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山東建筑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山東建筑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山東建筑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山東建筑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山東建筑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山東建筑大學考研難嗎]
[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院]
[山東建筑大學考研群]
[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學費]
[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生招生 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山東建筑大學/3.jpg)
2021年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碩士研究生考研復試錄取通知
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一志愿考生復試及擬錄取辦法
一、復試時間
1、一志愿考生復試安排在 3 月 30 日進行。
2、復試方式:遠程網絡復試。
3、軟硬件要求:一臺能上網的電腦(需安裝攝像頭和話筒)或筆記本,一部手機,下載安裝騰訊會議,并提前用使用兩個手機號分別在電腦端、手機端注冊騰訊會議賬號,有流暢的Wi-Fi或充足的4G流量。
環境要求:獨立的復試房間,燈光明亮,安靜,不逆光。
二、招生專業及計劃
類型 | 招生專業(方向) | 擬招生計劃數 | 復試資格線1 | 一志愿上線人數 | 復試比例 |
全日制學術學位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14 | 國家復試A線 | 1 | |
全日制專業學位 | 電子信息(計算機技術) | 18 | 國家復試A線 | 5 |
提交材料和繳費詳見《山東建筑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遠程網絡復試考生資格審查須知》。
復試流程詳見《山東建筑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網絡復試考生要求及行為規范》?!?br /> 四、復試內容及方式
外語能力測試考察方式:抽題回答或和導師互動或其他方式。
專業基礎知識考查:系統隨機抽 1套題進行口頭回答或其他方式 。
綜合素質考核:以面試問答的方式對英語和專業相關基礎和發展潛力進行考查,系統隨機抽取題目進行問答。
五、擬錄取總成績
復試內容 | 分值 | 考核時間 |
外語能力測試 | 50分 | 5分鐘 |
專業基礎知識考查 | 100分 | 10分鐘 |
綜合素質考核 | 150分 | 15分鐘 |
復試成績=外語能力測試分數+專業基礎知識考查分數+綜合素質考核分數 擬錄取總成績=初試總分/5×70%+復試總分/3×30% |
2、復試專業基礎知識考查科目見招生簡章復試科目。
六、擬錄取辦法
1、擬錄取程序
各專業按照總成績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別排名。錄取成績相同時,初試成績高者優先。
2、相近專業(方向)調劑錄取
復試合格但未被一志愿報考專業(方向)錄取的考生,按擬錄取總成績由高到低征求考生意見,可調劑至有缺額的復試內容完全一致的專業或者方向,并簽訂專業(方向)調劑錄取確認書。
3、擬錄取結果公示與確認
全部學科復試結束3天內,擬錄取名單在學校研究生處網站公示。
七、其他
1、請考生近期關注我校研究生處網站上發布的有關復試通知,網址:https://www.sdjzu.edu.cn/yjsc/。
2、復試科目為多選一的,請考生于3月25日聯系學院選定復試科目。
3、體檢入學后進行。
八、學院聯系方式和聯系人
聯系人:田智康 聯系電話: 86361302 一志愿復試QQ群:213671030
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師資力量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導師名單(按姓氏筆劃排序)序號 | 姓名 | 職稱 | 可指導研究生類型 | 研究方向 | 備注 |
1 | 馬宏偉 | 教授 | 學術型碩士 |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服務質量控制、高性能路由器/交換機傳輸調度、無線網絡技術等 | |
2 | 王宜貴 | 教授 | 學術型碩士 | 數據倉庫、智慧城市 | |
3 | 田甜 | 副教授 | 學術型碩士、專業學位碩士 | 軟件測試和智能計算 | |
4 | 劉振棟 | 教授 | 學術型碩士、專業學位碩士 | 計算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算法分析與設計、智慧交通理論與技術 | |
5 | 劉浩 | 教授 | 學術型碩士 | 軟件工程,數據庫理論及應用,算法,數字城市、圖形學等 | |
6 | 劉新鋒 | 講師 | 專業學位碩士 | 工業數據平臺建設與大數據分析 | |
7 | 李曉峰 | 教授 | 學術型碩士 | 數字媒體和信號處理和識別 | |
8 | 李盛恩 | 教授 | 學術型碩士 | 數據倉庫、聯機分析和數據挖掘、個性化推薦系統、數據流管理 | |
9 | 楊東強 | 副教授 | 學術型碩士 | 自然語言處理 | |
10 | 宋玲 | 教授 | 學術型碩士 | 機器學習、數據挖掘、信息檢索、算法分析與設計 | |
11 | 張冬梅 | 副教授 | 學術型碩士、專業學位碩士 | 算法分析與設計;機器學習,數據挖掘 | |
12 | 張志軍 | 教授 | 學術型碩士、專業學位碩士 | 推薦系統、機器學習、數據挖掘、人工智能 | |
13 | 趙洪鑾 | 教授 | 學術型碩士、專業學位碩士 | 算法分析與設計,智能計算 | |
14 | 郝凡昌 | 副教授 | 學術型碩士 | 機器學習、圖像處理、算法分析與設計 | |
15 | 柳楠 | 副教授 | 學術型碩士 | 生物計算:基因組片段填充問題;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算法分析與設計、組合優化 | |
16 | 秦英林 | 副教授 | 學術型碩士 | 主要研究方向為嵌入式系統應用、人工智能應用技術 | |
17 | 袁衛華 | 副教授 | 學術型碩士 | 機器學習、推薦系統 | |
18 | 聶秀山 | 教授 | 學術型碩士、專業學位碩士 | 人工智能與智能媒體分析、計算機應用技術 | |
19 | 夏傳良 | 教授 | 學術型碩士 | 嵌入式系統PRES網理論與應用,網絡信息服務,物聯網與智慧城市,智能計算等 | |
20 | 徐曉靜 | 副教授 | 學術型碩士 | 智能信息處理 | |
21 | 徐遵義 | 副教授 | 學術型碩士 | 主要研究方向為基于地學特征的導航定位理論與算法,科學工程計算與可視化 | |
22 | 戚文靜 | 副教授 | 學術型碩士 | 計算機視覺、信息安全 | |
23 | 王鳳和 | 副教授 | 學術型碩士 | 信息安全與密碼學 | 理學院 |
24 | 趙慶利 | 副教授 | 學術型碩士 | 數據建模,計算數學 | 理學院 |
25 | 尹義龍 | 教授 | 學術型碩士、專業學位碩士 | 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 | 外聘導師 |
26 | 劉永輝 | 高工 | 專業學位碩士 | 數字媒體 | 外聘導師 |
27 | 潘景山 | 教授 | 學術型碩士 | 高性能計算、智能信息處理 | 外聘導師 |
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點介紹
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點計算機應用技術學位點依托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2006年獲批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07年開始招生,2008年獲批校級“十一五”重點建設學科。近年來培育近百名優秀碩士研究生。
該學科目前有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大數據與知識工程。研究城市計算中的大數據處理和分析的理論和技術,主要內容包括:大數據處理技術,結構化和半結構化數據的聯機分析技術,數據挖掘及知識發現,智能信息檢索技術,信息管理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的研制及應用等。
網絡系統與安全。研究城市計算中網絡、系統和安全問題,主要內容包括:協議測試及協議工程,網絡服務質量控制技術,計算機網絡性能分析與網絡仿真技術,數字媒體技術及應用,無線自組織網絡及協同計算技術及應用,信息安全技術及應用,面向網絡的嵌入式系統、云計算系統等。
智能計算理論與應用。研究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生物計算等人工智能理論解決城市運行深度知識挖掘問題,主要內容包括: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生物計算,計算機視覺和理解,數據可視化,智能計算的高性能系統結構等。
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聯系方式
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聯系方式地址:山東省濟南市臨港開發區鳳鳴路
郵編:250101
電話:0531-86366705
Email:Jsjxyb@Sdjzu.Edu.Cn
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介紹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是在1998年成立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學院現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四本科專業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學術型)、電子信息(計算機技術方向)(專業型)碩士點。自2014年開始,軟件工程專業與慧與國際軟件人才及產業基地(原惠普國際軟件人才及產業基地)開展專業共建,設有軟件開發、軟件測試兩個方向。學院擁有一支高素質師資隊伍?,F有教職工95人,專任教師67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32人,碩士生導師19人,博士34人。近年來,學院堅持引陪并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延攬優秀學者和高水平博士,支持和鼓勵教師出國訪學和進修,不斷提高師資隊伍教學科研水平。
一、基本情況:
1、機構設置
學院設三個行政單位,七個教學及實驗單位。
2、專業設置:
學院現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四本科專業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學術型)、電子信息(計算機技術方向)(專業型)碩士點。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教育部和山東省兩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目前的人才培養方向包括物聯網、大數據;
網絡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向包括:網絡規劃設計、Web前端技術;
軟件工程自2014年開始與HP合作辦學,分軟件開發和軟件測試兩個方向。
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點
計算機應用技術學位點依托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2006年獲批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07年開始招生,2008年獲批校級“十一五”重點建設學科。近年來培育近百名優秀碩士研究生。
該學科目前有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大數據與知識工程。研究城市計算中的大數據處理和分析的理論和技術,主要內容包括:大數據處理技術,結構化和半結構化數據的聯機分析技術,數據挖掘及知識發現,智能信息檢索技術,信息管理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的研制及應用等。
網絡系統與安全。研究城市計算中網絡、系統和安全問題,主要內容包括:協議測試及協議工程,網絡服務質量控制技術,計算機網絡性能分析與網絡仿真技術,數字媒體技術及應用,無線自組織網絡及協同計算技術及應用,信息安全技術及應用,面向網絡的嵌入式系統、云計算系統等。
智能計算理論與應用。研究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生物計算等人工智能理論解決城市運行深度知識挖掘問題,主要內容包括: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生物計算,計算機視覺和理解,數據可視化,智能計算的高性能系統結構等。
3、人才培養
以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中心,不斷深化教學改革。
與企業合作獲批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省級特色專業,
“計算機技術”為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軟件工程專業為校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軟件工程人才培養實驗區為校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等16門校級精品課程;
“軟件理論及應用”和“計算機公共基礎課”2個校級教學團隊;
學院與企業合作獲批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4、實驗室建設
學院實驗室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1600余萬元,占地面積約3456平方米。設有計算機原理、嵌入式系統、單片機與接口技術、軟件與理論、軟件工程、計算機網絡、綜合布線、系統集成、多媒體技術等9個功能實驗室和2個研究與創新實驗室。
學院云計算數據中心投入82萬元,主要有戴爾PowerEdgeR830服務器4臺,戴爾PowerEdgeR730服務器1臺,浪潮英信NP3020M3服務器3臺,戴爾Dell Storage SCV200磁盤陣列1臺等套高性能計算機,面向軟件工程、網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可進行虛擬化、集群管理、分布式計算、WEB服務和大數據處理,可為大數據、機器學習等相關科研工作提供實驗條件。
計算中心擔負全校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任務,于2018年初完成了一期改造?,F有服務器機房1個,終端機房11個,共有上機機位1000余個,具有良好穩定的全千兆局域網網絡環境,千兆到桌面,并且通過光纖與校園網連通,所有實驗用微機都能通過學校網絡中心訪問Internet;有相對完善的安全防控系統,云計算機房使用穩定。采取人機結合的管理方式,可以滿足計算機網絡考試和網絡閱卷的相關要求。
二、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師95人,專任教師67人;教授13人,副教授32人;碩士生導師19人;34人具有博士學位(其中3人獲得國外高校的博士學位),7人博士在讀,6名博士后;23人次具有國內外訪學經歷(其中17人次具有國外訪學經歷);校級教學名師2人。
學院鼓勵支持教師參加學術和教學培訓、研討、交流,提升教學科研水平,鼓勵老師參加境外訪學及學術會議。
三、學科建設與科研
近年來共承擔了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0余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和20余項廳局級科研項目。獲廳局級及以上科研獎勵20余項,國家發明專利3項和30余項軟件著作權。出版教材8部,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SCI、EI檢索論文100余篇。
重視與土木建筑、城鄉規劃、交通運輸等學校傳統優勢學科的交叉融合。 經過多年積累,本學位點在城市計算相關領域形成了較為鮮明的特色。在平臺建設方面,計算機學院是山東省智能建筑技術重點實驗室和山東省綠色建筑協同創新中心的聯合建設單位,也是山東省智慧城市研究院(籌)三個核心成員之一。
城市計算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建設的重點方向。目前,城市計算方向已經形成了城市大數據、網絡系統與安全、智能計算理論及應用等三個學術團隊和研究生培養方向,取得了初步成果。學院的云計算中心可提供256核、1TB內存、60TB存儲的計算資源,可以滿足城市計算方向的科學研究和研究生培養的實際需求。
四、學生工作
近年來,學生在“中國軟件杯”軟件設計大賽、ACM全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國“挑戰杯”系列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比賽中,屢獲佳績。在2019年的十七屆山東省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中,我院獲一等獎數量全省第一,獲獎總數全省第三,報名團隊121支總數全省第二、600余人參與。學院目前有3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獲教育部立項。2017年學生工作室編著的《黑客攻防從入門到精通》9本叢書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2019年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品牌“E路同行”創客空間獲批濟南市泉城計劃眾創空間立項。
平均每年有10%的畢業生考取研究生,有多位同學考取了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985和211院校的碩士(博士)研究生。
注重就業基地建設高端化和校企合作深入化。學院現有各類就業實踐基地53個。2017年開始,與百度、聯想、新浪等高端企業建立聯系;在視頻監控行業全球第一的海康威視建立就業實踐基地,目前在該單位就業、實習的人數連年增加。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我院共獲批六項。大批畢業學生進入了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北京中訊、大連華信、NEC、浪潮集團、山東中創等國內外知名IT企業和政府部門工作。他們中許多人已成為業務骨干,在全國IT等行業的研發、管理和生產領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王蜜、網絡工程專業的何偉兩位同學分獲第八屆、第十屆“齊魯晚報杯山東高校十大優秀學生”。
學院師生參與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實踐能力已經成為我院畢業生的核心競爭力,就業率、就業質量穩步提高,學院連續四年榮獲學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二、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師95人,專任教師67人;教授13人,副教授32人;碩士生導師19人;34人具有博士學位(其中3人獲得國外高校的博士學位),7人博士在讀,6名博士后;23人次具有國內外訪學經歷(其中17人次具有國外訪學經歷);校級教學名師2人。
學院鼓勵支持教師參加學術和教學培訓、研討、交流,提升教學科研水平,鼓勵老師參加境外訪學及學術會議。
三、學科建設與科研
近年來共承擔了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0余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和20余項廳局級科研項目。獲廳局級及以上科研獎勵20余項,國家發明專利3項和30余項軟件著作權。出版教材8部,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SCI、EI檢索論文100余篇。
重視與土木建筑、城鄉規劃、交通運輸等學校傳統優勢學科的交叉融合。 經過多年積累,本學位點在城市計算相關領域形成了較為鮮明的特色。在平臺建設方面,計算機學院是山東省智能建筑技術重點實驗室和山東省綠色建筑協同創新中心的聯合建設單位,也是山東省智慧城市研究院(籌)三個核心成員之一。
城市計算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建設的重點方向。目前,城市計算方向已經形成了城市大數據、網絡系統與安全、智能計算理論及應用等三個學術團隊和研究生培養方向,取得了初步成果。學院的云計算中心可提供256核、1TB內存、60TB存儲的計算資源,可以滿足城市計算方向的科學研究和研究生培養的實際需求。
四、學生工作
近年來,學生在“中國軟件杯”軟件設計大賽、ACM全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國“挑戰杯”系列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比賽中,屢獲佳績。在2019年的十七屆山東省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中,我院獲一等獎數量全省第一,獲獎總數全省第三,報名團隊121支總數全省第二、600余人參與。學院目前有3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獲教育部立項。2017年學生工作室編著的《黑客攻防從入門到精通》9本叢書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2019年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品牌“E路同行”創客空間獲批濟南市泉城計劃眾創空間立項。
平均每年有10%的畢業生考取研究生,有多位同學考取了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985和211院校的碩士(博士)研究生。
注重就業基地建設高端化和校企合作深入化。學院現有各類就業實踐基地53個。2017年開始,與百度、聯想、新浪等高端企業建立聯系;在視頻監控行業全球第一的海康威視建立就業實踐基地,目前在該單位就業、實習的人數連年增加。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我院共獲批六項。大批畢業學生進入了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北京中訊、大連華信、NEC、浪潮集團、山東中創等國內外知名IT企業和政府部門工作。他們中許多人已成為業務骨干,在全國IT等行業的研發、管理和生產領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王蜜、網絡工程專業的何偉兩位同學分獲第八屆、第十屆“齊魯晚報杯山東高校十大優秀學生”。
學院師生參與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實踐能力已經成為我院畢業生的核心競爭力,就業率、就業質量穩步提高,學院連續四年榮獲學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添加山東建筑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山東建筑大學考研分數線、山東建筑大學報錄比、山東建筑大學考研群、山東建筑大學學姐、山東建筑大學考研真題、山東建筑大學專業目錄、山東建筑大學排名、山東建筑大學保研、山東建筑大學公眾號、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東建筑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山東建筑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山東建筑大學.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