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蘇州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蘇州科技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蘇州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

專業課資料

蘇州科技大學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蘇州科技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蘇州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土木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蘇州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蘇州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蘇州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蘇州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專業設置
 
 
 
 
 
 
土木工程(學制四年)
 
 
 
    專業性質:工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從事土木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監理及研究開發的高級專門人才。
 
    學生畢業后可應聘在房屋建筑、公路與城市道路、橋梁工程的設計單位、施工企業、監理咨詢和科研開發機構以及政府部門等單位,從事相關的設計、施工、管理、監理和研究開發等工作。
 
    主要課程: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房屋建筑學、土力學、基礎工程、土木工程材料、測量學、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鋼結構設計原理、橋梁設計、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建設項目質量與安全管理等。
 
    備注:1、本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和江蘇省特色專業;2、本專業為江蘇省優勢學科和重點學科;3、本專業具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及土木與建筑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4、本專業已通過住建部的教育評估復評。
 
 
 
工程管理(學制四年)
 
    專業性質:管理學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從事工程項目管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工程造價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學生畢業后可應聘在建設管理、建筑施工、房地產、工程咨詢和建設監理等單位,從事工程建設管理、施工項目管理、工程經濟分析與評價、房地產估價、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房地產經紀代理、物業管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
 
    工程力學、房屋建筑學、工程結構、建筑施工、工程經濟學、建設法規、管理信息系統、工程項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工程估價、工程項目采購管理、房地產開發管理等。
 
    備注:本專業已通過住建部的教育評估復評。
 
 
 
交通工程(學制四年)
 
    專業性質:工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從事交通管理與規劃、道路與橋梁設計、施工與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學生畢業后可在交通管理、規劃、設計、施工、教學、工程咨詢和建設監理等單位,從事交通規劃、交通管理、交通工程設施設計、工程可行性研究、道路與橋梁設計、施工、監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
 
    工程力學、測量學、交通系統分析、結構設計原理、交通工程基礎、交通規劃、交通管理與控制、交通計算機輔助設計、交通設計、交通安全學、道路工程經濟與管理、道路勘測設計、路基路面工程、橋梁工程、道路工程材料等。
 
 
 
工程力學(學制四年)
 
    專業性質:工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能夠在力學及相關學科領域從事教學、科研、技術和管理工作,或在土木工程及其它工程領域從事與力學問題相關的工程設計與分析、技術開發及技術管理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學生畢業后可應聘在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也可應聘在土木工程的設計、施工等單位,從事實驗分析、科學計算、軟件開發應用、設計和施工等工作。
 
    主要課程: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振動力學、流體力學、結構力學、有限單元法、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鋼結構設計原理、土力學與地基基礎、計算力學、數據結構等。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學制四年)
 
    專業性質:工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從事材料基礎研究和設計,材料生產與應用、產品開發和質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學生畢業后可應聘在材料生產企業、材料科研院所、施工、房地產開發等單位,從事材料的生產、設計、科研、產品開發與應用等方面的技術和管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
 
    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基礎、土木工程材料、材料測試與研究方法、混凝土學、陶瓷工藝學、膠凝材料及工藝學、材料結構與性能、功能材料、混凝土外加劑、復合材料原理、復合材料工藝學、復合材料聚合物基體、復合材料表面與界面等。
 
 
 
工程管理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教育部批準)
 
    中國蘇州科技學院(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N)
 
            http://www.usts.edu.cn,  http://web.usts.edu.cn
 
    英國格拉摩根大學(University of Glamorgan, UK)
 
            http://www.glam.ac.uk
 
    學    制:4年(3+1)
 
    培養目標:
 
    本項目培養具備建筑經濟與管理專業知識,具備土木工程技術與相關法律知識,系統掌握工程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手段,具有較強的綜合管理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國際工程建設領域的應用型高級管理人才。通過開發學生智力、實際應用能力和個人技巧,為其成為高級技術人員或特許建造師或建筑工程師或注冊估價師的職業生涯作好充分的準備。
 
    學生畢業后,可以在建筑施工企業、房地產企業、物業管理公司、工程咨詢和建設監理機構從事國際工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工作,也可在各級建設管理部門、教學和科研單位從事相關工作。
 
    主要課程:
 
    工程制圖基礎、工程力學、工程管理概論、應用統計、運籌學、財務分析與管理、經濟學基礎、程序設計語言(VFP)、管理信息系統、測量學與實踐、工程結構、建筑施工、建設法規、建筑設備、房屋建筑學、建筑材料、城市規劃原理、工程經濟學、工程估價、項目開發與評估、環境績效、工程地質與地基基礎、項目組織與規劃、生產管理、工程合同管理、房地產經濟學、房地產估價與實踐、物業規劃與管理、物業法律制度、項目與財務管理、建造法與仲裁爭議解決、建設管理、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財產管理、物權法、估價理論與實踐。
 
    畢業文憑:
 
    學生順利完成“工程管理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中國蘇州科技學院前三年的課程和最后一年在英國格拉摩根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習后,獲得由蘇州科技學院授予的本科畢業證書和授予的理學學士學位;蘇州科技學院認可學生在格拉摩根大學最后一年的學分,授予學生蘇州科技學院學士學位。如因簽證等因素無法在格拉摩根大學修讀學分的學生將繼續在蘇州科技學院進入第四年學習,完成規定學分、符合中國有關法律規定畢業的學生獲得甲方授予的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 
 
 
 
    備注:雙方學校工程管理專業均已分別通過“中國住建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專業評估委員會”和“英國特許建造學會(CIOB)”的學士學位評估,并簽署資格互認協議
 
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巖土工程方向)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專業代碼:   085213   
 
一、學科簡介
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巖土工程方向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于2011年開始招生。本方向在多年科研與教學工作的基礎上,已形成比較有特色的研究有:(1)、軟土地基處理應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2)、巖土體數值模擬技術的應用研究;(3)、淤泥或污泥處理技術與應用研究;(4)、道路設計理論與性能研究。本學科有包括江蘇省特聘教授在內的教授4人,副教授2人,其他專職教學研究人員3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5人、碩士生指導教師5人、已形成陣容比較整齊、中青年結合、結構較為合理的學科梯隊。近年來,已完成或在研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市廳級科研項目10余項,其他各類科研課題2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各類檢索論文20余篇,學術專著及參編教材多部。
本學科現擁有軟硬件配備齊全的土工綜合實驗室,配備先進設備的道路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省級力學實驗示范中心等;有研究生專用計算機房和教室,該學科有各種中外文圖書資料7.8萬冊、中外文學術期刊82種;院(系)計算中心有PKPM系列軟件、“橋梁博士” 、ANSYS、PLAXIS-3D、LS-DYNA、FLUSH、MTS等用于研究生及教師科研分析計算軟件。
 
二、培養目標
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巖土工程方向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土木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性學位,培養應用型、復合式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具體要求為:
1、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有科學嚴謹與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身心健康。
2、掌握所從事領域的基礎理論、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在領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獨立從事工程設計、工程實施、工程研究、工程開發、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強的讀、寫、聽、說能力。
 
三、研究方向
本方向的研究主要包括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及應用研究、巖土體數值模擬分析及應用、河道淤泥的處理技術及應用和道路設計理論與性能研究四個領域。
01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及應用研究
針對軟土地基承載力低、變形大等特點,開發水泥基輕質混合土技術,研究基于兩相體模型的強度分析理論、實用的設計計算方法與應用技術。
02巖土體數值模擬分析及應用
針對巖土體的離散性和復雜性,利用解析、試驗及模擬分析方法,研究巖土土質參數的變化規律、不同土類的本構關系、土-結構相互作用等課題及相應的工程應用問題。
03河道淤泥的處理技術及應用
基于河道淤泥的資源化利用目的,開發河道淤泥處理應用技術,研究處理后淤泥土的基本物理力學性質、工程穩定性及對環境影響等的分析評價方法。
04道路設計理論與性能研究
針對日益增長的交通和對環境的要求,開發研究新型環保、節能降耗的路面結構和材料,使路面結構和材料的設計滿足耐久、低碳、降耗和安全等要求。
 
四、學制與在校年限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3年。自入學到畢業、授予學位的年限不超過6學年。少數提前完成培養計劃的優秀研究生,經學校批準可提前畢業,但學習年限不少于2年。
 
五、培養方式
培養采用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必修環節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方式,實行導師負責制,倡導實行雙導師制,由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校內指導教師和校外指導教師聯合指導。同時注意發揮學科團隊集體培養的作用。
專業實踐是培養中的重要環節,鼓勵研究生到企業實習,實踐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專業實踐,應屆本科畢業生的專業實踐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年。
 
六、學分要求
1、課程分類
課程分為學位課、非學位課二個模塊,學位課由公共課、基礎理論課和專業技術課、實踐教學三個部分組成;非學位課由選修課和必修環節兩個部分組成。
2、總學分要求
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學習采用學分制。研究生學分的基本要求:總學分不少于34學分且不超過36學分,同時滿足公共課、基礎理論課和專業技術課、實踐教學、選修課和必修環節的學分要求;在中期考核之前,必須修完不少于20學分;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完成個人培養計劃規定的全部內容,并符合專業培養方案的規定。
 
七、課程設置與要求
(一)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表
類別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備注
1 2 3
學位課 公
課 10332004 基礎英語(一) 64 2 √     考試 公共課
7學分
10332005 基礎英語(二) 64 2 √ 考試
1033201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2 2 √    考試
10332015 自然辯證法概論 16 1 √ 考試
基礎
理論課和
專業技術課 08140201 計算方法 32 2 √ 考試 基礎理論課6學分
08140206 高等彈性力學 32 2 √ 考試
08140204 有限單元法 32 2 √ 考試
08140502 高等土力學 32 2 √ 考試 專業技術課4學分
08140234 高等基礎工程 32 2 √ 考試
實踐教學 10332021 專業實踐 6 考查 6學分
08140227 地基處理技術進展 32 2 √ 考試 4學分
08140225 巖土工程測試理論與監測 32 2 √ 考試
 
非學位課 選
課 公共選修課:詳見校研究生公共選修課目錄 選修課不少于5學分(可選擇1門校公共選修課)
08140101 巖土數值分析方法 32 2 √ 考試
08140102 軟土流變固結理論 32 2 √ 考試
08140203 塑性力學 32 2 √ 考試
08140103 城市地下工程 32 2 √ 考試
08140104 路基路面結構理論與力學分析 32 2 √ 考試
08140105 巖石力學 32 2 √ 考試
08140232 結構分析軟件 32 2 √ 考試
08140216 水泥基材料結構與性能研究 32 2 √ 考試
08140220 建筑材料物理化學 32 2 √ 考試
08140224 工程振動理論及其應用 32 2 √ 考試
08140217 高層建筑結構 32 2 √ 考試
08140237 數理統計 32 2 √ 考試
必修
環節 10332018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   1       考查 第3學
期開始
10332012 學術活動   1       考查
 
(二)課程要求
1、學生應按照課程選修表各類課程的要求,完成相應學分的課程學習。
2、以本科同等學歷或跨一級學科錄取的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補修本學科大學本科階段2門左右主干課程,補修課程列入個人培養計劃,只計成績,不計學分。
3、專業實踐的實踐內容可為工程設計、技術攻關、產品開發等。實踐應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一個工程項目或子項目的全過程。實踐結束后提交一份完整的實踐報告,報告應包含實踐目的、實踐時間、實踐內容、實踐成果及收獲等內容,由導師簽署意見后交學院存檔。
4、必修環節包括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和學術活動兩方面內容,共2學分。
(1)學位論文開題報告(1學分)
研究生必須較廣泛地閱讀中文和外文文獻,在導師指導下完成論文選題工作,并根據《蘇州科技大學關于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與開題報告的規定(試行)》的要求,進行論文開題。
(2)學術活動(1學分)
研究生要積極參加學術研討和學術報告會,以拓寬學術視野和了解學科前沿的發展。研究生應如實填寫學術活動報告表,交學院存檔。 
(三)教學安排
課程學習除專業實踐和必修環節外,原則上1年內完成。
 
八、中期考核
為保障培養質量,研究生須參加研究生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是研究生培養的主要環節,主要是對研究生德、智、體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考核合格者可進入碩士學位論文工作階段。具體按照《蘇州科技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辦法(試行)》執行。
 
九、學術成果
研究生在提出學位申請時,必須以第一作者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或以第二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第一作者為導師)。
同時,學術成果要求須符合《蘇州科技大學關于碩士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要求的規定》。
 
十、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論文的選題、開題、中期檢查、預答辯、評閱、答辯等環節。論文工作中的各環節須分別按照《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與開題報告的規定(試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中期檢查的規定(試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的規定(試行)》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試行)》等文件的相關規定執行。
1、論文選題
論文選題應選擇直接來源于工程實際或者具有明確的工程背景和應用價值的課題,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工程設計項目或技術改造項目,也可以是技術攻關研究專題,也可以是新的基礎或支護結構體系、新施工技術、新的地基處理技術及相應的設計方法、新的檢測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開發與應用。論文選題應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先進性和工作量,能體現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2、論文形式
(1)工程設計
(2)應用研究
3、論文答辯
碩士學位論文答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進行。
材料學專業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級學科名稱(代碼):  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  
二級學科名稱(代碼):     材料學(080502)    
 
一、學科簡介
材料學無機復合材料方向學術學位碩士學位研究生于2012年開始招生,本學科隸屬江蘇省優勢學科,依托江蘇省環境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與蘇州市環境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無機復合材料方向現有教授2人,并聘請國外學者兼職教授、副教授3人,博士學位獲得者3人。本方向研究固廢激活再生、道路新型功能材料、道路可持續再生材料;本方向還涉及物理與化學活化法激活工業廢渣的研究,機械力活化和化學活化對廢渣活性影響的系統研究,并對各種固體廢棄物在水泥基材料中及道路建筑材料中的應用研究提供重要理論支持。
本方向承擔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合作項目等十多項科研項目。近5年,獲江蘇省建設科技獎三等獎2項、蘇州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和蘇州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6項,發表學術論文近80篇,其中SCI、EI檢索十余篇。被引用380余次,被下載3700多次。
 
二、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適應我國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所需要的、在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創新意識、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熟悉本學科領域現狀與發展趨勢,掌握材料科學理論基礎和系統專業理論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材料制備、新材料的開發應用和解決與材料相關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技術與管理人才。
 
三、研究方向
01無機復合材料
無機復合材料方向包含無機廢渣活性激發技術和道路材料兩個方面。
(1)無機廢渣活性激發技術。研究固體廢棄物激活再生、水泥/混凝土微生物腐蝕控制技術及其相關基礎問題,并致力于產業化應用。
(2)道路材料。道路可持續再生材料的開發與研究;道路新型功能材料的開發與研究;固體廢棄物在道路建筑材料中的應用研究。
 
四、學習年限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3年。自入學到畢業、授予學位的年限不超過6學年。提前完成培養計劃的研究生,可申請提前答辯,但提前時間不超過1年;如遇特殊情況,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請,經導師同意、學院審核、研究生部批準,可適當延長學習時間。
 
五、培養方式
1、按照分類培養、創新模式的原則,實行導師負責制;同時,積極探索和實施學科團隊合作培養、校校聯合培養、產學研聯合培養、國際合作培養等模式。
2、培養采用系統理論學習和科學研究并重,課程、必修環節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既要充分發揮研究生導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積極發揮研究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創新氛圍,培養研究生獲取知識、更新知識、創新知識的能力。
 
六、學分要求
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學習采用學分制。研究生學分的基本要求:總學分不少于33學分,且不超過36學分,同時滿足公共課、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選修課和必修環節的學分要求;在中期考核之前必須修完不少于20學分;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完成個人培養計劃規定的全部內容,并符合專業培養方案的規定。
 
七、課程設置與要求
(一)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表
類別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備注
1 2 3
學位課 公
課 10332004 基礎英語(一) 64 2 √ 考試 公共課
7學分
10332005 基礎英語(二) 64 2 √ 考試
1033201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2 2 √ 考試
10332015 自然辯證法概論 16 1 √ 考試
學科
基礎
課 08050201 現代材料分析方法 32 2 √ 考試 學科基礎課6學分
08050202 材料科學基礎 32 2 √ 考試
08050203 材料物理化學 32 2 √ 考試
專業
基礎
課 08050204 納米材料結構與性能 32 2 √ 考試 專業基礎課9學分
08050207 材料表面與界面 32 2 √ 考試
08053001 固體物理基礎 32 2 √ 考試
08053002 水泥基復合材料技術 48 3 √ 考試
 
非學位課 選
課 公選課:詳見校研究生公共選修課目錄 公選課(含跨一級學科選修課)不少于2學分
08050209 功能高分子材料 32 2 √ 考試 專業選修課不少于
7學分
08050211 英文科技論文檢索與寫作 16 1 √ 考試
08050208 材料電化學 32 2 √ 考試
08053003 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32 2 √ 考試
08050213 超細微粒及制備技術 16 1 √ 考試
08053004 改性瀝青混合料 32 2 √ 考試
必修環節 10332012 學術活動 1 考查 必修環節
2學分
10332013 實踐活動 1 考查
(二)課程要求
學生應按照課程選修表各類課程的要求,完成相應學分的課程學習。
以本科同等學歷或跨一級學科錄取的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補修本學科大學本科階段2門左右主干課程,補修課程列入個人培養計劃,只計成績,不計學分。
必修環節包括學術活動和實踐活動兩方面內容,共2學分。
(1)學術活動(1學分)
研究生要積極參加學術研討和學術報告會,以拓寬學術視野和了解學科前沿的發展。研究生應如實填寫學術活動報告表,交學院存檔。 
(2)實踐活動(1學分)
實踐活動的內容除了各種形式的教學實踐之外,也可以參加本專業領域的應用實踐等活動。研究生應認真填寫實踐活動相關表格,交學院存檔。
(三)教學安排
課程學習除必修環節外,原則上在1年內完成。
 
八、學術成果要求
研究生在提出學位申請時,必須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或以第二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第一作者為導師),同時在普通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
同時,學術成果要求須符合《蘇州科技大學關于碩士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要求的規定》。
 
九、學位論文要求
1、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論文的選題、開題報告、中期檢查、預答辯、評閱、答辯等環節。論文工作中的各環節須分別按照《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與開題報告的規定(試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中期檢查的規定(試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的規定(試行)》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試行)》等文件的相關規定執行。
2、學位論文的選題應緊密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需求、圍繞重要的理論和學科前沿問題,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和學術理論意義;課題研究具有先進性、可行性,工作量和難易度適當;論文的質量須達到碩士學位論文水平要求。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在論文題目確定后,用于論文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論文書寫必須符合《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基本格式及相關要求》。
3、碩士學位論文答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進行。
 
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級學科名稱(代碼):  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  
二級學科名稱(代碼):                          
 
一、學科簡介
管理科學與工程——建設工程管理方向經過多年的積累,在“路網交通量預測及其交通適應性”、“建設領域合作伙伴模式”、“施工項目成本集成管理”、“工程合同體系管理”、“城市更新與房地產開發管理”等方面已形成研究特色,部分成果達到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
本學科方向目前有教授2人,副教授14人,5人有博士學位,已形成基礎扎實、人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近三年承擔各級各類課題30余項,發表論文6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1部,獲軟件專利1項。
本學科擁有①工程管理模擬實驗室,總建筑面積180㎡,擁有PK-PM施工管理軟件、建筑設計和規劃軟件、魯班工程算量軟件、房地產開發項目評估、建設項目經濟評價系統軟件以及普華工程項目管理軟件、工程量清單計價軟件、施工項目進度成本集成管理軟件等軟件系統。②交通管理仿真實驗室,總建筑面積120㎡,擁有Vissm交通模擬軟件、Trans CAD、Tran Star-交通管理軟件、交通信號模擬控制機、視頻交通數據采集儀(Solopro NC)等軟件系統和計算機硬件設施等。
擁有相關中英文圖書資料共計4萬余冊,分為校圖書館(42000余冊)和學院圖書資料室(2300余冊)兩部分;中英文學術期刊雜志共計160余種。
本學科方向在我校建設歷史長,學科工程背景基礎深厚、優勢顯著。江蘇省是我國的建設大省,蘇州市位于長三角的經濟發達地區,城市建設與房地產開發工程量大,建設企業云集,高層次建設工程管理人才行業需求迫切,需求量大。
 
二、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適應我國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所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創新意識、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熟悉本學科領域現狀與發展趨勢,掌握解決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實際問題的先進技術與方法,能獨立從事建筑與土木工程項目全過程管理、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分析與管理的復合應用型高層次管理人才。
三、研究方向
01 建設工程管理
建設工程管理方向包含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和建筑經濟與房地產管理兩個方面。
(1)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在工程建設合作模式、工程合同體系管理、成本控制、施工新工藝、道路項目可行性研究、路網規劃、交通運行組織優化等方面進行研究。
(2)建筑經濟與房地產管理
對房地產投資決策、市場分析與方案選擇理論與實踐、房地產開發項目的決策機制、城市傳統建筑資源與房地產業協調發展等方面開展研究。
 
四、學習年限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3年。自入學到畢業、授予學位的年限不超過6學年。提前完成培養計劃的研究生,可申請提前答辯,但提前時間不超過1年;如遇特殊情況,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請,經導師同意、學院審核、研究生部批準,可適當延長學習時間。
 
五、培養方式
1、按照分類培養、創新模式的原則,實行導師負責制;同時,積極探索和實施學科團隊合作培養、校校聯合培養、產學研聯合培養、國際合作培養等模式。
2、培養采用系統理論學習和科學研究并重,課程、必修環節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既要充分發揮研究生導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積極發揮研究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創新氛圍,培養研究生獲取知識、更新知識、創新知識的能力。
 
六、學分要求
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學習采用學分制。研究生學分的基本要求:總學分不少于33學分,且不超過36學分,同時滿足公共課、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選修課和必修環節的學分要求;在中期考核之前必須修完不少于20學分;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完成個人培養計劃規定的全部內容,并符合專業培養方案的規定。
 
七、課程設置與要求
(一)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表
類別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備注
1 2 3
學位課 公
課 10332004 基礎英語(一) 64 2 √ 考試 公共課
7學分
10332005 基礎英語(二) 64 2 √ 考試
1033201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2 2 √ 考試
10332015 自然辯證法概論 16 1 √ 考試
學科基礎課 12013001 最優化理論與方法 48 3 √ 考試 學科基礎課7學分
12013002 高級管理學 32 2 √ 考試
12013003 現代經濟學 32 2 √ 考試
專業基礎課 12013004 技術經濟分析原理與方法 32 2 √ 考試 專業基礎課8學分
12013005 管理決策信息系統 32 2 √ 考試
12013006 現代項目管理理論和方法 32 2 √ 考試
12013007 數據分析與處理 32 2 √ 考試
 
非學位課 選修課 公選課:詳見校研究生公共選修課目錄
 
公選課(含跨一級學科選修課)不少于2學分
08130312 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 16 1 √ 考試
12013010 土木工程技術前沿 16 1 √ 考試
12013011 數值計算 32 2 √ 考試
12013012 工程項目成本計劃與控制 32 2 √ 考試 專業選修課不少于
7學分
12013013 工程合同管理 32 2 √ 考試
12013014 工程項目質量與安全管理 32 2 √ 考試
12013015 房地產項目投資決策與分析 32 2 √ 考試
12013016 現代企業管理理論與方法 32 2 √ 考試
12013017 交通規劃理論 32 2 √ 考試
12013018 道路交通管理與控制 32 2 √ 考試
12013019 軟件應用 32 2 √ 考試
必修環節 10332012 學術活動 1 考查 必修環節2學分
10332013 實踐活動 1 考查
(二)課程要求
學生應按照課程選修表各類課程的要求,完成相應學分的課程學習。
以本科同等學歷或跨一級學科錄取的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補修本學科大學本科階段2門左右主干課程,補修課程列入個人培養計劃,只計成績,不計學分。
必修環節包括學術活動和實踐活動兩方面內容,共2學分。
(1)學術活動(1學分)
研究生要積極參加學術研討和學術報告會,以拓寬學術視野和了解學科前沿的發展。研究生應如實填寫學術活動報告表,交學院存檔。 
(2)實踐活動(1學分)
實踐活動的內容除了各種形式的教學實踐之外,也可以參加本專業領域的應用實踐等活動。研究生應認真填寫實踐活動相關表格,交學院存檔。
(三)教學安排
課程學習除必修環節外,原則上在1年內完成。
 
八、學術成果要求
研究生在提出學位申請時,必須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或以第二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第一作者為導師),同時在普通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
同時,學術成果要求須符合《蘇州科技大學關于碩士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要求的規定》。
 
九、學位論文要求
1、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論文的選題、開題報告、中期檢查、預答辯、評閱、答辯等環節。論文工作中的各環節須分別按照《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與開題報告的規定(試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中期檢查的規定(試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的規定(試行)》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試行)》等文件的相關規定執行。
2、學位論文的選題應緊密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需求、圍繞重要的理論和學科前沿問題,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和學術理論意義;課題研究具有先進性、可行性,工作量和難易度適當;論文的質量須達到碩士學位論文水平要求。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在論文題目確定后,用于論文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論文書寫必須符合《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基本格式及相關要求》。
3、碩士學位論文答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進行。
 
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級學科名稱(代碼):      土木工程(0814)      
二級學科名稱(代碼):   橋梁與隧道工程(081406)  
 
一、學科簡介
橋梁與隧道工程學科于2011年6月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本學科以橋梁結構設計理論與應用、橋梁健康監測與抗震為主要研究方向,以橋梁損傷識別與健康監測、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梁橋、梁-拱組合結構橋、橋梁振動與控制等為研究特色。
本學科共有教師1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學位6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7人。學科帶頭人田石柱教授科研成果突出,學術造詣深,具有多年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的經驗。
近年來,橋梁與隧道學科承擔的科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7項,省部級項目11項、市廳級10余項,橫向項目若干項,擁有各類科研經費近700萬元,發表研究論文170余篇,其中SCI、EI等高水平論文24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市廳級5項,專利2項。
本學科以江蘇省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為研究依托基地。實驗室總面積3600㎡、科研辦公用房2480㎡、實驗大廳800㎡、模型試件加工場地260㎡。擁有雙通道試驗加載系統、MTS電液伺服試驗系統和并行計算機系統等大型設備,總值達2230多萬元。有MIDAS、ABAQUS、ANSYS、橋梁博士、SAP2000等大型計算軟件。該學科擁有各種中外文圖書資料4萬余冊、中外文學術期刊80余種、擁有ASCE、ELSVIER等數據庫。
 
二、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和復合型的學術人才。具體要求如下: 
1、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紀守法,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學術修養;
2、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或獨立擔負技術工作的實踐能力;
3、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強的讀、寫、聽、說能力。
三、研究方向
01 橋梁結構設計理論與應用
主要研究內容:鋼-混組合結構橋梁、橋梁施工仿真、大跨橋梁結構、橋梁柔性墩柱、拱橋及梁-拱組合體系橋的分析理論。
02 橋梁健康監測與抗震
主要研究內容:橋梁結構健康監測、橋梁損傷識別、橋梁檢測與加固、鋼橋疲勞監測與評估、橋梁振動與控制、橋梁結構抗震。
 
四、學習年限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3年。自入學到畢業、授予學位的年限不超過6學年。提前完成培養計劃的研究生,可申請提前答辯,但提前時間不超過1年;如遇特殊情況,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請,經導師同意、學院審核、研究生部批準,可適當延長學習時間。
 
五、培養方式
1、按照分類培養、創新模式的原則,實行導師負責制;同時,積極探索和實施學科團隊合作培養、校校聯合培養、產學研聯合培養、國際合作培養等模式。
2、培養采用系統理論學習和科學研究并重,課程、必修環節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既要充分發揮研究生導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積極發揮研究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創新氛圍,培養研究生獲取知識、更新知識、創新知識的能力。
 
六、學分要求
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學習采用學分制。研究生學分的基本要求:總學分不少于34學分,且不超過36學分,同時滿足公共課、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選修課和必修環節的學分要求;在中期考核之前必須修完不少于20學分;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完成個人培養計劃規定的全部內容,并符合專業培養方案的規定
 
 
 
 
七、課程設置與要求
(一)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表
類別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備注
1 2 3
學位課 公
課 10332004 基礎英語(一) 64 2 √     考試 公共課
7學分
10332005 基礎英語(二) 64 2   √   考試
1033201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2 2 √     考試
10332015 自然辯證法概論 16 1 √ 考試
學科基礎課 08140201 計算方法 32 2 √ 考試 學科基礎課8學分 
08140204 有限單元法 32 2 √ 考試
08140205 結構動力學 32 2 √ 考試
08140206 高等彈性力學 32 2 √ 考試
專業基礎課 08140618 高等混凝土結構原理 32 2 √ 考試 專業基礎課8學分
08140602 高等橋梁設計 32 2 √ 考試
08140619 橋梁抗震與抗風 32 2 √ 考試
08140228 結構實驗技術 32 2 √ 考試
 
非學位課 選修課 公選課:詳見校研究生公共選修課目錄 公選課(含跨一級學科選修課)不少于2學分
08140203 塑性力學 32 2 √ 考試
08140232 結構分析軟件 32 2 √ 考試 專業選修課不少于
7學分
08140615 大跨拱橋設計 32 2 √ 考試
08140234 高等基礎工程 32 2 √ 考試
08140231 結構損傷識別與健康監測 32 2 √ 考試
08140604 鋼橋及組合結構橋梁設計 32 2 √ 考試
08140229 結構隔震與耗能減震 32 2 √ 考試
08140620 纜索橋梁結構 32 2 √ 考試
08140617 大跨橋梁施工控制 32 2 √ 考試
08140610 橋梁病害診斷與加固設計 16 1 √ 考試
必修環節 10332012 學術活動 1     考查 必修環節2學分 
10332013 實踐活動 1     考查
(二)課程要求
學生應按照課程選修表各類課程的要求,完成相應學分的課程學習。
以本科同等學歷或跨一級學科錄取的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補修本學科大學本科階段2門左右主干課程,補修課程列入個人培養計劃,只計成績,不計學分。
必修環節包括學術活動和實踐活動兩方面內容,共2學分。
(1)學術活動(1學分)
研究生要積極參加學術研討和學術報告會,以拓寬學術視野和了解學科前沿的發展。研究生應如實填寫學術活動報告表,交學院存檔。 
(2)實踐活動(1學分)
實踐活動的內容除了各種形式的教學實踐之外,也可以參加本專業領域的應用實踐等活動。研究生應認真填寫實踐活動相關表格,交學院存檔。
(三)教學安排
課程學習除必修環節外,原則上在1年內完成。
 
八、學術成果要求
研究生在提出學位申請時,必須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或以第二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第一作者為導師),同時在普通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
同時,學術成果要求須符合《蘇州科技大學關于碩士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要求的規定》。
 
九、學位論文要求
1、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論文的選題、開題報告、中期檢查、預答辯、評閱、答辯等環節。論文工作中的各環節須分別按照《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與開題報告的規定(試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中期檢查的規定(試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的規定(試行)》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試行)》等文件的相關規定執行。
2、學位論文的選題應緊密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需求、圍繞重要的理論和學科前沿問題,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和學術理論意義;課題研究具有先進性、可行性,工作量和難易度適當;論文的質量須達到碩士學位論文水平要求。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在論文題目確定后,用于論文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論文書寫必須符合《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基本格式及相關要求》。
3、碩士學位論文答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進行。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專業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級學科名稱(代碼):             土木工程(0814)         
二級學科名稱(代碼):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081405)   
 
一、學科簡介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學科于2006年1月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于2006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該學科為校重點學科,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近場波動數值模擬及其工程應用;工程結構抗震、抗風與抗火等。
本學科有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近年來承擔國家級項目10項、省部級項目20多項;發表論文150余篇,有40余篇被SCI、EI、ISTP等收錄。
本學科以江蘇省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為依托,有實驗室面積近2800㎡,擁有雙通道結構試驗儀SC6000、電液伺服萬能試驗機、結構抗火實驗爐、并行計算機系統等大型設備;另外還有ANSYS、LS-DYNA、PLAXIS 3D軟件包、FLUSH等大型計算軟件。
 
二、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學術學位、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具體要求如下: 
1、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紀守法,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學術修養;
2、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或獨立擔負技術工作的實踐能力;
3、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強的讀、寫、聽、說能力。
 
三、研究方向
01 工程結構抗震、抗風與抗火 
鋼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高層建筑和高聳結構的抗風設計;工程結構的抗火性能及設計理論;結構抗震試驗方法;結構振動控制;結構健康監測。
02 近場波動數值模擬及土-結構動力相互作用
近斷層強震動的模擬;局部場地對地震動的影響;地震動空間相關性;地震或風作用下高層建筑的土-結構相互作用分析。
 
四、學習年限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3年。自入學到畢業、授予學位的年限不超過6學年。提前完成培養計劃的研究生,可申請提前答辯,但提前時間不超過1年;如遇特殊情況,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請,經導師同意、學院審核、研究生部批準,可適當延長學習時間。
 
五、培養方式
1、按照分類培養、創新模式的原則,實行導師負責制;同時,積極探索和實施學科團隊合作培養、校校聯合培養、產學研聯合培養、國際合作培養等模式。
2、培養采用系統理論學習和科學研究并重,課程、必修環節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既要充分發揮研究生導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積極發揮研究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創新氛圍,培養研究生獲取知識、更新知識、創新知識的能力。
 
六、學分要求
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學習采用學分制。研究生學分的基本要求:總學分不少于32學分,且不超過36學分,同時滿足公共課、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選修課和必修環節的學分要求;在中期考核之前必須修完不少于20學分;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完成個人培養計劃規定的全部內容,并符合專業培養方案的規定。
 
七、課程設置與要求
(一)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表
類別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備注
1 2 3
學位課 公
課 10332004 基礎英語(一) 64 2 √     考試 公共課
7學分
10332005 基礎英語(二) 64 2   √   考試
1033201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2 2 √     考試
10332015 自然辯證法概論 16 1 √ 考試
學科基礎課 08140201 計算方法 32 2 √ 考試 不少于
6學分 
08140204 有限單元法 32 2 √ 考試
08140205 結構動力學 32 2 √ 考試
08140206 高等彈性力學 32 2 √ 考試
專業基礎課 08140209 工程地震與結構抗震 48 3 √ 考試 不少于
8學分 
08140208 高等鋼筋混凝土結構 48 3 √ 考試
08140228 結構實驗技術 32 2 √ 考試
08140502 高等土力學 32 2 √ 考試
 
非學位課 選修課 公選課:詳見校研究生公共選修課目錄 公選課(含跨一級學科選修課)不少于2學分
08140203 塑性力學 32 2 √ 考試
08140215 混凝土結構非線性分析 48 3 √ 考試 不少于
7學分
08140504 結構風振 32 2 √ 考試
08140101 巖土數值分析方法 32 2 √ 考試
08140217 高層建筑結構 32 2 √ 考試
08140615 大跨拱橋設計 32 2 √ 考試
08140232 結構分析軟件 32 2 √ 考試
08140508 土-結構動力相互作用分析軟件 32 2 √ 考試
08140222 結構加固設計與應用 32 2 √ 考試
08140225 巖土工程測試理論與監測 32 2 √ 考試
08140234 高等基礎工程 32 2 √ 考試
08140229 結構隔震與耗能減震 32 2 √ 考試
08140231 結構損傷識別與健康監測 32 2 √ 考試
08140503 結構抗火性能及其計算 32 2 √ 考試
必修環節 10332012 學術活動   1       考查 必修環節
2學分 
10332013 實踐活動   1       考查
(二)課程要求
學生應按照課程選修表各類課程的要求,完成相應學分的課程學習。
以本科同等學歷或跨一級學科錄取的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補修本學科大學本科階段2門左右主干課程,補修課程列入個人培養計劃,只計成績,不計學分。
必修環節包括學術活動和實踐活動兩方面內容,共2學分。
(1)學術活動(1學分)
研究生要積極參加學術研討和學術報告會,以拓寬學術視野和了解學科前沿的發展。研究生應如實填寫學術活動報告表,交學院存檔。 
(2)實踐活動(1學分)
實踐活動的內容除了各種形式的教學實踐之外,也可以參加本專業領域的應用實踐等活動。研究生應認真填寫實踐活動相關表格,交學院存檔。
(三)教學安排
課程學習除必修環節外,原則上在1年內完成。
 
八、學術成果要求
研究生在提出學位申請時,必須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或以第二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第一作者為導師),同時在普通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
同時,學術成果要求須符合《蘇州科技大學關于碩士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要求的規定》。
 
九、學位論文要求
1、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論文的選題、開題報告、中期檢查、預答辯、評閱、答辯等環節。論文工作中的各環節須分別按照《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與開題報告的規定(試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中期檢查的規定(試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的規定(試行)》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試行)》等文件的相關規定執行。
2、學位論文的選題應緊密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需求、圍繞重要的理論和學科前沿問題,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和學術理論意義;課題研究具有先進性、可行性,工作量和難易度適當;論文的質量須達到碩士學位論文水平要求。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在論文題目確定后,用于論文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論文書寫必須符合《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基本格式及相關要求》。
3、碩士學位論文答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進行。
結構工程專業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級學科名稱(代碼):   土木工程(0814)   
二級學科名稱(代碼):   結構工程(081402)  
 
一、學科簡介
結構工程學科于2003年9月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于200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該學科為江蘇省重點學科,以江蘇省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為主要實驗依托基地。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鋼結構理論及其應用、混凝土結構與組合結構理論及其應用、多高層建筑結構抗震等。
本學科擁有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5人,其中教授12人,2人被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被評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學科帶頭人顧強教授、何若全教授等是國內著名的結構工程學科領域的專家,科研成果突出,學術造詣深,具有多年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的經驗。
近年來結構工程學科承擔的科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和市廳級等科研項目10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0余篇;獲市廳級以上科技獎勵8項。 
本學科現有實驗室面積2635㎡,其中結構實驗大廳1128 ㎡,儀器設備總值1119.12萬元;有研究生專用計算機房和教室,并有用于大型復雜結構動力分析的并行計算機系統;該學科有各種中外文圖書資料7.8萬冊、中外文學術期刊82種;院(系)計算中心有PKPM系列軟件、“橋梁博士” 、ANSYS、LS-DYNA、FLUSH、MTS等用于研究生及教師科研分析計算軟件。
 
二、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學術學位、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具體要求如下: 
1、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紀守法,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學術修養;
2、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或獨立擔負技術工作的實踐能力;
3、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強的讀、寫、聽、說能力。
 
三、研究方向
01鋼結構理論及其應用
鋼結構的新型結構體系、構件、連接節點的研究,鋼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和性能化抗震設計理論與方法。
02混凝土結構與組合結構理論及其應用
混凝土結構與組合結構的新型結構體系、構件、連接節點的研究,混凝土結構與組合結構的抗震設計理論和方法。
03多高層建筑結構抗震 
多高層建筑結構的結構體系和構建的抗震設計理論與設計方法。
04工程結構加固設計理論與技術
現有鋼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和鋼結構的加固設計理論、設計方法和試驗研究。
 
四、學習年限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3年。自入學到畢業、授予學位的年限不超過6學年。提前完成培養計劃的研究生,可申請提前答辯,但提前時間不超過1年;如遇特殊情況,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請,經導師同意、學院審核、研究生部批準,可適當延長學習時間。
 
五、培養方式
1、按照分類培養、創新模式的原則,實行導師負責制;同時,積極探索和實施學科團隊合作培養、校校聯合培養、產學研聯合培養、國際合作培養等模式。
2、培養采用系統理論學習和科學研究并重,課程、必修環節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既要充分發揮研究生導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積極發揮研究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創新氛圍,培養研究生獲取知識、更新知識、創新知識的能力。
 
六、學分要求
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學習采用學分制。研究生學分的基本要求:總學分不少于34學分,且不超過36學分,同時滿足公共課、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選修課和必修環節的學分要求;在中期考核之前必須修完不少于20學分;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完成個人培養計劃規定的全部內容,并符合專業培養方案的規定。
 
七、課程設置與要求
(一)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表
類別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備注
1 2 3
學位課 公
課 10332004 基礎英語(一) 64 2 √     考試 公共課
7學分
10332005 基礎英語(二) 64 2   √   考試
1033201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2 2 √     考試
10332015 自然辯證法概論 16 1 √ 考試
學科基礎課 08140206 高等彈性力學 32 2 √ 考試 學科基礎課8學分
08140204 有限單元法 32 2 √ 考試
08140205 結構動力學 32 2 √ 考試
08140201 計算方法 32 2 √ 考試
專業基礎課 08140208 高等鋼筋混凝土結構 48 3 √ 考試 方向2、3、4,8學分;組合結構可作為方向1選修課
08140215 混凝土結構非線性分析 48 3 √ 考試
08140219 組合結構 32 2 √ 考試
08140212 結構穩定 48 3 √ 考試 方向1
8學分
08140210 高等鋼結構 48 3 √ 考試
08140235 鋼結構材料性能 32 2 √ 考試
 
非學位課 選修課 公選課:詳見校研究生公共選修課目錄 公選課(含跨一級學科選修課)不少于2學分
08140203 塑性力學 32 2 √ 考試
08140228 結構實驗技術 32 2 √ 考試
 
專業選修課不少于
7學分
08140213 薄壁構件 24 1.5 √ 考試
08140217 高層建筑結構 32 2 √ 考試
08140207 專業外語 32 1 √ 考試
08140232 結構分析軟件 32 2 √ 考試
08140221 預應力混凝土理論與施工技術 32 2 √ 考試
08140222 結構加固設計與應用 32 2 √ 考試
08140224 工程振動理論及其應用 32 2 √ 考試
08140236 工程地震 32 2 √ 考試
08140229 結構隔震與耗能減震 32 2 √ 考試
08140231 結構損傷識別與健康監測 32 2 √ 考試
08140503 結構抗火性能及其計算 32 2 √ 考試
必修環節 10332012 學術活動   1       考查 必修環節
2學分 
10332013 實踐活動   1       考查
 
(二)課程要求
學生應按照課程選修表各類課程的要求,完成相應學分的課程學習。
以本科同等學歷或跨一級學科錄取的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補修本學科大學本科階段2門左右主干課程,補修課程列入個人培養計劃,只計成績,不計學分。
必修環節包括學術活動和實踐活動兩方面內容,共2學分。
(1)學術活動(1學分)
研究生要積極參加學術研討和學術報告會,以拓寬學術視野和了解學科前沿的發展。研究生應如實填寫學術活動報告表,交學院存檔。 
(2)實踐活動(1學分)
實踐活動的內容除了各種形式的教學實踐之外,也可以參加本專業領域的應用實踐等活動。研究生應認真填寫實踐活動相關表格,交學院存檔。
(三)教學安排
課程學習除必修環節外,原則上在1~1.5年內完成。
 
八、學術成果要求
研究生在提出學位申請時,必須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或以第二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第一作者為導師),同時在普通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
同時,學術成果要求須符合《蘇州科技大學關于碩士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要求的規定》。
 
九、學位論文要求
1、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論文的選題、開題報告、中期檢查、預答辯、評閱、答辯等環節。論文工作中的各環節須分別按照《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與開題報告的規定(試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中期檢查的規定(試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的規定(試行)》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試行)》等文件的相關規定執行。
2、學位論文的選題應緊密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需求、圍繞重要的理論和學科前沿問題,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和學術理論意義;課題研究具有先進性、可行性,工作量和難易度適當;論文的質量須達到碩士學位論文水平要求。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在論文題目確定后,用于論文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論文書寫必須符合《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基本格式及相關要求》。
3、碩士學位論文答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進行。
巖土工程專業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級學科名稱(代碼):    土木工程(0814)  
二級學科名稱(代碼):   巖土工程(081401)  
 
一、學科簡介
本學科在多年科研與教學工作的基礎上,已形成比較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有:(1)、軟土地基處理應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2)、巖土體數值模擬技術的應用研究;(3)、淤泥或污泥處理技術與應用研究;(4)、道路設計理論與性能研究。本學科有包括江蘇省特聘教授在內的教授4人,副教授2人,其他專職教學研究人員3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5人、碩士生指導教師5人、已形成陣容比較整齊、中青年結合、結構較為合理的學科梯隊。近年來,已完成或在研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市廳級科研項目10余項,其他各類科研課題2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各類檢索論文20余篇,學術專著及參編教材多部。
本學科現擁有軟硬件配備齊全的土工綜合實驗室,配備先進設備的道路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省級力學實驗示范中心等;有研究生專用計算機房和教室,該學科有各種中外文圖書資料7.8萬冊、中外文學術期刊82種;院(系)計算中心有PKPM系列軟件、“橋梁博士” 、ANSYS、PLAXIS-3D、LS-DYNA、FLUSH、MTS等用于研究生及教師科研分析計算軟件。
 
二、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學術學位、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具體要求如下: 
1、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紀守法,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學術修養;
2、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或獨立擔負技術工作的實踐能力;
3、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強的讀、寫、聽、說能力。
 
三、研究方向
01軟土地基處理及技術應用
針對軟土地基承載力低、變形大等特點,開發水泥基輕質混合土技術,研究基于兩相體模型的強度分析理論、實用的設計計算方法與應用技術。
02巖土體數值模擬分析及應用
針對巖土體的離散性和復雜性,利用解析、試驗及模擬分析方法,研究巖土土質參數的變化規律、不同土類的本構關系、土-結構相互作用等課題及相應的工程應用問題。
03河道淤泥的處理技術及應用
基于河道淤泥的資源化利用目的,開發河道淤泥處理應用技術,研究處理后淤泥土的基本物理力學性質、工程穩定性及對環境影響等的分析評價方法。
04道路設計理論與性能研究
針對日益增長的交通及其對環境的要求,開發研究新型環保、節能降耗的路面結構和材料,使路面結構和材料的設計滿足耐久、低碳、降耗和安全等要求。
 
四、學習年限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3年。自入學到畢業、授予學位的年限不超過6學年。提前完成培養計劃的研究生,可申請提前答辯,但提前時間不超過1年;如遇特殊情況,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請,經導師同意、學院審核、研究生部批準,可適當延長學習時間。
 
五、培養方式
1、按照分類培養、創新模式的原則,實行導師負責制;同時,積極探索和實施學科團隊合作培養、校校聯合培養、產學研聯合培養、國際合作培養等模式。
2、培養采用系統理論學習和科學研究并重,課程、必修環節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既要充分發揮研究生導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積極發揮研究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創新氛圍,培養研究生獲取知識、更新知識、創新知識的能力。
 
六、學分要求
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學習采用學分制。研究生學分的基本要求:總學分不少于34學分,且不超過36學分,同時滿足公共課、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選修課和必修環節的學分要求;在中期考核之前必須修完不少于20學分;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完成個人培養計劃規定的全部內容,并符合專業培養方案的規定。
七、課程設置與要求
(一)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表
類別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備注
1 2 3
學位課 公
課 10332004 基礎英語(一) 64 2 √     考試 公共課
7學分
10332005 基礎英語(二) 64 2   √   考試
1033201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2 2 √     考試
10332015 自然辯證法概論 16 1 √ 考試
學科基礎課 08140201 計算方法 32 2 √ 考試 學科基礎課8學分 
08140204 有限單元法 32 2 √ 考試
08140205 結構動力學 32 2 √ 考試
08140206 高等彈性力學 32 2 √ 考試
專業基礎課 08140502 高等土力學 32 2 √ 考試 專業基礎課8學分
08140234 高等基礎工程 32 2 √ 考試
08140101 巖土數值分析方法 32 2 √ 考試
08140102 軟土流變固結理論 32 2 √ 考試
非學位課 選
課 公選課:詳見校研究生公共選修課目錄 公選課(含跨一級學科選修課)不少于2學分
08140203 塑性力學 32 2 √ 考試
08140227 地基處理技術進展 32 2 √ 考試 專業選修課不少于
7學分
08140225 巖土工程測試理論與監測 32 2 √ 考試
08140220 建筑材料物理化學 32 2 √ 考試
08140216 水泥基材料結構與性能研究 32 2 √ 考試
08140103 城市地下工程 32 2 √ 考試
08140104 路基路面結構理論與力學分析 32 2 √ 考試
08140105 巖石力學 32 2 √ 考試
08140221 預應力混凝土理論與施工技術 32 2 √ 考試
08140232 結構分析軟件 32 2 √ 考試
08140217 高層建筑結構 32 2 √ 考試
08140222 結構加固設計與應用 32 2 √ 考試
08140224 工程振動理論及其應用 32 2 √ 考試
08140237 數理統計 32 2 √ 考試
必修環節 10332012 學術活動   1       考查 必修環節
2學分 
10332013 實踐活動   1       考查
 
(二)課程要求
學生應按照課程選修表各類課程的要求,完成相應學分的課程學習。
以本科同等學歷或跨一級學科錄取的研究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補修本學科大學本科階段2門左右主干課程,補修課程列入個人培養計劃,只計成績,不計學分。
必修環節包括學術活動和實踐活動兩方面內容,共2學分。
(1)學術活動(1學分)
研究生要積極參加學術研討和學術報告會,以拓寬學術視野和了解學科前沿的發展。研究生應如實填寫學術活動報告表,交學院存檔。 
(2)實踐活動(1學分)
實踐活動的內容除了各種形式的教學實踐之外,也可以參加本專業領域的應用實踐等活動。研究生應認真填寫實踐活動相關表格,交學院存檔。
(三)教學安排
課程學習除必修環節外,原則上在1年內完成。
 
八、學術成果要求
研究生在提出學位申請時,必須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或以第二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第一作者為導師),同時在普通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
同時,學術成果要求須符合《蘇州科技大學關于碩士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要求的規定》。
 
九、學位論文要求
1、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論文的選題、開題報告、中期檢查、預答辯、評閱、答辯等環節。論文工作中的各環節須分別按照《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與開題報告的規定(試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中期檢查的規定(試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的規定(試行)》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試行)》等文件的相關規定執行。
2、學位論文的選題應緊密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需求、圍繞重要的理論和學科前沿問題,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和學術理論意義;課題研究具有先進性、可行性,工作量和難易度適當;論文的質量須達到碩士學位論文水平要求。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在論文題目確定后,用于論文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論文書寫必須符合《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基本格式及相關要求》。
3、碩士學位論文答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和《蘇州科技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進行。
 
土木工程學院簡介
 
 
 
  
 
 
 
 
蘇州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始建于1985年,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953年原建設部直屬的蘇州建筑工程學校,是學校教學和研究實力最強的學院之一。中國科學院周錫元院士、中國工程院葉可明院士等是學院的杰出校友代表。
 
 
 
 
學院設有建筑工程系、工程管理系、道路橋梁與交通工程系、工程力學系、材料工程教研室和土木工程實驗中心等6個教學單位,擁有江蘇省高校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鋼結構研究所、工程教育研究所、房地產研究所、國際工程管理研究所和道路工程研究中心等6個研究咨詢機構。
 
 
 
學院現有教職工144人,其中專任教師 114人。教師中,有教授 23人,副教授 42人;博士生導師 6 人,碩士生導師 5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人數的59% ;有 “全國優秀教師”1人、國家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 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 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4人、江蘇省“333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6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13人;鋼結構團隊是江蘇省優秀科技創新團隊和優秀教學團隊;2011年和2013年分別獲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各 1 項,2014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1 項。
 
 
 
學院設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力學、交通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目前在校本科生1800余名。其中,土木工程專業于2005年、2010年和2015年通過國家專業教育評估,2006年起在江蘇省以“本一”批次招生,是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教育部“十二五”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09年被確定為江蘇省特色專業,2011年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土木類專業于2011年被確定為江蘇省重點建設專業,土木工程專業于2015年獲批江蘇省品牌專業,2015年經教育部批準增設土木工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工程管理于2005年、2010年和2015年通過國家專業教育評估,2007年被確定為校特色專業,2011年經教育部批準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院擁有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江蘇省高校土木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和江蘇省高校力學實驗教學中心等實踐教育平臺。
 
 
 
土木工程學科具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目前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巖土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建設工程管理方向)和材料學(無機復合材料方向)等6個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在校碩士研究生360余名。土木工程學科于2011年被遴選為江蘇省首批優勢學科、于2014年被遴選為江蘇省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二期項目重點序列學科、于2018年被遴選為江蘇省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三期項目,2015年在江蘇省一級學科碩士點評估中獲評優秀等第、2017年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B-等第;結構工程實驗室是江蘇省重點實驗室。
 

  2018年土木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基本分數要求

  (1)學術學位:按照國家分數線。

  (2)專業學位: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085213)巖土工程專業:總分為280分,結構工程專業:總分為275分,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和建筑經濟與管理專業:總分為300分,其他各單科按照國家工學類分數線。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085213)其他專業:按照國家分數線。包括:橋梁與隧道工程、建筑材料、建筑與土木工程(非全日制)。

添加蘇州科技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蘇州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蘇州科技大學報錄比、蘇州科技大學考研群、蘇州科技大學學姐、蘇州科技大學考研真題、蘇州科技大學專業目錄、蘇州科技大學排名、蘇州科技大學保研、蘇州科技大學公眾號、蘇州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蘇州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蘇州科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蘇州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

    購買流程

    找到要考的專業或資料

    方法一:選擇學校->學院->專業

    方法二:查找功能

    點擊瀏覽招生簡章+資料詳情

    通過招生簡章了解本專業需要的資料

    查看資料詳情了解資料要點

    點擊購買或加入購物車

    支付方式:支付寶

    填寫付款信息并付款

    請確認聯系人、聯系方式和收貨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貨,可查詢快遞信息

    若有疑問,可聯系在線學姐

    學姐聯系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 | 欧美成人专区 |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 国产一级片免费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2022 | 国产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 | 亚洲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免费a级毛片网站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 狼伊千合综网中文 | 成人a影片在线观看 | 色吊丝在线观看国产 |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男人的天堂 | 欧美激情免费观看一区 | 俄罗斯一级成人毛片 | 日韩1级片| 美女美女大片黄a大片 | 国产一区亚洲欧美成人 | 91视频久久久久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 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 第1页 | 大尺度福利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 在线观看国产一级强片 | 美女被拍拍拍拍拍拍拍拍 | 高清欧美性xxxx成熟 | 国产成人a一区二区 |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片 | 最近中文字幕精彩视频 | 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办公室 | 亚洲成年网| 免费又黄又爽视频 | 色怡红院 | 久操福利视频 | 欧美在线 | 亚洲 | 欧美的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 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