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南華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南華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南華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南華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南華大學研究生招生]
[南華大學研究生分數線[2013-2020]]
[南華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南華大學考研難嗎]
[南華大學研究生院]
[南華大學考研群]
[南華大學研究生學費]
[南華大學研究生獎學金]
[南華大學研究生輔導]
[南華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
[考研國家線[2006-2020]]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電氣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南華大學/6.jpg)
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系介紹
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測專業及辦學特色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是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技術等多學科交叉的高新技術綜合學科。本專業是核探測、機器人、智能制造裝備等重大需求產業的重要基礎,具有鮮明的專業特色,符合“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全部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其中高級職稱4名,教學、科研成果豐碩。擁有測控技術與儀器基礎實驗室、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單片機原理、機器人等專業實驗室,以及近10個校外實習基地。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機器人、虛擬儀器、數學建模等學科競賽中榮獲國家、省部級獎勵多項。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扎實測量、控制和儀器領域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掌握信息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的技術方法,具有在測量控制領域從事技術集成和綜合設計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
模擬及數字電子技術、工程力學、電路原理、精密機械設計基礎、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與應用、信號與系統、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傳感器原理與應用、機器人技術、核電裝備狀態監控、核電子學、自動化儀表與裝置、機電一體化技術、智能儀器等
就業方向
專業學生知識面寬,適應性強,畢業生社會需求廣泛,在教育部統計學生就業率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畢業生可到電子信息、計算機應用、精密工程、測量與控制等多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從事信息檢測、信息處理、信息傳輸、故障診斷、自動控制、儀器的設計制造、系統集成、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介紹
南華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獲批專業,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國防生招生培養的重點支撐專業。該專業所依托的南華大學電子信息工程系現有專任教師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講師6人,助教1人,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者5人,碩士學位者8人。系專任教師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項目8項,近年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30余篇。電子信息工程系還是南華大學“物理電子學”碩士點的依托單位。該專業現有在校本科學生350余人,年均招生90人左右。該專業注重學生在電路、信號和信息處理等基本理論及工程應用實踐能力等兩方面的并重培養。近年來,持續采取多種舉措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理論教學質量明顯得到提高;實踐教學條件建設方面,專業已爭取建設資金兩百多萬元,完成了“高頻電子技術”、“通信原理”、“電子測量”和 “信號與系統處理”等專業實驗室的改造升級,我們還積極爭取社會力量參與專業建設,建立了“美國德州儀器-南華大學聯合數字信號處理實驗室”和多個大學生創新教育實踐基地,院級重點建設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創新實驗室”,則為我專業學生的創新教育提供了基礎平臺。我專業學生在歷次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多次榮獲全國一等獎和二等獎,其中2013年獲得全國二等獎3項,省一等獎3項,省二等獎3項,省三等獎3項。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現代電子與信息技術理論、通曉電子信息系統設計原理和設計方法,具有較強的專業繼續學習能力以及計算機、外語、相應的工程技術應用能力,能在信號的獲取、處理和傳輸理論及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與網絡通信等領域從事各類電子信息系統及設備的科學研究、產品設計、工藝制造、應用開發和技術管理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二、專業定位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培養在電子信息工程領域具有寬厚的基礎理論知識、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及受過嚴格的實驗技能訓練、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電子與信息工程領域高級專業人才,面向電子信息類產業企業,能從事有關智能信息處理、電子工程設計、信息與通信系統的開發及計算機應用等工作。由于本專業跨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通信工程三大學科,學生應具有寬廣的知識面,業務范圍廣,對社會服務面寬,本專業特別強調信號與信息系統的處理技術及網絡通信技術、強調學生應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突出學生的實踐技能,并注意加強學生在工程技術方面的創新能力培養。
三、基本要求
本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電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學習信號的采集、變換與處理、傳輸理論技術以及電子信息系統設計和應用開發方面的專業知識,接受電子工程、信息工程、計算機輔助設計實踐的基本訓練,掌握電子系統設計、信息處理、應用開發和集成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愛國敬業精神、豐富的人文科學素養和社會責任感,追求卓越;
2. 具有良好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和服務意識;
3. 熟悉信息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
4.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備專業知識獲取和消化吸收的能力,具有較強的繼續學習能力;
5. 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6. 具有從事電子信息工程領域科學研究、工程設計、技術服務等工作所需的數理知識和其它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
7. 具有信號與系統、電子技術、電磁場與電磁波、信息論、計算機基礎等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8. 掌握電子系統、信號獲取、處理和傳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技術的分析、設計、開發、測試和應用的基本知識,具有集成電子設備及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有綜合運用科學理論和工程技術分析解決工程問題的基本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對產品、技術與設備進行研究、開發、設計和技術改造或者創新的初步能力;
9. 了解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發展動態和行業需求;
10. 具有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四、主干學科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以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五、核心知識領域與核心課程
核心知識領域包括:電路理論、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機及應用技術基礎、自動控制理論以及信號的獲取、處理和傳輸理論。核心課程包括: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電力電子技術、電子測量、大學計算機基礎與程序設計、微機原理及應用、自動控制原理、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DSP技術及應用、現代通信原理、單片機原理及應用、EDA技術及應用等。
六、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金工實習、電工電子實習、課程實驗、課程設計、電子CAD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七、學制與學位
學 制:4年學分要求:學業學分 182學分,第二課堂10學分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八、相近專業
通信工程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通信工程系介紹
南華大學通信工程專業主要培養能在民用通信領域及國防工業中從事研究、設計、制造、運營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通信工程專業的主干課程包括電子電路技術、計算機基礎、信號處理與系統分析、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通信網理論、現代通信技術等。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路、微機原理及應用、單片機原理與應用、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現代通信原理、現代交換原理、無線通信原理及應用等。1、師資力量
通信工程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共有13名專業教師,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3名,講師8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3名。專業教師絕大多數畢業于國內“985”、“211”著名高校,包括華中科技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南京郵電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長安大學等,具有扎實的學術功底和較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
2、研項目
通信工程專業教師的科研方向包括無線通信、物聯網、信號處理、圖像通信、計算機遙測與遙控和等離子體天線等。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余項、主持湖南省科技廳科技計劃一般項目5項,市廳級項目10余項。
3、研論文
近年通信工程專業的教師共發表高檔次科研論文200余篇,包括發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等國際著名期刊上的SCI期刊論文10余篇,在國際著名會議上發表EI/ISTP檢索科研論文10余篇,并在大會上做研究成果匯報,在通信學報、電子學報、物理學報、微計算機信息、通信技術中文核心期刊論文30余篇。申請并獲批專利20余項。
多位專業教師先后擔任IEEE Sensors Journal(SCI期刊)、IEEE System Journal(SCI期刊)、 Elsevier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SCI期刊)、Elsevier Computer Networks(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 Hoc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SCI期刊)、IEEE WCNC(頂級國際會議)等多個國際期刊和會議的審稿人。
4、學研究與改革
通信工程專業教師致力于教學研究和改革,近年來主持和參與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 項,主持和參與南華大學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 項。獲得第十三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優勝獎1項,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三等獎1項,湖南省教師課堂教學競賽(現代教育技術組)二等獎、南華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南華大學教師課堂競賽一等獎2項,南華大學多媒體課件大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多項,南華大學教學研究與改革論文獎多項。發表教學研究與改革論文50余篇。
5、出版著作
近年來通信工程專業教師編著教材和專著共50余本,包括“十二五”規劃教材10余本,另有20余本已被國內眾多高校選用為授課教材。其中黃智偉教授主編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系列教材已成為參加各類電子設計大賽的學生人手一本的經典培訓教材。
6、學生就業去向
通信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有著較好的就業去向,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著名通信運營商,華為、中興、北大方正、深圳智敏科技等著名設備制造商,以及通過考研進一步深造,學生考研的去向包括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重慶郵電大學、南京郵電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南華大學等。本專業畢業生的一次性就業率每年維持在95%左右。
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氣工程系簡介
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氣工程系于1995年由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教研室和電工教研室組建而成,專業名稱為“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是我校五個屬于國家管理的專業之一,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國防生招生培養的重點支撐專業之一。1999年根據教育部專業調整目錄,按一級學科名稱更名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10年獲得研究生推免資格。電氣工程系現有教師15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具博士學位(含在讀博士)有5人,碩士學位8人。教師中有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2人,湖南省青年教師教學能手 1人;國家注冊電氣工程師2人,湖南省監理工程師8人。電氣工程系目前有一個本科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三個碩士點研究方向(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機系統及其智能控制)和一個研究所(電氣自動化研究所)。該專業現有在校本科學生1000余人,年均招生260人左右,是學校熱門專業之一;畢業生四六級通過率、就業率和考研上線率穩居全校前列,學生就業面廣,歷年來供不應求。
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自動化系介紹
自動化技術以控制論、信息論和系統論為理論基礎,以電子技術、電力傳動技術、傳感器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與通信技術等為主要工具,面向工業生產過程自動控制及各行業、各部門的自動化。它具有“控(制)管(理)結合,強(電)弱(電)并重,軟(件)硬(件)兼顧”的鮮明特點,涵蓋工業自動化、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復雜系統建模與控制、智能控制理論與應用、智能機器人系統與技術、計算機集成控制系統、現場總線與工業網絡、電力傳動與控制、嵌入式實時系統與控制技術等核心領域。自動化專業始建于1988年,目前有一個自動化本科專業和一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碩士學位點。1995年開始本科招生,現有在校學生約400人,從1999年至今已有16屆本科畢業生。自動化專業實踐條件優越,擁有中央財政資助和省部共建實驗室各1個,現有單片機實驗室、自動控制原理實驗室、自動化儀表實驗室、自動檢測技術實驗室、過程控制實驗室、CAD實驗室、PLC實驗室、現場總線網絡實驗室、集散控制系統實驗室、運動控制系統實驗室、計算機控制技術實驗室等,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值約1000多萬元,實驗室面積約1480平方米。本專業還與大唐發電廠、華菱衡鋼集團等一批自動化技術水平高的企業建立了長期實習基地,這些基地在實踐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自動化系畢業生就業面廣,歷年來供不應求。畢業學生在科研院所、國家重點企事業單位和國內外知名公司從事自動化領域的科學研究、系統設計、新產品研制、硬軟件開發,以及金融、企事業單位、國家行政部門的管理工作。
自動化系現有教師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學位2人、碩士學位7人,碩士生導師6人。部分教師分別到英國、日本等國家做訪問學者。近年來,自動化專業積極開展教研、科研活動。目前建設了一門《自動控制原理》校級精品課程;共承擔了國家和部委科研課題4項,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6項,其他省級科研課題16項,橫向課題20余項,校級科研課題12項,獲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在國內外知名刊物發表相關研究成果的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30篇被EI、SCI、ISTP三大檢索機構收錄。
自動化本科專業學生理論基礎扎實、實踐操作能力強。每年的畢業就業率和考研上線率均位居學院前列。在歷年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智能汽車競賽以及機器人設計比賽等全國或地區的大型比賽中均能獲得獎項。
自動化本科專業教學計劃:
1、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學生要具備電路理論、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自動檢測與信號處理、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網絡技術等較寬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在工業過程控制、電力電子技術、檢測技術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運行、科技開發及研究工作。
2、基本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信號處理、系統工程、自動檢測技術與儀表、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和網絡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較好的工程實踐基本訓練,具有系統分析、工程設計、開發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 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
● 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需的較寬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主要包括電路理論、電子技術、控制理論、信息處理、計算機軟硬件基礎及應用等;
● 較好地掌握工業過程控制及自動化儀表、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等方面的知識,具有本專業領域1-2個專業方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了解本專業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 獲得較好的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及系統開發方面的工程實踐訓練;
● 在本專業領域內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能力,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
3、主干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電子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4、主要課程:大學英語、高等數學、電路原理、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過程控制、電機與電力拖動基礎、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現代控制理論、智能控制理論、信號與系統分析、過程檢測及儀表、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可編程序控制器(PLC)、計算機仿真、計算機網絡、系統辯識基礎、計算機控制系統、運動控制系統等。
5、主要實踐環節:包括金工實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訓練、電子工藝實習、電子技術課程設計、電子CAD實習、專業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此外,還可以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以及智能小車、機器人設計等全國性的大賽。
6、修業年限:四年。最低學分:175學分。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7、附件:(1) 自動化專業分學期教學計劃表
(2) 自動化專業學生參加學科比賽獲獎情況統計
(3) 自動化專業學生制作的智能小車視頻
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師資概況
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師資概況
電氣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工88人,專任教師65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及相應職稱25人,碩士生導師17人,具有博士學位者33人,教師中有湖南省學科帶頭人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入選者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10人。
在南華大學注重師資伍的培養與建設的氛圍下,學院經過多年的努力,師資隊伍的結構明顯改善,整體水平顯著提高,隊伍相對穩定,名人輩出,后備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隊伍已經形成并滾動發展。
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聯系方式
地址:中國 湖南 衡陽 常勝西路 郵編:421001 網站維護電話:0734-8282733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簡介
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前身為創建于1959年的衡陽礦冶工程學院的電子系,目前擁有3個碩士學位點,即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點和控制工程領域、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兩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點;設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通信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和生物醫學工程6個本科專業;設有電工電子教學中心、電氣與信息工程實驗實訓中心2個教學中心;其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實施專業(2017年通過工程教育認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為國家管理專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為湖南省特色專業,自動化專業為學校重點專業。目前在校本科學生2211人;在校研究生91人。學院目前在冊職工88人,其中專任教師65人,博士33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者10人;教授14人,副教授、高工25人;碩士生導師17人。教師中有湖南省“海外名師計劃”1人,湖南省學科帶頭人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入選者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10人,湖南省青年教師教學能手1人。近年來,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基礎科研項目、國家核能開發項目等省部級以上科研、教研項目共100余項,經費2000余萬元。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和教學成果獎項共20余項。
學院設有電子系統集成與應用研究所、電氣傳動與智能控制研究所、智能信息處理與通信技術和光電子與光子技術及器件研究所4個科研機構;擁有超快微納技術與激光先進制造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核聚變湖南省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基地,中核集團“核設施運行狀態監測技術”重點學科實驗室3個省級學科平臺;“電子科學與技術”校級重點學科,“核設施電子電氣”校級重點實驗室;擁有第一批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廣州周立功單片機發展有限公司,湖南省優秀實習基地——大唐耒陽發電廠,湖南省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南華大學-威勝集團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擁有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中心——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實驗中心、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教學實驗平臺——電氣與信息科學實驗平臺。學院教學科研儀器設備6530臺套,總價值2640余萬元,實驗室總面積3000平方米。
學院積極開展校企合作辦學,與“長三角、珠三角、長株潭”等多家企業建立了三大綜合性實踐教學基地,重視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挑戰杯賽等,其中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成績一直名列湖南省高校前列(2018年全省第一)。畢業生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地區,主要在國防工業、核工業、電力、電子信息、醫藥等相關領域從事分析、設計、運行、科技開發及研究工作,各專業學生的就業率歷年保持98%以上。
南華大學研究生院電氣工程學院聯系方式
王 彥 0734-8281124 13707348144 劉 沖0734-8282042 15973407108 Email:wangyan5406@163.com Email:liuchong651@163.com QQ: 380743431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介紹
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是在原中南工學院電氣工程系的基礎上于2000年10月組建而成的。學院現有教職工73人,專任教師50余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及相應職稱28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7人,具有博士學位者6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者6人。教師中有湖南省學科帶頭人 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入選 者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5人。學院下設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生物醫學工程五個專業教學系;一個中心,即實驗中心;一 個教研室,即電工電子教研室,其中實驗中心為部省共建示范實驗室;一個研究所,即電氣工程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學院現有物理電子學、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2個碩士點。現有本科學生1576人、研究生66人。電氣工程學院除承擔本院五個本科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實踐性教學與兩個碩士點的研究生培養工作外,還承擔全校其它工科類專業的電工、電子技術類課程,以及電工電子實習教學任務。學院擁有一個團結協作、克已奉公、敬業奉獻、開拓進取、充滿活力的領導集體。幾年來,學院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院各方面的建設工作也隨之同步發展。師資力量不斷增強,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穩步提高,學風建設取得明顯進步,本科生考研率逐年增加,研究生培養快速發展。近年來,我院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973”子課題2項,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5項,國防預研項目1項,參與國家級攻關項目3項,省級其它科研項目18項;獲得了多項橫向科研課題,為地方的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項4獲教研成果獎8項,其中省部級教研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發表高水平論文400余篇,被EI、SCI、ISTP三大檢索系統收錄80余篇,有多篇論文在國際專業學術會議上交流,出版專著教材20余部。組織學生參加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獲三等獎2項,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共獲全國一等獎2項,全國二等獎1項,湖南賽區一等獎7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6項。
目前,全院教職工高舉“三個代表”的旗幟,本著“明德博學,求是致遠”的精神,團結奮斗,銳意進取,為電氣工程學院的教學和科研更上一個嶄新的臺階而努力工作。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xiaodian.png)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appxiazai.png)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