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術學院設計系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湖北美術學院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湖北美術學院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湖北美術學院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湖北美術學院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湖北美術學院研究生招生目錄]
[湖北美術學院研究生分數線]
[湖北美術學院王牌專業排名]
[湖北美術學院考研難嗎]
[湖北美術學院考研群]
[湖北美術學院研究生學費]
[湖北美術學院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湖北美術學院設計系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設計系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湖北美術學院設計系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湖北美術學院設計系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湖北美術學院設計系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湖北美術學院設計系研究生招生 湖北美術學院設計系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湖北美術學院/4.jpg)
湖北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戲劇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介紹
戲劇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
專業簡介:本專業(方向隸屬于戲劇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建于2014年,并于2014年始招生。本專業主要學習戲劇舞臺美術及影視美術理論知識與創作。在“大舞美”的教育教學理念下,形成以戲劇舞臺美術設計為特色,延展影視美術設計方向的專業總體發展格局。本專業的建立對中南地區相關專業的發展具有顯著的輻射作用。
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學習戲劇與影視美術設計等多學科交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旨在培養具備戲劇與影視美術創作能力,能在戲劇與影視等學科領域從事舞臺美術的創作設計、舞臺技術制作與應用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創新型的具有關注生活、表現時代、服務社會的自覺性,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的創新實驗型視覺藝術人才。
湖北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工業設計專業介紹
工業設計專業
專業簡介:工業設計專業主要學習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與知識,掌握應用造型設計原理,處理產品的造型與色彩、形式與外觀、結構與功能、結構與材料、外形與工藝的協調關系,產品與人、環境、市場的關系,并將這些關系表現在產品造型的設計工作過程中。同時結合理工類相關學科的技術支持,將工業產品的結構與造型設計相融合,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實的工業設計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應用能力和較好的審美修養與創意素質,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綜合性的創新思維方式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機構和科學研究單位從事工業產品創新設計與開發、計算機輔助設計、交互設計、服務設計、品牌設計等領域的開發、研究、策劃、教育和管理工作,具有關注生活、表現時代、服務社會的自覺性,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的創新實驗型復合人才。
湖北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展示設計專業介紹
展示設計專業(方向)
專業簡介:展示設計是以信息傳播為目的,依存于空間構成,應用多種技術手段,綜合多種材料與媒介的設計。展示設計融合藝術與技術,通過營造展示場所與環境,形成具有明確主題與內容的展示空間。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展示設計的基礎理論與知識,掌握空間塑造的理論與技能,了解展示設計流程與方法,具備良好的藝術表現力,能夠獨立進行博物館展示設計、商業設計、會展設計、藝術空間設計,并具有關注生活、表現時代、服務社會的自覺性,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的創意應用型藝術人才。
湖北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產品設計專業介紹
產品設計專業
專業簡介:產品設計專業以引導創新、提供更好質量的生活為目標,是一種將策略性解決問題的過程應用于產品、系統、服務及體驗的設計活動。
培養目標:
本專業以多元化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能在企業、院校和科研單位從事產品設計與開發、空間形態設計、公共設施設計、交互設計、品牌設計、系統服務設計、展示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具有關注生活、表現時代、服務社會的自覺性,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的創意應用型視覺藝術人才。
湖北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師資隊伍介紹
工業設計系師資隊伍
湖北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擁有一支科研能力強、學術水平高的教學梯隊。現有黨建及學生工作四人,辦公室行政二人,專業教師二十六人,在校本專科生及研究生近七百余人。該系設有產品設計、展示設計、工業設計(工科)和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四個專業。建系三十年來,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設計人才,活躍在各大中型企業、公司、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之中。
近年來,工業設計系在院系領導的重視和本學科全體老師的努力下,積極與社會接軌,逐漸形成了產、學、研一條龍的學科體系。建立了產品設計、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展示設計、交互設計等多個具有先進水平的研究方向,承擔了一批省部級的科技攻關項目及研究課題,并與武鋼集團、中國工商銀行、蘇泊爾集團、金龍客車公司等多家國內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取得了重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近年來,工業設計系在院系領導的重視和本學科全體老師的努力下,積極與社會接軌,逐漸形成了產、學、研一條龍的學科體系。建立了產品設計、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展示設計、交互設計等多個具有先進水平的研究方向,承擔了一批省部級的科技攻關項目及研究課題,并與武鋼集團、中國工商銀行、蘇泊爾集團、金龍客車公司等多家國內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取得了重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湖北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介紹
湖北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前身為湖北美術學院工藝系工業設計專業,開辦自1988年,2003年獨立建系,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區開設此專業最早的院校之一。目前下設產品設計、展示設計、工業設計(工科)和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四個專業。
產品設計專業創建時間較長,在湖北省有著重要的專業學術地位,對中南地區的相關專業都產生著直接的輻射作用,在全國都有一定的影響力。與產品設計一脈相承的是工業設計專業(工科),已于2014年開始招生,兩個專業都是以引導創新、提供更好質量的生活為目標,是一種將策略性解決問題的過程應用于產品、系統、服務及體驗的設計活動。
展示設計專業于2007年正式成立并開始招生,主攻專業方向為“展示設計與研究”,其主要內容是指所有工業產品的展覽和陳列的造型視覺藝術空間設計,最終起到提供產品大眾銷售空間、展示商品及其功能、促進商業消費和引領生活方式的作用。該專業的設立,與產品設計和工業設計專業起到了相互補充和共同發展的作用,使工業設計專業的教學體系更加趨于完善和健全。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舞臺美術設計)為新設專業,于2014年開始招生,按照“大舞美、大空間、大藝術”的本科人才培養方針,以戲劇、戲曲、電影、電視等各類演出活動為基礎,培養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舞臺美術設計綜合性人才,加強內涵建設,努力創建以舞臺設計、空間設計為基礎的,融合視覺藝術、裝置道具、燈光藝術為特色的專業發展方向,把本專業建設成為較高的教育教學與學術科研水平、具有鮮明特色和較高層次人才培養、充分適應教育發展需求的舞臺美術設計教育學科。
現有本科生及研究生700余人,教職工32人,其中正教授3人、副教授2人、講師13人、助教8人。本系學術基礎扎實,教學體系嚴謹,所培養的專業設計人才適應力強、就業率高、服務社會效果優良。
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研究生研究方向簡介
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研究生研究方向簡介及導師介紹
一、研究方向簡介
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是在1985年學校開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上,于1997年獨立建系,是全國最早開辦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院校之一。作為華中地區率先創設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實體,環境藝術研究與設計在國內城市景觀和城市文化建設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并在環境藝術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本專業方向培養從事適應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的設計理論研究、設計教學、設計實踐、設計管理,掌握系統設計創新方法并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以實現“學科、人才、科研”三位一體創新能力提升為核心任務。
二、導師基本情況
環境藝術設計系積極適應當前城市更新和鄉村復興的新形勢,注重突出我校深厚的藝 術歷史文化底蘊和專業特點,培養學生從藝術形態視野以及工程技術手段出發,對城市、鄉村環境的相關領域進行研究和設計,與相關技術型設計團隊進行合作,共同營造美麗適宜的人居環境。 我系有教授4人,副教授11人,共有碩士研究生導師1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情況如下:
姓名:許奮
職稱:教授
研究方向:建筑與環境研究
1989年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并留校任教;1990年至1991年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學習;2000年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習;2008年獲湖北美術學院藝術碩士學位。
歷任湖北美術學院設計系副主任,環境藝術設計系副主任,教務處副處長、處長,學院辦公室主任,院長助理。
2008年7月,任湖北美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2018年6月,任湖北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工藝美術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專業分委會專家;國家教育部設計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湖北歷史建筑研究會理事;武漢市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家藝術基金評委庫成員;國家高等教育教學評估專家庫成員。
姓名:周彤
職稱:教授
研究方向:環境設計教學研究
當代藝術與環境設計研究
地域建筑與環境設計研究
1989年7月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獲學士學位; 2007年6月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獲工程碩士學位。現為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會員、湖北省風景園林學會理事、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會員、高級室內建筑師。主要從事環境設計教學研究、當代藝術與環境設計研究、地域建筑與環境設計研究。
姓名:尹傳垠
職稱:教授
研究方向:城市公共空間景觀設計與研究
傳統建筑與景觀更新設計研究
公共藝術設計與研究
交通景觀藝術設計與研究
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文學碩士,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系訪問學者。現為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副主任、教授、研究生導師,軌道交通公共藝術研究所所長,湖北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委員會評委,中國環境藝術協會常務理、專家委員、資深環境藝術師,全國高校景觀設計畢業作品展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七個一百”人才,湖北省文聯“青年優秀人才”。
姓名:何明
職稱:教授
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建筑師協會會員;高級室內建筑師;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高級研究員;湖北美院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藝術總監;湖北美術學院繼續教育與培訓學院院長。
姓名:梁競云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公共文化空間室內設計研究
建筑室內外一體化設計研究
1989年7月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學院師范系,2004年7月畢業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獲碩士學位。現為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等、碩士生導師、室內教研室主任。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設計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風景園林協會會員。
姓名:張進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1993年6月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獲學士學位;于2012年6月畢業,獲藝術碩士學位。現為環境藝術系碩士生導師。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會員,室內建筑師。
姓名:黃學軍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工業景觀設計
室內設計
1993年本科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工藝系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藝術碩士;湖北美術學院副教授;湖北美術學院環藝系實踐教學教研室主任;中國建筑學會會員/理事;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員/高級室內建筑師。
姓名:詹旭軍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1993年09月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工藝系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獲學士學位;于2009年6月畢業,獲碩士學位。現為環藝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及湖北美術學院環藝研究所所長。
武漢設計之都促進中心常務副秘書長。
姓名:張賁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文學碩士。中央美術學院青年骨干教師訪問學者,湖北省綜合招投標專家庫專家,中國建筑學會室內建筑學會會員,中國建設部高級環境藝術設計師,中國高級室內建筑師,中國風景園林協會會員,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當代藝術與建筑室內外空間設計。
姓名:吳寧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城鎮人居環境
陳設藝術
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陳設教研室主任;藝術碩士;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理事;中國室內裝飾協會;注冊高級室內建筑師;中國建筑學會室內分會會員
1999年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
2008年湖北美術學院首屆藝術碩士畢業。
2001至今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系教師。
主要從事城鄉人居環境修復及視覺研究,傳統經典藝術品在當代室內陳設中的運用,古典家具、藝術品的品鑒和研究。
姓名:何凡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藝術與科技創新
1997年7月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附中,2001年7月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獲學士學位;2010年2月獲湖北美術學院碩士學位。現為環境藝術設計系設計與表現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導師。
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建筑裝飾協會CBDA高級室內建筑師,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CIID會員。中船重工CSIC中華游輪研發項目評審專家。
設計作品多次入選全國設計大展。曾獲教育部文化部一等獎,全國室內設計大展金獎。獲國家實用型專利一項。2019年設計作品入選全國第十三屆美展建筑設計類。
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2篇,出版教材與專著5部。
姓名:王鳴峰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舊建筑改造
老舊社區改造
1993年7月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 環境藝術設計系,獲文學學士學位;于2011年7月畢業,獲藝術碩士學位。現為湖北美術學院環藝系副教授。
姓名:吳玨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景觀設計
公共藝術
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專業,現為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系副教授,住建部中國建筑文化藝術協會高級環境藝術師, 中國建筑學會會員,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景觀設計和城市公共藝術。
主持編著《景觀項目設計》和《材料與構造-景觀部分》兩本教材被列為高等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指導教材;獨立撰寫專業論文十余篇;主持、參與完成多項武漢交通公共藝術及城市景觀、設施更新設計研究。
姓名:潘延賓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景觀規劃設計
風景園林專業學士,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專業碩士。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會員,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風景園林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風景園林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5年進入湖北美術學院環藝系,擔任專業課教師。現為風景園林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專注于種植規劃設計和生態景觀規劃。
姓名:丁凱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景觀設計
2003年6月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獲學士學位;于2006年7月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學科,獲碩士學位。現為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會員;湖北省風景園林學會理事。
三、人才培養舉措與成效
(一)實行導師負責制及導師指導與課題組制培養相結合的方式,聘請本領域有經驗的專家配合指導藝術設計實踐。導師為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負責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的指導和管理。從每個研究生的實際出發,制定和調整研究生培養計劃,組織并指導研究生進行培養過程中各環節的實施。負責學風建設及學術道德教育,培養研究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和學術創新的能力,并對研究生學習過程中各環節進行考核。培養單位根據各研究方向具體情況組建導師組。
(二)突出專業特點,以實踐為主兼顧理論及素質培養,采用課堂講授、技能技巧訓練與藝術設計實踐等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單位應創造藝術設計實踐條件,建立多種形式的實踐基地。本專業現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藝術設計專業的重要建設內容之一,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工學和藝術學交叉專業人才培養國家級項目。獲批2019年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項目—湖泊水網地區傳統村落的創新營建。
四、就業方向與領域
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已經成為文化藝術類院校中與社會結合最緊密、社會應用最廣泛的專業之一,率先提出并驗證了“藝術設計就是生產力”的口號,為社會培養了大批以藝術感知為基礎、以科技成果為支撐、以人文關懷為根本、以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評價為目標的專業人才。本專業方向培養從事適應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的設計理論研究、設計教學、設計實踐、設計管理,掌握系統設計創新方法并具有創新精神的專業人才。
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是在1985年學校開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上,于1997年獨立建系,是全國最早開辦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院校之一。作為華中地區率先創設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實體,環境藝術研究與設計在國內城市景觀和城市文化建設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并在環境藝術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本專業方向培養從事適應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的設計理論研究、設計教學、設計實踐、設計管理,掌握系統設計創新方法并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以實現“學科、人才、科研”三位一體創新能力提升為核心任務。
二、導師基本情況
環境藝術設計系積極適應當前城市更新和鄉村復興的新形勢,注重突出我校深厚的藝 術歷史文化底蘊和專業特點,培養學生從藝術形態視野以及工程技術手段出發,對城市、鄉村環境的相關領域進行研究和設計,與相關技術型設計團隊進行合作,共同營造美麗適宜的人居環境。 我系有教授4人,副教授11人,共有碩士研究生導師1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情況如下:
姓名:許奮
職稱:教授
研究方向:建筑與環境研究
1989年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并留校任教;1990年至1991年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學習;2000年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習;2008年獲湖北美術學院藝術碩士學位。
歷任湖北美術學院設計系副主任,環境藝術設計系副主任,教務處副處長、處長,學院辦公室主任,院長助理。
2008年7月,任湖北美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2018年6月,任湖北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工藝美術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專業分委會專家;國家教育部設計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湖北歷史建筑研究會理事;武漢市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家藝術基金評委庫成員;國家高等教育教學評估專家庫成員。
姓名:周彤
職稱:教授
研究方向:環境設計教學研究
當代藝術與環境設計研究
地域建筑與環境設計研究
1989年7月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獲學士學位; 2007年6月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獲工程碩士學位。現為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會員、湖北省風景園林學會理事、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會員、高級室內建筑師。主要從事環境設計教學研究、當代藝術與環境設計研究、地域建筑與環境設計研究。
姓名:尹傳垠
職稱:教授
研究方向:城市公共空間景觀設計與研究
傳統建筑與景觀更新設計研究
公共藝術設計與研究
交通景觀藝術設計與研究
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文學碩士,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系訪問學者。現為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副主任、教授、研究生導師,軌道交通公共藝術研究所所長,湖北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委員會評委,中國環境藝術協會常務理、專家委員、資深環境藝術師,全國高校景觀設計畢業作品展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七個一百”人才,湖北省文聯“青年優秀人才”。
姓名:何明
職稱:教授
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建筑師協會會員;高級室內建筑師;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高級研究員;湖北美院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藝術總監;湖北美術學院繼續教育與培訓學院院長。
姓名:梁競云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公共文化空間室內設計研究
建筑室內外一體化設計研究
1989年7月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學院師范系,2004年7月畢業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獲碩士學位。現為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等、碩士生導師、室內教研室主任。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設計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風景園林協會會員。
姓名:張進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1993年6月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獲學士學位;于2012年6月畢業,獲藝術碩士學位。現為環境藝術系碩士生導師。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會員,室內建筑師。
姓名:黃學軍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工業景觀設計
室內設計
1993年本科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工藝系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藝術碩士;湖北美術學院副教授;湖北美術學院環藝系實踐教學教研室主任;中國建筑學會會員/理事;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員/高級室內建筑師。
姓名:詹旭軍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1993年09月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工藝系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獲學士學位;于2009年6月畢業,獲碩士學位。現為環藝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及湖北美術學院環藝研究所所長。
武漢設計之都促進中心常務副秘書長。
姓名:張賁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文學碩士。中央美術學院青年骨干教師訪問學者,湖北省綜合招投標專家庫專家,中國建筑學會室內建筑學會會員,中國建設部高級環境藝術設計師,中國高級室內建筑師,中國風景園林協會會員,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當代藝術與建筑室內外空間設計。
姓名:吳寧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城鎮人居環境
陳設藝術
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陳設教研室主任;藝術碩士;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理事;中國室內裝飾協會;注冊高級室內建筑師;中國建筑學會室內分會會員
1999年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
2008年湖北美術學院首屆藝術碩士畢業。
2001至今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系教師。
主要從事城鄉人居環境修復及視覺研究,傳統經典藝術品在當代室內陳設中的運用,古典家具、藝術品的品鑒和研究。
姓名:何凡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藝術與科技創新
1997年7月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附中,2001年7月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獲學士學位;2010年2月獲湖北美術學院碩士學位。現為環境藝術設計系設計與表現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導師。
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建筑裝飾協會CBDA高級室內建筑師,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CIID會員。中船重工CSIC中華游輪研發項目評審專家。
設計作品多次入選全國設計大展。曾獲教育部文化部一等獎,全國室內設計大展金獎。獲國家實用型專利一項。2019年設計作品入選全國第十三屆美展建筑設計類。
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2篇,出版教材與專著5部。
姓名:王鳴峰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舊建筑改造
老舊社區改造
1993年7月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 環境藝術設計系,獲文學學士學位;于2011年7月畢業,獲藝術碩士學位。現為湖北美術學院環藝系副教授。
姓名:吳玨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景觀設計
公共藝術
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專業,現為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系副教授,住建部中國建筑文化藝術協會高級環境藝術師, 中國建筑學會會員,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景觀設計和城市公共藝術。
主持編著《景觀項目設計》和《材料與構造-景觀部分》兩本教材被列為高等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指導教材;獨立撰寫專業論文十余篇;主持、參與完成多項武漢交通公共藝術及城市景觀、設施更新設計研究。
姓名:潘延賓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景觀規劃設計
風景園林專業學士,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專業碩士。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會員,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風景園林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風景園林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5年進入湖北美術學院環藝系,擔任專業課教師。現為風景園林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專注于種植規劃設計和生態景觀規劃。
姓名:丁凱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景觀設計
2003年6月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獲學士學位;于2006年7月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學科,獲碩士學位。現為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會員;湖北省風景園林學會理事。
三、人才培養舉措與成效
(一)實行導師負責制及導師指導與課題組制培養相結合的方式,聘請本領域有經驗的專家配合指導藝術設計實踐。導師為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負責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的指導和管理。從每個研究生的實際出發,制定和調整研究生培養計劃,組織并指導研究生進行培養過程中各環節的實施。負責學風建設及學術道德教育,培養研究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和學術創新的能力,并對研究生學習過程中各環節進行考核。培養單位根據各研究方向具體情況組建導師組。
(二)突出專業特點,以實踐為主兼顧理論及素質培養,采用課堂講授、技能技巧訓練與藝術設計實踐等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單位應創造藝術設計實踐條件,建立多種形式的實踐基地。本專業現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藝術設計專業的重要建設內容之一,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工學和藝術學交叉專業人才培養國家級項目。獲批2019年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項目—湖泊水網地區傳統村落的創新營建。
四、就業方向與領域
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已經成為文化藝術類院校中與社會結合最緊密、社會應用最廣泛的專業之一,率先提出并驗證了“藝術設計就是生產力”的口號,為社會培養了大批以藝術感知為基礎、以科技成果為支撐、以人文關懷為根本、以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評價為目標的專業人才。本專業方向培養從事適應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的設計理論研究、設計教學、設計實踐、設計管理,掌握系統設計創新方法并具有創新精神的專業人才。
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園林工程實驗室介紹
環境藝術設計系園林工程實驗室實驗室簡介
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園林工程實驗室,于2016年籌備建設,2017年獲學校批準立項建設,投資約180萬元。位于A8教學樓310,目前已完成環境改造及部分設備采購,開始投入使用。
該實驗室的建設,主要是為了配套湖北美術學院風景園林專業,促進風景園林本科專業教學更加科學規范。同時對環境設計專業的景觀課程教學起到積極推動和影響。主要幫助學生了解和認知常見園林工程中的材料,并通過實地測繪測量,對園林設計中的土壤類型以及簡要分析、地形高程及其在設計中的應用、植物及園林建筑和構筑物的測量、園林設計場地環境航拍、園林材料及設計作品的數據采集等實踐性教學環節起到輔助作用。
負責教師及管理團隊
實驗室負責人:潘延賓
教師管理團隊:向明炎、丁凱、吳玨、周宇亭、蔣俊杰、田飛、王曉虎、任川
專業課程協作:盧珺、何明、黃學軍、王鳴峰
實驗室工程分區
三個工程分區:材料展示區、多媒體授課及實驗操作區、教師辦公區。材料展示區主要用于常見園林材料的展示和收集,主要由模型展示臺、材料展示臺和電腦數據庫組成。多媒體授課及實驗操作區由多媒體教學設備、實驗操作臺、作業展示墻組成。教師辦公區由辦公桌椅、沙發、書柜、設備柜、防潮柜等組成。
常規教學課程
主要用于以下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園林工程學》、《園林植物學》、《園林設計》、《公共景觀設計》、《風景建筑設計》等,并可用于風景園林本科專業的所有專科課的理論多媒體授課(限于一次性授課人數不超過25人的班級)或小型實踐教學研討。
專業技術層面研究
1. 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
2. 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
3. 風景園林遺產保護
4. 園林植物與應用
實驗室教學活動
因未完成建設,尚未開展。
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空間圖形實驗室介紹
環境藝術設計系空間圖形實驗室實驗室簡介
空間圖形實驗室是環境藝術設計系主要的實驗室之一,隸屬設計基礎教研室。前身為木工實驗室,2014年正式更名為空間圖形實驗室。
空間圖形實驗室主要的作用就是輔助教學,同時研究和開發空間圖形的高新技術材料的運用,為環境藝術設計和建筑構造基礎教學提供有力的三維實體感觀支撐與可視化經驗支持。
通過對傳統模型的制作和各項工具的使用,掌握和了解基本的工作模型及精細模型操作技能;培養學生對空間的分析和判斷能力;提高對建筑構造和建筑材料的認知和理解;豐富對空間的綜合表達能力;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的協同。
負責教師及團隊管理
實驗室負責人:張進
教師管理團隊:朱亞麗、晏以晴、任川
專業課程協作:吳寧、何凡、何東明
實驗室功能分區
空間圖形實驗室分為三個主要功能區:工作模型制作區、精細模型制作區、小木作制作區,及配套工具間和材料庫房。
計劃在此基礎上逐漸開辟數字模型制作區、3D打印模型工作區,以適應當今數字化教學發展趨勢的需求。
常規教學課程
空間圖形實驗室的使用可以涵蓋整個環境藝術設計系各階段的教學要求,主要承擔設計基礎教學階段的《空間與建造》、《設計原理》;專業方向課程學習的《設計專題》;和綜合能力培養階段的《畢業設計》等課程。
同時也可承擔學校或系里組織的教學活動和學術交流,如《臨時建造》、《小木作工作營》等。
專業技術層面研究
1、 建筑空間研究;
2、 建筑結構或構造創新研究;
3、 材料特性及施工工藝研究;
4、 空間模擬和成果展示。
實驗室教學活動
1、2015“臨時建造—物境之橋”競賽(第三屆)
2015年4月-12月,由環境藝術設計系發起,由空間圖形實驗室承辦的主題為“創造一個健康的河畔生活系統”的全校范圍內的設計競賽,即2015“臨時建造—物境之橋”競賽(第三屆)。
2、省部共建項目活動
2015年4月23日,我系邀請武漢理工大學土建學院道橋教研室講師,秦世強博士來我系交流講座。同時也為參加圖形實驗室正在進行的“臨時建造—物境之橋”競賽的同學們作指導。
2016年9月,省部共建項目活動中,武漢理工大學硅酸鹽實驗室幫助我系空間圖形實驗室籌集混凝土材料試驗系統。
3、2015-1016下學期《設計原理——小型公共建筑設計》結課模型展
湖北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本土建造實驗室介紹
環境藝術設計系本土建造實驗室實驗室簡介
本土建造實驗室是環境藝術設計系主要的實驗室之一,實驗室立足于本土性,實驗性,建造性為研究原則,為環境設計專業建筑藝術方向教學提供必要的保障。
實驗室通過傳統建造、工業建造、實驗建造和數字建造體系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并掌握材料建造性語言;培養學生設計中的細部意識;拓展學生在材料應用中創新及實驗性設計實踐能力。
負責教師及團隊管理
實驗室負責人:何東明
教師管理團隊:周彤、張進、任川
專業課程協作:盧珺、何凡、朱亞麗、鄒鵬
實驗室功能分區
本土建造實驗室分為兩個主要功能區:一層為實驗工作區、二層為理論研究區。
其中實驗工作區擬計劃配置相應的模型制作、展示和數據采編等設備,理論研究區提供相應的圖書資料及數字設備。
常規教學課程
本土建造實驗室輔助于二年級建造課程教學研究,及建筑藝術方向(三、四年級)專題教學、畢業設計創作相關輔導課程。
同時也可承擔學校或系里組織的教學活動和學術交流,如《臨時建造》、《輕建造》、《實踐教學》、《教師作品展》、《寫生作品展》等。
專業技術層面研究
1、 空間與建構;
2、 體系與建造;
3、 氛圍與建造;
4、 文化與建造;
5、 數字建造
實驗室教學活動
1.2017年4月《輕建造計劃——看不見的花園》實驗教學展;
2.2017年3——5月畢業設計教學
添加湖北美術學院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湖北美術學院考研分數線、湖北美術學院報錄比、湖北美術學院考研群、湖北美術學院學姐、湖北美術學院考研真題、湖北美術學院專業目錄、湖北美術學院排名、湖北美術學院保研、湖北美術學院公眾號、湖北美術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湖北美術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湖北美術學院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湖北美術學院.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