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考考研要科學規劃理性選擇才能成功逆襲
為你免費答疑
“再來一次”,多么讓人怦然心動的措辭,對于不滿意自己本科院校或專業的廣大學子而言,跨校或跨專業或跨地區考研成了他們千載難逢的“再來一次”的機會,每年有近百萬人選擇跨考,占考研總人數的60%。但機會總是與風險并存,選擇跨考也意味著要比考本校本專業冒更大的風險,考研輔導名師曹老師表示,科學理性地跨考將為你帶來更大勝算。
文藝青年棄法學 考取了文學碩士
據了解,選擇跨專業考研的學生主要分為兩大類:其一是為增加就業籌碼,轉而選擇相對熱門的專業;其二是為實現夢想,轉而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無論哪種情況,都意味著比其他人付出更多。
山東省2013年的應屆畢業生中,來自山東師范大學法學院的李薇屬于后者, 李薇的本科專業是許多人眼中的熱門專業——法學,然而這卻并不是他最初的夢想。他追求文學夢想,終于順利考取了山東大學現當代文學的碩士研究生。李薇是山東人,但在東北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所以他有著法學學生的嚴謹和哲理性思維、“文藝青年”的藝術氣息,也有著東北人的直爽和執著,鼻梁上一副框架眼鏡,竟讓人覺得他和海子有幾分神似。對文學的熱愛和對夢想的執著是李薇選擇跨專業考研的原因之一。他表示除了自己對理想的追求,家人的支持也是李薇成功跨專業考研的不小動力。在家人的支持與自己的努力下,李薇離夢想更近一步。
從中文到傳播我就是喜歡
方同學今年剛考上遼寧大學文化傳播學院的碩士研究生,雖然考研的喧囂已經過去了近半年,可她還是頗有感觸:“我考了三年,今年終于考上了。”小方原來讀中文專業,大學畢業后進入沈陽一家廣告公司做文案策劃,“我對廣告一直很有興趣,入行之后發現行業前景也不錯,可是如果不考研,肯定跟不上發展。”工作不到半年,她放棄高薪辭職回到家準備考研。連續兩年,她都因為專業課沒過線而失敗。第三年,她除了在專業課上下功夫,還找到該專業的一些老師求教。“如果今年沒考上,我想我還會再考,我想做個成功的廣告人。”這些人有了工作經驗后,考研的目標更加明確,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而進一步深造。
從哲學到經濟學一切以就業為風向標
小賈是沈城某高校大四學生,現在讀哲學專業,目前他已經投入到考研大軍中來,準備報考經濟學。談到轉專業的原因,他說,哲學本不是自己的所愛,因為高考失利,被調到哲學系。哲學屬研究性專業,非常不符合自己的就業目標。想到可以通過考研換一個有高薪前景的專業,他決定報考經濟學,同時,他已經從大二開始自學經濟專業的知識,考經濟學可謂有備而來。在社會上很多人眼中,研究生與高薪是畫等號的。而對于這些考研族來說,“知識改變命運”的口號變成了“考研改變命運”,考研就如第二次高考。
外語專業—跨專業的“萬金油”
小王現在是東北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的研究生,雖然長得高高大大,可他以前卻是一個徹底的“文科男”,本科學的是英語,跨專業考研在他們班級早已不是新鮮事,因為很多人跨專業考研除了擔心專業課,還要在英語上下足功夫。英語專業則沒有這些顧慮,專業所學已經完全超過考研英語的水平,只要專攻專業課就可以了。看到企業管理在社會中的發展潛力,又可以借助自己的英語專長在企業中一展拳腳,他決定“轉行”。“我們專業的很多人都考其他專業的研究生,如法律的、財會的、經濟的,考本專業的倒少了。”外語專業在跨專業考研中比其他專業有了更多的優勢,被很多人稱為“萬金油”。
選擇跨考考研有風險 須克服三大困難
對于各種跨專業考研,很多大學教授表示歡迎。遼寧大學一位研究生導師說,除了醫學、生物等專業性強的專業需要嚴謹的專業儲備知識之外,其他專業對跨專業考來的學生都持比較歡迎的態度。但選擇跨考考研,就意味著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要想在打贏這場艱苦卓絕的戰役中,獲得望眼欲穿的錄取通知書,就必須正確面對跨考考研的一些難題。
1、專業基礎歸零。這幾乎是所有跨考生的通病,因為考生面對的是一個陌生的學科領域,常言道“隔行如隔山”,本來專業基礎薄弱,再加上同有四年專業經驗的本專業考生競爭,其難度可想而知。這里建議跨專業的考生:一定要提早復習專業課,千萬不要臨時抱佛腳。最新的招生簡章、專業目錄和指定教材一般都在九月份前后發布,在這之前考生可以參考往年的參考書復習。對于跨考生考生來說,要在短時間內對一個全新的學科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就要一遍一遍的閱讀教材。但是閱讀并不是盲目的,必須抓住重點,考生可以參考歷年真題,根據出題方向來把握復習重點。
2、信息收集困難。考研,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場信息戰。對于參加考研的朋友來說,收集院校招生信息、考研動態、參考書目、報考時間等是必不可少的步驟,考生一定要充分了解目標學校和目標專業的情況,包括招生簡章、專業目錄、參考數目、歷年報考人數和上線人數、各專業分數線等等。盡可能多的了解相關信息,才能正確的知道自己的備考,集中精力復習核心知識,不至于因為信息閉塞而走了彎路。
3、容易半途而廢。由于跨考生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很大,難免會產生急躁、不自信、孤獨、甚至動搖心理,不少考生不能堅持到最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考研實際上是一個人的戰斗,最大的競爭對手恰恰就是自己,堅持到底戰勝了自己,才能打贏這場耐力戰。其實,隨著復習時間的增加,有壓力是正常的,但是壓力過大就應該提醒自己適當的做一些調整了。在對復習效果有一定把握后,這種不自信的心理一般都會有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