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青島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青島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青島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青島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青島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青島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青島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青島大學考研難嗎]
[青島大學研究生院]
[青島大學考研群]
[青島大學研究生學費]
[青島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機電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青島大學/5.jpg)
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專業介紹
機械工程機電機制模具車輛工程專業介紹
機械電子專業方向介紹
機械電子是機械工程專業方向之一,該專業方向重點培養掌握機械工程領域機械與電子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備計算機、自動控制、檢測傳感和機械技術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機電設備設計、機電產品設計與制造、機電產品售后服務等專業技術,具有較強崗位適應能力和繼續學習能力的,能從事機電一體化設備生產、運行、維護和管理崗位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機電專業是技術含量高、崗位需求量大、學生報考多的機電類熱門專業。機電專業就業方向主要有:①機電產品的開發、設計與制造;②機械、電氣、電子產品的裝配、調試和質量檢查;③先進設備的操作、維護與保養。
機械電子專業是我院的優勢學科專業,設有機械電子工程二級碩士點,有一支學術造詣高、教學水平好的專業教師隊伍,設有機電一體化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我院還與青島海爾、豪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荏原電產(青島)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
機械電子專業方向的主干課程: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機床數字控制技術、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智能儀器設計等。
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方向介紹
機械設計及制造是機械工程專業方向之一,該專業方向重點培養掌握機械工程領域機械設計及制造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備機械設計理論、制造技術、自動化制造系統和先進制造模式等專業知識,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產品設計制造、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制造及設備控制及生產組織管理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機制專業是最傳統的機械學科,以培養現代機械工程師為目的,很多招聘機械類人才的單位大多傾向于招收機制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面相當廣,一直排在人才需求的前列。機制專業就業方向主要有:①先進機械裝備設計及加工;②CAD/CAM集成及相關技術;③數字化產品設計與制造;④產品生命周期管理。
我院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是老牌專業,有一支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豐富的教師團隊。擁有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實驗室、精密測量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我院還與青島澳柯瑪、青島華東機械有限公司、豪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
機械制造專業方向的主干課程:機械CAD/CAM、機械制造裝備設計、機床數字控制技術、機電傳動控制等。
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方向介紹
模具設計與制造是機械工程專業方向之一,該專業方向重點培養掌握機械工程領域現代模具設計、制造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備塑料模具、鈑金模具等模具設計能力、編制并實施模具制造工藝能力、數控機床操作和編程能力、以及使用模具加工設備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模具行業是制造業的基礎,大至汽車家電外殼、小至礦泉水瓶以及各類玩具,其制造均源于一系列大小模具。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畢業生社會需求量大,待遇較高,高級模具設計人才月薪超萬元十分常見。模具專業就業方向主要有:①產品開發、三維設計與結構設計;②模具三維設計;③模具數控編程加工;④模具加工生產組織。其就業領域也較廣,包括輕工機械、汽車、航空、電子信息等領域。
我院模具專業十分注重模具設計的技能培養,專業教師均具有工廠工作經歷,具有豐富的工廠設計經驗。專業實驗室擁有注塑機、擠壓機、液壓機等成型設備,所開課程重視實踐應用,經四年培養,學生畢業后均能熟練運用大型CAD/CAM軟件進行注塑、鈑金模具三維造型設計。我院還與青島海爾集團模具公司、豪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模具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學生有機會到以上企業進行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部分優秀學生有機會畢業后直接進入上述公司。
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方向的主干課程:金屬塑性成形原理、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注塑工藝與模具設計、機械CAD/CAM、模具CAD/CAM等。
紡織機械專業方向介紹
紡織機械是機械工程專業方向之一,該專業方向重點培養掌握機械工程領域紡織機械設計、制造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備紡織機械的設計、紡織制造過程控制、紡織機械設備和動力設備維護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青島是中國近、現代紡織業的發祥地之一,與上海、天津鼎足而立,素有“上青天”的美譽。青島紡織行業正逐步恢復著“上青天”時代的榮耀,對紡織機械人才需求巨大。紡織機械專業就業方向主要有:①紡織機械產品的設計開發和改進;②紡織機械設備及生產線的檢修、維護和保養;③紡織生產的技術文件和規范制定。
紡織機械專業是我院建院伊始的特色專業,后因種種原因停辦,從2014級開始重新設置紡織機械專業方向。該專業繼承了青島大學合校前原山東紡織工學院機械學科的優秀師資和專業特色基礎,與青島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本地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活躍在青島乃至全國紡織領域的校友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
紡織機械專業方向的主干課程:機械CAD/CAM、紡織機械概論、紡織機械設計(1)、紡織機械設計(2)等。
青島大學機車輛工程專業方向(本科)簡介
學科簡介
青島大學車輛工程學科于1998年由陳秉聰院士創立,1999年開始車輛工程方向的本科招生,2001年獲得車輛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十二五”期間成為山東省重點學科,2011年建立“動力集成與儲能技術”省級科研創新平臺,2014年籌建“國家動力集成及儲能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前車輛工程學科已在新能源汽車、汽車動態仿真與設計、車輛液壓電控技術方面發形成了鮮明的專業特色,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工業設計專業介紹
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工業設計專業介紹
工業設計是科學與美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綜合學科,是藝術、技術、人文、經濟、管理等多領域知識交叉聯系的新興學科,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共生,現代與未來的關聯,是現代社會十分熱門的應用學科之一。
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工業設計專業于2003年開始招生,現共有各類學生140余人,以培養具備工業設計學科堅實的系統知識和較強的設計能力,具備創新品質,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設計人才為宗旨。工業設計學科人才培養以本科教育為主,并招收全日制和在職工業設計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類型以應用復合型人才為主。此外還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合作開展設計類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項目,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和水平的優秀設計人才。
綜合工業設計學科發展趨勢、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及我校綜合優勢,本專業建設以“文理交叉,突出重點,注重實踐,強化創新”為基本原則,形成了“科學與藝術結合、產學研協調發展”的專業特色,目前形成了以工業產品設計為重點發展方向,同時兼顧交通工具設計、展覽展示設計、視覺傳達設計、信息交互設計等專業方向,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工業設計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創新設計能力,能夠勝任現代企業和專業設計公司的產品企劃與設計開發工作。建有模型制作實驗室、人機工程實驗室、專業攝影實驗室、數字化設計工作室、專業多媒體教室、專用畫室及設計教室等,總面積約800平方米,保證了本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緊密結合。
近年來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與國內多家知名企業、設計公司合作建立了教學實習、聯合培養和科技合作基地,與海爾集團聯合共建了高校創客實驗室,加強了校企產學研結合與轉化,充分提升了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和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承擔完成各類教學科研及企業合作設計研發項目20余項,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著作及專業教材30余部,師生積極參加各類創新設計大賽共獲得獎項100余項。
青島大學工業設計專業強調設計的國際性、當代性,注重學習中外優秀設計思想與方法,關注市場變化與生活文化動向,培養人文情懷、藝術品質、市場意識與科學素養,提升工程實踐與設計應用能力,為培養社會所需的綜合性設計人才,積極創造活躍的學術氣氛和良好的育人環境。
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系簡介
測控技術與儀器系簡介
本專業屬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領域,是集電子技術、光學、精密機械、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技術多學科互相滲透而形成的一門高新技術密集型綜合學科;是研究信息的獲取、處理以及對相關要素進行控制的理論與技術。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道德品質和文化素質,具備現代測試技術、測量與控制技術、精密儀器設計、智能儀器設計和信息處理等方面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具有信息獲取與處理的綜合研究能力、軟件與硬件的協同設計能力和電子信息與儀器系統的集成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工程測控技術、光機電一體化領域工程設計、測量儀器開發及應用研究等工作。
開設的主要課程:控制工程基礎、測試技術、單片微機原理及應用、工程光學、傳感器原理及其應用、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智能儀器設計、微機控制技術、光電檢測技術等。
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介紹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介紹
本專業為山東省省級品牌專業。
培養具備熱學、力學、電學、機械、自動控制、動力工程與系統工程等寬厚理論基礎,掌握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知識,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能在能源與動力工程領域從事動力設備(如鍋爐、汽輪機、流體機械)和動力工程(如熱力系統工程、可再生能源熱力工程、制冷及低溫工程、空調工程)設計、運行、自動控制、信息處理、環境保護、清潔能源利用和新能源開發等工作的基礎扎實、知識面廣、創新能力強的跨學科復合型高級人才。按照“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設置了制冷與空調、熱能工程兩個專業方向。專職教師中,高級職稱比例79%,其中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青島市教學名師1人,獲霍英東基金會第十三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1人,青島大學教學名師1人。有山東省“低值能源供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青島市熱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機電學院共享的中央與地方共建工程訓練中心1個,2011校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具有熱能工程學科碩士點。本專業的建設特色是以山東省低值能源供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青島市熱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青島大學2011協同創新中心為依托,以制冷與空調和熱能與動力工程為核心專業方向,主要培養“研究型”和“工程型”特色人才;發揮學科優勢,促進產學研合作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碩士專業介紹
機械電子工程碩士學位點介紹
機械電子工程是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等幾個學科領域有機結合的新興學科。本學科200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F有教授4名、副教授8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5人。本學科在計算機輔助測試與控制技術、數控技術、機械CAD/CAM技術及其應用、動力機械及其智能控制、智能化儀器與儀表等研究方面具有較強基礎和特色。近年來承擔或參與多項國家級、省級、市級及其他科研項目。出版本學科教材和計算機方面的圖書30余種,發表學術論文一百余篇。現有實驗室面積近400m2,各類儀器設備價值200余萬元。
研究方向
1.測控技術與智能儀器
研究機電一體化系統的機械系統優化設計與計算機控制技術;研究幾何量、機械量和物理量等的精密測量技術與儀器,重點研究高精度、非接觸的動態、在線測量技術,開發智能化的測量儀器。研究計算機輔助測試技術,包括數據采集、信息處理、誤差分析、連續監控、顯示和信息傳輸等;研究動態測試信號分析與數據處理方法。研究虛擬儀器技術及其應用。
2.機械CAD/CAM技術及其應用
研究機械CAD/CAPP/CAM/CAE/PDM基本技術和集成方法及其在機電產品優化設計、分析仿真和集成制造系統等方面的應用。研究機械設計和制造工程中的專家知識系統,以CAD/CAM數據庫為集成,重點在機械產品的設計、機械制造工藝過程的規劃、結構分析和優化、數控加工等方面實現系統的集成與二次開發技術。
3.數控技術
本方向的研究重點:一是開放式數控系統的研究,研究面向對象的平臺獨立的完全開放式的新型數控系統;二是網絡數控技術的研究,研究在局域網和因特網環境下數控設備的資源共享、網絡加工、網絡診斷等問題;三是控制軟件的研究,研究新的插補算法、數字調節技術等。本研究方向在研究對象上的特點是瞄準經濟型數控系統和特種數控系統的研究,在經濟型數控系統的閉環控制、大導程螺紋加工、CNC+PLC技術等方面居于國內先進水平。
4.動力機械及其智能控制
本方向以各種新型動力機械及其系統為對象。研究能量以熱和功及其它相關的形式在轉化、傳遞過程中的基本規律,研究轉換過程中的系統和設備,使熱能動力設備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改善產品質量等。通過對熱能動力設備作用對象性能的全面研究及對熱能動力機械設備本體結構的優化設計,結合現代測試技術,應用智能控制手段,研究各類高效節能動力機械,豐富熱質傳遞理論,提高熱力工程的技術水平
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熱能工程碩士專業介紹
熱能工程碩士學位點介紹
專業領域代碼 080702
一、培養目標
培養動力工程領域高層次的工程技術或管理人才。掌握本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與管理知識;掌握解決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現代化技術手段和試驗方法;具有獨立擔負工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從事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能較熟練地閱讀相關工程領域的外文資料。
二、學習年限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年限為 2.5~3 年,在職人員的學習年限一般不得超過四年??筛鶕嶋H情況,允許研究生提前或延期畢業。
三、研究方向
(一)高效節能技術
以新型、節能、環保的熱交換器、干燥機、預冷保鮮系統、空調系統等技術的開發為主。
(二)新能源開發與轉換
包括生物質能利用的新技術和海洋能、太陽能利用技術效率的提高。
(三)能源潔凈利用與評價
能源利用過程經濟性和環保性的系統化評價;清潔燃燒的理論和試驗研究。
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車輛工程碩士專業介紹
車輛工程工程碩士學位點介紹
專業領域代碼 080204青島大學車輛工程工程碩士以企事業單位的專業人員為對象,培養創新型、復合型高層次機械與車輛技術專門人才。
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現有車輛工程、機械電子工程2個碩士點。目前車輛工程學科擁有教授7名,副教授10名,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15名,擁有博士學位教師10名。近5年來先后承擔大批國家級、省市級橫向課題,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山東省教育廳項目5項,青島市科技局項目6項,橫向課題多項;近5年來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共發表學術論文205 篇,其中被SCI、EI 收錄42篇;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項,二等獎1項,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青島市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省級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近5年來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5項。
車輛、機電、機制、機械設計等相關專業均可報考該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
一、培養目標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性學位,側重于工程應用,主要是為廠礦企業、工程建設部門和學校,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以及高校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1 .工程碩士學位獲得者應較好地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業精神,積極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2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獲得者應掌握所從事工程領域的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掌握解決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擔負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 .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用以比較熟練地閱讀本領域的外文資料。
二、學習年限
1 .在職人員攻讀工程碩士學位采取進校不離崗的方式進行培養,工作與學習兼顧,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但在整個學習期間,到校本部的學習時間不得少于半年,其余課程學習或相對集中或在業余時間進行,可根據具體情況,由教學管理委員會具體安排。
2 .為保證攻讀工程碩士學位的在職人員的學習和培養質量,其所在單位應保證其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課程學習和論文撰寫或工程設計工作。
3 .學位論文由校內具有工程實踐經驗的導師與工礦企業或工程部門內經單位推薦的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的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聯合指導。來自企業的導師由學校按程序辦理聘任手續。
4 .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基本修業年限為 2-4 年,最長修業年限為 5 年。
三、領域范圍
(一) 地面—車輛系統與控制技術
( 1 )研究 地面 智能車輛的設計理論、多傳感器信息融合導航技術,開發多功能、柔性化、智能化車輛 ;
( 2 )研究 車輛與地面相互作用機理,基于可控懸架系統的車輛道路友好性;
( 3 )研究非常規行走機構及非常規行走機械系統; 車輛系統動力學分析和動態設計,零部件的強度分析。
(二) 車輛新型動力傳動系統
研究直接將燃料燃燒產生的熱能同時轉換成機械能與流體壓力能或電能,及其傳遞的方法和技術,同時在其電子化、智能化、信息化方面開展技術研究工作,旨在解決目前車輛動力生成及傳遞過程中,由于多環節及控制不當而造成的能量浪費、污染嚴重、行駛不能很好適應行車環境等問題;研究新型代用燃料發動機技術。
(三)現代設計方法與制造技術
針對現代車輛設計開發的關鍵環節,在穩健設計、車身數字化技術等方面開展理論與應用研究:
(1) 應用可靠性設計理論與優化技術, 研究 機構穩健性分析與綜合模型及算法,解決機構各構件結構參數制造公差及運動副間隙的最優分配問題;
(2) 研究參數化車身曲面造型、車身曲面反求、車身曲面光順、車身輕量化設計、車身制造質量控制、車身模具設計等車身設計與制造過程的數字化技術;
(3)以摩擦學理論為基礎,開展對汽車重要摩擦副的摩擦學機理研究。
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工業設計工程碩士專業簡介
工業設計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1、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業精神,積極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2、具有實事求是的作風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在工業設計領域具有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系統地了解工業設計工程領域的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對學科的發展方向及國際學術研究前沿動向有較全面的了解。創新意識強,具有獨創性和創造力;具有現代設計觀念和科學的思維方式,掌握現代設計手段。具有預測市場的能力,以及判斷市場的能力。培養能夠勝任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應用、工程設計與實施,以及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的設計及推廣等方面的工作,并能理論聯系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的高層次人才。
3、能夠熟練地運用一門外語閱讀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并能撰寫論文摘要。
4、具有淵博的知識、扎實的學科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廣泛涉獵邊緣學科,能熟練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實驗方法,具有獨立從事工業設計、項目管理、工程技術研究、改造、開發與應用的能力。
二、學習年限
學習年限為3年,最長修業年限為5年。
三、培養方式
1、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
2、課程學習與實踐課程要緊密銜接,課程學習主要在校內完成,實習、實踐可以在實習單位或實踐現場完成。
3、建立健全校內外雙導師制,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吸收本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實踐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員,共同承擔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工作。
四、學分要求
實行學分制。一般以課內18學時為1學分,課程總學分不低于24學分。
五、課程設置
1、課程設置的原則與要求
課程設置要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教學內容要強調理論性與應用性課程的有機結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實踐研究;教學過程重視運用團隊學習、案例分析、現場研究、模擬訓練等方法;要注重培養學生研究實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課程原則上半年內完成。
2、課程分類及學分分布
分為學位課和非學位課。學位課程為必修課,包括公共學位課和專業學位課,考核方式一律為考試,按百分制記分,達75分為合格。非學位課程為選修課,包括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試或考查,考試按百分制記分,達60分為合格。開設一定數量的專業選修課,給研究生留有足夠的選擇空間。
①公共學位課 7學分
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2學分
自然辯證法概論 1 學分
第一外國語(英語) 4 學分
②專業學位課 9~17學分
③非學位課程 3~17學分
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簡介
機電工程學院擁有年齡職稱結構合理、教學科研實力較強的師資隊伍。全院現有教職工112名,泰山學者2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教育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其中,教授21名,副教授43名,具有博士學位者51人,另學院外聘院士1人,兼職教授多人。全日制在校生2318人,其中本科生2077人,研究生241人。專業設置
學院設有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工業設計、測控技術與儀器四個本科專業,其中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機械工程方向之一)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以及山東省特色名校重點建設專業,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為山東省特色專業、青島大學校級品牌專業。
學院下設工程設計及理論系、機械設計及制造系、車輛工程系、測控技術與儀器系、能源與動力工程系和工業設計系6個教學系。此外,還建立了多家校外產學研教學實習、聯合培養和科技合作基地。
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
學院擁有機械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熱能工程4個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車輛工程、工業設計工程3個專業型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省級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2處。
擁有“電動汽車智能化集成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山東省新型動力集成及環保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個國家、省部科研技術平臺,以及“低碳能源與能源裝備節能減排技術團隊”、“車輛動態仿真及輕量化技術團隊”、“新型納米材料與環保裝備技術團隊”等多個特色科研團隊。
學院科研力量雄厚,承擔國家技術創新工程重大專項、關鍵技術產業化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十二五”農村領域國家科技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企業項目等科研項目。近五年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31項、部省市級項目30余項,橫向合作項目60余項,獲科研經費6000多萬元。獲省部級獎勵3項,授權發明專利200余項,發表論文10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2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及CAD/CAM系列圖書60余部。
人才培養
學院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和教育創新。近五年承擔和完成省部級以上教改項目和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15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獲省級高等教育優秀教材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學院以提高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為重點,突出特色實效,以大學生創新實踐協會、機器人協會和三維建模協會等學生科技創新社團為平臺,著力打造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學生科技創新骨干隊伍,構建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與創業計劃大賽、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等競賽活動近三年來榮獲創青春大賽全國銀獎一項,全國一等獎27項,二、三等獎30余項,省部級特等獎10項,一等獎60余項,二、三等獎100余項,自主學習、主動實踐、勤于思考、勇于創新的良好學風已然形成。學生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全面協調發展,就業前景廣闊,畢業生就業適應能力和競爭力強,連續多年被評為畢業生就業先進集體。
青島大學研究生院機電工程學院聯系方式
青島大學研究生院機電工程學院聯系方式:楊老師 東5教2樓 85953626添加青島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青島大學考研分數線、青島大學報錄比、青島大學考研群、青島大學學姐、青島大學考研真題、青島大學專業目錄、青島大學排名、青島大學保研、青島大學公眾號、青島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青島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青島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青島大學.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xiaodian.png)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appxiazai.png)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