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生招生
專業課資料
四川大學 | 優惠價 | 原價 | 選擇 |
---|---|---|---|
四川大學662哲學通論考研真題資料 | ¥128 | ¥168 | ![]() |
四川大學963美學基礎考研資料全套 | ¥218 | ¥436 | ![]() |
四川大學宗教學原理考研資料全套 | ¥398 | ¥436 | ![]() |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四川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四川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四川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四川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四川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四川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四川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四川大學考研難嗎]
[四川大學研究生院]
[四川大學考研群]
[四川大學研究生學費]
[四川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生招生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四川大學/4.jpg)
2021考研?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擬錄取研究生名單公示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2021年碩士研究生擬錄取名單公示 | ||||||||
考生編號 | 擬錄取專業代碼及名稱 | 初試總分 | 復試總分 | 折算成績 | 學習方式 | 是否錄取 | 備注 | |
106101010120007 | 010107 | 宗教學 | 354 | 85.81 | 75.30 | 全日制 | 擬錄取 | |
106101010120027 | 010107 | 宗教學 | 360 | 83.31 | 75.39 | 全日制 | 擬錄取 | |
106101010120043 | 010107 | 宗教學 | 340 | 93.44 | 75.63 | 全日制 | 擬錄取 | |
106101010120049 | 010106 | 美學 | 345 | 87.4 | 74.52 | 全日制 | 擬錄取 | |
106101010120072 | 010107 | 宗教學 | 350 | 83.13 | 73.94 | 全日制 | 擬錄取 | |
106101010120088 | 010107 | 宗教學 | 359 | 83.56 | 75.33 | 全日制 | 擬錄取 | |
106101010120106 | 010107 | 宗教學 | 351 | 83.38 | 74.15 | 全日制 | 擬錄取 | |
106101010120111 | 010106 | 美學 | 359 | 82.8 | 75.10 | 全日制 | 擬錄取 | |
106101010120122 | 010107 | 宗教學 | 394 | 85.81 | 80.90 | 全日制 | 擬錄取 | |
106101010120125 | 010107 | 宗教學 | 352 | 81.75 | 73.81 | 全日制 | 擬錄取 | |
106101010120130 | 010107 | 宗教學 | 354 | 91 | 76.86 | 全日制 | 擬錄取 | |
106101010120196 | 010106 | 美學 | 386 | 91.8 | 81.58 | 全日制 | 擬錄取 | |
106101010120209 | 010107 | 宗教學 | 356 | 87.5 | 76.09 | 全日制 | 擬錄取 | |
106101010120252 | 010107 | 宗教學 | 367 | 85.63 | 77.07 | 全日制 | 擬錄取 | |
106101010120255 | 010107 | 宗教學 | 354 | 83.13 | 74.50 | 全日制 | 擬錄取 | |
106101010120269 | 010107 | 宗教學 | 372 | 88 | 78.48 | 全日制 | 擬錄取 | |
106101010120270 | 010107 | 宗教學 | 356 | 91 | 77.14 | 全日制 | 擬錄取 | |
106101010120275 | 010107 | 宗教學 | 341 | 82.25 | 72.42 | 全日制 | 擬錄取 | 退役大學生計劃 |
106101010120284 | 010107 | 宗教學 | 347 | 87.25 | 74.76 | 全日制 | 擬錄取 |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院系信息
道教史研究、道教思想史研究為主要特色。截至2015年,全所共承擔各級科研項目230余項,公開出版學術著作近230部(含合著),發表學術論文近2000篇,有6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部、省級優秀科研成果獎100余次。
我所名譽所長卿希泰教授主編的《中國道教史》(四卷本),被譽為道教研究中“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先后榮獲四川省政府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教育部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國家優秀圖書獎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二等獎。目前,在卿希泰先生主持下,“《中國道教史》修訂工程”已列入教育部社科基地重大項目,全書增訂本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其余代表性成果還有《中國道教思想史綱》《中國道教思想史》(四卷本)《佛教心理學》《中國宗教思想通論》《道教文學史》《道教美學思想史研究》《道教醫學》《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論:道派、歷史、文獻與思想綜合研究》《文化傳播與儀式象征——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宗教與道教祭祀儀式比較研究》《重玄之道開啟眾妙之門:道教哲學論稿》《<凈明忠孝全書>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相國寺——在唐宋帝國的神圣與凡俗之間》《明清之際三教合一思潮》《道教煉養心理學引論》《增注新修道藏目錄》《唐前道教儀式史綱》《近代基督教在華西地區文字事工研究》等等。
全所現有在崗專職科研人員26名,包括正高16人,副高6人,中職4人,有25人具有博士學位。其中,四川大學文科杰出教授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新(跨)世紀優秀人才3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社科課題評審委員2人,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1人,博士生導師15人。
自建所以來,本所立足學術前沿,因應國家戰略急需,與國際高水平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學術聯系,成為國家宗教人才的重要培訓基地和國家宗教政策咨詢的智囊庫。
在科研上,本所承擔了一系列的國家級重點課題,如“六五”至“八五”的國家重點項目“中國道教史”;“七五”國家重點項目“中國原始宗教研究及資料叢編”、“八五”國家重點項目“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與無神論研究”、“九五”至“十一五”的國家重點項目“中國道教思想史”,以及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百年道學精華集成”、國家社科特別委托項目“百年道教研究與創新工程”等等。截至2015年,全所承擔各類項目的總經費將近3000萬元。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2個,經費160萬元;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1個,經費80萬元;國家社科特別委托項目1個,經費30萬元;25個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經費500萬元;1個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基金項目,經費10萬元;5個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經費106萬元;橫向經費1340余萬元。
本所主辦的期刊《宗教學研究》是全國高校中唯一公開出版發行的宗教學專業學術期刊。本刊創建于1982年8月,并于1985年公開出版發行,自1988年起定為季刊,迄今已經發行108期。本刊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立足宗教學學術研究前沿,推動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學學科的發展”的辦刊宗旨,以“道教研究”為特色,涵蓋佛教、基督教(含天主教)、民族宗教與西部邊疆研究、宗教學理論與其他宗教研究,刊出了大量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尤其在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研究方面,為我國社科學界提供了許多一流的研究成果,成為我國道教研究的前沿陣地和重鎮。本刊依托四川大學以及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學術力量,不斷充實編輯和編務力量,提高編輯水平和刊物質量,在學術界贏得了良好聲譽,受到廣大專家學者的支持和厚愛。本刊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2-2013年)來源期刊目錄》(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2年版)》(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08年版)》(中國社科院),2013年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資助。
本所學術交流活躍,自建所以來就積極展開對外交流與合作,至今已有十余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數百名學者前來我所交流、講學、進修以及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我所亦有百余人次前往十余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參加國際會議、講學、進修以及攻讀博士后。與我所友好交往的大學與科研機構有:美國哈佛大學、波士頓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大學、法國高等研究院、加拿大UBC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東北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韓國江南大學、臺灣輔仁大學、臺灣中研院、臺灣佛光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另外還有美國道教協會、臺灣道教總會、香港道教聯合會等團體與我所友好往來。
本所硬件設施良好,目前科研人員均有科研用房,已擁有200平方米的圖書和資料室,配備科研和教學用的其他現代化設備。同時,本所已列入四川大學“211工程”建設計劃,獲得學科建設經費110余萬元。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學科介紹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專業方向齊全。有中國道教、佛教、宗教學理論與當代宗教、中國少數民族宗教、基督教五個固定研究方向。每個方向都招收碩士生,中國道教、佛教、宗教學理論與當代宗教、中國少數民族宗教四個方向還招收博士生。
科研實力強勁。自建所以來,本所承擔了一系列的國家級重點課題,如“六五”至“八五”的國家重點項目“中國道教史”、“七五”國家重點項目“中國原始宗教研究及資料叢編”、“八五”國家重點項目“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與無神論研究”、“九五”至“十五”的國家重點項目“中國道教思想史”等。
研究所官網:http://www.taoism.cc/index.php?do=default
更多內容可登陸研究所官網進行查詢。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領導介紹
所長:
蓋建民,男,生于新疆烏魯木齊,祖籍山東萊陽。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哲學)成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國家“985工程”、四川大學宗教·哲學與社會研究創新基地學術帶頭人,四川大學、老子研究院副院長、《宗教學研究》副主編。
現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哲學)成員,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教授、所長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國家“985工程”四川大學宗教·哲學與社會研究創新基地學術帶頭人,四川大學老子研究院副院長。兼職:成都青羊宮老莊書院道教養生研究室主任,全國 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中國宗教學會理事,《宗教學研究》副主編,《老子學刊》常務副主編。原任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宗教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道學與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道學研究》常務副主編。
1985年于福建師范大學化學專業本科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后留校任教;
1991年碩士研究生畢業,于廈門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導師郭金彬教授);
1998年于四川大學宗教學專業中國道教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導師卿希泰教授)。
蓋建民教授主要代表作:
論文主要代表作:
1.“道教與傳統醫學融通關系論析”(獨立)《哲學研究 》2002年第4期
2.“道教農道合修思想考論”(獨立)《哲學研究》2010年第1期
3.“道教科技對道教學術研究的貢獻——紀念王明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第一作者,與楊子路合作) 《哲學研究》2011年第9期
4.“道教文化探索的新視域” (獨立) 《哲學研究》2008年1期
5.“從《莊林續道藏》看清代閩臺道教關系”(獨立)《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1期
6. “閔一得與道教醫世思想”(獨立)《 世界宗教研究 》 2002年第1期
7.“道教符咒治病術的理性批判(獨立)《世界宗教研究 》1999年第4期
8.“生道合參與世化,老驥伏櫪猶壯年:卿希泰先生《道教文化與現代社會生活》讀后”(第一作者,與朱展炎合作)《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3期
9.“夢與中西文化學術研討會述評”(第一作者,與何振中合作)《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4期
10.“詹石窗主撰《中國宗教思想通論》述評”(獨立)《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4期
11.“陳國符先生學術年譜”(第一作者,與楊子路合作)《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6期
12.天元術與道教思想關系考論,(獨立)《中國哲學史》2008年2期。
13.“道教尚醫考”(獨立)《 中國哲學史 》 2001年第4期
14.“道教與中國傳統天文學關系考論”(獨立)《中國哲學史》2006年4期。
15.“道教生育觀考論”(合作)《中國哲學史 》 1998年第2期 人大報刊復印資料 《宗教》1998年第4期全文轉載
16.“白玉蟾金丹派南宗戒律文獻初考”(獨立)《四川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
17.“道教醫學模式及其現代意義”(第一作者,與詹石窗合作) 《廈門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18.“夢文化的多維之思”,(第一作者,與盧笑迎合作)《哲學動態》,2009年第5期
19.“從社會系統機制看宗教與科學關系 ”(獨立)《自然辯證法研究》1996年第10期 人大報刊復印資料 《宗教 》1996年第6期 全文轉載
20.“從敦煌遺書看佛教醫學思想及其特點”(獨立)《佛學研究 》 1999年第8期
21.“從醫學模式看道教醫學養生思想的現代意義”(獨立) 《道家文化研究》2006年4月。
22.“全真道與中國傳統醫學稽考”(獨立) 《道家文化研究》2007年9月
23.“趙宜真道脈與著述文獻新考”(第一作者,與陳龍合作)《四川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人大報刊復印資料 《宗教 》2009年第6期 全文轉載
24.“道教內丹學視野下的‘奇經八脈’初探(第一作者,與何振中合作)《廈門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25.“道教與中國傳統農業關系略考”,(第一作者,與袁名澤合作)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26.“道教與古代歷法略論”(獨立)《宗教學研究》2005年第3期
27.“道教術數與傳統數學思想”(獨立) 《宗教學研究》2006年4期
28.“金丹派南宗內外丹合修思想探微——兼論南宗在羅浮山地區的傳播” (獨立)《香港及華南道教研究 》中華書局(香港)2005年4月
29.“道教地理學思想考論”(獨立)第一屆國際道家學術大會文集 臺灣國際道家學術基金會2005年4月
30.“道教醫學概念辨析” (獨立)《宗教學研究》1997年第1期
31.“宋元道教醫學考論” (獨立)《 宗教學研究 》 1998年第4期
32.“明清道教醫學論析” (獨立) 《 宗教學研究 》 2000年第1期
33.“道教醫家楊上善 、王冰考論” (獨立) 《宗教學研究》1997年第3期
34.“道教房中術的性醫學思想及其現代價值” (獨立)《宗教學研究》1996年第1期
35.“道教金丹術何以未能演化出近代化學” (獨立)《世界宗教文化》1996年第2期
36.“東岳信仰與白玉蟾道教金丹派南宗略考——以福州、寧德地域為中心”(獨立)《社會科學研究》2013年第6期
37.“民間玉皇信仰與道教關系略論” (獨立)《江西社會科學 》 2000年第8期
38.“唐代女道醫胡愔及其道教醫學思想”(獨立) 《中國道教》 1999年第1期
39.“魏晉南北朝的道教醫家及其醫學創獲”(第一作者)《中國道教》 1999年第3期
40.“敦煌道教醫學考論”(獨立)《福州大學學報》 2000年第1期
41.“道教‘三元延壽’養生思想及其現代意義”《湖南大學學報》2006年4期
42.“道教與科技研究百年回顧與展望”(獨立)《中國宗教研究年鑒》(1999-2000年)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
個人專著:
1.《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論——道派、歷史、文獻與思想綜合研究》117萬字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6月
2.《道教科學思想發凡》45萬字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3月
3.《道教醫學》 32萬8千字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4月
4.《道教醫學導論》 45萬字 臺北 中華大道出版社1999年2月
5.《科學淘汰與科學汲取》15萬3千字 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
輯校:
1.《白玉蟾文集新編》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12月
2.《白玉蟾詩集新編》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12月
合著:
1、《中國道教思想史》四卷本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2.《道教文化新典》 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5月
3.《反思與超越》 (副主編)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12月
4.《土樓——中華人文反應堆》 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5.《透視中國東南——文化經濟的整合研究》 廈門 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
編著:
1.《中國歷代張天師評傳》叢書(五卷本) (主編)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11月
2.《中國宗教通論》 (第二主編)49萬字 國家級“十五 ”規劃統編教材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
3.《開拓者的足跡:卿希泰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蓋建民編,170萬字)成都 巴蜀書社2009年12月
4.《丹道文化系列》(一) 18萬字 (副主編)臺北 中華大道出版社1997年8月
5.《丹道文化系列》(二) 18萬字 (副主編)臺北 中華大道出版社1998年2月
6.《玄武精蘊》 18萬字 (副主編) 中華大道出版社1998年8月
7.《玄武與道教科技文化》 18萬字 (副主編) 臺北 中華大道出版社1999年2月
8.《金丹派南宗研究》(甲) 18萬字 (副主編) 臺北 中華大道出版社1999年8月
9.《金丹派南宗研究》(乙) 18萬字(副主編)臺北 中華大道出版社2000年2月
10.《金丹派南宗研究》(丙) 18萬字(副主編)臺北 中華大道出版社199年8月
11.《方域道跡考原 》 18萬字 (副主編) 臺北 中華大道出版社2001年2月
12.《凈明閭山派與養生哲學》20萬字(副主編 )臺北 中華大道出版社2001年8月年8月
13.《三玄與丹道養生》(甲)20萬字 (副主編)臺北 中華大道出版社2002年2月
14.《三玄與丹道養生》(乙)20萬字 (本人副主編)臺北 中華大道出版社2002年8月
15.《三玄與丹道養生》(丙)20萬字 (副主編)臺北 中華大道出版社2003年2月
科研成果
蓋建民教授在道教歷史與文獻、道教科技思想與文化,尤其是在道教醫學領域有專深的研究,其專著《道教醫學》被學術界公認為第一部系統研究道教醫學的學術著作,“拓展了道教學術研究的新領域”,榮獲福建省政府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3年11月頒發)及中國道教文化研究優秀著作獎;專著《道教科學思想發凡》榮獲教育部第五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09年9月頒發)暨福建省政府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7年12月頒發),還先后獲得福建省第三屆、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各一項(合作)、福建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個人論文)。此外,還在《哲學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國哲學史》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百篇,正式出版論著一百余萬字。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道教金丹派南宗研究》(2011年優秀結項成果)、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道教科技文獻的整理與研究》等,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道教與中國傳統天文歷法互動關系研究》。
榮獲福建省第三屆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工作者稱號(十佳,排名第一),2004年入選教育部首屆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曾先后赴德國萊比錫大學、 慕尼黑大學、美國哈佛大學、韓國高麗大學及臺灣大學、臺灣 中國文化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和交流訪問。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院系信息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郵編:610064
電話:028-85412533
傳真:028-85412534
研究所官網:http://www.taoism.cc/index.php?do=default
更多內容可登陸學院官網進行查詢。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考研信息
四川大學宗教所201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通知
根據《四川大學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實施辦法》(川大研【2012】94號)有關規定,經我所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組研究,2016年我所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安排如下:
一、復試時間安排:
1.報到、審查資格:
報到時間:2016年3月21日上午8點
報到地點:四川大學東區文科樓1樓144室
繳費地點:今年復試費實行網上繳費,請登錄四川大學財務處的繳費平臺(網址:http://sf.scu.edu.cn),用戶名為:本人身份證號,密碼為:000000在3月15日以前完成網上繳費。
2.同等學力加試:
加試時間:報到時再行通知
加試地點:四川大學東區文科樓1樓144室
加試形式:筆試,閉卷
加試科目:
宗教學專業:①古代漢語;②宗教概論
美學專業:①藝術哲學;②文藝學基礎
溫馨提示:請同等學力考生務必在2016年3月21日上午報到,以免影響加試。加試科目低于60分,視為加試不合格,不予錄取。
3.筆試:
筆試時間:
宗教學專業:2016年3月21日9:00-12:00
美學專業:2016年3月21日14:00-17:00
筆試地點:四川大學東區文科樓1樓會議室
筆試形式:閉卷考試
筆試科目:
宗教學專業:中國哲學史
美學專業:美學綜合
注意事項:筆試時需出示準考證和身份證
4.綜合面試與英語口試(交叉進行):
面試時間:
宗教學專業:2016年3月21日下午14:30
美學專業:2016年3月21日上午9:00
面試地點:四川大學東區文科樓1樓144室
5.體檢:
體檢時間:3月12日—3月30日工作日下午14:30——17:00
體檢地點:四川大學校醫院
注意事項:自帶1張1寸照片貼體檢表
體檢表交回時間:2016年3月30日前
體檢表交回地點:四川大學東區文科樓1樓144室
二、復試報到所需材料:
考生復試時須攜帶準考證、有效身份證件(居民二代身份證、軍官證)、畢業證和學位證(應屆生帶學生證)以及本科成績單(蓋鮮章,應屆生請準備前三年的成績),同等學力考生還應帶有關證明材料(即國家外語四級證書和在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學術論文)。
以上所有材料均需準備原件及復印件各1套。
三、成績計算方法:
復試為差額復試。復試成績總分為200分,其中筆試部分占100分,面試占60分,外語能力測試占40分,筆試、面試和外語聽說能力成績之和為復試成績。復試成績應不低于120分,否則視為復試不合格,不予錄取。
加權公式:S總=(S初/5)×50%+(S復/2)×50%
四、復試收費標準
根據《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四川省財政廳關于規范全省教育系統考試考務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川發改價格【2012】641號)規定:研究生招生復試費:每生120元,同等學力報考研究生另收加試科目考試費80元。
五、各專業復試名單:
宗教學專業:
張紅志、施秦生、劉垌、李丹陽、王蓉、彭捷、李明芳、張光緒、張繼馳、邱偉鵬、周家馳、陳穎、孫蓉、王浩馳、孫祿、高彩虹、孫超
美學專業:
范硯秋、劉興健、牛二團、鄭啟林、郝春雨、汪麗娟
六、咨詢聯系方式:028-85412533
七、舉報受理渠道:028-85412533
注:不能按時前來參加復試的考生視作自動放棄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
四川大學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設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首批認定的14所“2011協同創新中心”牽頭高校之一。學校地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有望江、華西和江安三個校區,占地面積7050畝,校舍建筑面積254萬平方米。校園環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一、招生人數
2016年我校預計招收碩士研究生5570名,其中學術型學位3500名左右,全日制專業學位2070名左右(所有專業代碼中第三位為“5”的學科專業為全日制專業學位類別或領域)。各招生單位招生人數為預計招生人數(包括接收推薦免試生、統考生、單考生等),實際錄取數待國家招生計劃下達后綜合考生報考情況、考試情況方能確定。
各學科專業、領域(除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旅游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外)均可接收應屆本科推薦免試研究生,2016年預計接收推薦免試生2000名左右。
二、報考條件
(一)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必須符合下列學歷等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外語通過國家四級(425分以上)或通過在職人員申請學士學位外語考試,以及在核心期刊上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論文方能報考。復試時須加試(筆試)兩門本科主干課程。復試時應交驗大專畢業證書及同等學力證明材料原件。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二)報名參加全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1.報名參加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一)中的各項要求。
(2)之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
2.報名參加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一)中的各項要求。
(2)之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可以報考)。
3.報名參加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旅游管理碩士、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或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4.報名參加除法律碩士(非法學)、法律碩士(法學)、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旅游管理碩士、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外的其他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第(一)中的各項要求。
5.報考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口腔醫學專業學位碩士,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項的要求;
(2)只招收符合醫師資格考試報考條件規定專業的應屆或往屆本科畢業生。對于已經獲得住院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人員原則上不得報考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三)報名參加單獨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項的要求。
2.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學歷后連續工作4年以上,業務優秀,已經發表過研究論文(技術報告)或者已經成為業務骨干,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定向就業本單位的在職人員;或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工作2年以上,業務優秀,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定向就業本單位的在職人員。
統考科目中的英語、政治理論、數學和西醫綜合均由我校自主命題。考試科目中的其余統考科目,均使用國家命制的統考科目試題。網報時選擇一組考題,報名結束后,由我校統一修改科目代碼。
學術學位各學科和專業學位中的建筑學碩士、工程碩士、城市規劃碩士、農業推廣碩士、獸醫碩士、風景園林碩士、林業碩士、臨床醫學碩士、口腔醫學碩士、公共衛生碩士、護理碩士、藥學碩士、中藥學碩士等13個專業學位類別可設置單獨考試。
單考初試合格考生與統考考生一并參加復試,依據初試和復試綜合計算后的總入學考試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四)推免生的報考
經本科畢業學校(具有開展推免工作資格的高校)選拔并確認資格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團”和“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的推免生),須在國家規定時間內登錄“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網址:http://yz.chsi.com.cn/tm)填報志愿并參加復試。規定截止日期前仍未落實接收單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資格。已被招生單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全國統考,不再領取校驗碼、登記表,不再進行現場確認。
具體情況詳見《四川大學2016年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章程》
三、報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除推免生外的所有考生(包括統考生、單考生、聯考生)必須進行網上報名及繳費后,才能進行現場確認。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省(區、市)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手續。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區、市)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手續。
(一)網上報名時間
2015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至22:00(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網上報名地址:http://yz.chsi.com.cn/。
(二)現場確認時間
2015年11月8-11日,確認地點為網報時選擇的報名點(現場確認具體安排詳見11月初公布的《2016年報考全國碩士學位研究生四川大學報考點現場確認安排及注意事項》)。
(三)注意事項
1.請仔細瀏覽報考須知,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四川大學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凡不按要求報名、網報信息誤填、錯填或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在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報信息,經考生確認的報考信息在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
2.考生報名時只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待考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招生單位的生源缺額信息,并按相關規定自主多次平行填報多個調劑志愿。
3.在錄取當年9月1日前可取得國家承認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和網絡教育本科生,須憑頒發證書的省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或網絡教育高校出具的相關證明方可辦理網上報名現場確認手續。
4.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人員,應按招生單位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5.考生要準確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招生單位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嚴肅處理。
6.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并在考生提交報名信息三天內反饋校驗結果。考生可隨時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未通過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應及時到學籍學歷權威認證機構進行認證,在現場確認時將認證報告交報考點核驗。
考生持境外獲得的學歷證書報考,須通過(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資格審查時須提交認證報告。
7.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須在現場確認時間截止前將《報考2016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寄送到四川大學研招辦,否則將不被納入本計劃報考。
8.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在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填報本人入伍批準書編號和退出現役證編號。
9.以下考生的報考點必須選擇為5101(四川大學),必須來四川大學進行現場確認和考試:
(1)考試方式為單獨考試、強軍計劃的考生;
(2)報考專業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專業的考生;
(3)選擇第四單元考試科目代碼為501、502、503、504、505、509、510的考生。由于考點容量有限,請以上考生盡早報名。
四、考試
1.入學考試分初試和復試。
2.初試時間為2015年12月26日至27日,超過3小時的考試科目在12月28日進行,初試科目詳見《四川大學201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考試科目中的101思想政治理論、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及201英語一、202俄語、203日語、204英語二、301數學一、302數學二、303數學三、306西醫綜合、307中醫綜合、312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397法碩聯考專業基礎(法學)、398法碩聯考專業基礎(非法學)、497法碩聯考綜合(法學)、498法碩聯考綜合(非法學),均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其余考試科目由我校自主命題。
3.初試方式均為筆試。
4.初試成績滿足要求的考生必須參加復試。復試地點統一安排在四川大學,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5.復試包括外國語聽力、口語測試和綜合復試。綜合復試將采取面試加專業知識綜合筆試方式進行。
6.同等學力考生,初試成績達到復試分數線后須加試兩門報考專業的本科主干課程,具體科目詳見招生專業目錄。
7.成人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復試時尚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和網絡教育考生,復試時不加試。
五、體檢
體檢時間:考生復試期間,具體時間詳見各招生單位復試通知。
體檢醫院:四川大學校醫院。
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和《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的規定和要求執行。
六、錄取
考生入學考試總成績由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綜合加權計算得出,考生按入學考試總成績排隊錄取。所有擬錄考生必須進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考核及體檢,考核結果不合格者不予錄取。擬錄取的非定向就業類別碩士生,須調檔審查合格后,發給錄取通知書;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均須在被錄取前與招生單位、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只能被錄取為回原單位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考生因報考碩士研究生與所在單位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錄取,招生單位不承擔責任。錄取考生于2016年秋季入學,報到時須攜帶本人錄取通知書、本科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原件。
七、聯系方式
四川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028-85461353(文科、理科),028-85460721(工科),028-85400638(醫科)
Email:scuyz@scu.edu.cn
四川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scu.edu.cn/
各招生單位聯系方式:請查閱《四川大學201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聯系方式》
八、其它說明
1.四川大學按照國家及四川省規定向所有研究生收取學費,同時設立獎助學金用于支持學生完成學業。四川大學研究生獎助體系完備,由國家獎助金和學校獎助金兩部分構成。國家獎助金包括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學校獎助金包括學校學業獎學金和學校“三助”崗位津貼。具體情況請詳見《四川大學研究生獎助體系實施方案》(http://gs.scu.edu.cn/newDetail.aspx?ID=1951)。
2.考生報考須符合報考條件,報考資格在復試時進行審查,一經查實不符合報考條件,將取消報考,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3.有關研究生招生信息和動態請密切關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四川大學研究生院主頁http://gs.scu.edu.cn/、四川大學研招網http://yz.scu.edu.cn/。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生招生聯系方式
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辦公/通訊地址:望江校區文科樓144室
電話:028-85412533
添加四川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四川大學考研分數線、四川大學報錄比、四川大學考研群、四川大學學姐、四川大學考研真題、四川大學專業目錄、四川大學排名、四川大學保研、四川大學公眾號、四川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四川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四川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四川大學.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xiaodian.png)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appxiazai.png)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