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上學讀研究生,到底有什么區別?
為你免費答疑
![](http://m.btfokj.cn/images/xuejie/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上學讀研究生,到底有什么區別?.jpg)
![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上學讀研究生,到底有什么區別? 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上學讀研究生,到底有什么區別?](http://img.okaoyan.com/public/24.jpg)
在下是小城市的學生,考入的吉林大學,卻發現長春也不過是一個中等城市(無貶義),在這里也沒有找到很多自己想要的東西,于是開始憧憬一線城市的大學生活……
嗯,在不否認吉大是一所優秀的學校的前提下,再思考一下地域所帶來的限制,能有這樣的想法,真的很好。
事實上,國內很多中西部地區的985、211高校的學生,也應該在思考這一點——
因為地區的限制的確在客觀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發展。
要說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建國之初,國家出于種種考慮,將資金和人才投入到一些欠發達省份的高校上去。
這讓這些高校的實力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達到了一個相當的水平,而所在地區的發展卻依舊與發達地區存在相當的差距。
再加上國家后期的211、985工程,更大程度地影響了考生的決策,讓很多優秀的學生進入了很多欠發達地區的高水平大學。
換句話說,地區經濟發展是一個市場化的結果,然而高校的發展和學生的選擇并不是如此。
久而久之學生水平、高校水平和地區發展水平之間,勢必會存在鴻溝。
而當這種鴻溝達到了一定程度時,對于學生發展的限制自然也就出現了。
暫且不論生活水平,只提個人發展;
當沿海省份的三本學生都可以在本地找到對口的實習工作時,一些985畢業生卻不得不四處投簡歷,只因為本地經濟的發展不夠好;
當北上廣深的高校學生能有機會參與各種大型活動時,一些中西部省份的名校學生卻與此無緣,因為城市不夠大,舉辦不起來;
當廣東、浙江的一些非重點大學學生能享受到商界知名校友帶來的加成時,很多重點大學的校友卻仍然集中在科研領域……
換言之,校園之內,一切由大學決定;
校園之外,地域的影響就太大了。
然而反過來說,對于某些人而言,這個影響又可以微乎其微。
一個好兄弟,成績優異,以科研為理想。
在高考后,糾結于兩所同樣級別名校之間,一所位于某東部沿海城市,另一所位于某欠發達省份的省會。
他最后選擇了后者,理由是“更適合搞科研”。
哪怕選擇后者意味著放棄大城市的生活,放棄東部省份的諸多機會,但是他選擇了適合自己的。
嗯,我還有另一個朋友,本來鐘情于前者,卻意外被后者錄取,還為此懊惱了一段時間。
舉這兩例其實是想證明,對于學術型、科研型的人才,很多情況下城市所帶來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甚至說,偏遠地區還會有加成。
用一句老話說,“城市小一點,更適合專心學習……”。
雖然我個人很反對這句話,但是不可否認它有對的一面。
回到題主的情況。吉大所在的吉林省其實算不上欠發達地區,除了氣候冷點,發展慢點,國有經濟比例高一點……
然而毫無疑問的是,對于英語抑或大多數文科類專業,放眼東北,幾乎沒有更好的選擇。
至于說身邊同學的地域,我其實不想多說什么。
事實上,很多來自中小城市乃至農村、成績相對優秀的學生都比較傾向于選擇本省省會的學校。
這樣看來,你的同學多來自小城市,這并不令人意外,而是一個普遍的情況。
真正讓我有些意外的也許是你的想法,因為來自小城市不代表他們不優秀啊!
每個人都有自己優秀的一面,僅僅幾個月的接觸又怎能足以讓你去找到他們的那些閃光點呢?
最后,作為一個小城市出身,在高考時幾乎面臨和你一樣選擇的人,來說說自己的經歷。
原本已經拿下中山大學自主招生的降分,準備沖刺某Top3高校,結果高考成績出爐后,我發現形勢急轉直下——選擇余地變得極為有限起來。
一個方案是,選擇二三線地區的985高校,比如吉林大學;
另一個方案是,把要求降低到211的級別,然而也去不了上財、北郵這個級別的學校。
現在想想,當時的我,也許比你還糾結吧。
當時,吉大對于我而言,也真的是非常好的選擇。東北地區最強的綜合性大學,外加全國名次相對靠前,離家也更近。
當然,另外幾所,如重大、湖大也很有吸引力。
然而我幾經糾結,還是力排眾議,選擇跋涉2000多公里來到了現在的學校。
讓我選擇這里的幾乎唯一的原因,就是這里是發達地區,能夠讓我更接近自己的創業夢想。
現在想想,我很慶幸自己當時的決定,甚至幾乎有些慶幸高考的失利。
如今的我,找到了合伙人,也有了自己的公司,哪怕夢想依舊遙遠,我卻能看見那束正在步步接近的光。
而這一切,如果是另一個選擇,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舉自己的例子是想證明另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
對于創業、商業這樣的方向和專業,地域帶來的影響相當大,甚至不亞于學校層次本身!
說了這么多,地域所帶來的影響還是因人而異。
我們已無需后悔當初的決定,因為無論種子灑在哪里,都會有新的花開在新的土壤。
更何況比這一切都重要的是,我們還有幾年時間去努力,去讓自己變得更好!
記得,在我們所在的世界之外,總有更大的世界等待我們去發現。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兼程行路,勿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