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江西理工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江西理工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江西理工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江西理工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江西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江西理工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江西理工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江西理工大學考研難嗎]
[江西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江西理工大學考研群]
[江西理工大學研究生學費]
[江西理工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江西理工大學/4.jpg)
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專業
一、發展歷史環境工程專業始辦于1998年,并于同年獲得環境工程工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取得工程領域碩士培養資格,2004年被評為江西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2006年江西省高等學校“十一五”重點建設學科,2010年獲得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獲批江西省高校“十二五”示范性碩士點,2012年獲批“江西省礦冶環境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此外,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是學校“離子型稀土資源開發利用博士人才培養項目”的主要支撐學科之一,招收礦山環境與生態修復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熟練的專業技能、知識面寬、適應性強,能夠從事城市、區域和企業的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等污染的控制與治理、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修復以及環境規劃、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三、專業特色
經過多年的學科建設,在中央和省、地方的資助下,通過學科方向凝煉、學科人才隊伍引進培養、研究基地與學術平臺建設等,結合江西省和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充分發揮學校與國內鋼鐵、有色金屬行業關系密切的行業優勢,積極開展有色金屬礦冶業領域的環境保護與治理的科學研究,逐步形成了礦冶廢水處理與資源化、礦冶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工業煙氣凈化、礦山環境與生態修復、工業生態與清潔生產等五個成熟穩定的研究方向。
四、本專業培養條件
目前,學科已建設有一支年齡、學歷、職稱、學緣等結構合理,研究方向穩定的人才隊伍,現在學科總人數為30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講師5人,博士占比為83.3%,全部具有碩士學位。師資隊伍中“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人,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1人,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井岡之星)培養對象1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江西省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江西理工大學中青年骨干教師1人。
本專業不僅有雄厚的師資力量,而且擁有系統、先進的儀器實驗設備,為科學研究提供充分的硬件保障。專業實驗室面積達2200平方米,擁有各類儀器設備百余258臺(套),儀器設備總價達954.7萬元,設備性能優良。學科還是國家離子型稀土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鎢資源高效開發及應用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離子型稀土資源開發及應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離子型稀土高效開發與應用江西省高水平實驗室、離子型稀土資源高效開發及應用協同創新中心、鎢資源高效開發及應用協同創新中心等國家、省部級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學科還與江西銅業集團公司、中國瑞林有限責任公司、江西金達萊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崇義章源鎢業股份有限公司等還建立了十余處穩定的校外教學、實習及科研基地,極大的豐富了培養模式。
五、學科建設
學科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研究課題主要包括國家重大科技發展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及教育部、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等省部級課題;近五年承擔和獲批縱向課題49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9項,省部級課題22項,市廳級課題11項,橫向課題45項,經費達3878.3萬元。發表論文151篇,授權發明專利7項,科技獲獎11項。出版了《可持續發展概論》、《有色金屬礦山重金屬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廢麥糟生物吸附劑深度凈化水體中砷、鎘的機理及應用》、《煤磨機噪聲控制技術》等十余部著作。
六、就業前景
隨著國家對環保產業的重視程度逐年提高,環保投入也是節節遞增,社會對環保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大。本專業培養注重“厚基礎,寬口徑”,具有一專多能和適應性強等特點,畢業生就業適應面廣,除了可在環保相關企業就業外,還可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境保護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院所、學校等眾多相關行業從事工作。由于本專業畢業生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很多畢業生能快速成長為單位業務骨干,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
七、獲獎證書
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中國黃金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中國膜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專業特色經典教材
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地質工程專業介紹
1.本專業的發展歷史地質工程專業創辦于1977年,2008年恢復招收本科生。
2.本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工程力學、巖土力學、基礎地質學、地球物理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巖土鉆掘工程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培養具有工程勘察及資源勘查、巖土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勘查新技術、新方法研究和開發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3.本專業培養特色
本專業教學與科研條件完善,學科平臺優勢較突出,師資力量雄厚,教學體系全面。
本專業方向特色明顯,學生就業范圍廣。本專業培養的畢業生基礎理論扎實,專業素養高,動手能力強,深受建筑、交通、地礦等有關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管理和科研部門的歡迎。
本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上突出了工程應用性。學生在學習數理、外語、計算機的基礎上,開設有普通地質學、理論力學、彈性力學、工程力學、礦物巖石學、構造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基礎、第四紀地質與地貌學、水文地質基礎、地下水動力學、巖土工程勘察、土力學、基礎工程施工技術、地基處理與測試、工程鉆探、巖體力學、邊坡穩定性分析、巖土錨固與支擋工程、井巷工程、巖土工程測試技術、地質災害防治、MapGIS制圖基礎、地質工程數值模擬、礦床學概論、找礦勘探地質學等理論課程和相關實踐課程。
4.學科建設
本專業地質工程教研室同時負責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學科于2006年獲工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屬于土木工程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F設“工業安全及防災減災技術研究”、“城市綜合防災減災技術研究”、“地質災害理論與控制方法研究” 、“巖土工程災害控制方法研究”、“地基與基礎工程防護工程方法研究”5個研究方向。
本學科現有碩士生導師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學位7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2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一、二層次人選1人,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近四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研究課題12項及橫向科研項目40余項。
5.本專業培養條件
本專業擁有良好的本科生培養條件,擁有較強的師資隊伍,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科研、教學和實踐經驗豐富、年齡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共有14名教師,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1人。近四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研究課題及橫向科研項目60余項。
本專業擁有良好的實驗教學條件,地質實驗室總面積達2000m2,擁有大量先進實驗教學設備。地質工程實驗室擁有基礎地質實驗室、巖石力學實驗室、巖土工程勘察實驗室、鉆探實驗室、水文地質實驗室等13個分實驗室及1個地質標本陳列館(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有5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6.教學建設與改革的各類成果
本專業近年來獲多項江西理工大學校級教改課題、質量工程項目、江西省教育廳教學改革項目、江西省多媒體競賽二等獎、江西省微課比賽三等獎;獲批多項江西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
7.本專業應用領域及就業前景
學生畢業后能在資源勘查、工程勘察、巖土鉆掘工程等單位從事各類資源勘查與評價、管理及工程勘察、巖土工程的設計、施工與監理等方面工作,還可在地基基礎、地下建筑、水利水電、交通工程、地質災害防治領域從事研究、設計、施工工作,也可在教育、管理、投資開發等單位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
目前本專業已有5屆畢業生,由于地質工程專業涉及國民經濟建設的領域很廣,在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形勢的推動下,基礎設施的建設、礦產資源開發和水利水電建設、公路和鐵道建設、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的調查、勘察及施工的不斷升溫,為畢業生創造了很好的就業環境,我校地質工程專業5屆畢業生均100%就業、畢業生考研升學率達38%以上。
8.本專業評估情況
本專業于2016年參加了江西省本科教學審核評估。
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安全工程專業介紹
(1)本專業的發展歷史江西理工大學1987年創辦“礦山通風與安全”本科專業,1990年更名為“安全工程”專業,屬國家管理專業點。2005年獲批江西省品牌專業,2008年被江西省批準為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2)本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面向企事業單位安全工程專業領域安全管理,培養學生能了解學科發展動態,并掌握安全工程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現代企事業單位工程、系統中相關安全技術,能勝任安全領域的設計、研究、檢測、評價、教育培訓、監察與管理等工作。學生畢業5年后能成長為受工業企業、科研院所高度贊譽的青年技術骨干人才。
(3)本專業的培養理念
本專業著力培養學生深厚的基礎知識和扎實的基本技能,同時提升學生安全技術和安全管理雙重能力,使得學生就業的行業適應性強,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具備自愿改善職業健康和安全的責任意識。
(4)本專業的學科建設
2001年獲“安全技術及工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獲“安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批江西省“十一五”重點建設學科,2006年獲批江西省第二批示范性碩士點,2011年獲“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為江西省特色專業,安全工程專業目前建有“江西省礦業工程重點實驗室”和“江西省礦業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教學和科研平臺。
(5)本專業培養條件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在職教師1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講師2人。教師隊伍中,12人獲博士學位,3人獲碩士學位。有1人入選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獲國務院政府津貼1人,有2人為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3人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師。長期以來,本專業逐步形成了大型復雜礦井通風系統優化、靜電理論與應用技術、安全監測監控關鍵技術、礦井熱害及降溫技術、礦山安全評價理論與應用等優勢研究方向,完成了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科研經費超過1000萬元,獲得了一批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項,出版專著5部,發表SCI、EI收錄高水平學術論文50篇。
本專業擁有“江西省礦業工程重點實驗室”以及“江西省礦業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同時是構成教育部“鎢資源高效開發及應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專業擁有2384m2的實驗用房。下設有安全檢測室、風表校正室、電氣安全檢測室、布袋除塵室、通風實驗室、水浴除塵室、粉塵物性測試室、靜電除塵室、職業衛生檢測室、旋風除塵室、流量校正室等專業實驗室。
(6)教學建設與改革的各類成果
本專業2008年被江西省批準為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專業實驗室建設全國一流,曾評為全國高等學校實驗室系統先進集體。承擔省部以上教學改革項目10項,發表教改論文20多篇,出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規劃教材1部,一般教材5部。
(7)本專業的應用領域及就業前景
本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廣,可以在大中型建筑與化工等企業,從事現場安全管理、安全設施方案編制、事故處理等工作,在研究設計單位從事安全研究、設計、檢測、評價、咨詢、風險評估等工作,在政府、企事業單位從事安全監管等工作。隨著人們對安全生產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2014年新安全生產法頒布,社會對安全工程專業人才需求也日益旺盛。
近5年,我校安全工程專業累計培養本科生400余人,碩士研究生80人,畢業生就業率一直名列全校各專業的前列。畢業生就業單位主要集中在中國建筑集團公司、中鐵建設集團、南方電力集團公司、深圳燃氣集團公司等國有大中型企業,就業區域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
(8)本專業榮譽以及其他相關圖片材料
本專業實驗室曾評為“全國高等學校實驗室系統先進集體”,科學研究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多項。
(9)其他有宣傳價值的特色與成果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實驗室在逸夫實驗樓擁有實驗室面積2384 m2,共有實驗設備百余臺套,實驗設備價值2000多萬元。主要建設有:通風實驗室、安全檢測室、電氣安全檢測室、除塵實驗室、職業衛生檢測室等近20個實驗室。
(10)本專業評估情況
未進行專業評估。
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年齡、學歷和職稱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科研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F有教職工108人(外籍教師3人),其中“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計劃1人(A類),“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6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井岡學者”特聘教授1人,“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9人,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5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9人,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4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10人。教職工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51%,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96.33%,具有博士以上學位教師占60%。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聯系方式
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聯系方式電話:0797-8312759
地址:江西省贛州市客家大道156號
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創建于1958年,前身為江西冶金學院地采系、選化系、礦業系。經過60年的建設與發展,學院已形成為礦業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較高、科學研究實力較強的教學研究型學院。學院擁有一支年齡、學歷和職稱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科研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F有教職工108人(外籍教師3人),其中“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計劃1人(A類),“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6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井岡學者”特聘教授1人,“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9人,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5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9人,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4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10人。教職工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51%,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96.33%,具有博士以上學位教師占60%。
學院現有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環境工程、地質工程、生物工程6個本科專業,此外還有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采礦工程本科教育4+0項目班及礦業工程國際生班。擁有礦業工程博士點以及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為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工學)、環境科學(理學) 和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擁有資源與環境專業學位類別,下設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地質工程、應急管理與安全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生態工程和離子型稀土資源綠色提取等7個專業領域。
礦業工程(含采礦工程和礦物加工工程兩個二級學科)是江西省一流建設學科、江西省一流專業、江西省高水平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榜上有名,2019年軟科學科排名中,進入世界前100,全國前30%(全國第9);采礦工程是國家特色專業、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江西省首批高水平學科(重中之重學科)、江西省高校品牌專業,在校友會網2019專業排名中獲評中國五星級專業、成為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專業;礦物加工工程是江西省特色專業、國家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江西省首批高水平學科(重中之重學科)、江西省高校品牌專業、江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點、江西省創新實踐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專業;安全工程是江西省特色專業、江西省高校品牌專業、江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點;環境工程是江西省高校品牌專業、江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點;地質工程是江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點。在2018年江西省專業綜合評價中,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地質工程4個專業排名第一,環境工程排名并列第三。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2個專業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并與加拿大勞倫森大學等開展了雙學歷學分互認項目,為教育部批準的辦學項目。
學院逸夫實驗樓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條件優越,擁有一批先進的儀器設備,儀器設備總價值10000余萬元。學院擁有國家離子型稀土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離子型稀土高效開發與應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離子型稀土高效開發與應用江西省高水平實驗室、鎢資源高效開發及應用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國家科研平臺和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擁有江西省礦業工程重點實驗室、江西省礦冶環境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江西省稀土資源高效利用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工程爆破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礦業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培養平臺。
近5年,學院共承擔國家863子項、973預研、三部委稀土綜合試點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00余項,省部級項目150余項,企業委托項目近200項,科研經費年均3000余萬元。通過國家級驗收或省部級技術鑒定的科研成果8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省級政府科技獎15項,行業協會科技獎23項,授權發明專利47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300余篇。各學科領域已形成了明顯的教學特色和科研優勢,在金屬礦高效開采、工程爆破、礦井通風、電除塵技術、選礦工藝與裝備、二次資源開發與利用、膜分離技術、礦山環境保護、地災防治、稀土提取等方面具有很強的研發和推廣應用能力,在全國有較大影響。
學院現有本科生1800余人,博士研究生68人,碩士研究生250余人,本科生一次性就業率穩定在92%以上,本科生考研升學率穩定在40%以上。
學院堅持立德樹人,強化紅色基因和創新教育,形成了“為人誠實、基礎扎實、工作踏實”的“三實”特質人才培養理念和體系,培養了以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郭聲琨,國家統計局原黨組書記、局長李德水,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熊維平,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運敏、楊春和,教育部“長江學者”周小平,墨西哥科學院院士宋少先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人才,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考研復試參考書目
學院名稱: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聯系電話: 0797-8312757 聯系人:馮老師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 復試科目 | 復試參考書目 |
081902礦物加工工程 01、礦物分選理論與工藝; 02、化學選礦與生物選礦理論與工藝; 03、礦物加工設備與礦物分選藥劑; 04、礦物材料與燒結球團; 05、二次資源利用與礦山環保 |
筆試 一、專業英語(30分) 二、專業課(70分) 1.《選礦學》 2.《礦石可選性研究》 面試 三、綜合面試(60分) 四、口語+聽力(40分) |
復試參考書: 《選礦學》,東北大學出版社 《礦石可選性研究》,許時主編,冶金工業出版社 |
085218礦業工程 01 采礦工程 02 礦物加工工程 03 礦山企業管理 04 礦業經濟 05 礦山地質 |
筆試 一、專業英語(30分) 二、專業課(70分) 1.《選礦學》 2.《礦石可選性研究》 3.《巖石力學與工程》 面試 三、綜合面試(60分) 四、口語+聽力(40分) |
各方向請參考081901采礦工程或081902礦物加工工程 |
081405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01工業安全及防災減災技術研究 02城市綜合防災減災技術研究 03地質災害理論與控制方法研究 |
筆試 一、專業英語(30分) 二、專業課(70分) 《土力學》 面試 三、綜合面試(60分) 四、口語+聽力(40分) |
《土力學》(第二版),東南大學,浙江大學,湖南大學,蘇州科技學院合編,2005 |
081901采礦工程 01 金屬礦床開采技術 02 巖石力學與工程 03 工程爆破技術與理論 04 數字礦山 05 環境巖土工程 06 稀土礦原地溶浸技術 |
筆試 一、專業英語(30分) 二、專業課(70分) 《巖石力學與工程》 面試 三、綜合面試(60分) 四、口語+聽力(40分) |
《巖石力學與工程》,蔡美峰主編,科學出版社,2002 |
083001環境科學 01 礦山生態環境污染機理與評價 02 礦山生態修復理論與技術 03 環境規劃與管理 04 環境污染控制技術 |
筆試 一、專業英語(30分) 二、專業課(70分) 《環境生態學導論》 面試 三、綜合面試(60分) 四、口語+聽力(40分) |
《環境生態學導論》(第二版),盛連喜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
083002環境工程(工學) 01 廢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 02 工業煙氣高效凈化技術 03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技術 04 工業生態與清潔生產 |
筆試 一、專業英語(30分) 二、專業課(70分) 1.《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2.《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3.《水污染控制工程》 面試 三、綜合面試(60分) 四、口語+聽力(40分) |
①《大氣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 馬廣大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②《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 顧國維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③《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趙由才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
083700安全科學與工程/085224安全工程 01 礦山環境災害控制理論與技術 02 職業危害控制理論、靜電理論及應用研究 03 工業災害事故預防及應急救援理論研究 04 安全監測測控關鍵技術研究 05 安全系統工程 06 安全經濟學研究 07 安全法學研究 |
筆試 一、專業英語(30分) 二、專業課(70分) 1.《礦井通風與防塵》 2.《安全管理》 面試 三、綜合面試(60分) 四、口語+聽力(40分) |
《礦井通風與防塵》,王英敏主編,冶金工業出版社 《安全管理》,陳寶智,天津大學出版社 |
添加江西理工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江西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江西理工大學報錄比、江西理工大學考研群、江西理工大學學姐、江西理工大學考研真題、江西理工大學專業目錄、江西理工大學排名、江西理工大學保研、江西理工大學公眾號、江西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江西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江西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江西理工大學.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