畔。

  學校擁有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大學科門類,設有商學院、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學院、體育學院、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機電與建筑工程學院、醫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18個學院。擁有學術型碩士一級學科點8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生物學、中國史、中國語言文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學位類別7個(控制工程、教育、臨床醫學、藝術、社會工作、體育、應用心理)和同等學力授權三個層次。涉及69個二級學科(領域)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法、教育、文、史、理、工、農、醫、管理、藝術等10大學科門類。有2個省優勢特色學科群、5個省重點學科(含培育)、13個市重點學科、4個省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全校本科專業數72個。省級以上特色專業項目共計24個,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1個、省級品牌專業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5個、省級戰略新興支柱產業建設專業項目9個、省級“荊楚卓越人才”專業5個。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177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632人?,F有雙聘院士2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湖北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1人,湖北省“百人計劃”青年項目入選者1人,楚天學者26人,“湖北產業教授”3人,武漢市創新崗位特聘專家3人,享受國務院、省、市政府專項津貼及省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1人。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評為湖北省教學名師,19人入選武漢市“213人才工程”和“十百千人才工程”,13人入選武漢市“黃鶴英才計劃”,14人入選“黃鶴英才(專項)計劃”,市級學科帶頭人54人。

  全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2億。有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業煙塵污染控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科研機構及平臺1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市級科研機構、校級科研機構63個。擁有交叉學科研究院、武漢研究院、武漢生物醫學研究院、系統生物研究院等海內外專家組成的高水平人才培養平臺。擁有院士專家工作站(環境與健康研究院)、武漢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可聯合培養碩士、博士和博士后。近五年,承擔縱、橫向科研項目1700余項,科研總經費達7億元,獲省、市各類科研成果獎勵114項?!督瓭h學術》入選教育部名欄建設工程優秀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和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

  學校圖書館建筑面積30850平方米,有26個閱覽室,3770個閱覽座位。館藏紙質圖書總量達200萬余冊,中、外文報刊2138余種;引進了中外文數據庫208個,電子書刊459萬余冊。

  學校堅持對外開放,不斷推進對外交流與合作,與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和校際交流。堅持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留學生教育,適當保留??平逃?,大力發展以社會培訓為主體的繼續教育,著力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性、創新性、國際性人才,力爭早日建設成為與武漢經濟社會發展地位和水平相適應、在國內有影響有特色的高水平地方綜合性大學。

  二、報名須知

  (一)報考條件

  報名參加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以下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

 ?。?)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且符合我校根據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5.報考我校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考生,應為尚未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人員,且是國家統招的全日制臨床醫學(五年制)本科畢業生。

  我校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所有學科及基礎醫學只接受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報考。

  6.報考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考生,一般要求所學專業應與所報考教育碩士專業領域相關或相近。其中非全日制教育碩士應為具有兩年中小學工作經驗的人員。

  7.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疲ǜ呗殻ㄍ卯厴I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忌鷪竺麜r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

  8.除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外,我校其他專業均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考生報名方式與全日制相同。

  9.我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等2個碩士學位點和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點接受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

  (二)報名方式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所有參加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并到報考點現場確認網報信息、繳費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市)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手續;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手續。

  網上報名技術服務工作由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負責?,F場確認由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負責組織相關報考點進行。報考點工作人員發現有考生偽造證件時,應通知公安機關并配合公安機關暫扣相關證件。

  1.網上報名

  2019年研究生入學考試報名時間為2018年9-10月??忌卿?ldquo;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網址://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網上報名有關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詳見“研招網”報考須知。

  2.現場確認

  預計現場確認時間為2018年11月,具體時間以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公布的時間為準。請考生及時關注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發布的公告,在規定時間內到指定地方現場核對并確認個人網上報名信息。

  考生現場確認應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在錄取當年9月1日前可取得國家承認本科畢業證書的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本科生,須憑頒發畢業證書的省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或網絡教育高校出具的相關證明方可辦理網上報名現場確認手續。

  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在現場確認時應提交學歷(學籍)認證報告,以供核驗。

  所有考生均應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網上報名與現場確認缺一不可,只進行網上報名而未現場確認者報名無效。

  (三)考試

  考試分初試和復試兩個階段。

  1.初試:初試時間為2018年底。

  2.復試:復試時間為2019年4月,具體時間和內容、形式以學校研究生處網站的通知為準。

  (四)錄取原則

  根據考生初試、復試成績,政審情況及體檢結果,按照“擇優錄取,寧缺毋濫”的原則進行錄取。

  1.復試成績與初試總成績各占50%作為入學考試總成績;

  2.入學考試總成績綜合排名后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一志愿報考我校的考生復試成績合格,優先錄?。?br />
  3.復試成績不合格者,不予錄??;

  4.考生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考核、心理測試及體檢不作量化計入總成績,但不合格者不予錄?。?br />
  5.同等學力考生加試課程的成績不計入復試成績,但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五)研究生教育收費標準

  我校碩士研究生學制一般為三年,特別優秀的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最短不得少于兩年。根據《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加強研究生教育學費標準管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3〕887號)、《湖北省物價局關于進一步規范高校教育收費管理的通知》(鄂價費〔2006〕183號)和《湖北省物價局湖北省財政廳湖北省教育廳關于調整我省公辦高職高專學費和高校住宿費標準及有關問題的通知》(鄂價費〔2013〕109號)文件精神,我校研究生學費標準8000元/人?年,住宿費標準1740元/人?年,具體收費標準以物價局核定為準。

  (六)其它事項

  1.如果本簡章涉及內容與國家最新政策發生沖突,則以國家政策為準。

  2.招生工作的申訴與舉報

  聯系部門:江漢大學紀委辦公室

  監督電話:(027)84225801

  電子郵箱:jw5804@jhun.edu.cn

  3.考生務必認真、詳盡、準確填寫通訊地址,通訊地址主要用于寄發錄取通知書等,如因地址不詳而出現投遞失誤等問題,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未盡事宜,可向我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咨詢。招生相關政策和招生專業目錄以“研招網”和我校研究生處網站上公布的最新版本為準。

  單位代碼:11072

  聯系部門:江漢大學研究生處

  地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三角湖路

  郵政編碼:430056

  聯系電話:(027)84225310、84225960

  傳真電話:(027)84225310

  網址://gs.jhun.edu.cn

  三、培養特色

 ?。ㄒ唬┡囵B理念


  學校擁有30多年的研究生培養歷史,以“應用性、創新性、國際性”為人才培養目標,以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為主線,以行業需求為導向,提升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

  (二)培養特色

  中國語言文學是武漢市重點建設學科,現擁有江漢大學武漢語言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教育廳)、江漢大學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曲藝,湖北省文化廳)兩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和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五個二級學科學位點。經過數代學人的不斷努力,已經凝練出了地域文學批評與文學批評生態、領域語言研究、方言調查與研究、古典詩文與民族文化精神、中國現當代詩學等多個特色鮮明的研究領域,初步形成了地方性、應用性、傳承性與創新性融會貫通,服務社會,注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格局。

  中國史基礎扎實,優勢突出,特點鮮明。歷史學是江漢大學創辦最久的學科之一,2005年即被評為江漢大學重點學科和湖北省碩士學位授權點立項建設學科,2009年被評為武漢市重點學科。學科平臺江漢大學城市研究中心是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市教育局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和武漢市科技局城市歷史與城市文化研究基地,已成為全國城市史研究的重鎮,被稱為國內四大城市史研究機構之一。城市研究中心還下設江漢大學武漢抗戰研究中心、江漢大學城市記憶(口述史)研究中心。學科集中研究城市史和地方史,而以中國城市史和武漢地方歷史與文化為研究重點,又特別注重研究近代中國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問題、武漢近現代史和抗日戰爭史,學科因此在武漢城市史研究領域擁有重要的話語權,江漢大學因之成為中國城市史研究會和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的副會長單位。學科還積極參與現實,注重應用,積極研究現當代城市現代化問題,進行對策研究,并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生物學為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以多個省級科技平臺和創新團隊為依托,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指針,側重應用基礎研究,突出學科交叉與融合,著力解決與“生態文明,綠色食品,人類健康”相關的科學技術問題。經過多年的積累,形成了3個穩定、特色鮮明的主干學科,兼具宏觀和微觀研究:(1)遺傳學:以園藝植物為重點研究對象,開展種質資源學、分子遺傳與育種和表觀遺傳學等領域的研究。(2)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開展生態生物化學與環境健康、生物資源生化成分分析及生理機制、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等領域的研究。(3)微生物學:開展微生物天然藥物和基因工程藥物制備、發酵食品開發和安全監測、環境微生物檢測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研究。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主要依托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柔性顯示材料與技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開展科研和研究生教學工作。擁有“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湖北省優勢學科群、武漢市“材料科學與工程”重點學科及江漢大學“功能材料與污染控制化學”優勢學科群,擁有化學工程與工藝湖北省本科品牌建設專業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國家特色專業,化工實踐與創新湖北省重點教學實驗示范中心,湖北省高校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化學環境工程研發推廣中心”,武漢市“食品安全分析與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及1個省研究生工作站等學科平臺。實驗室總面積達380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達5470萬元。本學科研究方向研究團隊現有專職教師36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8人;目前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項目12項,科研經費充足,研究方向穩定。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緊密結合國家、湖北省及武漢地區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主要依托工業煙塵污染控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江漢大學院士工作站、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化學環境工程研發推廣中心、紅安縣新型產業園金源科技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湖北省產學研基地、湖北省環境監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賽默飛世爾科技共建“環境與健康聯合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及產學研基地,已形成了顆粒物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有害氣體凈化理論與技術、環境污染化學、環境毒理與健康等4個穩定的特色研究方向,在湖北省內具有明顯競爭優勢。本學科擁有一支科研及教學水平較高的專兼職師資隊伍,專職隊伍中擁有湖北省中青年優秀科技團隊1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國家模范教師1人。兼職隊伍為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領銜的海外特聘教授和國內知名專家組成,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1名。

  化學工程與技術作為我校的傳統優勢特色學科之一,是湖北省“雙一流”建設學科、湖北省重點學科(特色學科)和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的主干學科,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業煙塵污染控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柔性顯示材料與技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等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及創新平臺,圍繞新型光電子化學材料的合成與應用,形成了綠色化學工藝、光電功能化學、光電催化、化工過程強化及模擬等優勢特色研究方向。由本學科支撐的化學工程與工藝本科專業為湖北省品牌專業、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本學科擁有湖北省教學團隊1個、湖北省中青年優秀科技團隊1個,形成了教學與科研相長、科研服務生產、生產促進教學科研的鮮明學科特色,近五年榮獲省級科技進步獎4項。擁有華爍產學研一體化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武漢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中石化武漢分公司湖北高校省級實習實訓基地等省級研究生校外創新實踐基地。與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加拿大皇家科學研究院、西交利物浦大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實施了一系列研究生培養國際化項目,為本學科應用性、國際性、創新性高層次人才培養奠定了良好條件。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有效地服務地方政府與企業,本學科連續多年為武漢市經濟委員撰寫“武漢工業發展報告”,與武漢供銷總社、武漢農業集團、漢口銀行等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承擔了多項來自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科研課題。該學科廣泛開展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先后有22名研究生分別赴美國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等海外著名高校訪學,占在校生的60%。

  基礎醫學是湖北省省級重點學科,有近60年建設積淀,已形成6個較為穩定的研究方向,包括生理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現有教師65人,其中教授9人,碩士生導師14人,博士學位47人。長江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楚天學者5人、省產業教授1人、黃鶴英才4人。近5年承擔國家項目27項,省、市項目52項。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發表論文247篇,其中SCI54篇,申請專利15項,承辦國際性學術會議1次,派遣骨干出國深造60人次。研究平臺設施完備,教學科研平臺、基地和實驗室面積6526m2,設備總價值3520萬元。擁有眾多醫學圖書、數據庫及電子資源。

  社會工作碩士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以人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專業價值觀,掌握社會工作的理論和方法,熟悉我國社會政策法規,具備較強的社會福利服務策劃、執行、督導、評估和研究能力,勝任針對不同人群及領域的社會福利服務與社會組織管理的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

  教育碩士培養實行由高校、武漢市中小學校、教育部門構建的全程職業“雙課堂”培養模式。學校與武漢市優秀中小學校和教研機構簽訂了教學實踐基地協議,兼顧到不同學段、不同層次和不同學科的學習群體。學校在教師教育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已形成以教師教育為鮮明特色的教育學科群,擁有與行業共同建設的專業化教學團隊和導師團隊。

  體育碩士包括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三個領域。將注重研究生“應用性和創造性”能力培養,在研究生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與武漢市中小學、湖北省體育局、武漢體育學院、武漢市體育局、武漢體育中心建立起緊密的合作關系。充分利用區位優勢面向武漢市,服務于武漢市。針對武漢市的特色項目學校、重點競技體育項目、影響力大的社會體育項目開展社會實踐,鼓勵研究生參與體育教學改革,運動訓練一線隊伍的訓練與保障,大型賽事的組織服務,社會體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基層社區體育文化的推廣等。

  應用心理碩士是主要面向教育、人力資源管理職業背景的專業性學位。具有一批長期從亊心理學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工作的專任教師,在心理健康的教學和研究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為人力資源管理領域輸送了大批優秀的人才,具有較長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輔修專業培養和管理心理與行為科學碩士學位點建設的歷史。實施由高校、企亊業單位構建“雙課堂”聯合培養模式,實行校內導師加校外導師的雙導師制度,已經與多家單位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人才培養方案以職業需求為導向,培養過程高度重視實踐教學,重在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控制工程碩士采用多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理念,實行“雙導師”制的研究生培養模式。擁有一支年富力強、科研成果豐碩、具有海外學習交流經歷的碩士研究生導師隊伍。學校圍繞“制造強國戰略”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重點培養掌握物聯網核心技術、大數據挖掘技術、智能監控技術、過程裝備與控制技術的優秀研究生,為社會輸送高層次創新性人才。學校擁有省市級教學、科研和工程實踐基地,為培養控制工程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實踐及創新創業場所。

  臨床醫學碩士實行“全程臨床實踐基地培養”研究生培養模式。依托“基礎醫學”省重點學科,采取研究生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結合、專業學位授予標準與臨床醫師準入標準相結合(即學歷證、學位證、執業醫師資格證、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等“四證結合”)的模式,培養臨床型高級醫學人才。目前,學校與武漢市中心醫院(江漢大學臨床醫學院)、武漢市普愛醫院(江漢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北省中山醫院(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等大型醫院共建10余個臨床實踐基地。其中,武漢市兒童醫院于2016年獲批為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

  藝術碩士實行“雙向嵌入”的研究生培養培養模式。依托“美術學”、“設計學”等市重點學科,學校從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三個層面,與協作單位相互嵌入,建立起一個運作良好的教育平臺,進行高層次的藝術人才培養。學校與湖北美術館、武漢開發區湯湖美術館、武漢博物館、武漢廣播電視臺、湖北廣播電視臺等單位簽訂了共29家實踐基地,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實習實踐平臺和條件,鼓勵研究生利用這些基地和平臺,積極開展實習實訓、畫展、設計展、公共藝術普及教育、公益活動等。

  (三)培養機制

  在國家“深入推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背景下,為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我校從研究生獎助體系、創新實踐、高水平聯合培養、教育教學、學位點建設管理等方面不斷完善研究生培養機制。

  1.組織機構。學校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研究生招生政策制定和組織招生工作。成立研究生獎助學金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研究生獎助學金政策制定和組織評審工作。校學位評定委員會負責制定學位授予標準和開展學位授予審核工作。成立校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加強對碩士專業學位建設工作的指導,保證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

  2.研究生獎助體系。學校設立的獎學金主要包括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各類單項獎學金、企業獎學金和科研創新成果獎;助學金主要包括國家助學金、市政府助學金、學校助學金、“三助一輔”崗位津貼、特殊困難補助等;此外鼓勵企事業單位來校設立研究生專項獎學金,如武商勵志獎學金、武漢市供銷社設立的“九源勵才獎學金”、“昱申翔獎學金”等。

  表一:江漢大學研究生獎學金一覽表
類別 獎學金名稱 獲獎比例 金額(元/年)
國家獎學金 國家獎學金 2% 20000
學業獎學金 學業獎學金 一等 10% 12000
二等 20% 10000
三等 70% 8000
單項獎學金 研究生標兵 2% 3000
優秀畢業生 10% 2000
優秀研究生干部 5% 2000
公益活動先進個人 5% 1000
文體活動優秀獎 符合條件即可 1000
專項獎學金 武商勵志獎學金 20名以上/年 2000
武漢供銷社獎學金 3名/年 1000-2000
九源勵才獎學金 5名/年 4000
昱申翔獎學金 5名/年 1000
歐陽康樂產學研用創新基金 5-8名/年 5000
研究生科研創新基金 按比例擇優資助 4000-10000

  表二:江漢大學研究生助學金一覽表
助學金名稱 資助比例 金額
國家助學金 100% 500元/月
市政府助學金 100% 300元/月
學校助學金 100% 300元/月
“三助一輔”
津貼
助研 符合條件 見《江漢大學研究生兼任助理崗位管理暫行辦法》
助教
助管
學生輔導員
困難補助 符合條件 500-1000元/人

  3.管理制度。學校共制定了25個研究生教育教學管理文件,其中適用于研究生的有12個,涵蓋了學籍管理、學位管理、創新基金項目管理、創新成果獎勵、研究生獎助、學科競賽、校外實踐等方面。適用于教師的有13個,涵蓋了導師管理、教學培養、課程建設、試題命制、工作量計算、學科群和學位點建設等方面。

  4.聯合人才培養。學校積極探索與美國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拉文大學、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滑鐵盧大學、臺灣銘傳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等國(境)外高校開展聯合培養新模式,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研究生,努力發揮多學科融合優勢。近五年,學校已選送64名研究生參加“湖北省高校優秀大學生海外游學計劃”等項目,赴美國、法國、德國、波蘭、意大利、丹麥、加拿大、臺灣等國家或地區學習交流。同時,強化與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過程工程研究所、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院所聯合培養,不斷提高創新人才培養質量。

  (四)培養成果

  2010年以來,學校研究生教育培養,取得了顯著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術成果。學校研究生科研創新基金共資助項目303項,研究生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以江漢大學研究生名義申請專利3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SCI、EI、CPCI等收錄或檢索論文60余篇,影響因子最高達9.466。

  2.學科競賽。近四年,我校研究生共獲各類學科競賽獎勵75項,其中國家級獎勵22項,省部級獎勵23項,市級獎勵1項,協會級獎勵29項。包括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一等獎1項、三等獎11項、全國機器人大賽一等獎1項、“飛思卡爾”杯汽車智能設計大賽創意組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三等獎1項、全國研究生智慧城市技術與創意設計大賽三等獎1項、全國研究生移動終端應用設計創新大賽三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全國二等獎1項、“互聯網+”移動終端設計大賽全國優勝獎3項等。另外,我校藝術碩士也積極參加學科競賽并取得了較好成績,曾獲得“2016華釜青年獎”青年獎、優秀獎各1項、第四屆中國西部國際電影節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第二屆萬峰林國際微電影盛典二等獎1項、新絲路長安杯大學生國際微電影節一等獎、三等獎各1項,并有多幅作品入選第十一屆武漢美術作品年展。

  3.綜合素質。我校研究生創建了8個社團組織,分別是:男子足球隊、男子籃球隊、女子籃球隊、排球隊、羽毛球協會、讀書會、語言興趣小組、聲樂興趣小組。

  以社團為依托,研究生參加校內各種文化活動,并取得較好成績。獲湖北省屬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籃球聯賽第二名、獲“中華頌”經典誦讀一、二、三等獎,獲田徑運動會男子甲組團體第三名以及系列單項獎勵等諸多獎勵和榮譽。

  根據科研需要,研究生集中有限的科研力量,跨年級跨學科組建了一支創新團隊,通過集體努力,在發表學術論文、申請發明專利、參加學科競賽、推進創新創業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

  此外,研究生每年都積極參加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開展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并努力開拓局面,力爭以社會實踐為基礎,深化和擴大實踐成果,創建省研究生工作站。

  4.創業就業。我校畢業研究生作為獨立法人或者主要參與者,注冊成立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公司3個:武漢艾迪創研科技有限公司、武漢九州造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漢開瑞微納科技有限公司。

  學校研究生質量得到社會高度認可,2013-2017屆畢業研究生就業率均為100%,分赴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富樂(煙臺)新材料有限公司、武漢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中國長江動力集團有限公司、華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06家科研院所、事業單位或企業就業,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四、碩士學位授權點、學科群和重點學科一覽表

  碩士學位授權點一覽表
一級學科名稱 二級學科名稱
學術學位
中國語言文學 1.文藝學
2.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3.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國史 1.中國近代史
2.中國現代史
3.中國專門史
生物學 1.遺傳學
2.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3.微生物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1.材料物理與化學
2.材料學
3.材料加工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1.環境科學
2.環境工程
化學工程與技術 1.化學工程
2.化學工藝
3.生物化工
4.應用化學
5.工業催化
管理科學與工程 1.復雜系統理論與方法
2.信息系統與電子商務
3.營銷與服務工程
4.投融資決策與風險控制
5.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6.管理心理與行為科學
基礎醫學 1.人體生理學
2.免疫學
3.病原生物學
4.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5.藥理學
專業學位
社會工作 1.社會工作政策與法律實務
2.社會組織管理
3.社區社會工作
4.老年社會工作
教育 1.學科教學(思政)
2.學科教學(語文)
3.學科教學(數學)
4.學科教學(英語)
5.學科教學(歷史)
6.學科教學(體育)
7.現代教育技術
8.小學教育
9.心理健康教育
體育 1.體育教學
2.運動訓練
3.社會體育指導
應用心理 1.教育與發展心理
2.組織與管理心理
控制工程
  
1.化工過程裝備與控制
2.物聯網與系統工程
3.智能監控與系統集成
4.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
5.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系統
臨床醫學 1.內科學
2.兒科學
3.老年醫學
4.神經病學
5.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
6.皮膚病與性病學
7.外科學
8.婦產科學
9.腫瘤學
10.麻醉學
11.全科醫學
藝術 1.美術
2.藝術設計
3.音樂
4.廣播電視

  省優勢特色學科群、重點學科一覽表
學科類別 學科名稱
省優勢特色學科群 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
城市圈經濟與產業集成管理
省重點學科 化學工程與技術
基礎醫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培育)
生物學(培育)
市重點學科 中國語言文學
物理學
工商管理
美術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專門史
馬克思主義理論
教育學
外國語言文學
體育學
臨床醫學
設計學
中醫學
 

文章來源:2019年江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