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北京師范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北京師范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

專業課資料

北京師范大學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北京師范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生命科學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將于2018年7月8日-12日舉辦“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18年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本次活動將涵蓋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和生態學2個一級學科所屬的多個專業方向,包括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生理學、神經生物學、動物學、植物學、分子生態學、生理生態學、群落與生態系統生態學、種群生態學、景觀生態學與生態工程、生物信息學、進化與生態基因組學等。

  本期夏令營面向全國各高校本科生,旨在為青年學生提供親身了解和認識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機會;通過夏令營的直接交流,考核選拔優秀學生免試攻讀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活動期間將為營員提供食宿及交通(北京高校學生不提供住宿和交通費用,外地高校學生憑票報銷往返汽車或火車硬座(臥)、動車(含高鐵)二等座費用)。

  一、申報條件

  1.本科三年級學生(2019屆畢業生),學習成績優秀,本科前三年學習成績在所在專業年級總排名的前25%以內。

  2.對生命科學研究有濃厚興趣,有科研潛力。

  3.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通過六級者優先)或者相當水平,具有較強的英語寫作和口語表達能力。

  4.能夠全程參加本次夏令營。

  二、申報材料

  1.符合夏令營申報條件的學生,通過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夏令營申請系統(http://xly.bnu.edu.cn/)在線提交申請;

  2.通過附件上傳個人陳述1份(關于個人學術背景、曾經做過的研究工作以及未來學習和研究的計劃、目標等);

  3.通過附件上傳推薦信1份;

  4.通過附件上傳成績單和成績排名(需加蓋院系或教務處公章)

  5.通過附件上傳其他證明材料(如:獲獎證書;體現自身英語水平的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或TOEFL/GRE/GMAT/雅思成績;體現自身學術水平的代表性學術論文和成果等)。

  注:不按上述要求提交材料將不予受理申請。

  三、申報時間

  申請人請于2018年6月10日前提交申請。入選名單將于6月22日起在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網站公布,屆時未接到入選通知的同學皆為未入選者,不再另行通知。

  四、擬招收人數:70人左右。

  五、活動安排

  夏令營期間將組織參觀實驗室和校園,舉辦專業介紹和專家學術講座,開展導師與學生交流,進行免試推薦碩士研究生、直博生的選拔面試,優秀統考生的選拔等。具體日程隨后將在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院網站發布。

  六、聯系方式

  聯系人:朱璧如

  聯系電話:010-58805498

  電子郵件:sgpcls@bnu.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新街口外大街19號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一、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優秀的人文與科學素養、寬厚的自然科學基礎、扎實的生命科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富有創新意識與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寬廣的國際視野、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融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的有理想、有抱負的未來生物學相關科學研究與教學精英人才。 
二、培養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高度社會責任感和豐富的人文科學知識; 
       2.掌握生物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寬厚的數理化基礎、計算機及信息科學和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基本素質; 
       3.掌握群體、個體、細胞和分子等生物科學不同層次的基本分析方法及實驗技術; 
       4.具有從事生物科學相關領域科學研究、教學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5.了解生物科學及其發展規劃的相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6.了解境內外的生物科學理論前沿和應用前景以及生物技術與生物工程等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與知識; 
       7.具有較好的表達交流能力、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具有適應社會需求、繼續深造的潛能,應對危機與突發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國際化視野和初步的交流、競爭與合作能力。 

三、核心課程
       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植物生理學、人體及動物生理學、發育生物學及上述課程的實驗、生物統計學、生物學野外實習 
四、學制與學位授予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學位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前身是創辦于1904年的京師大學堂博物系,1923年更名為生物學系,是我國高等學校中最早建立的生物系之一,1998年擴展為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經過汪堃仁、孫儒泳、鄭光美、薛紹白、王永潮、柳惠圖和徐汝梅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幾十年的嚴謹治學和艱苦創業,以及一大批中青年學者奮發努力,學院軟、硬件辦學條件顯著提升,教育與科研業績顯著,事業發展蓬勃。 
 
      學院歷經百余年的發展與壯大,建立了科學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卓越地位,已成為我國生命科學科技創新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學院為"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和"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單位,以及"211工程"和"985項目"重點建設單位。 
 
      學院學科建設的組織機構為"四所五系制"。即學院設有生態學研究所、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和生物化學與生物技術研究所。依托四大學科群的學術力量,構筑四大教學與科研創新平臺與團隊。學院的教學機構為"生態科學系"、"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系"、"細胞生物學系"、"生物化學與生物技術系"、"生物學教育系"。作為首批"生物科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學院擁有生物學和生態學兩個一級學科及其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其中生態學和細胞生物學被列為國家重點學科,生物學被列為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被列為北京市重點學科,發育生物學被列為校級重點學科。學院現有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細胞增殖及調控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抗性基因資源與分子發育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基因工程藥物及生物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生態服務產業規劃與設計北京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高等學校蛋白質組學研究院和北京師范大學醫學研究院以及8個校級重點實驗室與7個專門性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及高層次人才培養機構。
 
      學院師資隊伍力量精良,擁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3人,跨世紀與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8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北京市教學名師4人,北京市優秀教師3人。聘任國內外兼職教授40余人,構成了一支學科結構合理、梯隊結構優化、學術氛圍和諧、創新性強、團結相融的師資隊伍。

  

  ?個人簡介
  邱小波,教授、博士生導師 。
  1984年安徽師范大學獲生物學學士學位,1989年浙江農業大學獲蔬菜專業碩士學位,1996年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獲分子藥理與毒理學專業博士學位。1997年至2005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擔任Research Fellow,2005年至2006年美國Burnham 醫學研究所任Staff Scientist,2005年至2008年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任教授,2008年被聘為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細胞生物學系教授。先后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人事部高層次留學人才基金,華夏英才基金,并入選國家人事部等七部委聯合選拔的“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他是《科學通報》的編委,并主持編寫了專著《泛素介導的蛋白質降解》(2008)。參與主講的本科生《分子生物學》雙語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和國家雙語示范課程。五年來,主持或參與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科技部973項目、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等多個重大項目。

  ?主要研究內容
  蛋白質降解調控細胞增殖和死亡的機制及其在癌癥、神經退行性病變和男性不育等許多重要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治療中的作用。
  近十多年來,一直從事蛋白質修飾和降解對細胞增殖、凋亡的調控機制研究。 揭示了泛素連接酶Nrdp1介導的細胞凋亡抑制蛋白BRUCE的降解是引發細胞凋亡的新途徑,發現了具有促進去泛素化酶活性的蛋白酶體亞單位hRpn13,發現了睪丸特異性蛋白酶體和乙酰化(而非泛素化)介導組蛋白降解的機制。 回國前,他已以通訊作者在EMBO Journal、PNAS、和J Biol Chem等國際重要刊物發表研究論文。自06年回國工作以來,他已在Cell (2013)、EMBO Journal (2006)、Molecular Cell(2006)、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2006)、Mol Biol Cell (2008)、J Cell Sci(2007)、Cell Mol Life Sci(2006)等重要國際刊物發表多篇論文。這些結果對于再生醫學研究、睪丸癌治療及男性避孕藥物的開發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為其它癌癥、心血管疾病、男性不育等各種疾病的研究和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代表性論著
  Qian, M., Pang, Y., Liu, C., Haratake, K., Du, B., Ji, D., Wang, G., Zhu, Q., Song, W., Yu, Y., Zhang, X., Huang, H., Miao, S., Chen, L., Zhang, Z., Liang, Y., Liu, S., Cha, H., Yang, D., Zhai, Y., Komatsu, T., Tsuruta, F., Li, H., Cao, C., Li, W., Li, G., Cheng, Y., Chiba, T., Wang, L., Goldberg, A.L., Shen, Y., and Qiu, X.-B.*. (2013) Acetylation-Mediated Proteasomal Degradation of Core Histones during DNA Repair and Spermatogenesis. Cell 53,1012-1024.
  Chen, Y.S., and Qiu, X.B.* (2012). Transcription-coupled replacement of  histones: degradation or recycling? J Genet Genomics 39, 575-580.
  Tcherpakov, M., Broday, L., Delaunay, A., Kadoya, T., Khurana, A., Erdjument-Bromage, H., Tempst, P., Qiu, X.B., DeMartino, G.N., and Ronai, Z. (2008) JAMP Optimizes ERAD to Protect Cells from Unfolded Proteins. Mol Biol Cell 19:5019-5028.
  Qiu, X.B.*, Ouyang, S.Y., Li, C.J., Miao, S., Wang, L., and Goldberg, A.L.* (2006) hRpn13/ADRM1/GP110 is a novel proteasome subunit that binds the deubiquitinating enzyme, UCH37. EMBO J. 25,5742-5753.
  Qiu, X.B.*, Markant, S.L., Yuan, J., and Goldberg, A.L.* (2004) Nrdp1-mediated degradation of the gigantic IAP, BRUCE, is a novel pathway for triggering apoptosis. EMBO J. 23, 800-810.
  邱小波*、王琛和王琳芳 主編。《泛素介導的蛋白質降解》,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8年)。

  ?聯系方式
  電話:010-58808117(Tel)
  010-58807720(Fax)
  電子郵件:xqiu@bnu.edu.cn

  

  ?個人簡介
  高友鶴,教授、博士生導師 。
  1990年獲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醫學博士(MD) 1997年獲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生物醫學博士(PhD)。1997-2001美國哈佛醫學院博士后、講師。2001年起獲聘中國醫學科學院特聘教授,任基礎醫學研究所病理生理學系教授。2014年12月獲聘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曾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現任中國生化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分會常務理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基礎醫學分委會委員。

  ?主要研究內容
  尿液蛋白質組學。 尿液生物標志物。 蛋白質相互作用及其研究方法。 蛋白質組學和蛋白質相互作用相關的生物信息學。

  ?代表性論著
  Urine Proteomics in Kidney Disease Biomarker Discovery Series: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 Vol. 845 Gao, Youhe (Ed.) 2015
  Gao Y. Urine—an untapped goldmine for biomarker discovery? Sci China Life Sci, 2013, 56: 1145–1146
  Gao, Y Opinion:Opportunities You Do Not Want to Miss and Risks You Cannot Afford to Take In Urine Biomarker Era. MOJ Proteomics Bioinform 2014, 1(1): 00003
  Gao, Y Opinion:Roadmap to the Urine Biomarker Era MOJ Proteomics Bioinform 2014 1(1): 00005
  Jia LL, Liu XJ, Liu L, Li MX, Gao YH. Urimem, a membrane that can store urinary proteins

  ?聯系方式
  電話:010-5880(Tel)
  010-58807721(Fax)
  電子郵件:gaoyouhe@bnu.edu.cn

  ?個人簡介
  吳寶鈴,女,滿族。海洋生物學家。奉天(今遼寧)綏中人。調中科院海洋所無脊椎動物多毛類專家。

  ?教育背景及工作經歷
  1949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生物系。1957年至1961年在蘇聯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進修。歷任中國科學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海洋學會第一、二屆理事。1957年開始,從區系分類、形態、生態、生殖、生活史、地理分布、蟲管化石和系統發生等方面對海洋環節動物多毛類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1964年首次在我國對污染生態進行了研究,報道了我國有機質污染指標--小頭蟲并對其進行種下分類。主持完成了渤海灣環境質量評價及自凈能力的研究。主持完成了京津渤地區污染規律和環境質量研究。

  ?撰寫論文
  撰有《中國淡水和半鹽水多毛類環節動物研究的初步報告》、《小頭蟲的亞種分化及其生態特點》、《黃海的多毛類游走亞綱》等論文。
 

  ?個人簡介
  張宗柄,北京大學教授,浙江杭州人。1949-1953任師大生物學系兼任教授著名昆蟲生態學家。

  ?教育背景
  1934年獲燕京大學學士學位,1936年獲研究生院碩士學位,1938年獲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后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1949年任北京大學生物系教授,兼任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所毒理室研究員以及農藥學會顧問、浙江農業大學顧問教授等職。

  ?發表的論文
  共發表180余篇論文,出版20余本專著,主要有《昆蟲毒理學》(1958年、1964年)、《昆蟲毒理學的新進展》(1982年)、《殺蟲藥劑的分子毒理學》(1987年)、《殺蟲藥劑的環境毒理學》(農業出版社1989年)、《殺蟲藥劑的毒力測定》(科學出版社1988年)等。科研成果《昆蟲神經毒素的研究》獲1988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81年擔任中央電大普通生物學專題講座課程主講教師,并參與編寫教材《普通生物學專題匯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
 

  

  ?個人簡介
  姜帆,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4年7月在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又繼續在那里作博士后。2006年2月,博士后出站,同年3月,開始在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作。

  ?主要研究內容
  The mechanistic basis for parasitic plant driven community change and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for the host-parasite interaction.
  The mechanistic basis for parasitic plant driven community change and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for the host-parasite interaction.

  ?代表性論著
  Jiang F, Chen L, Belimov AA, Shaposhnikov AI, Gong F, Meng X, Hartung W, Jeschke DW, Davies WJ, Dodd IC (2012). Multiple impacts of the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um Variovorax paradoxus 5C-2 on nutrient and ABA relations of Pisum sativu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63(18): 6421–6430
  Jiang F, Jeschke WD, Hartung W, Cameron DD (2010). Interactions between Rhinanthus minor and its hosts: A review of water, mineral nutrient and hormone flows and exchanges in the hemiparasitic association. Folia Geobotanica. 45 (4), 369-385.
  Jiang F, Jeschke WD, Hartung W, Cameron DD (2008 a). Mobility of Boron-polyol complexes in the hemiparasitic association between Rhinanthus minor and Hordeum vulgare: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nutrition. Physiologia Plantarum 134, 13-21.
  Jiang F, Jeschke WD, Hartung W, Cameron DD (2008 b). Does legume nitrogen fixation underpin host quality for the hemiparasitic plant Rhinanthus min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59 (4), 917-925.
  Jiang F, Hartung W (2008 c). Long distance signalling of abscisic acid (ABA) - the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ABA-sig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59 (1), 37-4

  ?聯系方式
  電話:010-58801884(Tel)
  010-58807720(Fax)
  電子郵件:jiangfan@bnu.edu.cn

  

  ?個人簡介
  駱靜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駱靜,女,沈陽藥科大學藥理學專業碩士、北京師范大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專業博士。2006年至今任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2010年-2011年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屬的衰老研究所(NIA)做訪問學者一年。近幾年主要承擔國家級精品課程分子生物學實驗、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生實訓的教學工作;在科研上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并參加科技部的多項課題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
  主要以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方法進行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關的神經藥理學研究。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有calcineurin/NFAT信號通路在α-synuclein所致多巴胺能神經元損傷中的作用機制及其相應的藥物干預(2014-2017年);RCAN1-1L與calcineurin的相互作用及其在阿爾茨海默氏病中的作用機制研究(2010-2013年);具有抗過度磷酸化tau活性的藥物篩選模型及其評價標準的建立(2008-2010年)等。參與國家985工程;參與科技部重大新藥創制項目:基因工程抗癌新藥CNB的研究與開發等;參與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子項目:通過抑制神經纖維纏結研究防治老年性癡呆癥的作用靶點和相應藥物先導結構的發現與優化等等。

  ?代表性論著
  Liu, H., Tu, L., Wang, Q., Sun Y., Ma, Y., Cen, J., Wei, Q., and Luo. J*. (2013) Modulation of calcineurin activity in mouse brain by chronic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yclosporine A. IUBMB life, 65 (5): 445-453.
  Lin, X§., Parisiadou, L§., Yu, J§., Liu, G§., Sun, L., Sgobio, C., Shim, H., Gu, X.L., Luo, J., Long, C.X., Ding, J., Mateo, Y., Sullivan, P.H., Wu, L.G., Goldstein, D., Lovinger, D., and Cai, H*. (2012)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of Parkinson’s disease-related mutant alpha-synuclein causes the dysfunction of Nurr1 and degeneration of midbrain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transgenic mice. J. Neurosci. 32 (27): 9248-9264.
  Lei, H., Luo, J., Tong, L., Peng, LQ., Qi, Y., Jia, Z., and Wei, Q*. (2011) Quercetin binds to a similar region with FKBP-FK506 and CyPA-CsA on calcineurin. Food Chemistry, 127(3): 1169-1174.
  Tu, LH., Liu, HP., Luo, J.* (2010) A new family of regulators of calcineurin.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37(1): 22-28.
  Tu, LH., Ma. J., Liu, HP., Wang, RR., Luo, J.* (2009)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ginsenosides on calcineurin activity and tau phosphorylation in SY5Y cell. Cell. Mol. Neurobiol, 29: 1257-1264.

  ?聯系方式
  電話:010-58808197(Tel)
  010-58807365(Fax)
  電子郵件:luojin@bnu.edu.cn

  

  ?個人簡介
  寇曉軍,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1967 年 7 月出生,陜西商州人。 1985.9-1989.7 :北京氣象學院,天氣動力學專業,理學學士; 1989.9-1992.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專業,工學碩士; 1992.7-1999.12 :東北林業大學任教; 1994.9-1997.7 :東北林業大學,生態學專業,農學博士; 1999.12-2001.12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森林保護專業,博士后; 2000.10-2001.5 :美國馬里蘭大學,生態學專業,博士后; 2001 年 12 月至今:北京師范大學任教。三十年求學生涯,幾經專業轉換,終以生態學、尤其是景觀生態學為業,深感幸運與快樂。時常能與以前所學專業不期而遇,也有他 鄉遇故之感。近期,全球變化生態學和宏生態學又重燃我的求學熱情。

  ?主要研究內容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近期研究焦點主要關注全球變化生態學和宏生態學研究。理論上關注在生物地理、譜系關系及生物相互作用限制下,生態位-分布區-性狀關系基本規律(以松科為例)。方法上關注物種分布模型的改進、虛擬物種的模型開發應用及物種遷移的景觀限制模型。應用上關注生物多樣性對全球變化的響應,特別關注氣候變化條件下自然保護區網絡有效性問題
  以往的主要研究方向:景觀生態與過渡帶研究,東北森林草原過渡帶景觀動態及與火干擾關系研究;火歷史研究:用樹木年輪和火疤進行火歷史重建;生態水文研究:將植被指數與水文模型連接,用改進的生態水文模型研究黃土高原生態用水問題;老虎復合種群研究:在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用復合種群動態模型研究植被動態、景觀結構對老虎種群動態的影響。

  ?代表性論著
  Kou, X., Li, Q. & Liu, S. (2011) Quantifying Species' Range Shifts in Rel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 Case Study of Abies spp. in China. Plos One, 6, e23115.
  Kou, X., Li, Q. & Liu, S. (2011) High-resolution bioclimatic dataset derived from future climate projections for plant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ing. Ecological Informatics, 6, 196-204.
  Wang, T., Wu, J., Kou, X., Oliver, C., Mou, P. & Ge, J. (2010) Ecologically asynchronous agricultural practice erodes sustainability of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 1126-1135.
  Kou, X., Ge, J., Wang, Y. & Zhang, C. (2007) Validation of the weather generator CLIGEN with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 347, 347-357.
  Kou, X. & Baker, W.L. (2006) A landscape model quantifies error in reconstructing fire history from scars. Landscape Ecology, 21, 735-745.

  ?聯系方式
  電話:010-58805256(Tel)
  010-58807720(Fax)
  電子郵件:xj_kou@bnu.edu.cn

添加北京師范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北京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北京師范大學報錄比、北京師范大學考研群、北京師范大學學姐、北京師范大學考研真題、北京師范大學專業目錄、北京師范大學排名、北京師范大學保研、北京師范大學公眾號、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北京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北京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北京師范大學考研網由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视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成一级 | 成年女人免费又黄又爽视频 | 欧美成人www在线观看网页 | 久久精品国产在爱久久 | 一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 日本欧美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 女人扒开双腿让男人捅 | 美女黄视频免费观看 | 免费观看黄色毛片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美女视频网站免费播放视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91 | 久久er热视频在这里精品 | 综合558欧美成人永久网站 | 日韩99在线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欧美 | 久久有精品 | gdcm01果冻传媒 | 性欧美一级 | 日产一区2区三区有限公司 日产一区两区三区 | 成人 在线播放 | 欧美一级在线 | 免费真实播放国产乱子伦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 手机看片高清国产日韩片 | 亚洲精彩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观看 | 福利视频午夜 | 久久久午夜精品理论片 |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伊人男人的天堂网站 |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 91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 在线看片日韩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美女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性动漫在线观看 | 热久久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