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工程領域專碩培養方案
材料工程領域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學科、領域代碼:085204
一、培養目標和要求
1.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以及科學嚴謹、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掌握本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承擔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領域的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工程問題。
2.培養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工程實踐能力強,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3.材料工程是研究、開發、生產和應用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的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培養從事新型材料的研究和開發、材料的制備、材料特性分析和改性、材料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4.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順利閱讀本工程領域的科技資料及文獻,并具備一定的聽、說和寫作能力。
二、研究方向
1.先進陶瓷及多孔材料
2.功能高分子材料
3.無機功能材料
4.先進金屬材料
5.材料加工工程
三、學習年限
1.全日制培養年限為2~3年,非全日制培養年限為3~5年。
2.同等學歷或跨專業攻讀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應補修本領域本科階段主干課程2門,以及結合研究方向導師指定的其它課程,并經過考試,成績及格(不計入研究生學分),方能申請答辯。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課程教學實行學分制。課程分為學位必修課和學位選修課,研究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至少應完成總計30學分的學習任務(其中必修課12學分,選修課不少于12學分,必修的實踐環節6學分)。
1.材料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類,全日制采取全脫產的教學模式,采用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學校內學習并完成論文工作;非全日制采取在職不脫產的培養方式。
2.實踐環節:對于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采取集中實踐和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時間不少于半年,實踐環節結束時撰寫實踐總結報告,完成實踐總體成績評定;對于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根據研究生所在單位的特點,結合培養目標和選題意向,深化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的研究,提高技術創新能力。
3.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采取雙導師制,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學位論文由校內具有工程實踐經驗的導師與企事業單位推薦的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聯合指導。
五、學位論文
1.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獨立完成。
2.學位論文一般程序為:文獻閱讀和調研、開題報告、理論分析與研究、科學實驗、論文撰寫、論文送審和論文答辯。
3.要求學位論文內容充實、技術先進、結論正確、格式規范、條理清楚、表達準確。論文結構包括:題目、中英文摘要、目錄、正文、參考文獻、致謝、研究成果、附錄等,字數不少于3萬字。
4. 選題應直接來源于生產實際或具有明確工程背景與應用價值,并具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具體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選取:
(1)一個較為完整的工程技術項目或工程管理項目的規劃或研究;
(2)工程設計與實施;
(3)技術攻關、技術改造、技術推廣與應用;
(4)新產品、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的研制與開發;
(5)引進、消化、吸收和應用國外先進技術項目。
對于新材料研究和開發,必須給出材料的成分分析、組織結構、材料性能和工程應用價值評價,給出生產工藝過程及生產設備;對于材料原生產工藝和設備技術改造項目,應給出原技術方案評述、技術改造的難點和關鍵技術、新技術方案的特點和改造后技術水平、經濟和社會效益分析;對原材料的改性(包括淬火、退火等處理),必須給出原材料的組織結構和特性分析,改性后的組織結構的變化、特性變化規律,改性工藝原理及設備要求;對于國外引進技術的吸收和消化,必須給予引進技術及設備的特點分析、設備和技術功能的充分開發和利用、國外技術和設備的國產化進程或設想,給出國產化關鍵技術所在和應采取的技術方案等。
5.學位論文應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先進性,應反映出作者對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的掌握情況,反映出作者綜合運用有關理論、方法和手段解決理論與實踐問題的能力。
6.學位論文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山東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評審辦法》和《山東理工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組織評閱,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取得規定學分,方可由學校學位辦受理答辯及學位申請事宜。
六、學位授予
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取得規定學分,且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各項考核環節符合要求的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由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批準授予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碩培養方案
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學科、專業代碼:0805
一、培養目標和要求
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具有堅實的材料學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發展動向;掌握材料學的工藝裝備、測試手段及評價技術;在材料學科領域做出具有學術或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熟練地運用一門外國語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撰寫論文摘要,具有初步的聽說能力。
具有健康的體魄。
二、研究方向
1.先進陶瓷及多孔材料
2.功能高分子材料
3.無機功能材料
4.先進金屬材料
5.材料加工工程
三、學習年限
全日制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含學位論文答辯時間),課程學習不超過一年,科學研究和撰寫論文工作的時間不少于一年(從通過開題報告算起)。少數品學兼優的學生提前完成學業,可申請提前畢業,但論文工作時間要求不變。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課程教學實行學分制。課程分為學位必修課、學位選修課和非學位課,研究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至少應完成總計31學分的學習任務。
實踐環節包括教學實踐、專業實踐、學術活動及社會實踐,經考核合格后,以3學分計入總學分之中。
教學實踐內容:助課、指導畢業設計、課程設計、實習等,由導師安排并考核。
專業實踐內容:參與導師科研項目、參與實習基地和協作單位或部門的研究和實踐活動,由導師安排并考核。
學術活動內容:各導師組織的定期的科研情況交流,由導師安排并考核;學位點組織的定期學術交流,由學位點安排并考核;鼓勵學生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和其他學術活動。
社會實踐內容:包括參加社會調查、統計信息、組織會議、聯系業務、幫助實驗室建設及管理等活動,由導師安排并考核。
同等學歷或跨專業攻讀全日制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應補修本領域本科階段主干課程2門,以及結合研究方向導師指定的其它課程,并經過考試,成績及格(不計入研究生學分),方能申請答辯。
五、學位論文
1.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獨立完成。
2.學位論文一般程序為:文獻閱讀和調研、開題報告、理論分析與研究、科學實驗、論文撰寫、論文送審和論文答辯。
3.要求學位論文內容充實、技術先進、結論正確、格式規范、條理清楚、表達準確。論文結構包括:題目、中英文摘要、目錄、正文、參考文獻、致謝、研究成果、附錄等。
4.學位論文對所研究的課題應在理論分析、科學實驗、工程應用與指導實踐等環節提出一定的新見解。
5.學位論文應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先進性,應反映出作者對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的掌握情況,反映出作者綜合運用有關理論、方法和手段解決理論與實踐問題的能力。
6.學位論文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山東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評審辦法》和《山東理工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組織評閱與答辯,研究生在學習期間作為第一作者至少撰寫一篇與學位論文相關的文章在國內外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或被錄用(要有錄用通知書)、或參與撰寫過學術專著后,方可由校學位辦受理答辯及學位申請事宜。
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介紹
材料科學與工程是山東理工大學重點建設的優勢特色學科之一。2004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2010年獲得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現有碩導39人(包括博導4人),其中,正高20人,副高17人,具有博士學位28人。材料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依托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申報并于2010年獲批,2011年首批招生。該學位授權點現有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26人(含博導3人),其中,正高13人,副高13人,具有博士學位21人。導師隊伍中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山東省高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聘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學科擁有2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單位)(工業陶瓷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陶瓷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3個省級研究平臺(山東省陶瓷基復合材料示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高校先進復合材料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無機材料檢測研發公共服務基地)。學科實驗室面積近10000平方米,擁有用于材料制備和分析的大、中型設備168臺套,資產總額8078萬元。
學科緊密圍繞淄博陶瓷品牌建設、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設,以及國防武器裝備發展的需要,在先進陶瓷及陶瓷基復合材料、工業固廢材料化屬性與綠色建材開發應用、高分子改性與復合技術、金屬材料高品質設計與低耗制造四個研究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近五年共承擔和完成了各類項目110項,其中省部級以上30項,包括國家級項目11項。發表學術論文278篇,其中SCI、EI檢索收錄160篇,獲得各類專利128項,25項成果應用于生產實際。
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師資力量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工84人,其中,專任教師71人,教授12人、副教授26人,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36人,教師隊伍中擁有博士學位人員達到77%。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山東省高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聘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材料工程系
主任:樂紅志 副主任:焦萬麗 潘堯坤 孫海濱 秘書:李曉偉
溫廣武 | 李國昌 | 唐竹興 | 宮本奎 | 許珂敬 | 張秀英 | 楊贊中 |
牛全林 | 白佳海 | 崔紅偉 | 高增麗 | 周立娟 | 張愛娟 | 吳師崗 |
樂紅志 | 焦萬麗 | 張磊 | 李成峰 | 張明偉 | 楊書剛 | 高冬云 |
張紅鷹 | 何靜 | 孫海濱 | 馮銳 | 耿欣 | 張學謙 | 王鵬 |
郭學 | 崔曉麗 | 李曉偉 | 潘堯坤 | 胡強強 | 任路超 | 吳松松 |
材料化學系
主任:王衛偉 副主任:李秋紅 秘書:陳龍
王發剛 | 劉從華 | 李蛟 | 杜慶洋 | 王衛偉 |
李秋紅 | 司維蒙 | 王東 | 張華 | 孫武珠 |
曹俊 | 陳龍 | 王依山 | 高珊 | 丁春艷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
主任:李愛香 副主任:林治濤 秘書:翁俊迎
譚洪生 | 李愛香 | 朱國全 | 粟常紅 | 孟凡濤 |
董抒華 | 林治濤 | 申紅望 | 翁俊迎 | 潘健 |
郭愷 | 王曉慧 | 侯永昭 |
實驗中心
主任:張明偉(兼) 副主任:馮銳(兼)
畢建波 | 高巧春 | 王厚德 | 魏春城 | 楊富貴 | 趙云霞 |
路來偉 | 吳赟 | 李艷麗 | 肖博 | ||
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聯系方式
學院辦公室:0533-2781665
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介紹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工84人,其中,專任教師71人,教授12人、副教授26人,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36人,教師隊伍中擁有博士學位人員達到77%。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山東省高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聘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學院現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覆蓋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3個二級學科,另有1個材料與化工專業學位碩士點。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3個本科專業,為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其中材料科學與工程為山東省教改試點、山東省名校建設工程、山東省一流專業建設點立項專業。目前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碩士生100余人。
學院為國家工業陶瓷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陶瓷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組成單位,是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技術支撐單位。建有山東省陶瓷基復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示范)、山東省超高溫材料與測試評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高等學校先進陶瓷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十三五”高校先進復合材料重點實驗室等多個省級科研平臺,1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基礎實驗室---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實驗室。實驗室面積7137平方米,擁有用于材料制備和分析的大、中型設備150余臺套,資產總額4000余萬元。
學院立足國家和地方社會特色經濟發展需求,圍繞淄博“陶瓷品牌”與“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設,緊跟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在先進陶瓷及陶瓷基復合材料、固廢材料化利用科學與工程、納米功能材料物理化學、金屬材料高品質設計與低耗制造、高分子改性與復合技術等5個研究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近五年學院教師共承擔國家級項目14項,省部級項目27項,科研總經費6300萬元;發表各類學術論文213篇,授權專利285件;獲省部級獎勵8項。解決了企業生產、產品研發技術難題70余項,科技成果轉化20項,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25億元。
學院堅持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取得明顯成效。連續兩屆榮獲“教學工作先進學院”稱號,大學生英語四級累計通過率達到92%,六級通過率達到30%;考研錄取率年均超過35%,2019年考研率達到46.2%,畢業生總就業率平均達到95%以上。(數據統計截至2019.12)
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王萍
姓名:王萍 職稱:教授
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最后學歷:工學學士
王萍,教授,1983年7月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李國昌
姓名:李國昌 性別:男
職稱:教授 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最后學歷:工學學士
主要研究方向:功能材料的組成、結構及開發利用研究
李國昌: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1983年7月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獲得工學學士學位。主要從事功能材料的組成、結構及開發利用,工業固體廢物的資源化技術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后完成科研項目7項,發表論文42篇。目前培養碩士研究生1名,研究方向微孔材料。
主要教學科研成果:主持或參與校級和升級課題6項。工業固體廢物赤泥煤矸石綜合利用研究,2005年獲山東理工大學科技進步二等獎;材料科學與工程試點專業建設,2005年獲山東理工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
地址:山東淄博張周路12號山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
E-mail: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丁銳
姓名:丁銳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59年3月
職稱:副教授 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最后學歷:工學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鎂鋁混合氫氧化物、丙烯酰胺類聚合物、木質素、淀粉纖維素等與粘土礦物的相互作用等
丁銳,男,1959年3月生于山東博山。1999年6月獲石油大學工學博士學位。2001年9月評定教授職稱。作為骨干成員參加并完成了中國石油總公司“八五”科技計劃項目和“九五”科技計劃項目,主要研究了鎂鋁混合氫氧化物、丙烯酰胺類聚合物、木質素、淀粉纖維素等與粘土礦物的相互作用;研究了聚丙烯腈改性加工及回收利用技術、硅酸鋯的純化超細加工應用技術、膨潤土改性制備脲膠填料節約面粉并降低甲醛釋放量的理論與技術。
地址:山東淄博張周路12號山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
E-mail: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牛全林
姓名:牛全林 性別:男
職稱:副教授 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最后學歷:工學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鹽堿環境中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問題
牛全林,男,工學博士,副教授。1986年9月考入武漢工業大學硅酸鹽工程系材料工程專業學習;1990年7月本科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并分配到河北太行集團公司工作,歷任水泥廠燒成車間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中央控制室主任;1996-1999年在武漢工業大學北京分部學習,獲工學碩士學位,碩士論文主要研究超細礦渣粉對水泥性能的影響;2000-2004年清華大學土木系攻讀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鹽堿環境中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問題。已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3項,省部級科技獎勵2項,授權發明專利1項。
地址:山東淄博張周路12號山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
E-mail: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添加山東理工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山東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山東理工大學報錄比、山東理工大學考研群、山東理工大學學姐、山東理工大學考研真題、山東理工大學專業目錄、山東理工大學排名、山東理工大學保研、山東理工大學公眾號、山東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東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