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湖南工商大學考研網

湖南工商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經濟與貿易學院

財政金融學院

工商管理學院

會計學院

旅游管理學院

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數學與統計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設計藝術學院

外國語學院

大數據與互聯網創新研究院

復試分數線
1、一志愿學科專業復試分數線
 
2、接受調劑的學科專業: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除產業經濟學外)、法學(除民商法、刑法學外)、中國語言文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設計學學術碩士,金融、應用統計、國際商務、法律、新聞與傳播、電子信息專業碩士初試成績達到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研究生復試基本分數線(A類考生)要求。
3、我校法律、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位點招收大學生退役士兵專項計劃考生,復試分數要求:①法律專業碩士初試成績總分≥221分;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初試成績總分≥255分。②考試科目滿分為100分的,單科成績不低于30分,考試科目滿分為150分的,單科成績不低于45分。
2021湖南工商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是廣大考研學子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招生專業目錄包含了招生專業、研究方向、考試科目、學習方式等具體信息,以下是考研派為大家整理的2021湖南工商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點擊下列鏈接即可查看:2021湖南工商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http://gra.hutb.edu.cn/yjsy/upload/101295/upload/file/2020-09-11/1599790800402011546.pdf
湖南工商大學簡介  
湖南工商大學位于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市,南朝岳麓,東顧湘江,交通便利, 環境優美。學校始建于 1949 年,是湖南省現有財經類高校中辦學歷史最長、綜合勢力最強、唯一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是湖南省本科一批招生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十三五” 國家產教融合發展工程應用型本科高校、全國首批百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 50 強高校。
建校 70 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 11 萬余名優秀工商財經人才,被譽為“培養經濟湘軍的基地,造就職業企業家的搖籃”。近年來,學校對外交流日益廣泛,已與美國、英國、法國、愛爾蘭、荷蘭等國家的 20 余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辦學和校際交流關系。
學校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經、管、工、理、法、文、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理論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設計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軟件工程 10 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會計、法律、金融、應用統計、國際商務、審計、新聞與傳播、電子信息 8 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 個一級學科 2018、2019 年連續兩年入選上海軟科發布的“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全國排名進入前10%,分別居省內高校第 1、2 位。“管理科學與工程”為湖南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應用經濟學”為湖南省國內一流培育學科;圍繞經濟學、管理學產出的成果, 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會科學)一、二、三等獎各 1 項, 其中一等獎填補湖南省空白。
學校打造了一支敬業奉獻、學術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研究生指導教師隊伍,擁有以陳曉紅院士為首的一批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全委會委員、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首席教授、“長江學者創新團隊”首席教授、教育部科技委和社科委學部委員、國家杰青、“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等在內的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學校擁有高級職稱教師 408 人,共有博士生導師和碩士
生導師 485 人。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務;以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為主線,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分類推進培養模式改革,突顯研

究生培養特色;突出科教結合和產學結合,加強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培養。按照 “拓展授權、擴大規模、規范管理、提高質量”的建設思路,推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近年來,我校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可喜成績,在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MPAcc 案例分析大賽、法律案例分析大賽、“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中,總成績位居全省前列,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學校始終堅持開放、包容、進取的發展理念,立足湖南,面向全國,以高質
量人才培養為引領,堅持創新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開放發展,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層次,學校畢業生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適應行業廣泛,深受廣大用人單位歡迎。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湖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和湖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一把手”工程先進單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各類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加大,我校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將愈益廣闊。

 湖南工商大學 2021 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說明  
一、考試形式全國統考。 二、招生專業
我校 2021 年擬招收攻讀學術型碩士學位全日制研究生和碩士專業學位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專業和錄取人數,以教育部下達給我校的招生計劃為準。
三、報考條件
(一)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 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4. 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 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 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 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 2 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
學之日,下同)或 2 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學業要求的,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 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二)報名參加全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1. 報名參加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 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2) 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 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
2. 報名參加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 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2) 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 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可以報考)。
3. 報名參加其他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四、報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所有報考我校碩士研究生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并在網上或到報考點現場確認網報信息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同時按規定繳納報考費。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
(現場確認)手續;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
(一)網上報名。
1.網上報名時間為 2020 年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31 日,每天 9:00—22:00。網
上預報名時間為 2020 年 9 月 24 日至 9 月 27 日,每天 9:00—22:00。
2. 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s:
//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s://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并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3. 注意事項:
(1) 考生報名時只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待考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招生單位的調劑辦法、計劃余額等信息,并按相關規定自主多次平行填報多個調劑志愿。
(2) 考生應按招生單位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3) 考生要準確填寫個人信息,對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規、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招生單位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和《2021 年全國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嚴肅處理。
(4) 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 (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招生單位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5) 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下同〕。考生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學、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
(6) 考生應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選擇填報志愿。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現場確認、考試、復試或錄取的, 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7) 考生應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8) 考生應按照規定繳納報考費。選擇湖南省內考點報考的考生必須在網報時通過網上繳費,否則不能現場確認。網上繳納報考費的時間預計為 2020 年 10 月,以教育主管部門公布的時間為準。
(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
1. 所有考生均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或到報考點指定地點現場核對并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
2. 考生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應當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當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3. 所有考生均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4. 考生應當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5. 考生應當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6. 考生報名時須簽署《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并遵守相關約定及要求。五、報考資格審查
我校將對考生網上填報的報名信息進行全面審查,并重點核查考生填報的學歷(學籍)信息,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準予考試。對考生的學歷(學籍)信息有疑問的,我校將要求考生在規定時間內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證明后,再準予考試。
自學考試未畢業考生要求注冊學籍在 2019 年 12 月以前,入學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報名時必須在備用信息一中填寫考生本人的考籍號,在網上或現場確認時,考生需提供本人身份證和本人考籍卡(證)確認。請未畢業的自

考生網報時認真查看,凡不符合要求的考生,一律不得報考。否則,責任自負。報考我校的考生,凡報名系統中未通過學歷(學籍)校驗的,必須在 2020
年 11  月 15  日前(暫定)將個人學歷認證報告等證明材料發至我校招生辦郵箱
hnsxyyzb@126.com,否則我校將取消其考試資格。六、考試
(一) 準考證:考生應當在 2020 年 12 月 19 日至 12 月 28 日期間,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 A4 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
(二)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請考生務必妥善保管個人網報用戶名、密碼及《準考證》、居民身份證等證件,避免泄露丟失造成損失。
(三) 初試日期和時間:2021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時間為 2020 年12 月 26 日至 27 日(每天上午 8:30—11:30,下午 14:00—17:00)。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不在規定日期舉行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國家一律不予承認。
(四)初試科目:思想政治理論、經濟類聯考綜合能力、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外國語、法碩聯考、業務課一和業務課二(詳見我校招生專業目錄)。
初試方式均為筆試,每科考試時間為 3 小時。
(五)初試地點:考生在報名點指定的地點參加考試。
(六)考生初試成績單不郵寄。請考生自行通過湖南工商大學研究生院網站
http://gra.hnuc.edu.cn)或者湖南招生考試信息港(www.hneeb.cn)查詢。
(七)復試內容包括:專業素質筆試、綜合素質面試、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測試三個部分。以同等學力身份(以報名時為準)報考的考生,復試時,應加試至少兩門本科主干課程。加試方式為筆試。報考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的同等學力考生可不加試。報考會計、審計專業學位碩士思想政治理論考試由招生單位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成績。復試時間、地點在復試通知中直接通知考生。
七、調劑
我校按教育部錄取政策確定并公布調劑工作的具體要求和程序。屆時,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填寫報考調劑志愿。
八、體檢
考生體檢工作安排在考生擬錄取后組織進行,體檢工作由校醫務室負責,體檢要求參照教育部、原衛生部、中國殘聯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 號)、《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 號)等相關規定。考生體檢具體時間、要求在我校擬錄取通知中寫明。凡體檢不合格者,取消擬錄取資格。
九、錄取

我校根據考生入學考試(包括初試、復試)的成績并結合其思想政治表現、業務素質、身心健康狀況及檔案審核意見,按照“按需招生、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和寧缺毋濫”的原則確定擬錄取名單。
十、學制
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 3 年。十一、獎助政策
錄取至我校的研究生,可享受學校提供的一系列優惠獎助政策:
(一)新生獎學金
為鼓勵優秀學生報考、調劑我校的學術碩士,設置新生獎學金,于研究生入學報到后一次性發放。獎勵條件及標準如下:
 
 注:①人事檔案未在規定時間調入學校的研究生不享受新生獎學金;②破格錄取的研究生不享受新生獎學金;③本獎學金采用就高不就低、不重復獎勵的原則發放。
(二)學業獎學金
第二、第三學年“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分為三個等級。獎勵標準及比例如下:
獎學金等級 獎勵標準(元/年) 獲獎學生比例
一等 8000 ≤15%
二等 5000 ≤25%
三等 3000 ≤60%
注:人事檔案不調入學校的研究生不享受學業獎學金。
(三)國家助學金
凡錄取至我校的國家計劃內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均享受“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 6000 元,按學期發放。
(四)國家獎學金
凡錄取至我校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可根據國家政策和相關規定,申請“國家獎學金”,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 20000 元。
(五)培養經費

凡錄取至我校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校提供每人 2200 元的培養經費。
(六)“三助”津貼
凡錄取至我校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從事“三助”工作的,每年可獲 3000-6000
元的崗位津貼。
(七)特困生補助和助學貸款
家庭特別貧困或發生重大困難的碩士研究生可申請特別困難補助。
(八)院士研究生學術成果獎
凡科研成果突出的碩士研究生可獲得陳曉紅院士設立的院士研究生學術成果獎,最高獎勵可達 100000 元。
(九)科研成果獎勵
研究生以湖南工商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獲得的各類成果,與教師享受同等獎勵政策。
(十)擇優選拔優秀碩士研究生留校工作。十二、其它事項
1. 人事檔案
復試結束后,即調人事檔案進行政審,政審合格者發錄取通知書。新生入學時,憑錄取通知書將組織關系等轉入我校。
2. 關于收費
所有納入國家計劃的全日制研究生都需繳納學費,收費標準按照國家及湖南省有關規定執行。
3. 如相關規定與教育主管部門的最新政策規定不一致,則以教育主管部門的最新政策規定為準。
十三、聯系方式
1. 2021 年研究生招生信息動態會及時發布到我校研究生院網站
http://gra.hutb.edu.cn),請考生查詢。
2.咨詢電話:0731-88688031。
3.通訊地址:長沙市岳麓區岳麓大道 569 號湖南工商大學嶺南校區研究生院, 郵政編碼:410205。

 
湖南工商大學碩士學術學位授權學科、專業一覽表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代碼  
一級學科名稱
二級學科(專業)代碼  
二級學科(專業)名稱
 
所屬單位
 
 
 
 
 
 
 
 
 
 
 
 
 
02 經濟學
 
 
 
 
 
0201
 
 
 
 
 
理論經濟學
020101 政治經濟學 經貿學院
020104 西方經濟學 經貿學院
020105 世界經濟 經貿學院
020106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經貿學院
0201Z1 互聯網經濟 經貿學院
 
 
 
 
 
 
 
 
0202
 
 
 
 
 
 
 
 
 
應用經濟學
020201  
國民經濟學
 
經貿學院
020202 區域經濟學 經貿學院
020203 財政學 財金學院
020204 金融學 財金學院
020205 產業經濟學 經貿學院
020206 國際貿易學 經貿學院
020209  
數量經濟學
 
財金學院
0202Z1 金融工程 財金學院
 
 
 
 
03 法學
 
 
 
 
0301
 
 
 
 
法學
030103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法管學院
030104 刑法學 法管學院
030105 民商法學 法管學院
030109 國際法學 法管學院

 
 
 
03 法學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030501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學
03050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馬克思主義學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馬克思主義學
 
 
 
 
 
05 文學
 
 
 
 
 
0501
 
 
 
 
 
中國語言文學
050101  
文藝學
 
文新學院
05010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外國語學院
050105 中國古代文學 文新學院
050106 中國現當代文學 文新學院
05010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文新學院
 
 
 
 
 
 
08 工學
 
 
 
0810
 
 
信息與通信工程
081001 通信與信息系統 計信學院
081002  
信號與信息處理
 
計信學院
081000(01) 信息感知與信息融合 計信學院
 
 
 
0835
 
 
 
軟件工程
01 軟件工程理論與服務技術 計信學院
02 軟件工程技術 計信學院
03 領域軟件工程 計信學院
 
 
 
 
 
 
 
 
12 管理學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01 大數據與智能決策 大數據研究院
02  
物流工程與智慧物流
 
大數據研究院
03 信息管理與商務智能 大數據研究院
04 電子商務與物聯網管理 大數據研究院
05 管理系統工程 大數據研究院
 
 
 
1202
 
 
 
工商管理
120201 會計學 會計學院
120202 企業管理 工商管理學院
120203  
旅游管理
 
旅管學院
 

      120204 技術經濟及管理 工商管理學院
 
 
 
13 藝術學
 
 
 
1305
 
 
 
設計學
01 環境設計 藝術學院
02 視覺傳達與媒體設計 藝術學院
03  
手工藝設計
 
藝術學院
 

湖南工商大學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領域一覽表
 
 
學位類型 專業學位代碼 專業學位名稱 領域代碼 領域名稱 所屬單位
 
 
專業學位
 
 
0251
 
 
金融
025101 金融機構管理與創新 財金學院
025102 資本運營與投資管理 財金學院
025103 跨國投融資管理 財金學院
 
 
專業學位
 
 
0252
 
 
應用統計
025201 金融統計與風險管理 數統學院
025202 大數據分析與商務統計 數統學院
025203 經濟統計建模與應用 數統學院
 
 
專業學位
 
 
0254
 
 
國際商務
025401 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 經貿學院
025402 跨境電子商務 經貿學院
025403 國際物流與供應鏈 經貿學院
 
專業學位
 
0257
 
審計
025701 社會審計 會計學院
025702 政府審計 會計學院
 
專業學位
 
0351
 
法律
035101 法律(非法學) 法管學院
035102 法律(法學) 法管學院
 
 
專業學位
 
 
0552
 
 
新聞與傳播
055201 媒介經營管理 文新學院
055202 新聞實務 文新學院
055203 廣告傳播實務 文新學院
 
 
 
 
專業學位
 
 
 
 
0854
 
 
 
 
電子信息
085401 機器視覺與虛擬現實技術 計信學院
085402 模式識別與商務智能技術 計信學院
085403 大數據處理與高性能計算 計信學院
085404 物聯網智能感知與智慧管理 計信學院
085405 分布式自適應軟件與協同計算 計信學院
專業學位 1253 會計 125300 會計 會計學院

湖南工商大學授權學科學位點簡介
 ——理論經濟學——
理論經濟學歷史積淀深厚,是湖南工商大學的傳統優勢學科,于 2013 年獲得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面向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互聯網經濟 5 個專業招生。現有教授 20 人、副教授 24
人,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員 35 人。該學科以國家級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經濟學專業、國家級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湖南省“十一五”和“十二五”重點建設學科——政治經濟學、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南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等項目的建設為依托,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收入分配與消費經濟研究、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說史、開放經濟理論與政策、國際產業發展、跨國經營與投資、可持續發展研究、資源與環境經濟、兩型社會、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互聯網經濟與經濟發展”等 13 個相對穩定且特色鮮明的
學科方向。近年來該學科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 33 項、省部級科研項目 100 多項。圍繞兩型社會與生態文明、環境保護的理論與政策、收入差距調節、分工與全要素生產率等問題展開系統研究,逐步形成了涵蓋國家自科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一般項目、青年項目的國家級項目群。在《Marketing Science》、《Decision Support System》、《經濟研究》、《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世界經濟》、《中國工業經濟》、《財貿經濟》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出版學術著作和教材40 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省部級及以上教學與科研獎勵 23 項。
二級學科名稱:政治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是湖南省“十一五”和“十二五”重點建設學科,依托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南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學消費經濟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學重點智庫——商貿流通與消費經濟等平臺,培養經濟學專業理論基礎扎實、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具有市場意識和創新精神、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就業適應面廣,既能夠在政府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與經濟信息研究部門就業,也能夠在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新聞媒體、金融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收入分配與消費經濟研究 3 個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西方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是湖南工商大學重點學科,依托國家級第二類特色專業——經濟學專業和湖南工商大學“十二五”重點學科西方經濟學,培養經濟理論和經濟思想史理論扎實、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具有市場意識和創新精神、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既能夠在政府綜合經濟管理部、政策與經濟信息研究部門、高等院校與科研院就業,也能夠在各類生產經營與貿易企業、新聞媒體、金融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說史 3 個研究方向。二級學科名稱:世界經濟 
世界經濟是湖南工商大學重點學科,依托湖南省“十一五”重點建設學科國際貿易學、湖南工商大學“十二五”重點學科世界經濟和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世界經濟理論扎實、綜合素質高、跨文化交流溝通能力強,把握世界市場發展趨勢、具有國際化視野、創新創業精神,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既能夠在政府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涉外經濟管理部門就業,也能夠在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國際化生產經營與貿易企業、金融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開放經濟理論與政策、國際產業發展、跨國經營與投資 3
個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是湖南工商大學重點學科。該專業依托 2011 計劃
——兩型社會改革建設協同創新中心(合作單位),按照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兩型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對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人才的需求,培養專業理論基礎扎實、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具有較強市場意識和創新精神、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既能夠在政府宏觀經濟管理部門、環境保護與資源管理部門就業,也能夠在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評估中介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從業。
該二級學科設有可持續發展研究、資源與環境經濟、兩型社會、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 3 個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互聯網經濟 
互聯網經濟是充分融合本校經濟學、管理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等學科優勢的交叉學科。該專業已在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和大數據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與優勢,依托 2011 計劃——移動電子商務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著力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和系統的互聯網經濟專業知識,綜合素質高,創新與創業能力強,能獨立承擔互聯網相關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就業適應面廣,可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高等院校、科

研院所從事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工作、管理工作和教學科研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互聯網經濟與經濟發展 1 個研究方向。
——應用經濟學——
應用經濟學歷史積淀深厚,是學校建設歷史最長的傳統優勢學科,1999 年開始與湘潭大學聯合培養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數量經濟學碩士研究生,2013年獲得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8 年獲批為湖南省立項建設博士學位授權學位點。學科面向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數量經濟學、金融工程等 8 個專業招生。現有教授 23 人,博士生導
師 2 人,碩士生導師 50 人。教師團隊有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師(含培養對象)23 人。2016 年獲批湖南工商大學“十三五”校級重點學科,商貿流通與消費經濟智庫獲批湖南工商大學重點建設智庫。該學科以湖南省 2011 協同創新中心——移動電子商務協同創新中心為平臺,以湖南工商大學“十三五”重點學科——應用經濟學的建設為引領,以 3 個湖南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南省現代流通理論研究基地、湖南省區域戰略與規劃研究基地和區域金融創新研究基地,以及湖南省普通高校科技創新團隊為依托,圍繞“國民經濟發展理論與政策”、“國民經濟預測與決策”、“國民經濟發展史”、“區域創新與產業集群”、“城市群發展與規劃”、“財稅政策與收入分配”、“稅收政策與稅制改革”、“財政分權與財政競爭”、“財稅政策不確定性及其治理方向”、 “金融創新與金融管理”、 “鄉村振興與農村金融”、“商貿流通產業理論與實踐”、“電子商務與網絡經濟”、“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中非、中亞貿易與投資”、“跨境電子商務”、“金融計量方法與應用”、“金融風險管理”和“資產定價” 19 個特色方向進行了深入研究。近五年來,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 48 項、省部級
科研項目 160 余項,逐步形成了涵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青年項目、后期資助項目,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重大項目、一般項目,國家自科基金面上項目、青年項目的國家級項目群。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統計研究》、《中國工業經濟》、《管理世界》、《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財貿經濟》、《Economic Modeling》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 出版專著和教材 38 部,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研獎勵和教學獎勵 20 項。
二級學科名稱:國民經濟學
國民經濟學是綜合性較強的應用經濟類專業,從宏觀、戰略的角度來研究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問題,并對國民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做出預測與規劃。培養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需要,具備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功底和寬廣的人

文社會科學知識,充分掌握現代計算技術和數量分析工具,全面了解中外社會經濟發展與管理經驗的高層次人才。學生畢業之后能夠勝任各級政府、中外銀行金融組織和各類大中型企事業機構所需要的發展戰略與規劃、社會經濟預測、社會經濟政策分析以及綜合協調管理等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國民經濟發展理論與政策、國民經濟預測與決策、國民經濟發展史 3 個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區域經濟學
區域經濟學是湖南省重點建設學科,擁有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湖南省區域戰略與規劃研究基地。該專業按照社會經濟發展對區域經濟學人才的需求,培養掌握扎實的區域經濟和城市規劃理論知識,具有較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能在政府、大型企業、金融機構和跨國公司等從事區域經濟規劃與創新管理、城市規劃與管理、技術支持及咨詢服務工作,也能勝任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的區域經濟研究及教學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區域創新與產業集群、城市群發展與規劃 2 個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財政學
財政學依托應用經濟學一級碩士點,培養具有扎實的財政學和稅收學的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熟悉我國財稅制度、綜合素質高、創新與創業能力強、能獨立從事財稅政策分析和應用、財政稅收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就業適應面廣,可在財政、稅務、海關、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等行政單位從事公共事務管理工作,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財稅管理工作,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財稅政策與收入分配、稅收政策與稅制改革、 財政分權與財政競爭、財稅政策不確定性及其治理方向 4 個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金融學
金融學是湖南工商大學重點學科,博士點立項建設學科、擁有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區域金融創新研究基地和湖南省高校“十三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等學科發展平臺,是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建設有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實踐基地。該專業培養具備廣博的經濟學理論基礎, 系統掌握現代金融學專業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較高的金融專業素養、外語水平及良好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能勝任銀行、證券、保險等各種金融機構和各級金融監管部門及各類企事業單位的金融業務運營、金融監督與管理、科研與教學等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金融創新與金融管理、鄉村振興與農村金融 2 個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產業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是湖南工商大學重點學科,擁有湖南省首批普通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南省現代流通理論研究基地,承擔湖南省移動電子商務 2011 協同創新中心的移動電子商務商業模式創新方向研究。該專業培養產業經濟理論基礎扎實、流通理論和電子商務專業能力突出、創新創業意識強烈的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就業適應面廣,既能夠在政府產業經濟部門、商務流通管理部門,各類商貿流通企業、電子商務企業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實際管理工作,也能夠在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商貿流通產業理論與實踐、電子商務與網絡經濟 2 個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國際貿易學
國際貿易學擁有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湖南高等教育省級教學團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團隊。該專業培養專業理論基礎扎實、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具有較強市場意識和創新精神、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的研究生就業適應面廣,既能夠在政府商務部門、海關等就業,也能夠在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國際貿易企業、跨境電商企業等企事業單位從業。
該專業目前設置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中非、中亞貿易與投資、跨境電
子商務3個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數量經濟學
數量經濟學是湖南工商大學重點學科,博士點立項建設學科,擁有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開放經濟條件下金融風險度量、控制與政策。該專業培養數量經濟和金融風險管理專業理論基礎扎實、專業學科交叉能力突出、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的研究生就業適應面廣,既能夠在政府綜合經濟管理部門、統計部門就業,也能夠在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咨詢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從事金融風險管理、保險精算、數據分析、量化管理等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金融計量方法與應用 1 個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依托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開放經濟條件下金融風險度量、控制與政策”與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區域金融創新研究基地”,培養具有扎實的金融學和金融工程的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綜合素質高、創新與創業能力強、能獨立擔負專門金融產品設計、金融風險管理、金融產品量化交易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就業主要面向金融機構產品研發部、風險管理部、投資交易部等工作崗位,也可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金融風險管理、資產定價 2 個研究方向。
——法學——
法學是湖南工商大學重點建設學科。法學專業是湖南省特色專業和湖南省一流專業。2014 年獲法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18 年獲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8 年獲批為湖南省立項建設博士學位授權學位點。學科面向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國際法學 4 個專業招生。現有法學教授 14 人,
副教授 14 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 22 人。聘有包含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高級法官
在內的校外資深實踐導師 37 人。本學科擁有 2011 廉政建設協同創新中心、湖南省專業特色智庫、湖南商事法務綜合實踐基地、省廉政建設研究基地、省人民調解研究基地等特色平臺;設有湖南省教育法治研究中心、港澳臺法學研究中心、省金融法治研究中心、商法研究所、經濟刑法研究所、廉政法治研究所、黨內法規與監察法治改革研究所等特色研究機構。近五年來,該學位授權點承擔法學課題 70 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課題 12 項、國家軟科學課題 1 項、教育部人
文社科課題 5 項、司法部課題 2 項;在《法學研究》《光明日報》等刊物發表論
文 100 余篇;出版法學專著 12 部;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 6 項;舉辦國際國內大
型學術交流會議 8 次;與校外單位共建研究生人才合作培養基地 27 個。
 
二級學科名稱: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學科是重要的基礎理論學科,本學科依托我校湖南省廉政建設 2011 協同創新中心、湖南省廉政建設研究基地和湖南省廉政法治專業特色智庫等省級平臺,形成了較強的研究特色和優勢。致力于培養憲法學與行政法學以及廉政理論基礎扎實、精通反腐倡廉黨規國法、跨學科研究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創新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可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律師事務所、法律咨詢機構以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等單位從事法律咨詢與服務、廉政管理以及教學與科研等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憲法學、行政法學、廉政法學 3 個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刑法學
本學科在經濟刑法、實證刑法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與優勢,著力培養刑法學專業理論基礎扎實、司法實踐能力強、具有刑事法治意識和創新精神、

綜合素質高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就業適應面廣,既能夠在法院、檢察院、監察委、司法行政機關等實務部門就業,也能夠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律師事務所和大中型企業等企事業單位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經濟刑法,比較刑法,刑事司法與政策 3 個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民商法學
本學科依托湖南工商大學商法研究所、湖南省金融法治研究中心、商事法務綜合實踐基地等平臺和湖南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湖南工商大學“青年麓山學者”等師資隊伍,致力于資本市場法律制度、現代企業法律制度、土地流轉法律規制等民商事領域的法學研究。著力培養既具有深厚理論功底,又熟悉民商事法律實踐的“法商結合”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既能夠在公安、檢察、法院、監察委及其他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從事法律實務工作,又能夠在立法機關、高校、研究院所從事理論研究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民法學,商法學,知識產權法學 3 個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國際法學
國際法學科在國際法基礎理論、國際組織與國際秩序、國際法與比較法、“一帶一路”與國際爭端解決等方面形成了一定優勢和特色。致力于培養既具有國內法功底,又系統掌握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和國際經濟法基礎理論,熟悉各相關領域專業知識和法律規則,具有嚴謹科學學風、扎實深厚理論基礎,以及較強運用專業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能夠在立法、司法、外事部門、律師事務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實務工作,也能夠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從事理論教學與研究等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國際公法學、國際私法學,國際經濟法學 3 個研究方向。
——馬克思主義理論——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積淀深厚,2018 年 3 月獲得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面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3 個學科方向
招生。現有教授 8 人,副教授 11 人,博士 17 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 人,博士生導師 1 人,碩士生導師 17 人。該學科 2016 年獲批湖南工商大學“十
三五”重點學科,現擁有 4 個省級研究基地——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學基地、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和湖南省黨的創新理論研究基地,2 個校級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湖南工商大學湖南城市化研究中心,1 個校級重點智庫——湖南工商大學黨中央治國理政思想研究與傳播中心。學科圍繞馬克思、列寧經濟管理思想、習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

治經濟學、新興自媒體傳播理論與意識形態建設、黨建理論與實踐、和平文化等方向進行深入研究。近 5 年來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 15 項,省部級科研項目 60 余項,逐步形成了涵蓋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一般項目、青年項目、后期資助項目、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項目群。在《光明日報》(理論版)、《人民日報》
(理論版)、《思想理論教育導刊》、《倫理學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 200
多篇,出版學術著作和教材 19 部,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研及教學獎勵 12 項。
 
二級學科名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理論基礎扎實,聚焦政治經濟學與當前城市化建設、列寧社會主義經濟管理思想、互聯網領域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規律和方法、基層社會治理等研究方向。依托湖南省黨的創新理論研究基地和湖南工商大學城市化研究中心等平臺,培養系統掌握哲學基本理論知識,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相交融的寬廣學術視野,綜合素質高、比較優勢明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能夠勝任管理、宣傳、出版等部門的工作,以及大專和中等學校相關學科的教學工作。
二級學科名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依托兩個省級研究基地即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學基地、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基地,一個校級研究中心即湖南工商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培養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扎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業水平較高、理論素養深厚、綜合素質較高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能夠在大中專學校從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與宣傳等工作,也可以在企事業單位從事黨務政務等專門性工作。
二級學科名稱: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依托省級研究基地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和校級重點智庫:湖南工商大學黨中央治國理政思想研究與傳播中心等平臺,聚焦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大眾化及基層傳播等方向研究。該學科方向培養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深厚、專業基礎扎實、寫作能力較好、綜合素質較高、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能夠從事與本學科相關的理論研究、教學、宣傳及黨務政務等專門性工作。

——中國語言文學——
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基礎扎實,學術積淀深厚,先后獲批為湖南工商大學“十二五”、“十三五”重點學科;2009 年開始與湖南師范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2018 年獲得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面向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等 5 個方向招生。現有教
授 10 人,副教授 12 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 17 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 2
人,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 人;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5 人;“湖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師”2 人。擁有 1 個省級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 個省級教育科學研究基地、1 個省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范基地、1 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中心、1 個省級校外優秀實踐教學基地以及與湖南省文聯、長沙市委宣傳部等校地共建的系列教學科研特色平臺。圍繞重點學科建設,在“商業文學研究”、“地域文學和文化研究”、“古典詩文研究”、“英美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等方面形成了研究優勢與特色,產生了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近五年來在《文藝爭鳴》《古漢語研究》《當代外國文學》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 200 余篇;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課題 6 項、教育
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 5 項、省級課題 40 余項;在全國百佳出版社出版
學術著作 30 余部;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
一等獎和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等國家級、省級教學科研獎勵 10
余項。
 
二級學科名稱:文藝學
文藝學是“十三五”校級重點學科(方向),致力于培養深入了解中外文學理論發展歷史、系統掌握中外文學知識,具有扎實的中外文學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分析問題能力,能獨立擔負文學批評、文本闡釋、文化案例及數據分析等文學及其相關實踐方面的專業工作、綜合素質高、創新精神強的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的研究生能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文學批評、文化傳播、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管理,以及文藝學及相近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文藝美學、文藝傳播與文化產業 2 個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是“十三五”校級重點學科(方向),致力于培養系統掌握語言學基礎理論知識,語言應用和分析能力強,具有國際化視野、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具備閱讀外文文獻、翻譯專業書刊及較好的計算機應用技能,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的研究生能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從事文化傳播與交流、文化教育與管理、以及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及相近學科的教學與研究等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理論語言學、社會語言學 2 個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中國古代文學
中國古代文學是“十二五”、“十三五”校級重點學科(方向),致力于培養系統掌握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歷史,熟練把握中國古代文學總體脈絡以及各歷史階段的主要特征,具有扎實的古代文學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能獨立擔負古代文學理論研究與批評實踐等專業工作、綜合素質高、創新精神強的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的研究生能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文化交流、文化教育與管理、古典詩文寫作,以及中國古代文學及相近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中國古代文學與商業文化、中國古典詩文研究、中國古代學術思潮與文學史 3 個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是“十二五”、“十三五”校級重點學科(方向),致力于培養系統掌握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歷史以及各階段的主要特征,具有扎實的文學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獨立擔負現當代文學理論研究與批評實踐等專業工作、綜合素質高、創新精神強的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的研究生能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文化交流、文化教育與管理、文學創作以及中國現當代文學及相近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中國現當代文學與商業文化、中國現當代文學與區域文化、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與流派 3 個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是“十二五”、“十三五”校級重點學科(方向),致力于培養系統掌握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發展歷史,具有扎實的比較文學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分析問題能力,外國語言水平較高、應用能力較強,能獨立承擔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理論研究和批評實踐等專業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的研究生能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從事中外文化交流、文化教育與管理、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及相近學科的教學與研究等工作。
該二級學科設有歐美文學、比較文學 2 個研究方向。
 
 
——信息與通信工程——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源于 1999 年設立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為湖南工商大學重點建設學科,擁有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和電子信息專業碩士

學位點。面向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與信息系統、信息感知與信息融合 3 個方向
招生。現有教授 15 人、副教授 16 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 26 人,擁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湖南省“121”人選、湖南省青年芙蓉學者等一批高層次人才。依托湖南省移動電子商務協同創新中心、移動商務智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新零售與虛擬現實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普通高校科技創新團隊、湖南省研究生優秀教學團隊、湖南省資助建設專業和湖南省精品課程等省級教學科研平臺,在生物信息處理、智能信息處理、5G 網絡通信、新型無線網絡、智能感知、信息融合等方面形成了研究優勢與特色,產生了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近 5 年主持國家自科基金等國家級項目 17 項, 省部級科研項目 50 余項;在Neurocomputing,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IEEE Access,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電子學報》和《通信學報》等國內外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 100 余篇;出版學術專著 16 部,獲授權發明專利 4
項;獲省部級教學科研獎勵 10 余項。
二級學科名稱:信號與信息處理 
信號與信息處理方向依托湖南省移動電子商務協同創新中心、移動商務智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在圖像信息處理、生物信息處理、神經網絡、群智能算法、模糊信息處理等研究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一定優勢。該方向培養智能信息處理、機器學習、模式識別理論與技術等方面具有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能夠在圖像識別、生物信息處理、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門等單位從事工程應用、科研教學、技術研發和項目管理的復合型高層次專門人才。
二級學科名稱:通信與信息系統
通信與信息系統方向依托新零售與虛擬現實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移動商務智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在新零售和智能物流等領域的 5G 移動網絡通信、量子通信器件、新型無線網絡和無線定位算法等研究領域具有較為明顯的特色和優勢。該方向培養新型移動通信、網絡通信、量子通信器件、網絡安全理論方法研究等方面具有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能夠在通信行業、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通信管理機構等單位從事通信系統開發、工程應用、網絡運營與項目管理的創新型高級人才。
方向名稱:信息感知與信息融合
信息感知與信息融合依托新零售與虛擬現實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移動商務智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在新零售、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和智能物流等領域的信息采集、機器視覺、多源異構信息融合等領域形成了較為明顯的優勢和特色。該方向培養大數據分析技術、視覺信息感知、腦認知信息感知、信息融合理論與

方法等方面具有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能夠在機器視覺行業、金融科技企業、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單位從事技術研發、系統開發與技術管理的復合型專門人才。
——軟件工程——
軟件工程碩士學位點依托學校工程類優勢學科和移動商務智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新零售虛擬現實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移動電子商務 2011 協同創新中心等省級科研平臺,培養系統掌握軟件工程領域基礎理論、具備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具有較高科學素養、技術素養、工程素養的復合型應用型高層次軟件創新科技人才。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教授的帶領下,該領域形成了軟件工程理論與方法、軟件工程技術和領域軟件工程等研究方向。該領域師資隊伍實力雄厚、結構合理,現有專職碩士生導師 25 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 1 人,教授 11 人,具有
博士學位 21 人,擁有“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 第一、二層次國家級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等高層次人才。該領域通過與經管類學科交叉融合,面向商貿流通等行業,構建了移動商務環境下大數據決策、電子商務安全、在線金融即時交易等產學研用平臺。該領域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湖南省雙一流建設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校級重點學科和校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先后與長沙信息產業園、長沙大科城、南威軟件、東華軟件、長沙景嘉微、御家匯、艾瓦特網絡科技等 10 多家軟件及電子商務企業聯合建立了人才培養基地。近五年來,該領域承擔了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近
70 多項,發表學術論文 200 余篇,其中在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Information SciencesComputer Networks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中國科學》《計算機學報》《軟件學報》等重要期刊和知名國際會議上發表,其中 SCI/EI 收錄論文 110 余篇,出版專著、教材 20 余部,獲得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 30 余項,獲湖南省光召科技獎、湖南省自然科學獎等省部級科技獎 4 項,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1 項、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 4 項。
方向名稱:軟件工程理論與服務技術
軟件工程理論與服務技術方向依托移動商務智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移動電子商務 2011 協同創新中心等省級科研平臺,在軟件建模與分析、SOA 架構、軟件自動生成等領域開展研究,運用區塊鏈、人工智能、服務計算等技術, 在大型網絡化、系統化軟件開發、運行、測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形成了一定特色和優勢。該方向著力培養軟件工程理論基礎扎實、軟件架構設計能力強的高級復合型專門人才。

方向名稱:軟件工程技術
軟件工程技術方向依托移動商務智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生態環境大數據與智能決策技術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級科研平臺,研究支持生存周期中需求分析、程序設計、測試、運維、過程管理和項目管理的自動化與輔助工具的構建理論、方法,運用人工智能、普適計算、主動式個性化服務等技術,在提高軟件生產效率、改進軟件質量、提高軟件可靠可信性和魯棒性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有重要影響的成果,形成了一定特色和優勢。該方向著力培養軟件工程理論基礎扎實、軟件開發實踐技能優、創新能力強的高級復合型專門人才。
方向名稱:領域軟件工程
商務領域軟件工程方向依托新零售虛擬現實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平臺, 在 VR 新零售、智慧商城、智慧物流等領域開展研究,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知識圖譜等技術,在電子商務及商務智能領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優勢。該方向培養在商務智能系統、虛擬與增強現實環境設計和應用等方面具有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能夠在信息處理行業、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從事技術研發、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復合型高層次專業人才。
——管理科學與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是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建設學科,2016 年獲得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2018 年獲批為湖南省立項建設博士學位授權學位點,同年入選湖南省高等學校“國內一流建設學科”,在上海軟科發布的“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 學科進入前 10%,居全國第 21 位、省內高校第 1 位;“2019 中國最好學科排名” 中進入前 9%,首次進入全國前 20 位。面向大數據與智能決策、物流工程與智慧物流、信息管理與商務智能、電子商務與物聯網管理、管理系統工程 5 個方向招
生。研究院現有固定研究人員 32 人,其中教授 12 人、博士 24 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委會委員、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社科委學部委員、教育部科技委學部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首席教授、“長江學者創新團隊”首席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首屆中國杰出社會科學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國家級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等高層次人才。在學科帶頭人陳曉紅院士的帶領下,依托湖南省移動電子商務 2011 協同創新中心、移動商務智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新零售虛擬現實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生態環境大數據與智能決策技術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大數據技術與管理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基地、大數據智能分析技術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實踐基地等平臺,圍繞“兩型社會”建設、智慧醫療、智慧供應鏈、共享經濟、互聯網

金融等領域的決策問題,電商物流、綠色物流運輸的建模與優化、物流系統的建模與決策分析、可持續供應鏈等領域的管理與工程問題,信息資源整合、信息安全管理、商務數據挖掘、物聯網管理、管理系統模擬、區塊鏈等關鍵問題開展深入研究,產生了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近五年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集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項目、中國工程院國家高端智庫重點項目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 80 余項;在《Nature》、《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Marketing Science》、
《Information Sciences》、《管理科學學報》、《中國管理科學》、《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控制與決策》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其中, ESI 前 1%高被引論文 60 余篇,SCI/EI 收錄 300 余篇;研究報告獲省部級領導批示 46 項;出版《兩型工程管理》、《中小企業互聯網融資》等學術專著 34 部;
獲得專利/軟件著作權 50 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復旦管理學杰出貢獻獎,湖南省光召科技獎,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獎勵 15 項。
方向名稱:大數據與智能決策
大數據與智能決策方向依托湖南省移動電子商務 2011 協同創新中心、移動商務智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新零售虛擬現實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生態環境大數據與智能決策技術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大數據技術與管理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基地、湖南省“兩型社會與生態文明”2011 協同創新中心(合作單位)、大數據智能分析技術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實踐基地等平臺,在“兩型社會”建設、智能環保、智慧醫療、智慧供應鏈、共享經濟、互聯網金融等領域的決策問題研究與大數據分析方面形成了鮮明特色和較大優勢。該方向培養數據挖掘、大規模數據交互式可視分析技術、智能決策支持系統、大數據分析與智能決策、區塊鏈技術等現代決策分析與信息技術應用領域理論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可在投融資機構、決策咨詢公司、評估中介機構、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等單位從事管理、教學與科研工作的高級復合型專門人才。
方向名稱:物流工程與智慧物流
物流工程與智慧物流方向依托湖南省 2011 移動電子商務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在智慧物流、電商物流、綠色物流運輸的建模與優化、物流系統的數理建模與決策分析,以及可持續供應鏈的組織模式與運作機理等研究領域形成了一定特色和優勢。該方向培養物流工程領域理論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 可在物流企業、政府部門、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等單位從事管理、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級復合型專門人才。

方向名稱:信息管理與商務智能
信息管理與商務智能方向依托移動商務智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在信息資源整合、信息安全管理、商務數據挖掘等研究領域形成了一定特色和優勢。該方向培養信息資源管理、商務大數據分析等領域理論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 可在信息管理行業、金融機構、政府部門、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等單位從事管理、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級復合型專門人才。
方向名稱:電子商務與物聯網管理
電子商務與物聯網管理方向依托新零售虛擬現實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在電子商務、物聯網管理等研究領域形成了一定特色和優勢。該方向培養電子商務行為分析與信息處理、物聯網管理與建模、物聯網智能管理技術、電子商務虛擬現實技術智能處理及應用等方面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能夠在電子商務行業、政府部門、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從事技術管理、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高級復合型專門人才。
方向名稱:管理系統工程
 
管理系統工程方向依托新零售虛擬現實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移動電子商務 2011 協同創新中心、移動商務智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在企業管理、系統工程、優化分析、移動計算、社會計算、管理系統模擬、信息系統安全、區塊鏈等研究領域形成了一定特色和優勢。該方向培養系統科學、運籌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等領域理論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可在信息行業、金融機構、政府部門、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等單位從事管理、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級復合型專門人才。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學科的建設源于學校的省級重點建設學科企業管理,是彰顯學校商科特色的優勢學科之一,于 2013 年獲得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7 年獲批為湖南省立項建設博士學位授權學位點。學科面向會計學、企業管理、旅游管理和技術經濟及管理 4 個專業招生,現建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
特色鮮明的師資隊伍,其中湖南省政府參事 1 人,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 人。現有教授 17 人,副教授 17 人,具有博士學位的 36 人,碩士生導師 30 人。近五年,共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 70 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 12 項(含國家社科重點項目 1 項),累計到賬科研經費 1097 萬元,在《Joru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會計研究》、《管

理科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 200 多篇;出版專著 13 部;獲得 6 項省部級科研與教學獎勵,6 項成果被省委、省政府相關部門采納。
二級學科名稱:會計學
會計學科擁有中央財政專項資助的“會計綜合模擬實驗室”和湖南省高校“十三五”專業綜合改革實驗項目等學科發展平臺。該專業依托會計學院師資力量, 培養熟悉國內外會計準則與慣例,能熟練運用英語和計算機,具有國際視野與應用導向的復合型、創新型高級會計專業人才。該專業研究生能夠在跨國公司、外商投資企業、國際和國內會計師事務所、政府部門和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審計、公司理財、管理咨詢等研究與實務工作。
該專業目前分設“會計理論與方法”、“財務理論與應用”、“審計理論與方法” 三個研究方向進行培養。
二級學科名稱: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是“九五”、“十五”、“十一五”省級重點學科,“十二五”、“十三五”省級重點建設學科,擁有 2 個省級社科研究基地、1 個省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基地、2 個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1 個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1 個國家級綜合改革專業試點項目、1 門國家級資源共享課程。該專業培養企業管理綜合素養高、專業知識豐富、市場創新意識強,面向企事業單位、非營利機構、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校等從事相關工作,具有商科特色的高級復合型管理人才。
該二級學科設有企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市場營銷管理、企業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 3 個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學位點依托工商管理一級碩士點、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等平臺,在區域旅游發展戰略、區域旅游規劃、區域旅游結構優化和旅游企業績效評價等方向形成了鮮明特色和一定優勢,已成為我國旅游管理領域高級應用型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該專業培養旅游管理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可在政府旅游管理部門、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旅游企業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和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該專業目前設有“區域旅游協調發展”1 個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技術經濟及管理
技術經濟及管理是“十二五”、“十三五”校級重點學科,擁有中央財經專項資助的物聯網實驗室、湖南省現代物流研究基地、省級產學研示范基地和服務

質量評價與控制研究校級智庫平臺。培養技術創新科研能力強、技術創新管理能力高、技術創新應用性好,面向服務質量技術創新、物流經濟技術創新等。該專業培養能夠在技術經濟相關的政府管理部門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技術經濟管理工作,也能在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從事相關教學科研工作,具有商科特色的技術經濟及管理復合型人才。
該二級學科設有服務質量與管理、物流工程與管理、技術創新與管理 3 個研究方向。
——設計學——
湖南工商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有 27 年辦學歷史。該學位點師資力量雄厚,學
院共有專任教師 68 人,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17 人,博士 20 人,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與學術水平在全國同類院校與專業中居領先地位。設計學是湖南工商大學重點建設的特色優勢學科之一,2008 年,藝術設計專業被評為湖南省特色專業,“設計學”成為湖南工商大學“十二五”、“十三五” 規劃重點建設學科, 2019 年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獲批為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
辦學過程中,學院始終依托學校的商科背景,本著“藝術設計與經營管理相結合”的原則,以設計為基礎、市場為核心、創意為靈魂,培養“懂設計、會經營”的復合型人才,形成獨特的優勢。經過多年發展,學科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獲湖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1 項,三等獎 2 項及其它各類教學成果獎項 20 余
項,省級實驗教學平臺 1 個。近年來學院教師在《文藝研究》、《美術研究》、
《藝術百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 500 余篇,出版專著、教材 40 余本,主持完
成國家級項目 8 項,省部級項目 60 余項,諸多項目體現出交叉學科研究特色, 形成穩定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教師的專業能力突出,在全國各類賽事中獲得創作獎項 100 余項,成果轉化 40 余項。
方向名稱:環境設計
該方向是研究自然、人工、社會三類環境關系的應用方向,以優化人類生活和居住環境為主要宗旨。環境設計尊重自然環境,人文歷史景觀的完整性,既重視歷史文化關系,又兼顧社會發展需求,具有理論研究與實踐創造,環境體驗與審美引導相結合的特征。環境設計以環境中的建筑為主體,在其內外空間綜合運用藝術方法與工程技術,實施城鄉景觀、風景林園、建筑室內等微觀環境的設計。環境設計要求依據對象環境調查與評估,綜合考慮生態與環境、功能與成本、形式與語言、象征與符號、材料與構造、設施與結構、地質與水體、綠化與植被、施工與管理等因素,強調系統與融通的設計概念,控制與協調的工作方法,合理制定設計目標并實現價值構想。

方向名稱:視覺傳達與媒體設計
該方向是研究平面及數字技術媒體中的視覺傳達設計問題的應用方向。傳統的平面設計以印刷類媒介中的設計呈現為主導,進入數字媒體時代,則轉向以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為基礎的,更為豐富的新媒體方式,并展開以視覺方式為主結合聽覺、觸覺等多方式的信息交互及溝通方式研究。
視覺傳達與媒體設計強調信息主體與對象主體間的信息有效溝通,強調交互與體驗,強調多種媒體技術的互滲與結合,強調藝術性、人文性與技術性的高度結合。視覺傳達與媒體設計以視覺信息的交流與意義傳達為目的,通過內容的組織,敘述結構的建立,符號形式的選擇,為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社會之間加強溝通與理解提供可視化信息方式。在信息社會的語境下,該研究方向超越傳統的印刷設計、包裝設計、裝潢設計概念,其應用領域擴展到動畫設計、網頁設計、游戲設計;研究層次深入到圖形與圖像、認知與體驗、交互與溝通設計等,同時強調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化多樣性。
方向名稱:手工藝設計
該方向是研究歷史及現實中的手工藝領域的設計問題,是體現著基礎性及應用性雙重價值的學科。人類的手工文明創造基礎,是豐富的造物智慧之源泉,也是現代文明和現代設計的基礎,手工藝創造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實中都有其不可替代性。進入大工業生產時代之后,手工藝創造以其獨特的單件手工制作方式與藝術品質而凸顯新的價值特征。中國歷史上曾經涌現出如陶瓷、金屬、玉器、髹漆、印染、織繡、木工等傳統手工藝的杰出代表,同時還形成遍布各地,豐富多樣的民族民間工藝。這些工藝形式在歷史上曾以“工藝美術”命名,對中國現代設計概念的形成與傳播產生過重要的影響。手工藝設計不僅關系到傳統工藝生產方式的傳承和弘揚,還延伸至現代手工藝形式的創新與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以及特定的文物修復與保護技術等領域。

湖南工商大學碩士生招生專業學位類別簡介  
——金融——
金融學是湖南工商大學重點學科,擁有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區域金融創新研究基地、金融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湖南省高校“十三五”專業綜合改革實驗項目、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實踐基地、地方金融研究所、資本市場與企業文化研究中心等學科發展平臺。金融碩士點已形成“金融機構管理與創新”、“資本運營與投資管理”、“跨國投融資管理”、“保險理論與實務”等富有特色的穩定研究方向。該學位點擁有一支特色鮮明的師資隊伍:博士比例、高級職稱比例均達 75%,雙師型甚至多師型教師占比超過 60%。現有校內專職碩士生導師 22 人,其中教授 10 人,博士 20 人,湖南
省 121 人才工程人選 4 人,湖南省學科帶頭人 1 人,湖南省優秀教師 1 人,
湖南省教學能手 3  人,湖南省高校教學競賽一等獎獲得者 2 人,國家金融碩士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1  人,主持獲得湖南省教學成果獎二、三
等獎各 1 項。另聘有校外兼職實踐導師 20 人,主要來自省內大型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以及其他金融企業的負責人或資深高管,理論水平較高、業務管理與運營能力超強。該學位點近年來共立項國家社科重點及一般項目、國家自科基金項目 30 項,各類橫向項目 40  余項,獲省級領導肯定性批示的研究報告以及
發明專利約 20 項。在《經濟研究》、《金融研究》、《管理世界》、《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中國管理科學》、《統計研究》、Economic Modeling 等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論文 20  多篇。該學位點已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
投資公司共建金融碩士聯合培養及實踐實習基地 10 余家。該學位點將成為培養金融學理論基礎扎實,金融業務技能嫻熟和金融創新能力強的高級金融人才的重要平臺。
——應用統計——
應用統計碩士專業學位點依托統計學習與智能計算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移動商務智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校企合作信息技術人才培養示范基地以及管理科學與工程湖南省“雙一流”重點學科,湖南工商大學大數據與互聯網創新研究院、統計分析與數據挖掘實驗室以及管理科學與工程等學科基地與平臺,構建了以大數據分析與商務統計、運籌控制與優化、金融統計與風險管理、經濟統計建模與應用等穩定的研究方向。本學位點由湖南工商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教授擔任首席專家,數學與統計學院院長謝小良教授、學校科研處處長歐陽資生教授為學科主要負責人,按照學校碩士生導師遴選辦法經過學位點嚴格篩選、整合后形成的優秀導師團隊。本學位點碩士生導師中具有教授 21 人,副教

授 7 人,博士 32 人,其中包括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 特聘教授、中組部“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第一、二層次跨世紀學術帶頭人、教育部金融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學科帶頭人、湖南省“121”人才人選等;同時聘請了來自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研究部門的具有較強研究能力和豐富的大數據與統計實踐經驗的校外導師 31 人。近五年來,本碩士點教師共承擔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 60 余項,其中,
國家自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20 余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10 余項、省級
項目 50 余項、省級教研教改項目 20 余項;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學科相關論文200 余篇,其中在 ESI 期刊上發表的 SCI 收錄論文 170 多篇,ESI 前 1%高被引論文 10 余篇,ESI 前 1‰高被引論文 4 篇;出版學科相關專著 6 部,主編省部級
規劃教材 4 部;獲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 5 項、優秀教學成果獎 4 項;舉辦國
際國內大型學術交流會議 5 次。本學位點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齊整、科研成果豐碩、社會聲譽良好。
本學位點已與數十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實習實訓與就業的合作關系。通過產、學、研合作,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和創新型的高端統計專門人才。
——國際商務——
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點以學校傳統優勢學科經濟學、管理學為基礎,已逐步成長為相關學科優勢明顯、師資力量雄厚、辦學質量優良、社會影響廣泛的研究中心和教學基地。國際商務專業碩士學位點以國家級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建設為基礎,以湖南省“十一五”重點建設學科——國際貿易學為引領,以湖南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湖南省現代流通理論研究基地和湖南省區域戰略與規劃基地 3 個省級重點研究基地為依托,形成了“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跨境電子商務”、“國際物流與供應鏈”三個研究方向。該學位點師資力量雄厚、隊伍結構合理,現有專任教師 27 人,其中教授 10 人,副教授
11 人,博士 19 人,另聘有一批實際工作經驗豐富的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政府公務人員、知名專家擔任校外兼職實踐導師,形成了一支治學嚴謹、學術思想活躍、實務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隊伍。近五年來承擔各類科研項目 100 多項,其中國家級項目 15 項,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中國工業經濟》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專著 22 本、
國家級規劃教材 5 部。獲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 項、三等獎 2 項等多項獎勵。學位點建有湖南省優秀實習教學基地——商務模擬實驗室、湖南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和電子商務“雙創”教學實驗平臺,依托十余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與職業道德、全球視野和創新意識、國際商務專

業技能與素養、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跨文化溝通能力,能夠勝任國際化經營與管理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國際化、復合型人才。
——審計——
 
審計碩士專業學位(MAud)依托會計學院師資力量,立足湖南,面向全國, 培養面向審計職業,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掌握現代審計理論和技術,解決審計實際問題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卓越審計專門人才,分設社會審計和政府審計兩個研究方向,開設了卓越 ACCA 項目班,具有國際化審計人才培養經驗, 形成以政府廉政審計為核心的人才培養特色。審計碩士學位點已經與國內知名會計師事務所、上市公司、金融企業、政府審計部門等機構合作成立了研究生實習基地 60 余家,與天職國際合作辦學,聘請資深注冊會計師為代表的校外實踐導
師 20 余名,給予學生各培養環節和職業規劃予以指導。畢業生就業去向主要為國內外會計師事務所、國有企事業單位、銀行、外企,以及其他各類型企業等。學位點立足校內研究平臺,依托校外聯合培養與實習實踐基地,凝練審計學科特色,已成為重要的高層次應用型審計專門人才培養基地。
 
——法律——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依托財經類高校優勢,緊緊圍繞“法商結合”的內涵式發展特色,形成了以民商經濟法為主干,經濟刑法、勞動法和訴訟法為主體, 商事仲裁和律師法制為支撐,廉政法治為特色的知識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并凝練出廉政法治、企業法務、資本市場法制和商事仲裁與訴訟 4 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該專業學位授權點教師隊伍結構合理、力量雄厚。現有法學教授 14 人,副教授
14 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 22 人。聘有包含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高級法官在內的
校外資深實踐導師 37 人。該專業學位授權點搭建了良好的專業發展平臺。該點的法學專業是湖南省特色專業和湖南省一流專業,并建有省級法律碩士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等校外優秀實習基地;建有 2011 廉政建設協同創新中心、湖南省專業特色智庫、湖南商事法務綜合實踐基地、省廉政建設研究基地、省人民調解研究基地;設有湖南省教育法治研究中心、港澳臺法學研究中心、省金融法治研究中心、商法研究所、經濟刑法研究所、廉政法治研究所、黨內法規與監察法治改革研究所等特色研究機構。近五年來,該學位授權點承擔法學課題 70 余項,其
中,國家社科基金課題 12 項、國家軟科學課題 1 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 5 項、
司法部課題 2 項;在《法學研究》《光明日報》等刊物發表論文 100 余篇;出
版法學專著 12 部;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 6 項;舉辦國際國內大型學術交流會議
8 次;與校外單位共建研究生人才合作培養基地 27 個,形成了理論與實踐互動

開放的教學和科研新機制,是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德才兼備,高層次的應用型法律人才的重要基地。
——新聞與傳播——
新聞傳播學科依托所處傳媒大省和工商類高校優勢,堅持“文商結合、服務地方”的發展理念,致力于現代傳媒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 ,2015 年獲批二級交叉學科——傳媒產業管理學術碩士學位點,2018 年獲批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點。該學位點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校內外專兼職碩士生導師 33 人,具有
正高職稱者 14 人、副高職稱者 13 人;博士 15 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
家 2 人,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 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 3 人;校外兼職導師主要由湖南日報社、紅網新媒體集團、長沙晚報社、長沙廣播電視集團主要負責人等一批湖南新聞傳播業界領軍人物組成,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獲得者、湖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長沙市優秀新聞工作者各 1 人。學位點與地方傳媒深度互動,搭建了良好的科研與專業教學平臺,擁有1 個省級現代傳媒復合型人才培養示范基地,1 個省級優秀教學實習基地,1 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中心,1 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以及 10 余個與主流權威媒體共建的特色平臺。依托以上平臺以及所在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學科交叉融合、人文底蘊豐厚的建設基礎,學位點在新聞實務、新聞倫理、傳媒經濟、地方新聞傳媒史、地方文化產業研究等領域取得了較為豐富的研究成果,近年來主持省級以上科研項目 20 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課題 5 項;發表論文 100 余篇;出版
專著 10 余部;獲省部級科研和教學獎勵 10 余項。在培養媒介經營管理、新聞實務、廣告傳播實務等應用型高層次人才方面已形成獨特優勢。
——電子信息——
電子信息碩士專業學位點依托學校工程類優勢學科和移動商務智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新零售虛擬現實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移動電子商務 2011 協同創新中心、生態環境大數據與智能決策技術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級科研平臺,培養系統掌握電子信息領域基礎理論、具備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具有較高科學素養、技術素養、工程素養的復合型應用型高層次計算機工程技術人才。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教授的帶領下,該領域形成了機器視覺與虛擬現實技術、模式識別與商務智能、大數據處理與高性能計算、物聯網智能感知與智慧管理、分布式自適應軟件與協同計算 5 個研究方向。
(一)機器視覺與虛擬現實技術
機器視覺與虛擬現實技術方向依托新零售虛擬現實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在新零售虛擬現實環境下的消費者購物行為與體驗、感知圖像質量評價

和虛擬現實場景設計等研究領域形成了一定特色和優勢。 該方向培養感知視覺分析、虛擬現實環境設計和應用等方面具有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能夠在信息處理行業、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從事技術研發、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
(二)模式識別與商務智能技術
模式識別與商務智能技術方向依托新零售虛擬現實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移動商務智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在面向商務安全認證的生物特征識別、面向商務智能的目標識別、智能信息處理系統軟硬件設計等研究領域形成了一定特色和優勢。該方向培養智能信息處理、生物特征提取、機器學習、模式識別理論與方法等方面具有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能夠在政府部門、金融機構、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從事技術研發、工程應用、科研教學和系統運作管理的復合型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
(三)大數據處理與高性能計算
大數據處理與高性能計算方向依托移動商務智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平臺, 在關聯規則的數據挖掘、云計算及服務計算等研究領域形成了一定特色和優勢。該方向培養大數據分析和高性能計算領域理論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可在 IT 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門與決策咨詢公司等單位從事技術開發、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
(四)物聯網智能感知與智慧管理
物聯網智能感知與智慧管理方向依托新零售虛擬現實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移動商務智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在智能傳感器、泛在感知與普適計算、物聯網網絡技術、物聯網信息安全技術、無線定位技術、智能感知技術、決策技術等研究領域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和優勢。該方向培養物聯網智能感知、物聯網智慧管理、物聯網系統應用等領域理論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 可在企事業單位、政府機構、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等單位從事管理、技術開發、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
(五)分布式自適應軟件與協同計算
分布式自適應軟件與協同計算方向依托新零售虛擬現實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移動電子商務 2011 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該方向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分布式無線網絡協議設計、分布并行體系結構、多態模型和協同設計的方法、無線傳感器網絡數據采集與計算、多主體學習、群體智能、海量數據并行處理、多源信息融合與數據挖掘、智能終端模型等。該方向培養互聯網協議與軟件設計開發領域理論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可在互聯網公司、政府部門、高等院校與科硏院所等單位從事軟件開發與設計、教學與科硏工作的復合型應用

型高層次專業人才。
該領域師資隊伍實力雄厚、結構合理,現有專職碩士生導師 34 人,其中中
國工程院院士 1 人,教授 17 人,具有博士學位 27 人,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首席教授、“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創新團隊”首席教授、“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國家級人選、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社科委學部委員、教育部科技委學部委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等高層次人才。該領域通過與經管類優勢學科交叉融合,面向商貿流通等行業,構建了移動商務環境下大數據決策、電子商務安全、在線金融即時交易等產學研用平臺。該領域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湖南省雙一流建設專業,先后與長沙景嘉微、東華軟件、南威軟件、長沙信息產業園、御家匯、艾瓦特網絡科技等 10 余家軟件及電子商務企業建立了
人才培養基地。近五年來,該領域承擔了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近 100 項,發表學術論文 200 余篇,其中在《Nature》、《Information Sciences》《中國科學》
《計算機學報》《軟件學報》等重要期刊發表或被 SCI/EI 收錄論文 110 余篇, 出版專著、教材 20 余部,獲得專利/軟件著作權 30 余項,獲湖南省光召科技獎
等省部級科技獎 4 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1 項、省級教學成果獎 6 項。
——會計——
會計碩士專業學位點依托學校具有傳統辦學優勢的會計學科,已經穩步成長為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齊整、科研成果豐碩、社會聲譽良好的研究中心和教學基地。會計碩士點已經形成財務報告及利用、企業財務管理、企業內部控制、資本運營等穩定的研究方向。該學位點師資力量雄厚,會計碩士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立項為湖南省研究生優秀教學團隊,會計學專業為湖南省一流建設專業。現有校內專職碩士生導師 35 人,其中教授 16 人,博士 30 人,湖南省“121 人
才工程”人選 2 人,湖南省學科帶頭人 2 人,另聘有校外兼職實踐導師 60 人, 校外導師全部是公司董事長、財務總監、會計師事務所資深注冊會計師等會計行業實務專家。近 5 年來,會計碩士點教師承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 100 余項,其中,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16 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 5 項, 為企業承擔橫向課題數十項。在《管理世界》、《會計研究》、《審計研究》、
《財政研究》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 300 余篇,其中 SSCI 論文 6 篇、《新華文摘》轉載 2 篇。出版專著 20 余部,主編教材 20 余部。會計學位點已經與國內知名會計師事務所成立了省級 MPAcc 研究生聯合培養創新基地 2 家,與上市公司、金融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合作成立了研究生實習基地 60 余家。學位點立足校內研究平臺,依托校外聯合培養與實習實踐基地,凝練商科特色方向, 已成為重要的應用型高級會計專門人才培養基地。

湖南工商大學 2021 年研究生招生二級單位聯系人一覽表
 
 
代碼
 
二級招生單位
 
研究生干事
 
聯系電話
 
固定電話
 
辦公室
 
001
 
經貿學院
 
徐宇瓊
 
13687395650
 
0731-88689273
 
二辦 607
 
002
 
財金學院
 
楊美華
 
17775995837
 
0731-88686701
 
經管樓 D621
 
003
 
工商管理學院
 
周芳篤
 
13907482242
 
0731-88687352
 
經管樓 A707
 
004
 
會計學院
 
彭 柯
 
13975804900
 
0731-88688399
 
經管樓 A507
 
005
 
旅管學院
 
焦 瑩
 
13548636788
 
0731-88689282
 
一辦 115
 
006
 
法管學院
 
文 章
 
18874958066
 
0731-88688300
 
二辦 311
 
007
 
文新學院
 
何泓彥
 
13077389482
 
0731-88688155
 
一辦 410
 
008
 
計信學院
 
徐 慧
 
13548691690
 
0731-88689238
 
一辦 317
 
009
 
數統學院
 
沈心捷
 
13548566319
 
0731-88686640
 
經管樓 A922
 
010
 
馬克思主義學院
 
劉 醇
 
15180922771
 
0731-88688309
 
一辦 303
 
011
 
藝術學院
 
雷 丁
 
18975118688
 
0731-88686604
 
嶺南 M 棟 101
 
012
 
外國語學院
 
朱城宏
 
18390846760
 
0731-88689285
 
一辦 205
 
303
 
大數據研究院
 
曾 妍
 
13975826606
 
0731-88688369
 
科技樓 205
 

錄取辦法

(一)在專業招生計劃指標數以內,按加權總成績排名差額錄 取。初試總成績占 60%、復試總成績占 40%,按照分數高低進行排序。
1、復試總成績=專業理論基礎測試成績+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 成績+外語能力測試成績
2、錄取總成績=初試總成績×60% +復試總成績×40%
(二)學位點復試錄取工作小組對面試小組提交的復試成績進行審核、匯總后,根據考生的初試和復試成績提出擬錄取意見,報研究生院;研究生院根據各學位點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提出擬錄取名單;學校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對研究生院提出的擬錄取名單進行審核批準;經審批通過后的擬錄取名單在研究生院網站上予以公示;經公示后的擬錄取名單,報省教育考試院審核、教育部 批準后,由學校研究生院向考生發放錄取通知書。
(三)學校將根據相關規定和各輪次復試調劑的擬錄取情況, 對分專業招生計劃進行動態調整。
(四)應屆本科畢業生、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應屆畢業本科生錄取后,如在我校 2020 年秋季開學前未能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取消錄取資格。

(五)復試成績不合格的考生不予錄取;加試課程成績不合格 者不予錄取;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考核及體檢不合格者不予錄 取。
1、復試總成績=專業理論基礎測試成績+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 成績+外語能力測試成績
2、錄取總成績=初試總成績×60% +復試總成績×40%

五、調劑

(一)調劑專業
調劑專業目錄見《湖南工商大學 2020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分數線及調劑公告》
(二)調劑要求
1、成績要求。初試成績達到教育部公布的 2020 年研究生復試基本分數線(A 類考生)要求。大學生退役士兵專項計劃考生滿足我校相應成績要求。
2、專業要求。初試科目應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 中統考科目原則上應相同。
3、對同一批次符合調劑要求且申請同一專業、初試科目完全相 同的調劑考生,按考生初試成績擇優確定進入復試的考生名單,不  以考生提交調劑志愿的時間先后順序等非學業水平標準作為遴選依 據。
4、第一志愿報考法律(非法學)專業碩士學位的考生不得填報 其他專業,其他專業考生也不得填報該專業。
5、申請調劑我校經濟學、管理學學術碩士考生,初試科目必須 包含數學。
6、我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接受第一志愿報考管理學類專業且初試科目統考數學的考生和第一志愿報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

程學術學位碩士考生以及電子信息專業碩士學位考生調劑,且按管理  學和工科兩個學科門類分別安排調劑指標,分類錄取。
7、我校將在 5 月 20 日至 5 月 24 日期間按相關規定開通調劑系統,符合調劑條件的考生需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http://yz.chsi.com.cn)填寫調劑申請,學校研究生院將通過此  平臺通知獲準參加復試的調劑考生信息。考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回復確認,額滿為止。未在規定時限內回復的考生視同放棄調劑復試機會,取消其調劑復試資格。
8、我校所有調劑缺額均為全日制計劃,考生檔案必須在規定時 間內調入我校。
9、學校將根據各接收調劑的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設置調劑生 源的專業需求,同時根據實際復試錄取情況和進度調整調劑名額, 調劑缺額與詳細信息將按照主管部門的規定和要求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的調劑系統發布。
(三)調劑程序
1、符合教育部公布的 A 類地區復試分數線要求的考生,可在教育部規定時間內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調劑系統提交調劑志愿(教育部限定考生可填報三個志愿,36 小時后考生可以重新選擇),其中志愿一、二、三優先級是相同的。
2、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在考生填報調劑志愿后,將分批次、分專 業按考生初試成績擇優遴選出參加復試的考生名單,并在網上通知考生復試,考生需及時查看“復試通知”并予以確認。

3、調劑考生復試后,我校將給出是否“擬錄取”結果,被“擬 錄取”的考生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在網上回復“接受”,否則視為放 棄。
(五)復試內容及形式
復試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專業理論基礎測試,分值 150 分
(會計、審計專業碩士包括專業理論和政治兩部分,分別進行,其 中專業理論 100 分,政治 50 分);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分值 100
分;外語能力測試,分值 50 分,復試總成績 300 分。根據考生復試

成績實際情況確定合格標準,復試三個方面中任何一個方面成績合格的考生不予錄取。
1、專業理論基礎測試
專業理論基礎測試科目、內容不超過我校公布的 2020 年研究生招生簡章復試科目的范圍(詳見我校招生學科專業及考試科目一覽表與科目考試大綱),但題型將會有所調整。為適應遠程網絡復試的實際情況,一般以綜合性、開放性試題為主,采取線上問答的形式進行。考生通過遠程面試系統隨機抽取測試問題,并在規定時間 內口述答案,面試老師在時間充足條件下也可對考生隨機問答,每名考生的測試時間一般不少于 10 分鐘。
會計、審計碩士考生的專業理論基礎測試包括專業理論和政治兩部分,分別進行。其測試形式與其他學科專業的專業理論基礎測試形式一致,采取隨機抽題線上問答的方式。其中專業理論部分測試時間一般不少于 10 分鐘,政治部分測試時間一般不少于 5 分鐘。
2、綜合素質及能力(含心理素質)測試
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采用線上面試問答的形式。考核內容包括 考生的綜合素質、專業能力、科研潛質、心理素質、思想政治素質及社會適應性等,每名考生的測試時間一般不少于 10 分鐘。
3、外語能力測試
外語測試采取聽說交流的形式。每名考生的測試時間一般不少 于 5 分鐘,由外語能力測試小組單獨負責評分,小組成員不少于 3
人,秘書 1 人。

以上所有測試環節由面試小組成員根據考生回答問題的情況獨 立進行評分,取所有小組成員評分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考生該環節的最終成績。
4、加試科目
以同等學力報考的考生須加試兩門所報專業的本科主干課程,加 試科目測試方式與專業理論基礎測試相同,由各二級培養單位單獨通  知安排進行,加試科目成績不計入總成績,但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以上復試具體考核內容及方式根據教育部后續要求及遠程

復試系統測試情況有可能做相應調整。
(四)復試資格審查
嚴格落實教育部關于嚴格考生資格審查的要求,在復試前對考 生的居民身份證、學生證、學歷學位證書、學歷學籍等材料進行嚴  格審查核驗,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安排復試。本次遠程復試,將  利用“人臉識別”等技術,加強對考生身份的審查核驗,嚴防復試 “替考”。要與考生逐一簽訂《誠信復試承諾書》,確保提交材料 真實和復試過程誠信。
復試前,考生必須向二級培養單位提交復試資格材料的掃描版或照片,提交的相關材料必須確保清晰、完整、規范,提交方式、電 子文件格式、大小等要求見各二級培養單位通知。提交材料包括:
1、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掃描件和準考證電子版。

2、本人學歷、學位證書或者學生證掃描件:
(1) 對于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校教務處開具的學籍證明或者 注冊完整的學生證(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
(2) 對于往屆考生:具有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考生提供本科學 歷證書、學位證書;專科起點獲本科畢業證或者專升本的考生還須提交專科畢業證。
(3) 對于留學回國的考生:①應屆本科畢業生提交《教育部學 籍在線驗證報告》;往屆生提交《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
表》或《學歷認證報告》(驗證或認證辦法詳見中國高等教育學生 信息網 www.chsi.com.cn);②凡在國外獲得畢業證書或學位證書的考生,須提交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書。
3、大學期間完整成績單或檔案成績單(加蓋檔案單位公章)。
4、考生自述(包括思想政治表現、外語水平、業務和科研能力、 研究計劃等)。
5、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應提交本人《入伍批 準書》、《退出現役證》。
6、二級培養單位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詳見二級培養單位通知。
三)復試時間安排
復試階段時間安排為 2020 年 5 月 16 日--5 月 30 日按照專業情況擬分兩批進行。具體時間、要求由各學院負責通知考生,因疫情特殊時期,安排可能根據疫情發展及網絡復試平臺軟件要求調整時間, 但不遲于六月底。初步安排如下:
批次 時間 復試對象
第一批次 5 月 16 日-19 日 會計、審計專業碩士
第二批次 5 月 24 日-30 日 其他學科專業

(二)復試方式
1、考慮我省目前疫情形勢、應急響應級別以及我校實際情況, 根據國家精準防控、錯時錯峰、防止聚集的要求,我校 2020 年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采用網絡遠程復試形式,使用中國移動云視訊“云考 場”遠程面試平臺(教育部研招網網絡遠程面試系統、釘釘、騰訊會 議等平臺備用)。
2、各二級培養單位根據專業特點提前制定有針對性的復試工作
辦法、操作流程及應急預案,并提前做好演練,確保參與復試錄取人 員掌握政策、熟悉流程,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特別注意做好參與復試

工作相關人員的疫情防控工作。
3、各二級培養單位提前公布復試工作安排,同時加強對考生參 加遠程復試工作的指導,確保考生掌握網絡遠程復試流程和相關要求  等。

湖南工商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湖南工商大學考研網由湖南工商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湖南工商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湖南工商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特別推薦:

最新購買

    購買流程

    湖南工商大學

    方法一:選擇學校->學院->專業

    方法二:查找功能

    點擊瀏覽招生簡章+資料詳情

    通過招生簡章了解本專業需要的資料

    查看資料詳情了解資料要點

    點擊購買或加入購物車

    支付方式:支付寶

    填寫付款信息并付款

    請確認聯系人、聯系方式和收貨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貨,可查詢快遞信息

    若有疑問,可聯系在線學姐

    學姐聯系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色网址| 欧美在线观看免费一区视频 | xxxxx性欧美 xxxx肥婆性bbbb欧美 | 日本亚洲综合 | 精品玖玖玖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 老司机精品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图片区偷拍区小说区 | 国产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精品人爱c欧美精品 | 欧美一级毛片一 |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四虎 | 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xx在线观看 | 一级一级毛片看看 | 国产91久久最新观看地址 | 免费一区区三区四区 | 久久久久久久一线毛片 | 在线不卡亚洲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不卡 | 国产精品偷伦费观看 | 日本黄色大片免费观看 | 全部免费的毛片在线看美国 | 婷婷久久久五月综合色 |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免费 | 精品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 久久久久综合 |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 91精选国产 | 全部免费a级毛片 | www三级免费 | 欧美片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片 | 欧美色道 | 亚洲国产亚洲片在线观看播放 |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