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寧夏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寧夏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寧夏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寧夏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寧夏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寧夏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寧夏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寧夏大學考研難嗎]
[寧夏大學研究生院]
[寧夏大學考研群]
[寧夏大學研究生學費]
[寧夏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寧夏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機械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寧夏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寧夏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寧夏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寧夏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卓越計劃)簡介
機械工程(卓越工程師計劃)簡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卓越計劃)是教育部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改革綱要2010-2020》組織實施的卓越工程人才創新能力改革試點項目,寧夏大學是第二批實施該計劃的試點高校, “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是寧夏大學首批獲教育部批準的“卓越計劃”試點專業。
該專業方向突出“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的人才培養特色,強化“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理念,著重培養造就綜合素質高、工程實踐能力強、工程創新能力較強,具有良好團隊合作精神和一定國際視野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在學制上,本科層次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為四年制,采取“2+1+1”和“2.5+0.5+1”分類培養模式,即校內培養兩年或兩年半,國際化培養一年或半年(馬來西亞、韓國等,學生本人需承擔部分出國培養費用),企業化培養一年,學生畢業后取得工學學士學位,并達到見習工程師資格要求。
2015年該方向單列招生計劃30名,進校后,實施“進退選拔”機制,以保證“卓越計劃”人才培養質量。
寧夏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交通運輸專業簡介
交通運輸(本科)培養目標交通運輸(汽車運用工程方向)專業培養具有汽車運用工程專業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能在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交通運輸企業(汽車生產、運用及維修、營銷)、大中專院校等單位,從事交通運輸組織、管理及生產經營、教學研究工作的中、高級復合型人才。
專業特色 培養具有交通運輸組織和載運工具運用等方面的專門知識和能力,能從事交通運輸組織、企業生產與管理、汽車運用的高級技術人才。擁有4 個專業實驗室和11個專業實習基地
學位課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大學英語(Ⅰ、Ⅱ、Ⅲ、Ⅳ)、高等數學(Ⅰ、Ⅱ)、理論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運籌學、管理學、汽車構造、汽車理論、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交通運輸組織學、畢業設計(論文)、畢業實習(實踐)。
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寧夏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簡介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本科)培養目標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是過程工程、機械工程與控制工程交叉的跨學科專業。本專業培養能在機械、化工、石油、能源、輕工、環保、醫藥、食品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工程科學研究和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技術人才。
專業特色 培養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工程科學研究和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學科。擁有4 個專業實驗室和4個專業實習基地。
主干課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大學英語(Ⅰ、Ⅱ、Ⅲ、Ⅳ)、高等數學(Ⅰ、Ⅱ)、畢業論文(設計)、畢業實習(實踐)、現代工程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過程工程原理、過程設備設計、過程流體機械、過程裝備控制技術。
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寧夏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簡介
機械工程(本科)培養目標 本專業以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制造領域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具有較強就業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合格工程技術人才。先進行兩年平臺課學習,第三學年依學生意愿按方向轉授專業課程,分四個方向:機械工程(卓越工程師)、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現代農業裝備及其自動化。
專業特色 迎合信息化背景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需求,以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本科人才和碩士研究生為目標;擁有9 個專業實驗室和10個專業實習基地,是自治區級重點學科和優勢特色專業。2009年起,成為第一批次錄取專業。
主干課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大學英語(Ⅰ、Ⅱ、Ⅲ、Ⅳ)、高等數學(Ⅰ、ⅡC類)、現代工程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工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控制工程基礎、電氣控制技術、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
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寧夏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簡介
機械工程學院座落在寧夏大學文萃校區,其前身是寧夏工學院機械工程系。1997年寧夏大學與原寧夏工學院、銀川師專(含寧夏教育學院)合并,寧夏大學機械工程系成立;2002年2月寧夏大學與寧夏農學院合并,原寧夏農學院農工系劃歸寧夏大學機械工程系,2003年組建成為寧夏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作為寧夏大學的骨干工科學院之一,機械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工82人,其中專任教師58人(含博士17人,碩士40人;教授16人,副教授25人)。在校本科生1051人,碩士研究生93人。
學院設有“機械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交通運輸”3個本科專業;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下設“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和“機械工程”4個二級碩士學位點。擁有自治區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自治區級重點建設專業1個,自治區級工程訓練示范中心1個;建有自治區級精品課程4門;2011年成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單位;2015年“機械工程”獲批為自治區“十三五”重點建設專業,2017年,“機械工程”學科獲批“自治區西部一流學科建設”項目,“機械工程”專業進入寧夏大學“西部一流專業建設”項目。
學院現有辦公面積1400平米,實驗室面積3980平米、工程訓練中心面積3920平米,擁有各類教學、實驗設備1228臺套,價值1300余萬元。中心實驗室下設23個專業(基礎)實驗室,配備了數控加工中心、數控車、數控銑、線切割、電火花機床等先進設備,以滿足實驗實習教學需求。已建成“產學研合作基地”3個、“研究生企業工作站”5個, CAXA數字化設計制造體驗中心1個,校外大學生實習實踐基地29個。
“十二五”期間,學院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6項,發表學術論文230篇,獲授權專利40余項,科研經費1443.82萬元;獲批專利、軟件著作權45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0余篇。近年來,以教學方法、課程體系以及教材建設為主要研究對象,共申報獲批各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4項,發表教改論文34篇。2013年獲寧夏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1人獲寶鋼優秀教師獎。
學院歷來崇尚“以德為先”的育人準則,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致力于學生專業知識、創新實踐能力和工程意識的培養,努力轉型成為教學研究型學院,持續向社會輸送符合市場需求的應用型、復合型技術人才。學院始終堅持內涵發展,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辦學實力穩步提高。學院歷屆畢業生已活躍在區內外的機器制造、航空航天、軍工、食品、石油、化工、能源、制藥、汽車、電子電器、儀表、計算機制造、農機應用與推廣等各類技術和經營管理崗位,贏得了用人單位的普遍贊譽和廣泛歡迎,畢業生當年就業率始終保持了95%以上的良好記錄和供不應求的可喜局面。
學院“十三五”建設目標是:努力建成專業品牌突出、學科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學院,在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數字化創新設計與制造、機電系統智能控制等領域具備區域競爭優勢。
[數據統計截止2018年05月01日
添加寧夏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寧夏大學考研分數線、寧夏大學報錄比、寧夏大學考研群、寧夏大學學姐、寧夏大學考研真題、寧夏大學專業目錄、寧夏大學排名、寧夏大學保研、寧夏大學公眾號、寧夏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寧夏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