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研究生招生
專業課資料
武漢大學 | 優惠價 | 原價 | 選擇 |
---|---|---|---|
武漢大學432統計學考研資料全套(大全版) | ¥580 | ¥1160 | ![]() |
武漢大學432統計學考研資料全套(精簡版) | ¥380 | ¥760 | ![]() |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
95%的同學還閱讀了:[武漢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武漢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武漢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武漢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武漢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武漢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武漢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武漢大學考研難嗎]
[武漢大學研究生院]
[武漢大學考研群]
[武漢大學研究生學費]
[武漢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數學與統計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研究生招生 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武漢大學/3.jpg)
2021考研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擬錄取研究生名單公示
近日,2021研究生擬錄取名單已出。考研的同學們有沒有關注?今天考研派小編就整理了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擬錄取名單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基礎數學專業簡介
基礎數學專業攻讀學術型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從2014級開始實行)
一、培養目標
1.較好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學術修養,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遵紀守法,身心健康,愿為祖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2.掌握扎實的數學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本學科專業方向的前沿動態,熟練地掌握使用計算機、互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受到獨立進行科研工作的訓練,具有獨立地從事本專業科學研究、教學或其他實際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運用該門外國語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科技文獻。
二、研究方向
01偏微分方程及其在物理、生物和醫學中的應用
02 偏微分方程一般理論、微局部分析
03奇異偏微分方程理論
04復與超復邊界行為
05多復變函數論
06 Boltzmann方程
07非線性雙曲守恒律組
08函數空間及其上的算子理論
09奇異積分方程數值方法
10分形幾何
11泛函分析及其應用
12 Hp鞅論
13幾何分析
14代數幾何
15動力系統及遍歷理論
16復幾何
17幾何測度論
18微分幾何
19奇異流形上的分析
20李群與李代數
21矩陣分析及其應用
22數理經濟
23微分拓撲與奇點理論
24 數論
25 算術幾何
三、學習年限
1,本專業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三年,最長不超過四年,其中課程學習1-1.5年。
2,提前畢業標準(在校學習時間不少于2年):申請提前畢業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應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和其他培養環節的考核,成績優秀,創新能力強,必須在本學科的SCI或EI期刊上發表論文一篇,或者在本學科指定的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篇(及以上),其中包括已經收到正式接收函的論文。發表的論文第一作者單位必須是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若是同其他人聯名一起發表的中文論文,則要求該學生為第一作者;若聯名發表的論文是外文文章,則按國際上對發表數學論文的通用規則,作者排序可以按姓名的字母順序來排。另外,對導師列為第一作者研究生列為第二作者的也可視為該生為第一作者。若對學位論文發表的合格性若有不同意見,可以由學院學位委員會做最后的仲裁。
四、課程設置(見附表)與學分
課程分類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課程分為學位課、選修課及補修課等三類。
第一類:學位課
(1)全校公共必修課:即思想政治理論課和第一外國語。思想政治理論課包括1門必修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學時,2學分)和1門選修課程自然辯證法概論(18學時,1學分)或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18學時,1學分),第一外國語(72學時,2學分)。
(2)學科通開課:即同一個一級學科的所有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共同學習的課程,包括本學科的科學研究方法論和有共性的專業通開課。
(3)研究方向必修課:即某一研究方向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必修的課程。
第二類:選修課
由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組成,公共選修課包括計算機、管理、人文、體育、就業指導等相關課程,學術型碩士研究生選修公共選修課不超過2學分;專業選修課包括本學科內拓寬知識面和深化專業知識的課程、根據研究方向在導師指定下選修的其它課程。
第三類:補修課
補修課指的是本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跨學科或以同等學力考取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須補修相關課程。補修課不得少于2門,不記學分,但有科目和成績要求。
3.學分
應修學分總數為 42學分,其中:課程學分總數30學分;實踐環節2學分;學位論文10學分。
課程學分具體分配體系如下:思想政治理論課3學分,第一外國語2學分;學科通開課不少于9學分;研究方向必修課不少于6學分,其余為選修課(包括系列專題講座.討論班)學分。
可多選學科通開課作為研究方向必修課,可多選研究方向必修課作為選修課。
五、必修環節
1.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應當開展社會實踐、專業實習或學術交流活動等實踐活動,總時間不得少于兩個月。參加實習實踐和學術交流活動的情況應記錄在《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實習實踐考核表》中,經院審核合格并報研究生院培養處審批備案后方可進入答辯環節。
2.開題報告與中期考核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位課的課程考試成績必須達到良好(B-)及以上, 選修課應完成所需學分并且成績達到合格(C-)及以上, 在第三學期末或第四學期初可以進行中期考核并建立淘汰制度,具體流向包括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繼續攻讀碩士學位以及退學等。
六、學位論文
1.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原則上在讀研期間應在導師指導下至少參與一項課題研究,參加8次以上學術交流活動(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聽取學術報告等),并在本學科指定學術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收到正式接收函的論文視同為已發表)。署名要求與提前畢業標準中發表論文的署名要求相同。
2.根據各研究方向的特點,可從第四學期開始,在導師指導下開始收集資料并選題,提出學位論文題目和撰寫計劃,并在第四學期末作開題報告。在第五學期論文撰寫過程中的適當時間安排在相關課題組作一次論文進展報告,在第五或第六學期初開始整理打印學位論文。論文要求格式規范,命題正確,推理縝密,數據準確,文字流暢,并嚴格按有關規定進行論文評審并在期末組織論文答辯。且論文水平達到良好(含)以上.
七、培養方式
采取以導師為主,導師與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根據每個研究生的具體情況,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業務學習、身心健康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全面關心,認真培養,因材施教,嚴格要求,確保培養質量
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應用數學專業簡介
應用數學專業攻讀學術型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從2014級開始實行)
一、培養目標
1.較好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學術修養,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遵紀守法,身心健康,愿為祖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2.掌握扎實的數學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本學科專業方向的前沿動態,熟練地掌握使用計算機、互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受到獨立進行科研工作的訓練,具有獨立地從事本專業科學研究、教學或其他實際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運用該門外國語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科技文獻。
二、研究方向
01小波分析及其應用
02 小波分析與逼近
03時空數據建模與分析
04 密碼與信息安全
05橢圓曲線理論與應用
06最優化理論、算法及其應用
07動力系統理論及應用
08分布參數系統的控制理論
09應用非線性分析
10交通優化模型與算法
11大規模科學計算
12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論
13不適定問題與算子廣義逆理論
14圖論及其應用
15 離散幾何及其應用
三、學習年限
1,本專業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三年,最長不超過四年,其中課程學習1-1.5年。
2,提前畢業標準(在校學習時間不少于2年):申請提前畢業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應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和其他培養環節的考核,成績優秀,創新能力強,必須在本學科的SCI或EI期刊上發表論文一篇,或者在本學科指定的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篇(及以上),其中包括已經收到正式接收函的論文。發表的論文第一作者單位必須是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若是同其他人聯名一起發表的中文論文,則要求該學生為第一作者;若聯名發表的論文是外文文章,則按國際上對發表數學論文的通用規則,作者排序可以按姓名的字母順序來排。另外,對導師列為第一作者研究生列為第二作者的也可視為該生為第一作者。若對學位論文發表的合格性若有不同意見,可以由學院學位委員會做最后的仲裁。
四、課程設置(見附表)與學分
課程分類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課程分為學位課、選修課及補修課等三類。
第一類:學位課
(1)全校公共必修課:即思想政治理論課和第一外國語。思想政治理論課包括1門必修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學時,2學分)和1門選修課程自然辯證法概論(18學時,1學分)或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18學時,1學分),第一外國語(72學時,2學分)。
(2)學科通開課:即同一個一級學科的所有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共同學習的課程,包括本學科的科學研究方法論和有共性的專業通開課。
(3)研究方向必修課:即某一研究方向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必修的課程。
第二類:選修課
由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組成,公共選修課包括計算機、管理、人文、體育、就業指導等相關課程,學術型碩士研究生選修公共選修課不超過2學分;專業選修課包括本學科內拓寬知識面和深化專業知識的課程、根據研究方向在導師指定下選修的其它課程。
第三類:補修課
補修課指的是本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跨學科或以同等學力考取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須補修相關課程。補修課不得少于2門,不記學分,但有科目和成績要求。
3.學分
應修學分總數為 42學分,其中:課程學分總數30學分;實踐環節2學分;學位論文10學分。
課程學分具體分配體系如下:思想政治理論課3學分,第一外國語2學分;學科通開課不少于9學分;研究方向必修課不少于6學分,其余為選修課(包括系列專題講座.討論班)學分。
可多選學科通開課作為研究方向必修課,可多選研究方向必修課作為選修課。
五、必修環節
1. 實踐環節
(1)安排研究生一學期教學實踐;根據應用數學不同方向的特點, 在導師指導下,安排一定時間的專業實習實踐活動,和一定次數的學術交流活動。
(2)實習實踐和學術交流活動的情況應記錄在《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實習實踐考核表》中,經培養單位審核合格并報研究生院培養處審批備案后方可進入答辯環節。
2. 開題報告與中期考核
按學院的統一要求進行中期考核和分流,成績特別優秀者可直接攻讀博士學位,考核不合格者則勸其退學,其余成績合格者繼續按計劃攻讀碩士學位。第三學期末或第四學期初,在導師指導下,提出學位論文題目和撰寫計劃,并向研究生指導小組作開題報告,經批準后進入專題研究和撰寫論文工作。
六、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工作是對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或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全面訓練,是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環節。
1. 學術型碩士學位論文選題應密切結合學科發展與國家經濟和社會建設需要,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論創新與應用價值,并經導師審核同意。
2. 開題報告主要檢驗研究生對其研究方向的了解程度以及綜合和獨立研究能力,考察論文寫作的準備工作是否做得充分。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論文選題的理由或意義,國內外關于該課題的研究現狀及趨勢,本人的詳細研究計劃,主要參考書目等。
3. 修滿規定學分,完成學位論文,并經導師審核同意后,方可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學位論文評閱和答辯程序、論文水平基本標準等按學院的統一規定執行。
4.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原則上在讀研期間應在導師指導下至少參與一項課題研究,參加8次以上學術交流活動(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聽取學術報告等),并在本學科指定學術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收到正式接收函的論文視同為已發表)。署名要求與提前畢業標準中發表論文的署名要求相同。
七、培養方式
1. 采取以科學研究與實踐創新為主導的導師負責制。強調在培養過程中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的教學方式,著重培養碩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2. 充分發揮校內外專家學者的集體培養優勢,探索建立學術、實務雙導師制。
3. 積極搭建研究生培養的國際合作平臺,努力推動聯合培養、課程互認、海外實習等研究生國際化培養進程。
4. .在課程教學中,應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重視課題研究、專題研討、學術報告等學術訓練環節,在培養過程中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5. 加強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文獻閱讀與信息檢索能力的培養,列出本學科研究生必讀和選讀的主要經典著作、學科前沿著作、主要專業學術期刊等目錄,將文獻閱讀納入考試范圍或通過讀書報告、開題報告等形式進行檢查。
6. 導師(或研究生指導小組)將根據培養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在研究生入學后1個月內制訂出合理的個人培養計劃,對課程學習、實踐活動、學術活動、科學研究與學位論文工作等做出具體安排。
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應用統計碩士專業簡介
全日制應用統計碩士專業學位
研究生培養方案
培養單位: 數學與統計學院 (201)一、培養目標
主要為政府部門、大中型企業、咨詢和研究機構培養高層次、應用型統計專門人才。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
2、掌握統計學基本理論和方法,并熟練應用統計分析軟件,具備從事統計數據收集、整理、分析、預測和應用的基本技能。
3、能夠獨立從事實際領域的應用統計工作。
4、掌握一門外語的實際運用。
二、領域簡介
應用統計以概率論為理論基礎,研究背景涉及社會科學領域、工程科學領域以及眾多自然科學領域等,是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專業。應用統計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如何有效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有隨機性的數據,對相關問題進行統計推斷并作出預測,為決策行動提供依據和建議。主要內容既包括適用于很多領域的一般統計學方法,比如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統計描述、假設檢驗、方差分析、相關與回歸分析等,也包括某些特定領域的專用統計方法,比如時間序列分析、試驗設計、誤差理論和分析等。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統計分析方法與技術的應用日益重要,科學技術對統計方法的依賴亦愈來愈強。統計學與其他學科的緊密結合將產生新的邊緣學科,許多學科的發展將依賴于統計理論與技術的應用。
應用統計相關領域有:社會發展與評價、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資源保護與利用、電子商務、保險精算、金融業數據庫建設與風險管理、宏觀經濟監測與預測、政府統計數據收集與質量保證、分子生物學中的統計方法、高科技農業研究中的統計方法、生物制藥技術中的統計方法、流行病規律研究與探索的統計方法、人類染色體工程研究中的統計方法、質量與可靠性工程等。
統計學是定性與定量研究的有力工具,統計方法在這些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三、招生對象與學習年限
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 ( 或本科同等學力 ) 人員。
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學習年限一般為2年。
四、培養方式
1. 采用課堂教學、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
2. 教學方法注重課堂講授、模擬訓練、案例分析、現場研究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充分反映應用統計實踐領域對專門人才的知識與素質要求,突出統計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注重分析能力和創造性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3. 突出應用統計實踐導向,加強實踐教學。研究生在專家指導下參加專業實習,提交實習報告。專業實踐時間不少于6個月。
4. 實行導師負責的導師組制。由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組成導師組,由導師組指導學生確定專業方向和學習規劃,指導學生進行專業實踐和撰寫學位論文。
五、課程設置
實行學分制,應獲得總學分不少于39學分:
(一)學位課程不低于27學分,包括公共課5學分、專業必修課15學分、案例分析3學分和專業實踐4學分;
(二)選修課程不低于12學分。
另外,須完成開題報告、論文中期報告兩個必修環節。具體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見附表。
六、實踐環節
專業實踐環節包括校內實踐教學(如計算機操作及編程、案例分析、模擬訓練等)和校外實踐(如社會調查、現場研究、基地實習等)兩部分。實踐環節時間不少于6個月,其中社會調查2-3周,實習基地實習6-8周。校外專業實踐一般安排在第3、4學期。專業實踐結束后須提交實踐總結報告,其中含社會調查報告(合格計1分)和基地實習報告(合格計3分),由指導該環節的指導人(可以是校內外導師、也可以是實際部門的專家)作出評定。
《武漢大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手冊》是研究生院專門制定的重要材料,專業學位研究生每人一冊,用以實時并詳細記載其專業實踐各環節的實施情況與評定,將在完成后連同實踐總結報告一起存入研究生的學位檔案。
七、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選題應緊密結合實際問題、實際數據和實際案例。開始撰寫學位論文之前,研究生須向導師組作開題報告,闡述論文選題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主要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案等。經導師組討論通過后,開始撰寫論文。學位論文的形式可以是與數據收集、整理、分析相關的調研報告、數據分析報告或應用統計方法的實證研究等。學位論文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本人按計劃獨立完成。
論文撰寫完成后除經導師寫出詳細的評閱意見外,還應有2位本領域或相近領域的專家評閱。
研究生完成培養方案中規定的所有環節,成績合格,獲得規定的學分,方可申請論文答辯。答辯委員會應由5位與本領域相關的專家組成,其中至少1位是來自應用統計實踐領域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
通過論文答辯者,經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通過,可授予應用統計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簡介
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是武漢大學歷史最悠久的單位之一。1893年武漢大學前身“自強學堂”創辦時就有“算學門”,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組建后于1914年設立“數學物理部”并于1917年改名為“數學理化部”,1922年學校改四部為八系時成立“數學系”,1998年3月數學系升格為“數學科學學院”,1999年4月校內合院改名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四校合并為新武漢大學后于2001年1月再改名為“數學與統計學院”。一百多年來,陳建功、蕭君絳、湯璪真、李華宗、吳大任等知名數學家曾在此工作,曾昭安、李國平、熊全淹、張遠達、余家榮、路見可、齊民友等著名數學家長期在學院工作,為學院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良好的育人環境中,學院培養了大批國內外知名數學家和數學人才,其中包括丁夏畦、王梓坤、陳希孺、沈緒榜、張明高等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學院現設有基礎數學系、應用數學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概率與統計科學系、計算科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數學研究所(1980年教育部批準設立)、公共數學課教學研究中心等單位,2013年獲準設立“武漢大學數學協同創新中心”。學院1991年首批獲準建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武漢大學數學基地并在2002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基地,2009年本科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被批準為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特色專業建設點”,2010年獲準設立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武漢大學“弘毅學堂”數學班。本科生現按數學大類招生,一年后分別進入數學基地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含金融數學方向)、統計學專業學習。學院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9年被批準為數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11年被批準為統計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87年獲準設立數學博士后流動站。
學院現有教師120余人,其中教授30余人,博士生導師近40人。學院有國家“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第十四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1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2人和“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3人,中國數學會“鐘家慶數學獎”獲得者2人,武漢大學“珞珈杰出學者”1人,武漢大學“珞珈學者特聘教授”5人。學院現有本科生800余人,碩士、博士研究生近400人。
建國以來,學院在函數論、偏微分方程、代數、概率統計、計算數學等領域所取得的顯著成果已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近年來,學院一批中青年教師在偏微分方程、多復變幾何理論、泛函分析、微分幾何與幾何分析、微分方程的控制論、隨機微分方程、大偏差理論、隨機過程、數論與密碼、動力系統、優化決策論、小波分析及其應用、偏微分方程的數值分析、多尺度建模與計算、不確定性理論、金融數學、生物統計、計算系統生物學等研究方向又取得了許多突出的成果。
近20年來,學院已獲得國際阿提雅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省部級自然科學獎和科技進步獎近40項,國家級、省部級教學成果獎近20項。
2007年,學院“基礎數學”學科被評為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008年,學院“數學”學科被評為一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基礎數學”學科被評為二級學科湖北省高校優勢學科。
面對新世紀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將奮發圖強,勇于開拓,為建設一流的數學學科、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而努力奮斗。
2016年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考研校外調劑名單
2016年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考研校外調劑生初錄人員名單
據武漢大學研究生院消息,2016年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考研校外調劑生初錄人員名單已經公布,詳情如下:
姓名 | 考生編號 | 本科畢業學校及畢業時間 | 原報考學校 | 原報考專業 | 擬錄取專業 | 總分 | 政治 | 英語 | 業務課一 | 業務課二 | 專業課筆試成績 | 外語聽力口語測試成績 | 綜合面試成績 | 復試綜合成績 | 入學考試的總評成績 |
羅永 | 103586210000537 | 蘭州大學,2015-06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基礎數學 | 基礎數學 | 344 | 63 | 70 | 128 | 83 | 79 | 85 | 85 | 81.4 | 73.84 |
吳家偉 | 103586210000528 | 華南理工大學 2014.6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基礎數學 | 基礎數學 | 374 | 65 | 87 | 131 | 91 | 78 | 85 | 85 | 80.8 | 77.2 |
梁茜彤 | 103356000903225 | 浙江大學 2016.7 | 浙江大學 | 基礎數學 | 基礎數學 | 317 | 65 | 71 | 97 | 84 | 70 | 95 | 70 | 72.5 | 67.04 |
王盾 | 103586210004202 | 武漢大學,2015-06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經濟管理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373 | 72 | 72 | 133 | 96 | 85 | 85 | 95 | 88 | 79.96 |
章維 | 102466210002365 | 東南大學,2015-06 | 復旦大學 | 金融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362 | 78 | 73 | 119 | 92 | 83 | 90 | 95 | 87.3 | 78.36 |
李青夏 | 100016000470191 | 南開大學 2015.6 | 北京大學 | 西方經濟學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339 | 58 | 80 | 95 | 106 | 54 | 98 | 98 | 71.6 | 69.32 |
王鈺鶴 | 100026111514126 | 武漢大學2016.6 | 中國人民大學 | 統計學 | 應用數學 | 332 | 60 | 73 | 77 | 122 | 75 | 85 |
2016年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調劑須知
2016年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調劑須知
考生調劑須知
1,所有調劑生須按《細則》要求報到、資格審查、復試;
2,鑒于各專業生源的不平衡,我院特允許考生(調劑生+本院過線考生)報到時申請向生源不足的專業調劑,批準后參加該專業的復試和錄取工作;
3,如果生源不足的專業復試后未完成招生計劃,可以在生源充足專業的落選考生中擇優錄取,額滿為限;
4,3月18日開始,教育部將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網網址:http://yz.chsi.cn)開通“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通過了我院復試并被擬錄取的調劑生須于3月25日之前按要求完成申請調劑及相關確認工作,逾期視作放棄錄取資格,缺額將從落選考生中依序補充。
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導師介紹:劉恒興
不同于本科教育模式中要求學生對本專業廣泛學習與了解,研究生的學習更加側重對本專業的某一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而導師,往往是作為研究生學習過程中的指路人一般的存在。故選擇導師是每一個研究生不可避開的重要抉擇,具體的選擇方式,不同學校有不同安排,考前選擇或考后選擇等都有,但不論如何選擇,對導師有一定的了解是必須的。以下是劉恒興 老師的信息
姓名:劉恒興 性別:男
職稱:副教授 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微分拓撲與奇點理論,奇點理論在分歧問題中的應用,奇點理論在視覺計算方面的應用
劉恒興 江蘇靖江人;49歲;河海大學學士;武漢大學基礎數學碩士;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基礎數學博士;研究生學歷。北京師范大學系統科學博士后。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基礎數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微分拓撲與奇點理論,奇點理論在分歧問題中的應用,奇點理論在視覺計算方面的應用。
添加武漢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武漢大學考研分數線、武漢大學報錄比、武漢大學考研群、武漢大學學姐、武漢大學考研真題、武漢大學專業目錄、武漢大學排名、武漢大學保研、武漢大學公眾號、武漢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武漢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武漢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武漢大學.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xiaodian.png)
![](/templets/howdefault/public/images/appxiazai.png)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