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上海體育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上海體育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上海體育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上海體育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上海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目錄]
[上海體育學院研究生分數線]
[上海體育學院王牌專業排名]
[上海體育學院考研難嗎]
[上海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上海體育學院考研群]
[上海體育學院研究生學費]
[上海體育學院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運動科學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紹
一、學院歷史及機構設置1952年,我國著名體育教育家、運動解剖學家張匯蘭教授在上海體育學院建校之初創建了運動解剖教研室,由此孕育了運動人體科學學科的產生和發展。1978年成立基礎部,1993年成立體育康復系,2002年基礎部與體育康復系合并成立運動科學系,2006年更名為運動科學學院至今。
1978年,上海體育學院成為體育界第一批恢復研究生招收院校,1980年,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物力學)成為全國第一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之一,同年被原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現國家體育總局)批準為重點學科,1986年在國內率先招收體育保健康復專業??粕?,1989年經衛生部同意,國家教委批準又在國內率先招收體育保健康復專業本科生,學制四年。1993年,獲運動生物力學(含運動解剖學)博士學位授予點,后調整為運動人體科學博士點。2001年被上海市教委批準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2003年設立博士后流動站。2005年被批準為上海市重點學科。2006年獲得運動醫學和應用心理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批運動康復與健康本科專業,聯合同濟大學成立了體育工程研究基地,2012年更名為運動康復學。2014年運動康復專業獲批為“上海市直屬高校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建設”項目。
2015年,運動科學學院貫徹執行學校“系辦專業”的改革思路,推進專業建設,提高人才培養,提升二級學院辦學活力。撤銷了原有六個教研室(運動解剖學與生物力學教研室、運動醫學教研室、運動生理教研室、運動生化與營養學教研室、應用心理學教研室和運動康復教研室),整合現有實驗研究平臺(三個重點實驗室(“人類運動能力開發與保障”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重點實驗室、“運動健身科技”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運動認知評定與調控”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三個研究中心(運動技能研究中心、運動心理研究中心和運動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上體傷骨科醫院(運動醫學康復中心)、上海市學生體質健康研究中心、SPF級動物實驗室),最終形成“三個學系一個中心”的組織構架,即:運動人體科學系、運動康復學系、運動心理學系以及教學研究實驗中心。
二、學科、專業建設
學院目前設有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學和應用心理學三個本科專業;運動人體科學、運動醫學、體育工程學和應用心理學四個碩士專業;運動人體科學和體育工程學(自設)兩個博士專業。并設有博士后流動站。
學院的學科建設以運動人體科學為基礎,經過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現形成了以運動人體科學和應用心理學為重點的學科構成。學院在學科發展上注重學術交叉融合、學術交流和創新,規范學術作風、加強文化建設,通過科學研究以提高學科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通過學科專業的發展以推進科研水平和創新人才培養,通過調動全體教師的積極性,組建老中青及研究生相結合的科研團隊,形成特色鮮明、基礎深厚的科學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三、師資力量
學院共有教職工65名,博士學位39名,碩士學位21名。專任教師45名,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24名,長江學者1名、東方學者3名、上海市領軍人才1名、國家特殊貢獻工作者1名。
2015年,以上海市市屬高校本科教學教師激勵計劃為契機,學院三個學系的師資隊伍共成立九個教學團隊,分別為:運動人體科學系的:①專業基礎教學團隊、②公共基礎教學團隊、③體適能教學團隊、④運動防護教學團隊;運動康復學系的:⑤康復學基礎教學團隊、⑥運動康復治療教學團隊、⑦運動康復生物力學與康復輔具教學團隊;運動心理學系的:⑧運動認知控制教學團隊;⑨康復心理與神經生物教學團隊。
四、研究平臺
運動科學學院主樓為科研樓,共四層;另有:傷骨科醫院、解剖樓,運動健身科學館,田徑館地下室等。
1.科研樓:包括三個研究中心,辦公區,實驗教室。一層,運動技能研究中心;二層,運動心理研究中心;三層,運動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
2.傷骨科醫院:運動醫學康復中心。
3.解剖樓:共兩層,解剖教學教室,標本展示廳,張匯蘭先生像。
4.運動健身科學館,建設主題是“運動讓生命更健康”。一樓為教育展示館;二樓為體質測試區;三樓為運動人體科學的實驗研究區。有高精度能量代謝艙、雙能X射線骨密度測試儀、等速肌力測試、三維人體掃描、高速跑臺等先進設備。地下室為動物實驗室。
5.田徑館地下室:包括高溫高濕實驗室、低氧實驗室、體育工程實驗室、應用機械實驗室。
五、教學、科研成果
學院將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緊密結合,高水平的學科建設促進了高質量的教學,兩者相輔相成。近年來獲得國家級、省部級教學成果獎6項,由陳佩杰教授率領的團隊完成的成果《結合國家重大需求:建立運動康復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獲2014年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
近三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研究經費總額達2000 多萬元。近三年,獲知識產權40項,授權發明專利13項。近五年,獲省部級獎項18項,其他科研成果獎12項。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EI刊源和國內重點核心期刊文章上百篇。參加國際會議和國內重要學術會議百余人次。
六、學生文化
學院現有本科生400余名,碩博士研究生250余名,秉承上海體育學院“身心一統、兼蓄競攀”的校訓,以培養“身心一統、德技相長、文理兼修、服務社會”的學生為目標,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學術和文化活動,力求促進創新思維、創新人才的培養,通過朋輩教育、團隊學習、社會實踐、服務社會、出國游學等途徑,提高專業素養,增強實踐技能。近年來,畢業生綜合就業率均在98%以上。
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考研聯系方式
上海市楊浦區長海路399 號 郵編:200438 總機:(86-21)65508900添加上海體育學院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上海體育學院考研分數線、上海體育學院報錄比、上海體育學院考研群、上海體育學院學姐、上海體育學院考研真題、上海體育學院專業目錄、上海體育學院排名、上海體育學院保研、上海體育學院公眾號、上海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上海體育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