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三峽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三峽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三峽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三峽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三峽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三峽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三峽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三峽大學考研難嗎]
[三峽大學研究生院]
[三峽大學考研群]
[三峽大學研究生學費]
[三峽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馬克思主義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培養方案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專業代碼:030503 授 法學學位)
一、培養目標
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念,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比較熟練地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領域的基礎理論;熟悉本學科研究方向的學術前沿與最新動態;具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獨立開展本學科領域科學研究的能力;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并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能夠勝任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工作,或從事高等學校、黨政部門及企事業單位的宣傳與管理工作。
二 、學習年限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在校學習基本年限為3年。優秀研究生最多可提前一年畢業,碩士生學習年限最長不超過4年(含休學)。
三、研究方向
0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與基本經驗研究
0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現實研究
03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
四、學分與課程設置
1.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必須修滿30學分,其中課程學分26分,實踐環節4學分。課程學分中,公共學位課7學分,基礎學位課7學分,專業學位課4學分,本專業選修課至少修滿6學分,公共選修課或跨學科選修課至少修滿2學分。
2.同等學力、跨學科或專業錄取的碩士研究生,應補修三門本專業本科主干課程,并要求通過考核,取得及格成績,但不計學分。
3.具體課程設置見附表。
五、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課程學習基本結束后,依據培養計劃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現、學分、科研和實踐等方面進行的一次綜合考核。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在第四學期內完成。
六、科學研究與學位論文
1、碩士學位論文要求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一般應結合本學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項目,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難度。能體現出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將來攻讀博士學位或從事學術研究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論文開題:碩士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必須于第四學期初(4月1日前)完成。
3、論文中期檢查:在論文撰寫過程中,要進行論文中期檢查。導師組要根據碩士生論文開題情況,檢查論文寫作計劃的進展和完成情況,并針對論文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加強指導,以保證碩士學位論文工作的順利進行。論文中期檢查需在論文作者申請答辯前三個月完成,否則學校將不受理其答辯申請。
4、科學研究:為保證碩士學位的授予質量,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后方具有申請碩士學位的資格。碩士研究生在申請學位之前,要求以第一作者或指導教師為第一作者,研究生為第二作者并以三峽大學名義至少公開發表1篇學術論文。申請提前答辯的優秀研究生以第一作者或指導教師為第一作者,研究生為第二作者并以三峽大學名義至少公開發表2篇核心期刊學術論文。
5、論文答辯和申請學位:研究生在修滿規定學分,且科研成果和外語水平達到學校要求方可進行論文答辯和學位申請,學位授予按照國家和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
七、培養方式
培養方式采取導師負責與導師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法,導師要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履行職責,做到因材施教,教書育人,全面關心研究生的成長。
八、經典文獻閱讀目錄
(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在通讀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選集或文選的基礎上重點閱讀)
1.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2.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
3.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4.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
5.馬克思《法蘭西內戰》
6.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
7.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8.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起源》
10.列寧《怎么辦?我們運動中的迫切問題》
11.列寧《國家與革命》
12.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
13.毛澤東《論新階段》
14.毛澤東《矛盾論》
15.毛澤東《實踐論》
16.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17.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
18.周恩來《抗戰軍隊的政治工作》
19.周恩來《關于知識分子問題》
20.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21.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22.鄧小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3.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24.鄧小平《關于政治體制改革問題》
25.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
26.江澤民《關于講政治》
27.江澤民《“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28.胡錦濤《在全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
29.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30.李澤厚著:《中國思想史論》(上中下),安徽文藝出版社
31.胡繩:《中國共產黨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
32.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共黨史出版社
33.唐寶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100年》,安徽人民出版社
34.郭德宏:《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35.汪青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二)專業學術期刊及報紙
1.中國社會科學
2.馬克思主義研究
3.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4.科學社會主義
5.社會主義研究
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
7.究毛澤東思想研究
8.哲學研究
9.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10.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問題
11.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人大復印資料)1.中國社會科學
2.馬克思主義研究
3.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4.科學社會主義
5.社會主義研究
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
7.究毛澤東思想研究
8.哲學研究
9.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10.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問題
12.半月談
13.瞭望
14.人民日報·理論版
15.光明日報·理論版
附件: 研究生培養計劃表框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課程 類型 |
課程編碼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 學期 |
考核 方式 |
備注 | ||
學 位 課 |
公共學位課 | Y201105001A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6 | 2 | 1 | 考試 | 必修 | |
Y1209001A | 英語聽說 | 32 | 1 | 2 | 考試 | ||||
Y1209002A | 英語寫作 | 32 | 1 | 2 | 考試 | ||||
Y1209003A | 綜合英語 | 64 | 2 | 1 | 考試 | ||||
Y201105003A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 18 | 1 | 1 | 考試 | 必修 | |||
基礎學位課 |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 32 | 2 | 2 | 考查 | 必修 | |||
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導讀 | 48 | 3 | 1 | 考查 | 必修 | ||||
專業外語 | 32 | 2 | 1 | 考試 | 必修 | ||||
專業學位課 |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 | 32 | 2 | 1 | 考查 | 必修 |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題研究 | 32 | 2 | 2 | 考查 | 必修 | ||||
實踐環節 | 學術活動(筆記與講座) | 32 | 2 | 2 | 考查 | 必修 | |||
專業實踐(助教、助研) | 32 | 2 | 2 | 考查 | |||||
選 修 課 |
公共選修課 | Y1108002E | 數學建模 | 48 | 3 | 2 | 考試 |
專業選修課至少修夠6個學分,公共選修課或跨專業課程至少修滿2學分。 開班要求:原則上不低于10人 |
|
Y1105001E | 歷史與人生 | 16 | 1 | 2 | 考試 | ||||
Y1107002E | 演講與口才 | 16 | 1 | 2 | 考試 | ||||
Y1107001E | 實用文體寫作 | 16 | 1 | 2 | 考試 | ||||
Y1109002E | 英語演講 | 32 | 2 | 2 | 考試 | ||||
專業選修課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前沿問題研究 | 32 | 2 | 1 | 考查 | ||||
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 | 32 | 2 | 1 | 考查 | |||||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前沿問題研究 | 32 | 2 | 3 | 考查 | |||||
世界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2 | 2 | 2 | 考查 | |||||
領導科學與藝術 | 32 | 2 | 2 | 考查 | |||||
政治學前沿問題研究 | 32 | 2 | 3 | 考查 | |||||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研究 | 32 | 2 | 3 | 考查 | |||||
當代政治與社會思潮 | 32 | 2 | 2 | 考查 | |||||
社會科學方法論專題研究 | 32 | 2 | 3 | 考查 | |||||
補修課 |
馬克思主義 基本原理 |
/ | 跨學科或以同等學力考入的研究生需補修且不計學分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 / | ||||||||
注:1、要求至少不低于30學分
2、筆記與講座:書面筆記達到50頁;聽講座筆記達到10次以上,由導師、導師組組長、及教學辦三層審核確定。
3、專業實踐:指助教、助研、助調,由導師審核確定
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研究生培養方案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
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馬克思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信念,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好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較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較寬的知識面,具有正確的理論方向和良好的學風。能夠較好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和分析現實社會問題,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比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和一定的寫作能力,成為本專業科學研究、高等教育和黨政實際工作部門的專門人才。 二、學習年限 碩士研究生在校學習基本年限為3年。優秀研究生最多可提前一年畢業,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最長不超過4年(含休學)。 三、研究方向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科,旨在研究馬克思主義主要經典著作和基本原理,從整體上研究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分門別類的研究不同,它要求把馬克思主義的這三個組成部分有機結合起來,揭示它們的內在邏輯聯系,從總體上研究和掌握馬克思主義。本專業目前設立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 主要是從整體上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及其科學體系,尤其是在整體性視域中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本方向最鮮明的特色在于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研究。 2、馬克思主義文獻學研究 主要是基于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文本系統的科學研究而再現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原本狀態、總體面貌、歷史進程、科學內涵和思想實質,包括馬克思主義文獻考據學和馬克思主義文獻詮釋學兩個方面,前者著重于對馬克思主義文本的考據,后者著重于對馬克思主義文本進行義理詮釋。本方向的特色在于后者,旨在以此展開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基本原理”的研究。 四、課程設置(具體見附件) 五、畢業學分要求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必須修滿30學分,其中課程學分26分,實踐環節4學分。課程學分中,公共學位課7學分,基礎學位課7學分,專業學位課4學分,本專業選修課至少修滿6學分,公共選修課或跨學科選修課至少修滿2學分。 六、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課程學習基本結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培養計劃為依據,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現、基礎理論、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進行的一次綜合考核。研究生綜合考核工作至遲在第四學期內完成。 七、科學研究與學位論文 1、開題報告:碩士研究生一般應在第三學期結束前確定學位論文題目,并完成論文開題報告。開題報告由研究生導師組審定是否通過。未通過開題者須進行第二次開題報告。 2、論文中期檢查:在論文撰寫過程中,要進行論文中期檢查。導師組要根據碩士生論文開題情況,檢查論文寫作計劃的進展和完成情況,并針對論文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加強指導。論文中期檢查需在第四學期結束前完成。中期檢查若不通過,研究生必須在導師指導下重新撰寫中期報告、1個月內重新答辯,直至檢查小組通過。導師應每月兩次聽取研究生的匯報,檢查論文寫作計劃的進展和完成情況,并針對論文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加強指導,以保證碩士學位論文工作的順利進行。 3、科研研究:為保證碩士學位的授予質量,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后方具有申請碩士學位的資格。碩士研究生在申請學位之前,要求以第一作者或指導教師為第一作者,研究生為第二作者并以三峽大學名義至少公開發表1篇學術論文。 4、論文答辯、學位授予按照國家和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 八、培養方式: 1、對碩士研究生培養采取課程學習和撰寫論文并重的方式,一般可分為兩個階段進行。前一階段以課程學習(1—3學期)為主,后一階段(4—6學期)以撰寫論文為主。 2、本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必須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系統學習與科學研究相結合、講授與自學、討論、讀書報告相結合、校內學習與校內外實踐相結合。注重培養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基本功和創業精神。 3、本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取導師個人負責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指導小組制。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一學期確定導師和研究方向,一般培養過程由導師負責,重要培養環節如中期考核、開題報告、預答辯等由指導小組負責。 附件一:需閱讀的主要經典著作和專業學術期刊目錄 1、文獻和著作: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資本論》1-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寧選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前沿問題研究》,王秀閣,楊仁忠主編,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簡明馬克思主義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莊福齡主編,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毛澤東選集》第1至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鄧小平文選》全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當代國外社會主義流派》,余文烈主編,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當代國外社會思潮》,段忠橋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馬克思主義史教程》,段忠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程》,何萍,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馬克思以后的馬克思主義》,戴維·麥克萊倫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中國哲學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郭齊勇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西方哲學簡史》,趙敦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0世紀的新馬克思主義》,衣俊卿等著,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版 《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新編》,俞吾金、陳學明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邏輯》,張一兵、胡大平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潮》(上中下冊),張一兵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版 《<馬列著作選讀>(馬克思主義哲學)講解》,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版 《<馬列著作選讀>(政治經濟學)講解》,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版 《<馬列著作選讀>(科學社會主義)講解》,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版 《鄧小平理論基本問題》,鄭必堅等,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年版 《毛澤東思想基本問題》, 金春明等,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年版 《馬克思主義基本問題》,趙曜等,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年版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高放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科學社會主義》,高原主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社會主義:20世紀的回顧與前瞻》,李會濱主編,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社會主義理論、實踐、歷史命運》,楊宏禹主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社會主義思想史》,蕭貴毓、張海燕主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年版 《當代社會主義的若干問題》,江流、徐崇溫主編,重慶出版社1997年版 《哲學通論》, 孫正聿,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價值論》,李德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新編現代西方哲學》,劉放桐等,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西方哲學史新編》,苗力田、李毓章主編,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國哲學史》,北京大學哲學系,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學術期刊: 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A、B、C、D、E、G、K類 國家教育部直屬各類重點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中國社會科學 哲學研究 哲學動態 世界哲學 政治學研究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當代思潮 探索與爭鳴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社會主義研究 馬克思主義研究 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理論視野 理論前沿 科學社會主義 國外社會科學文摘 世界經濟與政治 國外理論動態 國外社會科學 國際社會科學雜志 道德與文明 附件: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專業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課程計劃表
2、請在備注欄中根據各專業培養方案要求進行學分說明。 |
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思想政治教育 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專業代碼:030505 授法學學位)
一、培養目標
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培養思想道德素質較高、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較寬、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較強、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研究人員,以及高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社會工作、企業管理工作的高層次人才。
要求本專業畢業的碩士生有系統而堅實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論,有較廣泛的社會科學知識和一定的自然科學知識;遵紀守法,治學嚴謹,學風端正,專業基礎扎實,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能力,并且在文史哲經法等學科門類中的某門學科或某專業較為突出,能夠承擔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德育課教學,從事高校和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或者從事理論研究及其他社會工作。
二、學習年限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在校學習基本年限為3年。優秀研究生最多可提前一年畢業,碩士生學習年限最長不超過4年(含休學)。
三、研究方向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與發展
2.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文化
3.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研究
四、學分與課程設置
1.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必須修滿30學分,其中課程學分26分,實踐環節4學分。課程學分中,學位課程學分不少于18學分,非學位課程中本專業選修課學分不少于6學分,公共選修課或跨學科選修課至少修滿2學分。
2.同等學力、跨學科或專業錄取的碩士研究生,應補修三門本專業本科主干課程,并要求通過考核,取得及格成績,但不計學分。
3.具體課程設置見附表。
五、課程學分的計算方法
專業學位課、選修課2學分,每學分對應16學時。教學及社會實踐類課程32學時為1學分。
六、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課程學習基本結束后,依據培養計劃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現、學分、科研和實踐等方面進行的一次綜合考核。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在第四學期內完成。
七、科學研究與學位論文
1、碩士學位論文要求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一般應結合本學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項目,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難度。能體現出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將來攻讀博士學位或從事學術研究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論文開題:碩士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必須于第四學期初(4月1日前)完成。
3、論文中期檢查:在論文撰寫過程中,要進行論文中期檢查。導師組要根據碩士生論文開題情況,檢查論文寫作計劃的進展和完成情況,并針對論文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加強指導,以保證碩士學位論文工作的順利進行。論文中期檢查需在論文作者申請答辯前三個月完成,否則學校將不受理其答辯申請。
4、科學研究:為保證碩士學位的授予質量,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后方具有申請碩士學位的資格。碩士研究生在申請學位之前,要求以第一作者或指導教師為第一作者,研究生為第二作者并以三峽大學名義至少公開發表1篇學術論文。申請提前答辯的優秀研究生以第一作者或指導教師為第一作者,研究生為第二作者并以三峽大學名義至少公開發表2篇核心期刊學術論文。
5、論文答辯和申請學位:研究生在修滿規定學分,且科研成果和外語水平達到學校要求方可進行論文答辯和學位申請,學位授予按照國家和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
七、培養方式
培養方式采取導師負責與導師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法,導師要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履行職責,做到因材施教,教書育人,全面關心研究生的成長。
八、經典文獻閱讀目錄
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在通讀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選集或文選的基礎上重點閱讀)
1.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2.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
3.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4.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
5.馬克思《法蘭西內戰》
6.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
7.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8.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起源》
10.列寧《怎么辦?我們運動中的迫切問題》
11.列寧《國家與革命》
12.列寧《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
13.列寧《青年團的任務》
14.毛澤東《矛盾論》
15.毛澤東《實踐論》
16.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17.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
18.周恩來《抗戰軍隊的政治工作》
19.周恩來《關于知識分子問題》
20.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21.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22.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23.鄧小平《關于政治體制改革問題》
24.鄧小平《旗幟鮮明地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25.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
26.江澤民《關于講政治》
27.江澤民《“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28.胡錦濤《在全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
29.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文獻
1.《共產主義信條》
2.《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
3.《國際工人協會共同章程》
4.《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決議》(1929年)
5.《關于軍隊政治工作問題的報告》(1944年)
6.《國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綱要》(試行)(1983年)
7.《中共中央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1986年)
8.《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1996年)
9.《愛國主義教育綱要》(1994年)
10.《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2001年)
1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04年)
12.《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06年)
三、中外相關經典
1.《詩經》
2.《尚書》
3.《左傳》
4.《論語》
5.《道德經》
6.《唐宋詞選》
7.柏拉圖《理想國》
8.亞里士多德《倫理學》
9.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10.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11.盧梭《社會契約論》
12.康德《實踐理性批判》
13.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
14.卡爾·曼海姆《意識形態與烏托邦》
15.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
16.馬卡連柯《論共產主義教育》
17.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18.魏特林《自由與和諧的保證》
19.李澤厚著:《中國思想史論》(上中下),安徽文藝出版社
20.胡繩:《中國共產黨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
21.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版
附件:研究生培養計劃表(思想政治教育)
課程 類型 |
課程編碼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 學期 |
考核 方式 |
備注 | |
學 位 課 |
公共學位課 |
Y1205001A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6 | 2 | 1 | 考試 | 必修 |
Y1209001A | 英語聽說 | 32 | 1 | 2 | 考試 | |||
Y1209002A | 英語寫作 | 32 | 1 | 2 | 考試 | |||
Y1209003A | 綜合英語 | 64 | 2 | 1 | 考試 | |||
Y1205003A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 18 | 1 | 1 | 考試 | 必修 | ||
基礎學位課 |
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 | 32 | 2 | 2 | 考查 | 必修 | ||
思想政治教育經典文獻導讀 | 48 | 3 | 1 | 考查 | 必修 | |||
專業外語 | 32 | 2 | 1 | 考試 | 必修 | |||
專業學位課 |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前沿問題專題 | 32 | 2 | 1 | 考試 | 必修 | ||
倫理學與傳統文化專題 | 32 | 2 | 2 | 考查 | 必修 | |||
實踐環節 | 學術活動(筆記與講座) | 32 | 2 | 2 | 考查 | 必修 | ||
專業實踐(助教、助研) | 32 | 2 | 2 | 考查 | 必修 | |||
選 修 課 |
公共選修課 | Y1209004E | 英語演講 | 32 | 2 | 2 | 考試 |
專業選修課至少修夠6個學分,公共選修課或跨專業課程至少修滿2學分。 開班要求:原則上不低于10人 |
Y1205004E | 歷史與人生 | 16 | 1 | 2 | 考試 | |||
Y1207001E | 實用文體寫作 | 16 | 1 | 2 | 考試 | |||
Y1207002E | 演講與口才 | 16 | 1 | 2 | 考試 | |||
Y1208004E | 數學建模 | 48 | 3 | 2 | 考試 | |||
專業選修課 | 領導科學與藝術 | 32 | 2 | 2 | 考查 | |||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 | 32 | 2 | 1 | 考查 | ||||
比較德育研究 | 32 | 2 | 1 | 考查 | ||||
青年學 | 32 | 2 | 1 | 考查 | ||||
當代政治與社會思潮 | 32 | 2 | 2 | 考查 | ||||
史料、問題與方法 | 32 | 2 | 3 | 考查 | ||||
政治學前沿問題研究 | 32 | 2 | 3 | 考查 | ||||
補修課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 | 跨學科或以同等學力考入的研究生需補修且不計學分 | |||||
教育學 | / |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注:1、要求至少不低于30學分
2、筆記與講座:書面筆記達到50頁;聽講座筆記達到10次以上,由導師、導師組組長、及教學辦三層審核確定。
3、專業實踐:指助教、助研、助調,由導師審核確定
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培養方案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一、培養目標:
本學位點旨在培養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比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和研究方法,較好掌握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具備良好的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知識,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夠勝任黨政機關、高等院校等單位理論宣傳與教育工作的專門人才。
二、學習年限:
碩士研究生在校學習基本年限為3年。優秀研究生最多可提前一年畢業,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最長不超過4年(含休學)。
三、研究方向
1、中國近現代經濟社會問題研究
本研究方向重點通過對區域經濟活動與社會活動互動關系的研究來理解中國近現代歷史過程的發展變化。本方向主要探討三大問題:一是近現代城市社會成長與發展問題,包括近現代中國底層民生與城市社會的沖突與共融問題——下層群體與市政當局的沖突及其調適,大眾文化娛樂空間與近現代都市社會的成長問題等;二是近現代民營企業與中西部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問題,三是近現代三峽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問題。
2、中國近現代道路選擇與政治發展研究
從歷史和邏輯結合的角度探討近現代中國政治變革和社會演進的基本規律和基本經驗,深入總結中國近現代史上“四個選擇”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意義。本研究方向的主要內容有中國近現代政治變革研究、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經驗研究、中國共產黨執政史和執政經驗研究等。
3、中國共產黨與中國近現代社會發展研究
本方向主要考察中國共產黨自我建設的現代化進程,以及中國共產黨從政黨制度、基層社會民主制度建構、主流意識形態與核心價值觀建構等多層面推動中國社會現代化進程的歷史活動與經驗。
四、學分與課程設置:
1.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必須修滿30學分,其中課程學分26分,實踐環節4學分。課程學分中,公共學位課7學分,基礎學位課7學分,專業學位課4學分,本專業選修課至少修滿6學分,公共選修課或跨學科選修課至少修滿2學分。
2.同等學力、跨學科或專業錄取的碩士研究生,應補修三門本專業本科主干課程,并要求通過考核,取得及格成績,但不計學分。
3.具體課程設置見附表。
五、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課程學習基本結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培養計劃為依據,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現、基礎理論、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進行的一次綜合考核。研究生綜合考核工作至遲在第四學期內完成。
六、科學研究與學位論文
1、開題報告:碩士研究生一般應在第4學期4月1日前確定學位論文題目并通過論文開題報告。研究生在確定論文選題后,應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相關領域研究及文獻綜述。研究生必須在完成文獻綜述和填寫學校規定的開題報告書后,進行開題報告,由研究生導師組審定是否通過。未通過開題者須進行第二次開題報告。
2、論文中期檢查:在論文撰寫過程中,要進行論文中期檢查。導師應每月兩次聽取研究生的匯報,檢查論文寫作計劃的進展和完成情況,并針對論文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加強指導,以保證碩士學位論文工作的順利進行。論文中期檢查需在論文作者申請答辯前三個月完成,否則學校將不受理其答辯申請。
3、科研研究:為保證碩士學位的授予質量,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后方具有申請碩士學位的資格。本專業碩士生在校期間應至少完成4篇課程論文,2篇學年論文,要求以指導教師為第一作者、研究生為第二作者并以三峽大學名義至少公開發表1篇學術論文。對申請提前答辯的優秀研究生科研成果的要求以學校規定為準。研究生在校期間少應參加6次學術活動(學術會議、學術報告會和學術講座等)。
4、論文答辯和申請學位:研究生在修滿規定學分,且科研成果和外語水平達到學校要求方可進行論文答辯和學位申請,學位授予按照國家和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
七、培養方式
培養方式采取導師負責與導師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法,導師要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履行職責,做到因材施教,教書育人,全面關心研究生的成長。
八、經典文獻閱讀目錄
附件一:需閱讀的主要經典著作和專業學術期刊目錄
1、主要經典著作: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列寧全集
列寧選集
毛澤東選集
毛澤東文集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
2、參考史料
中國史學會等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包括鴉片戰爭、太平天國、中日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辛亥革命、北洋軍閥等分冊,1952-1961年版
戚其章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中日戰爭》,中華書局1989
《中華民國史史料長編》,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
《中華民國史史料外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1997
《中華民國史史料三編》,遼海書社2007
《中華民國史史料四編》,廣陵書社2009
《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包括近代工業卷,城市勞工生活卷、婚姻家庭卷、鄉村社會卷、鄉村經濟卷、底層社會卷、華僑卷、人口卷、文教事業卷、少數民族卷等分卷
3、推薦閱讀的著作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中華書局2009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三聯書店2005
(德)馬克斯·韋伯,胡景北 譯:《社會學的基本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美)喬納森·特納著,邱澤奇、張茂元譯,《社會學理論的結構》,華夏出版社,2006
(英)亞當·斯密著,郭大力、王亞南譯:《國富論》,商務印書館1997
(德)哈貝馬斯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學林出版社1999
西奧多·威廉·舒爾茨著,梁小民譯:《改造傳統農業》,商務印書館1999
馬洪、孫尚清:《西方新制度經濟學》,中國發展出版社,1996
(法)迪·托克維爾,馮棠譯:《舊制度與法國革命》,商務印書館1992
(德)馬克斯·韋伯:《經濟與社會》,商務印書館2006
(德)馬克斯·韋伯著,閻克文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法)謝和耐著,耿昇譯:《中國社會史》,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法)布羅代爾著,施康強、顧良譯:《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與資本主義》三卷,三聯書店1993
(日)濱下武志著,朱蔭貴、歐陽菲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英)安格斯·麥迪森著、伍曉鷹等譯:《世界經濟千年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美)彭慕蘭著、史建云譯:《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德)貢德·弗蘭克著、劉北成譯:《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
(美)王笛著,李德英、謝繼華譯:《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 1870-1930》,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美)王笛:《跨出封閉的世界——長江上游區域社會研究1644-1911》,中華書局1993
《從屈辱到崛起》叢書(英、德、俄、法、日、美各分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996
趙德馨主編:《中國經濟通史》,10卷12冊,經濟日報出版社2007
《劍橋晚清史》、《劍橋中華民國史》、《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人民出版社1955
張憲文主編:《中華民國史綱》,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羅榮渠:《現代化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羅榮渠:《現代化新論續篇》,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黃宗智:《華北的小農經濟和社會變遷》,中華書局1986
軍事科學院軍史歷史研究部著:《中國抗日戰爭史》(三卷),解放軍出版社1991-92
居之芬主編:《日本在華經濟統制掠奪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
劉志琴主編:《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全四冊,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98
朱信泉等主編:《民國著名人物傳》全四卷,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
蔡建國:《蔡元培與近代中國》,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
孟祥才:《梁啟超傳》,北京出版社1980
朱東安:《曾國藩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章開沅:《開拓者的足跡—張謇傳稿》,中華書局1986
楊天石:《尋求歷史的謎底—近代中國的政治與人物》,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4、推薦閱讀的中文期刊
《中國社會科學》
《歷史研究》
《近代史研究》
《史學月刊》
《安徽史學》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臺灣)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
《新華文摘》
《民國檔案》
《檔案與史學》
《人大復印資料》系列
附件: 研究生培養計劃表框架(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專業)
課程 類型 |
課程編碼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 學期 |
考核 方式 |
備注 | |
學 位 課 |
公共學位課 |
Y201105001A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6 | 2 | 1 | 考試 | 必修 |
Y1209001A | 英語聽說 | 32 | 1 | 2 | 考試 | |||
Y1209002A | 英語寫作 | 32 | 1 | 2 | 考試 | |||
Y1209003A | 綜合英語 | 64 | 2 | 1 | 考試 | |||
Y201105003A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 18 | 1 | 1 | 考試 | 必修 | ||
基礎學位課 |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 32 | 2 | 2 | 考試 | 必修 | ||
中國近現代史文獻導讀 | 48 | 3 | 1 | 考試 | 必修 | |||
專業外語 | 32 | 2 | 1 | 考試 | 必修 | |||
專業學位課 |
中國近現代史專題研究 | 32 | 2 | 2 | 考查 | 必修 | ||
中國近現代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研究 | 32 | 2 | 1 | 考查 | 必修 | |||
實踐環節 | 學術活動(筆記與講座) | 32 | 2 | 2 | 考查 | 必修 | ||
專業實踐(助教、助研) | 32 | 2 | 2 | 考查 | ||||
選 修 課 |
公共選修課 | Y1108002E | 數學建模 | 48 | 3 | 2 | 考試 |
專業選修課至少修夠6個學分,公共選修課或跨專業課程至少修滿2學分。 開班要求:原則上不低于10人 |
Y1105001E | 歷史與人生 | 16 | 1 | 2 | 考試 | |||
Y1107002E | 演講與口才 | 16 | 1 | 2 | 考試 | |||
Y1107001E | 實用文體寫作 | 16 | 1 | 2 | 考試 | |||
Y1109002E | 英語演講 | 32 | 2 | 2 | 考試 | |||
專業選修課 | 中國近現代史人物研究 | 32 | 2 | 3 | 考查 | |||
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與中國共產黨執政實踐 | 32 | 2 | 2 | 考查 | ||||
國共關系史研究 | 32 | 2 | 3 | 考查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專題研究 | 32 | 2 | 2 | 考查 | ||||
政治學前沿問題研究 | 32 | 2 | 3 | 考查 | ||||
當代政治與社會思潮 | 32 | 2 | 2 | 考查 | ||||
領導科學與藝術 | 32 | 2 | 2 | 考查 | ||||
補修課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 | 跨學科或以同等學力考入的研究生需補修且不計學分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 |
注:1、要求至少不低于30學分
2、筆記與講座:書面筆記達到50頁;聽講座筆記達到10次以上,由導師、導師組組長、及教學辦三層審核確定。
3、專業實踐:指助教、助研、助調,由導師審核確定
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碩士攻讀全日制 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專業代碼:0305) |
一、培養目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關于培養碩士研究生的規定和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結合本專業特點,本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為國家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社會主義覺悟、有健全體魄,具有系統的堅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畢業后能獨立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從事黨政機關、司法實務部門、企事業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務工作的高級復合型專門人才。具體要求是: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方針,熱愛祖國,具有較高的社會主義法制觀念和良好品德,并為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而服務; 2、較好地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以及辨證唯物方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具有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 3、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理論知識,熟悉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方法,對自己研究方向的特定領域有較深的研究; 4、應具備獨立開展學術活動和學術研究的能力,畢業時應寫出有較高水平、觀點明確、資料翔實、調研充分、邏輯性強、文筆通順,且具有一定創見性的學位論文; 5、必須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掌握并熟練使用數據庫管理系統; 6、有健全體魄,擁有堅韌、頑強、開拓進取、創新和競爭的心理素質。 二、學制及學習年限 本學科各方向碩士研究生基準學制為3年,最長學習年限為4年。碩士研究生提前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其他培養環節的考核符合學校提前畢業的要求,完成學位論文,在校學習達2年及以上,可申請提前畢業。 提前畢業或延長學習年限者按學校相關規定辦理. 三、研究方向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方向,旨在研究馬克思主義主要經典著作、基本原理及其當代發展。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分門別類的研究不同,它要求把馬克思主義各組成部分有機結合起來,揭示它們的內在邏輯聯系,從總體上研究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并將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的發展理解和把握為馬克思主義整體的內在組成部分,從而對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潮、流派的發生、演進及基本思想進行研究。本方向最鮮明的特色在于基于整體性的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及其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及其發展,以及英美馬克思主義研究。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基層政治文明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基層政治文明方向,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主線,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為主題,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為重點,緊密結合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中國特色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所進行的艱苦實踐和理論總結,深入研究黨的幾代領導集體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系統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深刻揭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的基本規律,并力求理論聯系實際,密切關注區域社會發展與基層政治文明建設。其具體研究方向有: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區域社會發展與基層政治文明研究等。<span font-size:="" 12pt"=""> 3、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以系統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為重點,以培養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的專門人才為目標,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論,特別是研究現當代中國關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宣傳工作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探討中國共產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歷史及經驗,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經驗。研究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規律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以及青年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特點與規律。理論聯系實際,研究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機制,探索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規律。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與價值,探討繼承傳統文化的優秀成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揭示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其具體方向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研究等。 4、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方向,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旨在將理論研究同歷史進程與歷史經驗結合起來,主要圍繞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領導、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和選擇了改革開放等重大歷史問題,是專門系統研究中國近現代的歷史進程及其基本規律和主要經驗的學科。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是在廣泛了解中國近現代經濟、政治、文化及社會發展歷史的基礎上,深入研究中國近代以來抵御外敵侵略,推翻三座大山,進而實現人民解放、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歷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要從歷史和理論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開展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研究,深入開展中國改革開放歷史研究,深刻認識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進一步增強堅持并深化改革開放不動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5、區域社會治理與社會發展 區域社會治理與社會發展方向,旨在以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理論為指導,培養能夠熟練掌握社會學基礎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熟悉中國社會治理的理論與實踐,深入了解區域社會治理與社會發展的理論范式和實踐經驗,能夠獨立從事理論研究和社會實際工作的專門人才。本方向主要關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區域社會治理的基本理論、實踐經驗及其制度和樣式創新,研究重點為三峽區域城市社會治理與社會發展研究、三峽區域城鎮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以及中西部地區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研究。 6、馬克思主義執政理論與中國共產黨執政實踐 本學科點以馬克思主義的黨的學說在中國的實踐和發展為主線,以馬克思主義執政理論的實踐和發展為重點,主要研究在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國家、社會和進行自身建設的實踐活動,以及在執政實踐中的理論總結。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理論研究,著重研究中國共產黨執政理論的歷史淵源、發展歷程、主要內容及其對馬克思主義執政理論的重大發展;中國共產黨執政實踐研究,著重研究中國共產黨執政歷程、執政方式、執政體制和執政的歷史經驗總結;執政黨自身建設研究,著重研究執政條件下,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歷程、路徑、方式、內容、特征、成果與經驗教訓。主要研究特色包括黨的制度建設研究、廉政建設研究、多黨合作實踐研究。 四、學分要求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術學位研究生應修總學分不少于30學分,其中課程學分不少于27 學分,實踐環節3學分。課程學分中學位課 25 學分,公共選修課 不少于1學分。 五、課程設置 六、實踐環節 實踐環節包括:學術活動、專業實踐、社會實踐、科技競賽、開題報告、助研助教助管等活動。 1、學術活動:學術活動包括實地考察、收集資料、參加學術會議、學術講座、學術報告會(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報告應不少于兩次)、學術沙龍、請教知名專家、參與咨詢等,每次活動需提交學習報告。學習結束前,由導師和導師組對其進行考評。成績合格者,記1學分。 2、專業實踐:凡是參與導師科研課題研究累計半年或到企事業單位、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進行實踐鍛煉達1個月,經過導師、學院研究生管理辦公室和企事業單位認定后折合1個學分,參加專業實踐時間超過上述標準的按相應比例四舍五入取整計算學分,多次實踐活動學分可以累加。專業實踐學分屬必修。 3、社會實踐:參加各種社會實踐調查,提交完整的調查報告,由導師、組織單位、學院研究生管理辦公室共同認定,一次活動計1個學分。社會實踐學分可以累加。 4、科技競賽:完整的參加各種校級及以上級別的科技競賽者,由競賽組織者出具相應的證明,學院研究生管理辦公室認定,一次活動計1個學分,獲得國家級獎勵可以計1個學分。學科競賽實踐學分可以累加。 5、開題報告:一般于第三學期末到第四學期初完成開題報告。開題準備工作可在研究生入學后第三學期開始,主要進行的工作包括選題、了解研究動態、初步搜集資料和定題。 6、實踐環節中助研助教助管工作遵照《三峽大學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辦法》執行。 七、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課程學習基本結束以后,主要從研究生思想品德、學業成績、科研成果和社會服務等方面考查,一般在第三學期末或第四學期初完成。內容要求:考核思想政治表現最低達到中,課程學分最低達到26學分,學位課成績最低75分;CET6成績是否達標等。考核不合格將不能進入學位論文工作。 八、學位論文工作 1、學位論文選題及要求 碩士學位論文應結合本學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項目,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難度。能體現出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將來攻讀博士學位或從事學術研究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一,論文選題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并體現本專業的學科特點。第二,結構合理,文筆流暢,中外文資料翔實。第三,觀點正確、論證充分,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據。第四,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上有所創新。第五,論文在總體上應體現作者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以及較強的科研能力。 論文開題:一般于第三學期末到第四學期初完成開題報告。開題準備工作可在研究生入學后第三學期開始,主要進行的工作包括選題、了解研究動態、初步搜集資料和定題。開題報告要求論述選題的價值;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將要作的論文可能有哪些新貢獻;完成本論文的主客觀條件。導師在接到開題報告后,應于第三學期期末召開由3-5名碩士生導師組成的開題報告論證會,給予同意與否的答復,或提出局部修改的意見;如開題報告被否定,研究生應在40天內交出新的開題報告,經導師及評議小組同意后著手研究。 2、學位論文形式與評價標準 學位論文須獨立完成,同時體現出作者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掌握了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能力。學位論文形式可采用調研報告和理論基礎研究。評價標準依照《三峽大學碩士、博士學位論文答辯資格認定標準(暫行)》(三峽大研〔2014〕28號)的“碩士學位論文答辯資格認定”執行。 3、論文答辯及學位授予 論文答辯及學位授予按照《三峽大學學位授予工作細則》(三峽大研〔2014〕27號)執行。 |
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教學(思政)領域(專碩)介紹
學科教學(思政)領域(專碩)
學科教學(思政)是教育專業碩士中的一個領域。本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實踐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質的中等學校思想政治課程專任教師與相關的教育教學管理人員。研究生畢業后可以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或從事中等教育和教育行政機構相關的教學、教研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到黨政機關從事文秘、宣傳等工作。
學科教學(思政)是教育專業碩士中的一個領域。本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實踐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質的中等學校思想政治課程專任教師與相關的教育教學管理人員。研究生畢業后可以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或從事中等教育和教育行政機構相關的教學、教研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到黨政機關從事文秘、宣傳等工作。
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的建設學科介紹
黨的建設
本方向旨在培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有深厚的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歷史知識,兼具深入研究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理論研究能力和從事黨務公務具體工作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本方向擁有強大的師資隊伍,其中教授5人,博士3人,年齡、學歷、職稱、學緣結構合理。近五年來,中共黨史學科研究成果豐碩,導師團隊主持了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以上項目5項,獲得省部級各類獎項10余項。在《中共黨史研究》、《當代中國史研究》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60多篇。本研究方向的畢業生既可以在政府部門、相關社會團體和基層社區從事黨務、公務的管理工作和政策研究工作,也可以在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
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學科介紹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本方向旨在培養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和研究方法,具備良好的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知識,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的專門人才。本方向擁有碩士生導師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有5人。近五年來,主持國家級社科基金2項、省部級社科基金7項,其他各類科研基金10余項,發表核心論文50余篇,其中20余篇論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刊物轉載、摘要,獲得省部級及各類獎勵10余項。
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介紹
思想政治教育
本方向旨在培養具有堅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扎實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知識,比較系統地掌握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能力,能夠勝任黨政機關、高等院校以及其他企事業等單位思想理論宣傳與教育工作的專門人才。本方向擁有碩士生導師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有8人。近五年來,主持國家級社科基金、省部級社科基金5項,其他各類科研基金1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5部,發表核心論文50余篇,獲得省部級及各類獎勵10多項。設有思想政治教育研討室、“人生發展設計工作”研究生勵志中心以及校外實踐基地,供研究生自主學習和實訓,以便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實際工作能力。
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介紹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本方向旨在培養具比較系統地掌握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研究方法,具備基層政治文明建設的專業知識,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夠勝任黨政機關、高等院校等單位理論宣傳與教育工作的專門人才。本方向擁有碩士生導師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有4人。近五年來,主持國家級社科基金2項、省部級社科基金4項,其他各類科研基金1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4部,發表高水平論文60余篇,設有6處實訓基地,以便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實際工作能力。
添加三峽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三峽大學考研分數線、三峽大學報錄比、三峽大學考研群、三峽大學學姐、三峽大學考研真題、三峽大學專業目錄、三峽大學排名、三峽大學保研、三峽大學公眾號、三峽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三峽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