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研究生招生
甘肅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中西醫結合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甘肅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甘肅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甘肅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甘肅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研究生招生 甘肅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甘肅中醫藥大學/4.jpg)
甘肅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中西醫結合基礎學科的介紹
中西醫結合基礎學科方向明確,研究領域廣闊,學術思想活躍,學術梯隊實力雄厚。2006年經國務院和省學位辦批準,中西醫結合基礎學科獲得獨立的碩士學位授予權。本學科現擁有高級技術職稱人員15人,獲博士學位者6人,甘肅省“555”創新工程人才1人,碩士生導師5人,逐漸形成了以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多學科交叉融合、具有活力的學科團隊,可為中西醫結合基礎博士生培養提供技術支撐。本學科實驗條件良好,中西醫結合基礎科研實驗室2007年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估,鑒定為二級科研實驗室,擁有PCR儀、生物信號采集系統、醫學圖像分析系統、數碼顯微互動等設備,并具有細胞采集、分離、培養等技術。以“中藥免疫與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國家中醫藥管理科研實驗室、甘肅省中藥藥理與毒理學重點實驗室、學院系統生物學與中醫藥轉化研究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西醫結合基礎重點學科為基地,為中西醫結合基礎博士生培養提供條件支撐。本學科主要圍繞以下研究形成特色。1、研究甘肅大宗中藥黃(紅)芪、當歸、黨參等中藥資源豐富,其有效成分對機體細胞生物學性狀有顯著調控作用。本團隊基于中醫“扶正祛邪”理論,運用現代生物學技術,開展了中藥抗腫瘤有效成分的篩選、作用機制探討及其聯合化療藥物防治腫瘤的增效減毒作用研究,為中西醫結合防治腫瘤提供了實驗依據。本研究方向是將先進的分子生物學技術等系統生物學與傳統的中醫藥有機、緊密的結合起來,是在中醫藥基本理論指導下,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手段,采用層析技術,紫外、紅外分光光度儀,薄層掃描儀等方法對中藥有效成分或部位進行提取及分析;并運用中醫辨證論治方法,結合分子藥理學、血清藥理學、生化藥理學等研究方法,研究中藥對機體各系統、組織、器官的影響,從整體、細胞、分子水平探討并闡明中醫藥理論。本研究方向屬我國中藥材及中醫基礎理論的現代研究,它將為中藥材的生產、質控、應用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為藥材生產規范化、質量控制標準化、臨床應用合理化和資源利用可持續化服務。
2、干細胞移植技術是臨床治療組織細胞損傷等相關疾病的主要措施之一。本團隊基于中醫“腎主骨生髓”理論,應用現代技術,從細胞和分子水平研究了補腎益氣類中藥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SCs)等干細胞的誘導分化作用,及對干細胞在腫瘤微環境中遺傳穩定性的影響,探討相關中醫理論實質。本主要基于以下理論形成相應的特色:中醫“藏象”即為藏于體內的內臟(腎、心、肝、脾、肺)所表現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現象。通過對“象”的觀察,可以推測“臟”的狀態,即可以表知里,以象測臟。隨著中醫藥現代化研究的需求,對于“藏象”的客觀性、標準化研究已成為中西醫結合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對“藏象”現代醫學的相關性本質研究和探討,有助于促進臨床疾病的診斷、病程的監測及其治療措施療效的監測,最終指導臨床治療。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三大系統通過神經遞質、神經肽、激素及免疫分子等相互緊密聯系,構成了機體內多維立體網絡調控(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三大系統之間廣泛而密切的網絡聯系從整體水平上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近年來主要選用中醫臨床常用不同補腎法(中藥),利用動物實驗、細胞培養以及染色體技術、流式細胞技術、DNA電泳、放射免疫測定等現代醫學實驗技術,研究中醫“腎”及其功能的“神經-內分泌-免疫學”本質。并已有如“腎生髓促骨髓間質干細胞向神經元樣細胞分化的研究”、“甘肅道地補腎中藥誘導骨髓間質干細胞向神經元樣細胞分化的研究”等項目分別得到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中醫藥管理局的資助,本研究處在國內領先地位。
3、中醫心、肺系疾病生理病理的基礎研究方向主要基于以下理論形成相應的特色:祖國醫學認為肺為相輔之官,主要功能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朝百脈、通調水道、為水之上源、主治節。其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涉及呼吸,血液運行,水液代謝等多個系統。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肺不僅是呼吸器官,而且參與體內許多生物活性物質的代謝。中醫肺系疾病包括咳嗽、哮證、喘證、肺癰、肺癆、肺脹、肺痿等,相當于現代醫學的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肺纖維化等疾病。這些疾病發病后具有危害大、范圍廣、治療難度大、纏綿難愈和容易惡化等特點。消炎藥和激素的大量使用,雖能控制病情,緩解癥狀,但存在毒副作用大,容易依賴,停藥反彈等不足。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是運用現代醫學理論和實驗方法,從分子生物學、亞細胞結構及形態學等不同水平認識甘肅道地藥材、敦煌古方、名老中醫經驗方和學術觀點防治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肺纖維化、慢性支氣管炎、急性肺損傷等肺系統疾病的作用機制。具有國內領先水平。通過本研究方向可以豐富中醫現代化的內容,并為尋找、開發中醫藥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有效藥物提供科學依據。尤其運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敦煌古方防治肺系疾病的作用機制國內尚屬空白。
本學科圍繞研究方向,近5年來在研項目34項,獲科研經費325萬元,其中國家自然基金項目4項;發表學術論文65篇,被CSCD期刊收錄33篇、SCI期刊收錄9篇;出版專著、教材30部;獲省科技進步獎3項,廳級科技進步獎4項,省廳級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精品課程2門。能為博士生培養提供充足的項目和經費支持。
甘肅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臨床學科的介紹
中西醫結合臨床學科,是具有我國特色的醫學學科。學科成員主要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醫、教、研工作。本學科建設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和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醫并重的思想,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樹立著眼甘肅,為甘肅乃至西北服務的目標,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學術交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甘肅省有較高的知名度。
本學科于2000年獲得碩士學位授權資格,201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權資格,圍繞臨床常見病的中西醫結合診療、名老中西醫結合專家經驗繼承與發揚、甘肅道地藥材研發利用為研究著力點,形成了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肺系疾病、腦病、糖尿病、腫瘤、消化道疾病、骨傷科疾病等穩定研究方向,尤其在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肺系疾病、腦病方向研究方面有一定的特色及優勢。2002、2005、2011年中西醫結合臨床學科被甘肅省教育廳評為省級重點學科,2009年12月本學科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立為重點建設學科。
學科帶頭人李應東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領軍人才。學術指導裴正學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我國著名中西醫結合專家,國家特殊津貼享受者,享有“隴上名醫”之名。學術指導趙健雄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國著名中西醫結合專家,甘肅省名中醫,國家特殊津貼享受者。學術指導劉國安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甘肅省名中醫,國家特殊津貼享受者,第三批全國中醫師帶徒老師。后備學科帶頭人、學科學術帶頭人戴恩來教授,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領軍人才。在學科帶頭人引領下,學科構建了一支以名醫、專家為核心,以博士、碩士為主體,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學術結構合理,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學術梯隊。
中西醫結合臨床學科實驗室為甘肅省重點實驗室立項建設單位,中西醫結合基礎學科實驗室為甘肅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同時依托學院的科研實驗中心、SPF級動物實驗中心構建了從事科學研究的良好平臺。學科依托甘肅省中醫院、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甘肅省人民醫院、天水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甘肅省腫瘤醫院、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構建了臨床培訓基地及臨床研究平臺。近年來本學科成員承擔多項國家級、省級、地廳級科研項目,著書立說、公開發表論文,促進學科發展的同時提高了學科聲譽。
甘肅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臨床學科的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專業概況中西醫結合臨床學科是2000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碩士學位授予點。次年開始招生,同年經學院學術委員會討論確定為院級重點學科,2002年經省級重點學科評委會評定,確定為省級重點學,2009年經中國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國家局級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臨床學科下設的心血管、呼吸及腎病專科于2003年被確定為省衛生廳重點學科,同年中西醫結合精神神經科被確定為甘肅省中醫重點專科。本學科已在甘肅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甘肅省中醫院)、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甘肅省腫瘤醫院建立了研究生培養基地。利用學科建設經費在校本部建立了學科重點實驗室2所(中西醫結合臨床重點學科實驗室及心血管與糖尿病研究室),本實驗室可從事心肌細胞培養、內皮細胞培養、心血管電生理及分子生物學的相關實驗,為研究生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培養目標
學術學位:
1.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熱愛中醫藥事業,遵紀守法,品德良好,學風嚴謹,事業心強,富有團隊協作和求實創新精神,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展中醫藥事業服務。
2. 掌握本學科專業的知識與技能,能獨立處理本學科領域內的常見病。繼承和發揚中西醫專家的臨床經驗,在某一病種或疾病的診療中有一定的特長。熟悉國內外中西醫的學術發展動態,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開展醫學科學研究工作,完成一篇學位論文并通過論文答辯。
3、掌握古漢語,能熟練閱讀本專業古代文獻資料;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
4、具有健康的體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專業學位: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學風嚴謹,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團結協作和求實創新精神。愿為祖國中西醫結合事業服務。
2. 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具有較強的臨床分析和思維能力。在臨床工作上,具有獨立處理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領域內的常見病、多發病,能對下級醫師進行業務指導,達到衛生部頒發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試行辦法》中規定的第—階段培訓結束時要求的、相當于高年住院醫師的臨床工作水平,具有能夠勝任中西醫結合臨床工作及臨床教學的能力。 繼承和發揚中西醫結合專家的臨床經驗,同時掌握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學術的發展動態,掌握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開展臨床科學研究,完成一篇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學位論文并通過論文答辯,具有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科學研究的能力。
3. 應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能閱讀相關專業外文資料,能熟練地閱讀中醫古籍。
4. 身心健康,具有較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三、研究方向
01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腦血管病研究
02中西醫結合防治腎病研究
03中西醫結合防治肺系疾病研究
04中西醫結合防治腫瘤
05中西醫結合防治內分泌疾病研究
06中西醫結合防治消化道疾病研究
07中西醫結合防治婦科疾病研究
08中西醫結合防治神經內科疾病研究
09中西醫結合防治神經外科疾病研究
10中西醫結合防治外科疾病研究
11中西醫結合防治骨傷疾病研究
12中西醫結合防治風濕骨病研究
四、在校學習年限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為三年。
甘肅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的聯系方式
甘肅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的聯系方式地址: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和平開發區中醫大道1號
電話:0931 5161195
郵箱:zxyjhxy@gszy.edu.cn
甘肅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的介紹
中西醫結合學院原名為中西醫結合系,始建于2004年5月,2005年7月與臨床醫療系(現臨床醫學院)合并。隨著中西醫臨床專業招生規模的擴大,為進一步突出專業特色,加強專業建設,加強科學規范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于2008年5月又再次單獨成立中西醫結合系,2013年8月更名為中西醫結合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下設五個教研室:中西醫內科學教研室、中西醫婦產科學教研室、中西醫外科學教研室、中西醫兒科學教研室、中西醫結合方法學教研室。設有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甘肅省中醫院、甘肅省人民醫院、天水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四個教學點。
學院從2001年開始招收中西醫臨床醫學本科學生,每年招生220人左右。目前,在校中西醫臨床專業本科學生約1000余人。學院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學生畢業后可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醫療、教學科研等工作。中西醫結合臨床學科自2001年起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每年招生碩士研究生35名,在校研究生約100余人。2013年本學科獲得博士研究生培養資格,自2014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
學院師資隊伍中,匯集了李應東、戴恩來、李妍怡等甘肅省中西醫結合學界之精英。學院學科帶頭人李應東教授為甘肅省優秀專家,甘肅省“領軍人才”第一層次人選,甘肅省名中醫;學院院長戴恩來教授為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飛天學者,甘肅省“領軍人才”;學院學科學術帶頭人李妍怡主任醫師為衛生部特殊貢獻專家。學院學術指導裴正學、趙健雄、劉國安教授均為中國中西醫結合知名專家。全院現有的專業課任課教師碩士研究生比例占50%以上,博士研究生學歷占20%以上,人才資源豐富,學歷結構和職稱結構合理。
當前,中西醫結合學院在學校黨政的正確領導和關心下,在全校廣大職能部門和兄弟院部的大力支持和協助下,在新一屆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辛勤耕耘著,建設著,發展著,壯大著……
甘肅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研招專業目錄
院系所、專業、研究方向 | 導師姓名 | 擬招生 人數 |
初試考試科目 | 備注 |
204中西醫結合學院 |
40 |
|
|
|
100602 中西醫結合臨床 01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病及糖尿病研究 02中西醫結合防治腎病研究 03中西醫結合防治腫瘤 04中西醫結合防治肺系疾病研究 05中西醫結合防治神經內科疾病研究 |
李應東 殷惠軍 鐘 栩 伊 琳 李妍怡 戴恩來 裴正學 王小虎 蒲朝輝 王光輝 李 紅 劉 立 |
16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西醫綜合或307中醫綜合 ④--無 |
限招全日制統招醫學門類本科畢業生 |
105126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學位) 01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病及糖尿病研究 02中西醫結合防治腎病研究 03中西醫結合防治腫瘤 04中西醫結合防治肺系疾病研究 05中西醫結合防治神經內科疾病研究 06中西醫結合防治神經外科疾病研究 07中西醫結合創傷急救的研究 |
李應東 王海鷹 李妍怡 劉國安 蘆少敏 戴恩來 裴正學 薛文翰 蒲朝輝 鄭秋惠 雷鵬舉 杜維成 陳嘉嶼 高力英 劉杜姣 顧 群 楊曉黎 馮康虎 |
2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西醫綜合或307中醫綜合 ④--無 |
限招全日制統招醫學門類本科畢業生 |
相關專題: |
添加甘肅中醫藥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甘肅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甘肅中醫藥大學報錄比、甘肅中醫藥大學考研群、甘肅中醫藥大學學姐、甘肅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甘肅中醫藥大學專業目錄、甘肅中醫藥大學排名、甘肅中醫藥大學保研、甘肅中醫藥大學公眾號、甘肅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甘肅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甘肅中醫藥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甘肅中醫藥大學.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甘肅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xiaodian.png)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appxiazai.png)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