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工商管理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華僑大學/6.jpg)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會計學碩士點介紹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點介紹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技術經濟與管理碩士點介紹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點介紹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聯系方式
郵編:362021
研究生辦公室:0595-22692651
學生工作辦公室:0595—22692712 22692713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簡介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導師鄭淑蓉
姓名:鄭淑蓉
性別:女
職稱:教授
學院:工學院
研究方向:電子商務經營與管理、流通產業經營與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個人簡介:
鄭淑蓉,女,漢族,1964年3月生,福建省仙游縣人。教授,碩士生導師。
1986年畢業于黑龍江商學院(現為哈爾濱商業大學)商業經濟專業,1991-1993年福州大學企業管理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長期在高校從事貿易經濟學、管理學、電子商務的教學與研究,為本科生、研究生(含MBA)主講《現代商學》、《管理學》、《知識管理》、《電子商務》等課程。培養碩士研究生23人。江西省(2004-2006)中青年骨干教師。
主要研究方向:電子商務經營與管理、流通產業經營與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在《商業經濟研究》、《生產力研究》、《經濟問題》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70余篇,其中《中國流通業的信息化》、《電子商務與現代企業革新》、《因特網上的商業選擇》等7篇論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出版專著五部:《電子商務理論與實踐》、《管理學》、《電子商務經營與管理》、《行業物流研究》、《電子商務運作》。主持省部級課題2項,參與(排名第二、三)省部級課題研究5項、橫向地方政府課題2項(排名第2)。
全國高校貿易經濟學科教學研究會理事,福建省商業聯合會理事。
(一)專著
1、《電子商務理論與實踐》24萬字,當代中國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2、《管理學》光盤出版(3碟)福建電子音像出版社、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3、《電子商務經營與管理》24萬字,華齡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4、《行業物流研究》23萬字,中國言實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5、《電子商務運作》25萬字,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二)主要論文
中國外資零售業30年《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年6期,
全文轉人大復印報刊《商貿經濟》2008年9期
試論我國現代流通業的技術創新《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2期,
全文轉人大復印報刊《商貿經濟》2007年6期。
基于分形理論的虛擬商店績效評價研究 《天津商業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基于產業鏈視覺的中國電子商務服務商 《經濟問題》2007年8期。
現代物流的科技視角 《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年4期
試論中國現代物流的信息化 《2005(福州)物流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互聯網條件下供應鏈管理轉型探析 2004年中國(福州)國際電子商務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
供應鏈管理的電子商務技術支持《福建師范大學學報》社哲版,2002年3期。
試論電子商務物流系統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1年6期。
當代閩商發展離不開電子商務 《閩商》2007年6期。
惡意軟件的危害及其治理 《生產力研究》2009年2期。
商務網站的成本與效益分析 《經濟問題》2009年4期。
福建省高校創業教育體系構建思考 《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8年6期。
試論電子商務與現代企業革新《福建師范大學學報》社哲版,2000年2期,
全文轉人大復印報刊《管理科學》2000年7期。
因特網上的商業選擇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0年2期,
全文轉人大復印報刊《商業經濟》2000年7期。
企業電子商務模式及其推進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社哲版,2001年1期。
面對電子商務的企業管理創新 《北方經貿》2000年2期。
你不得不了解的電子商務 《海峽經貿》2000年7期
因特網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中國高校教育研究》社科卷,2000年4期。
基于電子商務的營銷觀念創新和營銷策略變革《北方經貿》2001年11期。
試論我國流通業的信息化 《生產力研究》2001年5期。
全文轉人大復印報刊《商貿經濟》2003年8期。
試論我國零售商業的電子商務 《經濟問題》2002年7期。
我國電子化政府:問題及對策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3年3期。
試論我國商務網站的贏利模式 《經濟問題》2003年7期。
日本7-11 連鎖集團的信息化之路 《商場現代化》2003年9期。
我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山西財經大學學報》(教育版)2003年12期。
中國企業信息化發展問題探析 《理論探索》2004年4期。
試論電子商務條件下的企業管理變革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4年6期。
淺論貿易經濟學科研究的若干熱點問題 《北方經貿》2003年11期。
對于我國高校恢復商業經濟專業的幾點思考 《江蘇商論》2004年2期。
我國連鎖經營發展態勢分析 《商業經濟》2004年3期。
IT大賣場,嘗試“WDM”新模式 《商場現代化》2004年4期。
我國社區商業的發展模式及其運作 《商業經濟文薈》2004年3期。
全文轉人大復印報刊《商貿經濟》2004年9期。
電子商務專業在線模擬案例教學探討《山西財經大學學報(教育版)》2005年3期
中國電子商務10年發展 《中國信息導報》2005年11期
福建省零售商業的新特征 《海峽經貿》2002年8期。
福建省零售商業進一步發展的對策思考 《閩江學院學報》2002年6期。
中外零售商業發展比較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社哲版,1995年3期。
全文轉人大復印報刊 《商業企業管理》1995年9期。
企業集團組織管理淺析 《山西財經學院學報》1992年1期。
“腦體倒掛”新探 《福建論壇》1995年9-10合刊。
試論我國的腦體利益格局 《管理與效益》1996年1期。
談談國有企業管理效績 《商業經濟管理研究》1997年4期。
企業管理的目的在于出效益《福建企業管理》1998年1期。
試論商務調查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1998年3期。
無店鋪售賣初探 《商業研究》1998年6期。
論國營商業企業租賃經營的分配關系 《山西財經學院學報》 1988年2期。
發展多種商業形式初探 《商業經濟管理研究》 1989年1期。
商業信用的形式及其運用 《山西財經學院學報》 1990年5期。
商業信用新探 《商業經濟研究》 1990年10期。
(三)課題
1、主持并完成福建省教育廳課程一項:福建省零售商業的電子商務研究。
2、主持并完成江西省普通高校教學研究課題一項:“電子商務”專業在線模擬案例教學研究。
(項目批準號:04gxjg5021,2005年結項)
3、參加并完成福建省教育廳課程三項:現階段中國各階層收入差距分析;
互聯網文化環境下的中國式關系營銷研究;
中國零售業國際競爭力研究。
4、參加江西省高校省級教改課題:在線教學資源的課堂應用研究。
5、參加江西省科學技術廳軟科學規劃項目(2008.1-2009.6)(項目批準號:贛財教[2008]212號):
江西民營科技企業與高校“產學研”結合機制研究。
6、參加江西財經大學橫向重大課題:《南昌市東湖區商業發展總體規劃(2005-2015)》(排名第二)
(南昌市東湖區商貿局委托,經費20萬元,2006立項)。
7、參加晉江市“十二五”規劃課題:晉江市“十二五”期間總體規劃指標體系研究(排名第二)
(晉江市經濟發展局委托,經費6萬元,2010年3-5月)。
附一:工作經歷
1、1986.8 — 1994.5 福州大學財經學院(現為管理學院)貿易系任教研工作,主講《商業經濟學》、《廣告學》、《商業文化學》,1993年評為講師。獲福州大學1991-1992學年校教學優秀獎。
2、1994.6 — 2002.12 福建師范大學管理學系任教研工作,主講《企業管理概論》、《企業管理實務》、《電子商務》,1999年評為副教授,1999年10月任經濟學教研室主任。2001年獲福建師范大學“九 五”青年理論成果優秀獎。
3、2002.12 —2006.6 江西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任教研工作,主講《電子商務》、《現代商學》、《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等課程。電子商務系系主任,碩士生導師。2004年獲江西省骨干教師稱號和國際經貿學院“科研之星”稱號。2004年11月晉升為教授。
4、2006.7 —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任教研工作,主講《電子商務》、《知識管理》等課程。教授、碩士生導師。
附二:進修與社會實踐
1、1993年7月-8月,參加中央編譯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級研討班”的學習。
2、1990年11月至1993年4月在福州大學進修6門研究生課程:社會主義宏觀經濟學、國際貿易研究、財政稅收問題研究、國際金融問題研究、統計學專題、西方會計理論問題研究。
3、1998年參加福建省閩東、閩南地區的企業生產經營調查活動,歷時一個月。
4、1999年至2001年,為青州集裝箱有限公司、東街口百貨公司、臺江百貨公司、倉山區商業局的中層領導干部開設企業管理與電子商務應用專題講座近30場。
5、任福建省商業研究會理事、全國高校貿易經濟學科教學研究會理事。
6、2003年4月參加了全國高校貿易經濟學科教學研討會和2003年10月華中師范大學主辦的全國高校電子商務骨干教師培訓班的學習。
7、2004年5月和8月分別出席了2004年中國(福州)國際電子商務研討會和南京財經大學主持的全國電子商務專業教學研討會。
8、2004年10月為江西省九江電信公司中層干部開設為期3天的專題講座:電信與電子商務。
附三:獲獎情況
1、福州大學1991-1992學年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
2、福建師范大學“九五”優秀科研成果獎;
3、江西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2004年“科研之星”獎;
4、中國商業經濟學會(2005年 )學術論文3等獎;
5、中國商業經濟學會(2006年 )學術論文3等獎;
6、中國高校商務管理研究會(2008年)學術論文2等獎。
聯系方式:
電 話:0595-22690595(家)、22691922(辦)
手 機:15959527023
E-mail: zhengshurong21@tom.com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導師吳新博
姓名:吳新博
性別:女
職稱:教授
學院:工學院
研究方向:電子政務、信息管理與信息檢索等
個人簡介:
吳新博,女, 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現在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系任教,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電子政務、信息管理與信息檢索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現主講《管理信息系統》、《信息組織、存儲與檢索》、《計量經濟學》和《電子商務概論》等課程。近五年來,主持福建省社科課題1 項、泉州市社科項目 1 項,參與國家課題省1 項,并參與多項省、市級科研項目。近五年來,主編教材一部,《現代信息檢索簡明教程》,參與編寫書兩部,均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并在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十幾篇。
教學情況 管理信息系統 信息組織、存儲與檢索 網絡信息檢索與利用 計量經濟學 電子商務概論 信息化理財
科研課題
1、信息化與執政黨能力建設的關系研究 福建省社科規劃項目 主持人項目批準號:2006B127
2、泉州市電子政務發展研究 泉州市社科課題 主持人 課題號 2004A-zc04
3、大學生信息檢索能力構建研究 華僑大學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主持人
4、海峽兩岸人力資源合作戰略研究 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 參與 項目批準號:2005DGS3D060
5、福建科技企業孵化器與風險投資融合研究 福建省科技廳軟科學課題 參與 項目批準號:2004R020
6、管理信息系統.福建省2004年度省精品課程 福建省教育廳精品課程項目參與
7、福建省國民經濟信息化與經濟增長問題研究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參與項目批準號:2006B052
8、泉州人才強市發展戰略 泉州市社科課題 參與
論文著作
1. 虛擬財產呼喚法律保護[J].福建審判,2003(06)
2. 石油農業與生態農業.發展研究[J],2004(06 )
3. 電子政務發展中的“信息孤島”問題[C].信息協會論文集,2004(10)
4. 網絡虛擬財產淺析[J].社會科學學報,2005(08)
5. 解析電子政務中的“信息孤島”現象[J].生產力研究,2005(09 )
6. 信息不對稱條件下委托-代理關系的主要問題[J].北師大學報,2005(09)
7. 電子政務與和諧社會的構建[J].是與非,2005(09)
8. 政府信息化的問題與對策[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5(11)
9. 中外政府信息化比較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5(12)
10. 我國電子政務建設中的幾個問題[J].沈陽大學學報,2006(06)
11. 政府信息化中的理念、制度保證和信息資源管理[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6(06)
12. 談政府信息化建設的公平與效率問題[J].商業時代, 2006(09)
13. 我國各地區全要素生產率的測定與比較分析[J].運籌與管理,2006(10)
14. 關于國有企業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6(12)
15. 經濟類本科教學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7(04)
16. 淺析信息化在黨的組織工作中的應用[J].沈陽大學學報,2007(02)
17. 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困境于對策[J].中國安防,2007(06)
18. 現代信息檢索簡明教程[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2006
19. 現代管理信息系統[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2006
20. 管理信息系統學習指導與考試指南[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2006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導師李朝明
姓名:李朝明
性別:男
職稱:教授
學院:工學院
研究方向:企業知識管理、電子商務、信息系統等
個人簡介:
性別:男
職稱:教授(2008.8-現在)
研究生導師類別:碩士研究生導師(2005.9-現在)
學位:工學學士(浙江大學)
教育背景
1980.9-1984.7 浙江大學熱物理工程系低溫工程專業本科生學習,工學學士
工作經歷
(1)1984.8-1985.10 天津市第二棉紡織廠水暖空調車間,技術干部。
(2)1985.10-1996.12 天津市第二棉紡織廠電子計算機室,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1994.11被破格評聘為高級工程師)。
(3)1996.12-2000.8 華僑大學管理信息科學系,高級工程師。
(4)2000.9-2004.10 華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電子商務系,副教授(聘),2003.7職稱轉評為副教授,其中2001.9-2002.8 華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實驗中心主任(兼)。
(5)2004.10-2008.8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系,副教授。
(6)2005.9-現在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招生專業: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技術經濟)。
(7)2007.8-2010.12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應用軟件研究中心主任(兼)
(8)2008.8-現在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招生專業: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技術經濟)。
(9)2011.5-現在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優化教研室主任。
主要社會兼職
(1)泉州市計算機學會理事
(2)農工黨福建省委委員
(3)農工黨華僑大學支部副主任委員
(4)農工黨泉州市委會教科文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5)華僑大學特邀監察員
(6)泉州市豐澤區政協委員
教授課程
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信息管理學、電子商務概論、可視化程序設計、微機應用、高級語言程序設計等。
指導碩士研究生情況
指導碩士研究生11人(已畢業6人,在讀5人),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10人,企業管理專業1人。
研究領域及研究方向
(1)主要研究領域:企業知識管理、協同商務、產業集群、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應用、企業ERP系統應用、政府信息化、物聯網。
(2)主要研究方向:企業知識管理、電子商務、信息系統。
科研項目
(1)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于動態能力的企業協同知識創新研究”項目 (批準號: 09BTQ021, 2009.7.1-2012.6.30,在研)
(2)主持國務院僑辦科研基金項目“基于協同商務的企業知識管理系統模型研究”(項目編號:07QZR10,2007.9.1-2009.8.31)
(3)參與“構建大泉州城市品牌體系的策略研究”項目(泉州市科技項目,項目編號:2004Z18,2004.8-2005.7,排名第二)
(4)參與“數字泉州與泉州企業信息化”課題(泉州市社科基金項目課題, 2003)
(5)主持“漳州市醫療保險管理信息系統規劃與技術咨詢”項目(橫向課題,2000.3—2000.6)
(6)主持“泉州市醫療保險管理信息系統規劃與技術咨詢”項目(橫向課題,1999.3—1999.10)
(7)獨立完成“管理信息系統面向對象開發方法與規范的研究”課題(1998年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育苗課題)
(8)參與“福建省第十一屆運動會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橫向課題,1998年)
(9)主持“泉州肯特外貿公司單證管理軟件系統”開發(橫向課題,1997.3—1997.5)
(10)參與“揚州紗廠計算機輔助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開發(中國紡織信息協會MIS示范點項目,1994.3-1994.5)
(11)指導“大型棉紡織企業計算機輔助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開發(與鄭州國棉六廠協作,河南省科委立項課題,1993.3-1994.3)
(12)參與“天津第二棉紡織廠計算機輔助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天津市科委立項課題,1989-1991,排名第二)
(13)參與“哈爾濱卷煙廠管理信息系統的研制”項目(橫向課題,1989.7-1989.9)
論文著作(按出版、發表時間排序)
[1]李朝明,鄧佳宇,林惠娟. 協同企業及其發展思路探討.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1,33(5).
[2]李朝明,方玲. 基于動態能力的協同知識創新模式及運行機制.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1,33(4).
[3]郭韌,李朝明. 企業協同知識創新的風險識別與評價. 運籌與管理,2011, 20(3).
[4]李朝明,黃利萍,杜寶蒼. 基于動態能力的協同知識創新體系結構模型.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1,33(3).
[5]李朝明,杜寶蒼. 知識型員工協同知識創新內在機理及過程分析.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1,33(1).
[6]劉靜卜,李朝明. 企業協同知識創新的利益協調機制研究[J].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11,28(8).
[7]朱雅帥,李朝明. 知識創新與企業創新系統發展的關系研究[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28(1).
[8]李朝明,譚觀音,等. 信息管理學教程[M]. 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2(第一版).
[9]李朝明,黃利萍. 動態能力、協同知識創新和企業持續競爭力關系研究[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7(21).
[10]李朝明,杜寶蒼,黃利萍. 企業協同知識創新系統的多級可拓評價研究[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0,32(5).
[11]黃利萍,李朝明. 企業協同知識創新中知識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7(18).
[12]方玲,李朝明. 基于協同商務的企業流程程重組模式研究[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0,32(3).
[13]杜寶蒼,李朝明. 知識管理與組織學習的互動關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 30(9).
[14]方玲,李朝明. 海峽西岸經濟區產業集群信息化發展戰略研究[J]. 情報雜志,2009, 28(增).
[15]杜寶蒼,李朝明. 組織間知識員工協同工作績效可拓評價研究[J]. 情報雜志,2009, 28(11).
[16]李朝明,劉暉銘. 基于協同商務的企業知識管理系統模型框架[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9,31(5).
[17]李朝明. 企業協同知識管理系統模型研究框架探討[J]. 商業時代,2009(29).
[18]李朝明,陳夏生. 企業協同知識創新模型研究[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9,31(1).
[19]陳夏生,李朝明. 產業集群企業間知識共享研究[J].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 (1).
[20]黃利萍,李朝明. 產業集群知識共享利益模型淺析[J]. 管理與財富,2008(10).
[21]裴江濤,李朝明. 企業客戶知識流分析及其管理模型初探[[J]. 當代財經,2008(6) (增刊).
[22]李朝明,陳夏生. 基于業務流程的企業知識地圖研究[J]. 管理科學文摘,2008(5).
[23]李朝明,劉暉銘. 基于數據倉庫和知識倉庫的DSS體系結構研究[[J]. 沈陽大學學報,2007,19(4).
[24]李朝明,劉暉銘. 企業知識管理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8(2).
[25]李朝明. 基于協同商務的企業知識管理系統研究[J]. 商業時代,2007(20).
[26]李朝明. 電子商務與企業知識管理的協調發展[J]. 商業時代,2007(11).
[27]李朝明,裴江濤. 知識管理:從“硬管理”到“彈性管理” [J]. 農業網絡信息, 2007(3).
[28]李朝明. 城市品牌建設思路探討[J]. 商業時代,2006(9).
[29]李朝明. 電子商務與企業信息化建設[J]. 商業時代,2005(6).
[30]李朝明. 論信息環境保護建設[J]. 情報科學,2004(6).
[31]李朝明. 現代金融管理中若干難點問題[J]. 經濟經緯(河南財經學院學報),2004 (2).
[32]李朝明. 我國數字城市建設一瞥[J]. 中國信息導報. 2003(12).
[33]李朝明. 關于政府信息化問題的探討[J]. 情報科學,2002(增).
[34]李朝明. 論我國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問題與策略[J]. 情報科學,2002(11).
[35]李朝明. 企業信息化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評價方法[J]. 情報科學,2002(6).
[36]李朝明. 知識管理及其實現技術的研究[J]. 情報科學,2001(5).
[37]李朝明. 我院重點實驗室建設方案的研究[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01(4).
[38]李朝明. 論我國地市級醫療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建設[J]. 管理信息系統,2000(4).
[39]李朝明. 基于體系結構的企業信息系統可重用構件模型的探討[J].管理信息系統, 1999(5).
[40]李朝明,章學孝. 溴冷機結垢的形成及酸洗除垢的研究[J]. 天津紡織科技. 1996 (4).
[41]李朝明,余紅偉. 鄭州國棉六廠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J].紡織科學研究, 1995(2).
[42]余紅偉,李朝明. 如何開發大型棉紡織企業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J]. 中國紡織管理,1993(9).
[43]郜宏,李朝明. 大型棉紡織企業計算機信息、決策、集散系統質量管理分系統的建立[J]. 紡織經濟研究,1993(5).
[44]李朝明,董思和. 應用計算機,加快管理信息系統現代化建設[J]. 紡織經濟研究,1991(9).
[45]林理和,李朝明,孫芝芳,胡連方,劉楚云,陳和. 多孔覆蓋層表面強化沸騰傳熱的修正動力學模型[A].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1984年傳熱傳質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科學出版社,1984.11.
獲獎情況
(1)華僑大學科研優秀獎(2009-2010學年),華僑大學頒發,2011.3
(2)天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獎勵編號:91C-3-068),獲獎者共5人,本人獲獎排名第二. 項目:天津第二棉紡織廠計算機輔助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天津市人民政府頒發,1992.7.10
(3)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證書號:94102),獲獎者共14人,本人獲獎排名第七).項目: 大型棉紡織企業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委員會頒發,1994.11. 5
(4)全國紡織系統管理現代化成果二等獎,獲獎者共5人,本人獲獎排名第二.項目:天津第二棉紡織廠計算機輔助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國紡織企業管理協會頒發,1991.11
(5)天津市“講理想、比貢獻”競賽活動先進獎,天津市科協和天津市經委聯合頒發, 1992.12
(6)農工黨福建省社會服務工作先進個人(2007-2008年度).農工黨福建省委會十屆三次會議表彰,2009.1
(7)農工黨福建省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個人(2007-2009年度).農工黨福建省委會,2010.8
(8)農工黨泉州市2000-2001年度信息工作積極分子.農工黨泉州市委會表彰, 2002.1.
(9)關于建設“數字豐澤”,加快我區信息化建設步伐的建議. 泉州市豐澤區政協2003年度優秀提案.
(10)關于在我區建設一批“學習型機關”的建議.泉州市豐澤區政協2003年度優秀提案
(11)農工黨泉州市2004年度先進黨員.農工黨泉州市委會表彰,2005.1
(12)關于在我區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建議.泉州市豐澤區政協2005年度優秀提案
(13)泉州市豐澤區優秀政協委員,泉州市豐澤區政協三屆三次會議表彰,2008.12
(14)農工黨泉州市參政議政先進個人,農工黨泉州市委會表彰,2010.8
聯系方式
通信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郵政編碼:362021
Email:cmli@163.com或cmli@hqu.edu.cn手機:13235955809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導師譚觀音
姓名:譚觀音
性別:男
職稱:副教授
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研究方向:知識管理,信息化項目管理與優化,物流信息系統等
個人簡介:
研究領域(Field of Research)
知識管理,信息化項目管理與優化,物流信息系統
主講課程(Courses offered)
面向研究生講授:《系統工程》、《項目管理軟件應用與案例》;
面向本科生講授:《管理信息系統》、《系統分析與設計》、《運籌學》、《信息管理前沿》、《MPA-管理定量分析》。
工作經歷(Experience)
2004-9~至今 在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系任教;
2000-9~2004-08 在華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信息管理系任教;
1992-7~2000-08 在華僑大學管理信息科學系任教;
科研項目(Research projects)
主持課題:
[1]主持國務院僑辦(社科)基金項目“虛擬企業知識共享模式與運行機制研究”項目 (批準號: 10QSK01, 2010.12-2012.11,在研)
[2]主持泉州市社科基金項目“泉州市軟件產業發展現狀調研”(項目編號:11WT006,在研)
[3]主持完成泉州市社科基金項目“社會信息化建設總體設想”(項目編號:10WT007,2010.6-2010.10)(已結題)
[4]主持“運籌學實驗教學改革”,校級實驗教改項目,(2010—2012)(在研)
參與課題:
(1)轉型企業的知識轉移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郭東強主持),排第三,(2011-2014,在研)
(2)基于動態能力的企業協同知識創新研究,國家社科(李朝明主持),排第二,(2009-2012,在研)
(3)海峽西岸經濟區虛擬企業知識管理模型及應用研究,國家社科(郭東強主持),排名第三,(2008.9-2010.9,已結題)
(4)福建省國民經濟信息化與經濟增長問題研究,省社科(郭東強主持),排第三,2006.9-2007.5,已結題)
(5)協同商務鏈的設計策略與智能支持平臺研究,省自然(郭東強主持),2006.5-2009-4,已結題)
(6)基于協同商務的企業知識管理系統模型研究,僑辦自然(李朝明主持),排第二,(2006-2009,已結題)
(7)基于服務本體的IT項目微管理框架與支持平臺研究,僑辦自然基金(李向陽主持),排第二(2010.12-2012.11,在研)
近期著作論文(Major Publications)
2010.6 基于熵理論的企業知識創新研究,中國信息界 , 獨著
2010.5 信息時代的供應鏈企業信息共享,合作經濟與科技, 第一
2010.1 信息時代供應鏈企業知識交易博弈探析, 市場周刊(理論研究版),第一
2010.3 Petri.NET Simulator 在Petri網模擬中的應用, 科技與生活,第一
2009.4 基于熵理論的供應鏈企業知識創新研究,技術經濟與管理,第二
2009.3 協同商務鏈中成員信任的解析與描述,東亞評論(日本),第一
2007.9 基于HOWGA的虛擬企業知識伙伴的選擇策略分析,現代制造工程,第二
2010.6 《現代管理信息系統(2版)》,清華大學出版社(教材),參編
2011.02 《信息管理學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教材),副主編
社會兼職(Social Appointments)
1.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
2. 泉州市企業經營管理協會,副理事長
3. 泉州市豐澤區發改委,經濟顧問
聯系方式
通信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郵政編碼:362021
Email: 785303448@qq.com;tgy@hqu.edu.cn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添加華僑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華僑大學考研分數線、華僑大學報錄比、華僑大學考研群、華僑大學學姐、華僑大學考研真題、華僑大學專業目錄、華僑大學排名、華僑大學保研、華僑大學公眾號、華僑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僑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僑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華僑大學.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xiaodian.png)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appxiazai.png)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