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生命科學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學科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科代碼:0710
一、學科簡介
生命科學學院設立于 1988 年,是學校具有鮮明辦學特色和較強辦學實力的理工科學院之一。學院現設有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生物工程系、制藥工程系 3 個系和 1 個實驗管理中心。有山東省生物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淄博市神經退行性疾病新藥研發重點實驗室、生物醫藥研究院、發育與進化研究所、抗衰老與再生醫學研究所等科研機構。本學科于 2003 年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授權,2011 年獲生物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授權。學院現有 1 個生物化學工程博士研究生培養方向,1 個生物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 有生物科學、生物工程、制藥工程 3 個本科專業,共有全日制在校本
科生約 900 人,研究生約 50 人。
學院大力實施“人才優先戰略”,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首要工程”,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匯聚了一批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學術思想活躍、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 61 人,
其中專任教師 57 人,9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40%以上具有海外高校
科研院所學習經歷。擁有教授 10 人,副教授 20 人;博士生導師 4 人,
碩士生導師 39 人,另聘有兼職教授 4 人。學院按照“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方針,不斷加強科研工作。本學科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 28 項,省部級科研課題 29 項;發表學術論文
500 余篇,其中 SCI 收錄 289 篇;獲山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
二、培養目標
立足國家和區域生物發展戰略,面向生物學領域科技前沿,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高水平綜合素質的生物學領域的高層次創新專門技術人才。
1. 認真學習和領會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踐行科學發展觀,熱愛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高尚,學風嚴謹, 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團結協作精神及為科學勇于獻身的精神,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2. 掌握生物學扎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和實驗技
能,具有一定的相關學科的知識;深入了解本學科發展方向和國內外研究動態;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的成果。
3. 比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順利閱讀本學科領域的科技資料及文獻,并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能力。
4. 為高等學校、科研單位、行業管理部門以及生物醫藥企業培養高層次的創新型專門技術人才,從事生物學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生產及管理等工作。
三、研究方向
生物學(一級學科)學術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設以下 4 個研究方向:
1. 神經生物學
3. 植物生物學
4.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交叉方向) 詳見附表 1。
四、學習年限
學制 3 年,修業年限 2-4 年,科學研究和論文撰寫時間不少于 1 年(從開題通過之日起計算)。經導師同意,可申請提前畢業,但科學研究和論文撰寫時間要求不變。休學時間不計入學習年限。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要求
課程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學生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19 必修學分和≥9 選修學分的學習任務。跨學科攻讀學位研究生需根據導師要求修讀 2 門及以上課程,考核合格后方可參與開題答辯,成績不計入成績單。
課程設置情況見附表 2。
六、培養方式與培養環節
學術碩士研究生培養實行導師負責制,鼓勵實行以導師負責為主的指導小組(團隊)制。導師負責制訂研究生培養計劃,且對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學術道德有引導、示范和監督的責任。
1. 開題報告
為確保學位論文的質量,研究生應通過課程學習、文獻閱讀、學術調研,確定論文選題和研究內容,經導師同意后于第三學期前提交開題報告。由本學科專業 5 人以上專家組成評審小組對學生所做開2. 中期篩選
研究生課程學習基本結束后,在第四學期對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科研創新、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等方面進行考核。其目的是總結評價研究生入學以來的學習科研情況,及時發現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 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中期篩選考核小組確定考核成績為“不合格” 的研究生,經學院、研究生院審核,報校長辦公會批準,做肄業處理。通過即獲得 1 學分。3. 實習實踐
教學實踐:由導師安排教學實踐時間累計不少于 1 個月的工作量,結束后,個人提交總結(不少于 3000 字),由導師寫出考核評
語,考核通過即獲得 1 學分。
專業實踐:由導師安排至少 1 個月的時間到生產、設計研究單位進行實踐訓練,也可以參加結合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或實驗室等工作。結束后,個人提交總結(不少于 3000 字),由導師寫出考核評
語,考核通過即獲得 1 學分。4.創新創業
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應進行 3 個月的出國訪學研修或學術交
流,或參加學術會議并宣讀論文,或做公開學術報告 2 次;應參加省級及以上全國性的科技競賽、創意設計、創新創業競賽等,或每年參加 6 次以上與本學科相關的學術報告,并提交總結。未達到要求的研
究生不能參加論文答辯。通過即獲得 2 學分。
碩士學位論文是碩士研究生科學研究工作的全面總結,是描述其研究成果、反映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學術文獻,是申請和授予碩士學位的基本依據。學位論文撰寫是碩士研究生培養的關鍵和核心,必須嚴格按照規范執行,本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1. 碩士學位論文應具有系統的、完整的研究思路和計劃,應對科技進步和國民經濟建設具有較大的理論意義或實用價值,學位論文應突出創新性、前沿性和科學性。
2. 學位論文的主要工作,必須由作者獨立完成。研究工作必須堅持實驗性原則,論文內容必須以碩士研究生本人完成的第一手實驗、觀測或調查的材料為主。
八、畢業與學位要求
滿足畢業要求,可獲得畢業證書;在獲得畢業證書的基礎上,如滿足學位授予標準,可授予學位證書。
(一)畢業要求
1. 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維護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遵紀守法,身心健康;
2. 具有良好的品德修養和學術道德,實事求是、勇于創新;
3. 修讀完培養方案規定課程和其他培養環節,成績考核合格;
4. 完成論文答辯,成績合格;
5. 符合學校有關規定的其他要求。
(二)學位要求
附表 1:研究方向簡介
類 別 | 培養目標 | 支撐課程 | |
綜合素質 |
培養研究生優良的思想品德和科學精神,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高尚,學風嚴 謹,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團結協作精神及為科學勇于獻身的精神,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 化建設事業服務。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自然辯證法、中國傳統文化 | |
綜合能力 |
培養研究生具有生物學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實驗技能,深入了解本學科發展方向和國內外研究動態;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比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 能順利閱讀本學科領域的科技資料及文獻,并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能力。 |
研究生英語、口語、論文寫作與學術規范、實驗數據處理與高級生物統計學、生命科學研究前沿、現代生物學理論、高級生物學實驗研究技術、高級生物學英文文獻研討與論 文寫作(全英文)、現代儀器分析 |
|
研究方向 |
神經生物學 |
掌握生物信息學、基因組學、藥物設計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理論知識及 相關實驗研究方法和技術,在基因水平、蛋白水平、細胞水平和動物水平開展神經退行 性疾病(老年癡呆癥、朊病毒病、帕金森氏癥等)的發病機制研究,并進行該類疾病的 精準分子檢測探針,新型藥物篩選設計、合成、活性與藥理研發,為生物醫藥產業提供 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持。 |
理論生物學、計算生物學研究進展和關鍵技術 |
細胞生物學 |
掌握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等研究方法的理論知識及相關 技術,從基因、蛋白、細胞和整體多層次系統研究細胞變異,細胞信號傳導,細胞代謝 和模式動發育、免疫、再生與抗衰老相關基因的進化、功能及其調控機制,分析相關基 因作為藥物靶點的可行性,研究天然產物對神經干細胞增殖和分化、腫瘤發生、抗衰老 的調控機制,為藥物篩選提供理論參考。 |
動物發育與再生理論和技術、動物細胞與免疫理論和技術 |
|
植物生物學 |
研究植物生長、發育、生殖等各個階段基因調控、生化變化、生理過程的分子機制 和信號轉導;逆境調控植物包括生物能源物質在內的各種次級代謝產物的機制;植物響 應環境變化的生理、生化及遺傳基礎。重點掌握植物抗逆的分子調控機理、信號傳導網 絡、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基因工程相關知識和技術,了解植物抗逆研究的前沿知識及植 |
植物逆境生理和分子調控專題、植物抗逆分子調控機理和關鍵研究技術 |
物基因工程在農業生產上的意義,為農、林、牧、醫藥、環境保護、輕工業等有密切聯 系的應用學科提供理論指導。 |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研究生物有機體的分子組成、生命過程的化學變化,以及機體信息傳遞分子途徑,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現象的物質基礎和生命過程基本活動規律,特別是生物有機體的基因組結構、基因表達調控元件、基因表達調控規律、DNA 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和環境因子對基因表達與基因組結構的影響,研究生物體的組成成分和代謝產生的藥物的相關問題,如藥物的提取分離、藥物的療效、藥物合成、藥物的構效關系研究等,為生物 技術與醫藥產業提供理論指導。 |
高級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藥物的發現研究、微生物學理論與技術 |
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學科介紹
生物學(全日制學術學位、一級學科),代碼: 0710 ,招生人數:20名左右學術型
|
|||||||||||||||||
學院招生聯系人:巴連良(0533)2788330; 鄧洪寬 18753388030 |
|||||||||||||||||
考試科目: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生物化學(自命題) ④973分子生物學(自命題)或 974細胞生物學(自命題) 復試科目:生物學綜合 |
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科介紹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2011-2015年建設規劃完成情況:
學術隊伍建設方面:按需設崗,擇優聘任,始終堅持引進與培養并重的原則,廣開渠道,加大吸引力度,積極引進優秀人才,同時加強現有教師的培養和提高,鼓勵拔尖人才脫穎而出。2011年以來引進特聘教授學術帶頭人2人,優秀學術骨干博士15人,18位教師到國外進修,促進了教師學術水平的提高。
科學研究方面:制定相關政策,培養教師團隊意識,鼓勵教學、科研協作攻關,承接上水平、有影響的大項目。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課題19項,省部級課題17項,發表SCI檢索收錄論文214篇。
人才培養方面:努力規范研究生和本科生培養工作,嚴格畢業要求,保障了培養質量,考研率達到47%。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學期間共發表論文數近110篇,其中SCI檢索收錄論文58篇,先后獲國家優秀研究生獎學金、優秀碩士論文等榮譽稱號,29研究生考取了985高校、中科院院所的博士,并有6名研究生成功申請到國外攻讀博士。
條件建設方面:新增儀器設備80余臺/套,總價值1100余萬元,新增實驗室面積5500 M2,圖書資料8000余冊。
學術交流方面:本學科先后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哈佛醫學院、香港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已有多個具體項目處于在開展過程中,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聯系方式
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聯系方式學院招生聯系人:巴連良(0533)2788330; 鄧洪寬 18753388030
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大力實施“人才優先戰略”,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首要工程”,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匯聚了一批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學術思想活躍、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61人,其中專任教師57人,9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40%以上具有海外高校科研院所學習經歷。擁有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39人,另聘有兼職教授4人。學院按照“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方針,不斷加強科研工作。本學科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28項,省部級科研課題29項;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其中SCI收錄289篇;獲山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等科研獎勵。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介紹
生命科學學院設立于1988年,是學校具有鮮明辦學特色和較強辦學實力的理工科學院之一。30年來,在校黨委、校行政正確領導下,全院師生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厚德、博學、篤行、至善”的校訓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學校發展戰略和工作部署,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學院事業呈現出蒸蒸日上的良好發展態勢。學院現設有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生物工程系、制藥工程系等3個系和1個實驗管理中心。山東省生物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淄博市神經退行性疾病新藥研發重點實驗室、學校直屬科研機構生物醫藥研究院等科研機構掛靠學院。學院現有1個生物化學工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點,1個生物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涵蓋11個二級學科),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制藥工程等4個本科專業,共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000人,研究生42人。
學院大力實施“人才優先戰略”,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首要工程”,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初步匯聚了一批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學術思想活躍、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61人,專任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共5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1人,高級實驗師1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32人,專業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比例達86.2%,新進博士6人,新進輔導員1人,專職實驗員1人(人事代理)。
學院不斷強化教學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人才培養方案,著力培養有社會責任、有創新精神、有專門知識、有實踐能力、有健康身心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注重加強學風建設,為學生成長成才創造良好環境,學生考研率年均30%以上,就業率90%以上;在創新創業、社會實踐、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第二課堂創新立項等方面也都成績顯著。畢業生中涌現出“全國見義勇為模范”馮思廣烈士,“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獲得者邢美孜、王光中,自主創業的“玫瑰大王”于景堂等優秀代表。
學院著力加強學科建設,整合學科隊伍,凝練研究方向,打造學科特色,在相關領域形成了較強研究特色和科研實力。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入選山東省重點學科,生物工程專業在山東省屬高校學科專業評估中連年名列前茅,生物科學專業是山東省名校工程建設專業,制藥工程專業是學校新工科建設專業。
學院按照“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方針,不斷加強科研工作。“十二五”以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課題28項,省部級科研課題39項;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其中SCI收錄289篇;獲山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等科研獎勵。
學院注重加強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充分利用“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項目”契機,拓展經費渠道,著力提升實驗室軟硬件水平。現有教學、科研實驗室面積500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近3000萬元。積極開展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建立了學校首批開放實驗室——基礎生物學實驗中心,設備利用率和實驗效果顯著提升,實驗開出率達到100%。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院師生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提高教育質量為主題,以特色發展為主線,以深化綜合改革為動力,攻堅克難,奮發有為,大力實施“人才優先戰略”,著力提升學生成長成才能力,著力提升應用基礎研究能力,著力提升校地融合發展能力,早日建成特色強院,為把學校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做出應有貢獻!(數據更新截止于2019年3月)
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聯系方式
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姓名 :鄧洪寬
辦公電話:18753388030
辦公地點:13#359
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張秀芳
張秀芳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63,04
職稱及任職時間:副教授,1998
指導層次:√碩士
指導一級學科:生物學
學歷/學位: 博士
畢業院校及時間:中國海洋大學,2006.06
所學專業:海洋生物學
教學、科研、課題情況及指導研究生情況簡介:
1、學術簡歷(200字以內);
本人主要從事分子生態毒理學方面的研究,先后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承擔山東省自然基金一項,近幾年以模式生物渦蟲作為實驗動物,從個體、細胞、生化及分子水平開展了重金屬復合污染的生態毒理效應研究。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錄3篇。
2、教學情況(100字以內);
主講本科生《遺傳學》、《人體解剖生理學》及《普通生物學》等課程,參加《遺傳學》課程建設。每年都帶本科畢業生的畢業論文。
3、研究生培養情況:暫未指導
4、主要教學科研成果:
①主持或參與科研情況
a.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文昌魚酚氧化酶的進化與功能研究"(30700071),(2008年1月—2010年12月), 第三位;
b.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水體低濃度重金屬污染分子生態毒理學診斷方法研究"(ZR2009BM017)主持。
②論文發表情況
A. Zhang XF, Yang, GP, Liu YJ et al. (2006) Induction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aging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cells as was evidenced preliminarily by the identification of associated transcripts. Acta Biol Hung, 57(4)473-483. (SCI)
B. Zhang XF, Yang, GP, Liu YJ et al. (2009) EST analysis of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with emphasis on genes involved in PCD. Chinese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15 (2): 208-213 (EI)
C. Zhang XF, Zhao BS, Pang Q X et al. (2010) Toxicity and Behavioral Effects of Cadmium in Planaria (Dugesia japonica Ichikawa et Kawakatsu).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19 (12): (SCI).
D. 張秀芳,楊官品,劉永健. (2006) 東海原甲藻cDNA 文庫構建及嘗試性EST分析.中國海洋大學學報36(3): 361-363
E. 張秀芳, 劉永健. (2007)東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 生物學研究進展. 生態與環境16 (3): 1053-1057
F. 張秀芳, 劉永健. (2007)浮游植物細胞程序化死亡研究進展. 生態與環境16(6): 1801-1806
5、主要社會任職:山東省細胞生物學會會員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張春楊
張春楊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75.5
職稱及任職時間:副教授,2009.1
指導層次:碩士
指導一級學科:生物學
學歷/學位:博士研究生/博士
畢業院校及時間: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2004.7
所學專業:微生物學
教學、科研、課題情況及指導研究生情況簡介:
1、學術簡歷
主要從事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研究,先后參與了國家“863”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現主持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環境有機污染物降解和能源再生中的重要微生物生理、生態和分子生物學研究方向上開展了多年工作,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在國際上提出了2個互養丁酸降解菌新種和1個芳烴降解菌新種。
2、教學情況
主講本科生《微生物學》、《環境生物學》、《微生物遺傳育種學》等課程,參與講授研究生《微生物遺傳學》等課程。每年指導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工作,并積極指導本科生的第二課堂和科技創新活動。
3、研究生培養情況
指導碩士研究生1人。
4、主要教學科研成果
①主持或參與科研情況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赤紅球菌OA1降解多環芳烴的分子機理研究”(2013-2015),主持
2.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土壤短芽孢桿菌多環芳烴降解酶系的基因簇結構和功能研究”(2010-2013), 主持
3.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鎘在浮水植物中的累積特性和毒性差異機理研究”(2008-2011),參與;
4.橫向課題“乳酸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2009-2011),主持;
5.橫向課題“高產胞外多糖乳酸菌株的篩選和鑒定”(2007-2009),主持。
6.山東理工大學科研基金重點項目“云南高原地區新發現真菌的分離鑒定及天然產物化學研究”(2005-2010),主持;
7.山東理工大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有機污染物降解菌的資源及生理代謝調控”(2004-2006),主持;
②論文發表情況(選列本人最具代表性論文10篇)
1. Chunyang Zhang, Chao Li, Linlin Zhang, Xidong Shao.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benzoic acid degrading Pseudomonas putida from a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Afric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Research, 2012, 6(21): 4608–4613. (SCI)
2. Chunyang Zhang, Li, Ma Song, Sheng, Ding, Lu. Klebsiella aquatica sp. nov., a novel PAH degrading bacterium from wastewater.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Product E-Service and E-Entertainment, 2010: 4621–4624. (EI)
3. Chunyang Zhang, Zhenxing Peng. Naphthalene degradation capability and molecular phylogeny of a bacterial strain NAP_A isolated from wastewater.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08: 2918–2921. (EI)
4. Chunyang Zhang, Xiaoli Liu, Xiuzhu Dong. Syntrophomonas erecta sp. nov., a novel anaerobe syntrophically degrading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2005, 55(2): 799–803. (SCI)
5. Chunyang Zhang, Xiaoli Liu, Xiuzhu Dong. Syntrophomonas curvata sp. nov., an anaerobe that degrades fatty acids in co-culture with methanoge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2004, 54(3): 969–973. (SCI)
6. 張春楊, 彭振興. 萘降解菌NAP_A的分離、降解性能和分子系統學研究. 生態環境, 2008, 17 (1): 109-112.
7. 張春楊, 崔艷梅. 萘降解菌NAP2-2的16S rRNA基因克隆和系統發育分析. 安徽農業科學, 2007, 35(30): 9472-9473.
8. 張春楊. 細菌降解多環芳烴上游途徑的遺傳學研究進展. 微生物學通報, 2006, 33(3): 161–166. (核心)
9. 張春楊, 劉曉黎, 東秀珠. 豆腐廢水UASB反應器中的原核生物多樣性及主要功能菌群. 微生物學報, 2004, 44(2): 141–147. (核心)
10. 張春楊, 牛鐘相, 常維山, 張壯志. 益生菌劑對肉用仔雞的營養、免疫促進作用. 中國預防獸醫學報, 2002, 24(1): 51-54.
5、主要社會任職: 中國微生物學會會員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袁佐清
袁佐清
性別: 女
出生年月: 1977.9
職稱及任職時間:副教授,2011.1
指導層次:碩士
指導一級學科:生物學
學歷/學位: 博士研究生/博 士
畢業院校及時間:中國海洋大學,2010.06
所學專業:海洋生物學
學術簡歷
主要從事渦蟲的分子生物學、發育生物學及毒理學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東省高等學校科技計劃項目,山東理工大學青年教師發展支持計劃項目,山東理工大學博士啟動基金研究項目等多項課題。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教學情況:
擔任本科生《酶工程》、《免疫學》等課程的主要教學工作。每年均指導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并積極指導本科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
主要教學科研成果
①主持或參與科研情況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 (31100377),(2012.1—2014.12),主持人;
2.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 (ZR2011CQ018),(2011.7—2014.7),主持人;
3. 山東省高等學校科技計劃項目1項 (J11LC09),(2011.6—2014.12),主持人;
4. 山東理工大學青年教師發展支持計劃項目1項,(2012.1-2014.12),主持人;
5. 山東理工大學博士啟動基金(2010-2012),主持人;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 (41201518),(2013.1—2015.12),參與。
②論文發表情況
1. Zuoqing Yuan, Jianyong Zhang, Tao Liu.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China Dendrobium species based on the sequence of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of ribosomal DNA. Biologia plantarum. 2009, 53 (1): 155-158. (SCI)
2. Zuoqing Yuan, Bosheng Zhao, Jianyong Zhang, Shicui Zhang.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of DjPreb Gene in the Planarian Dugesia japonica. Molecular Biology. 2010, 44(1): 8-13. (SCI)
3. Zuoqing Yuan, Bosheng Zhao, Jianyong Zhang, Shicui Zhang. Expression pattern of DjPreb gene during the planarian Dugesia japonica embryonic development. Molecular Biology. 2010, 44(4):571-576. (SCI)
4. Zuoqing Yuan, Bosheng Zhao, Jianyong Zhang. Expression Patterns of Stag gene in intact and regenerating planarians Dugesia japonica. 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2011, 10 (1): 410-418. (SCI)
5. Zuoqing Yuan, Bosheng Zhao, Feilong Meng. Toxicity and Behavioral Effects of Anionic Surfactants Sodium Dodecyl Sulphate to Planarian Dugesia japonica.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2011, 20(2): 506-510. (SCI)
6. Zuoqing Yuan, Bosheng Zhao, Yu Zhang. Effects of dimethylsulfoxide on behavior and antioxidant enzymes response of planarian D. japonica. Toxicology and Industrial Health. 2012, 28(5): 449-457. (SCI)
主要社會任職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會員
山東省細胞生物學會會員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添加山東理工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山東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山東理工大學報錄比、山東理工大學考研群、山東理工大學學姐、山東理工大學考研真題、山東理工大學專業目錄、山東理工大學排名、山東理工大學保研、山東理工大學公眾號、山東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東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