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教育科學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聯系方式:
地址: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學府街258號
電話:0454-8603869 郵政編碼: 154007
|
師資隊伍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只有一流的教師隊伍才能創造一流的教育業績。教育科學學院始終堅持將師資隊伍建設作為學院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并采取各種切實可行的措施,致力于師資隊伍結構的優化和整體素質的提高。近些年來,我院一系列提升教師隊伍質量的措施,促進了學院的飛躍發展。學院現有教職工45人,其中,高級職稱12人,高學歷(碩士、博士)29人;學院現有教育管理、應用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三個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有碩士生導師16人,其中院外兼職導師6人,校外合作導師1人。學院有2人入選佳木斯大學“百人計劃”項目,2人獲批佳木斯大學青年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項目。
一、強化師德建設提高教師隊伍質量
學院堅持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制度,組織教師每周進行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學習形式采取集中與自學相結合,學習與研討交流相結合的形式。同時,學院在制度上規范教師的師德,每一學年都組織教師簽訂《師德師風建設協議書》,對教師的師德師風進行明確的要求。在學習中提高,用制度來規范,用輿論來約束,對教師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既宣傳法律法規,又提倡奉獻精神,是我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成功經驗。為此,我院近兩年共有三名教師獲得師德建設先進個人稱號,其中省級師德建設先進個人1人,校級師德建設先進個人2人;學院獲得校“三育人”標兵1人、校“五爭當”標兵1人、學校先進工作個人4人。
二、精研業務提升教師隊伍素質
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首先要提高教師的育人水平。學院一手抓教學,一手抓科研,面向全體,突出骨干,循序漸進,在過去幾年里教師的工作能力有了迅速地提高。
教學工作方面,結合學校近兩年改革舉措和我院實際情況,學院推出了“青年教師讀書計劃”、“專業技能展示”、“院內教學培訓和講座”、“教學觀摩示范課”等一系列措施,強化教師業務水平,提升教師教學實踐能力。學院鼓勵教師多閱讀,多實踐。力爭讓學習成為教師的需要。學院將學習作為一種制度,對教師理論學習的內容和學習量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要求教師的理論學習必須以教育理論為主,要與自己的學科教學密切聯系。通過對新思想、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術的學習,教師普遍轉變了教育觀念,優化了自身素質,增強了教育的底蘊,提高了教育質量。 近幾年我院累計獲評校優秀教師10人,校優秀實驗教師2人,校優秀實習指導教師4人。
科研工作方面,我院堅持鼓勵教師開展好常規研究,讓教師把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學行為都納入研究的范疇中,這是實踐先進教育思想的需要,也是落實新的課程改革精神的需要。同時鼓勵教師發揮專業優勢,開展跨學科研究,爭取有所創新,有所突破。學院堅持每年聘請校外專家到我院進行講座和培訓,拓展教師隊伍視野,開展教科研方面的交流和合作。經過幾年的發展,學院教師隊伍的科研能力穩步提升,近三年,學院累計獲批黑龍江省社科基金項目6項、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4項、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2項,黑龍江省高教研究室十二五規劃項目3項、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6項,其他各級教科研項目三十余項。
三、建立激勵機制確保教師隊伍工作動力
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是開展好教育教學工作,提升教師隊伍質量的有力保證。結合學校相關文件,學院建立了一系列教科研工作督促和獎勵機制,鼓勵教師發揮專長,積極參加各種類型的教學、科研競賽,并從學院層面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以此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近幾年,學院獲評十佳教學優秀獎3人、辰星教學獎1人、教學年終獎6人、課堂教學優質獎6人;獲得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黑龍江省教學軟件大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6項。
四、加強骨干教師培養,提高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
學院積極鼓勵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提高知識、業務水平,并為教師提供外出學習、培訓和參加會議的機會,讓骨干教師“走出去、帶回來”。近兩年,我院選派教師參加黑龍江省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項目4人次,參加各類培訓和學術會議交流近三十人次。同時,學院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計劃,拓展視野,提升專業水平。學院一直把骨干教師隊伍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并將其納入工作計劃、工作日程乃至學院的辦學規劃中,為骨干教師成長創造條件。學院鼓勵青年教師報考碩博士研究生,提升學歷。學院近幾年外出讀研讀博教師累計達到14人次,極大的提升了師資隊伍的學歷層次。
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教育科學學院將始終堅持以教師的發展為本,繼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教學改革為契機,以發展為目標,以教科研為導向,以教學實踐為依托,在創新教育生機勃勃,豐富多彩的發展之路上,譜寫“特色辦學,和諧育人”的動人詩篇。
教育技術學
2015-03-30 09:16 審核人: (點擊: 3011)
一、專業簡介
佳木斯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籌建于2000年前后,2002年秋季學期開始招生,是普通全日制本科專業,是黑龍省東部地區唯一的集教學、科研、培訓為一體的教育技術學專業培養機構。經過多年的沉淀和積累,教育技術學專業已形成穩定的教育科研和專業培養方向,現已為社會各領域輸送畢業生300余人。教育技術學專業教學條件較為完善,擁有教育綜合實驗室1個,下設計算機網絡多媒體、廣告設計、電子編輯、線性編輯、數字音頻處理、常規媒體、微格教學等7七個專業實驗室,有多媒體教學、教學設計等實驗、實訓室24間,其中廣告設計、電子編輯、數字音頻處理等核心實驗室在黑龍江省東部地區處于領先地位。目前教育技術學專業擁有計算機、電子編輯、攝影攝像類儀器設備400多套(臺),固定資產500多萬元。教育技術學專業現有穩定的共享實習實訓基地43處,可以良好保證學生教育實習、專業實踐工作的進行。
二、師資隊伍
教育技術學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0人,共享教師5人,其中高級職稱6人,碩士以上學歷教師12人,占80%。近五年主持并完成各級各類教學科研課題30余項,出版專著、教材12部,發表論文百余篇,獲得各類教學科研成果獎15項,獲各類教育軟件、論文獎項75項。現承擔全國教育信息技術十二五規劃課題1項、黑龍江省新世紀教改工程項目2項、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1項、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3項、黑龍江省高教研究室十二五規劃課題2項、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3項、黑龍江省教育廳自然科學項目1項,團隊職稱、學歷梯度合理,教學科研工作充滿活力。
部分專業教師簡介:
閻瑞華,男,1975年出生,黨員,教授,佳木斯大學畢業。黑龍江省首批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負責人,黑龍江省精品線上線下課程負責人,現任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實驗室主任,教育技術學專任教師。主講課程:程序設計、數據庫、多媒體技術、網站網頁設計與開發、Flash動畫制作、三維動畫制作、電視節目制作等。研究方向以網絡課程開發與應用;多媒體開發技術研究為主,獲得各級各類教、科研成果20多項,主持并完成省、市校級教學科研立項10余項,出版教材和論文10余部。
孫崴,男,黑龍江省雙城市人,中共黨員,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負責人、黑龍江省首批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負責人。畢業于沈陽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理學碩士。現任教育科學學院教學科研辦公室主任,屢獲校十佳教學優秀獎、五爭當標兵、先進個人、優秀教師、優秀實習教師等榮譽和稱號。主要從事計算機輔助教育、網絡教育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及參研省廳級課題5項,地市及校級課題多項,在國家級學術雜志發表論文14篇,其中CSSCI兩篇。獲得佳木斯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主持研發的教學軟件獲校、省、國家等各類獎項30余項,開發的CNTSS系統、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自測考試系統在遼寧省教育廳舉辦的教育軟件大賽上分獲二、三等獎;主持開發的計算機輔助教育教學系統在第十一界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賽上獲三等獎,并被中國教育資源網收錄。目前正承擔著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黑龍江省高校教師網絡研修情況問題與對策”的科研工作。主講課程:計算機輔助教育、網絡教育、人工智能與教育等。
劉學敏,女,黑龍江省延壽縣人,中共黨員,副教授,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教育學碩士,智能學習支持環境方向。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主講教師。現任教育科學學院教育技術學教研室副主任,主要從事教師專業發展、e-learning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參與國家級課題1項,省廳級課題5項,地市及校級課題多項,在國家級學術雜志發表論文多篇,獲得佳木斯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論文成果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中央電教館優秀論文成果一等獎1項。現擔任“國家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計劃”首席助學講師及教育部重點課題“教師網絡教育活動的設計理論與實踐”的助學顧問。主講課程: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教育統計學、網絡教育應用等。研究方向及領域:智能學習支持環境、數字化學習、教師專業發展
曲艷紅,女,漢族,1977年出生,2002年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獲得教育學學士學位,2009年獲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碩士學位。研究方向:教學系統設計與學習資源開發。主講教學系統設計、教育技術學教學法、教育技術學、教育傳播學等課程。主要研究成果:1、發表論文:《E-learning對教育技術影響之初探 當代教育創新》、《少數民族學校教育中校本課程資源開發對文化傳承的作用》、《中國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再認識》、《網絡環境下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合作學習設計研究》。2、科研立項:主持佳木斯大學“構建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模式研究”、“網絡環境下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研究”、《信息技術環境下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研究》項目,參與項目“構建網絡環境下的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周國華,男,1979年11月出生,黑龍江省克山縣人。2002年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取得教育學學士學位。現為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講師、教育科學學院教育實驗室副主任。主講課程:C程序設計、電視教材編制、影視后期制作、電視攝像等。長期從事教育技術理論與應用研究,先后在國內各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出版教材3部,主持及參加校級、省級課題多項,并多次在校、省、教育部舉辦的課件大賽中獲獎。研究方向及領域:教育技術學基礎理論與應用、網絡技術、影視編輯。
王福寶,男,黑龍江省尚志人,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圖像處理理論、視頻編輯等。主講課程:《圖形圖像處理》、《平面設計》、《電子編輯》、《VB程序設計》,《遠程教育》等。自2004年以來長期工作在教學第一線。并且每年承擔學生的畢業論文指導和專業實習工作。多次榮獲佳木斯大學課件比賽一等獎。近幾年在教育技術學專業相關期刊發表《文檔圖像在數據庫中的存儲檢索方法研究與實現》.等學術論文,主持和參與《動態網站的模板化建設系統》等多個立項。
關玉兵,1982年8月生,本科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碩士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技術學專業。研究方向:教育游戲與三維建模。主講課程:計算機輔助教育、攝像基本技術、數字音頻處理、MAYA動畫制作等。主要研究經歷與成果:近幾年在教育技術學專業相關雜志發表學術論文8篇,主持佳木斯大學教學研究項目1項,黑龍江省高教研究室十二五規劃課題1項;主持佳木斯大學人文社科研究課題1項,參與省級及廳局級課題多項。
張艷麗,1983年10月生,碩士,2010年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主要承擔網站網頁設計,攝影基本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等課程的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遠程教育,教學資源的設計與開發。在國家級和省級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參編教材多部,獲得省部級課件比賽一等獎、二等獎多項。
郭慧,碩士,本科和研究生均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影視編導專業,主要承擔《影視藝術鑒賞》和《廣告設計》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先后發表論文多篇,曾被評為校優秀教案,榮獲優秀班主任稱號,獲教師風采演講比賽第二名。
王宇,碩士,本科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于云南大學戲劇專業,主要承擔《影視藝術概論》和《腳本創作》等課程的教學工作。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編寫教材2部。
三、培養方案
1、專業代碼及名稱
專業代碼:040104;專業名稱:教育技術學。
2、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熟悉現代教育理論,具有良好信息素養,系統掌握信息化教育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適應社會和教育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復合型教育技術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3、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教育技術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學習信息資源和學習過程設計、開發、應用、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新技術教育應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本專業畢業生通過學習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教育技術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教學系統設計、開發、應用、管理、評價的方法和技術;
(3)具有教學媒體設計、開發、應用、管理和評價的基本能力;
(4)熟悉國家有關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術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國內外教育技術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發展動態;
(6)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4、主干學科
教育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5、核心課程
教育技術學導論、教學系統設計、教育技術研究方法、教學媒體的理論與實踐、教育傳播學、多媒體課件設計與開發、教育電視節目編導與制作、網絡教育應用、平面設計、動畫設計、多媒體與網絡教學資源的設計與開發、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等。
6、學制及學位的授予
學制四年;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需修滿176.5學分,達到學位要求者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7、學分要求及學時比例
課程模塊
學分
學時
學時比例
通識教育課程
49
788
32.8%
學科基礎課程
11.5
168
7%
專業課程
專業必修課
60.5
1144
47.7%
專業選修課
16
300
12.5%
實踐性教學環節
39.5
43周
合計
176.5
2400
四、課程簡介
1.教育技術學:系統學習教育技術學科的研究對象、任務、性質、歷史與方法等基本理論問題,分析本學科的主要實踐領域及其分支,并對學科發展軌跡及趨勢進行探討。
2.教學系統設計:主要學習教學設計的基本概念、相關理論及其發展過程,以及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評價的方法與步驟,并在此基礎上研究教學設計的基本過程,分析國內外教學設計的成功案例,進而達到自主設計教學過程的目的。
3.教育傳播學:闡釋教育傳播學的基本結構和基本概念、基本理論,運用教育傳播理論與方法,研究教育傳播學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教育、教學過程的分析與評價,并應用其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
4.計算機輔助教育:主要研究計算機輔助教育資源的設計開發、熟悉常見CAI類型、設計方法、編輯與制作技術,常用CAI寫作工具使用、以及對未來計算機輔助教育發展趨勢的預測等方面的內容,并應用其優化、改進教育教學、培訓過程。
5.網頁設計與開發:綜合講述網頁制作中的網頁編輯、Web圖像制作以及網頁中動畫設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結合實例,使學習者理解、掌握教學內容,從而具有網頁設計和網站開發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熟練的操作技巧。
6.遠程教育:主要講解遠程教育的發展歷史與趨勢,遠程教育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礎理論和學派,遠程教育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的歷史及成果。
7.教育電視節目編導與制作:主要研究如何結合教育學和影視學相關理論,編導和制作滿足教學需要的視頻節目以及教育類電視節目;掌握相關技術手段和制作的相關基礎理論和知識技能,以及最新數字技術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應用。
8.多媒體課件設計與開發:主要學習多媒體技術相關知識、多媒體課件制作基礎理論、多媒體開發工具與應用,并在此基礎上,運用寫作工具進行教學課件的設計與開發。
五、就業情況
(一)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各級各類學校、網絡及遠程教育機構、電教機構等相關教育部門從事與信息化教育相關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也可在教育電視臺、新聞出版與傳媒機構、IT領域、企事業單位、相關教育培訓機構和政府職能部門從事教育電視節目策劃與制作、數字媒體和教育軟件設計與開發、動漫設計與制作、教育信息管理、網絡課程和網站的建設與管理等工作;同時,畢業生也可勝任其他相關單位教育產品和數字媒介產品的策劃、設計、開發等工作和信息技術環境的設計、構建、管理和維護等工作。
(二) 就業率及考研情況
1、近三年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達到90%以上,年底就業率達到100%。2014年教育部調查統計反饋結果顯示教育技術學專業就業率進入佳木斯大學前六名。就業去向有大中小學校、網絡公司、軟件公司、企業培訓機構、電視臺等,從事著信息技術教師、網絡工程師、軟件工程師、企業培訓師、電視節目編輯等工作。
2、近三年學生的研究生考取率均達到20%以上,很多畢業生都考入了重點大學、211或985高校,例如南京師大、東北師大、西北師大、吉林大學、華中師大等。
地址: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學府街258號
電話:0454-8603869 郵政編碼: 154007
學院簡介
教育科學學院是由原佳木斯師范專科學校教育心理教研室發展而來,始建于上世紀的70年代中期,經過近4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黑龍江省東部地區教育學、心理學及其相關學科教學、科研和社會咨詢服務于一體的權威性教育機構。2009年,應教育發展需要升格為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學院現有本科和研究生(碩士)兩個培養層次。本科設有學前教育、教育技術學、心理學和小學教育4個專業;研究生設有教育碩士和應用心理碩士2個一級學科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學院下設學前教育、教育技術學、教育學、心理學、學前專業技能、現代教育技術6個教研室;教育與心理研究所下設有教育學研究室和心理學研究室。“教育學原理”是校級重點學科,“學前教育專業”是校級重點專業,“教育學”和“心理學”是校級精品課。學院現有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校級網絡課程10門
經過幾十年的積淀和發展,學院逐步形成了師資梯隊與學緣結構合理,教學科研條件優越,教育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規格高的學院。現有教職工52人,其中,高級職稱17人,高學歷(碩士、博士)36人;擁有線性編輯室、音頻處理室、心理實驗室、心理測量室等13個實驗室以及心理咨詢應用研究中心、蒙苔梭利教育訓練室、語音室、電子鋼琴室、電子琴室及舞蹈室等,實驗儀器設備總價500多萬元,充分保障師生教科研與實踐的需要。
教育科學學院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專業建設為基礎,以教學改革為動力,以加強和改進常規管理為保證,開放交流,服務社會,力爭把學院建成國內一流的教育科學人才培養基地。
據佳木斯大學研究生院消息,2017年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已發布,詳情如下:
專業代碼、名稱
及研究方向
|
考 試 科 目
|
備注
|
015教育科學學院
|
|
|
045101教育管理
|
|
(專業學位)
|
01(全日制)學校管理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2俄語或204英語二③333教育綜合④819教育管理學
|
|
02(全日制)課堂與班級管理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2俄語或204英語二③333教育綜合④819教育管理學
|
|
03(全日制)課程與教學管理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2俄語或204英語二③333教育綜合④819教育管理學
|
|
045114現代教育技術
|
|
(專業學位)
|
01(全日制)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2俄語或204英語二③333教育綜合④828教育技術學基礎或829網絡與軟件技術
|
|
02(全日制)教育資源建設與教學設計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2俄語或204英語二③333教育綜合④828教育技術學基礎或829網絡與軟件技術
|
|
045400應用心理
|
|
(專業學位)
|
00(全日制)不區分研究方向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2俄語或204英語二③347心理學專業綜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