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歷史學研究生統考

更新時間:2022-05-21 12:01:1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歷史學
Add 研究生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17年歷史學研究生統考
17年歷史學研究生統考:17年歷史學研究生統考
一、17年歷史學研究生統考考試科目: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歷史學專業從2007年改為全國統考,由教育部統一命題。考試科目為:政治、外國語、歷史學基礎三門。   思想政治理論(上午8:30——11:30)滿分100分   外國語(下午14:00——17:00)滿分100分   歷史學基礎(上午8:30——11:30)滿分300分   每科考試時間為3小時 ,初試為筆試。  
二、17年歷史學研究生統考基礎參考書:歷史學基礎包括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史學理論和史學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專門史等方面的內容將有機地體現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1 、必備參考書:    第一套是北師大版的教材:    晁福林主編:中國古代史(上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寧 欣主編:中國古代史(下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鄭師渠主編:中國近代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王檜林主編:中國現代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郭大鈞主編:中國當代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周啟迪主編:世界上古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孔祥民主編:世界中古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劉宗緒主編:世界近代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張建華主編:世界現代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PS:北京師范大學做為全國師范類教育內的老大,其編訂的教材一直受到各本科院校的推崇,體系編排合理,嚴密,適合日常教學,學生易于學習,清晰明白。但是,有些問題涉及不深,點到為止。學術性不夠。但是足以應付考研。因為歷史學考研考得就是基礎。   第二套:    1.朱紹候《中國古代史》(上下冊)福建人民出版社   2.李侃《中國近代史》中華書局第四版    3.王繪林《中國現代史》北師大版(高教版)   4.何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高教版   5.齊世榮《世界史》六卷本,高教出版社    PS:這套教材,也就是網上通常所說的歷史學考研11本書。其中,《中國古代史》是一部比較經典的教材,但缺點是內容龐雜,分量很重,對于跨專業的同學是個不小的負擔。不過還是一部很經典的教材。李侃的《中國近代史》,也是一部歷史很悠久的教材,但是這部教材已經多年未版,許多觀點比較陳舊。齊世榮六卷本《世界史》是一部多次獲獎的教材,是名家領銜編寫,其特點是學術性很強,各家觀點都有,是國內學術界關于《世界史》研究的較為全面的觀點。但是,在體力編排上面,有所欠缺,稍顯凌亂。   不過世界史還是建議用齊世榮的六卷本比較好   2 、選讀參考書目: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中國歷史文選》 周予同 上海古籍出版社   《史學概論》 龐卓恒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歷史地理學》 藍勇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史學史》 白壽彝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歷史文獻學》 楊燕起、高國抗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西方史學史》 郭小凌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這些教材和歷史學基礎考研大綱吻合度高,基本上包括了歷史學基礎考研大綱所規定的知識點和考試范圍,這是一套最權威的歷史學基礎考研參考書。   “考研成功系于專業課”,這句話道出了專業課在考研中的重要地位,其一,是因為專業課總分300分,占考研總分數的60%,專業課分數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考研的成??;其二,專業課也是提高分數,拉開檔次,在復試中占得先機,獲得獎學金或者公費名額的關鍵。所以,同學們一定要重視專業課的復習。   從現在開始備考,強烈建議同學們從教材開始,因為歷史學考研強調的就是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回到教材中才能達到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的水平,尤其是目前命題的趨勢越來越強調知識的比較和運用,更需要大家對整個學科的基本內容做全面的了解。在這里簡單說一下看書的方法和技巧,第一遍的目標是了解,可以快速瀏覽;第二遍的目標是理解,需要精讀,對不理解的內容進行勾畫,做標記,可以筆記;第三遍的目標是掌握,需要在第二遍精讀的基礎上,對不理解的內容各個擊破;第四遍的目標是運用,需要將各章節知識點進行前牽后聯,完善筆記。    
三、17年歷史學研究生統考基礎試卷結構、題型結構:(一)、試卷內容結構   中國古代史 約30%   中國近現代史 約20%   世界古代中世紀史 約20%   世界近現代史 約30%    史學理論和史學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專門史等方面的內容將有機地體現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Ps:這幾年的幾套試卷發現原始社會考到的幾率很小,但還是要看,不需要重點掌握,主要為了應付選擇題。   (二)、試卷題型結構    選擇題 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名詞解釋 8小題,每小題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題 2小題,每小題30分,共60分   論述題 3小題,每小題40分,共120分  
四、17年歷史學研究生統考基礎復習方法:1、對歷史學知識點進行全面復習,重在基礎。    就歷史學基礎試卷考查的內容而言,統考五年來,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三部分內容趨于均衡。2007、2008年的歷史學試題偏重于政治、經濟內容,而思想文化方面的內容大概占了總分的10%左右,2009年、2010年、2011年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三部分內容基本上趨于均衡,思想文化內容大概占了總分的20%多。所以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全面的復習,切勿忽視對思想文化內容的復習。    歷史學考研試題考的是對基礎知識記憶和理解,所以復習過程中要重點把握基礎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就要對知識點進行全方面的分析,例如一次改革運動,要從背景、時間、過程、結果、性質、意義、影響、評價等方面去掌握,只有這樣全面的分析一個知識點,才會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強化基礎知識。   2、整理、總結知識點   無論是科班的考生,還是跨考歷史學的考生,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自己整理、總結知識點,輔導書可以作為參考,切忌買一本輔導書背背就一勞永逸了。自己整理、總結知識點的過程也是加深對知識點理解、記憶的過程。只有自己整理、總結了,才能在考場上對見過的題對答如流,考取高分。   3、以教材為本    在備考的過程中,一定要多看參考教材,要在通讀、精讀的基礎上全面的了解、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點。    4、注意知識點之間縱向和橫向的聯系   首先,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縱向的聯系,縱向聯系就是從時間推移的角度來考察歷史事件的過程及因果關系,從而探索歷史發展趨勢。也就是說是相關知識點的發展脈絡。比如中國古代的賦稅制度的演變,皇權與相權之爭,國際關系體系的演變,工業革命等。三年以來,考試中加強了對這一方面的考查,2007史料分析考查了自唐代以來科舉制度的演變,2009年考查了19世紀以后全球民族國家建立的四次浪潮,所以,在復習過程中要對知識點的發展脈絡有比較清晰的思路。    其次,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橫向聯系,橫向聯系就是通過空間拓展的方式將某一歷史現象與同一時間其他地區出現的類似或相反的現象進行類比分析;或者是將某一歷史現象與同一時期的其他相關歷史現象進行有機的聯系和綜合。比如19世紀60年代的中國與19世紀60年代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前都遭受了西方列強的入侵,在60年代都出現了改革運動等等,通過這種橫向的聯系比較,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把握了歷史的宏觀面貌,2007年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2010年考查概述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歐亞大陸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2011年論述題考查了論述近代兩次中日戰爭對中國政治、經濟和國際地位的影響,以及比較雅典民主政體與羅馬共和政體的異同。以后比較題會成為一個命題趨勢。    5、運用唯物辯證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    在復習過程中,同學們要注意學會運用唯物辯證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總結歷史的發展規律。在備考的時候,看到的不僅是具體的歷史事件,更重要的是歷史事件背后的哲學規律,這樣才能深刻把握歷史發展脈絡。  
五、17年歷史學研究生統考考研大綱:個人建議第一輪復習的時候不要用到大綱,完全把教材仔仔細細通讀一遍,第二輪復習的時候,可以用前一年的大綱,相差不多。到第四輪時可以參照2013年大綱(大綱大約在9月出來)  
 六、17年歷史學研究生統考考研真題該如何利用?:關于歷年歷史學基礎考試試題,就是所謂的真題,歷年真題是最好的模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