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人數上升對17年考研有什么影響?

更新時間:2022-05-21 11:57:1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考研 考研人數
Add 研究生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2016考研人數上升對17年考研有什么影響? 2016考研初試已經告一段落,2017考研也悄悄拉開序幕。據教育部12月2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本次考試報考人數達177萬,比2015年增長7%。這是繼2014和2015年連續兩年下降后,考研人數首次出現的明顯反彈。報名人數反彈,對2017考研會有什么影響呢?下面跟隨越考考研一起來看看吧!
1.考研分數線持續走低
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數據顯示,部分省市的研究生報名人數甚至出現兩位數增長,其中,遼寧和江蘇的報名人數增長均超過10%,分別達到11.7%和11.12%,北京和河北的報名人數增長也分別達到6.8%和8.4%。而在2014和2015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分別下降了4萬人和7.1萬人。


專家認為,考研的“火爆”之勢歸結于當前經濟增長乏力、就業形勢嚴峻的現實。“高校畢業生人數屢創新高;年年遭遇最難就業季;薪酬待遇和自己期待的差距過大,都促使考研隊伍不斷壯大。”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說。
然而,報名人數大幅增長并不意味著競爭變得更加激烈。據統計,近年來,超過70%的學科錄取分數線持續走低。
近五年來,學術型碩士各學科門類中,經濟學、管理學、醫學、法學等學科的錄取分數線總分,均處于持續降低的趨勢。除了總分外,每個學科門類的單科錄取分數線也在不斷下滑。根據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學術型碩士考研初試分數基本要求來看,大約七成的學科門類單科分數線僅為30多分(滿分為100分)。
2.“推免生”成了“香餑餑”,名校更看重實際水平
隨著2014年全面放開“推免生”限制,保送生、推免生成為名校追逐的對象。以復旦大學為例,2016年擬錄取推薦免試畢業生達1518人,占到總招生規模的41%,而去年(2015)和前年(2014)這個比例分別為37.37%和32.22%。
有專家表示,這是因為推免生“整體底子好,能力強”,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學校對以分數為核心的現有錄取制度的不滿意。
清華大學一位在讀研究生告訴我們,“推免生”都是“根正苗紅”。很多人本科就在本校學習,老師對他們知根知底。這些學生從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和校園文化等各方面,都能最快適應研究生學習。已經保送至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的大四學生周資貴說:“今年我們法學院接收校內外推免生30人,而考進來的只有6個人。”
“目前,推免生采取成績加綜合表現的衡量機制,并且在各校信息公示,從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是比較可信的,生源質量也是可控的。”陳志文表示,一方面,“推免生”制度加劇了重點院校和一些地方院校在招生質量上的“分水嶺”;另一方面,“分數”加“素質”的選拔模式也進一步加速了我國的研究生制度改革。
3.就業形勢嚴峻,考研基于現實
統計表明:2015年城鎮新成長勞動力大約有1500萬人,其中高校畢業生749萬。年年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季”,已經成為高校畢業生無法回避也迫在眉睫的挑戰。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的調查,在37665人的樣本中,有43%的學生是為了“增加就業競爭力、提升畢業后薪水”而選擇考研;暫時不想就業、不愿走向社會而選擇考研的占13%。
但是,這些學生用學費、時間、精力換來的一紙碩士文憑,真的能在就業市場上獲得更好的報酬和職位嗎?
“本科畢業時趕上金融危機,找到的工作都不理想,最高薪酬也就3500元左右。后來我辭職,考到北京讀研,但現在工作仍很難找。”即將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的小昕認為,名校的學歷與一份理想的工作有時候并不能完全畫等號,而且,在北京面臨的就業競爭更加激烈。
“將考研當成逃避就業的避風港是不現實的。”陳志文說,“比起學歷,用人單位更加看重的,是3年踏踏實實的工作經歷和實際工作能力。”
有專家指出,從目前碩士研究生報考專業的分布情況看,前十大熱門專業中社科類占據較大比重,僅管理學和經濟學就占據約七成。這也表明了很多人以考研為“跳板”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