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華東交通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華東交通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華東交通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華東交通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華東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華東交通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華東交通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華東交通大學考研難嗎]
[華東交通大學研究生院]
[華東交通大學考研群]
[華東交通大學研究生學費]
[華東交通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華東交通大學/6.jpg)
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點簡介
學術型一級學科招生專業080500 材料科學與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材料強度與斷裂;材料特種制備與加工;復合材料制備工藝、組織及性能;材料表面工程;材料加工工藝與仿真;輕金屬組織與性能。
考試科目:101 思想政治理論、201 英語一、302 數學二、809 機械工程材料
復試科目:材料成型工藝基礎、機械原理(任選一)
同等學力加試:材料力學、模具材料及表面強化技術
聯系人:胡勇13576012078 電子郵箱:huyong2136@163.com
070300 化學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環境與能源化學;有機功能化學;物理化學。
考試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705物理化學、823有機化學
復試科目:基礎化學實驗
同等學力加試:普通化學、物理化學實驗
聯系人:何忠義13970801238 電子郵箱:zhyhe@ecjtu.edu.cn
專業碩士招生專業
085216 化學工程碩士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材料工程;功能高分子材料研制與開發;新型稀土功能材料;石油助劑研制與開發;復合材料制備工藝;有機硅功能材料。
考試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論、204英語二、302數學二、834簡明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基礎
復試科目:基礎化學實驗、材料成型工藝基礎(任選一)
同等學力加試:1.普通化學、2.物理化學實驗、3.材料力學、4.模具材料及表面強化技術(1,2和3,4任選一組)
聯系人:何忠義13970801238 電子郵箱:zhyhe@ecjtu.edu.cn
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導師簡介
張 堅,二級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華東交通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在教學工作中曾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江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多項。主要從事特種加工、快速成型等先進制造技術,納米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等研究,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航空科學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以上課題10余項,發表論文60余篇,SCI、EI收錄20余篇。萬怡灶,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導師,華東交通大學材料學院院長;天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合肥工業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復合材料學會生物復合材料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復合材料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生物材料學會常務理事;《復合材料學報》編委;《ISRN Biomedical Engineering》Editorial Board Member;《Bioactive Materials》Editorial Board Member。主要從事生物醫用材料、復合材料、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的研究。近5年承擔科技部973項目(子項目)1項、科技部863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天津市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企業合作項目3項;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70余篇,其中一區10篇、二區35篇;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8項。可提供技術:鍍銅或鎳碳纖維、碳纖維/銅復合材料、屏蔽塑料(復合材料)、碳纖增強尼龍復合材料、衍生產品—玻纖復合材料(玻纖改性塑料)等。
電子郵箱: yzwantju@126.com
何忠義,二級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華東交通大學材料學院院長助理,華東交通大學材料學院交通材料與成型加工研究所所長,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與技術帶頭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師,江西省百千萬人才,第六屆摩擦、耐磨、減摩材料和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主持完成包括省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省部級科研課題8項,獲得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項,出版專著1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6項,發表相關論文70余篇,《Lubrication Science》、《Tribology International》、《Industry Lubrication and Tribology》、《精細化工》、《潤滑油》、《潤滑油與燃料》期刊的審稿人。主要從事潤滑油脂添加劑、金屬加工液、乳液潤滑和瀝青添加劑的研究。目前有產品和技術:新型三嗪潤滑油極壓抗磨添加劑,水溶性三嗪防腐抗磨多功能潤滑添加劑、含氮雜環咪唑啉防腐添加劑、新型除冰抗剝離瀝青添加劑、瀝青防紫外線和光老化添加劑;廢棄植物油制備潤滑脂技術。
聯系電話:13970801238 電子郵箱:hzy220567@163.com
趙龍志,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導師,江西省青年科學家,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江西省青年骨干教師,華東交通大學“天佑學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委,江西省、廣東省、河北省、山西省科技評審專家。中國材料研究學會會員,全國材料新技術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西機械工程學會塑性分會和模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表面工程學會理事,鑄造技術、兵器裝備工程學報編委,“鎮江制造2025”領軍人才。近期在國內外著名期刊發表文章160余篇,其中EI檢索62篇,SCI檢索27篇;主持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等科研項目30余項;主編教材6部,主要從事金屬基復合材料和激光表面工程技術研究。可轉化成果:模具和復雜構件的激光再制造技術、金屬基超耐磨復合材料。
聯系電話:13970051357 電子郵箱:zhaolongzhi@163.com
章家立,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華東交通大學材料學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主任,院教授委員會主任。主要從事導電聚和復合材料光電活性的研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過程流變學以及相變行為的研究。在高分子材料新產品開發和功能改性方面長期與企業合作。主持國家基金3項,省級項目6項,企業合作項目5項,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其中一區6篇,二區5篇;獲得國家授權專利7項。目前有產品和技術:高分子成型加工工藝;高分子材料新產品開發;傳統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功能化。
聯系電話:15807008870 電子郵箱:zhangjiajiali@163.com
韓 明,教授,博士后,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單晶生長技術、透射電子顯微術、EBSD解析未知晶體的Bravais點陣、分子動力學研究。具有三十余年從事材料微觀結構分析的豐富經驗。在國際上率先實現由單張EBSD花樣解析未知晶體的結構,為掃描電子顯微鏡及其電子背散射衍射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工作模式。近年來,使用LAMMPS模擬軟件,對形狀記憶合金中熱彈性馬氏體共格孿晶界面的原子結構及其可逆移動開展了大量的計算工作。
聯系電話:15979153114 電子郵箱:mhancn@163.com
何柏林,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江西省教學名師,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干教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表面工程分會委員,江西省表面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江西省焊接學會學會副理事長,江西省鍛壓協會副理事長,國際著名雜志《Surface Engineering》中方審稿員,華東交通大學學報主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表面技術》編委。一級優秀主講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作為主要參加人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完成省部級課題8項,獲省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主持完成省級教學改革項目3項,榮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省級示范性“工程訓練中心”、省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色專業、省級“機械工程材料”雙語教學示范課程等多個省級質量工程項目負責人。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科研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檢索16篇,EI檢索58篇),出版教材5部。主要從事材料強度與斷裂、納米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聯系電話:13870051536 電子郵箱:hebolin@163.com
熊麗萍,教授,碩士生導師,主持完成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主持完成包括省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省部級科研課題3項,發表相關論文30余篇,國家授權發明專利6項。主要從事潤滑油脂添加劑、稀土功能潤滑材料等研究。
目前有產品和技術:稀土潤滑脂添加劑、水溶性油酸咪唑啉極壓抗磨添加劑、咪唑啉乳液添加劑、雜環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能。
聯系電話:13576118309 電子郵箱:helijia666@163.com
楊紹明,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華東交通大學材料學院高分子材料系教授,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干教師。在國內外重要SCI收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余篇。是《Journal of Solid Electrochemistry》、《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的審稿人。近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3項和廳級項目3項,授權發明專利7項。主要從事基于納米材料構建的化學/生物傳感器的電化學和電分析化學研究;化學/生物傳感器在生命科學、能源環境、食品安全和醫藥等領域的應用研究;新型光電材料在光電化學傳感器中的應用和開發。
聯系電話:15979015703 電子郵箱:yangsm79@163.com
徐文媛,女,1975年10月生,教授,博士,一級主講教師,江西省化學化工協會理事,《Chin. J. Struc. Chem.》、《化學學報》、《浙江大學學報》、《黑龍江大學學報》等期刊審稿人,國家科技部基金委網評專家,廣東省、湖南省、山西省和江西省科技項目評審專家。1993年江西師范大學化學專業本科畢業,1997年江西師范大學有機化學碩士畢業,2003年華南理工大學工業催化專業博士畢業,長期在教學與科研一線工作。研究方向:有機硅材料,催化劑設計,環保科技。科研介紹:方向一,針對江西永修星火工業園企業,從事有機硅多功能材料的研發。方向二,從事催化劑的制備、改性和表征。方向三,從事反應機理的計算機模擬。方向四,從事MOFs核殼新材料的研發。共參與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0項,省級項目7項,廳級項目9項,橫向課題3項,校立課題2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主持人。獲省級教學比賽三等獎1項,主持人。目前主持在研國家基金2項(其中面上項目1項),橫向課題1項。共發表科研論文100余篇,被SCI收錄22篇,EI收錄7篇;授權發明專利3項;出版《物理化學》多媒體光盤1張,教材2本(含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1本)。
聯系電話:13870091975 電子郵箱:xwy1027@sina.com
熊光耀,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西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摩擦學分會和表面工程分會理事。主要從事復合材料制備與性能表征、材料表面改性與防護、增材制造及強韌化技術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課題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SCI、EI收錄40余篇,獲得發明專利5項,曾獲江西省優秀新產品三等獎1項,南昌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聯系電話:13970012261 電子郵箱:xiongguangyao@.com
胡 林,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曾任日本岡山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研究室訪問教授,華南農業大學博士后工作站/教育部生物農藥與化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博士后,美國波士頓Armstrong pharmaceutical inc R&D 博士后,美國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系博士后,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學會和美國化學學會會員;教育部農藥和化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客座教授,南京市科技創業領軍人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中國博士后基金1項,省部級課題5項。作為成果主要完成人,獲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專利二等獎,第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另獲得廣東省、江西省自然科學/技術進步獎5項。有9項成果通過了省部級鑒定,發表論文近百篇,其中SCI收錄35篇,EI收錄11篇。目前可產業化項目有:超級活性炭,重金屬高效吸附劑,高效定量吸入劑,高強度外墻保溫板,高效水泥助磨劑,水泥減水劑,超級電容器核心材料。
聯系電話:18679176268 電子郵箱:hulin21@sina.com
胡 劍,1990年生于江西南昌,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華東交通大學“天佑杰出人才”,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生物醫用復合材料分會常務委員。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師從盧柯院士,榮獲中科院“優秀畢業生”、中科院“師昌緒獎”、中科院“院長特別獎”、中科院“優博論文”等。主要從事納米金屬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揭示了納米金屬材料的結構-性能本征關系,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科學》)等期刊。
聯系電話:17607082109 電子郵箱:642688789@qq.com
萬迪慶,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先進鎂合金加工研究,目前主要業績有:(1)在高強度鑄造鎂合金的研發方面,首次采用熔體混合法制備出超高強度耐腐蝕鎂合金,解決了鑄造鎂合金力學性能偏低的難題。(2)在 Mg-Zn-Y準晶增強鎂合金方面,研究了準晶的形態演化及準晶增強高強度鎂合金,提出了花瓣狀準晶的形態演化理論模型;其研究成果發表在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Materials Letters等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上。(3)在高強鎂基阻尼結構材料研究方面,提出了鎂基阻尼材料合金化原理,系統解決了開發高強鎂合金的理論問題,并深入研究了阻尼鎂合金內耗行為。目前,發表論文80余篇,被SCI檢索40 余篇,獲批國家發明專利4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以第一完成人獲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項。赴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機械與工程系從事訪問研究。入選江西省杰出青年項目計劃。目前擔任十余種國際知名期刊的審稿人和多個國際會議的成員。
聯系電話:13979175247 電子郵箱:divadwan@tom.com
胡 勇,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華東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主任。主要從事激光加工、金屬及其復合材料、半固態成形研究。主持和參與國家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教育廳項目、江西省鎢銅新材料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等項目10多項。參與獲得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江西省高等學校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錄2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項,出版專著1部,主編教材料1部。
聯系方式:13576012078 電子郵箱:huyong2136@163.com
方智利,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1996年昆明理工大學本科畢業,2002年昆明理工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2013年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化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長期在教學與科研一線工作,主要從事手性分離材料的合成設計、防滑功能材料的合成與設計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參與國家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橫向課題等項目5項。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錄20余篇。
聯系電話:13767072990 電子郵箱:fangzhili1972@126.com
郭贊如,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2013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理學博士位。2013至2014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主要從事功能聚合物的制備和性能調控,以及智能凝膠的研究。在《Adv.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Chem. Commun.》、《Soft Matter》等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所發表論文被引用400余次。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青年基金2項,申請專利3項,授權1項。
聯系電話:18870863015 電子郵箱:guozanru@163.com
羅紅林,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2008年獲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1986.7-1995.9工作于江西省林科院,1995.10-2015.7在天津大學工作,2015年調入華東交通大學工作。近年來,主要從事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生物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參與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面上項目,天津市基金項目,江西省面上基金項目等10余項,并獲得國內企業橫向課題的資助;其中,主持國家基金面上項目、地區項目各一項、江西省面上基金項目一項。在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如《J Mater Chem A》、《Mater Des》)等上發表學術論文近40多篇,其中被SCI/EI檢索近40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申請及獲批的發明專利多項。
聯系電話:13767970484 電子郵箱:hlluo@tju.edu.cn
沈明學,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1982年出生,博士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2017年由浙江工業大學調入我校材料學院。現主要從事摩擦學及表面工程、輪軌材料強韌化技術、大型裝備(高鐵、核電等)關鍵零部件(高速輪軌、橡塑密封等)服役行為研究。近年來,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Wear》、《Tribology International》、《Tribology Letters》、《Tribology Transactions》、《機械工程學報》和《摩擦學學報》等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科技廳公益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一等和特別資助)及企業橫向課題等科研項目20余項,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973)、國家安全重大基礎研究計劃、國家基金等國家級課題多項;申請和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目。應邀擔任《Wear》、《Trib. Int.》、《Eng Fail Anal》、《IEEE Access》、《P I Mech Eng E-J Pro》、《Polym Composite》、《Polym AdvanTechnol》、《Microelectron Reliab》、《機械工程學報》、《浙江大學學報》等20余種國內外SCI/EI學術期刊審稿專家。
主要榮譽與學術兼職:
江西省青年“井崗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
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
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雙創)人才計劃
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育才工程”計劃
華東交通大學天佑優秀人才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
香港機械工程師協會(HKSME)高級會員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表面工程分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摩擦學設計專委會委員
中國圖學學會制圖技術專委會委員
江西省機械工程學會表面工程分會理事
聯系電話:13605809066 電子郵箱:shenmingxue@126.com
趙明娟,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材料激光成型、材料模擬仿真、載運工具材料的安全可靠性研究,主持并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與江鈴汽車、方大特鋼開展良好的合作,為地方經濟發展開展了良好的技術服務,近期在國內外知名雜志發表50余篇文章, 其中SCI/EI檢索20余篇,申請專利10余項。
聯系電話:15270958858
電子郵箱:zhaomingjuan100@163.com
劉建平,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材料學院高分子系副主任。主持或承擔國家和省級項目8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主要研究興趣為:(1)面向能源與環境應用的平臺化合物催化制備新方法,(2)精細與專用化學品化學的開發與應用。
聯系電話:0791-87046775 電子郵箱: liujp@ecjtu.jx.cn
曾建邦,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2011年獲重慶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工作,2015年調入華東交通大學工作。近年來,主要從事電化學能源動力技術(如鋰離子電池、鋰空氣電池和燃料電池),節能與散熱技術(如汽車動力電池和IGBT散熱等),新能源技術(如太陽能和天然氣水合物),復雜多物理場耦合數值模擬技術(如格子Boltzmann方法和光滑粒子水力學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來,主持參與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面上項目等10余項,并多次獲得國內外著名企業橫向課題的資助;在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Science Bulletion》)上發表學術論文近60篇,其中被SCI/EI檢索近40篇,他引兩百余次;獲廣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出版學術專著1部;申請及獲批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共20余項。
聯系電話:17770030391 電子郵箱:jbzeng68@sina.com
敖海勇,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2013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獲工學博士學位。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骨科內植物重點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從事金屬醫用材料表面改性、細菌纖維素基組織工程支架、抗菌材料、皮膚功能敷料等相關研究。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項目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重點項目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全國博士后基金項目1項,發表SCI論文1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4項,授權3項。
聯系電話:15797863906 電子郵箱:aohyong@126.com
臧東勉,博士后,2017年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同年6月調入華東交通大學任教。主要從事仿生超浸潤金屬(鎂合金、鋁合金、鈦合金、銅合金、鋼鐵等)表面制備技術及機理研究,研究金屬表面的浸潤性(超疏水、超疏油、超雙親、水下超疏油、疏氣等)、抗凝血、自清潔、耐蝕、防霧、海洋污損及防除、抗凝露、抗結霜、防冰覆等表/界面特性,拓展金屬材料在生物材料、熱交換、液相分離、石油化工、空中飛行器蒙皮、海洋工程設備等行業領域的應用背景。相關研究工作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Nature Communications, Corrosion Science, Scripta Materialia等期刊。目前是《山東化工》編委,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 Corrosion Science,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Materials Letters, Microscopy Research and Technique等期刊獨立審稿人。
聯系電話:13699532086 電子郵箱: zang8192680@126.com
王少會,博士,碩士生導師,江西省科技特派員。主要從事納米聚烯烴復合材料的合成與改性、光催化廢棄物的降解、新型功能性涂料和粘合劑、生物質材料的工業應用等方面的研究與應用。主持參與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省教育廳項目2項,主持江西省交通運輸廳項目1項。近年在國際期刊等發表論文3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項。
聯系電話:13870634640 電子郵箱:114559526@qq.com
劉德佳,男,中共黨員,工學博士,碩士生導師。2009年獲江蘇科技大學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學士學位,2014年獲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同年進入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工作。主要從事鎂合金攪拌摩擦焊接/加工、新材料焊接性能及接頭強韌化研究。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3項。在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如《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lding and Joining》)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SCI收錄15篇,累計被引次數近200次,申請授權國家發明專利近10項。積極指導學生參加國家級和省級科技創新與科技競賽活動,獲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10余次。
聯系電話:13672228301 電子郵箱:ldj515@126.com
李 力,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的研究:焊接工藝及變形控制、新型焊接材料研制技術、軌道交通車輛輕量化CAD/CAM/CAE。主持在研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重點項目)、國家金屬材料凈成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放基金項目、江西省教改課題等項目共計6項,承接了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中車南京鋪鎮車輛有限公司、南方電網有限公司、廣東省電力研究院、廣州造船廠、貴研鉑業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中南機械有限公司、中國一汽等企業攻關項目共二十余項,作為主要參與人參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十余項;發表中文核心以上論文四十余篇,其中SCI收錄16篇;以排名第一身份獲得國家教育部教學成果獎勵1次、江西省教育廳教學成果獎勵3次、中國發明專利授權3項,主編教材4部、參編教材7部。
聯系電話:18702649042 電子郵箱:liliecjtu@163.com
劉永鑫,博士,講師,碩士生副導師。2010年畢業于吉林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獲得工學學士學位。2016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無機化學專業,獲得理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功能納米粒子與金屬有機骨架復合結構的可控制備及應用的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Nanoscale,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CrystEngComm.; Mater. Lett.和J. Solid State Chem.等SCI期刊中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主持省青年基金1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
電子郵箱:liuyx629@foxmail.com
鐘 昀,博士,講師,碩士生導師。1995年南京大學化學專業本科畢業,2002年華南師范大學有機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2005年蘭州大學無機化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在教學與科研一線工作,主要從事功能配合物、無機納米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參與省級、國家級課題數項。SCI期刊發表論文5篇。
聯系電話:13870615297 電子郵箱:zhongyun1973@126.com
章日超,工學博士,講師,碩士生導師。2010年在四川大學獲得材料加工工程博士,2010.9-2016.12,在浙江大學從事博士后工作,2012.9-2013.9,在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從事博士后工作,2014.4-2016.4加入英國女王大學先進高分子材料實驗室繼續從事聚合物結構性能的調控研究。一直從事聚合物在加工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物理問題進行研究,尤其是聚合物在結晶過程中形成的形態結構對聚合物性能的影響,如在加工過程中出現的剪切、拉伸等應力場誘導聚合物形成的結構形態對聚合物制品的物理和力學性能的影響。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ses,polymer等雜志發表30余篇論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申請發明專利3項,已授權2項。
聯系電話:18779116894 電子郵箱:r.zhang@ecjtu.edu.cn
陳 曦,博士,講師,碩士生導師。2015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獲理學博士位。主要從事新型相變材料、有機/無機雜化高分子材料等的制備、性能調控及結晶與轉變研究。以第一及通訊作者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Carbohydrate Polymers》、《Polymer》、《Polym. Chem.》等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目前,主持或作為項目骨干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教育廳等科研項目6項。
聯系方式:chenxi731@foxmail.com
唐延川,博士,碩士生導師,江西省機械工程學會鍛壓(塑性工程、模具)分會理事。2017年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獲工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金屬材料壓力加工及組織性能控制、先進金屬結構材料開發及金屬基復合材料激光成形技術等研究。近年來,主持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1項,51701074)、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江西自然科學基金(主持1項,20181BAB216003)、江西省教育廳項目(主持1項,GJJ170407)、企業橫向課題等項目20余項;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Materials & Design、Materials Letters、Metals、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等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申請和授權國家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7項,并入選華東交通大學“天佑人才計劃”。
聯系方張 堅,二級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華東交通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在教學工作中曾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江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多項。主要從事特種加工、快速成型等先進制造技術,納米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等研究,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航空科學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以上課題10余項,發表論文60余篇,SCI、EI收錄20余篇。
萬怡灶,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導師,華東交通大學材料學院院長;天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合肥工業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復合材料學會生物復合材料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復合材料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生物材料學會常務理事;《復合材料學報》編委;《ISRN Biomedical Engineering》Editorial Board Member;《Bioactive Materials》Editorial Board Member。主要從事生物醫用材料、復合材料、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的研究。近5年承擔科技部973項目(子項目)1項、科技部863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天津市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企業合作項目3項;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70余篇,其中一區10篇、二區35篇;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8項。可提供技術:鍍銅或鎳碳纖維、碳纖維/銅復合材料、屏蔽塑料(復合材料)、碳纖增強尼龍復合材料、衍生產品—玻纖復合材料(玻纖改性塑料)等。
電子郵箱: yzwantju@126.com
何忠義,二級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華東交通大學材料學院院長助理,華東交通大學材料學院交通材料與成型加工研究所所長,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與技術帶頭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師,江西省百千萬人才,第六屆摩擦、耐磨、減摩材料和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主持完成包括省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省部級科研課題8項,獲得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項,出版專著1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6項,發表相關論文70余篇,《Lubrication Science》、《Tribology International》、《Industry Lubrication and Tribology》、《精細化工》、《潤滑油》、《潤滑油與燃料》期刊的審稿人。主要從事潤滑油脂添加劑、金屬加工液、乳液潤滑和瀝青添加劑的研究。目前有產品和技術:新型三嗪潤滑油極壓抗磨添加劑,水溶性三嗪防腐抗磨多功能潤滑添加劑、含氮雜環咪唑啉防腐添加劑、新型除冰抗剝離瀝青添加劑、瀝青防紫外線和光老化添加劑;廢棄植物油制備潤滑脂技術。
聯系電話:13970801238 電子郵箱:hzy220567@163.com
趙龍志,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導師,江西省青年科學家,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江西省青年骨干教師,華東交通大學“天佑學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委,江西省、廣東省、河北省、山西省科技評審專家。中國材料研究學會會員,全國材料新技術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西機械工程學會塑性分會和模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表面工程學會理事,鑄造技術、兵器裝備工程學報編委,“鎮江制造2025”領軍人才。近期在國內外著名期刊發表文章160余篇,其中EI檢索62篇,SCI檢索27篇;主持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等科研項目30余項;主編教材6部,主要從事金屬基復合材料和激光表面工程技術研究。可轉化成果:模具和復雜構件的激光再制造技術、金屬基超耐磨復合材料。
聯系電話:13970051357 電子郵箱:zhaolongzhi@163.com
章家立,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華東交通大學材料學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主任,院教授委員會主任。主要從事導電聚和復合材料光電活性的研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過程流變學以及相變行為的研究。在高分子材料新產品開發和功能改性方面長期與企業合作。主持國家基金3項,省級項目6項,企業合作項目5項,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其中一區6篇,二區5篇;獲得國家授權專利7項。目前有產品和技術:高分子成型加工工藝;高分子材料新產品開發;傳統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功能化。
聯系電話:15807008870 電子郵箱:zhangjiajiali@163.com
韓 明,教授,博士后,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單晶生長技術、透射電子顯微術、EBSD解析未知晶體的Bravais點陣、分子動力學研究。具有三十余年從事材料微觀結構分析的豐富經驗。在國際上率先實現由單張EBSD花樣解析未知晶體的結構,為掃描電子顯微鏡及其電子背散射衍射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工作模式。近年來,使用LAMMPS模擬軟件,對形狀記憶合金中熱彈性馬氏體共格孿晶界面的原子結構及其可逆移動開展了大量的計算工作。
聯系電話:15979153114 電子郵箱:mhancn@163.com
何柏林,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江西省教學名師,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干教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表面工程分會委員,江西省表面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江西省焊接學會學會副理事長,江西省鍛壓協會副理事長,國際著名雜志《Surface Engineering》中方審稿員,華東交通大學學報主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表面技術》編委。一級優秀主講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作為主要參加人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完成省部級課題8項,獲省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主持完成省級教學改革項目3項,榮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省級示范性“工程訓練中心”、省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色專業、省級“機械工程材料”雙語教學示范課程等多個省級質量工程項目負責人。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科研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檢索16篇,EI檢索58篇),出版教材5部。主要從事材料強度與斷裂、納米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聯系電話:13870051536 電子郵箱:hebolin@163.com
熊麗萍,教授,碩士生導師,主持完成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主持完成包括省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省部級科研課題3項,發表相關論文30余篇,國家授權發明專利6項。主要從事潤滑油脂添加劑、稀土功能潤滑材料等研究。
目前有產品和技術:稀土潤滑脂添加劑、水溶性油酸咪唑啉極壓抗磨添加劑、咪唑啉乳液添加劑、雜環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能。
聯系電話:13576118309 電子郵箱:helijia666@163.com
楊紹明,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華東交通大學材料學院高分子材料系教授,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干教師。在國內外重要SCI收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余篇。是《Journal of Solid Electrochemistry》、《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的審稿人。近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3項和廳級項目3項,授權發明專利7項。主要從事基于納米材料構建的化學/生物傳感器的電化學和電分析化學研究;化學/生物傳感器在生命科學、能源環境、食品安全和醫藥等領域的應用研究;新型光電材料在光電化學傳感器中的應用和開發。
聯系電話:15979015703 電子郵箱:yangsm79@163.com
徐文媛,女,1975年10月生,教授,博士,一級主講教師,江西省化學化工協會理事,《Chin. J. Struc. Chem.》、《化學學報》、《浙江大學學報》、《黑龍江大學學報》等期刊審稿人,國家科技部基金委網評專家,廣東省、湖南省、山西省和江西省科技項目評審專家。1993年江西師范大學化學專業本科畢業,1997年江西師范大學有機化學碩士畢業,2003年華南理工大學工業催化專業博士畢業,長期在教學與科研一線工作。研究方向:有機硅材料,催化劑設計,環保科技。科研介紹:方向一,針對江西永修星火工業園企業,從事有機硅多功能材料的研發。方向二,從事催化劑的制備、改性和表征。方向三,從事反應機理的計算機模擬。方向四,從事MOFs核殼新材料的研發。共參與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0項,省級項目7項,廳級項目9項,橫向課題3項,校立課題2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主持人。獲省級教學比賽三等獎1項,主持人。目前主持在研國家基金2項(其中面上項目1項),橫向課題1項。共發表科研論文100余篇,被SCI收錄22篇,EI收錄7篇;授權發明專利3項;出版《物理化學》多媒體光盤1張,教材2本(含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1本)。
聯系電話:13870091975 電子郵箱:xwy1027@sina.com
熊光耀,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西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摩擦學分會和表面工程分會理事。主要從事復合材料制備與性能表征、材料表面改性與防護、增材制造及強韌化技術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課題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SCI、EI收錄40余篇,獲得發明專利5項,曾獲江西省優秀新產品三等獎1項,南昌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聯系電話:13970012261 電子郵箱:xiongguangyao@.com
胡 林,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曾任日本岡山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研究室訪問教授,華南農業大學博士后工作站/教育部生物農藥與化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博士后,美國波士頓Armstrong pharmaceutical inc R&D 博士后,美國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系博士后,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學會和美國化學學會會員;教育部農藥和化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客座教授,南京市科技創業領軍人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中國博士后基金1項,省部級課題5項。作為成果主要完成人,獲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專利二等獎,第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另獲得廣東省、江西省自然科學/技術進步獎5項。有9項成果通過了省部級鑒定,發表論文近百篇,其中SCI收錄35篇,EI收錄11篇。目前可產業化項目有:超級活性炭,重金屬高效吸附劑,高效定量吸入劑,高強度外墻保溫板,高效水泥助磨劑,水泥減水劑,超級電容器核心材料。
聯系電話:18679176268 電子郵箱:hulin21@sina.com
胡 劍,1990年生于江西南昌,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華東交通大學“天佑杰出人才”,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生物醫用復合材料分會常務委員。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師從盧柯院士,榮獲中科院“優秀畢業生”、中科院“師昌緒獎”、中科院“院長特別獎”、中科院“優博論文”等。主要從事納米金屬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揭示了納米金屬材料的結構-性能本征關系,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科學》)等期刊。
聯系電話:17607082109 電子郵箱:642688789@qq.com
萬迪慶,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先進鎂合金加工研究,目前主要業績有:(1)在高強度鑄造鎂合金的研發方面,首次采用熔體混合法制備出超高強度耐腐蝕鎂合金,解決了鑄造鎂合金力學性能偏低的難題。(2)在 Mg-Zn-Y準晶增強鎂合金方面,研究了準晶的形態演化及準晶增強高強度鎂合金,提出了花瓣狀準晶的形態演化理論模型;其研究成果發表在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Materials Letters等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上。(3)在高強鎂基阻尼結構材料研究方面,提出了鎂基阻尼材料合金化原理,系統解決了開發高強鎂合金的理論問題,并深入研究了阻尼鎂合金內耗行為。目前,發表論文80余篇,被SCI檢索40 余篇,獲批國家發明專利4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以第一完成人獲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項。赴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機械與工程系從事訪問研究。入選江西省杰出青年項目計劃。目前擔任十余種國際知名期刊的審稿人和多個國際會議的成員。
聯系電話:13979175247 電子郵箱:divadwan@tom.com
胡 勇,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華東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主任。主要從事激光加工、金屬及其復合材料、半固態成形研究。主持和參與國家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教育廳項目、江西省鎢銅新材料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等項目10多項。參與獲得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江西省高等學校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錄2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項,出版專著1部,主編教材料1部。
聯系方式:13576012078 電子郵箱:huyong2136@163.com
方智利,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1996年昆明理工大學本科畢業,2002年昆明理工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2013年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化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長期在教學與科研一線工作,主要從事手性分離材料的合成設計、防滑功能材料的合成與設計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參與國家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橫向課題等項目5項。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錄20余篇。
聯系電話:13767072990 電子郵箱:fangzhili1972@126.com
郭贊如,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2013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理學博士位。2013至2014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主要從事功能聚合物的制備和性能調控,以及智能凝膠的研究。在《Adv.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Chem. Commun.》、《Soft Matter》等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所發表論文被引用400余次。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青年基金2項,申請專利3項,授權1項。
聯系電話:18870863015 電子郵箱:guozanru@163.com
羅紅林,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2008年獲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1986.7-1995.9工作于江西省林科院,1995.10-2015.7在天津大學工作,2015年調入華東交通大學工作。近年來,主要從事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生物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參與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面上項目,天津市基金項目,江西省面上基金項目等10余項,并獲得國內企業橫向課題的資助;其中,主持國家基金面上項目、地區項目各一項、江西省面上基金項目一項。在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如《J Mater Chem A》、《Mater Des》)等上發表學術論文近40多篇,其中被SCI/EI檢索近40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申請及獲批的發明專利多項。
聯系電話:13767970484 電子郵箱:hlluo@tju.edu.cn
沈明學,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1982年出生,博士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2017年由浙江工業大學調入我校材料學院。現主要從事摩擦學及表面工程、輪軌材料強韌化技術、大型裝備(高鐵、核電等)關鍵零部件(高速輪軌、橡塑密封等)服役行為研究。近年來,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Wear》、《Tribology International》、《Tribology Letters》、《Tribology Transactions》、《機械工程學報》和《摩擦學學報》等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科技廳公益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一等和特別資助)及企業橫向課題等科研項目20余項,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973)、國家安全重大基礎研究計劃、國家基金等國家級課題多項;申請和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目。應邀擔任《Wear》、《Trib. Int.》、《Eng Fail Anal》、《IEEE Access》、《P I Mech Eng E-J Pro》、《Polym Composite》、《Polym AdvanTechnol》、《Microelectron Reliab》、《機械工程學報》、《浙江大學學報》等20余種國內外SCI/EI學術期刊審稿專家。
主要榮譽與學術兼職:
江西省青年“井崗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
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
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雙創)人才計劃
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育才工程”計劃
華東交通大學天佑優秀人才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
香港機械工程師協會(HKSME)高級會員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表面工程分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摩擦學設計專委會委員
中國圖學學會制圖技術專委會委員
江西省機械工程學會表面工程分會理事
聯系電話:13605809066 電子郵箱:shenmingxue@126.com
趙明娟,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材料激光成型、材料模擬仿真、載運工具材料的安全可靠性研究,主持并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與江鈴汽車、方大特鋼開展良好的合作,為地方經濟發展開展了良好的技術服務,近期在國內外知名雜志發表50余篇文章, 其中SCI/EI檢索20余篇,申請專利10余項。
聯系電話:15270958858
電子郵箱:zhaomingjuan100@163.com
劉建平,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材料學院高分子系副主任。主持或承擔國家和省級項目8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主要研究興趣為:(1)面向能源與環境應用的平臺化合物催化制備新方法,(2)精細與專用化學品化學的開發與應用。
聯系電話:0791-87046775 電子郵箱: liujp@ecjtu.jx.cn
曾建邦,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2011年獲重慶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工作,2015年調入華東交通大學工作。近年來,主要從事電化學能源動力技術(如鋰離子電池、鋰空氣電池和燃料電池),節能與散熱技術(如汽車動力電池和IGBT散熱等),新能源技術(如太陽能和天然氣水合物),復雜多物理場耦合數值模擬技術(如格子Boltzmann方法和光滑粒子水力學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來,主持參與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面上項目等10余項,并多次獲得國內外著名企業橫向課題的資助;在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Science Bulletion》)上發表學術論文近60篇,其中被SCI/EI檢索近40篇,他引兩百余次;獲廣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出版學術專著1部;申請及獲批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共20余項。
聯系電話:17770030391 電子郵箱:jbzeng68@sina.com
敖海勇,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2013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獲工學博士學位。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骨科內植物重點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從事金屬醫用材料表面改性、細菌纖維素基組織工程支架、抗菌材料、皮膚功能敷料等相關研究。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項目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重點項目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全國博士后基金項目1項,發表SCI論文1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4項,授權3項。
聯系電話:15797863906 電子郵箱:aohyong@126.com
臧東勉,博士后,2017年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同年6月調入華東交通大學任教。主要從事仿生超浸潤金屬(鎂合金、鋁合金、鈦合金、銅合金、鋼鐵等)表面制備技術及機理研究,研究金屬表面的浸潤性(超疏水、超疏油、超雙親、水下超疏油、疏氣等)、抗凝血、自清潔、耐蝕、防霧、海洋污損及防除、抗凝露、抗結霜、防冰覆等表/界面特性,拓展金屬材料在生物材料、熱交換、液相分離、石油化工、空中飛行器蒙皮、海洋工程設備等行業領域的應用背景。相關研究工作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Nature Communications, Corrosion Science, Scripta Materialia等期刊。目前是《山東化工》編委,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 Corrosion Science,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Materials Letters, Microscopy Research and Technique等期刊獨立審稿人。
聯系電話:13699532086 電子郵箱: zang8192680@126.com
王少會,博士,碩士生導師,江西省科技特派員。主要從事納米聚烯烴復合材料的合成與改性、光催化廢棄物的降解、新型功能性涂料和粘合劑、生物質材料的工業應用等方面的研究與應用。主持參與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省教育廳項目2項,主持江西省交通運輸廳項目1項。近年在國際期刊等發表論文3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項。
聯系電話:13870634640 電子郵箱:114559526@qq.com
劉德佳,男,中共黨員,工學博士,碩士生導師。2009年獲江蘇科技大學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學士學位,2014年獲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同年進入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工作。主要從事鎂合金攪拌摩擦焊接/加工、新材料焊接性能及接頭強韌化研究。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3項。在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如《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lding and Joining》)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SCI收錄15篇,累計被引次數近200次,申請授權國家發明專利近10項。積極指導學生參加國家級和省級科技創新與科技競賽活動,獲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10余次。
聯系電話:13672228301 電子郵箱:ldj515@126.com
李 力,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的研究:焊接工藝及變形控制、新型焊接材料研制技術、軌道交通車輛輕量化CAD/CAM/CAE。主持在研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重點項目)、國家金屬材料凈成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放基金項目、江西省教改課題等項目共計6項,承接了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中車南京鋪鎮車輛有限公司、南方電網有限公司、廣東省電力研究院、廣州造船廠、貴研鉑業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中南機械有限公司、中國一汽等企業攻關項目共二十余項,作為主要參與人參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十余項;發表中文核心以上論文四十余篇,其中SCI收錄16篇;以排名第一身份獲得國家教育部教學成果獎勵1次、江西省教育廳教學成果獎勵3次、中國發明專利授權3項,主編教材4部、參編教材7部。
聯系電話:18702649042 電子郵箱:liliecjtu@163.com
劉永鑫,博士,講師,碩士生副導師。2010年畢業于吉林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獲得工學學士學位。2016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無機化學專業,獲得理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功能納米粒子與金屬有機骨架復合結構的可控制備及應用的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Nanoscale,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CrystEngComm.; Mater. Lett.和J. Solid State Chem.等SCI期刊中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主持省青年基金1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
電子郵箱:liuyx629@foxmail.com
鐘 昀,博士,講師,碩士生導師。1995年南京大學化學專業本科畢業,2002年華南師范大學有機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2005年蘭州大學無機化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在教學與科研一線工作,主要從事功能配合物、無機納米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參與省級、國家級課題數項。SCI期刊發表論文5篇。
聯系電話:13870615297 電子郵箱:zhongyun1973@126.com
章日超,工學博士,講師,碩士生導師。2010年在四川大學獲得材料加工工程博士,2010.9-2016.12,在浙江大學從事博士后工作,2012.9-2013.9,在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從事博士后工作,2014.4-2016.4加入英國女王大學先進高分子材料實驗室繼續從事聚合物結構性能的調控研究。一直從事聚合物在加工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物理問題進行研究,尤其是聚合物在結晶過程中形成的形態結構對聚合物性能的影響,如在加工過程中出現的剪切、拉伸等應力場誘導聚合物形成的結構形態對聚合物制品的物理和力學性能的影響。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ses,polymer等雜志發表30余篇論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申請發明專利3項,已授權2項。
聯系電話:18779116894 電子郵箱:r.zhang@ecjtu.edu.cn
陳 曦,博士,講師,碩士生導師。2015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獲理學博士位。主要從事新型相變材料、有機/無機雜化高分子材料等的制備、性能調控及結晶與轉變研究。以第一及通訊作者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Carbohydrate Polymers》、《Polymer》、《Polym. Chem.》等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目前,主持或作為項目骨干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教育廳等科研項目6項。
聯系方式:chenxi731@foxmail.com
唐延川,博士,碩士生導師,江西省機械工程學會鍛壓(塑性工程、模具)分會理事。2017年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獲工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金屬材料壓力加工及組織性能控制、先進金屬結構材料開發及金屬基復合材料激光成形技術等研究。近年來,主持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1項,51701074)、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江西自然科學基金(主持1項,20181BAB216003)、江西省教育廳項目(主持1項,GJJ170407)、企業橫向課題等項目20余項;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Materials & Design、Materials Letters、Metals、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等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申請和授權國家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7項,并入選華東交通大學“天佑人才計劃”。
聯系方式:18720966869 電子郵箱:jamestyc@sina.com式:18720966869 電子郵箱:jamestyc@sina.com
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聯系方式
學院各部門聯系方式黨政辦主任:0791-87046693
教務、教學秘書:0791-87046719
科研、研究生秘書:0791-87046759
設備秘書:0791-87046336
學工辦主任、團委書記:0791-80746828
黨委組織員:0791-87046765
實驗中心:0791-87046336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0791-87046775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0791-87046718
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
根據華東交通大學中長期發展規劃,圍繞“交通特色、軌道核心”的辦學定位,2016年4月,學校通過整合機電學院、理學院和生物交通材料研究所相關學科專業資源,成立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下設2個系、2個本科專業、1個實驗教學中心、1個研究所、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為江西省一流專業、江西省特色專業、江西省品牌專業、江西省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交通運輸工程”為江西省一流學科。學院現有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博士點,材料科學與工程及化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一個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點;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近800人,碩士研究生百余人。
學院現有教職工7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50余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30余人,有國外交流背景的教師10余人,專任教師博士化率超過74%;擁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領軍人才、江西省創新驅動“5511”工程科技創新人才、江西省教學名師、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江西省“青年井岡學者”、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師、江西省青年科學家等一批嚴謹治學、學術造詣較高的優秀師資。
近年來,全院教師承擔了國家973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50余項,省部級項目80余項,橫向服務項目3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錄300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90余項;獲國家教學成果獎1項,省部級獎項20余項。
2019年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調劑信息
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預登記信息開始
調劑信息
招生學科、領域與聯系方式
01
全日制學碩
080500 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術型) 趙院長:0791-87046524 郵箱:zhaolongzhi@163.com
070300 化學(一級,學術型) 何院長:0791-87046690 郵箱: hzy220567@163.com
085216 化學工程 何院長:0791-87046690 郵箱: hzy220567@163.com
02
非全日制專業招生類別、領域
085216 化學工程 何院長:0791-87046690 郵箱: hzy220567@163.com
03
復試時間及科目
復試:
復試時間:大約安排在2019年4月中下旬,根據當年國家基本分數要求,確定符合我校復試要求的考生,我院(或相關學院)將發函通知(或電話通知),并在網站上予以公布。
復試相關事項:復試包括外語聽說能力測試、專業課筆試、面試等內容。
1.復試采用筆試與口試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2.錄取名次將根據考生初試、復試的總成績排定。
復試科目:
一級學科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成型工藝基礎、機械原理(任選一)
化學 —— 基礎化學實驗
專業碩士招生專業:化學工程碩士 —— 基礎化學實驗、材料成型工藝基礎(任選一)
備注:
凡達到碩士研究生國家線A類線,符合總分和單科分數要求;且本科和初試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專業的考生均可申請調劑。
調劑程序:
1、符合國家A區復試分數線申請調劑的考生,請與各學科專業聯系人電話溝通,來電或郵件請說明畢業學校、報考學校、各科分數及總分、擬調劑學科或專業領域并留下聯系方式,學院將及時與符合調劑要求的考生聯系,通知調劑有關事項,請保持通信暢通,并關注我校研究生院網站或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
2、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調劑平臺(http://yz.chsi.com.cn/)開通后,所有調劑志愿考生都必須在調劑平臺上提交調劑志愿。請相關考生關注該網站調劑信息,在規定時間內提交調劑志愿。
3、我院將結合考生初試成績、提交調劑申請順序等情況發出復試通知,請有意向的調劑考生接到復試通知后,盡快在調劑平臺上點擊確認“同意參加復試”按鈕并按時到校參加復試。
2017年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調劑信息
學術型一級學科招生專業080500材料科學與工程;(缺人數:20人);胡老師13576012078huyong2136@163.com
070300化學(缺人數:15人);0791-87046690何老師zhyhe@ecjtu.edu.cn
專業學位招生類別、領域
085216化學工程碩士(缺人數:10人)0791-87046690何老師zhyhe@ecjtu.edu.cn
望廣大有志青年調劑到我校,歡迎來電來信。
添加華東交通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華東交通大學考研分數線、華東交通大學報錄比、華東交通大學考研群、華東交通大學學姐、華東交通大學考研真題、華東交通大學專業目錄、華東交通大學排名、華東交通大學保研、華東交通大學公眾號、華東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東交通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東交通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華東交通大學.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華東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xiaodian.png)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appxiazai.png)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