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學考研網
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 數量經濟學
- (專業學位)應用統計
- 基礎數學
- 計算數學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應用數學
- 運籌學與控制論
- 系統理論
- 統計學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經濟計算與模擬
- 管理運籌學
- 企業管理
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
力學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高能物理研究所
- 理論物理
-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 凝聚態物理
- 光學
- 無機化學
- 生物無機化學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核技術及應用
- (專業學位)機械工程
- (專業學位)材料工程
- (專業學位)動力工程
- (專業學位)電子與通信
- (專業學位)計算機技術
- (專業學位)化學工程
- (專業學位)核能與核技
聲學研究所
理論物理研究所
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 核技術及應用
- (專業學位)光學工程
- (專業學位)電子與通信
- (專業學位)核能與核技
- (專業學位)生物工程
-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 光學
- 無機化學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生物物理學
- 光學工程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核能科學與工程
近代物理研究所
- 理論物理
-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 原子與分子物理
- 凝聚態物理
- 生物物理學
- 材料學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核能科學與工程
- 核技術及應用
- (專業學位)材料工程
- (專業學位)控制工程
- (專業學位)核能與核技
- (專業學位)生物工程
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
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
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上海天文臺
云南天文臺
國家授時中心
國家天文臺
聲學研究所東海研究站
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理化技術研究所
- 凝聚態物理
- 光學
- 無機化學
- 有機化學
- 物理化學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材料學
- 工程熱物理
- 動力機械及工程
- 流體機械及工程
- 制冷及低溫工程
- 應用化學
- (專業學位)光學工程
- (專業學位)材料工程
- (專業學位)動力工程
- (專業學位)化學工程
化學研究所
廣州化學研究所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過程工程研究所
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青海鹽湖研究所
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大氣物理研究所
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地球化學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
南海海洋研究所
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
- 自然地理學
- 人文地理學
-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 氣象學
- 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
- 固體地球物理學
- 礦物學、巖石學、礦床
- 地球化學
- 構造地質學
- 生態學
- 巖土工程
-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
- 寒區工程與環境
- (專業學位)地質工程
- (專業學位)環境工程
- (專業學位)生物工程
- 情報學
數學科學學院
物理科學學院
化學與化工學院
地球科學學院
資源與環境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計算機與控制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
人文學院
外語系
工程科學學院
- 固體力學
- 流體力學
- 工程熱物理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專業學位)動力工程
- (專業學位)電子與通信
- (專業學位)計算機技術
- (專業學位)軟件工程
- (專業學位)工業工程
- (專業學位)項目管理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專業學位)工程管理
材料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院
電子電氣與通信工程學院
2021中國科學院大學考研分數線(研究生復試分數線)
一、2021年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復試分數線
(1)普通計劃分數線
學校京內外各培養單位的所有普通計劃考生(含調劑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均按照北京地區分數線(即國家A類考生復試分數線)執行。學校不統一劃線,各培養單位在不低于A類考生國家線的基礎上可結合本單位的生源狀況、學科專業及下達的招生計劃等自主劃線,并在各單位網站公布。
(2)專項計劃分數線
中國科學院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項計劃包含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專項計劃和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報考學校2021年這兩個專項計劃的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已于3月18日在學校招生信息網上公布,請查看本網站公告。
各相關培養單位依據本單位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和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報名考生初試成績情況,并結合本單位學科特點和要求以及國科大下達的專項招生指標數,在不低于國科大專項計劃復試分數線基礎上,自行確定本單位專項計劃具體復試分數線要求和進入復試考生名單,差額復試,擇優錄取。復試方式、程序及要求與其他統考碩士生相同。復試成績不及格者不予錄取。
中國科學院大學2021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專項計劃和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不接受校外調劑考生。
2021年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目錄
2021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是廣大考研學子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招生專業目錄包含了招生專業、研究方向、考試科目、學習方式等具體信息,以下是考研派為大家整理的2021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點擊下列鏈接即可查看:2021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https://admission.ucas.edu.cn/info/ZhaoshengDanwei/9e780c52-baf5-4020-b453-bc4510579559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2021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http://www.iswc.cas.cn;以下簡稱“中心”),是中國科學院在西北地區建立的第一個科研機構(成立于1956年),是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首批試點單位,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機構,全國水土保持科研協作網牽頭單位。中心面向全國,以國家水土保持與生態安全為核心,重點致力于土壤侵蝕過程與模擬、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旱地農業與水土資源高效利用等研究,解決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中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培養水土保持及其相關學科的優秀科學技術人才。中心積極探索我國科教體制改革形式下新型研究所發展模式與機制,已經成為“產—學—研”有機結合的國際知名研究機構。
中心設有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節水灌溉楊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區域水土保持與環境研究室、信息技術部等5個研究和技術支撐單元。在黃土高原不同類型區,建有國家安塞水土保持綜合試驗站、國家長武黃土高原農業生態試驗站、固原生態試驗站(林草生態研究室)、神木侵蝕與環境試驗站和楊凌水土保持野外科學試驗站等野外站。建有人工模擬降雨大廳和人工模擬干旱大廳等重要科研平臺,形成了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與示范、技術轉移、決策服務于一體的水土保持科研體系。
建所60余年來,取得了國家級成果獎23項,省部級成果獎120余項。為國家西部大開發、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了科技支撐,受到了政府及群眾的高度重視,江澤民、朱镕基、胡錦濤、溫家寶、吳邦國等黨和國家領導曾先后到中心視察。中心與美國、澳達利亞、日本、德國、英國、荷蘭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研究生培養和學術交往密切。
中心現有在職職工196人及客座研究員2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正高職稱65人。中心于1981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設立研究生教育學位授權點,現有土壤學和生態學等2個博士學位授予點,土壤學、生態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等3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環境工程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建有農業資源與環境、生態學兩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現有博士生導師62人,碩士生導師38人,80%以上具有國外留學經歷。
中心所有招生專業均接收應屆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土壤學、生態學專業可接收碩博連讀或直博生。中心及其野外基地環境優雅,實驗條件良好,生活便利,是從事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科學研究和深造的理想場所。
一、培養目標及招生人數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愛國守法,具有社會責任感,在本學科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富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面向社會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適應工程技術發展和創新需要,培養全面發展,愛國守法,掌握相關專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我中心2021年計劃招收28人(實際招生人數按照中國科學院大學下撥指標執行)。其中:生態學、土壤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3個專業的全日制學術型碩士學位研究生18人,資源與環境專業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10人。各專業均接受優秀應屆本科生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生態學、土壤學專業可接收碩博連讀或直博生。
二、報考條件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采取“分列招生計劃、分開報名考試、分別確定錄取標準”的招生考試模式。
(一)中心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報考考生須符合下列條件: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愿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3. 考生的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2021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
(2)已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4) 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以下考生視為同等學力人員:
①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高職高專畢業到2021年9月1日)或2年以上,且達到報考單位根據培養目標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②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
③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
④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
4.身心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要求。
5.同等學力人員報考,還應具備下列條件:
(1)已取得報考專業大學本科8門及以上主干課程的合格成績(由教務部門出具成績證明或出具本科自學考試成績通知單);
(2)已在公開出版的核心學術期刊發表過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學術論文,或獲得過與報考專業相關的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過省級以上科研課題。
(二)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考生,報考條件、生源范圍及招生對象、資格審核等按照教育部相關政策執行。推薦免試生若符合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報考要求,也可申請該專項計劃。
(三)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是指高校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考生網上報名時應選擇“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照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退役等相關信息。推薦免試生若符合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報考要求,也可申請該專項計劃。
(四)已經在讀的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在讀單位學籍管理部門書面同意后方可報考。
(五)我中心各招生專業均接收具有推薦免試資格的高等學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為碩士學位研究生。在高校獲得推薦免試資格的考生,可盡早與我中心研究生部聯系推免生接收事宜。所有接收的推薦免試生,應在國家規定時間內,通過教育部中國研究生招生網“推免服務系統”(網址:http://yz.chsi.com.cn/tm)參加網上報名并完成相關復試通知和待錄取通知等報考接收手續。考生可通過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http://admission.ucas.edu.cn/)查詢各研究所或院系推免生招生專業目錄。規定截止日期后仍未確定接收單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資格。已被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當年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否則取消其推免錄取資格。
(六)非應屆畢業生須提交(現場確認交費后將以下材料郵寄到我中心研究生部):
(1)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復印件;
(2)網報信息表;
(3)報考定向培養的考生,需要培養單位人事部門出具證明。
三、報名
考生報名前應仔細核查本人是否符合我中心的報考條件。在準考、復試階段將分別進行報考資格審查,凡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不予準考、復試和錄取,相關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所有考生一律采取網上報名方式報考。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具體報名方式請參閱《中國科學院大學2021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章》(網址:https://admission.ucas.ac.cn/showarticle/Article/1beb211c-ea0d-4c97-b5ce-61efa7addfcd/6d820334-3764-44f9-bd08-438a12ed715d)
請特別注意:考生報考我中心,“招生單位所在地區”均應選擇“北京”,“招生單位”選擇“中國科學院大學”,在“院系所名稱”欄中選擇“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然后按照網報系統要求進行報考專業及考試科目等信息的填報。
四、初試時間與地點
1.初試日期:教育部規定的初試全國統一考試時間為2020年12月26日至12月28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不在規定日期舉行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國家一律不予承認。
2.初試地點:以選報的報考點公告為準。
3.初試科目:各專業的初試科目均為四門: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每門科目的考試時間為3小時。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的滿分值各為100分,基礎課(含統考數學科目)和專業基礎課每門滿分值為150分。各專業考試科目如下:
(1)生態學專業: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603高等數學(丙);841生態學或848植物生理學。
(2)土壤學專業: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603高等數學(丙);841生態學或842土壤學或957水土保持學。
(3)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603高等數學(丙);835自然地理學或841生態學或842土壤學或957水土保持學。
(4)資源與環境專業:101思想政治理論;204英語二;302數學二;835自然地理學或841生態學或842土壤學。
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204英語二、302數學二使用全國統一命題,957水土保持學使用我中心自命題。其余考試科目使用中國科學院大學統一命題。
4.考試大綱:中國科學院大學統一命題相關科目的考試大綱已經公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招生網中,請考生們自行查閱。具體網址為:http://admission.ucas.ac.cn/info/KaoshiDagang/28257ae0-ef1c-4d1e-8823-5b1b557016e0。
5.本中心自命題不指定參考書目。
6.考生初試成績通過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http://admission.ucas.edu.cn)查詢。
五、復試
我中心采取公開差額復試,具體復試辦法將在復試前通過本所網頁向考生公布。復試成績或面試成績不及格(即低于百分制的60分)的考生,不予錄取。
六、體格檢查
復試體檢由我中心組織考生統一進行。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聯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要求,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衛生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人社部發〔2010〕12號)規定要求執行。新生入學后需進行體檢復查。
七、錄取
我中心按中國科學院大學下達的招生計劃,依據復試錄取辦法及考生考試成績(含初試和復試成績),并結合思想政治表現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所有擬錄取考生均按照教育部信息公開相關要求進行名單公示。沒有公示的擬錄取考生,一律不辦理錄取手續,不予學籍注冊。
定向就業碩士生必須在錄取前簽署三方定向培養協議。定向生畢業時按協議到定向單位就業,不再進行就業派遣。定向生不轉檔案、戶口、人事檔案和工資關系,福利及醫療費等由定向單位發給。
被錄取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考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應在入學報到時出具本科畢業證書原件。截止2021年9月1日未獲得本科畢業證書者或不能提供本科畢業證書原件者,錄取資格無效。
被錄取的考生按錄取通知書規定的要求和日期,到指定地點報到入學注冊。如確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報到者,須提供有關證明,且應以書面形式向我中心請假,經批準后可延后辦理報到。無故逾期10個工作日不報到者,或者請假未獲批準且逾期10個工作日未報到者,取消其碩士入學資格。
八、培養方式和學習年限
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學習形式為全日制。
錄取的碩士研究生采用兩段式培養:入學第一年統一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大學完成一年的學位課課程,第二年返回中心跟隨導師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并完成學位論文。
中心錄取的碩士研究生基本學制為3年,最長修讀年限(含休學)不得超過4年。
九、收費及待遇
中國科學院大學2021年度碩士招生將繼續按照國家規定進行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改革,對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和住宿費,學費及住宿費在國家有關部門核定的范圍內收取。國家計劃內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學費標準一般為8000元/年•生,按學年收取。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和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碩士研究生的收費標準同上,享受與其他普通招考考生相同的獎助體系待遇。
實行完善的研究生獎助政策體系,學生按照中國科學院大學相關規定,可參評的獎助學金主要包括六個類別:即國家助學金、國家獎學金、中科院獎學金、國科大學業獎學金、研究所獎學金、“助研/助教/助管”崗位津貼,畢業時可申報所長獎學金。
十、其他
1.中心不舉辦考研復習輔導班,不辦理參考書的購書業務。
2.考生因報考研究生與原所在單位或定向及服務合同單位產生的糾紛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上述問題導致招生單位無法調取考生檔案,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被錄取的后果,中心不承擔責任。
3.考生在網上報名填寫聯系方式和通訊地址必須詳細、真實、有效,凡是由考生失誤造成不能按時接到準考證、成績單和復試通知書等情況的,由考生本人承擔責任。
4.考生弄虛作假、考試作弊及其它違反招生規定的行為,將一律按教育部《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及相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
5.本簡章如有與國家新出臺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事項,以上級單位新政策為準。
十一、聯系方式:
聯系部門:研究生部 聯系人:宋陽、師娟娟
地址:陜西省楊陵區西農路26號 郵政編碼: 712100
電話:029-87012875 傳真: 87012210
E-mail:rjb@ms.iswc.ac.cn 中心網址:http://www.iswc. cas.cn
研究生部
2020年10月7日
附:2021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目錄
學科、專業名稱(代碼) 研究方向 |
指導 教師 |
考 試 科 目 | 備 注 |
071300 生態學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603高等數學(丙) ④ 841生態學或848植物生理學 |
①-②為國家統考試題;③-④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命題。 |
|
01.(全日制)旱區林草生態 |
彭守璋 郭梁 郭忠升 高曉東 李偉 |
||
02.(全日制)植物生理生態 |
何紅花 占愛 唐亞坤 李秧秧 殷俐娜 杜峰 |
||
03.(全日制)流域生態 |
曹揚 李國慶 |
||
085700資源與環境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4英語二 ③ 302數學二 ④ 835自然地理學或841生態學或842土壤學 |
①-③為國家統考試題;④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命題。本專業只招收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
|
01.(全日制)節水灌溉工程與技術 |
范興科 |
||
02.(全日制)水土保持工程技術 |
史海靜 田堪良 |
||
03.(全日制)水土資源管理 |
馬理輝 韓劍橋 趙巍 何紅花 胡亞鮮 張體彬 彭守璋 韓劍橋 胡斐南 郭梁 唐亞坤 趙世偉 李秧秧 焦峰 殷俐娜 李鳴雷 朱元駿 王百群 沈玉芳 韓鳳朋 高曉東 曹揚 孫文義 張超 方怒放 陳娟 |
||
090301 土壤學 |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603高等數學(丙) ④ 841生態學或842土壤學或957水土保持學 |
①-②為國家統考試題;③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命題;④841生態學、842土壤學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命題,957水土保持學為單位自命題。 |
01.(全日制)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 |
陳娟 |
||
02.(全日制)土壤生態 |
閆偉明 李同川 鄭紀勇 朱元駿 邱莉萍 沈玉芳 |
||
03.(全日制)土壤化學與環境 |
趙巍 黨廷輝 趙世偉 王百群 佘雕 |
||
090707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
|
||
01.(全日制)土壤侵蝕 |
劉剛 胡亞鮮 胡斐南 史海靜 王兵 張加瓊 方怒放 馬波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603高等數學(丙) ④ 835自然地理學或841生態學或842土壤學或957水土保持學 |
①-②為國家統考試題;③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命題;④835自然地理學、841生態學、842土壤學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命題,957水土保持學為單位自命題。 |
02.(全日制)水土保持植被 |
劉玉 徐學選 張超 馬理輝 |
||
03.(全日制)水土保持工程 |
駱漢 張體彬 范興科 田堪良 張林 韓劍橋 |
||
04.水土保持監測與評價 |
高學睿 申衛博 焦峰 韓鳳朋 孫文義 |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2021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http://www.iswc.cas.cn;以下簡稱“中心”),是中國科學院在西北地區建立的第一個科研機構(成立于1956年),是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首批試點單位,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機構,全國水土保持科研協作網牽頭單位。中心面向全國,以國家水土保持與生態安全為核心,重點致力于土壤侵蝕過程與模擬、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旱地農業與水土資源高效利用等研究,解決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中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培養水土保持及其相關學科的優秀科學技術人才。中心積極探索我國科教體制改革形式下新型研究所發展模式與機制,已經成為“產—學—研”有機結合的國際知名研究機構。
中心設有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節水灌溉楊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區域水土保持與環境研究室、信息技術部等5個研究和技術支撐單元。在黃土高原不同類型區,建有國家安塞水土保持綜合試驗站、國家長武黃土高原農業生態試驗站、固原生態試驗站(林草生態研究室)、神木侵蝕與環境試驗站和楊凌水土保持野外科學試驗站等野外站。建有人工模擬降雨大廳和人工模擬干旱大廳等重要科研平臺,形成了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與示范、技術轉移、決策服務于一體的水土保持科研體系。
建所60余年來,取得了國家級成果獎23項,省部級成果獎120余項。為國家西部大開發、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了科技支撐,受到了政府及群眾的高度重視,江澤民、朱镕基、胡錦濤、溫家寶、吳邦國等黨和國家領導曾先后到中心視察。中心與美國、澳達利亞、日本、德國、英國、荷蘭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研究生培養和學術交往密切。
中心現有在職職工196人及客座研究員2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正高職稱65人。中心于1981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設立研究生教育學位授權點,現有土壤學和生態學等2個博士學位授予點,土壤學、生態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等3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環境工程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建有農業資源與環境、生態學兩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現有博士生導師62人,碩士生導師38人,80%以上具有國外留學經歷。
中心所有招生專業均接收應屆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土壤學、生態學專業可接收碩博連讀或直博生。中心及其野外基地環境優雅,實驗條件良好,生活便利,是從事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科學研究和深造的理想場所。
一、培養目標及招生人數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愛國守法,具有社會責任感,在本學科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富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面向社會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適應工程技術發展和創新需要,培養全面發展,愛國守法,掌握相關專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我中心2021年計劃招收28人(實際招生人數按照中國科學院大學下撥指標執行)。其中:生態學、土壤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3個專業的全日制學術型碩士學位研究生18人,資源與環境專業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10人。各專業均接受優秀應屆本科生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生態學、土壤學專業可接收碩博連讀或直博生。
二、報考條件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采取“分列招生計劃、分開報名考試、分別確定錄取標準”的招生考試模式。
(一)中心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報考考生須符合下列條件: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愿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3. 考生的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2021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
(2)已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4) 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以下考生視為同等學力人員:
①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高職高專畢業到2021年9月1日)或2年以上,且達到報考單位根據培養目標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②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
③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
④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
4.身心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要求。
5.同等學力人員報考,還應具備下列條件:
(1)已取得報考專業大學本科8門及以上主干課程的合格成績(由教務部門出具成績證明或出具本科自學考試成績通知單);
(2)已在公開出版的核心學術期刊發表過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學術論文,或獲得過與報考專業相關的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過省級以上科研課題。
(二)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考生,報考條件、生源范圍及招生對象、資格審核等按照教育部相關政策執行。推薦免試生若符合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報考要求,也可申請該專項計劃。
(三)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是指高校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考生網上報名時應選擇“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照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退役等相關信息。推薦免試生若符合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報考要求,也可申請該專項計劃。
(四)已經在讀的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在讀單位學籍管理部門書面同意后方可報考。
(五)我中心各招生專業均接收具有推薦免試資格的高等學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為碩士學位研究生。在高校獲得推薦免試資格的考生,可盡早與我中心研究生部聯系推免生接收事宜。所有接收的推薦免試生,應在國家規定時間內,通過教育部中國研究生招生網“推免服務系統”(網址:http://yz.chsi.com.cn/tm)參加網上報名并完成相關復試通知和待錄取通知等報考接收手續。考生可通過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http://admission.ucas.edu.cn/)查詢各研究所或院系推免生招生專業目錄。規定截止日期后仍未確定接收單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資格。已被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當年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否則取消其推免錄取資格。
(六)非應屆畢業生須提交(現場確認交費后將以下材料郵寄到我中心研究生部):
(1)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復印件;
(2)網報信息表;
(3)報考定向培養的考生,需要培養單位人事部門出具證明。
三、報名
考生報名前應仔細核查本人是否符合我中心的報考條件。在準考、復試階段將分別進行報考資格審查,凡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不予準考、復試和錄取,相關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所有考生一律采取網上報名方式報考。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具體報名方式請參閱《中國科學院大學2021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章》(網址:https://admission.ucas.ac.cn/showarticle/Article/1beb211c-ea0d-4c97-b5ce-61efa7addfcd/6d820334-3764-44f9-bd08-438a12ed715d)
請特別注意:考生報考我中心,“招生單位所在地區”均應選擇“北京”,“招生單位”選擇“中國科學院大學”,在“院系所名稱”欄中選擇“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然后按照網報系統要求進行報考專業及考試科目等信息的填報。
四、初試時間與地點
1.初試日期:教育部規定的初試全國統一考試時間為2020年12月26日至12月28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不在規定日期舉行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國家一律不予承認。
2.初試地點:以選報的報考點公告為準。
3.初試科目:各專業的初試科目均為四門: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每門科目的考試時間為3小時。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的滿分值各為100分,基礎課(含統考數學科目)和專業基礎課每門滿分值為150分。各專業考試科目如下:
(1)生態學專業: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603高等數學(丙);841生態學或848植物生理學。
(2)土壤學專業: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603高等數學(丙);841生態學或842土壤學或957水土保持學。
(3)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603高等數學(丙);835自然地理學或841生態學或842土壤學或957水土保持學。
(4)資源與環境專業:101思想政治理論;204英語二;302數學二;835自然地理學或841生態學或842土壤學。
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204英語二、302數學二使用全國統一命題,957水土保持學使用我中心自命題。其余考試科目使用中國科學院大學統一命題。
4.考試大綱:中國科學院大學統一命題相關科目的考試大綱已經公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招生網中,請考生們自行查閱。具體網址為:http://admission.ucas.ac.cn/info/KaoshiDagang/28257ae0-ef1c-4d1e-8823-5b1b557016e0。
5.本中心自命題不指定參考書目。
6.考生初試成績通過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http://admission.ucas.edu.cn)查詢。
五、復試
我中心采取公開差額復試,具體復試辦法將在復試前通過本所網頁向考生公布。復試成績或面試成績不及格(即低于百分制的60分)的考生,不予錄取。
六、體格檢查
復試體檢由我中心組織考生統一進行。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聯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要求,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衛生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人社部發〔2010〕12號)規定要求執行。新生入學后需進行體檢復查。
七、錄取
我中心按中國科學院大學下達的招生計劃,依據復試錄取辦法及考生考試成績(含初試和復試成績),并結合思想政治表現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所有擬錄取考生均按照教育部信息公開相關要求進行名單公示。沒有公示的擬錄取考生,一律不辦理錄取手續,不予學籍注冊。
定向就業碩士生必須在錄取前簽署三方定向培養協議。定向生畢業時按協議到定向單位就業,不再進行就業派遣。定向生不轉檔案、戶口、人事檔案和工資關系,福利及醫療費等由定向單位發給。
被錄取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考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應在入學報到時出具本科畢業證書原件。截止2021年9月1日未獲得本科畢業證書者或不能提供本科畢業證書原件者,錄取資格無效。
被錄取的考生按錄取通知書規定的要求和日期,到指定地點報到入學注冊。如確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報到者,須提供有關證明,且應以書面形式向我中心請假,經批準后可延后辦理報到。無故逾期10個工作日不報到者,或者請假未獲批準且逾期10個工作日未報到者,取消其碩士入學資格。
八、培養方式和學習年限
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學習形式為全日制。
錄取的碩士研究生采用兩段式培養:入學第一年統一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大學完成一年的學位課課程,第二年返回中心跟隨導師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并完成學位論文。
中心錄取的碩士研究生基本學制為3年,最長修讀年限(含休學)不得超過4年。
九、收費及待遇
中國科學院大學2021年度碩士招生將繼續按照國家規定進行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改革,對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和住宿費,學費及住宿費在國家有關部門核定的范圍內收取。國家計劃內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學費標準一般為8000元/年•生,按學年收取。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和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碩士研究生的收費標準同上,享受與其他普通招考考生相同的獎助體系待遇。
實行完善的研究生獎助政策體系,學生按照中國科學院大學相關規定,可參評的獎助學金主要包括六個類別:即國家助學金、國家獎學金、中科院獎學金、國科大學業獎學金、研究所獎學金、“助研/助教/助管”崗位津貼,畢業時可申報所長獎學金。
十、其他
1.中心不舉辦考研復習輔導班,不辦理參考書的購書業務。
2.考生因報考研究生與原所在單位或定向及服務合同單位產生的糾紛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上述問題導致招生單位無法調取考生檔案,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被錄取的后果,中心不承擔責任。
3.考生在網上報名填寫聯系方式和通訊地址必須詳細、真實、有效,凡是由考生失誤造成不能按時接到準考證、成績單和復試通知書等情況的,由考生本人承擔責任。
4.考生弄虛作假、考試作弊及其它違反招生規定的行為,將一律按教育部《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及相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
5.本簡章如有與國家新出臺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事項,以上級單位新政策為準。
十一、聯系方式:
聯系部門:研究生部 聯系人:宋陽、師娟娟
地址:陜西省楊陵區西農路26號 郵政編碼: 712100
電話:029-87012875 傳真: 87012210
E-mail:rjb@ms.iswc.ac.cn 中心網址:http://www.iswc. cas.cn
研究生部
2020年10月7日
附:2021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目錄
學科、專業名稱(代碼) 研究方向 |
指導 教師 |
考 試 科 目 | 備 注 |
071300 生態學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603高等數學(丙) ④ 841生態學或848植物生理學 |
①-②為國家統考試題;③-④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命題。 |
|
01.(全日制)旱區林草生態 |
彭守璋 郭梁 郭忠升 高曉東 李偉 |
||
02.(全日制)植物生理生態 |
何紅花 占愛 唐亞坤 李秧秧 殷俐娜 杜峰 |
||
03.(全日制)流域生態 |
曹揚 李國慶 |
||
085700資源與環境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4英語二 ③ 302數學二 ④ 835自然地理學或841生態學或842土壤學 |
①-③為國家統考試題;④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命題。本專業只招收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
|
01.(全日制)節水灌溉工程與技術 |
范興科 |
||
02.(全日制)水土保持工程技術 |
史海靜 田堪良 |
||
03.(全日制)水土資源管理 |
馬理輝 韓劍橋 趙巍 何紅花 胡亞鮮 張體彬 彭守璋 韓劍橋 胡斐南 郭梁 唐亞坤 趙世偉 李秧秧 焦峰 殷俐娜 李鳴雷 朱元駿 王百群 沈玉芳 韓鳳朋 高曉東 曹揚 孫文義 張超 方怒放 陳娟 |
||
090301 土壤學 |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603高等數學(丙) ④ 841生態學或842土壤學或957水土保持學 |
①-②為國家統考試題;③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命題;④841生態學、842土壤學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命題,957水土保持學為單位自命題。 |
01.(全日制)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 |
陳娟 |
||
02.(全日制)土壤生態 |
閆偉明 李同川 鄭紀勇 朱元駿 邱莉萍 沈玉芳 |
||
03.(全日制)土壤化學與環境 |
趙巍 黨廷輝 趙世偉 王百群 佘雕 |
||
090707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
|
||
01.(全日制)土壤侵蝕 |
劉剛 胡亞鮮 胡斐南 史海靜 王兵 張加瓊 方怒放 馬波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603高等數學(丙) ④ 835自然地理學或841生態學或842土壤學或957水土保持學 |
①-②為國家統考試題;③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命題;④835自然地理學、841生態學、842土壤學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命題,957水土保持學為單位自命題。 |
02.(全日制)水土保持植被 |
劉玉 徐學選 張超 馬理輝 |
||
03.(全日制)水土保持工程 |
駱漢 張體彬 范興科 田堪良 張林 韓劍橋 |
||
04.水土保持監測與評價 |
高學睿 申衛博 焦峰 韓鳳朋 孫文義 |
2021年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以應用基礎和基礎研究為主,兼有應用研究和發展研究的社會公益性研究所。現設環境治理與食品安全領域、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領域、天然產物研究中心、公共實驗與分析中心、與成都地奧制藥集團共建“國家天然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藥物化學、藥理學等七個博士學位授權點,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藥物化學、藥理學等七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生物與醫藥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現有博士生導師42人,碩士生導師80人,在讀研究生386人,其中博士生178人,碩士生208人。2021年計劃招收碩士研究生58名(全日制),其中學術型碩士36名,專業學位碩士22名,歡迎各高校學子積極報考。
一、培養目標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旨在培養全面發展,愛國守法,具有社會責任感,在本學科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富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面向社會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適應工程技術發展和創新需要,培養全面發展,愛國守法,掌握相關專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我所招收的碩士研究生學習形式為全日制。
二、報考條件
(一)報名參加碩士研究生全國招生考試(含學術型碩士和專業學位碩士。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的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2021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
(2)已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4)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以下考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且需符合報考單位根據培養目標提出的具體學業要求:
①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高職高專畢業到2021年9月1日)或2年以上人員;
②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
同等學力身份報考還需具備的條件:已取得報考專業大學本科8門及以上主干課程的合格成績。
(二)已經在讀的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在讀單位學籍管理部門書面同意后方可報考。
(三)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考生,報考條件、生源范圍及招生對象、資格審核等按照教育部相關政策執行。
我所各招生專業均可接受符合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報考條件的考生報考,但是2021年中國科學院大學該專項計劃招生指標以專業學位碩士指標為主,考生報名時須據此慎重確定報考專業。
推薦免試生若符合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報考要求,也可申請該專項計劃推薦免試。
(四)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是指高校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考生網上報名時應選擇“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照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
我所各招生專業均可接受符合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報考條件的考生報考,但是2021年中國科學院大學該專項計劃招生指標以專業學位碩士指標為主,考生報名時須據此慎重確定報考專業。
推薦免試生若符合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報考要求,也可申請該專項計劃推薦免試。
(五)我所各招生專業均接收具有推薦免試資格的高等學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在高校獲得推薦免試資格的考生,直接與我所聯系推免生接收事宜。所有接收的推薦免試生,應在國家規定時間內,通過教育部中國研究生招生網“推免服務系統”(網址:https://yz.chsi.com.cn/tm)參加網上報名并完成相關復試通知和待錄取通知等報考接收手續。考生可通過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https://admission.ucas.ac.cn/)查詢各研究所或院系推免招生專業目錄。
規定截止日期后仍未確定接收單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資格。已被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當年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否則取消其推免錄取資格。
三、報名
考生報名前應仔細核查本人是否符合報考條件。在準考、復試階段將分別進行報考資格審查,凡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不予準考、復試和錄取,相關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所有考生一律采取網上報名方式報考。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兩個階段。考生在網上或到報考點現場確認網報信息和采集本人照片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同時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一)第一階段:網上報名
考生在教育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網上報名,逾期不再進行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報名網址為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s://yz.chsi.com.cn/或https://yz.chsi.cn)。具體網上報名時間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預報名期間填寫的信息有效,正式報名期間無需重復填寫,但可以隨時修改完善。
考生登錄網上報名系統后,務必要認真閱讀相關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招生單位及報考點發布的網報公告,同時還須查看擬報考培養單位的網上相關招考公告,并按其要求填報。
凡未按公告要求報名,網報信息誤填、錯填或填報虛假信息,錯過網報時間、繳費時間、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時間、考試時間等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考生應按要求如實準確填寫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報考材料。網報信息填報中特別是姓名、身份證號以及學歷學位證書編號等網報信息更需認真準確填報。
網報期間,網報系統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招生單位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考生網報時學歷證書編號信息填報請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①國內普通高校畢業證書編號須填寫“證書編號”。若畢業證書上有兩個號碼,應填寫證書右側的“證書編號”,一般為16位以上數字編號,前5位為頒發此證書的高校代碼。請不要填寫證書序列號(如No.****)。若原畢業院校因更名等原因不在網報系統畢業學校可選列表中,請在畢業學校欄選擇“其他”,然后手工錄入原畢業學校的名稱(即畢業證書中加蓋學校印章的名稱)。
②國(境)外學歷學位證書編號信息填報,須填寫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頒發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或《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學歷學位認證書》或《臺灣地區學歷學位認證書》認證報告編號,如認證書編號為:教留服認英[2018]20001號。
考生報考我所,“招生單位所在地區”均應選擇“北京”,“招生單位”選擇“中國科學院大學”,在“院系所名稱”欄中選擇“成都生物研究所”,然后按照網報系統要求進行報考專業及考試科目等信息的填報。
報考點選擇: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
報名期間網報系統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隨時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未通過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應及時到學籍學歷權威認證機構進行認證,以便在確認時將認證報告交報考點核查。
特別提醒:考生必須牢記自己網報時的用戶名和密碼,網上打印準考證、網上調劑等均需使用此用戶登錄。
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考生,在報考前需填寫全國統一的《報考2021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并經原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民教處(高教處)審核蓋章同意。然后到選擇的報考點所在地省級教育考試主管部門領取網報校驗碼,方可進行網上報名。報名時間和方式與全國普通碩士研究生相同。網上報名系統中“專項計劃”欄目應選擇“少數民族骨干計劃”。
(二)第二階段:網上確認(現場確認)
1.確認時間:所有考生須認真查看網報時填報的報考點發布的網上確認(現場確認)相關公告,確認的時間依各報考點公告為準,在所選擇報考點規定的時間內按時參加網上確認(現場確認),逾期不再補辦。
2.確認手續:考生網上確認(現場確認)須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及網上報名號,按照報考點公告要求辦理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
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確認時應提供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依各報考點公告為準。
3.考生按規定繳納報考費,報考費支付方式以網報時選擇的報考點公告要求為準。
(三)報名其他注意事項
1.推薦免試生須在教育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及時與接收的研究所或院系完成網上報名與擬錄取手續。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擬錄取的推薦免試生不需進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也不得再報名參加碩士全國統一考試。
2.考生在普通招考報名時只能填報一個研究所或院系的一個專業。在復試和錄取階段,達到國家復試基本分數線的考生若不能被原報考單位或原專業錄取時,可自愿按照調劑政策進行調劑。
3.在網上報名截止日期前,考生可自行修改自己的網報信息,網報信息務必準確無誤。在確認期間,考生必須對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后的考生報名信息在考試、復試及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4.教育部以報考單位所在地分一區、二區確定考生參加復試的基本分數線。我所執行北京(中國科學院大學所在地)一區分數線。
5.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以報名時填報的信息為準,在報名結束后不得更改報考類別。
6.考生要準確填寫個人信息,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規、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按《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進行處理。
7.網報和確認結束后,報考的研究所或院系將對考生的報名信息進行全面審查,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準予考試。對考生的學歷、學籍等信息有疑問的,研究所或院系可要求考生在規定時間內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證明后,再準予考試。審查過程中發現虛假證件時,可扣留虛假證件。經審核不符合報考條件的,不予準考。
8.網上報名時,考生應務必認真填寫并仔細核對本人的姓名、性別、民族、身份證號、報考類別(定向就業或非定向就業)、考試科目、學歷學位證書編號、學習方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等重要信息。確認后的報考信息和錄取信息上報北京教育考試院和教育部后一律不得更改相關信息,學校也不再受理任何考生修改信息的申請。
9.考生網上報名時須簽訂《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并遵守相關約定及要求。
10.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考生,須將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民教處(高教處)審核蓋章同意的《報考2021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現場確認結束后盡快寄送至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生部。為不耽誤考生的準考資格審核,請考生不要寄到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辦公室。
四、初試
1.網上打印準考證:考生可在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間,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的網報系統,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件參加初試和復試。
2.初試日期:教育部規定的初試全國統一考試時間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不在規定日期舉行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國家一律不予承認。
3.初試地點:以選報的報考點公告為準。
4.初試科目:各專業的初試科目均為四門: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每門科目的考試時間為3小時。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的滿分值各為100分,基礎課(含統考科目)和專業基礎課每門滿分值為150分。具體考試科目以《中國科學院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為準,可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s://yz.chsi.com.cn或https://yz.chsi.cn)或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https://admission.ucas.edu.cn)查詢。
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英語二、俄語、日語、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數學(農)、化學(農)、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動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經濟類綜合能力等科目,使用全國統一命題,其余考試科目由中國科學院大學自行組織命題。
5.考生初試成績通過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查詢。
五、復試
我所各專業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均按照北京地區分數線(即一區國家復試分數線)執行。在不低于國家線的基礎上可結合本單位的生源狀況、學科專業特點及下達的招生計劃數自主劃線。
1.我所自行制定復試規程、負責通知和組織考生參加復試,確定擬錄取名單。復試在成都生物所進行。
2.我所一般按照參加復試人數與招生計劃數不低于120%的比例,按照復試分數線及考生初試成績,由高到低確定復試考生名單,進行差額復試。具體差額比例和初試、復試成績所占權重由我所根據招生計劃、學科專業特點及生源狀況在復試前確定。
3.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的復試分數線在不低于國家分數線基礎上,由國科大自行劃定。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考生的復試分數線直接由國科大自行劃定。
我所依據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和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考生的具體報名和初試成績情況,結合本單位的學科特點和要求以及國科大下達的專項招生計劃數,在不低于國科大對應專項計劃復試分數線基礎上,分別自行劃定本單位專項計劃具體復試分數線要求和確定進入復試考生名單,可實行差額復試,擇優錄取。復試方式、程序及要求與其他普通計劃碩士生相同。
4.復試分數線、復試名單以及復試時間、地點、方式等復試要求由我所在復試前通過研究所網頁等形式向考生公布。
5.復試前,我所將對復試考生的有效身份證件、學歷學位證書、學歷學籍核驗結果、學生證等證件和報名材料再次進行嚴格審查,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復試。對考生的學歷(學籍)信息仍有疑問的,需要求復試考生在復試時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證明。
6.復試包括業務能力、綜合素質、思想品德、外語聽力和口語等考核內容,外語聽力及口語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7.對同等學力考生參加復試的,須在復試階段加試至少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閉卷筆試),每門加試科目考試時間為3小時,滿分為100分。加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加試的具體時間和地點由報考的研究所確定并通知考生。研究所還可根據需要對其進行實驗技能等方面的考查。加試科目不及格(即低于60分)者不予錄取。
若成人教育(含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復試時尚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的考生參加復試,視為同等學力考生,須加試兩門科目。
8.復試成績或面試成績不及格(即低于百分制的60分)的考生,不予錄取。
六、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體檢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應作為復試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內容主要包括考生的政治態度、思想表現、學習(工作)狀況、道德品質、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方面。各單位可在復試過程中通過復試小組對考生進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也可在復試期間組織有關教育干部、導師等與考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面談,直接了解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情況。在確定擬錄取名單后,各單位還可通過函件或派人外調的方式,向考生檔案所在單位調查考生人事檔案記錄和本人現實表現等材料(須加蓋人事檔案所在單位人事或政工部門印章),全面審查其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了解其有無不良表現和記錄。
體檢由報考的研究所或院系組織考生進行。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聯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要求,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衛生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人社部發〔2010〕12號)規定要求,由研究所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提出具體的體檢要求。新生入學后需進行體檢復查。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政審)或體檢結果不合格者不得錄
取。
七、調劑
在調劑階段,調出和調入均執行教育部統一的調劑規則和要求,所有調劑考生必須通過教育部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完成調劑程序。
第一志愿報考國科大的過線考生,可優先考慮在國科大不同培養單位間調劑。具體調劑政策由各研究所或院系按教育部相關調劑規則并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并執行。
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不得調出該專項計劃錄取,但可以在該專項計劃內調劑錄取。未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也不得調入該專項計劃錄取。
八、錄取
研究所按國科大下達的招生計劃,依據本單位復試錄取辦法及考生考試成績(含初試和復試成績),并結合思想政治表現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
所有擬錄取考生均按照教育部信息公開相關要求進行名單公示。沒有公示的擬錄取考生,一律不得辦理錄取手續,不予學籍注冊。
定向就業碩士生必須在錄取前簽署三方定向培養協議。定向生畢業時按協議到定向單位就業,不再進行就業派遣。定向就業生,不轉戶口、人事檔案和工資關系。
被錄取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考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應在入學報到時出具本科畢業證書原件。2021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截止2021年9月1日未獲得本科畢業證書者或不能提供本科畢業證書原件者,錄取資格無效。
被錄取的考生按錄取通知書規定的要求和日期,到指定地點報到入學注冊。如確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報到者,須提供有關證明,且應以書面形式向錄取的培養單位請假,經批準后可延后辦理報到。無故逾期10個工作日不報到者,或者請假未獲批準且逾期10個工作日未報到者,取消其碩士入學資格。
九、培養方式
碩士研究生學習形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依據國家統一要求,實行相同的考試學術要求和培養標準。我所所有專業/方向的培養方式均為全日制。
十、基本學制
我所碩士研究生學制為3年,最長修讀年限(含休學)不得超過4年。
十一、收費及待遇
中國科學院大學2021年度碩士招生將繼續按照國家規定進行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改革,對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和住宿費,學費及住宿費在國家有關部門核定的范圍內收取:
1.國家計劃內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學費標準一般為8000元/年,按學年收取。
2.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和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碩士研究生的收費標準同上,享受與其他普通招考考生相同的獎助體系待遇。
同時,國科大實行完善的研究生獎助政策體系,學生按照國科大相關規定,可享受和參評的獎助學金主要包括六個類別,即國家助學金、國家獎學金、中科院獎學金、國科大學業獎學金、研究所獎學金、“助研/助教/助管”崗位津貼。學習科研表現優秀的學生,還可以申請國家、中科院、研究所設立的各類專項獎學金。
十二、碩博連讀
我所每年均招收碩博連讀生,在碩士第三學期申請(即統一參加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招生網上報名),第四學期入學。通過碩博連讀方式招收的博士生,包括碩士階段最長修讀年限(含休學)不得超過8年。報考碩博連讀的考生,應按研究所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提出碩博連讀申請。碩博連讀生的具體選拔和確認辦法由研究所公布。
十三、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
1.所有被錄取的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考生錄取類別均為定向就業,必須在錄取前由培養單位牽頭簽訂定向培養協議書。在職考生與所在單位和定向單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簽訂協議書,非在職考生(含應屆畢業生)與生源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簽訂協議書。被錄取在職考生入學不遷轉戶口。學生必須保證畢業后按定向協議到定向單位或地區就業。考生在學期間不得調整錄取類別,即不得變更為非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也不得調整為非定向就業。
2.我校錄取的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不得以碩博連讀方式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含普通博士計劃和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博士計劃),不得以碩士應屆生身份報考我校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但在征得定向單位所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門書面同意后(在職考生還須征得工作單位書面同意)可以在畢業時作為應屆碩士畢業生參加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博士研究生公開招考,經初試和復試考核合格擬錄取后須重新簽訂三方(在職考生簽四方)協議方可發放錄取通知書,博士畢業后須按協議規定回定向省份就業。
3.該專項計劃未盡事宜,執行教育部此專項計劃相關政策與要求。
十四、畢業生就業
由畢業研究生自行聯系用人單位,按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落實就業去向。定向培養碩士生畢業后按定向協議到定向地區或單位就業。
十五、違紀處罰
對于考生弄虛作假、考試作弊及其它違反招生規定的行為,將一律按教育部《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及相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
十六、其它事項
1.考生因報考研究生與原所在單位或定向及服務合同單位產生的糾紛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上述問題導致招生單位無法調取考生檔案,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被錄取的后果,招生單位不承擔責任。
2.考生可通過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查閱全校招生專業目錄、部分科目考試大綱等相關招生信息。
各培養單位推免碩士招生專業目錄中擬接收推免人數依后續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中實際接收的推免生為準。同時統考碩士招生專業目錄中公布的擬招生人數,為預計招生人數,僅作參考,不作為實際錄取的依據。實際招生指標數以教育部下達學校招生計劃總數后,國科大下達給相關培養單位2021年招生計劃數和培養單位內部依據生源狀況、學科特點與布局、師資隊伍等因素核定的分專業分導師招生計劃為準。
請考生及時關注我所官網發布的報考相關信息,也可郵件或電話咨詢我所研究生部。
3.現役軍人報考碩士生,按中國人民解放軍相關規定辦理。
4.本簡章如有與國家新出臺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事項,以上級主管單位最新政策為準。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9號
郵編:610041
部門: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生部
聯系人:張寧軒趙愛華
電話:028-82890953
郵箱:yzb@cib.ac.cn
成都生物所網址:http://www.cib.ac.cn/,
或http://www.cib.cas.cn/rcdw/yjsjy/zspy/
國科大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s://admission.ucas.edu.cn
或https://admission.ucas.ac.cn
中國科學院大學2021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為辦學模式、研究生教育為辦學主體、精英化本科教育為辦學特色的創新型大學。2021年國科大共有130余個培養單位(具體指中科院所屬研究院、所、中心、園、臺、站及國科大所屬各院系,下同)計劃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11大學科門類的200余個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9900余名(其中全日制碩士生9400余名,非全日制碩士生500余名。全日制碩士生中含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150名左右,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100名左右。具體以教育部正式下達的2021年招生計劃為準)。
一、培養目標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旨在培養全面發展,愛國守法,具有社會責任感,在本學科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富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面向社會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適應工程技術發展和創新需要,培養全面發展,愛國守法,掌握相關專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國科大碩士研究生學習形式分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二、報考條件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采取“分列招生計劃、分類報名考試、分別確定錄取標準”的招生考試模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執行教育部統一的報考要求。
(一)報名參加碩士研究生全國招生考試(含學術型碩士和專業學位碩士。報考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碼125601)專業學位除外),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的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2021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
(2)已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4)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以下考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且需符合報考單位根據培養目標提出的具體學業要求:
①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高職高專畢業到2021年9月1日)或2年以上人員;
②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
同等學力身份報考還需具備的條件:已取得報考專業大學本科8門及以上主干課程的合格成績。
(二)報考專業學位的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碼125601)的考生,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上述(一)中第1項、第2項、第3項的要求。
2.考生的學業水平和工作經驗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
(2)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后,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符合報考單位根據培養目標提出的具體學業要求;
(3)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三)已經在讀的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在讀單位學籍管理部門書面同意后方可報考。
(四)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考生,報考條件、生源范圍及招生對象、資格審核等按照教育部相關政策執行。
中國科學院大學各培養單位(除中丹學院)、各招生專業均可接受符合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報考條件的考生報考,但是2021年我校該專項計劃招生指標以專業學位碩士指標為主,考生報名時須據此慎重確定報考專業。
推薦免試生若符合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報考要求,也可申請該專項計劃推薦免試。
(五)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是指高校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考生網上報名時應選擇“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照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
中國科學院大學各培養單位(除中丹學院)、各招生專業均可接受符合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報考條件的考生報考,但是2021年我校該專項計劃招生指標以專業學位碩士指標為主,考生報名時須據此慎重確定報考專業。
推薦免試生若符合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報考要求,也可申請該專項計劃推薦免試。
(六)除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碼125601)專業學位領域外,各研究所和各院系的各招生專業均接收具有推薦免試資格的高等學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在高校獲得推薦免試資格的考生,直接與有關研究所或院系聯系推免生接收事宜。所有接收的推薦免試生,應在國家規定時間內,通過教育部中國研究生招生網“推免服務系統”(網址:https://yz.chsi.com.cn/tm)參加網上報名并完成相關復試通知和待錄取通知等報考接收手續。考生可通過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https://admission.ucas.ac.cn/)查詢各研究所或院系推免招生專業目錄。
規定截止日期后仍未確定接收單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資格。已被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當年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否則取消其推免錄取資格。
(七)報名參加單獨考試的人員,須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上述(一)中第1項、第2項、第3項的要求。
2.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學歷后連續工作4年以上,業務優秀,已經發表過研究論文(技術報告)或者已經成為業務骨干,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定向就業本單位的在職人員;或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工作2年以上,業務優秀,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定向就業本單位的在職人員。
3.符合培養單位對考生提出的具體報考要求。
4.須通過培養單位的報考資格審核后方可報名,否則報名信息無效。
三、報名
考生報名前應仔細核查本人是否符合國科大和相關培養單位的報考條件。在準考、復試階段將分別進行報考資格審查,凡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不予準考、復試和錄取,相關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所有考生一律采取網上報名方式報考。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兩個階段。考生在網上或到報考點現場確認網報信息和采集本人照片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同時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一)第一階段:網上報名
考生在教育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網上報名,逾期不再進行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報名網址為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s://yz.chsi.com.cn/或https://yz.chsi.cn)。具體網上報名時間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預報名期間填寫的信息有效,正式報名期間無需重復填寫,但可以隨時修改完善。
考生登錄網上報名系統后,務必要認真閱讀相關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招生單位及報考點發布的網報公告,同時還須查看擬報考培養單位的網上相關招考公告,并按其要求填報。
凡未按公告要求報名,網報信息誤填、錯填或填報虛假信息,錯過網報時間、繳費時間、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時間、考試時間等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考生應按要求如實準確填寫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報考材料。網報信息填報中特別是姓名、身份證號以及學歷學位證書編號等網報信息更需認真準確填報。
網報期間,網報系統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 登 錄 “ 中 國 高 等 教 育 學 生 信 息 網 ”( 網 址 :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招生單位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考生網報時學歷證書編號信息填報請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①國內普通高校畢業證書編號須填寫“證書編號”。若畢業證書上有兩個號碼,應填寫證書右側的“證書編號”,一般為16位以上數字編號,前5位為頒發此證書的高校代碼。請不要填寫證書序列號(如No.****)。若原畢業院校因更名等原因不在網報系統畢業學校可選列表中,請在畢業學校欄選擇“其他”,然后手工錄入原畢業學校的名稱(即畢業證書中加蓋學校印章的名稱)。
②國(境)外學歷學位證書編號信息填報,須填寫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頒發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或《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學歷學位認證書》或《臺灣地區學歷學位認證書》認證報告編號,如認證書編號為:教留服認英[2018]20001號。
考生報考中國科學院大學各培養單位(含中國科學院所屬京內外各相關研究所或中國科學院大學各院系),“招生單位所在地區”均應選擇“北京”,“招生單位”選擇“中國科學院大學”,在“院系所名稱”欄中選擇要報考的研究所或院系,如選擇要報考“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或“物理科學學院”,然后按照網報系統要求進行報考專業及考試科目等信息的填報。
報考點選擇: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公共管理等專業學位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單獨考試考生應選擇中國科學院大學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
報名期間網報系統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隨時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未通過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應及時到學籍學歷權威認證機構進行認證,以便在確認時將認證報告交報考點核查。
考生必須牢記自己網報時的用戶名和密碼,網上打印準考證、網上調劑等均需使用此用戶登錄。
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考生,在報考前需填寫全國統一的《報考2021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并經原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民教處(高教處)審核蓋章同意。然后到選擇的報考點所在地省級教育考試主管部門領取網報校驗碼,方可進行網上報名。報名時間和方式與全國普通碩士研究生相同。網上報名系統中“專項計劃”欄目應選擇“少數民族骨干計劃”。
(二)第二階段:網上確認(現場確認)
1.確認時間:所有考生須認真查看網報時填報的報考點發布的網上確認(現場確認)相關公告,確認的時間依各報考點公告為準,在所選擇報考點規定的時間內按時參加網上確認(現場確認),逾期不再補辦。
2.確認手續:考生網上確認(現場確認)須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及網上報名號,按照報考點公告要求辦理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
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確認時應提供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依各報考點公告為準。
3.考生按規定繳納報考費,報考費支付方式以網報時選擇的報考點公告要求為準。
(三)報名其他注意事項
1.推薦免試生須在教育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及時與接收的研究所或院系完成網上報名與擬錄取手續。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擬錄取的推薦免試生不需進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也不得再報名參加碩士全國統一考試。
2.考生在普通招考報名時只能填報一個研究所或院系的一個專業。在復試和錄取階段,達到國家復試基本分數線的考生若不能被原報考單位或原專業錄取時,可自愿按照調劑政策進行調劑。
3.在網上報名截止日期前,考生可自行修改自己的網報信息,網報信息務必準確無誤。在確認期間,考生必須對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后的考生報名信息在考試、復試及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4.教育部以報考單位所在地分一區、二區確定考生參加復試的基本分數線。中國科學院所屬京內外各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各院系均執行北京一區分數線。
5.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以報名時填報的信息為準,在報名結束后不得更改報考類別。
6.考生要準確填寫個人信息,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規、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按《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進行處理。
7.網報和確認結束后,報考的研究所或院系將對考生的報名信息進行全面審查,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準予考試。對考生的學歷、學籍等信息有疑問的,研究所或院系可要求考生在規定時間內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證明后,再準予考試。審查過程中發現虛假證件時,可扣留虛假證件。經審核不符合報考條件的,不予準考。
8.網上報名時,考生應務必認真填寫并仔細核對本人的姓名、性別、民族、身份證號、報考類別(定向就業或非定向就業)、考試科目、學歷學位證書編號、學習方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等重要信息。確認后的報考信息和錄取信息上報北京教育考試院和教育部后一律不得更改相關信息,學校也不再受理任何考生修改信息的申請。
9.考生網上報名時須簽訂《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并遵守相關約定及要求。
10.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考生,須將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民教處(高教處)審核蓋章同意的《報考2021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直接寄送至所報考研究所或院系的研究生招生部門。為不耽誤考生的準考資格審核,請考生不要寄到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辦公室。
四、初試
1.網上打印準考證:考生可在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間,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的網報系統,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件參加初試和復試。
2.初試日期:教育部規定的初試全國統一考試時間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不在規定日期舉行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國家一律不予承認。
3.初試地點:以選報的報考點公告為準。
4.初試科目:除醫學、教育學和歷史學相關學科專業、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和應用心理及藥學碩士專業外,其余各專業的初試科目均為四門: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每門科目的考試時間為3小時。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的滿分值各為100分,基礎課(含統考科目)和專業基礎課每門滿分值為150分。具體考試科目以《中國科學院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為準,可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s://yz.chsi.com.cn或https://yz.chsi.cn)或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https://admission.ucas.edu.cn)查詢。
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英語二、俄語、日語、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數學(農)、化學(農)、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動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經濟類綜合能力等科目,使用全國統一命題,其余考試科目由中國科學院大學或研究所/院系自行組織命題。
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初試科目為兩門: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滿分為200分)和外國語(滿分為100分),每門科目考試時間為3小時,均使用全國統一命題。
醫學、教育學、歷史學相關學科專業和應用心理碩士及藥學碩士招生專業初試科目為三門:思想政治理論(滿分為100分)、外國語(滿分為100分)、專業基礎課科目(滿分為300分),每門科目考試時間為3小時。
5.考生初試成績通過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查詢。
五、復試
國科大京內外各培養單位所有普通計劃的報名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均按照北京地區分數線(即一區國家復試分數線)執行。各單位在不低于國家線的基礎上可結合本單位的生源狀況、學科專業特點及下達的招生計劃數自主劃線。
1.各培養單位自行制定復試規程、負責通知和組織考生參加復試,確定擬錄取名單。復試一般由報考的研究所或院系組織,在報考的研究所或院系所在地進行。
2.各研究所或院系一般按照參加復試人數與招生計劃數不低于120%的比例,按照復試分數線及考生初試成績,由高到低確定復試考生名單,進行差額復試。生源充足的單位可適當擴大差額比例,生源不足的單位可適當縮小差額比例。具體差額比例和初試、復試成績所占權重由各研究所或院系根據招生計劃、學科專業特點及生源狀況在復試前確定。
3.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的復試分數線在不低于國家分數線基礎上,由國科大自行劃定。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考生的復試分數線直接由國科大自行劃定。
各研究所和院系依據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和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考生的具體報名和初試成績情況,結合本單位的學科特點和要求以及國科大下達的專項招生計劃數,在不低于國科大對應專項計劃復試分數線基礎上,分別自行劃定本單位專項計劃具體復試分數線要求和確定進入復試考生名單,可實行差額復試,擇優錄取。復試方式、程序及要求與其他普通計劃碩士生相同。
4.復試分數線、復試名單以及復試時間、地點、方式等復試要求由各研究所或院系在復試前通過研究所或院系網頁等形式向考生公布。
5.考生所報考的研究所或院系在復試前,對復試考生的有效身份證件、學歷學位證書、學歷學籍核驗結果、學生證等證件和報名材料再次進行嚴格審查,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復試。對考生的學歷(學籍)信息仍有疑問的,需要求復試考生在復試時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證明。
6.復試包括業務能力、綜合素質、思想品德、外語聽力和口語等考核內容,外語聽力及口語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7.工商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和公共管理碩士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由院系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8.對同等學力考生參加復試的(不含工商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和公共管理碩士),須在復試階段加試至少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閉卷筆試),每門加試科目考試時間為3小時,滿分為100分。加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加試的具體時間和地點由報考的研究所或院系確定并通知考生。研究所或院系還可根據需要對其進行實驗技能等方面的考查。加試科目不及格(即低于60分)者不予錄取。
若成人教育(含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復試時尚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的考生參加復試,視為同等學力考生,須加試兩門科目。
9.復試成績或面試成績不及格(即低于百分制的60分)的考生,不予錄取。
10.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執行相同的復試要求。
六、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體檢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應作為復試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內容主要包括考生的政治態度、思想表現、學習(工作)狀況、道德品質、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方面。各單位可在復試過程中通過復試小組對考生進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也可在復試期間組織有關教育干部、導師等與考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面談,直接了解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情況。在確定擬錄取名單后,各單位還可通過函件或派人外調的方式,向考生檔案所在單位調查考生人事檔案記錄和本人現實表現等材料(須加蓋人事檔案所在單位人事或政工部門印章),全面審查其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了解其有無不良表現和記錄。
由考生報考的研究所或院系組織考生進行體檢。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聯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要求,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衛生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人社部發〔2010〕12號)規定要求,由研究所或院系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提出具體的體檢要求。新生入學后需進行體檢復查。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政審)或體檢結果不合格者不得錄取。
七、調劑
在調劑階段,調出和調入均執行教育部統一的調劑規則和要求,所有調劑考生必須通過教育部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完成調劑程序。
第一志愿報考國科大的過線考生,可優先考慮在國科大不同培養單位間調劑。具體調劑政策由各研究所或院系按教育部相關調劑規則并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并執行。
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不得調出該專項計劃錄取,但可以在該專項計劃內調劑錄取。未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也不得調入該專項計劃錄取。
八、錄取
各研究所或院系按國科大下達招生計劃,依據本單位復試錄取辦法及考生考試成績(含初試和復試成績),并結合思想政治表現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
所有擬錄取考生均按照教育部信息公開相關要求進行名單公示。沒有公示的擬錄取考生,一律不得辦理錄取手續,不予學籍注冊。
定向就業碩士生必須在錄取前簽署三方定向培養協議。定向生畢業時按協議到定向單位就業,不再進行就業派遣。定向就業生,不轉戶口、人事檔案和工資關系。
被錄取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及屆時可畢業的自考和網絡教育本科生考生,應在入學報到時出具本科畢業證書原件。2021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截止2021年9月1日未獲得本科畢業證書者或不能提供本科畢業證書原件者,錄取資格無效。
被錄取的考生按錄取通知書規定的要求和日期,到指定地點報到入學注冊。如確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報到者,須提供有關證明,且應以書面形式向錄取的培養單位請假,經批準后可延后辦理報到。無故逾期10個工作日不報到者,或者請假未獲批準且逾期10個工作日未報到者,取消其碩士入學資格。
九、培養方式
碩士研究生學習形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各研究所或院系碩士招生專業/方向的培養方式以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為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依據國家統一要求,實行相同的考試學術要求和培養標準。
十、基本學制
碩士研究生學制一般為3年,部分專業學制為2年或2.5年,具體由各研究所或院系依據相關管理規定和學科特點并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確定。
學制為2年的碩士研究生最長修讀年限(含休學)不得超過3年;學制為3年的碩士研究生最長修讀年限(含休學)不得超過4年。
十一、收費及待遇
中國科學院大學2021年度碩士招生將繼續按照國家規定進行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改革,對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和住宿費,學費及住宿費在國家有關部門核定的范圍內收取:
1.國家計劃內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學費標準一般為8000元/年•生,按學年收取。
國家計劃內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學費標準一般為:10000元/年•生,按學年收取。
2.經另行批準的專業學位(如工商管理碩士等)研究生學費按批復意見收取,具體請見相關培養單位的簡章、公告或通知。
3.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和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碩士研究生的收費標準同上,享受與其他普通招考考生相同的獎助體系待遇。
同時,國科大實行完善的研究生獎助政策體系,學生按照國科大相關規定,可享受和參評的獎助學金主要包括六個類別,即國家助學金、國家獎學金、中科院獎學金、國科大學業獎學金、研究所獎學金、“助研/助教/助管”崗位津貼。學習科研表現優秀的學生,還可以申請國家、中科院、研究所設立的各類專項獎學金。
十二、碩博連讀
各培養單位自行確認本單位是否進行碩博連讀和轉博考核的時間。通過碩博連讀方式招收的博士生,包括碩士階段最長修讀年限(含休學)不得超過8年。報考碩博連讀的考生,應按研究所或院系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提出碩博連讀申請。碩博連讀生的具體選拔和確認辦法由研究所或院系公布。
十三、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
1.所有被錄取的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考生錄取類別均為定向就業,必須在錄取前由培養單位牽頭簽訂定向培養協議書。在職考生與所在單位和定向單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簽訂協議書,非在職考生(含應屆畢業生)與生源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簽訂協議書。被錄取在職考生入學不遷轉戶口。學生必須保證畢業后按定向協議到定向單位或地區就業。考生在學期間不得調整錄取類別,即不得變更為非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也不得調整為非定向就業。
2.我校錄取的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不得以碩博連讀方式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含普通博士計劃和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博士計劃),不得以碩士應屆生身份報考我校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但在征得定向單位所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門書面同意后(在職考生還須征得工作單位書面同意)可以在畢業時作為應屆碩士畢業生參加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博士研究生公開招考,經初試和復試考核合格擬錄取后須重新簽訂三方(在職考生簽四方)協議方可發放錄取通知書,博士畢業后須按協議規定回定向省份就業。
3. 該專項計劃未盡事宜,執行教育部此專項計劃相關政策與要求。
十四、畢業生就業
由畢業研究生自行聯系用人單位,按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落實就業去向。定向培養碩士生畢業后按定向協議到定向地區或單位就業。
十五、違紀處罰
對于考生弄虛作假、考試作弊及其它違反招生規定的行為,將一律按教育部《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及相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
十六、其它事項
1.考生因報考研究生與原所在單位或定向及服務合同單位產生的糾紛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上述問題導致招生單位無法調取考生檔案,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被錄取的后果,招生單位不承擔責任。
2.考生可通過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查閱全校招生專業目錄、部分科目考試大綱等相關招生信息。
各培養單位推免碩士招生專業目錄中擬接收推免人數依后續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中實際接收的推免生為準。同時統考碩士招生專業目錄中公布的擬招生人數,為預計招生人數,僅作參考,不作為實際錄取的依據。實際招生指標數以教育部下達學校招生計劃總數后,國科大下達給相關培養單位2021年招生計劃數和培養單位內部依據生源狀況、學科特點與布局、師資隊伍等因素核定的分專業分導師招生計劃為準。
請考生及時關注擬報考研究所或院系等培養單位主頁發布的報考相關信息,也可郵件或電話咨詢擬報考培養單位招生部門,理性選擇報考培養單位和招生專業。
3.我校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原則上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
4.現役軍人報考碩士生,按中國人民解放軍相關規定辦理。
5.本簡章如有與國家新出臺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事項,以上級主管單位最新政策為準。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玉泉路19號(甲)
郵編:100049
部門: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辦公室
聯系人:葉老師、車老師
電話:010-82640446、82649886
郵箱:ao@ucas.ac.cn
國科大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s://admission.ucas.edu.cn
或https://admission.ucas.ac.cn
2020年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考研復試時間
復試時間我校各培養單位(研究所或院系,下同)碩士研究生復試啟動時間不早于4月30日,最遲于6月30日前完成。各培養單位具體復試時間由其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并在培養單位網站公布,請考生及時查看所報考培養單位發布的相關復試信息。
2020年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考研復試方式
復試方式為確保每一位參加復試的師生生命健康與安全,按照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同時鑒于我校各培養單位分布在京內外不同省市的實際情況,培養單位可采取現場復試(不含北京地區培養單位)、網絡遠程視頻復試、異地現場復試(含異地分所或分部)以及委托其他研究所或分院等方式組織,針對不同地區考生情況,同一單位也可采取不同復試方式的組合。
按照北京市招考委的要求,北京地區現階段不宜組織現場復試。因此我校北京地區各培養單位(含在京研究所和院系)不組織在京現場復試。
具體復試方式由各培養單位按實際情況自主確定并在本單位網站公布,請考生及時查看報考培養單位發布的相關復試信息。
2020年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考研復試調劑事項
大部分培養單位生源充足,需要調劑出考生,只有少數培養單位可以接收少量調劑考生。是否接收調劑考生,由各培養單位根據生源狀況自定,并由各單位負責發布相關調劑信息公告,負責遴選調劑入圍考生,通知調劑復試相關事宜,組織調劑復試,確定調劑擬錄取名單。請調劑考生直接咨詢相關研究所或院系的招生部門,具體聯系方式請點擊本網站右上角的“聯系我們”欄目。調劑(含調出和調入)規則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執行。調劑考生復試方式、程序及要求與其他統考碩士生相同。復試成績不及格者不予錄取。
我校各培養單位所有調劑考生(含接收高校各招生單位調劑考生和校內各培養單位之間調劑考生)均通過教育部 “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進行調劑操作。教育部調劑服務系統開通時間為2020年5月20日至6月30日。網址為:http://yz.chsi.com.cn (公網)和http://yz.chsi.cn (教育網)。各相關單位具體調劑開通及關閉時間,請調劑考生依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公布的時間為準。
2020年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考研復試報考資格
報考資格審查各培養單位在復試前,須對參加復試考生(含調劑考生)進行報考資格審查與材料審核,確認考生復試資格,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復試。對考生的學歷(學籍)信息有疑問的,考生應在規定時間內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證明。未通過或未完成學歷(學籍)審核的考生不得列入擬錄取名單中。
參加報考單位組織的網絡遠程視頻復試考生,復試前須簽定《中國科學院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遠程網絡視頻復試考生誠信承諾書》,遵守報考培養單位的復試規則和紀律要求,不做與復試無關的事,誠信參加復試。
復試是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有機組成部分。復試過程中考生不得錄制相關音頻視頻,更不得網上發布,無論何時,一經查實,中國科學院大學將按考試違規處理,取消其復試成績和錄取資格,計入考生誠信檔案。
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中國科學院大學考研網由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 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招生網
- 學校網址:www.ucas.ac.cn
- 研究生院網址: admission.ucas.ac.cn
- 聯系電話:010-82649886、88256215
- 郵箱:ao@ucas.ac.cn
- 通訊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玉泉路(甲)1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