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天津科技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天津科技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天津科技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天津科技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天津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天津科技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天津科技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天津科技大學考研難嗎]
[天津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天津科技大學考研群]
[天津科技大學研究生學費]
[天津科技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天津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天津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天津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天津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天津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機器人工程簡介
機器人工程專業
Robot Engineering
發布日期:2019-05-05
機器人工程是響應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特色專業,是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感知與認知科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跨學科專業。本專業現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碩士點,具有從本科生到研究生的一體化培養體系。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和科學文化素養、具備良好的社會責任感,掌握扎實的數學、自然科學基礎和機器人工程專業知識,具備良好的學習、實踐、專業和創新能力,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國際視野,專業致力于培養從事機器人產品設計制造、應用開發、運行管理、系統維護復合型高素質工程人才。
師資力量:本專業教師團隊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實力,近年來完成、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教學改革課題多項。發表相關SCI、EI檢索學術論文30余篇。近年來,帶領學生累計獲得各種科技競賽獎項60余項,包括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競賽、全國大學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車競賽、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等。
就業考研:本專業是多學科、多領域相互交叉的專業,知識面寬,就業面廣。學生畢業后可到研發機構、公司工廠、企業與事業單位從事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工程項目與產品設計開發、銷售、運行與維護等工作,也可以攻讀相關專業的研究生。
天津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通信工程簡介
通信工程專業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發布日期:2019-03-26
通信工程專業,主要研究通信過程中的信息傳輸和信號處理的原理和應用。該學科是信息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并極具活力的一個領域,尤其是數字移動通信、光纖通信、Internet網絡通信使人們在傳遞信息和獲得信息方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極廣闊的發展前景,也是人才嚴重短缺的專業之一。天津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專業多年來致力于培養復合型高素質工程人才,已為我國國民經濟各部門培養了近千名高級通信工程專業人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通信原理、技術與系統知識,以及信息獲取、處理和傳輸技術、信息化網絡通信技術和光通信技術等方面知識,并且具備信號采集、處理與傳輸的系統設計、應用開發,以及應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創新能力的人才。培養能在通信及相關領域中從事研究、開發、設計、制造及應用的、適應市場需求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師資力量:本專業擁有一支年齡梯隊合理、經驗豐富、能力突出的教師隊伍,現有教師7人,其中4人具有高級職稱,6人具有博士學位,5人為碩士生導師。教師團隊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實力,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完成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局級科研項目及教改課題多項,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其中SCI/EI檢索50余篇),出版專著1部,獲得授權專利20余項。
學生獲獎:近五年,學生累計獲得各種科技競賽獎項50余項,包括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大學生“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競賽、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中國公開賽、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天津市大學生單片機應用設計競賽等,以及行業內通信網規劃設計大賽。
就業考研:本專業是多學科、多領域相互交叉的專業,知識面寬,就業面廣,畢業后可到通信與電子信息行業相關的研究所、設計院、IT公司(華為,思科、蘋果等)、企事業單位(如中國移動、聯通等)從事設計、制造、銷售、運維、管理和教學等工作。學生也可以選擇進入國內外各類高校繼續深造,近年來,先后有學生考取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國內重點院校的研究生,還有多名學生赴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的通信與電子信息相關專業留學,展現了本專業學生的良好素質。
天津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自動化簡介
自動化專業
Automation
發布日期:2019-03-26
自動化專業成立于1984年,多年來致力于培養復合型高素質工程人才,已為我國國民經濟各部門培養了數千名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現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控制工程”專業碩士點,形成了從本科生到研究生的一體化培養體系。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自動控制基礎理論;掌握自動化單元技術和集成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過程控制、檢測技術與自動化儀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方面專業知識,受到良好的實踐訓練;能在工業自動化、農業自動化、服務業自動化、智能監控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與開發、工程設計與施工、系統運行與維護、公司管理與決策等方面工作的寬口徑、高素質、復合應用型人才。
師資力量:現有教師中,7人具有高級職稱,11人具有博士學位,3人擁有海外留學經歷。教師團隊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實力,近年來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以及多項局級科研項目及教改課題,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其中SCI/EI檢索70余篇),出版專著8部,獲得授權專利11項。
學生獲獎:近五年,本專業學生累計獲得各種科技競賽獎項50余項,包括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大學生“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競賽、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中國公開賽、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天津市大學生單片機應用設計競賽等。
就業考研:本專業是多學科、多領域相互交叉的專業,知識面寬,就業面廣,畢業后可到自動化行業相關的研究所、設計院、工廠企業和事業單位從事設計、制造、銷售、運維、管理和教學等工作。學生也可以選擇進入國內外各類高校繼續深造,近五年,先后有學生考取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國內重點院校的研究生,還有多名學生赴美國、德國等國家的自動化類相關專業留學,展現了本專業學生的良好素質。
天津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控制工程碩士簡介
天津科技大學 控制工程 工程領域/類別
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發布日期:2019-03-27
天津科技大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所屬學院: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
領域/類別:控制工程
一、領域/類別概述
控制工程以控制論、信息論和系統論為基礎,以系統為主要對象,借助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以及傳感器和執行器等部件,運用控制原理和方法組成系統,通過信息與能量/物質的轉換,以達到或實現預期的目標,滿足和實現工業、農業、軍事等幾乎所有國民經濟和國防領域日益增長的自動化、智能化需求,在電子、機械、冶金、化工、能源、交通、現代制造業及工程施工等領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別地,能夠面向濱海新區的建設和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專業型技術人才。
二、培養目標
控制工程領域主要為企事業單位和工程設計、研究部門,特別是大中型企業培養從事自動控制技術研究及應用、控制系統開發與設計等工作領域的復合性、應用型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或管理人才。具體要求為:
1.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有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身心健康。
2.要求掌握現代控制領域的基礎理論、方法和技術。具有從事實際控制系統、設備或裝置的開發設計能力、工藝設計和實施能力及使用維護等能力。
3.研究生的培養要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方針。在整個培養過程中在強調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重視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的培養,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三、研究方向
1.(全日制)檢測技術及系統的研究
2.(全日制)智能化自動化系統與裝置
3.(全日制)工業過程控制與網絡控制
4.(全日制)新型電力傳動系統
5.(全日制)信息技術
6. (非全日制)不區分研究方向
四、培養方式
采用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既注重系統理論的學習,也要進行較深入的科學技術研究,特別注重培養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指導方法上采取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模式。
五、學習年限和時間安排
(一)采用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兩種學習方式,實行學分制。
(二)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學制為3年,最長不得超過4-4.5年。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第一、二學期為課程學習,第三、四、五學期進行工程實踐、課題研究并完成學位論文的寫作。
(三)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以兩種方式進行:①進校不離崗的方式,②入校學習的方式,要求在校學習時間不得少于6個月,學制一般為3年,最長不超過5年。
六、專業實踐環節要求
專業實踐教學是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中的重要環節,鼓勵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到企業實踐,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具體要求為:
1.實踐計劃一般應在第二學期初,由導師(課題組)與研究生共同制定,并由導師負責,專業實踐領導小組審核簽字,方可執行。實踐時間不少于半年(應屆畢業生不少于1年)。
2.研究生應按個人專業實踐計劃進行實習,實踐結束后,撰寫總結報告。專業實踐總結報告應為5000字以上。報告內容一般包括實踐的目的和意義、實踐內容和實踐計劃執行情況等。專業實踐總結報告最晚在第三學期末進行,報告采取全校公開方式進行。
3.經專業實踐領導小組考核。評價記錄為“通過”或“不通過”。“通過”后方能獲得學分。
七、學分要求及課程設置
類別
課程名稱
課程代碼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任課
老師
備注
學
位
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S09A007
32
2.0
1
李軍松
必修
自然辯證法概論
S09A006
18
1.0
1
徐越如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S09A008
18
1.0
1
徐越如
英語
S12A002/S12A014
64
4.0
1
季杰梅
工程倫理
S00A015
32
2
1
劉忠,陳建平
工程數學
S11A008
48
3.0
1
謝中華
嵌入式系統
S02B016
32
2.0
1
田志宏
至少選
6學分
線性系統理論
S02B017
32
2.0
1
薛 薇
現代檢測技術
S02B018
32
2.0
1
曲志剛
模式識別
S02B019
32
2.0
1
陳曉艷
必修環節
工程實踐
S00C003
4.0
學術報告
S00C001
1.0
專業選修課
DSP技術及應用
S02D014
24
1.5
2
嚴新忠
至少選4.5學分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
S02D046
24
1.5
2
戴鳳智
可視化程序設計
S02D043
24
1.5
2
趙繼民
系統辨識與自適應控制
S02D016
24
1.5
2
戴鳳智
實踐選修課
電力電子技術應用
S02D033
24
1.5
2
李繼生
至少選4.5學分
PLC與觸摸屏編程技術
S02D034
24
1.5
2
劉振全
現代電機控制技術
S02D014
24
1.5
2
劉文良
現代電力系統分析
S02D053
24
1.5
2
游國棟
無線傳感網絡
S02D037
24
1.5
2
張銳
類別
課程名稱
課程代碼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任課
老師
備注
學
位
課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09A007
32
2.0
1
李軍松
必修
Introduction To Dialectics of Nature
S09A006
18
1.0
1
徐越如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s
S09A008
18
1.0
1
徐越如
English
S12A002/S12A014
64
4.0
1
季杰梅
Engineering Ethics
S00A015
32
2
1
劉忠,陳建平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S11A008
48
3.0
1
謝中華
Embedded System
S02B016
32
2.0
1
田志宏
至少選
6學分
Linear System Theory
S02B017
32
2.0
1
薛 薇
Modern Detection Technology
S02B018
32
2.0
1
曲志剛
Pattern Recognition
S02B019
32
2.0
1
陳曉艷
必修環節
Engineering practice
S00C003
4.0
Academic report
S00C001
1.0
專業選修課
Th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DSP (Specialized optional course)
S02D014
24
1.5
2
嚴新忠
至少選4.5學分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Specialized optional course)
S02D046
24
1.5
2
戴鳳智
Visual Programming(Specialized optional course)
S02D043
24
1.5
2
趙繼民
System Identification and Adaptive Control(Specialized optional course)
S02D016
24
1.5
2
戴鳳智
實踐選修課
Application for Power Electronic Technique(Specialized practical course)
S02D033
24
1.5
2
李繼生
至少選4.5學分
PLC and Touch Screen Programming Technology(Specialized practical course)
S02D034
24
1.5
2
劉振全
Modern Control Technique of Electric Machines(Specialized practical course)
S02D014
24
1.5
2
劉文良
Modern Power System Analysis(Specialized practical course)
S02D053
24
1.5
2
游國棟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pecialized practical course)
S02D037
24
1.5
2
張銳
八、學位論文
1. 學位論文(設計)必需由攻讀專業碩士專業學位者本人獨立完成,論文選題應直接來源于工程實際或具有明確的工程技術背景和應用價值,應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先進性和工作量,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工程設計項目、技術改造項目、技術攻關研究專題、或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論文選題應能體現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2. 論文評審
論文評審應審核:論文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論文工作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其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進展;其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計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其創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
3. 論文工作安排:專業碩士學位論文工作一般包括文獻閱讀、調研、選題報告、理論分析、工程設計或研究、論文撰寫、論文答辯等環節。選題的準備工作在第二學期著手進行,第三學期初應正式提交選題報告和論文工作計劃。由教研室組織,會同研究生導師對選題報告進行審核。碩士論文完成后,應由教研室會同導師及企業專家組織預答辯,對論文質量進行監督,并提出必要的修改意見。
4. 碩士學位論文應在導師的指導下,由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本人完成。論文應有一定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表明作者具有獨立解決工程設計和實施中關鍵問題的能力。為保證論文質量,論文工作必須有一定工作量,用于完成工程任務和論文工作的實際時間不少于1年。
5.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論文答辯和學位授予按照《天津科技大學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執行。
天津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碩士簡介
天津科技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專業
發布日期:2017-09-05
天津科技大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2017年修訂)
所屬學院: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
一級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
包含二級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電氣傳動控制技術,信息處理與物聯網技術
一、 學科概述
控制科學與工程是研究控制理論、方法、技術及其工程應用的學科。控制科學以控制論、系統論、信息論為基礎,研究各應用領域內的共性問題,即為了實現控制目標,應如何建立系統的模型,分析其內部與環境信息,采取何種控制與決策行為;而與各應用領域的密切結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豐富多樣的內容。本學科點在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相結合、學科交叉和與天津濱海新區建設與發展結合等方面具有明顯的特色與優勢,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發揮了重大作用。
我校本學科下設的五個二級學科:其中“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裝置”、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是目錄內設置的二級學科,根據社會需要在目錄外又增設了“電氣傳動控制技術”、“信息處理與物聯網技術”兩個自行設置的二級學科。
二、培養目標
本學科培養從事控制學科理論研究,在相關領域內利用先進檢測技術與控制技術和系統分析方法,對生產過程和測控系統進行研究、設計和開發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學生應掌握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了解本學科最新研究成果,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能熟練使用一門外語。學生應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學風,身心健康,遵紀守法。
三、研究方向
1.二級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的研究方向包括:
①自適應控制與智能控制
②工業過程控制與網絡控制
③新型電力傳動系統
2.二級學科“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的研究方向包括:
①檢測技術及系統的研究
②智能化自動化系統與裝置
③先進控制理論及其應用
3.二級學科“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的研究方向包括:
①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
②智能系統與機器人學
4.二級學科“電氣傳動控制技術”的研究方向包括:
①現代交、直流電機調速技術
②電氣系統智能控制技術
③電能質量及其控制
④電力電子與新能源技術
5.二級學科“信息處理與物聯網技術”的研究方向包括:
①物聯網與通信技術
②信息處理與通信技術
四、培養方式
采用理論學習和科學研究相結合的辦法,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又要培養他們在科學研究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指導方法上采取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模式。
五、學習年限和時間安排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三年,包括課程學習和論文工作。原則上課程學習時間為一年,論文工作一般為兩年,但在安排上鼓勵學生把課程學習和論文工作結合起來,在課程學習的同時,有計劃地進行論文的準備工作,并參加本專業的各項學術活動。
一般情況下,研究生應在入學后第一學年內完成課程學習,并在第二學期末確定研究課題,第三學期初提交開題報告,第四學期末提交中期檢查報告,第六學期末完成論文工作,提出答辯申請并順利通過的畢業離校。
六、學分要求及課程設
類別
課程名稱
課程代碼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任課
老師
備注
學
位
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S09A003
36
2.0
1
李軍松
必修
自然辯證法概論
S09A002
18
1.0
1
徐越如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S09A004
18
1.0
徐越如
英語
S12A001/S12A003
80
5.0
1/2
季杰梅
數值分析
S11A005
32
2.0
1
崔家峰
基礎
理論課
矩陣論
S11A006
32
2.0
1
崔家峰
嵌入式系統
S02B016
32
2.0
1
田志宏
至少選
6學分
線性系統理論
S02B017
32
2.0
1
薛 薇
現代檢測技術
S02B018
32
2.0
1
曲志剛
模式識別
S02B019
32
2.0
1
陳曉艷
必修環節
學術報告
S00C001
1.0
教學與工程實踐
S00C002
2.0
選
修
課
現代工控技術
S02D038
24
1.5
2
白瑞祥
至少選
9學分
DSP技術及應用
S02D014
24
1.5
2
嚴新忠
非線性系統分析與控制
S02D040
24
1.5
2
賈紅艷
系統辨識與自適應控制
S02D016
24
1.5
2
戴鳳智
現代調速系統
S02D017
24
1.5
2
劉文良
軟測量技術及應用
S02B011
32
2.0
1
盧 佩
可視化程序設計
S02D043
24
1.5
2
趙繼民
物聯網技術
S02D029
24
1.5
2
王秀清
網絡控制技術
S02D045
24
1.5
2
彭一準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
S02D046
24
1.5
2
戴鳳智
現代電力電子技術
S02D047
24
1.5
2
李繼生
數字圖像處理
S02D048
24
1.5
2
彭一準
七、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工作是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和獨立工作能力全面重要的培養環節,學位論文應嚴格按照《天津科技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規范》撰寫,論文答辯具體辦法按《天津科技大學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執行,盡可能和指導教師的科研項目相結合,有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有一定工作量。
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生本人獨立完成。論文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論文題目確定后,用于論文工作的時間一般不少于2年。論文要求資料可靠,理論正確、思路清晰,對所研究專業和方向的最新成就有所了解,對所研究的課題有新的見解,并在該研究方向上有新的研究成果。
天津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儀器科學與技術碩士簡介
天津科技大學 儀器科學與技術 專業
發布日期:2017-09-05
所屬學院: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
一級學科:儀器科學與技術
包含二級學科: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精密儀器及機械、光電技術與系統
一、 學科概述
儀器科學與技術是信息科學與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的源頭技術,主要研究獲取、存儲、處理、傳輸和利用信息的現代科學技術及儀器,是測控技術及儀器、現代傳感技術、精密計量理論與應用、微系統理論與應用、微小型機電系統、智能結構系統與技術、信號分析與數據處理等的有機集成與融合。現代科學儀器及設備是機、電、光、計算機、材料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先進技術的高度綜合,它既是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前提,也是創新研究的主體內容之一。目前本學科技術的發展趨向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和系統工程化,其發展及應用與現代科技的各個領域的發展密切相關,在生物、醫學、材料、航天、環保和國防等領域尤其突出,就業領域極其廣泛。
我校本學科下設置兩個目錄內二級學科:“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精密儀器及機械”和一個目錄外二級學科“光電技術與系統”。
二、培養目標
本學科以國家和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培養能適應經濟發展與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熟悉掌握儀器科學與技術相關理論和技術,掌握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了解本學科最新研究成果,具備進行科學研究和開發能力,能勝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單位的教學、科研開發和技術管理工作的高層次科技人才。
三、研究方向
1.二級學科“精密儀器及機械”的研究方向包括:
①精密測控技術及儀器智能化
②現代傳感與測試信息技術及系統
2.二級學科“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的研究方向包括:
①信息檢測與智能化技術
②現代傳感及數據融合技術
③數字化測控及光電檢測技術
3.二級學科“光電技術與系統”的研究方向包括:
①現代顯示技術
②光電檢測技術與系統
四、培養方式
采用理論學習和科學研究相結合的辦法,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又要培養他們在科學研究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指導方法上采取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模式。
五、學習年限和時間安排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三年,包括課程學習和論文工作。原則上課程學習時間為一年,論文工作一般為兩年,但在安排上鼓勵學生把課程學習和論文工作結合起來,在課程學習的同時,有計劃地進行論文的準備工作,并參加本專業的各項學術活動。
一般情況下,研究生應在入學后第一學年內完成課程學習,并在第二學期末確定研究課題,第三學期初提交開題報告,第四學期末提交中期檢查報告,第六學期末完成論文工作,提出答辯申請并順利通過的畢業離校。
六、學分要求及課程設
類別
課程名稱
課程代碼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任課
老師
備注
學
位
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S09A007
36
2.0
1
李軍松
必修
自然辯證法概論
S09A006
18
1.0
1
徐越如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S09A008
18
1.0
徐越如
英語
S12A001/S12A003
80
5.0
1/2
季杰梅
數值分析
S11A005
32
2.0
1
崔家峰
基礎
理論課
矩陣論
S11A006
32
2.0
1
崔家峰
現代檢測技術
S02B018
32
2.0
1
曲志剛
至少選
6學分
儀表智能化技術
S02B010
32
2.0
1
楊世鳳
計算機視覺測量技術
S02B015
32
2.0
1
王以忠
軟測量技術及應用
S02B011
32
2.0
1
盧佩
必修環節
學術報告
S00C001
1.0
教學與工程實踐
S00C002
2.0
選
修
課
誤差理論與應用
S02D049
24
1.5
2
李建良
至少選
9學分
光電信息技術
S02D030
24
1.5
2
張寶龍
嵌入式系統
S02B016
32
2.0
1
田志宏
DSP技術及應用
S02D014
24
1.5
2
嚴新忠
物聯網技術
S02D029
24
1.5
2
王秀清
可視化程序設計
S02D043
24
1.5
2
趙繼民
硬件描述語言
S02D020
24
1.5
2
石東
模式識別
S02B019
32
2.0
1
陳曉艷
光纖傳感技術
S02D052
24
1.5
2
曲志剛
七、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工作是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和獨立工作能力中全面重要的培養環節,學位論文應嚴格按照《天津科技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規范》撰寫,論文答辯具體辦法按《天津科技大學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執行,盡可能和指導教師的科研項目相結合,有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有一定工作量。
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生本人獨立完成。論文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論文題目確定后,用于論文工作的時間一般不少于2年。論文要求資料可靠,理論正確、思路清晰,對所研究專業和方向的最新成就有所了解,對所研究的課題有新的見解,并在該研究方向上有新的研究成果。
天津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聯系方式
聯系電話:022-60600774
管理員信箱:e_auto@tust.edu.cn
天津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簡介
學院概況
發布日期:2019-03-21
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擁有兩個一級學科“儀器科學與技術”和“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是天津市重點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是天津科技大學重點支持學科,共涵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精密儀器與機械”、“光電技術與系統”、“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電氣傳動控制技術”、“信息處理與物聯網技術”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及“控制工程”專業碩士點1個。擁有“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機器人工程”6個本科專業。學院有教職工101名,其中,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學者1名,天津市特聘講座教授2名,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名,天津市高校“學科領軍人才”2名,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創新人才”4名,海河學者1名,教授18名,博士生導師5名,碩士生導師34名。
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重點,以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為宗旨,成立了自動化系、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系、測控技術與儀器系、通信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機器人工程系和電工電子中心。其中,自動化系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系,旨在辦出強、弱電結合,軟、硬件結合的寬口徑自動化專業,使學生具有更廣闊的就業渠道;同時,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方面,融入先進的信息化和自動化技術;將自動化系辦出"過程控制"特色,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系以"運動控制"為特色。目前,測控技術與儀器系在信息的采集與智能化技術方面具有較強的學科與科研實力,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通信工程專業、機器人工程專業是社會急需專業,它們以研究信息的傳遞工程為主干。學院的電工電子中心主要承擔電子、電路等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工作,同時,開設EDA(電子設計自動化)課程;具有開放的電子實驗室,負責指導我校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連續在全國、天津賽區獲獎。
科研方面,學院分別設有測控技術研究所、光電工程研究所以及控制工程中心。在虛擬儀器技術、地震檢波、兩相流測量、電氣傳動、智能化技術以及控制工程設計等方面獲得較大成績。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項,科技部重點支撐等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多次獲省部級成果獎。
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將以嚴謹的態度搞學科建設,以創新精神求學科發展,努力提高我院辦學水平,為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高級人才做出貢獻。
聯系電話:022-60600771、60600774
天津科技大學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
天津科技大學2017年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據天津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消息,2017年天津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已發布,詳情如下:
學院、專業、研究方向 | 咨詢電話 | 考試科目 | 同等學力加試 | 復試筆試內容 | ||
導師 | 導師屬性 | 導師職稱 |
002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 | 022-60275497 | |||||
080401精密儀器及機械 | ||||||
01(全日制)精密測控技術及儀器智能化 | 王以忠 | 教授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1數學一④819自動控制理論或820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或821檢測技術 | 同等學力報考人員要求:持有國家英語六級考試合格證或英語六級考試成績在425分以上并加試初試中未選考的兩門課程。 | 專業綜合:電路、數字電子技術、自控理論、傳感技術、電氣控制、過程控制系統、數字信號處理七門課程任選四門。 | |
張寶龍 | 教授 | |||||
曲志剛 | 教授 | |||||
李丹 | 副教授 | |||||
劉玉良 | 副教授 | |||||
陳雋 | 校外 | 副教授 | ||||
02(全日制)現代傳感與測試信息技術及系統 | 李淑清 | 教授 | ||||
胡勇 | 校外 | 教授 | ||||
080402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 ||||||
01(全日制)信息檢測與智能化技術 | 楊世鳳 | 教授 | ||||
王秀清 | 教授 | |||||
曲志剛 | 教授 | |||||
陸文龍 | 校外 | 研究員 | ||||
金湘亮 | 校外 | 教授 | ||||
嚴新忠 | 副教授 | |||||
劉玉良 | 副教授 | |||||
趙繼民 | 副教授 | |||||
02(全日制)現代傳感及數據融合技術 | 李淑清 | 教授 | ||||
胡勇 | 校外 | 教授 | ||||
李建良 | 副教授 | |||||
03(全日制)數字化測控及光電檢測技術 | 王以忠 | 教授 | ||||
南忠良 | 教授 | |||||
張寶龍 | 教授 | |||||
孫小衛 | 校外 | 教授 | ||||
楊信廷 | 校外 | 研究員 | ||||
馬雷 | 校外 | 副教授 | ||||
陳雋 | 校外 | 副教授 | ||||
0804Z1光電技術與系統 | ||||||
01(全日制)現代顯示技術 | 張寶龍 | 教授 | ||||
李丹 | 副教授 | |||||
02(全日制)光電檢測技術與系統 | 王以忠 | 教授 | ||||
南忠良 | 教授 | |||||
王秀清 | 教授 | |||||
康小平 | 校外 | 教授 | ||||
徐元哲 | 校外 | 教授 | ||||
李建良 | 副教授 | |||||
劉玉良 | 副教授 | |||||
陳雋 | 校外 | 副教授 | ||||
081101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
01(全日制)自適應控制與智能控制 | 薛薇 | 教授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1數學一④818電子技術或819自動控制理論或820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 | |||
戴鳳智 | 副教授 | |||||
賈紅艷 | 副教授 | |||||
02(全日制)工業過程控制與網絡控制 | 白瑞祥 | 教授 | ||||
侯勇 | 教授 | |||||
陳曉艷 | 教授 | |||||
盧佩 | 教授 | |||||
劉振全 | 副教授 | |||||
03(全日制)新型電力傳動系統 | 李繼生 | 教授 | ||||
田志宏 | 教授 | |||||
劉文良 | 副教授 | |||||
李吉祥 | 副教授 | |||||
081102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 ||||||
01(全日制)檢測技術及系統的研究 | 盧佩 | 教授 | ||||
王以忠 | 教授 | |||||
李淑清 | 教授 | |||||
南忠良 | 教授 | |||||
陳曉艷 | 教授 | |||||
張寶龍 | 教授 | |||||
胡勇 | 校外 | 教授 | ||||
金湘亮 | 校外 | 教授 | ||||
孫小衛 | 校外 | 教授 | ||||
楊信廷 | 校外 | 研究員 | ||||
李建良 | 副教授 | |||||
劉玉良 | 副教授 | |||||
馬雷 | 校外 | 副教授 | ||||
陳雋 | 校外 | 副教授 | ||||
02(全日制)智能化自動化系統與裝置 | 楊世鳳 | 教授 | ||||
白瑞祥 | 教授 | |||||
侯勇 | 教授 | |||||
李繼生 | 教授 | |||||
田志宏 | 教授 | |||||
曲志剛 | 教授 | |||||
陸文龍 | 校外 | 研究員 | ||||
劉文良 | 副教授 | |||||
趙繼民 | 副教授 | |||||
劉振全 | 副教授 | |||||
黃華芳 | 副教授 | |||||
03(全日制)先進控制理論及其應用 | 薛薇 | 教授 | ||||
賈紅艷 | 副教授 | |||||
081104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 ||||||
01(全日制)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 | 陳曉艷 | 教授 | ||||
戴鳳智 | 副教授 | |||||
02(全日制)智能系統與機器人學 | 田志宏 | 教授 | ||||
李吉祥 | 副教授 | |||||
張鯤 | 校外 | 副教授 | ||||
0811Z1電氣傳動控制技術 | ||||||
01(全日制)現代交、直流電機調速技術 | 侯勇 | 教授 | ||||
02(全日制)電氣系統智能控制技術 | 劉振全 | 副教授 | ||||
03(全日制)電能質量及其控制 | 李繼生 | 教授 | ||||
04(全日制)電力電子與新能源技術 | 劉文良 | 副教授 | ||||
黃華芳 | 副教授 | |||||
0811Z2信息處理與物聯網技術 | ||||||
01(全日制)物聯網與通信技術 | 楊世鳳 | 教授 | ||||
王以忠 | 教授 | |||||
金湘亮 | 校外 | 教授 | ||||
孫小衛 | 校外 | 教授 | ||||
楊信廷 | 校外 | 研究員 | ||||
馬雷 | 校外 | 副教授 | ||||
陳雋 | 校外 | 副教授 | ||||
02(全日制)信息處理與通信技術 | 王秀清 | 教授 | ||||
嚴新忠 | 副教授 | |||||
趙繼民 | 副教授 | |||||
085210控制工程(專業學位) | ||||||
01(全日制)檢測技術及系統的研究 | 王以忠 | 教授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02數學二④818電子技術或819自動控制理論或820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 | 同等學力報考人員加試:初試業務課中未選考的兩門課程。 | 專業綜合:電路、數字電子技術、自控理論、傳感技術、電氣控制、過程控制系統、數字信號處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九門課程任選四門。 | |
李淑清 | 教授 | |||||
南忠良 | 教授 | |||||
曲志剛 | 教授 | |||||
胡勇 | 校外 | 教授 | ||||
金湘亮 | 校外 | 教授 | ||||
孫小衛 | 校外 | 教授 | ||||
楊信廷 | 校外 | 研究員 | ||||
馬雷 | 校外 | 副教授 | ||||
陳雋 | 校外 | 副教授 | ||||
02(全日制)智能化自動化系統與裝置 | 楊世鳳 | 教授 | ||||
侯勇 | 教授 | |||||
白瑞祥 | 教授 | |||||
陸文龍 | 校外 | 研究員 | ||||
戴鳳智 | 副教授 | |||||
03(全日制)工業過程控制與網絡控制 | 陳曉艷 | 教授 | ||||
薛薇 | 教授 | |||||
劉振全 | 副教授 | |||||
黃華芳 | 副教授 | |||||
賈紅艷 | 副教授 | |||||
李吉祥 | 副教授 | |||||
04(全日制)新型電力傳動系統 | 李繼生 | 教授 | ||||
田志宏 | 教授 | |||||
劉文良 | 副教授 | |||||
05(全日制)信息技術 | 熊聰聰 | 教授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02數學二④818電子技術或819自動控制理論或820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或842自命題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 | |||
楊巨成 | 教授 | |||||
馬永軍 | 教授 | |||||
李孝忠 | 教授 | |||||
李紀扣 | 教授 | |||||
張賢坤 | 教授 | |||||
00(非全日制)不區分研究方向 | 王以忠 | 教授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02數學二④818電子技術或819自動控制理論或820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 | 專業綜合:電路、數字電子技術、自控理論、傳感技術、電氣控制、過程控制系統、數字信號處理七門課程任選四門。 | ||
楊世鳳 | 教授 | |||||
陳曉艷 | 教授 | |||||
南忠良 | 教授 | |||||
王秀清 | 教授 | |||||
薛薇 | 教授 | |||||
李淑清 | 教授 | |||||
李繼生 | 教授 |
天津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聯系方式
天津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聯系方式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 王老師 022-60275497 wangyue2013@tust.edu.cn
添加天津科技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天津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天津科技大學報錄比、天津科技大學考研群、天津科技大學學姐、天津科技大學考研真題、天津科技大學專業目錄、天津科技大學排名、天津科技大學保研、天津科技大學公眾號、天津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天津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天津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