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渤海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渤海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渤海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渤海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渤海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渤海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渤海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渤海大學考研難嗎]
[渤海大學研究生院]
[渤海大學考研群]
[渤海大學研究生學費]
[渤海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化學化工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 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渤海大學/3.jpg)
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分析化學專業簡介
一、培養目標
1.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強烈的事業心,能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服務的研究型和應用型高層次化學專門人才。2. 掌握系統的化學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了解其現狀及發展趨勢,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從事本學科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 具有運用第一外國語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能夠熟練地閱讀本學科的外文文獻,并具有初步撰寫中、外文科研論文的能力。
4.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環境分析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分析化學,主要從事納米材料、納米修飾電極的設計與制備、性能表征、檢測條件優化,及其在環境污染物催化降解、電化學檢測等應用方面研究。
2. 生物分析化學
主要從事生物大分子與有機小分子相互作用的機理研究,利用光譜分析法、電化學分析法、色譜分析法等多種方法和手段探索在小分子作用下生物大分子在結構和功能方面的變化,深入了解生物大分子與小分子作用的配位本質。
3. 先進化學電源材料
主要從事能源化學、能源材料方向的研究,利用電化學、電分析化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電極過程的基本動力學性質、電極/電解質界面的基本結構、電化學分析測試技術等基礎應用方面的研究。
三、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6個學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六年。前四個學期以課程學習為主,后兩個學期進行課題研究和學位論文撰寫。從事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應不少于一年。2.提前畢業與延期畢業
學習成績和科研成果均特別優秀的研究生在達到畢業要求時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學習年限最低不能少于兩年。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規定學習年限內完成論文者,可以申請延期畢業,但不得超過最長修業年限的規定。申請提前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提前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通過后,且論文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論文答辯程序。申請延期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延期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研究生學院受理延期和提前畢業申請的時間為每年3月份和9月份。提前畢業研究生的學費應按學制規定基本年限(三年)繳納。
四、培養方式
1.培養過程堅持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訓練并重。(1)通過經典文獻閱讀夯實碩士研究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研究生入學后,指導教師應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與研究生共同制訂其個人培養計劃。個人培養計劃應對課程學習的總學分、必修課和選修課、每學期的學分分配、學習和考核方式、教學實踐、文獻閱讀、科研工作、學位論文選題范圍等做出總體安排。個人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學習計劃應在研究生入學后3個月內完成。
(3)課程學習注重碩士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碩士研究生應根據個人學習計劃合理安排課程學習時間,在申請論文答辯前完成規定的全部學分。
(4)強化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需要在省級及以上學術刊物上至少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篇,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資格論文必須在答辯前刊出,否則不允許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2.采用導師個人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充分發揮導師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注重發揮專業導師組集體智慧,拓寬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視野。
3.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讓學生深入實踐領域,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和扎實的實踐問題解決能力。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
研究生培養實行學分制,碩士研究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取得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申請和盲審等環節。研究生可在導師指導下跨學科和專業選修相關的課程。在同一一級學科內跨專業選修課程,可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跨一級學科選修的課程不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本專業課程設置詳見課程計劃表(附后)。六、成績考核
課程學習與教學環節,按培養方案規定的教學進度進行成績考核。成績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考試課程以百分制計算,所有的學位課程均為考試課程,且學位課程的成績達到75分為合格(其中公共必修外國語課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非學位類型課程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學位課程的考試必須全部合格,才能修得相應的學分。非學位類型課程,可以根據其成績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記錄,主要依據課堂表現、完成作業情況、期末測試及讀書報告撰寫水平等評定成績。教學實踐、專業實踐、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及預答辯、學術活動等培養環節采取考察方式進行。考察成績按合格、不合格評定,由導師及有關教師寫出評語和考察結果,進而確定所得學分。七、開題報告與中期考核
1.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初進行。這一環節重點考查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開題報告中應該呈現課題研究和撰寫的意義、文獻綜述、研究設計、核心觀點、內容框架、創新之處等內容。2.中期考核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末進行。在學院學位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長負責,所長(教研室主任)、導師、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教師共同參與,對碩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科研能力進行全面考核。由審核小組按優秀、合格、不合格評定成績。
3.預答辯可以安排在研究生入學后的第五學期期末,考核結果為優秀或合格的研究生,方可進行學位論文撰寫等后續工作。對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組提出,經院學位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報研究生學院,主管校長批準可中止學習,按肄業處理。
八、科研訓練與學位論文工作
1.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必須學完所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完成教育實踐活動,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中期考核合格,必須以第一作者身份(作者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收錄的專業類學術期刊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以標準16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2版;若以標準32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3版)。或者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所收錄的最新版本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來源期刊(以發表論文年度的最新版本為準)、SCI及EI收錄的專業學術期刊(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1項,相當于在SCI、E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篇)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或至少1篇國際會議論文被CPCI-S收錄(第一作者必須為研究生本人或導師,如導師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為第二作者,且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學位論文送審前,資格論文如未刊出,必須提供用稿通知,否則不允許參加論文外審。
2.學位論文
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經專家評議修改后,可以正式進入學位論文撰寫環節。碩士研究生投入到學位論文撰寫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半。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過程中,應定期向導師和指導小組作進展報告,至少接受導師組的兩次審核:第一次為第五學期的最后三周;第二次為在第六學期的前三周。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應恪守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學位論文的文字量(正文部分)不低于2.0萬字。論文格式參照《渤海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及論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九、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1.論文答辯學位論文的審議和答辯安排在第六學期,按《渤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有關規定》執行。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評審通過后方可進行答辯。答辯委員會需要由5人(或7人)組成,其中至少有1名外單位專家。一個學科內應盡可能統一組成一個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成員由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當職稱(含具有導師資格)的專家擔任,其中至少有3名研究生導師,答辯委員會主席應為外單位專家。答辯人的導師可以列席但不能擔任答辯委員會委員(導師在論文答辯過程中可向答辯委員會介紹論文作者的情況,但不能代替論文作者回答委員們的提問)。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查,答辯會由學院組織且應公開舉行。
2.學位授予
學位論文答辯通過,報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查同意后,方可授予相應專業的碩士學位。學位論文未通過者,經修改合格后可于第二年再進行一次答辯,并按有關規定收取相關費用。
十、專業書籍與期刊
(一)著作:
1. 汪爾康. 21世紀分析化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9.
2. 汪爾康. 分析化學新進展[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3.
3. 鞠熀先. 生物分析化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7.
4. 李建平. 高等分析化學[M].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 2007.
5. 陳培榕, 李景虹, 鄧勃. 現代儀器分析實驗與技術[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6. 姚守拙. 化學與生物傳感器[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8.
7. 劉豐茂等. 農藥質量與殘留實用檢測技術[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1.
8. 朱國念. 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8.
9. 張祥民. 現代色譜分析[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4.
10. 傅若農. 色譜分析概論[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5.
11. 單德忠. 環境分析化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12. 陳海生. 現代光譜分析[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0.
13. 陳慧蘭. 高等無機化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4. 史密斯, 馬奇. 高等有機化學[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0.
(二)期刊:
1.《分析化學》,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和中國化學會共同主辦,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月刊。
2.《分析科學學報》,武漢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三校共同主辦,CSCD來源期刊,雙月刊。
3.《分析試驗室》,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和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共同主辦,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月刊。
4.《色譜》,中國化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共同主辦,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月刊。
5.《光譜學與光譜分析》,中國光學學會主辦,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月刊。
6.《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吉林大學和南開大學主辦,化學學科綜合性學術刊物、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月刊。
7.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SCI期刊,半月刊。
8. 《Analytical Chemistry》,SCI期刊,半月刊。
9. 《LC GC-Magazine of Separation Science》,SCI期刊,半月刊。
10. 《Analytical Biochemistry》,SCI期刊,半月刊。
11. 《Chromatographia》,SCI期刊,月刊。
12. 《Analyst》,SCI期刊,月刊。
13. 《Analytica Chimica Acta》,SCI期刊,周刊。
14. 《Talanta》,SCI期刊,月刊。
15. 《Trac-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SCI期刊,月刊。
16. 《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SCI期刊,半月刊。
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工業催化專業簡介
一、培養目標
1. 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有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的化學化工專門人才。2. 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新型催化劑和催化反應過程設計、開發的能力,能夠勝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關化工企業和其他單位的教學、科研和生產與技術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創新意識,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和先進的表征測試技術。
3. 具有運用第一外國語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能夠熟練地閱讀本學科的外文文獻,并具有初步撰寫中、外文科研論文的能力。
4.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催化劑工程:主要從事催化劑的設計開發、組成結構、制備生產的研究。2. 催化材料:主要從事催化劑制備方法、催化劑材料結構設計、催化材料性質與反應性能方面的研究。
3. 精細化學品催化合成:主要從事精細化學品合成過程的新型催化劑設計、綠色催化過程、催化劑回收再利用等研究。
三、學習年限
1. 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6個學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六年。前四個學期以課程學習為主,后兩個學期進行課題研究和學位論文撰寫。從事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應不少于一年。2. 提前畢業與延期畢業
學習成績和科研成果均特別優秀的研究生在達到畢業要求時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學習年限最低不能少于兩年。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規定學習年限內完成論文者,可以申請延期畢業,但不得超過最長修業年限的規定。申請提前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提前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通過后,且論文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論文答辯程序。申請延期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延期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研究生學院受理延期和提前畢業申請的時間為每年3月份和9月份。提前畢業研究生的學費應按學制規定基本年限(三年)繳納。
四、培養方式
1.培養過程堅持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訓練并重。(1)通過經典文獻閱讀夯實碩士研究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研究生入學后,指導教師應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與研究生共同制訂其個人培養計劃。個人培養計劃應對課程學習的總學分、必修課和選修課、每學期的學分分配、學習和考核方式、教學實踐、文獻閱讀、科研工作、學位論文選題范圍等做出總體安排。個人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學習計劃應在研究生入學后3個月內完成。
(3)課程學習注重碩士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碩士研究生應根據個人學習計劃合理安排課程學習時間,在申請論文答辯前完成規定的全部學分。
(4)強化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需要在省級及以上學術刊物上至少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篇,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資格論文必須在答辯前刊出,否則不允許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2.采用導師個人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充分發揮導師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注重發揮專業導師組集體智慧,拓寬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視野。
3.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讓學生深入實踐領域,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和扎實的實踐問題解決能力。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
研究生培養實行學分制,碩士研究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取得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申請和盲審等環節。研究生可在導師指導下跨學科和專業選修相關的課程。在同一一級學科內跨專業選修課程,可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跨一級學科選修的課程不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本專業課程設置詳見課程計劃表(附后)。六、成績考核
課程學習與教學環節,按培養方案規定的教學進度進行成績考核。成績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考試課程以百分制計算,所有的學位課程均為考試課程,且學位課程的成績達到75分為合格(其中公共必修外國語課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非學位類型課程成績達到60分或及格為合格。學位課程的考試必須全部合格,才能修得相應的學分。非學位類型課程,可以根據其成績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記錄,主要依據課堂表現、完成作業情況、期末測試及讀書報告撰寫水平等評定成績。教學實踐、專業實踐、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及預答辯、學術活動等培養環節采取考察方式進行。考察成績按合格、不合格評定,由導師及有關教師寫出評語和考察結果,進而確定所得學分。七、開題報告與中期考核
1.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初進行。這一環節重點考查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開題報告中應該呈現課題研究和撰寫的意義、文獻綜述、研究設計、核心觀點、內容框架、創新之處等內容。2.中期考核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末進行。在學院學位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長負責,所長(教研室主任)、導師、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教師共同參與,對碩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科研能力進行全面考核。由審核小組按優秀、合格、不合格評定成績。
3.預答辯可以安排在研究生入學后的第五學期期末,考核結果為優秀或合格的研究生,方可進行學位論文撰寫等后續工作。對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組提出,經院學位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報研究生學院,主管校長批準可中止學習,按肄業處理。
八、科研訓練與學位論文工作
1.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必須學完所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完成教育實踐活動,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中期考核合格,必須以第一作者身份(作者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收錄的專業類學術期刊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以標準16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2版;若以標準32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3版)。或者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所收錄的最新版本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來源期刊(以發表論文年度的最新版本為準)、SCI及EI收錄的專業學術期刊(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1項,相當于在SCI、E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篇)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或至少1篇國際會議論文被CPCI-S收錄(第一作者必須為研究生本人或導師,如導師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為第二作者,且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學位論文送審前,資格論文如未刊出,必須提供用稿通知,否則不允許參加論文外審。
2.學位論文
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經專家評議修改后,可以正式進入學位論文撰寫環節。碩士研究生投入到學位論文撰寫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半。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過程中,應定期向導師和指導小組作進展報告,至少接受導師組的兩次審核:第一次為第五學期的最后三周;第二次為在第六學期的前三周。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應恪守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學位論文的文字量(正文部分)不低于2.0萬字。論文格式參照《渤海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及論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九、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1.論文答辯學位論文的審議和答辯安排在第六學期,按《渤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有關規定》執行。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評審通過后方可進行答辯。答辯委員會需要由5人(或7人)組成,其中至少有1名外單位專家。一個學科內應盡可能統一組成一個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成員由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當職稱(含具有導師資格)的專家擔任,其中至少有3名研究生導師,答辯委員會主席應為外單位專家。答辯人的導師可以列席但不能擔任答辯委員會委員(導師在論文答辯過程中可向答辯委員會介紹論文作者的情況,但不能代替論文作者回答委員們的提問)。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查,答辯會由學院組織且應公開舉行。
2.學位授予
學位論文答辯通過,報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查同意后,方可授予相應專業的碩士學位。學位論文未通過者,經修改合格后可于第二年再進行一次答辯,并按有關規定收取相關費用。
十、專業書籍與期刊
(一)參考書目1. 甄開吉. 催化作用基礎(第三版)[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5.
2. 王延吉, 趙新強. 綠色催化過程與工藝[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5.
3. 王尚弟, 孫俊全. 催化劑工程導論(第二版)[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7.
4. 韓維屏. 催化化學導論[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3.
5. 趙建宏. 催化劑的結構與分子設計[M]. 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1998.
6. 辛勤. 現代催化研究方法[J].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9.
7. 吳越, 楊向光. 現代催化原理[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5.
8. 趙地順. 催化劑評價與表征[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1.
9. 李玉敏. 工業催化原理[M]. 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 1992.
10. 曹聲春. 催化原理及其工業應用技術[M]. 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2001.
11. 趙九生, 時其昌, 馬福善. 催化劑生產原理[M].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6.
12. 朱炳辰. 催化反應工程[M]. 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 2001.
13. 孫錦宜. 環保催化材料與應用[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2.
14. 黃仲濤. 工業催化劑手冊[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4.
15. 田部浩三, 鄭祿彬. 新固體酸和堿及其催化作用[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1992.
16. 陳誦英. 吸附與催化[M]. 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二)參考期刊
1.《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愛思唯爾出版公司主辦,化學工程類權威期刊,周刊。
2.《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3.《Journal of Catalysis》,愛思唯爾出版公司主辦,化學工程類權威期刊,周刊。
4.《Chemical Reviews》,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半月刊。
5.《Chemical Communications》,英國皇家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6.《催化學報》,科學出版社出版,中國化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催化類權威期刊,月刊。
7.《有機化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聯合編輯室出版,中國化學會主辦,有機化學類主要期刊,月刊。
8.《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吉林大學和南開大學主辦,化學學術綜合性刊物,月刊。
9.《應用化學》,科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化學會和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主辦,綜合性學術期刊,月刊。
10.《合成化學》,四川省化學化工學會和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主辦,綜合性學術期刊,月刊。
11.《化學通報》,中國化學會和中科院化學所聯合主辦,綜合性學術期刊,月刊。
12.《化學學報》,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聯合編輯室出版,中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權威期刊,月刊。
13.《化工進展》,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化工學會和化學工業出版社共同主辦,綜合性科技期刊,月刊。
14.《化學進展》,中國科學院基礎科學局、化學部、文獻情報中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共同主辦,學術性期刊,月刊。
15.《化工學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化工學會和化學工業出版社共同主辦,綜合性學術期刊,月刊。
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化學工藝專業 簡介
一、培養目標
渤海大學全日制化學工藝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有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的化學工藝專門人才。具體要求是:
1. 堅持立德樹人為本,化工工藝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要牢固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 化學工藝碩士要掌握化學工藝的基本知識,同時側重于企業應用。
3. 掌握化學工藝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及管理知識,掌握解決化學工藝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熟悉所從事研究領域的研究動態。
4.形成基本學術能力。培養成為講的出口、寫的出來、干的出手,具有從事科學研究、獨立擔任專業技術工作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化工新材料開發:針過化學合成工藝的手段生產的新材料,以及部分以化學合成的化工新材料為基礎通過二次加工工藝生產的復合材料。
2. 綠色化學工藝技術:利用化學工藝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生產對環境的污染。
3. 化工污染物的資源化及標準化:對化工、輕工產生的 “三廢”進行資源化工藝的
開發及標準化利用。
三、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6個學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六年。前四個學期以課程學習為主,后兩個學期進行課題研究和學位論文撰寫。從事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應不少于一年。2.提前畢業與延期畢業
學習成績和科研成果均特別優秀的研究生在達到畢業要求時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學習年限最低不能少于兩年。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規定學習年限內完成論文者,可以申請延期畢業,但不得超過最長修業年限的規定。申請提前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提前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通過后,且論文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論文答辯程序。申請延期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延期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研究生學院受理延期和提前畢業申請的時間為每年3月份和9月份。提前畢業研究生的學費應按學制規定基本年限(三年)繳納。
四、培養方式
1.培養過程堅持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訓練并重。(1)通過經典文獻閱讀夯實碩士研究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研究生入學后,指導教師應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與研究生共同制訂其個人培養計劃。個人培養計劃應對課程學習的總學分、必修課和選修課、每學期的學分分配、學習和考核方式、教學實踐、文獻閱讀、科研工作、學位論文選題范圍等做出總體安排。個人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學習計劃應在研究生入學后3個月內完成。
(3)課程學習注重碩士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碩士研究生應根據個人學習計劃合理安排課程學習時間,在申請論文答辯前完成規定的全部學分。
(4)強化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需要在省級及以上學術刊物上至少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篇,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資格論文必須在答辯前刊出,否則不允許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2.采用導師個人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充分發揮導師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注重發揮專業導師組集體智慧,拓寬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視野。
3.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讓學生深入實踐領域,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和扎實的實踐問題解決能力。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
研究生培養實行學分制,碩士研究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取得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申請和盲審等環節。研究生可在導師指導下跨學科和專業選修相關的課程。在同一一級學科內跨專業選修課程,可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跨一級學科選修的課程不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本專業課程設置詳見課程計劃表(附后)。六、成績考核
課程學習與教學環節,按培養方案規定的教學進度進行成績考核。成績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考試課程以百分制計算,所有的學位課程均為考試課程,且學位課程的成績達到75分為合格(其中公共必修外國語課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非學位類型課程成績達到60分或及格為合格。學位課程的考試必須全部合格,才能修得相應的學分。非學位類型課程,可以根據其成績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記錄,主要依據課堂表現、完成作業情況、期末測試及讀書報告撰寫水平等評定成績。教學實踐、專業實踐、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及預答辯、學術活動等培養環節采取考察方式進行。考察成績按合格、不合格評定,由導師及有關教師寫出評語和考察結果,進而確定所得學分。七、開題報告與中期考核
1.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初進行。這一環節重點考查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開題報告中應該呈現課題研究和撰寫的意義、文獻綜述、研究設計、核心觀點、內容框架、創新之處等內容。2.中期考核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末進行。在學院學位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長負責,所長(教研室主任)、導師、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教師共同參與,對碩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科研能力進行全面考核。由審核小組按優秀、合格、不合格評定成績。
3.預答辯可以安排在研究生入學后的第五學期期末,考核結果為優秀或合格的研究生,方可進行學位論文撰寫等后續工作。對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組提出,經院學位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報研究生學院,主管校長批準可中止學習,按肄業處理。
八、科研訓練與學位論文工作
1.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必須學完所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完成教育實踐活動,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中期考核合格,必須以第一作者身份(作者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收錄的專業類學術期刊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以標準16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2版;若以標準32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3版)。或者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所收錄的最新版本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來源期刊(以發表論文年度的最新版本為準)、SCI及EI收錄的專業學術期刊(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1項,相當于在SCI、E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篇)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或至少1篇國際會議論文被CPCI-S收錄(第一作者必須為研究生本人或導師,如導師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為第二作者,且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學位論文送審前,資格論文如未刊出,必須提供用稿通知,否則不允許參加論文外審。
2.學位論文
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經專家評議修改后,可以正式進入學位論文撰寫環節。碩士研究生投入到學位論文撰寫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半。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過程中,應定期向導師和指導小組作進展報告,至少接受導師組的兩次審核:第一次為第五學期的最后三周;第二次為在第六學期的前三周。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應恪守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學位論文的文字量(正文部分)不低于2.0萬字。論文格式參照《渤海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及論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九、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1.論文答辯學位論文的審議和答辯安排在第六學期,按《渤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有關規定》執行。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評審通過后方可進行答辯。答辯委員會需要由5人(或7人)組成,其中至少有1名外單位專家。一個學科內應盡可能統一組成一個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成員由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當職稱(含具有導師資格)的專家擔任,其中至少有3名研究生導師,答辯委員會主席應為外單位專家。答辯人的導師可以列席但不能擔任答辯委員會委員(導師在論文答辯過程中可向答辯委員會介紹論文作者的情況,但不能代替論文作者回答委員們的提問)。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查,答辯會由學院組織且應公開舉行。
2.學位授予
學位論文答辯通過,報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查同意后,方可授予相應專業的碩士學位。學位論文未通過者,經修改合格后可于第二年再進行一次答辯,并按有關規定收取相關費用。
十、專業書籍與期刊
(一)著作:1. 錢建華. 精細化學品化學[M]. 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10.
2. 潘金生,仝健民,田民波. 材料科學基礎[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3. 汪秋安. 高等有機化學[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4. 王敏,宋志國. 綠色化學化工技術[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
5. 許淳淳. 化學工業中的腐蝕與防護[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6. 何開元. 功能材料導論[M].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0.
7. 梁文杰. 石油化學[M]. 山東:石油大學出版社,1995.
8. 胡會利,李寧. 電化學測量[M].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
9. 劉琳,邢錦娟,錢建華. 薄膜材料的制備及應用[M]. 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11.
10. [美]P.T.阿納斯塔斯,[美]J.C.沃納 著,李朝軍,王東 譯. 綠色化學理論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二)期刊:
1.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愛思唯爾出版公司主辦,化工類權威期刊,半月刊。
2.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工類權威期刊,雙周刊。
3.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4. 《Chemistry of Materials》,美國化學會主辦,材料綜合類權威期刊,半月刊。
5.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愛思唯爾出版公司主辦,材料綜合類權威期刊,月刊。
6. 《化工學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中國化工學會和化學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化工類權威期刊,月刊。
7. 《化工進展》,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中國化工學會和化學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化工類權威期刊,月刊。
8. 《石油化工》,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和中國化工學會石油化工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化工類權威期刊,月刊。
9. 《精細化工》,《精細化工》編輯部出版,大連化工研究設計院、中國化工學會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和遼寧省化工研究院共同主辦,化工類權威期刊,月刊。
10. 《石油煉制與化工》,《石油煉制與化工》雜志社出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和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共同主辦,化工類權威期刊,月刊。
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無機化學專業簡介
一、培養目標
1.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強烈的事業心,能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服務的研究型和應用型高層次化學專門人才。2. 掌握系統的化學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了解其現狀及發展趨勢,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從事本學科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 具有運用第一外國語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能夠熟練地閱讀本學科的外文文獻,并具有初步撰寫中、外文科研論文的能力。
4.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功能配合物材料:主要從事金屬-有機框架、多酸基配合物等功能配合物材料的設計、開發、合成及在光、電、磁、催化、藥物緩釋、光電轉換、氣體存儲和分離等應用方面研究。2. 無機材料化學:主要從材料的合成、工藝和技術等角度出發,把固體物理、固體化學、相關理論、相關應用等有關無機材料的研究結合起來,從而實現從材料的設計、合成,到分析及綜合性能的過程。
3. 多酸基超分子材料:主要從事基于不同類型多酸、表面活性劑以及有機功能分子的超分子等材料的設計和開發,并深入研究其光、電、磁等性能。
三、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6個學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六年。前四個學期以課程學習為主,后兩個學期進行課題研究和學位論文撰寫。從事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應不少于一年。2.提前畢業與延期畢業
學習成績和科研成果均特別優秀的研究生在達到畢業要求時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學習年限最低不能少于兩年。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規定學習年限內完成論文者,可以申請延期畢業,但不得超過最長修業年限的規定。申請提前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提前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通過后,且論文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論文答辯程序。申請延期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延期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研究生學院受理延期和提前畢業申請的時間為每年3月份和9月份。提前畢業研究生的學費應按學制規定基本年限(三年)繳納。
四、培養方式
1.培養過程堅持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訓練并重。(1)通過經典文獻閱讀夯實碩士研究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研究生入學后,指導教師應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與研究生共同制訂其個人培養計劃。個人培養計劃應對課程學習的總學分、必修課和選修課、每學期的學分分配、學習和考核方式、教學實踐、文獻閱讀、科研工作、學位論文選題范圍等做出總體安排。個人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學習計劃應在研究生入學后3個月內完成。
(3)課程學習注重碩士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碩士研究生應根據個人學習計劃合理安排課程學習時間,在申請論文答辯前完成規定的全部學分。
(4)強化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需要在省級及以上學術刊物上至少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篇,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資格論文必須在答辯前刊出,否則不允許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2.采用導師個人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充分發揮導師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注重發揮專業導師組集體智慧,拓寬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視野。
3.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讓學生深入實踐領域,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和扎實的實踐問題解決能力。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
研究生培養實行學分制,碩士研究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取得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申請和盲審等環節。研究生可在導師指導下跨學科和專業選修相關的課程。在同一一級學科內跨專業選修課程,可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跨一級學科選修的課程不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本專業課程設置詳見課程計劃表(附后)。六、成績考核
課程學習與教學環節,按培養方案規定的教學進度進行成績考核。成績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考試課程以百分制計算,所有的學位課程均為考試課程,且學位課程的成績達到75分為合格(其中公共必修外國語課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非學位類型課程成績達到60分或及格為合格。學位課程的考試必須全部合格,才能修得相應的學分。非學位類型課程,可以根據其成績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記錄,主要依據課堂表現、完成作業情況、期末測試及讀書報告撰寫水平等評定成績。教學實踐、專業實踐、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及預答辯、學術活動等培養環節采取考察方式進行。考察成績按合格、不合格評定,由導師及有關教師寫出評語和考察結果,進而確定所得學分。七、開題報告與中期考核
1.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初進行。這一環節重點考查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開題報告中應該呈現課題研究和撰寫的意義、文獻綜述、研究設計、核心觀點、內容框架、創新之處等內容。2.中期考核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末進行。在學院學位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長負責,所長(教研室主任)、導師、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教師共同參與,對碩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科研能力進行全面考核。由審核小組按優秀、合格、不合格評定成績。
3.預答辯可以安排在研究生入學后的第五學期期末,考核結果為優秀或合格的研究生,方可進行學位論文撰寫等后續工作。對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組提出,經院學位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報研究生學院,主管校長批準可中止學習,按肄業處理。
八、科研訓練與學位論文工作
1.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必須學完所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完成教育實踐活動,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中期考核合格,必須以第一作者身份(作者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收錄的專業類學術期刊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以標準16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2版;若以標準32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3版)。或者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所收錄的最新版本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來源期刊(以發表論文年度的最新版本為準)、SCI及EI收錄的專業學術期刊(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1項,相當于在SCI、E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篇)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或至少1篇國際會議論文被CPCI-S收錄(第一作者必須為研究生本人或導師,如導師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為第二作者,且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學位論文送審前,資格論文如未刊出,必須提供用稿通知,否則不允許參加論文外審。
2.學位論文
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經專家評議修改后,可以正式進入學位論文撰寫環節。碩士研究生投入到學位論文撰寫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半。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過程中,應定期向導師和指導小組作進展報告,至少接受導師組的兩次審核:第一次為第五學期的最后三周;第二次為在第六學期的前三周。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應恪守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學位論文的文字量(正文部分)不低于2.0萬字。論文格式參照《渤海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及論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九、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1.論文答辯學位論文的審議和答辯安排在第六學期,按《渤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有關規定》執行。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評審通過后方可進行答辯。答辯委員會需要由5人(或7人)組成,其中至少有1名外單位專家。一個學科內應盡可能統一組成一個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成員由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當職稱(含具有導師資格)的專家擔任,其中至少有3名研究生導師,答辯委員會主席應為外單位專家。答辯人的導師可以列席但不能擔任答辯委員會委員(導師在論文答辯過程中可向答辯委員會介紹論文作者的情況,但不能代替論文作者回答委員們的提問)。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查,答辯會由學院組織且應公開舉行。
2.學位授予
學位論文答辯通過,報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查同意后,方可授予相應專業的碩士學位。學位論文未通過者,經修改合格后可于第二年再進行一次答辯,并按有關規定收取相關費用。
十、專業書籍與期刊
(一)著作:
1. 陳慧蘭. 高等無機化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吳慶銀. 現代無機合成與制備化學[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3. 王茹. 高等無機化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4. 王恩波. 多酸化學概論[M].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
5. 季惠明. 無機材料化學[M]. 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7.
6. 孫為銀. 配位化學[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7. 張小舟. 高分子化學[M].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5.
8. 鄧芹英. 波譜分析教程[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9. 穆勁. 高等無機化學[M].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10. 羅勤慧. 配位化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11. 曾兆華. 材料化學[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12. 陳榮. 無機化學學科前沿與展望[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二)期刊:
1. 《中國科學:化學》,中科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化學類權威期刊,月刊.
2. 《無機化學學報》,中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主要期刊,月刊.
3.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吉林大學和南開大學主辦,化學類主要期刊,月刊.
4. 《化學學報》,中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權威期刊,月刊.
5.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6. 《Chemical Communications》,英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7.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約翰威立出版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8.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約翰威立出版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半月刊.
9. 《Inorganic Chemistry》,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雙周刊.
10. 《Dalton Transactions》,英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11. 《Rsc Advance》,英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12. 《Crystal Growth & Design》,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月刊.
13.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英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月刊.
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物理化學專業簡介
一、培養目標
物理化學專業堅持立德樹人,突出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緊跟科學前沿,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物理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使之成為高級專業人才。具體要求是:
1.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強烈的事業心,能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服務的研究型和應用型高層次化學專門人才。
2.掌握系統的化學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了解其現狀及發展趨勢,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從事本學科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具有運用第一外國語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能夠熟練地閱讀本學科的外文文獻,并具有初步撰寫中、外文科研論文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催化化學:深入了解催化化學的基礎知識以及最新發展動向,提高化學和化工領域的環境友好的意識,主要包括催化作用基礎、催化劑的設計、制備和表征以及各種新興催化技術的應用等。2.膠體與界面化學:膠體與界面化學鼓勵利用理論化學與先進實驗技術,深化對膠體與界面體系本質的認識,重視新型表面活性劑、分散體系和納米顆粒的設計與構筑,深入理解界面吸附與組裝和浸潤行為,加強不同領域中膠體化學的基礎研究。
3.理論化學與應用:掌握理論化學研究中所取得的突出研究成果和該領域的前沿發展趨勢,包括電子結構理論、動力學理論和分子光譜、非平衡統計理論、功能材料理論設計、催化理論以及生物酶催化等。
三、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6個學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六年。前四個學期以課程學習為主,后兩個學期進行課題研究和學位論文撰寫。從事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應不少于一年。2.提前畢業與延期畢業
學習成績和科研成果均特別優秀的研究生在達到畢業要求時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學習年限最低不能少于兩年。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規定學習年限內完成論文者,可以申請延期畢業,但不得超過最長修業年限的規定。申請提前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提前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通過后,且論文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論文答辯程序。申請延期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延期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研究生學院受理延期和提前畢業申請的時間為每年3月份和9月份。提前畢業研究生的學費應按學制規定基本年限(三年)繳納。
四、培養方式
1.培養過程堅持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訓練并重。(1)通過經典文獻閱讀夯實碩士研究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研究生入學后,指導教師應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與研究生共同制訂其個人培養計劃。個人培養計劃應對課程學習的總學分、必修課和選修課、每學期的學分分配、學習和考核方式、教學實踐、文獻閱讀、科研工作、學位論文選題范圍等做出總體安排。個人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學習計劃應在研究生入學后3個月內完成。
(3)課程學習注重碩士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碩士研究生應根據個人學習計劃合理安排課程學習時間,在申請論文答辯前完成規定的全部學分。
(4)強化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需要在省級及以上學術刊物上至少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篇,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資格論文必須在答辯前刊出,否則不允許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2.采用導師個人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充分發揮導師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注重發揮專業導師組集體智慧,拓寬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視野。
3.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讓學生深入實踐領域,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和扎實的實踐問題解決能力。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
研究生培養實行學分制,碩士研究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取得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申請和盲審等環節。研究生可在導師指導下跨學科和專業選修相關的課程。在同一一級學科內跨專業選修課程,可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跨一級學科選修的課程不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本專業課程設置詳見課程計劃表(附后)。六、成績考核
課程學習與教學環節,按培養方案規定的教學進度進行成績考核。成績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考試課程以百分制計算,且應采取閉卷考試方式。所有的學位課程均為考試課程,且學位課程的成績達到75分為合格(其中公共必修外國語課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非學位類型課程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學位課程的考試必須全部合格,才能修得相應的學分。非學位類型課程可以采取閉卷方式或開卷方式或課程論文方式進行。教學實踐、專業實踐、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及預答辯、學術活動等培養環節采取考察方式進行。考察成績按合格、不合格評定,由導師及有關教師寫出評語和考察結果,進而確定所得學分。七、開題報告與中期考核
1.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初進行。這一環節重點考查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開題報告中應該呈現課題研究和撰寫的意義、文獻綜述、研究設計、核心觀點、內容框架、創新之處等內容。2.中期考核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末進行。在學院學位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長負責,所長(教研室主任)、導師、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教師共同參與,對碩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科研能力進行全面考核。由審核小組按優秀、合格、不合格評定成績。
3.預答辯可以安排在研究生入學后的第五學期期末,考核結果為優秀或合格的研究生,方可進行學位論文撰寫等后續工作。對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組提出,經院學位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報研究生學院,主管校長批準可中止學習,按肄業處理。
八、科研訓練與學位論文工作
1.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必須學完所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完成教育實踐活動,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中期考核合格,必須以第一作者身份(作者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收錄的專業類學術期刊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以標準16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2版;若以標準32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3版)。或者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所收錄的最新版本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來源期刊(以發表論文年度的最新版本為準)、SCI及EI收錄的專業學術期刊(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1項,相當于在SCI、E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篇)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或至少1篇國際會議論文被CPCI-S收錄(第一作者必須為研究生本人或導師,如導師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為第二作者,且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學位論文送審前,資格論文如未刊出,必須提供用稿通知,否則不允許參加論文外審。
2.學位論文
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經專家評議修改后,可以正式進入學位論文撰寫環節。碩士研究生投入到學位論文撰寫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半。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過程中,應定期向導師和指導小組作進展報告,至少接受導師組的兩次審核:第一次為第五學期的最后三周;第二次為在第六學期的前三周。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應恪守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學位論文的文字量(正文部分)不低于2.0萬字。論文格式參照《渤海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及論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九、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1.論文答辯學位論文的審議和答辯安排在第六學期,按《渤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有關規定》執行。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評審通過后方可進行答辯。答辯委員會需要由5人(或7人)組成,其中至少有1名外單位專家。一個學科內應盡可能統一組成一個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成員由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當職稱(含具有導師資格)的專家擔任,其中至少有3名研究生導師,答辯委員會主席應為外單位專家。答辯人的導師可以列席但不能擔任答辯委員會委員(導師在論文答辯過程中可向答辯委員會介紹論文作者的情況,但不能代替論文作者回答委員們的提問)。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查,答辯會由學院組織且應公開舉行。
2.學位授予
學位論文答辯通過,報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查同意后,方可授予相應專業的碩士學位。學位論文未通過者,經修改合格后可于第二年再進行一次答辯,并按有關規定收取相關費用。
十、專業書籍與期刊
(一)著作:
1. 辛勤,徐杰.現代催化化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2. 劉洪國,孫德軍,郝京誠.新編膠體與界面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6.
3. 陳敏伯.計算化學:從理論化學到分子模擬[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
4. 陳誦英.催化反應動力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5. 趙振國.界面膜原理與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二)期刊:
1.《中國科學:化學》,中國科學院主辦,化學類權威期刊,月刊。
2.《物理化學學報》,中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權威期刊,月刊。
3.《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吉林大學南開大學主辦,化學類權威期刊,月刊。
4.《化學學報》,中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權威期刊,月刊。
5.《Angew. Chem. Int. Ed.》,德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頂級期刊,半月刊。
6.《J. Am. Chem. Soc.》,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頂級期刊,月刊。
7.《Science》,美國先進科學協會主辦,自然科學類國際頂級刊物,月刊。
8.《J. Phys. Chem. C》,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頂級期刊,旬刊。
9.《Chem. Commun.》,英國皇家化學會主辦,化學類頂級期刊,月刊。
10.《Langmuir》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頂級期刊,月刊。
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應用化學專業簡介
一、培養目標
1.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理論基礎扎實,專業知識面寬,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獨立承擔專門技術工作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2. 掌握化學工程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發展方向及學術前沿,熟練運用先進的實驗技術開展本學科的科學技術研究工作,培養具有良好科學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3. 具有運用第一外國語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能夠熟練地閱讀外文文獻,并具有撰寫外文科研論文的能力。
4.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功能材料及表面功能化:功能材料的化學制備方法,表面包覆和化學修飾的方法及其性能研究。2. 綠色化學化工技術:綠色化學原理、化學反應綠色化的途徑、綠色合成技術、綠色化學化工過程的評估。
3. 石油化學品研發及應用技術:油品添加劑的制備與應用,特種潤滑油技術開發,柴油脫硫脫氮技術開發。
三、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6個學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六年。前四個學期以課程學習為主,后兩個學期進行課題研究和學位論文撰寫。從事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應不少于一年。2.提前畢業與延期畢業
學習成績和科研成果均特別優秀的研究生在達到畢業要求時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學習年限最低不能少于兩年。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規定學習年限內完成論文者,可以申請延期畢業,但不得超過最長修業年限的規定。申請提前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提前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通過后,且論文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論文答辯程序。申請延期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延期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研究生學院受理延期和提前畢業申請的時間為每年3月份和9月份。提前畢業研究生的學費應按學制規定基本年限(三年)繳納。
四、培養方式
1.培養過程堅持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訓練并重。(1)通過經典文獻閱讀夯實碩士研究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研究生入學后,指導教師應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與研究生共同制訂其個人培養計劃。個人培養計劃應對課程學習的總學分、必修課和選修課、每學期的學分分配、學習和考核方式、教學實踐、文獻閱讀、科研工作、學位論文選題范圍等做出總體安排。個人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學習計劃應在研究生入學后3個月內完成。
(3)課程學習注重碩士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碩士研究生應根據個人學習計劃合理安排課程學習時間,在申請論文答辯前完成規定的全部學分。
(4)強化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需要在省級及以上學術刊物上至少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篇,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資格論文必須在答辯前刊出,否則不允許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2.采用導師個人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充分發揮導師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注重發揮專業導師組集體智慧,拓寬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視野。
3.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讓學生深入實踐領域,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和扎實的實踐問題解決能力。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
研究生培養實行學分制,碩士研究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取得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申請和盲審等環節。研究生可在導師指導下跨學科和專業選修相關的課程。在同一一級學科內跨專業選修課程,可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跨一級學科選修的課程不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本專業課程設置詳見課程計劃表(附后)。六、成績考核
課程學習與教學環節,按培養方案規定的教學進度進行成績考核。成績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考試課程以百分制計算,所有的學位課程均為考試課程,且學位課程的成績達到75分為合格(其中公共必修外國語課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非學位類型課程成績達到60分或及格為合格。學位課程的考試必須全部合格,才能修得相應的學分。非學位類型課程,可以根據其成績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記錄,主要依據課堂表現、完成作業情況、期末測試及讀書報告撰寫水平等評定成績。教學實踐、專業實踐、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及預答辯、學術活動等培養環節采取考察方式進行。考察成績按合格、不合格評定,由導師及有關教師寫出評語和考察結果,進而確定所得學分。七、開題報告與中期考核
1.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初進行。這一環節重點考查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開題報告中應該呈現課題研究和撰寫的意義、文獻綜述、研究設計、核心觀點、內容框架、創新之處等內容。2.中期考核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末進行。在學院學位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長負責,所長(教研室主任)、導師、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教師共同參與,對碩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科研能力進行全面考核。由審核小組按優秀、合格、不合格評定成績。
3.預答辯可以安排在研究生入學后的第五學期期末,考核結果為優秀或合格的研究生,方可進行學位論文撰寫等后續工作。對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組提出,經院學位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報研究生學院,主管校長批準可中止學習,按肄業處理。
八、科研訓練與學位論文工作
1.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必須學完所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完成教育實踐活動,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中期考核合格,必須以第一作者身份(作者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收錄的專業類學術期刊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以標準16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2版;若以標準32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3版)。或者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所收錄的最新版本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來源期刊(以發表論文年度的最新版本為準)、SCI及EI收錄的專業學術期刊(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1項,相當于在SCI、E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篇)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或至少1篇國際會議論文被CPCI-S收錄(第一作者必須為研究生本人或導師,如導師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為第二作者,且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學位論文送審前,資格論文如未刊出,必須提供用稿通知,否則不允許參加論文外審。
2.學位論文
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經專家評議修改后,可以正式進入學位論文撰寫環節。碩士研究生投入到學位論文撰寫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半。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過程中,應定期向導師和指導小組作進展報告,至少接受導師組的兩次審核:第一次為第五學期的最后三周;第二次為在第六學期的前三周。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應恪守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學位論文的文字量(正文部分)不低于2.0萬字。論文格式參照《渤海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及論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九、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1.論文答辯學位論文的審議和答辯安排在第六學期,按《渤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有關規定》執行。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評審通過后方可進行答辯。答辯委員會需要由5人(或7人)組成,其中至少有1名外單位專家。一個學科內應盡可能統一組成一個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成員由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當職稱(含具有導師資格)的專家擔任,其中至少有3名研究生導師,答辯委員會主席應為外單位專家。答辯人的導師可以列席但不能擔任答辯委員會委員(導師在論文答辯過程中可向答辯委員會介紹論文作者的情況,但不能代替論文作者回答委員們的提問)。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查,答辯會由學院組織且應公開舉行。
2.學位授予
學位論文答辯通過,報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查同意后,方可授予相應專業的碩士學位。學位論文未通過者,經修改合格后可于第二年再進行一次答辯,并按有關規定收取相關費用。
十、專業書籍與期刊
(一)參考書目1. 汪秋安. 高等有機化學(第二版)[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7.
2. [美] 史密斯, 馬奇 著,李艷梅 譯. 高等有機化學 [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3. 潘金生,仝健民,田民波. 材料科學基礎 [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
4. 黃明寶著. 量子化學教程 [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
5. 劉勇,田保紅,劉素芹. 先進材料表面處理和測試技術 [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6. 錢建華. 精細化學品化學 [M]. 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10年.
7. 王敏,宋志國. 綠色化學化工技術 [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
8. 陳培榕,李景虹,鄧勃主. 現代儀器分析實驗與技術(第二版)[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9. [英] 庫里 著,許麗珍 譯. 腐蝕原理 [M]. 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4.
10. 何開元. 功能材料導論 [M].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0.
11. 王利民,田禾. 精細有機合成新方法 [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12. 程鑄生. 精細化學品化學 [M].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13. 王寶仁,孫乃有. 石油產品分析 [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14. 梁文杰. 石油化學 [M]. 山東:石油大學出版社,1995.
15. 呂鴻祥. 化學電源 [M]. 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6.
(二)參考期刊
1. 《Nature》, 英國MacMillan.Ltd主辦,國際性科技期刊,周刊。
2.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3. 《Chemical Reviews》, 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半月刊。
4.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美國化學會主辦,有機化學類權威期刊,雙周刊。,
5.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英國皇家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6.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月刊。
7.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月刊。
8.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工類權威期刊,周刊。
9. 《Angewandte Chemic-International Edition》, John Wiley and Sons Ltd, 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10.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月刊。
11. 《Tetrahedron》, 愛思唯爾出版公司主辦,有機化學類權威期刊,周刊。
12. 《Tetrahedron Letters》, 愛思唯爾出版公司主辦,有機化學類權威期刊,周刊。
13.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愛思唯爾出版公司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月刊。
14. 《Heterocyclic chemistry》, 威利期刊公司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雙月刊。
15. 《Journal of Catalysis》,愛思唯爾版出版公司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半月刊。
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有機化學專業簡介
一、培養目標
有機化學專業堅持立德樹人,突出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著力培養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既具有堅實的有機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又具有熟練的實驗技能和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具體要求是:
1.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強烈的事業心,能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服務的研究型和應用型高層次化學專門人才。
2. 掌握系統的有機化學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了解其現狀及發展趨勢,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獨立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有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畢業后能勝任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及管理工作。
3. 具有運用第一外國語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能夠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文獻,并具有初步撰寫外文科研論文的能力。
4.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精細有機合成化學本方向主要開展具有生理、藥理活性的新穎結構雜環化合物的設計與合成方法研究。
2. 應用有機化學
本方向主要開展功能有機分子、天然產物化學、精細有機化學品研發等。
3. 功能有機材料合成與應用
本方向主要開展以功能為導向的有機材料的設計合成及應用研究。
三、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6個學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六年。前四個學期以課程學習為主,后兩個學期進行課題研究和學位論文撰寫。從事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應不少于一年。2.提前畢業與延期畢業
學習成績和科研成果均特別優秀的研究生在達到畢業要求時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學習年限最低不能少于兩年。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規定學習年限內完成論文者,可以申請延期畢業,但不得超過最長修業年限的規定。申請提前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提前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通過后,且論文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論文答辯程序。申請延期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延期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研究生學院受理延期和提前畢業申請的時間為每年3月份和9月份。提前畢業研究生的學費應按學制規定基本年限(三年)繳納。
四、培養方式
1.培養過程堅持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訓練并重。(1)通過經典文獻閱讀夯實碩士研究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研究生入學后,指導教師應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與研究生共同制訂其個人培養計劃。個人培養計劃應對課程學習的總學分、必修課和選修課、每學期的學分分配、學習和考核方式、教學實踐、文獻閱讀、科研工作、學位論文選題范圍等做出總體安排。個人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學習計劃應在研究生入學后3個月內完成。
(3)課程學習注重碩士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碩士研究生應根據個人學習計劃合理安排課程學習時間,在申請論文答辯前完成規定的全部學分。
(4)強化科研訓練,通過學位論文培養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承擔本專業技術工作的能力,重視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需要在省級及以上學術刊物上至少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篇,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資格論文必須在答辯前刊出,否則不允許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2.采用導師個人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充分發揮導師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注重發揮專業導師組集體智慧,拓寬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視野。
3.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讓學生深入實踐領域,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和扎實的實踐問題解決能力。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
研究生培養實行學分制,碩士研究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取得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申請和盲審等環節。研究生可在導師指導下跨學科和專業選修相關的課程。在同一一級學科內跨專業選修課程,可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跨一級學科選修的課程不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本專業課程設置詳見課程計劃表(附后)。六、成績考核
課程學習與教學環節,按培養方案規定的教學進度進行成績考核。成績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考試課程以百分制計算,且應采取閉卷考試方式。所有的學位課程均為考試課程,且學位課程的成績達到75分為合格(其中公共必修外國語課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非學位類型課程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學位課程的考試必須全部合格,才能修得相應的學分。非學位類型課程可以采取閉卷方式或開卷方式或課程論文方式進行。教學實踐、專業實踐、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及預答辯、學術活動等培養環節采取考察方式進行。考查成績按合格、不合格評定,由導師及有關教師寫出評語和考察結果,進而確定所得學分。七、開題報告與中期考核
1.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初進行。這一環節重點考查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開題報告中應該呈現課題研究和撰寫的意義、文獻綜述、研究設計、核心觀點、內容框架、創新之處等內容。2.中期考核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末進行。在學院學位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長負責,所長(教研室主任)、導師、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教師共同參與,對碩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科研能力進行全面考核。由審核小組按優秀、合格、不合格評定成績。
3.預答辯可以安排在研究生入學后的第五學期期末,考核結果為優秀或合格的研究生,方可進行學位論文撰寫等后續工作。對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組提出,經院學位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報研究生學院,主管校長批準可中止學習,按肄業處理。
八、科研訓練與學位論文工作
科研訓練和學位論文是為了培養碩士研究生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精神和從事科學研究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碩士學位論文工作。1.科研訓練
碩士研究生必須學完所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完成教育實踐活動,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中期考核合格,必須以第一作者身份(作者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收錄的專業類學術期刊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以標準16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2版;若以標準32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3版)。或者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所收錄的最新版本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來源期刊(以發表論文年度的最新版本為準)、SCI及EI收錄的專業學術期刊(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1項,相當于在SCI、E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篇)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或至少1篇國際會議論文被CPCI-S收錄(第一作者必須為研究生本人或導師,如導師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為第二作者,且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學位論文送審前,資格論文如未刊出,必須提供用稿通知,否則不允許參加論文外審。
2.學位論文
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經專家評議修改后,可以正式進入學位論文撰寫環節。碩士研究生投入到學位論文撰寫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半。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過程中,應定期向導師和指導小組作進展報告,至少接受導師組的兩次審核:第一次為第五學期的最后三周;第二次為在第六學期的前三周。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應恪守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學位論文的文字量(正文部分)不低于2.0萬字。論文格式參照《渤海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及論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九、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1.論文答辯學位論文的審議和答辯安排在第六學期,按《渤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有關規定》執行。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評審通過后方可進行答辯。答辯委員會需要由5人(或7人)組成,其中至少有1名外單位專家。一個學科內應盡可能統一組成一個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成員由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當職稱(含具有導師資格)的專家擔任,其中至少有3名研究生導師,答辯委員會主席應為外單位專家。答辯人的導師可以列席但不能擔任答辯委員會委員(導師在論文答辯過程中可向答辯委員會介紹論文作者的情況,但不能代替論文作者回答委員們的提問)。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查,答辯會由學院組織且應公開舉行。
2.學位授予
學位論文答辯通過,報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查同意后,方可授予相應專業的碩士學位。學位論文未通過者,經修改合格后可于第二年再進行一次答辯,并按有關規定收取相關費用。
十、專業書籍與期刊
(一)著作1. [英] R.S沃德 著,王德坤,陶京朝,寥新成 譯. 有機合成中的選擇性[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2. 吳毓林,姚祝軍,胡泰山. 現代有機合成化學—選擇性有機合成反應和復雜有機分子合成設計(第二版)[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
3. 謝周, 李裕林. 立體選擇有機合成[M]. 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3.
4. Dale. L. Boger. Modern Organic Synthesis[M].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1999.
5. 黃憲. 有機合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6. 吳世暉, 徐漢生. 有機合成(下冊)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7. 哈成勇. 天然產物化學與應用[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8. 陳業高. 植物化學成分[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9. 姚新生. 天然藥物化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10. 錢延龍, 陳新滋. 金屬有機化學與催化[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7.
11. 黃輝曾, 錢長濤. 金屬有機化合物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12. 戴立信, 錢延龍. 有機合成化學進展[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二)期刊
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2.《Chemical Reviews》,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半月刊。
3.《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美國化學會主辦,有機化學類權威期刊,雙周刊。
4.《Chemical Communications》,英國皇家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5.《Chemical Society Reviews》,英國皇家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月刊。
6.《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月刊。
7.《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John Wiley and Sons Ltd,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8.《Tetrahedron》,愛思唯爾出版公司主辦,有機化學類權威期刊,周刊。
9.《Tetrahedron Letters》,愛思唯爾出版公司主辦,有機化學類權威期刊,周刊。
10.《中國科學-化學》,《中國科學》雜志社出版,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化學類中文權威期刊,月刊。
11.《科學通報》,《中國科學》雜志社出版,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旬刊。
12.《化學學報》,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學報聯合編輯室出版,中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權威期刊,月刊。
13.《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吉林大學和南開大學主辦,化學學科綜合性學術刊物,月刊。
14.《有機化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學報聯合編輯室出版,中國化學會主辦,有機化學類主要期刊,月刊。
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簡介
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始建于1958年,目前擁有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化學學科2017年5月入選ESI排名全球前1%學科,應用化學學科為省重點培育學科,現有碩士研究生170人。學院目前擁有遼寧省重點實驗室1個(功能化合物合成與應用實驗室)、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應用化學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遼寧省超級電容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硅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高校創新團隊2個。
學院現有教職工69人,專任教師50人,其中正教授18人,占總人數的36%;副教授和副高級工程師16人,占總人數的32%;講師和工程師16人,占總人數的32%,師資隊伍職稱結構合理;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40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0%;碩士以上學位者達到100%。目前還有在讀博士6人(教師4人,實驗系列2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42人。專任教師中,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遼寧特聘教授、遼寧省優秀專家、遼寧省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千人層次、萬人層次入選者、遼寧省高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等十余人。具有外校學緣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100%。
目前本科設有化學(師范)、應用化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4個專業,在校本科生1100余人。學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思想,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和造就“品德優良、基礎知識扎實、專業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為目標,強化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已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教學團隊、專業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化學化工學院的基礎化學教學團隊被評為遼寧省教學團隊,環境工程專業為“遼寧省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化學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遼寧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此外還有“遼寧省化學化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十二五”以來,學院教師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和遼寧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等科研項目近50項,縱向科研經費近800萬元,獲得遼寧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是渤海大學歷史上自然科學獎的首次突破;發表SCI收錄論文近300篇;出版專著15部,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0項。王秀麗教授于2014、2015、2016、2017連續四年入選愛思唯爾發布的“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近年來,每年有一篇碩士學位論文被評為“遼寧省優秀碩士論文”。
近年來,學院的內涵建設明顯加強,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平均考研率達到37%,其中化學(師范)專業考研率已連續多年突破了50%。大學生的就業層次明顯提高,就業率名列學校前茅,許多畢業生已經成為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和基礎教育的中堅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69人,專任教師50人,其中正教授18人,占總人數的36%;副教授和副高級工程師16人,占總人數的32%;講師和工程師16人,占總人數的32%,師資隊伍職稱結構合理;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40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0%;碩士以上學位者達到100%。目前還有在讀博士6人(教師4人,實驗系列2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42人。專任教師中,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遼寧特聘教授、遼寧省優秀專家、遼寧省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千人層次、萬人層次入選者、遼寧省高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等十余人。具有外校學緣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100%。
目前本科設有化學(師范)、應用化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4個專業,在校本科生1100余人。學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思想,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和造就“品德優良、基礎知識扎實、專業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為目標,強化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已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教學團隊、專業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化學化工學院的基礎化學教學團隊被評為遼寧省教學團隊,環境工程專業為“遼寧省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化學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遼寧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此外還有“遼寧省化學化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十二五”以來,學院教師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和遼寧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等科研項目近50項,縱向科研經費近800萬元,獲得遼寧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是渤海大學歷史上自然科學獎的首次突破;發表SCI收錄論文近300篇;出版專著15部,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0項。王秀麗教授于2014、2015、2016、2017連續四年入選愛思唯爾發布的“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近年來,每年有一篇碩士學位論文被評為“遼寧省優秀碩士論文”。
近年來,學院的內涵建設明顯加強,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平均考研率達到37%,其中化學(師范)專業考研率已連續多年突破了50%。大學生的就業層次明顯提高,就業率名列學校前茅,許多畢業生已經成為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和基礎教育的中堅力量。
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添加渤海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渤海大學考研分數線、渤海大學報錄比、渤海大學考研群、渤海大學學姐、渤海大學考研真題、渤海大學專業目錄、渤海大學排名、渤海大學保研、渤海大學公眾號、渤海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渤海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渤海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渤海大學.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xiaodian.png)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appxiazai.png)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