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天津科技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天津科技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天津科技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天津科技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天津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天津科技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天津科技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天津科技大學考研難嗎]
[天津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天津科技大學考研群]
[天津科技大學研究生學費]
[天津科技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機械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天津科技大學/5.jpg)
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車輛工程簡介
車輛工程
發布時間:2018-09-04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具備機械工程及車輛工程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從事汽車及其零部件的設計、制造、檢測、實驗和應用等工作,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本科生畢業后主要在汽車及其相關行業從事與汽車及其零部件有關的設計、制造、實驗、管理和銷售等工作,亦可在大中專院校從事汽車工程領域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
二、畢業能力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工程、電工電子技術、汽車構造與原理、汽車設計與理論、汽車制造工藝、汽車試驗測試技術和汽車電子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接受車輛工程師基本訓練,具備從事汽車及零部件設計、制造、實驗、檢測及管理等工作的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與能力:
1.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并通過文獻研究分析車輛及其相關的復雜工程問題,并能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復雜工程問題;
2.掌握機械工程、工程力學、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自動化、測試技術等機械工程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3.掌握車輛構造、理論、設計、電子控制、試驗測試等專業知識和車輛產品設計制造方法,設計過程中能夠綜合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安全、健康、倫理等制約因素;
4.具有工程制圖、三維造型設計、計算、試驗、測試、計算機應用、文獻檢索、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的基本能力,具備一定的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并利用現代工具分析和解決車輛產品的設計開發、技術升級改造與創新的能力;
5.了解與機械及車輛工程領域相關的職業和行業的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津、法規;
6.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在團隊中發揮作用的能力;
7.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和工程職業道德;
8.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9.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的欲望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三、主干學科
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四、標準學制與學位
1.標準學制:四年制本科,實行彈性學習年限
2.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五、核心課程
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基礎、控制工程基礎、汽車構造、汽車理論、發動機原理、汽車試驗學、汽車設計等。
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工程簡介
工業工程
發布時間:2018-09-04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現代制造工程、管理理論、信息技術和系統工程的知識,具備解決工業企業生產管理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在工業生產與經營管理部門,從事系統的分析、規劃、改造、設計、研究、評價和創新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畢業能力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業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練應用工業工程理論與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并具有實際管理系統開發與設計的初步能力。學生畢業后能夠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工業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并能夠解決工業企業生產管理的實際問題;
2.掌握系統管理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技術;
3.具有機械工程的基本技術,具備基本的工程素質,能夠運用機械工程的基本理論方法解決產品的設計、工藝問題;
4.具備較強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和外語應用能力;
5.了解現代工業工程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初步能力。
三、主干學科
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四、標準學制與學位
1.標準學制:四年制本科,實行彈性學習年限
2.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五、核心課程
機械制圖、工程力學、電工電子技術、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先進制造系統、人因工程、質量管理與可靠性、工程經濟學、基礎工業工程、運籌學、系統工程導論、管理學原理、生產計劃與控制、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管理信息系統等。
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簡介
工業設計
發布時間:2018-09-04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工業設計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應用能力,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綜合性的創新思維方式和團隊合作精神;掌握設計基礎、人機工程、生產工藝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機構和科學研究單位從事工業產品創新設計及相關服務模式設計、人機交互設計、品牌傳播等領域的開發、研究、策劃、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復合型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畢業能力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接受工業設計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設計表達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適當處理工業設計與環境、用戶、市場、功能、造型、色彩、結構、材料、工藝的相互關系,并將這些關系綜合地表現在產品及服務設計上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工業設計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具有豐富的人文素養;了解相關的技術和社會發展趨勢;
2)較系統的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設計基礎、工業設計工程基礎、設計表現、設計歷史及理論、人機交互、設計材料及加工、數字及實體模型制作、可持續設計、服務模式及商業模式設計等基礎知識;
3)有教強的設計表現技能、動手能力、美學鑒賞與創造能力,以及較強的計算機、互聯網、多媒體和外語應用能力;
4)具有在了解社會和消費者的需求基礎上,綜合應用所學的科學理論,分析、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參與產品或服務全生命周期的策劃、設計、運行和維護的能力;
5)具有較好的設計管理能力、不同專業和學科間交流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熟悉工業設計相關的知識產權法規、安全及環保的政策、規范和標準。
三、主干學科
機械工程、設計學
四、標準學制與學位
1.標準學制:四年制本科,實行彈性學習年限
2.授予學位:工學學位
五、核心課程
工業設計史、人機工程學、計算機輔助產品造型設計、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產品結構設計。
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簡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發布時間:2018-09-04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以機械制圖、材料科學基礎、材料成型工藝、模具設計與制造、機械工程控制基礎等為基礎理論;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設計)等方面專業知識;具有從事金屬與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備設計,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培養能夠在現代材料加工及模具設計與制造領域內從事科技開發、實驗研究、工藝設計、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畢業能力要求
1. 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素養、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素質,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
2. 掌握材料成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熟悉和了解工程材料、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
3. 掌握模具設計與制造的方法,具有模具設計的能力;具有工藝實驗研究與產品質量檢測、分析與控制的基本知識和初步能力。
4. 具有綜合運用材料成型的有關理論和技術手段,分析并解決工程問題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獻檢索以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并了解本專業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的發展動態。
5. 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在團隊中發揮作用的能力。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意識,具備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具有適應發展的能力。
6. 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和行業的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的標準、法律和法規。
三、主干學科
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力學
四、標準學制與學位
1.標準學制:四年制本科,實行彈性學習年限
2.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五、核心課程
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材料學、互換性測量技術基礎、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電子學、工程控制基礎、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工程測試技術、沖壓工藝及模具設計、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成形加工工藝及模具設計、CAD/CAM技術、模具成型工藝學、金屬與塑料成型設備。
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簡介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發布時間:2018-09-04
一、培養目標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為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控制工程、動力及能源工程等多學科交叉專業,學習石油、化工、輕工、食品、醫藥、環保等生產過程的裝備(設備、機械)設計、制造、研究開發、管理的知識。培養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較強的自學能力和溝通協作能力、較寬的國際視野、良好的人文修養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畢業能力要求
1. 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和工程職業道德;
2. 有從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關數學、自然科學以及經濟和管理知識;
3. 掌握工程基礎知識和本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系統的工程實踐學習經歷;了解本專業的前沿發展現狀和趨勢;;
4. 具備設計和實施工程實驗的能力,并能夠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5. 掌握基本的創新方法,具有追求創新的態度和意識;具有綜合運用理論和技術手段設計系統和過程的能力,設計過程中能夠綜合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安全、健康、倫理等制約因素;
6.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
7. 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和行業的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津、法規,能正確認識工程對于客觀世界和社會的影響;
8. 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在團隊中發揮作用的能力;
9. 對終身學習有正確認識,具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10. 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競爭與合作能力。
三、主干學科
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控制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四、標準學制與學位
1.標準學制:四年制本科,實行彈性學習年限
2.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五、核心課程
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材料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電子學、工程流體力學、工程化學、熱力學、過程原理、過程設備設計、過程流體機械、過程裝備制造工藝、過程裝備控制技術
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簡介
機械電子工程
發布時間:2018-09-04
一、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科學、工程和人文素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具備機械電子專業知識及研究應用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意識和國際視野,具有解決實踐和工業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從事機電產品的研究、設計、制造、性能測試與仿真分析、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畢業能力要求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能夠將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用于解決復雜工程問題;
2.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并通過文獻研究分析復雜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3.能夠設計針對機電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性需求的機電系統或具體解決方法與流程,并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法律、健康、安全、文化、社會及環境因素;
4.能夠基于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對復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5.能夠針對復雜機電系統工程問題,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數學工具、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及專業的軟件,得到合理有效的分析結果,并理解其局限性;
6.能夠洞察機電系統工程問題的社會背景,并能夠合理分析機電系統工程問題的解決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7.能夠理解和評價機械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8.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機電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
9.具有在多學科團隊中發揮作用的能力;
10.能夠就機電專業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回答問題等。并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1.能夠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用應用;
12.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的欲望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三、主干學科
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四、標準學制與學位
1.標準學制:四年制本科,實行彈性學習年限
2.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五、核心課程
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電子學,機械制造基礎,機械工程測試技術,機械工程控制基礎,機電傳動與控制,液壓與氣壓傳動,數控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自動機械設計
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簡介
機械工程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18-10-09
機械工程學院的前身為天津輕工業學院機械工程系,是1958年建院時的三大系之一。2001年成立機械工程學院。
經過六十年的建設與發展,學院現有 “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化工過程機械”二級學科碩士點,“機械工程”、“動力工程”、“車輛工程”、“工業設計工程”和“工業工程”5個專業學位領域。學院設有天津市輕工與食品工程機械裝備集成設計與在線監控重點實驗室一個,低碳綠色過程裝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一個。在天津市雙一流學科建設中,“智能輕工裝備”確立為特色學科(群)。
學院現有機械電子工程系、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工業設計系、工業工程系、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系、車輛工程系、汽車服務工程系8個專業系和機械基礎科學系。其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獲批天津市優勢特色專業、工業設計、車輛工程專業獲批天津市應用型專業。學院另有天津市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天津市輕工裝備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室總面積8000余平方米,儀器設備總計7000余臺套,總值6700余萬元。
學院現有教職工142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包括高級工程師)53人。教師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者占86.07%,天津市教學名師2人,擁有3支天津市級教學團隊。
建院以來,學院已向社會輸送了140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目前,學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565人,碩士研究生341人,博士研究生6人。學院始終把提高教學質量放在首位,強調“寬口徑、厚基礎、多方向”,堅持教學改革與研究,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倡導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教風、學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科學成才。畢業生具備較強的社會競爭力,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與好評。
天津科技大學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機械工程學院
天津科技大學2017年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機械工程學院據天津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消息,2017年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已發布,詳情如下:
學院、專業、研究方向 | 咨詢電話 | 考試科目 | 同等學力加試 | 復試筆試內容 | ||
導師 | 導師屬性 | 導師職稱 | ||||
001機械工程學院 | 022-60273495 | |||||
080201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 ||||||
01(全日制)機械CAD/CAM集成技術與系統 | 薛強 | 教授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1數學一④814機械設計基礎或815材料力學 | 同等學力報考人員加試:數控技術、機械制造工藝。 | 專業綜合:含①機械制圖②測試技術或人機工程或汽車構造或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 |
劉少崗 | 副教授 | |||||
呼英俊 | 副教授 | |||||
02(全日制)自動機械與測控技術 | 潘存海 | 教授 | ||||
王永強 | 教授 | |||||
李亞 | 教授 | |||||
陳建平 | 教授 | |||||
03(全日制)可持續性制造技術 | 張付英 | 教授 | ||||
趙倩 | 副教授 | |||||
邢鴻雁 | 副教授 | |||||
苗德華 | 校外 | 教授 | ||||
04(全日制)模具成型技術 | 傅旻 | 教授 | ||||
胡軍 | 教授 | |||||
蘇海龍 | 副教授 | |||||
李茂廷 | 副教授 | |||||
郝亮 | 副教授 | |||||
080202機械電子工程 | ||||||
01(全日制)機械參數的測量方法及系統 | 王永強 | 教授 | ||||
齊剛 | 校外 | 教授 | ||||
周聰玲 | 副教授 | |||||
李建宇 | 副教授 | |||||
02(全日制)機電裝備集成及其自動化 | 潘存海 | 教授 | ||||
樊勇 | 教授 | |||||
03(全日制)機電系統控制理論與方法 | 畢德學 | 教授 | ||||
李亞 | 教授 | |||||
陳建平 | 教授 | |||||
080203機械設計及理論 | ||||||
01(全日制)現代設計理論及機械CAD | 張建國 | 教授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1數學一④814機械設計基礎或815材料力學 | 同等學力報考人員加試:理論力學、機械振動學。 | 專業綜合:專業綜合:含①機械制圖②測試技術或人機工程或汽車構造或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 |
傅旻 | 教授 | |||||
胡軍 | 教授 | |||||
李茂廷 | 副教授 | |||||
張曉玉 | 校外 | 教授 | ||||
謝繼紅 | 副教授 | |||||
02(全日制)人機工程研究及設計 | 阮世捷 | 校外 | 教授 | |||
張峻霞 | 教授 | |||||
蘇海龍 | 副教授 | |||||
李建宇 | 副教授 | |||||
03(全日制)機械學與機器動力學 | 李彥啟 | 教授 | ||||
平學成 | 教授 | |||||
劉明濤 | 副教授 | |||||
080204車輛工程 | ||||||
01(全日制)車輛安全性研究與設計 | 阮世捷 | 校外 | 教授 | 專業綜合:含①機械制圖②測試技術或人機工程或汽車構造或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 ||
李海巖 | 教授 | |||||
崔世海 | 副教授 | |||||
王仁廣 | 校外 | 副教授 | ||||
尹志勇 | 校外 | 研究員 | ||||
02(全日制)車輛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 | 焦志勇 | 教授 | ||||
孫苗鐘 | 副教授 | |||||
徐元利 | 高級工程師 | |||||
0802Z1能源工程 | ||||||
01(全日制)熱能動力及新能源開發 | 李占勇 | 教授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1數學一④814機械設計基礎或815材料力學 | 同等學力報考人員加試:傳熱學、流體力學。 | 專業綜合:含①機械制圖②能源工程綜合。 | |
吳中華 | 教授 | |||||
師晉生 | 副教授 | |||||
徐元利 | 高級工程師 | |||||
02(全日制)制冷低溫工程與流體機械 | 陳東 | 教授 | ||||
李桂水 | 副教授 | |||||
0802Z2工業工程 | ||||||
01(全日制)可持續設計與制造 | 魏大鵬 | 校外 | 教授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1數學一④814機械設計基礎或815材料力學 | 同等學力報考人員加試:管理學原理、基礎工業工程。 | 專業綜合:含①機械制圖②工業工程綜合。 |
張付英 | 教授 | |||||
張洪潮 | 校外 | 教授 | ||||
02(全日制)生產與制造系統工程 | 杜子平 | 教授 | ||||
鄭輝 | 副教授 | |||||
080706化工過程機械 | ||||||
01(全日制)化工流體流動與非均相分離 | 李桂水 | 副教授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1數學一④815材料力學 | 同等學力報考人員加試:過程流體機械、化工容器設計。 | 專業綜合:含過程(化工)原理、過程設備設計。 | |
唐洪濤 | 副教授 | |||||
張敏革 | 高級工程師 | |||||
02(全日制)濃縮干燥與粉體工程技術 | 李占勇 | 教授 | ||||
吳中華 | 教授 | |||||
宋繼田 | 副教授 | |||||
趙麗娟 | 副教授 | |||||
王瑞芳 | 教授 | |||||
03(全日制)冷熱過程節能與測控 | 陳東 | 教授 | ||||
師晉生 | 副教授 | |||||
04(全日制)能源環境綜合技術與裝備 | 田瑋 | 教授 | ||||
0822Z6工業設計 | ||||||
01(全日制)人機交互設計研究 | 張峻霞 | 教授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2數學二④832人機工程學 | 同等學力報考人員加試:設計美學、設計材料與工藝。 | 專業綜合:含工業設計概論、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 | |
張建國 | 教授 | |||||
王新亭 | 副教授 | |||||
02(全日制)仿生設計研究 | 張建國 | 教授 | ||||
王新亭 | 副教授 | |||||
蘇海龍 | 副教授 | |||||
03(全日制)系統整合設計研究 | 張峻霞 | 教授 | ||||
薛強 | 教授 | |||||
張琲 | 教授 | |||||
靳桂芳 | 教授 | |||||
085201機械工程(專業學位) | ||||||
01(全日制)機電系統設計及集成技術 | 畢德學 | 教授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02數學二④814機械設計基礎或815材料力學 | 同等學力報考人員加試:數控技術、機械制造工藝。 | 專業綜合:含①機械制圖②測試技術或人機工程或汽車構造或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 |
陳建平 | 教授 | |||||
李亞 | 教授 | |||||
呼英俊 | 副教授 | |||||
02(全日制)輕工裝備設計與開發 | 張建國 | 教授 | ||||
張峻霞 | 教授 | |||||
張曉玉 | 校外 | 教授 | ||||
傅旻 | 教授 | |||||
胡軍 | 教授 | |||||
蘇海龍 | 副教授 | |||||
謝繼紅 | 副教授 | |||||
03(全日制)機械CAD/CAM集成及相關技術 | 薛強 | 教授 | ||||
李彥啟 | 教授 | |||||
劉少崗 | 副教授 | |||||
劉明濤 | 副教授 | |||||
04(全日制)自動檢測技術與裝置 | 樊勇 | 教授 | ||||
李亞 | 教授 | |||||
潘存海 | 教授 | |||||
王永強 | 教授 | |||||
齊剛 | 校外 | 教授 | ||||
李建宇 | 副教授 | |||||
05(全日制)可持續性制造技術 | 張付英 | 教授 | ||||
邢鴻雁 | 副教授 | |||||
劉少崗 | 副教授 | |||||
06(全日制)康復輔具設計與開發 | 張峻霞 | 教授 | ||||
薛強 | 教授 | |||||
畢德學 | 教授 | |||||
00(非全日制)不區分研究方向 | 不區分導師 | |||||
085206動力工程(專業學位) | ||||||
01(全日制)化工流體流動與非均相分離 | 李桂水 | 副教授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02數學二④814機械設計基礎或815材料力學 | 同等學力報考人員加試:過程流體機械、化工容器設計。 | 專業綜合:含過程(化工)原理、過程設備設計。 | |
唐洪濤 | 副教授 | |||||
李翔 | 校外 | 高級工程師 | ||||
02(全日制)高效傳熱技術 | 吳中華 | 教授 | ||||
趙麗娟 | 副教授 | |||||
宋繼田 | 副教授 | |||||
03(全日制)冷熱過程節能與測控 | 陳東 | 教授 | ||||
徐元利 | 高級工程師 | |||||
04(全日制)能源環境綜合技術 | 李占勇 | 教授 | ||||
王瑞芳 | 教授 | |||||
許勤虎 | 校外 | 高級工程師(正高級) | ||||
田瑋 | 教授 | |||||
00(非全日制)不區分研究方向 | 不區分導師 | |||||
085236工業工程(專業學位) | ||||||
01(全日制)先進生產模式與制造系統 | 魏大鵬 | 校外 | 教授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02數學二④836基礎工業工程 | 同等學力報考人員加試:管理學原理、機械設計基礎。 | 專業綜合:含人因、質量、設施規劃等。 |
鄭輝 | 副教授 | |||||
張洪潮 | 校外 | 教授 | ||||
02(全日制)產品質量控制與可靠性 | 杜子平 | 教授 | ||||
張付英 | 教授 | |||||
085237工業設計工程(專業學位) | ||||||
01(全日制)人機交互設計 | 張峻霞 | 教授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37產品設計④832人機工程學 | 同等學力報考人員加試:設計美學、設計材料與工藝。 | 專業綜合含:工業設計概論、設計程序與方法。 | |
張建國 | 教授 | |||||
王新亭 | 副教授 | |||||
02(全日制)仿生設計 | 張建國 | 教授 | ||||
王新亭 | 副教授 | |||||
蘇海龍 | 副教授 | |||||
03(全日制)系統整合設計 | 張峻霞 | 教授 | ||||
薛強 | 教授 | |||||
張琲 | 教授 | |||||
靳桂芳 | 教授 | |||||
085234車輛工程(專業學位) | ||||||
01(全日制)汽車安全和汽車CAE | 李海巖 | 教授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02數學二④814機械設計基礎或815材料力學 | 同等學力報考人員加試:汽車理論、汽車設計。 | 專業綜合:含①機械制圖②測試技術或人機工程或汽車構造或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 |
阮世捷 | 校外 | 教授 | ||||
焦志勇 | 教授 | |||||
崔世海 | 副教授 | |||||
尹志勇 | 校外 | 研究員 | ||||
02(全日制)車輛性能試驗與檢測技術 | 焦志勇 | 教授 | ||||
孫苗鐘 | 副教授 | |||||
03(全日制)汽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 | 徐元利 | 高級工程師 | ||||
王仁廣 | 校外 | 副教授 |
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聯系方式
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聯系方式張老師 022-60273495 zhanglincatt@tust.edu.cn
添加天津科技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天津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天津科技大學報錄比、天津科技大學考研群、天津科技大學學姐、天津科技大學考研真題、天津科技大學專業目錄、天津科技大學排名、天津科技大學保研、天津科技大學公眾號、天津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天津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天津科技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天津科技大學.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xiaodian.png)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appxiazai.png)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