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江蘇大學理學院研究生招生

江蘇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江蘇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江蘇大學理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

專業課資料

江蘇大學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江蘇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江蘇大學理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理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江蘇大學理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江蘇大學理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江蘇大學理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江蘇大學理學院研究生招生
管理學院經過三十余年的建設與發展,目前擁有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管理科學與工程,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管理科學與工程,1個自主設立的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創新管理與中小企業發展,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行政管理5個碩士招生專業),還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學位授權點和工程管理碩士(MEM)學位授權領域,形成了范圍廣泛、層次齊全的學位點授權體系,逐步確立了江蘇大學管理學院在江蘇省省屬高校管理類學院中的領先地位。 
 
 
 
 
 
 
 
 
 
 
 
  管理科學與工程
 
 
 
 
 
該學科點 1990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批成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科帶頭人為博士生導師梅強教授。該學科于2002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校優秀學科梯隊”,2006年被評為江蘇省重點學科。該學科側重于研究同現代生產經營、科技、經濟、社會等相適應的管理理論、方法和工具,應用現代科學方法與科技成就,闡明和揭示管理活動的規律,發展管理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提高管理的效率。主要研究方向為:
 
1) 現代管理理論與方法
 
2) 科技管理
 
3) 復雜系統分析與管理
 
4) 管理設計理論與方法
 
5) 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系統設計與應用
 
6) 投資決策理論及運用
 
7) 管理信息系統
 
8) 現代生產系統集成化管理
 
 
 
 
  企業管理
 
 
 
 
 
 
該學科點 2000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帶頭人為何有世教授。該學科以工商企業經營活動為研究對象,研究企業組織經營活動規律以及企業管理的理論、方法與技術問題。主要研究方向為:
 
1) 中小企業管理
 
2) 企業戰略管理
 
3)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4) 企業營銷管理
 
5) 企業運營管理
 
6) 管理倫理研究
 
7) 企業國際化經營管理
 
 
 
 
  技術經濟及管理 
 
 
 
 
 
 
該學科點 2003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帶頭人為路正南教授。該學科以技術的生產、流通和應用為基本對象,并將技術與經濟管理相結合,為適應現代企業技術管理、工程項目可行性分析及有關部門投資規劃與資源利用管理等提供理論支持。主要研究方向為:
 
1) 技術經濟評價方法應用研究
 
2) 投資決策與經濟效益分析研究
 
3) 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管理
 
4) 知識產權管理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該學科點2005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帶頭人為周綠林教授。該學科側重研究現代化衛生事業管理和醫療保障中的理論和實際問題,闡明和揭示衛生管理活動的規律,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向為:
 
1) 醫療保險研究
 
2) 醫院管理研究
 
3) 衛生政策研究
 
4) 社會保障研究
 
 
 
 
  行政管理
 
 
 
 
 
該學科點2010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該學科以管理學、經濟學、政治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理論為支撐,探討行政管理規律,針對現實政府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和行政行為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以行政管理基本理論、政府行政組織架構、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公共政策制定與執行、管理效率與效益分析等為主要研究內容與方向,為政府職能轉變、公共政策安排、政府及公共事業部門行政管理提供理論指導和咨詢。主要研究方向為:
 
1) 政府管理
 
2) 公共政策與管理
 
3)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
 
4) 教育行政與政策
 
 
 
 
  工商管理碩士(MBA)
 
 
 
 
 
2003年取得該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該學科旨在培養掌握廣博的現代管理知識和深厚的理論功底,富有創新精神和開拓精神,能夠勝任工商企業和經濟管理部門高層管理工作,適應國際化經營和我國工商企業發展需要的高層次的實物型、綜合型及復合型管理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為:
 
1) 中小企業經營管理
 
2) 企業戰略管理
 
3)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4) 企業營銷管理
 
5) 企業運營管理
 
6)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7) 財務管理
 
8) 國際商務管理
 
9) 信息管理
 
 
 
 
  公共管理碩士(MPA)
 
 
 
 
 
2014年取得該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該學科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掌握系統的現代公共管理理論、方法和發展趨勢,具備從事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善于思考、勤于創新,能夠綜合運用管理、政治、經濟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科學的方法解決公共管理實際問題的高層次、復合型公共管理專門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為:
 
1) 政府管理與公共政策
 
2) 醫療衛生管理
 
3) 社會保障
 
4)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
 
5) 新型城鎮化與三農發展
 
地址:江蘇大學三江樓十四樓 郵編:212013 電話:0511-88780186 傳真:0511-88780186 電子郵箱:Manager@ujs.edu.cn
 
江蘇大學管理學院辦學始于1982年10月成立的干部培訓班,在此基礎上1984年成立管理工程與計算機系,1985年成立管理工程系,1988年5月成立管理工程分院,1993年2月成立工商管理學院,2011年12月更名為管理學院。
 
學院擁有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管理科學與工程,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管理科學與工程,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招生專業——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行政管理,還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學位授權點以及工程管理碩士(MEM)學位授權領域;擁有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學、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業工程、物流管理、公共事業管理(醫療保險)等8個本科專業。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被評為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工商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被評為江蘇省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00余人、各類研究生1200余人、留學生(含本碩博)300余人。
 
學院設有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工業工程、公共事業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7個系和管理與創新綜合實驗中心,以及中小企業發展研究中心、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醫療保險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社會科學計算實驗中心、質量發展與創新研究中心、創業與區域發展研究所、電子商務與信息化發展研究所、管理工程研究所、戰略管理研究所等9個研究機構。江蘇大學MBA教育中心、MPA教育中心以及全國唯一一所中小企業學院——江蘇大學中小企業學院也掛靠本學院,原國家經貿委中小企業司授予學院為“中國中小企業項目研究培訓基地”。“中小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獲批為“江蘇省中小企業發展研究基地”,成為江蘇省首批“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學院建有一支專業配套、結構合理、富有創新精神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員工140多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6人,教授、副教授80余人,獲博士學位教師70余人,留學回國人員40余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5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新世紀學術帶頭人和青年骨干教師8人,跨世紀學術骨干1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霍英東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獎1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5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研究團隊”獲江蘇省高校首批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創新團隊稱號。
 
學院高度重視教學質量和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江蘇省教學成果特等獎、一二等獎數項。《創業管理》課程先后獲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稱號,《創業人生》課程獲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稱號。《管理學原理》《醫療保險學》《數據庫技術》等課程被評為江蘇省精品課程。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我院獲金獎數項。
 
學院科研氛圍濃厚,成果顯著。近幾年來,每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科技部軟科學項目等國家級項目10余項,獲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部省級項目10余項。研究成果獲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1項、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
 
學院注重對外交流與合作。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加拿大、韓國、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10余所大學確立了友好關系,雙方互派學者訪學和學生。每年招收亞洲、非洲、以及港澳臺地區等國家和地區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同時,學院與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門,以及東風集團等大型企業建有良好的協作關系。
 
學院重視黨群工作。院黨委獲“江蘇省高校創先爭優先進基層單位”榮譽稱號,學院連年被評為“江蘇大學先進單位” ,是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范學院,獲“江蘇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院團委被評為“江蘇省五四紅旗團委”,MBA教育中心先后被評為江蘇省和鎮江市“巾幗文明崗”,院分工會被評為江蘇大學“模范教工之家”,院辦公室被評為校“黨員示范崗”和“青年文明號”,學院連年被評為校“對外宣傳先進單位”、校“黨建帶團建”先進單位等。我院物流1201團支部獲評全國“示范團支部”等。
 
新時代,新目標,新征程。管理學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博學、求是、明德”校訓和“自強厚德,實干求真”江大精神,堅定不移地走以提升質量、強化特色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在“高水平、有特色、國際化研究型大學”建設中貢獻管理學院的智慧和力量!(2019年11月更新)
 
控制科學與工程(系統工程) 
 
  一、學科簡介
 
  江蘇大學系統工程學科依托江蘇大學理學院、電氣學院及計算機學院建設。199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評江蘇省重點學科,現有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系統工程學科目前有特聘院士1人,博導6人,碩導9人。學科承擔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等主要課題49項,省級鑒定6項。獲得教育部及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哲學社會科學獎、教學成果獎共16項。出版學術專著4部,近5年,在JCR一區國際權威期刊發表SCI、SSCI檢索論文140余篇。目前在讀博士生27人,已畢業并授予博士學位41人,授予碩士學位的有94人。獲得江蘇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篇,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3篇。
 
 
 
  1.學位點
 
學位點名稱 學位授予級別 
系統工程 江蘇省重點學科,授予博士、碩士學位 
 
  2.依托平臺
 
  學科依托江蘇大學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護戰略研究中心、非線性科學研究中心與系統工程研究所,同時擁有數學建模專業實驗室740平方米,科研設施齊全,擁有先進的工作站,計算機房,學科資料實驗室等。
 
  平臺1:江蘇大學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護戰略研究中心。學科通過與數學學科、管理學科及能源經濟學科的交叉融合,于2009年11月獲批組建江蘇大學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護戰略研究中心,這是江蘇省教育廳批準成立的首批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中心瞄準國家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重大需求,采用多學科交叉的復雜系統理論和方法,開展能源供需安全、新能源產業發展、低碳經濟發展及能源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基礎與應用研究。中心以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基地重大項目為基礎,通過研究學科交叉科研大項目,更有效的整合和鏈接各相關學科,輻射帶動更多學科共同發展。2015年5月中心在江蘇省教育廳舉行的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考核中,順利通過考核驗收,被評為優秀等級。
 
  平臺2:非線性科學研究中心成立于1997年,經過10多年建設與發展,目前學術梯隊合理,整體實力強,發展后勁足。由特聘院士郭柏靈任中心主任,副校長田立新教授任中心常務副主任。該研究中心以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動力系統的分岔與混沌理論、神經網絡動力學、孤立子與非線性波、哈密頓系統和無窮維動力系統的理論與應用等作為重點研究方向,綜合采用數學分析、計算機數值研究與模擬及物理和化學實驗三大手段,揭示和探索非線性現象的共同規律,攻克非線性科學研究領域的困難問題。
 
  平臺3:系統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主要從事金融系統工程、水資源優化配置及復雜系統分析的研究,力求理論與應用相結合,在方法、手段上有所創新,具體在以下領域:經濟系統理論及應用、信息論及其應用、經濟系統建模分析與控制展開研究工作。
 
平臺名稱 類別 批準單位與時間 
能源發展與環境
保護戰略研究中心 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
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江蘇省教育廳 2009年 
非線性科學研究中心 江蘇大學院級研究中心 江蘇大學 1997年 
系統工程研究所 江蘇大學院級研究中心 江蘇大學 2003年 
 
 
 
 
  二、學科隊伍與方向
  1.學科隊伍建設
  學科現有20余名教師,其中有特聘院士1人,博導6人,碩導9人。江蘇省“333工程”第二層次培養人選2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3人,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人。
  學科帶頭人:田立新、孫梅
 
  2.學科主要方向
  (1)非線性復雜系統理論及應用
  (2)能源經濟系統分析及建模
  (3)復雜系統分析及決策
  (4)信息論
 
 
  三、學科特色
  1. 非線性復雜系統理論及應用
  本方向主要從事非線性微分方程解的可計算性理論研究和動力學分析,研究刻劃數學物理問題的非線性微分方程模型及其解的適定性、爆破和孤立子解的穩定性。所研究的問題是當今非線性科學研究熱點問題,具有重要的應用背景與理論價值。國內首創在二型有效論的框架下,運用算子理論和方法,建立了一類非線性系統的可計算性理論,從而可以在計算機上給出該系統初值問題的解析近似解。關于可壓縮流體力學中的數學理論的研究,部分解決了空氣動力學中的一個著名猜測,解決了三維位勢流中跨音速錐狀激波的穩定性問題,解決了多種條件下擬線性方程組解的適定性或非適定性問題。關于變分方法與偏微分方程的研究,對強不定問題、橢圓型方程基態解、多包解和哈密爾頓系統同宿軌的存在性,特別是對于具有臨界指數增長的半徑典橢圓型方程(組)中基態解的存在性及其性質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出版專著1部。近5年,在國際權威雜志發表論文,如:Math.Ann,Comm. Math. Phy. ,J. Diff. Equ. , J. Math. Anal. Appli., J. Math. Phy.,  India. Univ. Math. J. , Phy. Lett A, Phy A、Phy. Rev.E等 ,其中ESI高倍引論文1篇,建立了多角度、全方位、系統的理論及方法,獨具特色 。
 
 
 
  2. 能源經濟系統分析及建模
  本方向融合非線性科學理論、復雜系統理論、經濟增長理論、控制原理、博弈均衡決策原理,形成了生態系統、能源系統、經濟系統三個主要背景的問題建模與動力學分析和控制相結合的學科發展特色,處于國內領先、部分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主要在能源供需系統、碳排放演化動力系統、新能源產業發展及能源可持續發展等領域開展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建立能源供需微分方程模型、區域碳排放動態演化模型及理論,構建了不同形成機制的能源供需復雜網絡模型,相關研究屬于國際首創。首次將碳稅與政府調控納入節能減排系統,給出了中國開征碳稅的最佳時間及最佳起征點。利用博弈理論的均衡分析方法,在寡頭產量競爭與價格競爭、資源開發的競爭與可持續發展、高碳能源與低碳能源的競爭與演化等領域開展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出版專著3部。近5年,多篇論文發表在Applied Energy、Energy Policy、Energy等JCR一區國際權威期刊。主要研究成果為政府企事業部門提供決策咨詢,并已被采納。
 
 
 
  3. 復雜網絡理論及其應用
  本方向主要從事復雜網絡建模及控制、相依網絡等研究。探索復雜網絡的復雜性與普適性、網絡拓撲結構與網絡動力學之間的關系,研究了它們的無標度與小世界性質,并進行了系統的仿真分析。基于復雜網絡理論研究經濟系統、金融系統等問題中出現的復雜現象,以及系統的不確定性、非對稱性、非線性系統的行為、演化及風險。關于復雜網絡的研究,與美國科學院院士Stanley合作在Physical Review E、EPL、Physica A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合作者:美國科學院院士 G. Stanley
 
 
 
 
 
  4. 信息系統理論及其應用
  本方向主要研究可列非齊次馬氏鏈的強大數定律與Shannon-McMillan定理,樹指標馬氏鏈的強大數定律與Shannon-McMillan定理,任意隨機變量序列的強極限定理,任意隨機變量序列關于非齊次馬氏鏈的強偏差定理,樹上任意隨機場關于樹指標馬氏鏈的強偏差定理,樹指標高階馬氏鏈的強大數定律與Shannon-McMillan定理,樹指標高階馬氏鏈的強偏差定理。在國際JCR一區等期刊發表論文,如: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J.Math.Anal.Appl.,J. Theoretical Probability,Stochastic Analysis andApplications等。
 
 
 
  四. 人才培養
 
  系統工程學科自2003年以來獲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獲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2篇,江蘇省優秀碩士論文3篇。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4人左右、碩士研究生6人左右。目前在讀博士生27人,已畢業并授予博士學位41人,授予碩士學位94人。
 
 
 
  1.近年來學生科技競賽獲獎情況
 
獲獎名稱 作品名稱 指導教師 完成人 獲獎類別 
2009年第十一屆“挑戰杯”
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關于混沌突然發生
系統控制的研究 田立新 董高高 二等獎 
 
  2.近年來獲得的優博優碩論文
 
獲獎名稱 論文名稱 指導教師 完成人 獲獎時間 
江蘇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非線性波系統的精確解
與解析近似解 田立新 盧殿臣 2009 
江蘇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一類能源供需系統的動力學分析、
控制與同步
 田立新 孫 梅 2007 
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神經網絡同步與多智能體
一致性問題研究 孫 梅 韓 敦 2015 
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三組份Camassa-Holm方程
的初邊值問題和爆破理論
 田立新 袁清雯 2014 
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時變耦合延遲復雜網絡
的自適應同步和脈沖控制
 孫 梅 曾長燕 2011 
 
  五.科研成果
 
  系統工程學科成立以來,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面上項目及后期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4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及博士點基金項目6項及其他省部級項目14項。先后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出版專著3部。自2011年以來,在JCR一區國際權威期刊Applied Energy、Energy、Physical Review E、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Energy Policy等發表SCI、SSCI、EI檢索論文140多篇,CSSCI檢索30多篇。
 
 
 
 
 
 
 
  1.獲獎的主要科研成果
 
編號 成果名稱 獲獎時間及等級 
1 能源碳排放系統分析 2015年教育部高等學校
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
 
2 非線性生態種群動力學問題研究 2013年教育部高等學校
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自然科學)二等獎
 
3 能源碳排放系統分析 2014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4 江蘇沿江開發資源優化配置研究 2005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5 能源經濟系統分析 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6 論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戰略選擇 2001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7 基于有限理性的高碳與
低碳能源經濟系統動力學研究(英)
 2014年江蘇省高校第九屆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8 耗散孤立波系統圖案
動力學時空混沌的研究
 2001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9 一類非線性色散波方程的解分析研究 2014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10 能源經濟系統的非線性分析
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研究
 2009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1 復雜網絡系統的動力學分析與魯棒控制 2007年上海市科學技術二等獎 
12 復雜系統的動力學行為分析及其應用 2001年上海科技進步二等獎 
13 西部能源供需體系與市場
機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2011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 
14 非線性分析下東西部能源
經濟系統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選擇
 2008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 
15 能源碳排放系統演化及控制戰略研究 2011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三等獎 
 
  2.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
 
序號 項目來源 項目名稱 負責人 經費 起止時間 
          1   2012年國家社會
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我國能源價格體系建設與能源
發展戰略轉型研究(12&ZD062) 田立新 80萬 2013.1-2015.12 
          2   2006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重大研究計劃
面上項目
 西部能源供需體系與市場機制的
可持續發展戰略(90610031) 田立新 30萬 2007.1-2009.12 
          3   2010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重大研究計劃
后續1年期項目
 西部能源系統碳排放演化及控制
戰略研究(91010011) 田立新 10萬 2010.1-2010.12 
          4   2002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重大研究計劃 面上項目
 非線性分析下西部開發能源經濟系統
可持續發展戰略選擇(90210004) 田立新 25萬 2003.1-2005.12 
          5   2015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面上項目
 關于樹指標隨機過程極限理論的
進一步研究(11571142) 楊衛國 50萬 2016.1-2019.12 
          6   2014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面上項目
 基于演化博弈的智能電網供需動態
耦合優化及政策分析(71473108) 孫 梅 62萬 2015.1-2018.12 
          7   2014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面上項目
 高余維分岔下的簇發振蕩及其
機理分析(11472116) 張正娣 75萬 2015.1-2018.12 
          8   2012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面上項目
 煤電系統碳捕集碳封存下的碳排放
及經濟技術綜合評價(51276081) 田立新 70萬 2013.1-2016.12 
          9   2012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面上項目
 基于計算實驗的石油供需網絡優化
與動態調控研究(71273119) 孫 梅 58萬 2013.1-2016.12 
         10  2012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面上項目
 低碳背景下我國能源開發利用及經濟
增長:理論模型與政策(71273120) 楊宏林 54萬 2013.1-2016.12 
         11  2012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面上項目
 基于復雜網絡的金融流動性風險的
計算實驗范式的研究(71271103) 姚洪興 53萬 2013.1-2016.12 
         12  2012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面上項目
 非光滑連續動力系統中的不同尺度
效應及其分岔機理研究(11272135) 張正娣 68萬 2013.1-2016.12 
         13  2011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面上項目
 基于有限理性分析的資源寡頭博弈
系統動力學研究(71171098) 丁占文 42萬 2012.1-2015.12 
         14  2010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面上項目
 推進低碳經濟發展的節能減排體系
研究(71073072) 田立新 28萬 2011.1-2013.12 
         15  2010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面上項目
 基于復雜系統理論的能源供需模型
的理論方法及政策分析(71073071) 孫 梅 27萬 2011.1-2013.12 
         16  2010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面上項目
 樹指標隨機過程的極限理論(11071104) 楊衛國 28萬 2011.1-2013.12 
         17  2010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面上項目
 非離散系統中的可計算性和
計算復雜性研究(61070231) 盧殿臣 31萬 2011.1-2013.12 
         18  2009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面上項目
 非光滑振動系統的非常規分岔問題研究
(10972091)
 張正娣 35萬 2010.1-2012.12 
         19  200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系統范式及延遲脈沖金融投資演化
均衡模型的創新性研究(70871056) 姚洪興 21萬 2009.1-2011.12 
         20  2006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面上項目
 非線性波動方程分岔中的若干問題
(10602020) 張正娣 15萬 2007.1-2008.12 
         21  2005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面上項目
 馬爾可夫隨機場及非齊次馬氏鏈的
極限理論(10571076) 楊衛國 24萬 2006.1-2008.12 
         22  2014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青年項目
 低碳約束下多種能源供需相依網絡的
安全性與防御策略研究(71403105) 杜瑞瑾 23萬 2015.1-2017.12 
         23  2014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青年項目
 不同攻擊策略下加權網絡的網絡
魯棒性研究(61403171) 董高高 24萬 2015.1-2017.12 
         24  2014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青年項目
 復雜動力網絡的有限時間不連續控制
及其在生物中的應用(11402100) 蔡水明 25萬 2015.1-2017.12 
         25  2013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青年項目
 基于價格改革的能源利用效率與消費
結構分析(51306072) 蔣書敏 25萬 2014.1-2016.12 
         26  2013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青年項目
 區域碳循環演化分析下的排放效應及
戰略研究(71303095) 傅 敏 20萬 2014.1-2016.12 
         27  2013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專項-數學
天元基金
 時滯動力網絡分散型自適應間歇牽制
控制研究(11326193) 蔡水明 3萬 2014.1-2014.12 
         28  2012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專項-數學
天元基金
 拋物型隨機偏微分方程的數值計算方法
(11226308) 陳旭梅 3萬 2013.1-2013.12 
         29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一般項目
 非線性分析下西部開發東西聯動能源
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02JBY051) 田立新 3萬 2002.1-2003.12 
         30  2015教育部人文社
科研究一般項目
 基于復雜網絡理論的金融系統網絡模型
及相關問題研究(15YJAZH002) 蔡國梁 9萬 2015.1-2017.12 
         31  2012教育部人文社
科研究一般項目
 基于混沌動力學理論的金融系統模型
理論方法及對策研究(12YJAZH002) 蔡國梁 9萬 2012.1-2014.12 
         32  2009教育部人文社
科研究一般項目
 基于復雜網絡模型的我國能源供需體系
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09YJA90088) 孫 梅 7萬 2010.1-2012.12 
         33  2009教育部博士點
基金資助項目
 中國能源資源開發、利用可持續發展
戰略研究(20093227110012) 田立新 6萬 2010.1-2012.12 
         34  2008教育部人文社
科研究一般項目
 長江三角洲地區節能減排環境保護
一體化研究(08JA790058) 田立新 7萬 2009.1-2011.12 
         35  2008教育部人文社
科研究一般項目
 一類金融混沌系統的復雜動力學分析
及混沌控制(08JA790057) 蔡國梁 7萬 2009.1-2011.12 
         36  2011中國博士后
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能源供需隨機微分系統及其應用
(2011M501187)
 陳旭梅 5萬 2011.9-2014.12 
         37  2010中國博士后
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城市群突發水安全評價體系及綜合應急
管理研究—以長三角區域為例(201003555) 范興華 3萬 2011.1-2012.12 
         38  2008中國博士后
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綜合災害風險管理系統的快慢型模型
構建研究(20080441071) 范興華 3萬 2008.12-2011.3 
 
 
 
 
1 2009江蘇高校哲學
社會科學重點研究
基地重大項目
 推進低碳經濟發展的節能減排理論及應用
(2009JDXM007)
 田立新 25萬 2010.1-2013.12 
2 2009江蘇高校哲學
社會科學重點研究
基地重大項目
 低碳經濟下能源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
(2009JDXM008)
 丁占文 17萬 2010.1-2013.12 
3 2009江蘇高校哲學
社會科學重點研究
基地重大項目
 新時期能源供需儲備系統理論與政策研究
(2009JDXM010)
 孫 梅 17萬 2010.1-2013.12 
4 2014江蘇省自然科學
基金青年項目
 多種攻擊策略下相互依賴加權網絡的
魯棒性研究(BK20130535)
 杜瑞瑾 20萬 2014.7-2017.6 
5 2013江蘇省自然科學
基金青年項目
 切換不連通圖上非線性多個體系統的
一致性問題(BK20130535)
 賈 強 20萬 2013.7-2016.6 
6 2014江蘇省高校自然
科學研究面上項目
 不同攻擊策略下基于實際相依特性的
相依網絡魯棒性研究(14KJB120001)
 董高高 3萬 2014.8-2016.12 
7 2013江蘇省高校自然
科學研究面上項目
 基于平均理論的快速時變多個體網絡的
一致性研究(13KJB120001)
 賈 強 3.2萬 2013.8-2015.12 
8 2012江蘇省軟科學
基金項目
 江蘇能源系統碳排放演化及控制戰略研究
(BR2012027)
 傅 敏 3萬 2012.1-2012.12 
9 2010江蘇省博士后
科學基金項目
 碳排放約束下能源供需結構調整的分析
研究(1002075C)
 蔣書敏 3萬 2010.10-2012.3 
10 2010江蘇省博士后
科學基金項目
 江蘇省能源供需隨機微分系統的研究
(1002030C)
 陳旭梅 3萬 2010.9-2012.9 
11 2009江蘇省經信息
委重點項目
 新時期江蘇化工行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戰略研究(JX0001)
 田立新 19.8萬 2009.11-2010.12 
 
  六.學術交流 
 
  近年來,學科重視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先后與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美國Boston大學、佐治亞理工學院、紐約城市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德克薩斯大學泛美分校、新加坡國立大學、日本京都大學、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江蘇省能源局、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有著廣泛的合作交流。舉辦了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的國際學術會議6次,國內學術會議10次,參加國際(IAEE亞洲大會、能源應用國際會議、國際數理方程學術會議、中日災害風險管理與氣候變化學術研討會等)國內(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戰略研討會、全國復雜網絡會議、財經戰略年會等)各類學術會議200多人次,邀請境外知名專家開展合作研究、講學80多人次,派出國外學術交流 30多人次。
 
 
 
 
 
 
 
  七.決策咨詢及成果應用
 
  本學科長期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系統的角度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積極服務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為政府及企事業部門提供決策咨詢,受到了好評。
  1. 政策建議:《抓住有利時機推進成品油價格改革》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于2015年2月17日刊登在2015年第9期《成果要報》上。
  系統分析了當前我國成品油定價模式存在的突出問題,指出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 迫切要求推動成品油價格改革,圍繞加快推進成品油價格改革提出了新的政策建議:將成品油價格調整周期縮短至5個工作日;完善價格調整方法并增進透明度,爭取市場對成品油調價的理解支持;有序放開原油進口限制,扶持優秀民企快速成長。成品油價格改革基本完成后,適時建立成品油期貨市場。
 
 
 
  2. 2份政策建議,被江蘇省省級領導批示并被江蘇省能源局煤電處采納使用。
  (1)構建江蘇燃氣發電電價體系的對策建議:江蘇應及時對燃氣發電政策進行戰略調整,形成“多方承擔、價格聯動”的燃氣電價體系,這體現在天然氣價格與天然氣發電的上網電價聯動、天然氣上網電價與銷售電價聯動、電網銷售電價與煤電上網電價聯動、天然氣發電價格與蒸汽價格聯動、天然氣發電價格聯動的基點與啟動點這五方面。建議:對各涉及方加強宣貫解釋;建立清潔能源基金附加統籌;創新交易模式以尋求更多氣源;優化燃氣發電的建設布局;以長期規劃逐步提升天然氣發電比例。
  《構建江蘇燃氣發電電價體系的對策建議》于2014年8月21日得到江蘇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云峰批示:田立新教授負責的該課題階段研究成果較有深度,就構建燃氣發電價格體系所提出的“多方承擔、價格聯動”原則和相關對策建議很有參考價值。請省物價局、省能源局認真閱研,在推進天然氣發電成本疏導化解工作中對照建議予以采納。
  該成果提出的江蘇燃氣發電價格體系“多方承擔、價格聯動”的原則和構建燃氣電價體系的5點對策建議,已被江蘇省能源局煤電處采納到江蘇省應對新一輪天然氣價格調整中省天然氣電價結構和電價水平的戰略對策中。
 
 
 
  (2)推進能源發電與電價市場化改革的對策建議:針對當前電力價格體系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以及能源發電和電價體系中的不合理部分,提出江蘇省電價市場改革的政策建議:上網電價聯動,轉移非煤發電企業補貼的發放主體;優化發電布局,推進堅強智能電網快速發展;試點輸配分離,檢驗配電環節市場化改革成效;調整需求響應,進一步拉開峰谷電價的差距;增加投資信心,適度向省屬發電集團傾斜。
  《推進能源發電與電價市場化改革的對策建議》于2014年8月13日得到江蘇省人大常務副主任張衛國批示:該對策建議思路新穎,請省能源局閱研。
 
  該成果關于“上網電價聯動、優化發電布局、調整需求響應”等已被江蘇省能源局煤電處采納到正在草擬的江蘇省“十三五”關于能源供需安全發展規劃中。
 
 
 
  3.研究成果推廣應用
  研究成果中的西部能源供需體系理論及發展調控戰略體系、能源約束下的均衡經濟增 長理論、能源資源的物流理論等應用于江蘇省中小企業局、南通市經濟貿易委員會、鎮江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政府部門及中石化鎮江分公司、道達爾潤滑油(中國)有限公司、新疆伊寧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電泰州發電有限公司、南通天生港發電有限公司、龍源(如東)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四川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取得了顯著社會經濟效益。
 
 
 
物理學 
 
一、學科概況 :
  物理學學科依托江蘇大學理學院建設。學科現有專任教師6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8人,教授7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3人,具有海外留學經歷教師12人。學科擁有江蘇特聘教授1人、洪堡學者1人、江蘇省“333工程”三層次1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1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對象5人,3人擔任省級專業學會的常務理事或理事,物理系為鎮江市物理學會理事長單位。近5年來,學科主持承擔國家級項目10項,省部級項目14項,科研經費700余萬;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其中SCI檢索89篇,出版專著與教材4部,授權發明專利12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項,市廳級科研成果獎2項;學科學生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1項,江蘇省優秀碩士論文1篇,省級及以上競賽獲獎26項。學科主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經濟發展,基于物理學基本原理和實驗方法,致力研究工程領域中與物理學相關的前沿基礎科學和技術問題,依拓學校工科優勢打造特色鮮明的物理應用科學研究平臺,凝練有望產生原始創新的學科方向。
 
  二、學科研究方向:
  (1)凝聚態物理
  (2)超聲波場理論與檢測
  (3)原子分子物理
  (4)功能材料物理及應用
  (5)量子調控與光物理
 
 
 
統計學 
 
  江蘇大學理學院統計學學科依托江蘇大學的工科背景,在楊衛國教授領導下,多年來緊跟國際概率統計研究熱點,在樹指標隨機過程、Markov鏈等領域做出了系列研究,取得了大批研究成果,某些領域(樹指標隨機過程)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培養了一批國內優秀概率統計人才。該學科于2003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掛靠系統工程專業);2007年獲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與江蘇大學財經學院統計系合作,獲得統計學一級碩士學科。至今獲博士學位12人,獲碩士學位76人,其中畢業生王小勝、黃輝林、吳小太、李睿等已成長為國內知名的概率統計學者,同時高榮、黨慧等畢業生到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繼續攻讀博士。江蘇大學理學院統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為我校經濟、管理、自動化等學科的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撐。
 
  本學位點專任教師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博士生導師1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人。本學科至今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JOURNAL OF THEORETICAL PROBABILITY》等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論文170余篇,主持國家面上項目3項、國家級青年項目1項、天元基金1項。 同時學科非常注重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目前已與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目前學科在科研儀器、設施設備、圖書資料、實驗室條件等方面均具備博士研究生科研工作所必需的條件。
 
 
 
數 學 
 
  1、學科概況
  數學學科1998年獲得應用數學碩士點,2003年獲得基礎數學碩士點,2005年獲得概率統計碩士點,2011年獲得數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在教育部組織的2012年學科點評估中數學一級學科取得全國碩士點高校排名第一的好成績。目前數學學科有特聘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3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4人,擁有一批優秀的青年骨干教師,已經形成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數學學科目前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3項及省部級項目8項;近5年來發表論文180多篇,被SCI檢索120多篇;獲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特別在耗散系統孤立波的長期動力學行為研究中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關于非線性波動方程解分析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數學學科畢業研究生400余名,其中獲得江蘇省優秀碩士論文3篇,江蘇大學優秀碩士論文22篇。畢業碩士生中1人榮獲第十屆鐘家慶數學獎,數十人被中科院、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錄取為博士生,多人免試推薦攻讀本校系統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其余進入銀行、證券公司、企業等,或擔任高校、中學教師。
 
  2、研究方向
  (1) 非線性微分方程
  方向負責人為盧殿臣教授,本方向主要從事非線性微分方程解的可計算性理論研究和動力學分析; 研究刻劃數學物理問題的非線性微分方程模型及其解的適定性、爆破和孤立子解的穩定性。
  ① 關于非線性淺水波中尖峰孤立波的適定性、穩定性、散射理論的研究。
  ② 關于微分方程解算子的可計算性及計算復雜性的研究。
  ③ 關于非線性孤立波方程的精確解及時空動力學的研究。
  ④ 關于可壓縮流體力學中的數學理論的研究。
  ⑤ 關于變分方法與偏微分方程的研究。
  (2) 概率極限理論與信息論
  方向負責人為楊衛國教授,本方向主要研究可列非齊次馬氏鏈的強大數定律與Shannon-McMillan定理,樹指標馬氏鏈的強大數定律與Shannon-McMillan定理,任意隨機變量序列的強極限定理,任意隨機變量序列關于非齊次馬氏鏈的強偏差定理,樹上任意隨機場關于樹指標馬氏鏈的強偏差定理,樹指標高階馬氏鏈的強大數定律與Shannon-McMillan定理,樹指標高階馬氏鏈的強偏差定理。
  ① 關于隱馬爾可夫模型的研究。
  ② 關于樹圖上Markov隨機場的強大數定律及熵定理的研究。
  (3) 系統建模分析與控制
  方向負責人為李醫民教授,本方向融合非線性科學理論、復雜系統理論、經濟增長理論、控制原理、博弈均衡決策原理,形成了生態系統、能源系統、經濟系統三個主要背景的問題建模與動力學分析和控制相結合的學科發展特色。
  ① 關于能源供需系統、碳排放演化動力系統、新能源產業發展及能源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應用的研究。
  ②關于寡頭產量競爭與價格競爭、資源開發的競爭與可持續發展、高碳能源與低碳能源的競爭與演化的理論與應用的研究。
  ③ 關于復雜生態系統的建模與仿生智能控制的研究。
  ④ 關于復雜網絡建模與應用的研究。
  (4) 動力系統理論及應用
  方向負責人為姚洪興教授,本方向將動力系統理論、分支與混沌控制方法應用于金融系統建模與經濟系統決策分析;研究平面多項式微分系統的極限環理論;將分形、分岔理論應用于材料損傷和斷裂的研究。
  ① 關于復雜系統建模與分析的研究。
  ② 關于分形插值穩定性的研究。
  ③ 關于平面動力系統分支和極限環理論的研究。
 
 
 
電子科學與技術 
 
物理電子學
 
  簡介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3人(外聘兼職2人),教授11人(外聘兼職5人,其中有德國Jena大學光學專家Frank Wyrowsiki教授),副教授16人,5人具有博士學位。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從事光電信息處理及其檢測技術、光學傳感器技術,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理論及其應用技術,光電子材料及器件研發技術的高級研究人員或高校教師。
 
  研究方向
  本學科具有以下五個研究方向:
  1)光信息科學及其檢測技術
  2)光電子技術
  3)光聲光熱效應及診斷技術、多物理場耦合及多尺度計算
  4)光電子材料及器件
  5)光電子通信
 
  課程介紹
  本專業開設學位課及基礎課如下:
  1)自然辯證法概論
  2)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3)英語
  4)矩陣論
  5)數理方程
  6)數值分析
  7)工程光學
  8)高等量子力學
 
  研究生發表論文情況
  本專業研究生在自己的不懈努力與導師的悉心指導下,每年在國內外的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多篇。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簡介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碩士點現有教授6名,副教授16人。本學科依托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學科專業瞄準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國際研究前沿及未來發展方向,針對光電子器件研究與應用、納米金屬電子和光學特性研究、強光與物質相互作用和光通信與光信息等領域的發展需求,開展一些特色鮮明的創新性研究。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從事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理論和技術的高級研究人員或高校教師。
 
  研究方向
  本學科具有以下兩個研究方向:
  1)光電子器件研究與應用
  2)納米金屬電子和光學特性研究
 
  課程介紹
  本專業開設學位課及基礎課如下:
  1)自然辯證法概論
  2)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3)英語
  4)矩陣論
  5)數理方程
  6)數值分析
  7)信息光學
  8)電子技術
  9)光電子學
 
  研究生發表論文情況
  歡迎廣大考生報考本專業,我們將以最大的熱忱和你們一起共同創造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的美好未來!
 
 
 
地址:江蘇省鎮江市學府路301號70信箱 郵編:212013 電話:0511-88780161
江蘇大學理學院由大學數學教學部、大學物理教學部、數學與應用數學系、金融數學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物理系和物理實驗中心組成。現有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點,有數學、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統計學、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碩士點,其中控制科學與工程為江蘇省重點學科。現有6個本科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數學與應用數學 (中外合作辦學)、金融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師范),其中,數學類專業為江蘇省重點專業類,信息與計算科學為江蘇省特色專業。2011年與美國阿卡迪亞大學合作,招收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中外合作辦學),近兩年來,30多名同學收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名校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每年有10名以上同學到外方學校學習。目前,在院本科生近900人,博士、碩士研究生近200人,其中海外留學博士生10人、碩士生4人。
 
  學院設有應用系統分析研究院(校級科研機構,副處級單位)、江蘇大學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護戰略研究中心(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非線性科學研究中心、能源與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基礎數學研究所、概率與金融數學研究所、建模與控制研究所、生物光學及成像技術研究中心、超聲檢測研究所、應用物理研究所等科研機構。設有非線性科學國際雜志編輯部和數學教育研究編輯部。設有大學物理實驗中心(省級實驗示范中心)、數學建模中心實驗室等實踐教學科研機構。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80多人,其中特聘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16人、碩士生導師71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90多人。先后涌現了全國優秀教師、國家百千萬工程人選、國家級優秀青年骨干教師、江蘇省特聘教授、江蘇省杰青、江蘇省“333”工程第二、第三層次人選、江蘇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優秀骨干教師、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獲得者、鐘家慶數學獎獲得者等一大批優秀人才。有20多位國內外著名專家被聘為學院兼職教授,在院外籍博士后12人。
 
  學院教學、科研成果豐碩。獲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有7門課程被評為省優秀課程、精品課程,由理學院教師指導的高等數學、數學建模、大學物理、科技創新挑戰杯等大學生競賽多次獲得國際、全國和江蘇省一等獎。近5年來公開發表SCI檢索收錄的論文300多篇,出版專著30多本,主持國家基金項目40多項、省部級項目10多項,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部省級二等獎5項。2009年獲江蘇大學SCI論文發表先進單位,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居全校第一,2014獲江蘇大學國際化工作先進單位。
 
  近5年學院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近300名,本科生近800名。其中獲省優秀研究生學位論文3篇,獲省研究生創新計劃項目4項,獲省優秀學生干部、省三好生10多名,獲校優秀畢業生近100名,就業率達98% 。
 

添加江蘇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江蘇大學考研分數線、江蘇大學報錄比、江蘇大學考研群、江蘇大學學姐、江蘇大學考研真題、江蘇大學專業目錄、江蘇大學排名、江蘇大學保研、江蘇大學公眾號、江蘇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江蘇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江蘇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江蘇大學理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

    購買流程

    找到要考的專業或資料

    方法一:選擇學校->學院->專業

    方法二:查找功能

    點擊瀏覽招生簡章+資料詳情

    通過招生簡章了解本專業需要的資料

    查看資料詳情了解資料要點

    點擊購買或加入購物車

    支付方式:支付寶

    填寫付款信息并付款

    請確認聯系人、聯系方式和收貨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貨,可查詢快遞信息

    若有疑問,可聯系在線學姐

    學姐聯系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成人欧美在线视频 | 欧美真人视频一级毛片 | jizzjizz成熟丰满舒服 | 欧美一级特黄真人毛片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黄网站免费观看 | 欧美精品区 | 日韩久久免费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国产一级毛片视频在线! | 成人黄18免费网站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中国a级淫片免费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在线观看 | 一级片视频免费看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视 | 色综合在 | 免费高清在线爱做视频 |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a | a毛片a毛片a视频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影 | 操美国女人| 亚洲成网站 |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无广告 | 亚洲天堂久久久 | 亚洲巨乳自拍在线视频 | 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 中文字幕波多野不卡一区 | 草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日韩在线国产 | 成人毛片视频免费网站观看 | 欧美一级特黄aaa大片 |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视频手机版 | 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成人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九九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