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研究生招生
專業課資料
南開大學 | 優惠價 | 原價 | 選擇 |
---|---|---|---|
南開大學313歷史學專業基礎考研真題資料全套 | ¥380 | ¥760 | |
南開大學348文博綜合考研資料全套(大全版) | ¥580 | ¥1160 | |
南開大學348文博綜合考研資料全套(精簡版) | ¥380 | ¥760 | |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南開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南開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南開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南開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南開大學研究生招生]
[南開大學研究生分數線[2013-2020]]
[南開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南開大學考研難嗎]
[南開大學研究生院]
[南開大學考研群]
[南開大學研究生學費]
[南開大學研究生獎學金][南開大學研究生獎學金]
[南開大學研究生輔導]
[南開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
[考研國家線[2006-2020]]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歷史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南開大學保研:2020年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大學生夏令營
夏令營優秀營員錄取名單和候補名單詳見附件。獲得優秀營員資格和有意向遞補的同學請在2020年9月9日前點擊以下鏈接進行確認:https://www.wjx.cn/m/89633373.aspx,逾期未確認視為自動放棄錄取/遞補資格。我院將根據確認名單,在候補營員中按申請專業和考核成績由高到低依次遞補錄取。在教育部推免系統錄取結束前,如果還有個別同學放棄報考我院而退出的名額,我院也將按申請專業和考核成績由高到低依次遞補,不定時發放錄取通知。最終的錄取結果將在學院官網上進行公示。獲得優秀營員資格的同學請務必在“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網址:http://yz.chsi.com.cn/tm)開通后12小時內進行報名,并在有效時間內接收待錄取通知,否則推薦免試接收無效。目前該系統尚未開通,請以教育部公布時間為準。“南開大學推免網上報名系統”不能替代“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凡是沒有通過“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報名和接收待錄取的同學,推薦免試接收(錄取)一律無效。
請同學們隨時留意南開大學研究生招生網http://yzb.nankai.edu.cn/ 以及歷史學院網站發布的相關信息。請同學們務必保持手機暢通。
南開大學保研:2020年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第四屆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
為促進我國高校優秀大學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擬舉辦“第四屆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該活動旨在幫助學生近距離深入了解南開史學,了解歷史學科前沿動態,開拓研究視野。
歷史學院擬舉辦線上夏令營,具體時間待定。詳細日程安排將在材料審核工作完成后公布。
夏令營的內容主要包括學術報告、南開史學介紹、專業知識與技能測評、優秀營員甄選等。夏令營中的優秀營員將有機會優先獲得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學術型碩士或專業學位碩士的推薦免試機會。
一、申請資格
1.本科三年級在校生(2021年應屆畢業生),專業不限;
2.本科學習成績優秀,達到所在高校推薦免試要求,能獲得本科就讀院校的推薦免試資格;
3.外語要求:英語須符合以下任一項:(1)全國大學英語六級成績425分及以上;(2)TOEFL成績90分及以上;(3)IELTS(A類學術類)成績6分及以上;(4)GRE成績1300分及以上(新標準260分及以上);(5)英語專業四級或八級考試合格。
小語種須符合以下任一項:(1)日語要求日本語能力測試N1合格;(2)俄語要求俄語專業四級合格。
二、申報方式及流程
1.申請專業
學術型碩士: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
專業學位碩士: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學位碩士)
2.網上報名:
報名網址:http://yzxt.nankai.edu.cn/intern/frontend/web/ 。選擇“歷史學院夏令營”項目。報名系統現已開通。
報名時間:報名截止時間為6月15日。
我院將在6月20日前對報名同學的材料進行資格審核,請及時查看審核結果。
3.提交申請材料:
A.電子版材料(6月15日前發郵件,逾期不再接受申請):
(1)網報系統中打印的報名信息表,須本人(電子)簽名;
(2)本科成績單和專業排名證明(須加蓋所在學校教務部門公章);
(3)全國大學英語六級或其他外語考試成績單掃描件;
(4)兩名副教授(或相當職稱)及以上專家推薦函掃描件(模板請見附件);
(5)獲獎證書或科研成果證明等掃描件
(6)身份證復印件掃描(正反面掃描在同一頁A4紙上)
以上文件制成一個PDF文檔,命名格式為**大學+姓名,于6月15日前發送到郵箱:lsxyyjsbgs@163.com郵件標題“學校全名+姓名+ 夏令營申請材料”。
申請人必須確保提供的信息和材料真實、準確,若發現申請人有弄虛作假行為,一經查實,取消其申請資格。
4.確認參營:收到申請材料后,我院進行審查、評估與篩選后,預計于6月25日前在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官網公布入營人員名單,請名單上的同學在6月28日前回復郵件確認是否參營。回復郵箱為:lsxyyjsbgs@163.com,逾期未回復者視為自動放棄。
夏令營不收取任何費用。
以上內容如有變化,以最新通知為準,請同學們隨時關注以下網頁:
1.南開大學歷史學院:http://history.nankai.edu.cn/-“人才培養”欄-“研究生培養”
2.南開大學研究生招生:http://yzb.nankai.edu.cn/
三、聯系方式
電話:022-23509128
地址:天津市海河教育園區同硯路38號,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研究生辦公室(103)
南開大學保研:南開大學歷史學院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
2020保研,大家要注意關注各大院校發布的暑期夏令營的相關通知公告。新東方在線跟大家分享南開大學歷史學院2020保研夏令營報名通知,大家要抓緊準備:
為促進我國高校優秀大學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將于2019年7月6日-9日舉辦“南開大學第三屆歷史學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該活動旨在讓青年學生近距離深入了解南開大學歷史學科的發展歷程、現狀和前景,擴大歷史學院影響,吸引和選拔優秀大學生。活動內容主要包括學術報告、專業知識與技能測評、優秀營員甄選等。此屆夏令營中的優秀學員將有機會優先獲得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學術型碩士或專業學位碩士的推薦免試機會。
一、申請資格
1.本科三年級歷史學類各專業國內高校在校生(2020年應屆畢業生);
2.身心健康,品行端正,本科學習成績優秀,達到所在高校推薦免試要求;
3.外語要求:英語須符合以下任一項:(1)全國大學英語六級成績425分及以上;(2)TOEFL成績90分及以上;(3)IELTS(A類學術類)成績6分及以上;(4)GRE成績1300分及以上(新標準260分及以上);(5)英語專業四級或八級考試合格。
小語種須符合以下任一項:(1)日語要求日本語能力測試N1合格;(2)俄語要求俄語專業四級合格。
二、申報方式及流程
1.夏令營招收人數及專業:共80人。專業:中國史、世界史(學術型碩士);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學位碩士)。
2.網上報名:南開大學2020年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工作均在南開大學研究生院網站進行報名。
報名網址:http://yzb.nankai.edu.cn/,選擇“網上系統-碩士-碩士推免網報系統”,報名系統現已開通。
報名時間:報名截止時間為6月15日。
我院將在6月20日前對報名同學的材料進行資格審核,請大家及時查看網上本人報名信息的審核結果。
3.提交申請材料:
A.電子版材料(6月15日前發郵件,逾期不再接受申請):
(1)身份證復印件掃描(正反面掃描在同一頁A4紙上)
(2)本科成績單(須加蓋所在學校教務處或院系公章)和專業排名證明(須加蓋院系公章)掃描件;
(3)全國大學英語六級或其他外語考試成績單掃描件
(4)兩名副教授及以上專家推薦函掃描件(見附件,推薦使用360、UC等瀏覽器極速模式下載)
(5)獲獎證書或科研成果證明等掃描件
以上文件制成一個PDF文檔,命名格式為**大學+姓名,于6月15日前發送到郵箱:jinlian2006@163.com或renliang919@163.com,郵件標題“南開大學歷史學院2019年夏令營”。
B.紙質版材料(報到時提交):
(1)《南開大學2020年推薦免試研究生報名信息表》(網報系統中打印,須本人簽字)
(2)本科成績單(須加蓋所在學校教務處或院系公章)和專業排名證明(須加蓋院系公章)原件
(3)全國大學英語六級或其他外語考試成績單復印件
(4)兩名副教授及以上專家推薦函原件
(5)獲獎證書或科研成果證明復印件
以上紙質材料均需用A4紙復印或打印,并按(1)至(5)的順序裝訂成冊,報到時一并提交。所交材料恕不退還。
所有申報材料電子版須與紙質版一致。申請人必須確保提供的信息和材料真實、準確,若發現申請人有弄虛作假行為,一經查實,取消其申請資格。
4.確認參營:收到申請材料后,我院進行審查、評估與篩選后,預計于6月22日前在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官網公布入營人員名單,請名單上的同學在6月25日前回復郵件確認是否參營。回復郵箱為:jinlian2006@163.com或renliang919@163.com,逾期未回復者視為自動放棄。
三、活動方案
時間 活動內容 地點 備注
7月6日 營員報到 歷史學院127 時間、地點安排如有變動,請以最新通知為準。
7月7日 開營儀式、學術報告、師生交流 歷史學院127
7月8日 專業知識測評考核 報到時詳見夏令營手冊
7月9日 結營、組織營員離校
營員需攜帶紙質版報名材料原件及復印件、身份證和學生證原件報到,活動期間須嚴格遵守南開大學相關規定,按照夏令營統一安排全程參加各項活動。
四、營員待遇
本次申請和參營均不收費。我院將為全體營員提供夏令營期間的食宿,同時為入選營員購買夏令營活動期間的團體意外保險。
以上內容如有變化,以最新通知為準,請同學們隨時關注以下網頁:
1.南開大學歷史學院:http://history.nankai.edu.cn/-“人才培養”欄-“研究生培養”
2.南開大學研究生招生:http://yzb.nankai.edu.cn/
五、聯系方式
電話:022-23509128
地址:天津市海河教育園區同硯路38號,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研究生辦公室(103)
夏令營專家推薦函模板.docx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師資隊伍
師資:歷史學院現有專職教師(含師資博士后)94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31人,是一支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的科研教學隊伍。老一輩著名歷史學家鄭天挺、雷海宗、吳廷璆、王玉哲、楊志玖、楊生茂、楊翼驤、黎國彬、來新夏、魏宏運、劉澤華、馮爾康、范曾、俞辛焞、王敦書、洪國起、陳振江、白新良、張友倫、李喜所、南炳文、趙伯雄、杜家驥、喬治忠、張分田、許檀等諸多先生,為歷史學科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做出了突出貢獻。已調離的知名學者朱鳳瀚、張國剛、李劍鳴、王曉德等多位教授,曾為學科發展貢獻頗多。在這一群體中,有著名蒙元史專家李治安教授,拜占廷史專家陳志強教授,日本史專家楊棟梁教授,中國近代史專家王先明、李金錚教授,中國社會史專家常建華教授、中國生態環境史專家王利華教授、美國史專家趙學功教授、元史專家劉曉教授、醫療社會史專家余新忠教授等,本學科還有相關領域的專家楊巨平、李卓、劉毅、宋志勇、江沛、孫衛國、陳絜、付成雙、劉岳兵等教授。學院現崗或曾入選國家級人才8人次,全國優秀教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0人;聘有南開大學外籍客座教授6人,南開大學“百名青年學術帶頭人”計劃入選者14人;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委員會歷史組成員2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委3人,國家留學基金委評議專家8人,中宣部“馬工程”首席專家2人;20余人次擔任全國性學會的正副會長;王利華教授當選東亞環境史學會會長(2015年)。孫立群教授多年擔任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他們為歷史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重要成績,贏得了廣泛的學術尊重與社會聲譽。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研究生聯系方式
電話:022-23501637(院辦)
郵箱:lsxy@nankai.edu.cn
地址:天津市津南海河教育園區同硯路38號
郵編:300350
郵箱:lsxy@nankai.edu.cn
地址:天津市津南海河教育園區同硯路38號
郵編:300350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簡介
現狀:歷史學院成立于2000年10月。學院下設三系即:中國史學系、世界史學系、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各系下設若干個教研室。學院另設有若干科研中心,兩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2000年、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2005年)和三個教育部區域與國別史研究備案中心(美國研究中心、拉美史研究中心和希臘研究中心,2017年)掛靠本院,與日本研究院合作共建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2014年);南開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古籍與文化研究所、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等十幾個科研機構掛靠本院。中國社會史學會、拉丁美洲史研究會和天津市歷史學學會的秘書處設在本院。全院在崗教師和科研人員93人,其中教授(研究員)44人,副教授(副研究員)29人,講師12人,師資博士后8人,博士生導師49人(含6人兼職)。學科:1981年和1986年,歷史學科的中國古代史、世界地區國別史、中國近現代史、史學史4個二級學科,先后被國務院學位辦公室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點。1987年,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地區國別史3個二級學科被國家教委批準為全國重點學科。1996年,歷史學科被國家教委確定為211工程首批立項建設的單位。1999年1月,又被批準為博士后流動站。2007年8月,歷史學科的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史三個二級學科入選國家級重點學科,歷史學科被教育部認定為歷史學首批國家級一級重點學科(全國僅有兩個)。在2005年和2008年由教育部主持的學科評估活動中,歷史學科均名列全國第二。2011年,在教育部第三次學科評估中,本院世界史、中國史和考古學三個學科分別名列全國第2、5、7名,歷史學類綜合排名全國第二。2017年12月,在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本院世界史名列第三、中國史名列第五,考古學名列第11名。2017年6月,世界史學科入選教育部一流學科建設名單;7月,以世界史學科為基礎、帶動歷史學整體發展的歷史學一流學科建設規劃,獲得教育部批準。
招生:學院每年招收本科生110名,碩士生80余名,博士生40余名,并招收若干名博士后研究人員和國內訪問學者,面向海外招收各類學生。本科生實行大類招生,碩士生推免與考試入學并重,博士生全面實施招生審核制。
教學:歷史學院現擁有歷史學門類下3個一級學科中國史、世界史和考古學,均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覆蓋了史學領域主要方向。學院教學實力雄厚,教學水平較高。1994年,歷史系又被國家教委確定為首批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研基地。1998年12月,歷史學科被批準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10年,按教育部規定,歷史學一級學科分成中國史、世界史和考古學三個一級學科。本院三個一級學科均獲得教育部認定。2011年,李治安教授獲全國第六屆高校教學名師獎。2007、2014、2015年,哈全安、陳志強、王曉欣教授先后榮獲天津市教學名師稱號;2014年,陳志強教授主持的團隊獲得天津市教學優秀團隊稱號。王曉欣教授(以前為李治安教授)主持的“中國古代后期史”,王以欣教授(以前為哈全安教授)主持的“世界上古中古史”兩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2007、2009年)和首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016年)。張榮明教授主持的“諸子的智慧”課程、王利華教授主持的“生態文明”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2016、2018年)。張榮明教授主持的“中華國學”課程,入選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19年)。孫立群教授主持的“中國古代前期史”和侯杰教授主持的“中國近代史”課程,入選天津市級精品課程。學院還設有校級精品課若干門。2018年,余新忠領銜申報的“優化教學 激勵互動 引智交流——卓越史學人才培養模式新探索”項目,獲得天津市第八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為適應現代化和跨學科教學的需要,學院設立了“數字人文實驗教學中心”和“文博考古實驗實驗教學中心”。繼陳振江、江沛教授主編的《中國歷史(晚清民國卷)》、馬世力教授主編的《世界史綱》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后,劉毅教授主編的“馬工程教材”《文物學概論》于2019年出版。南開大學資助的重點項目“中國通史”(8卷)、“世界通史”(8卷)編寫工作進展順利。2019年,歷史學、世界史兩個專業入選教育部“雙萬計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科研:近10年來,學院教師先后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項目共14項,獲得滾動資助6次;承擔有南開大學十二五重大項目“中國通史”、“世界通史”的科研任務。本院師生每年出版幾十部高質量的學術著作,在海內外發表論文百余篇。2013-2020年間,在《中國社會科學》上刊文7篇,2000年以來在《歷史研究》上刊文93篇。近年來出版有《南開史學家論叢》第1-3輯(21冊)、《百年南開史學名家文庫》(10冊)、《雷海宗文集》(5卷)、《魏宏運文集》(6卷)、《馮爾康文集》(10卷)、《劉澤華全集》(12卷)、《俞辛焞著作集》(10卷)、《張友倫文集》(6卷)、《百年南開日本研究叢書》(19冊)等。5部著作入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文庫。學院教師先后獲得教育部高校哲社成果評比二等獎8項,3等獎10余項;獲得省部級獎勵50余項。陳志強教授榮獲“希臘最高文學藝術獎勛章”(2013年),楊令俠教授榮獲加拿大最高級別榮譽“加拿大總督勛章”(2013年)。劉毅教授的著作榮獲第五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三等獎(2018年);李治安教授的著作榮獲全球華人國學成就獎(2018年)。孫衛國教授的著作獲第11屆國際亞洲研究學者大會中文著作獎提名(2019年)。
師資:歷史學院現有專職教師(含師資博士后)94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31人,是一支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的科研教學隊伍。老一輩著名歷史學家鄭天挺、雷海宗、吳廷璆、王玉哲、楊志玖、楊生茂、楊翼驤、黎國彬、來新夏、魏宏運、劉澤華、馮爾康、范曾、俞辛焞、王敦書、洪國起、陳振江、白新良、張友倫、李喜所、南炳文、趙伯雄、杜家驥、喬治忠、張分田、許檀等諸多先生,為歷史學科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做出了突出貢獻。已調離的知名學者朱鳳瀚、張國剛、李劍鳴、王曉德等多位教授,曾為學科發展貢獻頗多。在這一群體中,有著名蒙元史專家李治安教授,拜占廷史專家陳志強教授,日本史專家楊棟梁教授,中國近代史專家王先明、李金錚教授,中國社會史專家常建華教授、中國生態環境史專家王利華教授、美國史專家趙學功教授、元史專家劉曉教授、醫療社會史專家余新忠教授等,本學科還有相關領域的專家楊巨平、李卓、劉毅、宋志勇、江沛、孫衛國、陳絜、付成雙、劉岳兵等教授。學院現崗或曾入選國家級人才8人次,全國優秀教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0人;聘有南開大學外籍客座教授6人,南開大學“百名青年學術帶頭人”計劃入選者14人;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委員會歷史組成員2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委3人,國家留學基金委評議專家8人,中宣部“馬工程”首席專家2人;20余人次擔任全國性學會的正副會長;王利華教授當選東亞環境史學會會長(2015年)。孫立群教授多年擔任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他們為歷史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重要成績,贏得了廣泛的學術尊重與社會聲譽。
沿革:1919年南開大學創建伊始,即設置有歷史學門。20世紀20年代初期,著名社會活動家和歷史學家梁啟超來南開大學講學,《中國歷史研究法》即在其授課講義基礎上編撰而成。1923年,南開大學正式建立歷史系。著名學者蔣廷黻博士任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蔣氏在南開工作6年,是歷史系的奠基人。1923年來系工作的還有劉崇鋐(哈佛大學碩士)。1930年,蔡維藩(美國伊里諾大學碩士)來系任教。他們的相繼加盟充實了師資,課程體系相對完備,歷史系初具規模。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9月,南開大學奉命南遷,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合組為長沙臨時大學。翌年4月又徙昆明,改稱西南聯合大學。南開歷史系并入西南聯大歷史系。聯大歷史系薈萃了三校著名史家,如雷海宗、劉崇鋐、蔡維藩、姚從吾、鄭天挺、向達、陳寅恪、錢穆、吳晗等。他們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如楊志玖、王玉哲、楊翼驤、丁則良、閻文儒、丁名楠、李希泌等。這些后起之秀中,有的人后來到南開歷史系工作,為歷史系的建設和發展貢獻多多。
抗戰勝利后,南開大學重返天津。文學院院長馮文潛先生任歷史系代主任,重新組建歷史系,先后招聘楊志玖、黎國彬、楊生茂、王玉哲等到系任教。 1947年,歷史系教師增至9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史系獲得了突破式發展。1950年代初,吳廷璆、謝國楨、辜燮高、來新夏、魏宏運等先后來系工作;1952年教育部進行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工作,原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鄭天挺教授、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雷海宗教授相繼調至南開,分別擔任歷史系主任和世界史教研室主任;不久,原北大歷史系教師楊翼驤也加盟南開歷史系。這些先生的加盟,奠定了南開歷史系在全國高校歷史學科中的重要地位。楊生茂、吳廷璆、鄭天挺先后任歷史系主任,時任文科總支書記的魏宏運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950年代中葉,歷史系除設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史3個教研室外,還建立了明清史研究室。1960年代上半葉,又相繼建立了美國史、日本史和拉丁美洲史3個研究室。歷史系逐漸發展為師資力量雄厚、學科布局合理、學術特色明顯的史學重鎮。
文革10年浩劫,歷史系的教學與科研秩序遭到嚴重破壞,一些老先生遭到批斗,師生無法安心教學與科研工作。改革開放后,歷史系煥發生機。建制迅速發展,形成了中國史、世界史、博物館學3個專業,成立了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上古中世紀史、世界近現代史和博物館學6個教研室,設立圖書資料室、文物室、計算機房。1979年,南開大學歷史研究所成立,吳廷璆擔任所長。1983年,南開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誕生,楊翼驤任所長,古籍所科研人員大半畢業于歷史系。1988年5月,日本研究中心成立,俞辛焞教授任首屆理事長。1994年6月,日本研究大樓建成。2000年3月,日本研究中心獨立建制,掛靠人文學院。自70年代末至2000年,魏宏運、劉澤華、王敦書、陳振江、朱鳳瀚、張國剛等先后任歷史系主任;任鴻林、張憲春、陳志遠、門連鳳先后任系黨總支書記。
2000年10月,歷史學院成立。獨立建制的歷史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隨即合并入院。2003年4月,日本研究院成立(學科建設歸口歷史學院)。2000年10月以后,李治安(2000年10月至2006年12月)、陳志強(2006年12月至2012年5月)、楊棟梁(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先后任歷史學院院長;門連鳳任歷史學院黨委書記(2000年10月至2015年1月)。現任黨委書記為趙桂敏教授,現任院長為江沛教授。
在南開大學百年華誕之際,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近千名師生以“惟真惟新,求通致用”為宗旨,堅持學術為本,承繼96年的榮光,力爭創造新的輝煌!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聯系方式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聯系方式電話:022-23501637(院辦)
郵箱:lsxy@nankai.edu.cn
地址:天津市津南海河教育園區同硯路38號
郵編:300350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考研招生聯系方式
院系所名稱 | 聯系電話 |
歷史學院 | 23509128 |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介紹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介紹
歷史學院成立于2000年10月。下設3系、3所、3中心,即中國史學系、世界史學系、考古與博物館學系、歷史研究所、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古籍與文化研究所、日本史研究中心,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系、所、中心之下又有若干個教研室、研究室。上述9個單位,皆與歷史系有著淵源關系,脫胎于歷史系。
1919年南開大學創建伊始,即設置有歷史學門。20世紀20年代初期,著名社會活動家和歷史學家梁啟超來南開大學講學,《 歷史研究法》就是在其授課講義的基礎上編撰而成的。1923年,南開大學正式建立歷史系。著名學者蔣廷黻博士任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蔣廷黻博士在南開工作了6年,是歷史系的奠基人。1924年,哈佛大學碩士劉崇鋐先生任歷史系教授。1930年,美國伊里諾大學碩士蔡維藩先生也來南開歷史系任教授。他們的相繼加盟,充實了師資,歷史系的教學和研究 獲得了發展。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當年9月,南開大學奉命南遷,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合組為長沙臨時大學。翌年4月,又徙昆明,改稱西南聯合大學。南開歷史系遂并入"西南聯大"歷史系。聯大歷史系薈萃了三校著名的歷史學家,如雷海宗、劉崇鋐、蔡維藩、姚從吾、鄭天挺、向達、陳寅恪、錢穆、吳晗等。他們培養了許多優秀的人才,如楊志玖、王玉哲、楊翼驤、丁則良、閻文儒 、丁名楠、李希泌等。這些后起之秀中的一些人,后來在南開歷史系工作,為歷史系的建設和發展貢獻了自己的畢生精力。
抗戰勝利后,南開大學重返天津。歷史系立即重新組建教師隊伍,楊志玖、黎國彬、楊生茂、王玉哲等先生接踵而至,在歷史系任教。
新中國成立后,歷史系有了長足的發展。50年代初,吳廷璆、謝國楨、辜燮高、來新夏、魏宏運等先生先后來系工作,進一步壯大了師資力量。1952年教育部進行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工作,原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鄭天挺教授、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雷海宗教授相繼調至南開,分別擔任歷史系主任和世界史教研室主任。不久,原北大歷史系教師楊翼驤、武漢大學吳廷璆等先生也加盟南開歷史系,從而奠定了南開歷史系在全國高校歷史學科中的重要地位。50年代中葉,歷史系除設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史3個教研室外,還建立了明清史研究室。60年代上半葉,又相繼建立了美國史研究室、日本史研究室、拉丁美洲史研究室。歷史系逐漸發展為師資力量雄厚、學科布局合理、學術特色明顯的史學重鎮。
"文革"10年浩劫,歷史系的教學與科研遭到嚴重破壞。改革開放以來,歷史系煥發了勃勃生機。建制迅速發展,形成了中國史、世界史、博物館學3個專業,成立了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上古中世紀史、世界近現代史和博物館學6個教研室,并設有圖書資料室、文物室、計算機房。1979年,南開大學歷史研究所成立,歷史系教授吳廷璆擔任所長。1983年,南開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誕生,歷史系教授楊翼驤任所長,古籍所的科研人員,半數畢業于歷史系。
1981年和1986年,歷史學科的中國古代史、世界地區國別史、中國近現代史、史學史4個二級學科,先后被國務院學位辦公室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點。1987年,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地區國別史3個二級學科被國家教委批準為全國重點學科。1994年,歷史系又被國家教委確定為首批"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研基地"。1996年,歷史學科被國家教委確定為"211工程"首批立項建設的單位。1998年12月,歷史學科被批準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翌年元月,又被批準為博士后流動站。2000年6月,"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被批準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005年,“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被批準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985工程”哲學社科創新基地“中國思想與社會研究中心”和“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相繼建立。2007年8月,歷史學科的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史三個二級學科入選國家級重點學科,歷史學科被教育部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級重點學科。在2005年和2008年由教育部主持的學科評估活動中,歷史學科均名列全國第二。
歷史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中國史、世界史人員齊全、結構合理的科研教學隊伍,老一輩著名歷史學家鄭天挺、雷海宗、王玉哲、楊翼襄、黎國彬、楊志玖、吳廷璆、楊生茂、來新夏、魏宏運、劉澤華、馮爾康、范曾、俞辛焞、王敦書、陳振江、張友倫等,為歷史學科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做出了突出貢獻。已調離的知名學者朱鳳瀚、張國剛、李劍鳴、王曉德等教授,曾為學科發展貢獻頗多。全院現在崗教師和科研人員共有84人,其中教授(研究員)41人,副教授(副研究員)31人,講師12人,博士生導師39人(其中9人兼職),具有博士學位者67人。在這一群體中,有著名明史專家南炳文教授、蒙元史專家李治安教授,中國近代史專家李喜所教授,拜占廷史專家陳志強教授,日本史專家楊棟梁教授,還有相關領域的專家王先明、趙伯雄、杜家驥、常建華、喬治忠、韓鐵、馬世力、許檀、李卓、哈全安、趙學功、江沛、王利華、劉毅等教授。他們為歷史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重要成績。
目前,歷史學院擁有歷史學門類下3個一級學科中國史、世界史和考古學所屬的二級學科,均擁有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基本上涵蓋了史學領域的各個方面。教學實力雄厚,教學水平較高。哈全安教授主持的“世界上古中古史”,李治安教授、王曉欣教授主持的“中國古代后期史”兩門課程,被確定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孫立群教授主持的“中國古代前期史”和侯杰教授主持的“中國近代史”課程,被確定為天津市級精品課程。學院還設有校級精品課若干門。學院每年招收博士生60余名,碩士生70余名,本科生80余名,并招收若干名博士后研究人員。
歷史學院的教職工,正弘揚著“惟真惟新,求通致用”的優良傳統,努力拚搏,繼續創造新的輝煌。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研究生招生參考書目
院系所名稱:歷史學院 | 電話:23509128 | |||
中國文物博物館學及物質文化史 |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 | 王玉哲主編 |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 |
《文物鑒定指南》 | 朱鳳瀚等著 | 陜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
《中國博物館學基礎》 | 王宏鈞主編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 ||
《中國考古學通論》 | 張之恒主編 |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 ||
文博綜合 |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 | 王玉哲主編 |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 |
《文物鑒定指南》 | 朱鳳瀚等著 | 陜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
《中國博物館學基礎》 | 王宏鈞主編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 ||
《中國考古學通論》 | 張之恒主編 |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 ||
中國歷史 | 新編中國通史(共四冊) | 周一良主編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
古代漢語 (共四冊) | 王力 主編 | 中華書局 | ||
世界歷史(歷史學院) | 世界史 (共六卷) | 吳于廑 齊世榮 主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