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師范大學環境科學考研QQ群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西華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西華師范大學報錄比、西華師范大學考研群、西華師范大學學姐、西華師范大學考研真題、西華師范大學專業目錄、西華師范大學排名、西華師范大學保研、西華師范大學公眾號、西華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華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考研真題資料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報考西華師范大學環境科學研究生考試的同學在復習階段會意識到自己的基礎薄弱,時間不夠用,寄期望于可以通過參加西華師范大學環境科學考研QQ群的方式幫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試的重點。點擊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機訪問

西華師范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但是,讓很多同學都比較糾結的是,要不要在備考過程中報一個輔導班?應該選擇什么樣的輔導機構呢?針對這些問題,考研派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兩條建議:

1. 考研是一項幾百萬人長跑,最終只有少部分可以到達終點的運動,我們不能選擇本科院校、不能選擇好的導師授課、不能讓自己聰明到看一遍就會,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該利用的資源,在起跑階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輔導班和考研培訓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學們在選擇輔導班的時候,授課導師一定要是報考院校對應專業比較優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師。自己也要足夠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學校。

關于西華師范大學環境科學考研輔培訓班,目前包括考研機構開設的輔導班以及考研學校自行開設的輔導班。2007年前有很多學校的研究生錄取考試,學校會開辦一些考研專業課的輔導班,并有輔導班,這些輔導輔導非常好,因為都是參與出題或改卷老師們開的課,但后來國家不在允許研究生招生單位做任何相關的培訓輔導,所以專業課考研輔導基本不在會更新,當然一些全國統考的科目還是會有些考研輔導機構會開設一些考研輔導班的培訓課程,比如西醫綜合等等。 目前我國的西華師范大學環境科學考研培訓以考研機構為主,時間上包括長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課、小班授課以及一對一授課等不同形式,公共課和專業課均有課程(專業課限于熱門專業),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需要進行選擇上不上輔導班以及選擇輔導班的何種方式。

西華師范大學環境科學考研QQ群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創建于2015年4月,由原生命科學學院的環境科學教研室和化學化工學院環境工程教研室組建而成。學院現有2個本科專業:環境科學專業(2000年開始招生)、環境工程專業(2003年開始招生),在讀本科生800余人;1個碩士點:環境科學(1997年開始招生),在讀研究生14人。建有環境科學研究所、環境工程研究所和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擁有一支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科研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現有專兼職教師44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26人,獲博士學位教師35人,具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教授(研究員)職務任職資格學科評議權。
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專業是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均被納入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川教函[2012]200號和川教函[2013]750號),環境科學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2010年),環境工程專業為四川省首批應用型示范專業(川教函[2017]33號 ) 。學院建有化學合成與污染控制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與化學化工學院共建)、大氣灰霾監測超級站(與南充市環境保護局共建)、環境監測中心和環境教育與科普基地等科研平臺,9個專業實驗室(環境化學、環境微生物、環境生態、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環境工程仿真),配備了ICP-MS、高分辨質譜儀、氣相色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TOC分析儀、離子色譜分析儀(IC)、原子熒光光譜儀、傅里葉紅外光譜儀等價值近3000萬元的教學科研設備,其中80%為新近原裝進口設備。
學院建有南充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南充市垃圾焚燒發電廠、南充市污水處理廠、廣安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遂寧市船山區環境保護局、廣元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巴中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達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四川科盛新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和重慶天星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等28個校外教學科研實踐基地,覆蓋南充、廣安、遂寧、廣元、巴中、達州、成都、重慶8個城市,涵蓋環境監測、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環保工程、環保科技等領域,2015年獲四川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川教函[2015]191號)。為了豐富學生的第二課堂,更好地宣傳環保,學院建有自貢市西湖幼兒園、自貢市華英實驗學校、自貢市旭川中學、南充市蓮池幼兒園、南充五中、南充十中、成都市永興小學、成都市崇州中學附中、成都市青龍湖小學等18個環境教育與科普基地,2016年獲四川省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川環發[2016]5號)。
李文斌,男,1985年9月生,陜西蒲城人,中共黨員,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土壤污染治理、環境友好型材料開發、污染場地健康風險評估等。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會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秘書;土壤污染防治實驗室、土壤修復實驗室、土壤修復研究室負責人;農業環境科學學報、化學通報、F.E.B、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等期刊審稿人。
一、教育背景:
2013.9~2016.1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環境工程(土壤污染修復)
2010.9~2013.7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生態學(土壤生態學)
2006.9~2010.6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士資源環境科學(原土壤農化)
二、工作經歷:
2013.9~2014.1中華玉米網編輯
2014.2~2015.12楊陵德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專員
2016.1~2016.12陜西田上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楊凌助之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創新團隊項目負責人
2017.3至今西華師范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講師
三、講授課程:
為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研究生開設《儀器分析》、《環境儀器分析》、《環境地質學》、《儀器分析實驗》、《土壤污染修復》等課程。
四、研究興趣:
(1)兩性-納米鐵功能化黏土對土壤有機、重金屬污染的吸附
(2)兩性-螯合、納米、磁性功能化材料在實際土壤修復中的應用研究
(3)吸附-光催化-高級氧化聯合土壤修復技術開發
(4)污染場地健康風險評估和景觀植物在污染區土壤修復中的應用
五、研究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性復配修飾土對有機、重金屬污染物的同時吸附及構效機制”(41271244);[博士學位論文研究,第一(通訊)作者發表論文9篇,參與3篇]
(2)中國煙草總公司陜西省公司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項目重大專項(ZDKJ20122008)“陜西省特色煙葉生態基礎研究”;[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篇]
(3)亞洲發展銀行資助項目(201161)“渭南鹵陽湖鹽堿地綜合治理”;[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篇,參與2篇]
(4)陜西省農業科技公關項目(2012K-02-15)“陜西某冶煉公司周邊搬遷場地環境調查和風險評估報告”;[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篇]
(5)陜西省國土規劃與評審中心項目“定邊縣板凳灘移民搬遷區農用地土壤調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篇]
(6)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陜南煙區土壤煙草適種性研究”;[碩士學位論文研究,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篇,參與1篇]
(7)陜西省社會發展公關項目(2013K13-01-05)“有機氟工業廢水處理工藝的研究”;[負責反應裝置設計、制作,參與發表論文1篇]
(8)陜西省林業廳資助項目(SDNB2010)“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土壤生態評價”;[參與發表論文1篇,負責土壤采樣測樣]
(9)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10502)“冬小麥根系向水分脅迫層的水分傳輸研究”。[學士學位論文研究,參與發表論文1篇]
(10)西華師范大學留學歸校博士科研資助項目“克隆植物在異質土壤水肥下構型轉換及克隆生長權衡機制”。
(11)楊凌示范區種子孵化專項資金項目“春暖杏林中藥適宜技術推廣應用”。
學術論文(C級以上論文,*為通訊作者):
(1)郭寧,李文斌,沈玉芳.李世清.施肥深度對半干旱區冬小麥生物學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麥類作物學報.2011,31(3):504-507.
(2)張亞林,李新平,李文斌.呂世麗,慕小燕.陜北子長縣設施農業土壤養分動態變化規律[J].西北農業學報.2012,21(9):201-206.
(3)李文斌,李新平,呂世麗,慕小燕,劉敬美,韓靜.不同移栽日期煙草對土壤養分的利用特征研究[J].西北農業學報.2012,21(12):88-92.
(4)李文斌,李新平,李海洋,楊瑩,雷凱,姚小萌.不同摻沙比例對煙區黏質土壤微生態特征的影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0(11):85-90.
(5)李文斌,李新平.陜北風沙區不同植被覆蓋下的土壤養分特征分析[J].生態學報,2012,32(22):6991-6999.
(6)慕小燕,李新平,李文斌,呂世麗.渭南市鹵陽湖土壤生產潛力分析[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3,22(4):165-171.
(7)談曄,李新平,李文斌,張立新,周軍,高梅,韋成才,馬英明.陜西煙葉主產區土壤系統分類研究[J].水土保持通報,2013,34(1):316-320.
(8)呂世麗,李新平,李文斌.慕小燕.牛背梁自然保護區不同海拔森林土壤養分特征分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1(4):161-168.
(9)劉敬美,李新平,李文斌,慕小燕,呂世麗,韓靜.陜西省渭南市鹵陽湖鹽堿地土壤肥力綜合評價[J].水土保持通報,2014,34(5):254-257.
(10)崔曉波,孟昭福,楊亞莉,李文斌,狄鑫,吳瓊.苯酚在BS-Tw80復配修飾膨潤土和高嶺土上吸附的比較[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5,34(10):1905-1913.
(11)狄鑫,孟昭福,楊淑英,崔曉波,向偉,任文理,楊亞莉,李文斌,吳瓊.改性塿土對土壤有機污染物苯酚運移的阻滯模擬[J].農業工程學報,2015,31(11):249-255.(EI收錄)
(12)李文斌,楊淑英,孟昭福,崔曉波,劉偉,白丹.DTAB對兩性膨潤土的復配修飾機制和吸附菲的影響[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5,34(9):1722-1729.
(13)余璐,孟昭福,李文斌,任爽,吳瓊,劉偉,白丹.CTMAB對BS-12修飾膨潤土的復配修飾模式[J].土壤學報,2016,53(2):543-551.
(14)李文斌,劉偉,孟昭福,任爽,付倩,許紹娥.DTAB修飾不同模式兩性膨潤土的熱力學和表征[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6,35(10):1937-1944.
(15)李文斌,孟昭福,吳瓊,趙云飛,任爽,余璐,郭惠,周春艷.不同修飾模式高嶺土的表征及對CrO42-的吸附[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6,35(4):677-683.
(16)李文斌,孟昭福,劉澤,吳瓊,許紹娥,朱軍.兩性與兩性復配修飾膨潤土增強塿土吸附Cr(VI)的研究[J].環境科學學報.2016,38(10):3810-3817.
(17)李文斌,孟昭福,吳瓊,許紹娥,劉澤.添加復合吸附劑對塿土吸附菲和Cr(VI)的影響[J].環境科學,2016,37(11):4419-4427.(EI收錄)
六、學術報告:
(1)李文斌,楊瑩,雷凱.陜南煙區土壤煙草適種性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論壇.2013年5月.中國楊凌.
(2)李文斌,孟昭福,吳瓊.兩性復配修飾膨潤土對有機、重金屬污染物的吸附及應用.第六屆全國農業環境科學學術研討會.2015年11月.福建福州.
(3)李文斌,陳化云.春暖杏林中藥適宜技術推廣及應用.楊凌示范區創新創業項目大賽.2016年12月.中國楊凌.
(4)李文斌.土壤有機、重金屬污染物的同時吸附及其研究熱點態勢分析.西華師范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首屆青年教師論壇.2017年4月.四川南充.
(5)劉偉,李文斌,孟昭福.BS+CTMAB復配修飾黃棕壤對菲的吸附.第七屆全國農業環境科學學術研討會.2017年11月.貴州貴陽.
七、獎勵與榮譽:
(1)研究生期間獲先進個人、優秀黨員、國家獎學金;
(2)第六屆全國農業環境科學學術研討會分別獲得了優秀報告獎和優秀論文獎;
(3)指導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評審為優秀;
(4)指導本科生創新實驗獲得論壇及成果展示二等獎;
(5)第七屆全國農業環境科學學術研討會獲優秀論文獎。
西華師范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擁有一支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科研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現有專兼職教師44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26人,獲博士學位教師35人,具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教授(研究員)職務任職資格學科評議權。
教職工名單(截止2018年7月)
序號 姓名 學位 專業技術職稱
1 黎云祥 博士 教授
2 任麗平 博士 教授
3 丁  祥 博士 教授
4 張運春 博士 教授
5 肖  娟 博士 副教授
6 楊  艷 博士 副教授
7 權秋梅 博士 副教授
8 李友平 博士在讀 副教授
9 田玉萍 碩士 副教授
10 任兆剛 博士 副教授
11 羅輔燕 碩士 副教授
12 楊鉆云 博士 高級工程師
13 敬安兵 碩士 高級工程師
14 胡艷麗 碩士 高級工程師
15 楊錚錚 博士 副研究員
16 王  濤 博士 講師
17 李文斌 博士 講師
18 鄧紅艷 博士 講師
19 蔣  曉 博士 講師
20 路  璐 博士 講師
21 匙  峰 博士 講師
22 王東微 博士 講師
23 顏紅海 博士 講師
24 劉  勇 博士 講師
25 李  娟 碩士 講師
26 唐  婭 碩士 講師
27 董  鑫 碩士 講師
28 蒲紅玉 碩士 講師
29 黨  韜 學士 其他中級
30 陳金華 博士在讀 講師
31 王碧霞 博士在讀 其他中級
32 高  輝 博士在讀 講師
33 朱曉華 博士在讀 講師
34 任  東 博士 講師
35 王  俊 博士 講師
36 王  東 博士 講師
37 郭雄飛 博士 講師
38 陳  超 博士 講師
39 陳  芳 碩士 助教
40 張  納 碩士 助教
41 何  琴 博士 見習期
42 劉玉梅 博士 見習期
43 康  樂 博士 見習期
44 馬雪洋 博士 見習期
45 向禮恩 博士 見習期
46 張富斌 博士 見習期
47 張  拓 博士 見習期
48 馬  垚 碩士 見習期
49 杜  毅 碩士 見習期
50 肖金蘭 碩士 見習期
外聘教師名單(截止2018年7月)
序號 姓名 學位 專業技術職稱
1 梁錦平 博士研究生 其他正高級
2 尹華軍 博士研究生 其他正高級
3 張  煒 博士研究生 其他正高級
4 曹  波 博士研究生 副教授
5 李  輝 博士研究生 其他副高級
6 孫運侶 博士研究生 其他副高級
7 鄭  科 博士研究生 其他副高級
8 陳福江 博士研究生 其他中級
9 馬聰聰 博士研究生 其他中級
10 曾  實 博士研究生 未評級


西華師范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聯系方式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師大路1號  郵編:637009
電話:0817-2568455  郵箱:cwnucese@cwnu.edu.cn
1997年西華師范大學開始招收環境科學碩士研究生,現有在讀研究生11人,目前正在積極申報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主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環境保護、環境監測評價、環境地理以及環境化學等方面的高層次專業人才。學院現有碩士生導師1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學位11人。
本碩士點依托化學合成與污染控制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與化學化工學院共建)、環境科學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大氣灰霾監測超級站(與南充市環境保護局共建)、西華師范大學環境監測中心和環境工程研究所等科研平臺,經過不斷探索、創新、發展,形成了四個主要研究方向:
     1.環境生態學              2.環境污染防治            3.環境監測與評價            4.環境規劃與管理
環境科學碩士點(077601)培養方案
(2016版)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環境保護、環境監測評價、環境地理以及環境化學等方面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具體要求:
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擁護改革開放,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良好。
2.具備生態環境保護、環境監測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以及環境污染防治等方面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
3.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能及時追蹤學科前沿,具有獨立從事本專業科研和教學工作的能力。
4.具有開拓精神和創新能力,能勝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和其他單位的環境科學科研、管理和教學等方面的工作。
 
二、研究方向
1.環境生態學
    基于生態學基本原理,結合環境科學、生物學、化學、系統科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研究生物與受人干預的環境相互之間的關系及其規律性。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動植物等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環境污染的生物效應,環境污染對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影響等方面。
2.環境監測與評價
    運用物理手段、化學、生物等手段,對人類和環境有影響的各種物質的含量、排放量的檢測,跟蹤環境質量的變化,確定環境質量水平,為環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礎和保證。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或報告書。
3.環境規劃與管理
    基于生態學、經濟學、可持續發展等理論,在環境調查與環境信息采集基礎上,編制區域或行業性大氣、水、固廢和噪聲等污染控制規劃方案;依據國家的環境政策、環境法律法規和環境標準,編制區域或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方案。
4.環境污染防治
    基于物理、化學、生物、工程等原理與技術手段,研究工農業生產以及人類生活等產生的主要環境污染物的遷移轉化過程及其規律,對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制定切實可行的環境污染治理方案,并按擬定方案對生產生活引起的環境污染實施治理。
 
三、學制
    實行彈性學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最長不超過6年。在校學習時間達2年及以上,提前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其他培養環節的考核符合學校提前畢業的要求,完成學位論文,可申請提前畢業。申請提前畢業的研究生,需經導師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負責人同意,報研究生處審批。研究生一般不延長學習年限;如確需延長學習年限,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請,經導師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負責人同意,報研究生處審批。研究生申請延長學習年限,不能超過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研究生在延長學習年限期間,不享受國家和學校的任何待遇。
第一、二學期進行研究生課程學習階段,第三學期開始進行學位(畢業)論文選題和開題論證階段,第四、五學期為學位論文實驗研究、教學實習、科研實踐和論文初稿的撰寫,第六學期完成學位論文的修改、送審、答辯。
 
四、培養方式
1.采取集體培養與導師負責制相結合的方式。導師要注重教書育人,充分發揮研究生學習和科研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教學相長,參加社會實踐,加強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自學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2.課堂講授、研討與導師指導下的限期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啟發學生深入思考與正確判斷,培養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全面了解本學科的最新進展和國內外研究動態,要求碩士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閱讀文獻資料、翻譯外文資料,并定期進行專題研討。
3.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參與導師科研項目的形式,掌握文獻,運用軟件,撰寫論文。提高表達能力,養成勤于思考、勇于創新、團結合作、求真務實的學術品質,并在導師和指導小組指導下,貫徹課程學習與科研并重的原則,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踴躍參加教學實踐和其他實踐活動。
 
五、課程設置計劃
    課程分公共必修課、專業必修課、選修課三類。學生在修業期間,所學課程不得少于26學分(詳見附表)。
 
六、培養環節
1.政治思想與品德教育
    在校、院黨政組織,導師和任課教師的通力協作下,切實加強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品德教育,使研究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研究生在校期間除了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課程外,還必須參加學校的政治學習、形勢與任務教育,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公共活動和公益勞動。培養研究生具有良好的為人道的、學術道德及科研修養,并具有勇于攀登高峰和獻身的精神。
2.課程設置與課程學習
(1)課程設置和學分 
    詳見本培養方案第五條。
(2)學習和授課方式 
    隨班聽課,或自學和討論的方式學習。無論以何種方式都必須通過考核,成績合格者可獲得相應課程的學分。考核方式可采用不同形式,但必須要有一定量的筆試。研究生課程采取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和考核(考試或考查)方式,充分體現傳道、授業、解惑為一體的教學理念。所授課程內容除了注意知識的系統性和前沿性之外,還要注意積極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引導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進行學術探討與學術語言和文字的綜合表達能力。
(3)課程進度  
詳見附件課程設置表。
  (4)課程考核
    公共課及專業基礎課以筆試為主,專業課采用筆試和專題報告相結合的方式,重點考核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其應用基礎理論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有研究生必須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修完規定的全部課程,通過規定的考試或考查,其中專業必修課程考試成績必須達到70分(含)為合格,其余課程考試成績達到60分者可獲得學分。學生課程考試、考查未通過者可隨下年級參加正常補考或重修。公共必修課程由研究生學院組織考試,其它類課程由各院系組織。同等學力、跨學科、專業錄取的碩士研究生,應補修本專業本科主干課程,并要求與本科生同堂聽課、考試,取得及格成績,但不計學分。
3.實踐教學  
    詳見本培養方案第七條。
4.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
    詳見本培養方案第八條。
 
七、專業實踐(含社會實踐、教學實踐和學術活動)
1.專業實踐環節包括社會實踐、教學實踐和學術活動3部分,共計2學分。
2.社會實踐由研究生本人利用寒暑假期完成,實踐內容為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調查活動,并提交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3.研究生隨導師聽課,參加教學實踐工作,講授教材部分章節。組織學生到相關科研部門或企事業單位參加實踐工作,最后由有關單位作出考評。教學實踐一般安排在第3學年進行。實踐內容是對本科生講授部分本專業課程,或者指導實驗、輔導或協助指導本科生課程設計和畢業論文,教學實踐時間一般為2周。
    4.研究生應參加導師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其完成任務情況,由導師考核評定科研能力并寫出評語。此外,研究生須參加本學科的學術活動(包括學術會議、學術報告、學術講座),其中至少1次必須是校外學術活動。
 
八、科研能力與水平及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1.科研能力與水平的基本要求
    該學科的畢業生必須具備觀察、分析和解決環境科學問題的基本能力和從事相關領域研究和分析能力;了解環境科學的發展動態及相關領域的最新成果,掌握所學專業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相關領域的基本知識,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能夠熟練掌握英語,具有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結合研究方向與畢業論文選題,學位淪為答辯前至少完成一篇經導師認可的、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
申請提前畢業的碩士生至少應在學校認定的B類核心刊物或以上級別期刊公開發表論文1篇。發表論文的研究生必須是第一作者,并且是在校期間的科研成果,第一署名單位必須是西華師范大學。
2.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本專業碩士生學位論文選題應結合本專業的研究方向,具有較大的科研價值。論文必須嚴謹、科學,語句流暢,數據可靠,分析合理,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學術水平。論題有現實針對性或理論價值;立論正確,方法科學,觀點新穎,有獨到見解;邏輯嚴密,結構完整,理論和政策觀點的闡述能自圓其說;通篇內容要體現上述“科研能力與水平”的要求,能夠準確地歸納和描述論文選題(研究方向)所涉及的必備的基礎理論、前沿成果和研究動態;主要內容和主要觀點能夠體現本研究方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有所創新;能夠反映研究生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水平;字數達到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要求(3~5萬字),參考文獻不能少于40篇,(外文參考文獻要求不少于10篇);能虛心接受導師或導師組的意見進行修改。學位論文答辯按照《西華師范大學關于碩士學位論文開題、撰寫、答辯工作實施意見》進行。
 
九、需閱讀的主要經典著作和專業學術期刊目錄
1.必讀書目
[1] 魏振樞, 楊永杰主編. 環境保護概論(第三版)[M].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
[2] 方淑榮主編. 環境科學概論[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3] 盛連喜主編. 現代環境科學導論(第二版)[[M].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4] 朱顏明. 何巖等編著. 環境地理學導論[M].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2.
[5] 馬紅芳主編. 環境工程概論[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6] 顧衛兵主編. 環境生態學(第二版)[M]. 北京: 中國環境出版社,2014.
[7](美)馬納漢著, 孫紅文主譯. 環境化學(第九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8] 李旭祥等編著. 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科學中的應用[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9] 尚金城主編. 環境規劃與管理(第二版)[M].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5.
 
2.選讀書目(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
[1] 戴天興, 戴靚華. 城市環境生態學[M]. 北京: 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3.
[2] 宋國君等. 環境規劃與管理[M]. 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5.
[3] 尚金城. 環境規劃與管理(第二版)[M].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5.
[4] 王英健, 楊永紅主編. 環境監測(第三版) [M].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5.
[5] 金臘華主編. 環境影響評價[M].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5.
[6] 趙軍. 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技術及應用[M]. 北京: 中國環境出版社, 2012.
[7] 楊金梅, 王懷宇, 侯素霞主編. 環境污染控制實踐教程[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2.
[8] 宋廣生, 王雨群. 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與治理技術[M].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1.
[9] 潘瓊. 大氣污染控制案例教程[M].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4.
[10] 張尊舉, 倫海波, 張仁志. 水污染控制案例教程[M].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4.
[11] 張兆吉. 區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技術方法[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5.
[12] 蔣建國. 固體廢物處置與資源化 (第二版)[M].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3.
[13] 曾向陽. 環境信息系統(第二版)[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5.
 
3.期刊
國內期刊:
[1] 環境科學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2] 中國環境科學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3] 環境科學學報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4] 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改名:環境工程學報)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5] 環境科學研究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6]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7] 環境化學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8] 自然災害學報 :中國災害防御協會;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9] 環境工程 :冶金部建筑研究總院;中國環境工程學會
[10] 環境保護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國外期刊:
[1] 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SA.
[2]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USA.
[3]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Environmental Research Section B.Japan
[4] Review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USA 
[5] Environmental Progress. USA.
[6] Wate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USA. 
[7] Journal of the Air and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USA
[8]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USA.
[9] Noise Control Engineering Journal. USA
[10]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Part A: Toxic-Hazardous Substan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USA
[11]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USA
[12]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13] Ambio: A Journ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USA.
[14] Environment. 
[15] Journal of Great Lakes Research. USA.
[16] Ground Water Monitor.USA. 
[17]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USA.
[1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UK
[19] Atmospheric Environment.UK.
[20]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USA.
[21]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UK
[22] Chemosphere.Germany.
[23] Journal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 UK
[24] Water Research. USA.
[25]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UK.
[26] Bioresource Technology USA.
[27] 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USA.
[28]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UK,
[29]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UK.
[30]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UK.
[31]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UK
[32] Environmetrics.UK
[33]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UK
[34]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USA
[35]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USA.
[36] Indoor Ai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oor Air Quality and Climate Denmark
[37]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The Netherlands&Canada
[38] Journals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Germany
[39]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The Netherlands.
[40]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UK
[41]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The Netherlands
[42] Water Quality Research Journal of Canada. Canada 
[43] Micro. USA
[44] Journal of Polymer and the Environmental USA.
[45]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UK.
[46]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USA
[47] Wate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Denmark.
[48]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USA
[49]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The Netherlands.  

附表:
碩士學位研究生教學計劃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學科代碼 077601 學科名稱 環境科學
研究方向 1. 環境生態學 2. 環境監測與評價 3. 環境規劃與管理 4. 環境污染防治
課程類別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學期 考核方式 任課教師 備 注
學位
課程
公共必修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51 1.5 1 考試 政行學院  
2 研究生英語 144 4 1、2 考試 外國語學院
公共選修課 3 自然辯證法 51 1.5 1 考試 政行學院  
4 第二外國語 51 1.5 1 考試 外國語學院
5 計算機應用 51 1.5 1 考試 計算機學院
專業必修課 6 環境微生物學 34 3 1 考試 丁  祥  
7 環境統計學及軟件應用 51 3 1 考試 權秋梅
8 環境科學儀器分析 34 2 1 考試 丁  祥
9 環境地理信息系統 34 2 1 考試 羅輔燕
10 環境科學研究進展 51 2 1 考試 肖  娟
專業選修課 11 高級生態學 34 2 2 考試 黎云祥 環境生態學方向
12 生態規劃、監測與評價 34 2 2 考查 朱曉華
13 生態工程 34 2 2 考查 楊  艷
14 高級環境化學 34 2 2 考試 廖運文 環境監測與評價方向
15 現代環境監測技術 34 2 2 考查 敬安兵
16 環境影響評價 34 2 2 考查 肖  娟
17 環境規劃與管理 34 2 2 考試 董  鑫 環境規劃與管理方向
18 環境經濟學 34 2 2 考查 陳金華
19 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護法學 34 2 2 考查 敬安兵
20 水污染防治理論與技術 34 2 2 考查 楊錚錚 環境污染防治方向
21 大氣污染防治理論與技術 34 2 2 考查 李友平
22 土壤污染防治技術 34 2 2 考查 任兆剛
跨專業選修課 23 基礎生態學 34 2 2 考查 權秋梅  
24 環境工程導論 34 2 2 考查 唐  婭
  必修環節 25 專業實踐(含社會實踐、教學實踐、學術活動)   2 2~4 考查 各導師  
26 文獻閱讀與學術討論 34 2 1~4 考查 黎云祥
27 論文發表          
  補修本科課程 28 環境生態學         董  鑫  
29 環境監測         蒲紅玉
30 環境學概論         田玉萍
應修
總學分
26~34
 
環境科學 [077601]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西華師范大學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7]理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76]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16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01高等數學
④808環境學概論
備  注: 含推免2人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環境科學     專業代碼:097101     門類/類別:農學     學科/類別: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點分布
揚州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西華師范大學 新疆農業大學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環境科學     專業代碼:077601     門類/類別:理學     學科/類別: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點分布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北京建筑大學 大連海洋大學 吉林農業大學 江蘇大學 江西理工大學 河南師范大學 長江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專業院校排名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60 所,本次參評57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155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03 清華大學 A+
2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3 10247 同濟大學 A+
4 10001 北京大學 A
5 10027 北京師范大學 A
6 10284 南京大學 A
7 10335 浙江大學 A
8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A-
9 10055 南開大學 A-
10 10056 天津大學 A-
11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A-
12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A-
13 10294 河海大學 A-
14 1035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A-
15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A-
1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學 B+
17 10246 復旦大學 B+
18 10251 華東理工大學 B+
19 10286 東南大學 B+
20 10384 廈門大學 B+
21 10422 山東大學 B+
22 10423 中國海洋大學 B+
23 10486 武漢大學 B+
24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B+
25 10491 中國地質大學 B+
26 10532 湖南大學 B+
27 10558 中山大學 B+
28 10610 四川大學 B+
29 10611 重慶大學 B+
3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學 B+
31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B+
32 10010 北京化工大學 B
33 10019 中國農業大學 B
34 10108 山西大學 B
35 10151 大連海事大學 B
36 10183 吉林大學 B
37 10255 東華大學 B
38 10269 華東師范大學 B
39 10280 上海大學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學 B
41 10290 中國礦業大學 B
42 10299 江蘇大學 B
43 10337 浙江工業大學 B
44 10497 武漢理工大學 B
45 10596 桂林理工大學 B
46 10732 蘭州交通大學 B
47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B-
48 10022 北京林業大學 B-
49 10079 華北電力大學 B-
50 10112 太原理工大學 B-
51 10270 上海師范大學 B-
52 10295 江南大學 B-
53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B-
54 10403 南昌大學 B-
55 10406 南昌航空大學 B-
56 10476 河南師范大學 B-
57 10533 中南大學 B-
58 10619 西南科技大學 B-
5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B-
60 10700 西安理工大學 B-
61 10710 長安大學 B-
62 1071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B-
63 11414 中國石油大學 B-
64 10002 中國人民大學 C+
65 10016 北京建筑大學 C+
66 10058 天津工業大學 C+
67 10145 東北大學 C+
68 10291 南京工業大學 C+
69 10307 南京農業大學 C+
70 10332 蘇州科技大學 C+
71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 C+
72 10361 安徽理工大學 C+
73 10427 濟南大學 C+
74 10559 暨南大學 C+
75 10730 蘭州大學 C+
76 11799 重慶工商大學 C+
77 11845 廣東工業大學 C+
78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C
7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學 C
80 10082 河北科技大學 C
81 10252 上海理工大學 C
82 10292 常州大學 C
83 10298 南京林業大學 C
84 10353 浙江工商大學 C
85 10386 福州大學 C
86 10429 青島理工大學 C
87 10459 鄭州大學 C
88 10495 武漢紡織大學 C
89 10504 華中農業大學 C
90 10530 湘潭大學 C
91 10593 廣西大學 C
9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C
93 11035 沈陽大學 C
94 10057 天津科技大學 C-
95 10126 內蒙古大學 C-
96 10150 大連交通大學 C-
97 10191 吉林建筑大學 C-
98 10216 燕山大學 C-
99 10240 哈爾濱商業大學 C-
100 10264 上海海洋大學 C-
101 10357 安徽大學 C-
102 10394 福建師范大學 C-
103 10426 青島科技大學 C-
104 10538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C-
105 10564 華南農業大學 C-
106 10602 廣西師范大學 C-
107 10635 西南大學 C-
108 10697 西北大學 C-
109 10708 陜西科技大學 C-
110 11065 青島大學 C-
111 11078 廣州大學 C-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環境科學     專業代碼:083001     門類/類別:工學     學科/類別: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介紹

上海理工大學為例
環境科學專業隸屬于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2006年2月獲得環境科學碩士學位授予權。本專業配備環境測試技術實驗中心、上海市環境科學實踐工作站等多個實驗室,獲上海市085知識創新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資助。本專業主要研究人類-環境系統的組成結構和變化規律,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轉化行為,對生物的影響作用機理,以及人類社會經濟活動與環境的相互關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環境化學,環境功能材料,環境監測儀器與技術,新型環保材料研制及其應用等。
指導教師:黃遠東教授,張道方教授,陶紅教授,崔立峰教授,鄧保慶副教授,陳維芳副教授,常飛副教授,周海東副教授,劉洪波副教授,伊學農副教授,郭少為副教授,紀桂霞副教授,徐蘇云副教授,黃蓓佳副教授,王燕剛副教授,張曉東副教授等

專業點分布

北京師范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 太原理工大學 山西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沈陽建筑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 蘇州科技大學 揚州大學 東南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常州大學 南京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浙江大學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農業大學 安慶師范大學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福建農林大學 福州大學 華僑大學 東華理工大學 煙臺大學 濟南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鄭州大學 武漢工程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湘潭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重慶大學 重慶三峽學院 四川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貴州師范大學 云南農業大學 云南師范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西安科技大學 陜西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蘭州交通大學 新疆大學

專業院校排名

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60 所,本次參評57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155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03 清華大學 A+
2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3 10247 同濟大學 A+
4 10001 北京大學 A
5 10027 北京師范大學 A
6 10284 南京大學 A
7 10335 浙江大學 A
8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A-
9 10055 南開大學 A-
10 10056 天津大學 A-
11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A-
12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A-
13 10294 河海大學 A-
14 1035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A-
15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A-
1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學 B+
17 10246 復旦大學 B+
18 10251 華東理工大學 B+
19 10286 東南大學 B+
20 10384 廈門大學 B+
21 10422 山東大學 B+
22 10423 中國海洋大學 B+
23 10486 武漢大學 B+
24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B+
25 10491 中國地質大學 B+
26 10532 湖南大學 B+
27 10558 中山大學 B+
28 10610 四川大學 B+
29 10611 重慶大學 B+
3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學 B+
31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B+
32 10010 北京化工大學 B
33 10019 中國農業大學 B
34 10108 山西大學 B
35 10151 大連海事大學 B
36 10183 吉林大學 B
37 10255 東華大學 B
38 10269 華東師范大學 B
39 10280 上海大學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學 B
41 10290 中國礦業大學 B
42 10299 江蘇大學 B
43 10337 浙江工業大學 B
44 10497 武漢理工大學 B
45 10596 桂林理工大學 B
46 10732 蘭州交通大學 B
47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B-
48 10022 北京林業大學 B-
49 10079 華北電力大學 B-
50 10112 太原理工大學 B-
51 10270 上海師范大學 B-
52 10295 江南大學 B-
53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B-
54 10403 南昌大學 B-
55 10406 南昌航空大學 B-
56 10476 河南師范大學 B-
57 10533 中南大學 B-
58 10619 西南科技大學 B-
5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B-
60 10700 西安理工大學 B-
61 10710 長安大學 B-
62 1071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B-
63 11414 中國石油大學 B-
64 10002 中國人民大學 C+
65 10016 北京建筑大學 C+
66 10058 天津工業大學 C+
67 10145 東北大學 C+
68 10291 南京工業大學 C+
69 10307 南京農業大學 C+
70 10332 蘇州科技大學 C+
71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 C+
72 10361 安徽理工大學 C+
73 10427 濟南大學 C+
74 10559 暨南大學 C+
75 10730 蘭州大學 C+
76 11799 重慶工商大學 C+
77 11845 廣東工業大學 C+
78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C
7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學 C
80 10082 河北科技大學 C
81 10252 上海理工大學 C
82 10292 常州大學 C
83 10298 南京林業大學 C
84 10353 浙江工商大學 C
85 10386 福州大學 C
86 10429 青島理工大學 C
87 10459 鄭州大學 C
88 10495 武漢紡織大學 C
89 10504 華中農業大學 C
90 10530 湘潭大學 C
91 10593 廣西大學 C
9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C
93 11035 沈陽大學 C
94 10057 天津科技大學 C-
95 10126 內蒙古大學 C-
96 10150 大連交通大學 C-
97 10191 吉林建筑大學 C-
98 10216 燕山大學 C-
99 10240 哈爾濱商業大學 C-
100 10264 上海海洋大學 C-
101 10357 安徽大學 C-
102 10394 福建師范大學 C-
103 10426 青島科技大學 C-
104 10538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C-
105 10564 華南農業大學 C-
106 10602 廣西師范大學 C-
107 10635 西南大學 C-
108 10697 西北大學 C-
109 10708 陜西科技大學 C-
110 11065 青島大學 C-
111 11078 廣州大學 C-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2017年)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排名: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60 所,本次參評57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155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03 清華大學 A+
2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3 10247 同濟大學 A+
4 10001 北京大學 A
5 10027 北京師范大學 A
6 10284 南京大學 A
7 10335 浙江大學 A
8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A-
9 10055 南開大學 A-
10 10056 天津大學 A-
11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A-
12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A-
13 10294 河海大學 A-
14 1035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A-
15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A-
1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學 B+
17 10246 復旦大學 B+
18 10251 華東理工大學 B+
19 10286 東南大學 B+
20 10384 廈門大學 B+
21 10422 山東大學 B+
22 10423 中國海洋大學 B+
23 10486 武漢大學 B+
24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B+
25 10491 中國地質大學 B+
26 10532 湖南大學 B+
27 10558 中山大學 B+
28 10610 四川大學 B+
29 10611 重慶大學 B+
3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學 B+
31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B+
32 10010 北京化工大學 B
33 10019 中國農業大學 B
34 10108 山西大學 B
35 10151 大連海事大學 B
36 10183 吉林大學 B
37 10255 東華大學 B
38 10269 華東師范大學 B
39 10280 上海大學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學 B
41 10290 中國礦業大學 B
42 10299 江蘇大學 B
43 10337 浙江工業大學 B
44 10497 武漢理工大學 B
45 10596 桂林理工大學 B
46 10732 蘭州交通大學 B
47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B-
48 10022 北京林業大學 B-
49 10079 華北電力大學 B-
50 10112 太原理工大學 B-
51 10270 上海師范大學 B-
52 10295 江南大學 B-
53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B-
54 10403 南昌大學 B-
55 10406 南昌航空大學 B-
56 10476 河南師范大學 B-
57 10533 中南大學 B-
58 10619 西南科技大學 B-
5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B-
60 10700 西安理工大學 B-
61 10710 長安大學 B-
62 1071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B-
63 11414 中國石油大學 B-
64 10002 中國人民大學 C+
65 10016 北京建筑大學 C+
66 10058 天津工業大學 C+
67 10145 東北大學 C+
68 10291 南京工業大學 C+
69 10307 南京農業大學 C+
70 10332 蘇州科技大學 C+
71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 C+
72 10361 安徽理工大學 C+
73 10427 濟南大學 C+
74 10559 暨南大學 C+
75 10730 蘭州大學 C+
76 11799 重慶工商大學 C+
77 11845 廣東工業大學 C+
78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C
7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學 C
80 10082 河北科技大學 C
81 10252 上海理工大學 C
82 10292 常州大學 C
83 10298 南京林業大學 C
84 10353 浙江工商大學 C
85 10386 福州大學 C
86 10429 青島理工大學 C
87 10459 鄭州大學 C
88 10495 武漢紡織大學 C
89 10504 華中農業大學 C
90 10530 湘潭大學 C
91 10593 廣西大學 C
9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C
93 11035 沈陽大學 C
94 10057 天津科技大學 C-
95 10126 內蒙古大學 C-
96 10150 大連交通大學 C-
97 10191 吉林建筑大學 C-
98 10216 燕山大學 C-
99 10240 哈爾濱商業大學 C-
100 10264 上海海洋大學 C-
101 10357 安徽大學 C-
102 10394 福建師范大學 C-
103 10426 青島科技大學 C-
104 10538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C-
105 10564 華南農業大學 C-
106 10602 廣西師范大學 C-
107 10635 西南大學 C-
108 10697 西北大學 C-
109 10708 陜西科技大學 C-
110 11065 青島大學 C-
111 11078 廣州大學 C-

數據來源: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   

2007年環境科學專業全國排名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1 北京大學 A+ 10 上海交通大學 A 19 重慶大學 A
2 北京師范大學 A+ 11 中山大學 A 20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A
3 南開大學 A+ 12 四川大學 A 21 山西大學 A
4 浙江大學 A+ 13 吉林大學 A 22 中國礦業大學 A
5 清華大學 A+ 14 復旦大學 A 23 武漢大學 A
6 南京大學 A+ 15 大連海事大學 A 24 華東師范大學 A
7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16 廈門大學 A 25 華東理工大學 A
8 同濟大學 A 17 中國地質大學 A 26 北京工業大學 A
9 湖南大學 A 18 天津大學 A 27 蘭州大學 A
 
B+等(41個):中國海洋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河海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山東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大連交通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西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東北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上海大學、江蘇工業學院、鄭州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昆明理工大學、河南大學、西華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青島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安徽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東華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南京師范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云南師范大學、蘭州交通大學
 
 
B等(40個):華中師范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廣州大學、汕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河北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山東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廣東工業大學、遼寧大學、太原理工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師范大學、長安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西北師范大學、東華理工大學、西安理工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河南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揚州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福州大學、青島理工大學、貴州師范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南昌大學、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哈爾濱商業大學、云南農業大學、成都理工大學
 
 
C等(28個):名單略
 
 
    2015-2016年環境科學專業全國排名
排 名
學校名稱
星 級
開此專業學校數
1 北京師范大學 5★ 174
2 北京大學 5★ 174
3 清華大學 5★ 174
4 南京大學 5★ 174
5 同濟大學 5★ 174
6 浙江大學 5★ 174
7 南開大學 5★ 174
8 復旦大學 5★ 174
9 哈爾濱工業大學 5★ 174
10 中山大學 4★ 174
11 廈門大學 4★ 174
12 華東師范大學 4★ 174
13 中國海洋大學 4★ 174
14 上海交通大學 4★ 174
15 東北師范大學 4★ 174
16 武漢大學 4★ 174
17 大連理工大學 4★ 174
18 湖南大學 4★ 174
19 上海大學 4★ 174
20 四川大學 4★ 174
 
環境科學
考生在報考專業前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報考的專業以及學校,越考在這邊搜集了專業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
專業名稱:環境科學    專業代碼:077601    門類/類別:理學    學科/類別:環境科學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