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可再生能源學院研究生招生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可再生能源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可再生能源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可再生能源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可再生能源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可再生能源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可再生能源學院研究生招生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可再生能源學院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華北電力大學(北京)/4.jpg)
華北電力大學-可再生能源學院聯系方式
華北電力大學-可再生能源學院
瀏覽次數: 發布時間:06-27
華北電力大學可再生能源學院介紹
學院簡介
瀏覽次數: 發布時間:10-23
華北電力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平臺”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為滿足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要,在國家能源局、教育部和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界的支持下,華北電力大學通過對電氣、動力、機械、自動化、水電等學科的交叉融合,于2007年成立了全國首家可再生能源學院。
學院發展目標:國際一流的可再生能源專業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基地,為中國乃至世界可再生能源發展提供人才和科學技術支撐。
目前學院設有7個研究中心,即風力發電研究中心、水電能源與工程中心、太陽能研究與工程中心、新能源材料與光電技術研究中心、生物質能研究中心、新能源與城市環境研究中心、水庫移民研究中心。教職工102名,教授28人、副教授31人,教師隊伍中博士學位獲得者占100%。擁有973首席科學家1人、科技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科技部科技創新創業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人。學術氣氛濃厚,形成了一支知識與年齡結構合理、奮發上進的穩定的教學與科研隊伍。
學院設有生物質發電成套設備國家工程實驗室,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型薄膜太陽電池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能源安全與清潔利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臺。
學院現有“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應用化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5個本科專業,其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下設有3個方向,即風力發電方向、太陽能光伏發電方向和生物質能方向。2019年學院在校本科生1120人,碩士生298人、博士生83人。
學院在電氣工程與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兩個一級博士學位點下,設置了可再生能源與清潔能源二級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下設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工結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近年來學院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獲省部級獎3項,出版教材10部,獲批專利50余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600多篇,其中SCI收錄160余篇,EI收錄300余篇。承擔了大量的科研項目,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項,科技部“973計劃”1項,國家863項目5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0項等,科研經費總量累計達到2億元以上。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與瑞典烏普薩拉大學、馬拉達倫大學、瑞典皇家理工學院,英國斯萊斯克萊德(Strathclyde) 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巴斯大學、克蘭菲爾德(Cranfield) 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丹麥科技大學、奧爾堡大學,法國電力集團,瑞士洛桑聯邦理工(EPSL)、韓國浦項工業大學、成均館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德州大學阿靈頓校區,德國弗朗霍夫風能和能源系統技術研究院(IWES),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等多個國家的大學、研究機構和企業建立了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關系。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可再生能源學院專業介紹
該專業下設6個專業方向:風能與動力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動化、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水利類及其專業簡介
“水利類”專業包括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2個專業。學生入學第一年不分專業,統一設置公共基礎課程、大類專業導論課程,學生從大學第二年開始分專業培養。
l 水利水電工程
水能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我國的水電資源豐富,總量居世界第一。我國水電發展的技術水平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我國目前的水電開發程度還比較低,正處在方興未艾的發展階段。
本專業培養具有水利水電工程的規劃、勘探、設計、施工、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專門知識、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卓越人才,四年學習后,符合學位授予要求,授予工學學士學位。繼續深造可攻讀水利工程一級學科下的水工結構工程和水利水電工程碩士研究生。
本專業主要學習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課程設置包括有:除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大學英語、工程制圖、計算機等基礎課程之外,還將重點學習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水力學、工程水文及水利計算、工程測量學、工程地質、建筑材料、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水工建筑物、水電站建筑物、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水利水電工程管理、水利經濟、水資源規劃及利用、巖石力學、抽水蓄能技術、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彈性力學等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
本專業畢業生近三年平均就業率為96.54%,就業部門和范圍較為廣泛,畢業生可在水電工程勘測設計院、水電投資開發公司、水電施工工程局、水電站、水利工程監理公司、水電設備公司、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等從事水利、水電、電力行業的研究、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相關工作;也可在土木建筑工程、新能源工程、市政工程及其它行業從事相關工作,近三年畢業生平均深造率為41.77%(考研率為39.31%、出國率為2.46%)。
l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本專業以水利工程基本理論為基礎,以水資源為主要研究對象,四年學習后,符合學位授予要求,授予工學學士學位。繼續深造可攻讀水利工程一級學科下的水文學及水資源研究生。
本專業培養品德優良、身心健康,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理論基礎扎實、創新意識強、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良好發展潛力,掌握水文、水資源、水環境、以及水能方面的先進知識,具備跟蹤本專業領域新理論、新方法、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能在水利、水務、能源、交通、城市建設、環境保護及其他相關領域從事勘測評價、規劃設計、技術經濟分析、預測預報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主要學習水利工程建設所涉及的水文水資源相關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課程設置包括有:除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工程圖學、計算機高級語言程序設計等公共基礎教育和學科門類基礎課程之外,還將重點學習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測量學、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水文學原理、水力學、水文水利計算、水文測驗學、水資源系統優化原理與方法、水利經濟、水質監測、水環境化學、水環境保護、河流動力學、水庫優化調度、水資源規劃及利用、水文預報、水文統計、水利水電工程概論、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地理信息系統、水災害防治、抽水蓄能技術、能源與環境等專業類基礎課和專業課程。
本專業畢業生近三年平均就業率為98.27%,學生的就業去向主要在大型現代化電力企業從事生產、經營和管理工作;在水利(水務)局、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水利(電力)設計院、各大流域管理機構、城建部門、環保部門、金融機構和中外咨詢公司從事規劃設計、技術經濟分析、管理和咨詢工作,近三年畢業生平均深造率為56.29%(考研率為51.05%、出國率為5.24%)。
能源動力類(新能源)及其專業簡介
“能源動力類(新能源)”專業包括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2個專業,其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下設三個方向,分別為生物質能、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學生入學第一年不分專業及方向,統一設置公共基礎課程、大類專業導論課程,學生從大學第二年開始分專業及方向培養。
l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本專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本專業學生按照教學計劃修滿所規定的學分后,準予畢業,符合學位授予要求,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1)生物質能方向
生物質能方向培養具備寬厚理論基礎、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創業能力,能夠從事生物質發電與生物燃料等新能源設備及系統的設計、開發、集成、制造以及新工藝的應用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研發人員。
本方向主要學習工程制圖、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工程熱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傳熱學、生物化學、傳質與分離過程、工業微生物學、電工技術基礎、反應工程、燃燒理論與設備、電廠化學、生物基材料與化學品、生物燃料技術與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置與清潔利用等課程。繼續深造可攻讀可再生能源與清潔能源、動力工程、熱能工程、環境工程等學科的碩士、博士研究生。
本方向畢業生近三年平均就業率為98.2%,畢業生就業面廣,可在大型現代化電力及能源企業、新能源發電設備制造企業、能源與環保企業、市政垃圾處理企業等從事設計、生產、經營和管理工作,亦可在各級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從事新能源電力、節能等方面的規劃、建設、運營、咨詢和監管等工作,還可在與新能源相關的科研、教學等企事業單位工作,近三年畢業生平均深造率為41.83%(考研率為34.71%、出國率為7.12%)。
(2)風力發電方向
風力發電方向源于我校創辦的國內第一個風能與動力工程本科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培養掌握機械、電氣、控制等多學科基礎理論,具備與風能開發利用相關的風力發電機組設計、制造、運行、維護、試驗能力和風電場規劃、設計、建設、運行、維護、項目投資與管理能力,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學習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空氣動力學、風力機空氣動力學、機械設計與制造、電路、電子學、電機學、自動控制理論等專業基礎課程,學習風力發電原理、風力發電場、風力發電機組設計與制造、風力發電機組監測與控制、風電場電氣工程等專業課程。繼續深造可攻讀可再生能源與清潔能源、電氣工程、機械工程和自動化等學科的碩士、博士研究生。
本方向畢業生近三年平均就業率為100%,畢業生就業面廣,可在發電公司、電網公司、新能源公司、研究所、設計院、風電設備制造企業、風電場等單位從事風電場的規劃、設計、建設、運行與維護和風電機組設計、制造、運行與維護、實驗等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的技術與管理工作,并能從事其它相關領域的專門技術工作,近三年畢業生平均深造率為44.66%(考研率為41.25%、出國率為3.41%)。
(3)太陽能光伏發電方向
太陽能光伏發電方向是國內第一個以太陽能光伏發電為主的本科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專業設置面向太陽能電池設計、制造,光伏電站設計、運行與控制。學生畢業后能勝任太陽電池設計與制造,光伏系統設計與集成,光伏電站規劃、設計、施工、運行與維護以及太陽能發電新技術開發等方面的技術與管理工作,并能從事其它相關領域的專門技術工作。
本方向的學生主要學習光電能量轉換、存儲以及自動化控制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光伏材料與器件的制備技術和表征方法,光伏系統的設計、運行與控制,光伏企業管理及市場運營等專業知識。主要學習的課程有:硅基太陽電池材料與器件,化合物太陽電池材料與器件,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基礎,光伏電站設計、運行與控制,材料分析測試技術,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等。在系統掌握本專業領域技術理論的基礎上,具備較強的研發能力、創新意識、組織管理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本方向畢業生近三年平均就業率為99%,學生就業去向主要有研究所、設計院、大型電力企業、太陽能發電設備制造企業及太陽能電站等單位,從事太陽能發電系統設計、規劃、制造、施工及運行管理,太陽能發電系統集成產業的技術與管理,太陽能發電技術項目開發等相關的技術與管理工作,并能從事其它相關領域的專門技術工作。近三年畢業生平均深造率為49.07%(考研率為42.22%、出國率為6.85%)。
l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本專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大學2年級開始實行導師制,學生有機會進人實驗室參與科學研究。本專業包括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等能源轉換材料與器件、鋰/鈉離子電池等能量存儲材料與器件、以及綜合能源互聯網用電力電子元器件等專業方向。符合學位授予要求,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培養適應國家新能源發展戰略需求,掌握新能源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能量轉換及能量存儲所需關鍵材料與器件的設計、制造與應用能力,并有較強的技術實踐能力和良好發展潛力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能量轉換與存儲關鍵材料及器件的設計、研制、及性能表征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的制備、組裝技術及表征、評價方法。在重點學習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等能源轉換材料與器件、鋰/鈉離子電池等能量存儲材料與器件、以及綜合能源互聯網用電力電子元器件等相關專業知識和系統掌握本專業領域技術理論基礎上,具備較強的研發能力、創新意識、組織管理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本專業畢業生近三年平均就業率為98.22%,學生畢業后能勝任太陽能電池、鋰/鈉離子電池、燃料電池、及新型電力電子元器件等相關新能源技術開發與應用等方面的技術與管理工作,適宜在電力企業、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及新能源設計與開發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的研發、生產、教育教學及營銷管理等工作。同時本專業也適合選擇繼續深造,在國內外均具有接洽的對口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近三年畢業生平均深造率為52.98%(考研率為47.86%、出國率為5.12%)。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可再生能源學院專業授權點
學科專業授權點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可再生能源學院聯系方式
聯系人:劉老師電 話:010-61771418
傳 真:010-61772234
EMAIL:anew@ncepu.edu.cn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可再生能源學院簡介
簡介華北電力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平臺”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為滿足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要,在國家能源局、教育部和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界的支持下,華北電力大學通過對電氣、動力、機械、自動化、水電等學科的交叉融合,于2007年成立了全國首家可再生能源學院。
學院發展目標:國際一流的可再生能源專業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基地,為中國乃至世界可再生能源發展提供人才和科學技術支撐。
目前學院設有7個研究中心,即風力發電研究中心、水電能源與工程中心、太陽能研究與工程中心、新能源材料與光電技術研究中心、生物質能研究中心、新能源與城市環境研究中心、水庫移民研究中心。教職工102名,教授28人、副教授31人,教師隊伍中博士學位獲得者占100%。擁有973首席科學家1人、科技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科技部科技創新創業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人。學術氣氛濃厚,形成了一支知識與年齡結構合理、奮發上進的穩定的教學與科研隊伍。
學院設有生物質發電成套設備國家工程實驗室,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型薄膜太陽電池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能源安全與清潔利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臺。
學院現有“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應用化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5個本科專業,其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下設有3個方向,即風力發電方向、太陽能光伏發電方向和生物質能方向。2019年學院在校本科生1120人,碩士生298人、博士生83人。
學院在電氣工程與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兩個一級博士學位點下,設置了可再生能源與清潔能源二級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下設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工結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近年來學院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獲省部級獎3項,出版教材10部,獲批專利50余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600多篇,其中SCI收錄160余篇,EI收錄300余篇。承擔了大量的科研項目,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項,科技部“973計劃”1項,國家863項目5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0項等,科研經費總量累計達到2億元以上。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與瑞典烏普薩拉大學、馬拉達倫大學、瑞典皇家理工學院,英國斯萊斯克萊德(Strathclyde) 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巴斯大學、克蘭菲爾德(Cranfield) 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丹麥科技大學、奧爾堡大學,法國電力集團,瑞士洛桑聯邦理工(EPSL)、韓國浦項工業大學、成均館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德州大學阿靈頓校區,德國弗朗霍夫風能和能源系統技術研究院(IWES),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等多個國家的大學、研究機構和企業建立了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關系。
華北電力大學可再生能源學院考研招生聯系方式
2016年華北電力大學可再生能源學院考研復試分數線
學院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基本分數線要求 | ||
總分 | 單科(滿分=100 分) | 單科(滿分>100 分) | |||
可再生能源學院 | 0808J1 | 可再生能源與清潔能源 | 317 | 36 | 54 |
可再生能源學院 | 81501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310 | 34 | 51 |
可再生能源學院 | 81503 | 水工結構工程 | 291 | 34 | 51 |
可再生能源學院 | 81504 | 水利水電工程 | 331 | 34 | 51 |
華北電力大學可再生能源學院介紹
華北電力大學可再生能源學院介紹可再生能源學院
學院簡介
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等問題是21世紀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中國的人均化石能源資源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高經濟增長時期,能源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國政府已經確立的未來能源戰略的重點之一。2006年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為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007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會議指出,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對于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把發展可再生能源作為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切實抓緊抓好。
為適應我國能源電力快速發展的需求,為滿足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要,進一步完善我校“大電力”學科專業體系,切實保障學校整體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于2007年7月15日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可再生能源學院”。
學院的發展目標是:國家級的可再生能源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基地。學院的發展戰略是:新模式、高起點、高標準、跨越式發展,走研究型、國際化道路。
學院現有教職工24名。其中,博士生導師5名,教授8名,副教授10名。通過與英國能源研究中心、丹麥科技大學、美國加州大學等國外及國內的高水平可再生能源研究的大學和研究機構的交流與合作,逐步建設一支年齡和知識結構合理、具有國際化視野、在國內可再生能源學科具有影響的80人左右的教學科研隊伍。
本學院目前已有三個本科專業,分別是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風能與動力工程。未來將籌備生物質發電和太陽能利用的本科專業。
目前本學院具有可再生能源與清潔能源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權點,同時依托我校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博士點、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管理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控制科學與工程 二級學科博士點、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等學位授權點培養水利水電、風電、生物質能和太陽能等方面的博士與碩士研究生,正在申報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水利水電工程和水文學及水資源兩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
學院擁有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能源的安全與清潔利用”、北京市重點學科“清潔能源學”。當前,重點開展水電、風電、生物質發電和太陽能的科學研究,并積極籌備地熱能利用、海洋能利用等領域的研究和人才培養。
添加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華北電力大學(北京)考研分數線、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報錄比、華北電力大學(北京)考研群、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學姐、華北電力大學(北京)考研真題、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專業目錄、華北電力大學(北京)排名、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保研、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公眾號、華北電力大學(北京)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北電力大學(北京)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華北電力大學(北京).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可再生能源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xiaodian.png)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appxiazai.png)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