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西安工業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西安工業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西安工業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西安工業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西安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西安工業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西安工業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西安工業大學考研難嗎]
[西安工業大學研究生院]
[西安工業大學考研群]
[西安工業大學研究生學費]
[西安工業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西安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西安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西安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西安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安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西安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西安工業大學/6.jpg)
西安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簡介
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及應用
計算機網絡理論、計算機網絡工程、Internet/Intranet技術、網絡管理、電子商務、計算機網絡在工農業生產及國防建設中的應用。
軟件工程及數據庫
研究軟件工程的技術和方法,并用于以大型數據庫為基礎的信息系統的組織、設計、實現和集成中。
人工智能及應用
智能科學、知識工程、知識挖掘、專家系統、智能決策支持技術等及在工農業生產和國防建設中的應用。
計算機視覺與數字圖像處理
計算機視覺與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算法研究及其在測試儀器、模式識別、測控系統、網絡圖像傳輸等行業中的應用。
西安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軟件理論簡介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研究方向網絡與分布計算
分布式系統原理,分布對象技術,移動Agent技術,主動網絡,并行與分布算法等及其應用。
軟件及其體系結構與理論
軟件體系結構,軟件形式化方法,軟件開發自動化的支撐理論與方法,軟件工程環境,CASE
智能軟件研究
大型智能體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技術,包括分布式人工智能(DAI),智能Agent的心智狀態與行為機理分析與描述,多智能體系統(MAS)及智能體的協商機制等。
領域軟件研究
專用領域(如:測試、仿真、C3I,MIS,MRPⅡ等)軟件的開發過程,工具與方法,軟件重用技術,基于構件/構架的軟件集成技術。
西安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物聯網工程系簡介
專業介紹:物聯網工程是一門涵蓋了傳感器技術、射頻識別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數據庫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云計算技術等的綜合性專業,是一門應用面廣,綜合性強,對實踐能力要求很高的科學。本專業以信息感知、傳輸、處理和控制為主線,以計算機、物聯網理論的掌握和理解為基礎,主要學習物聯網的相關理論、方法和技能,具備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傳感器技術等信息領域寬廣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目標:本專業將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并熟悉物聯網系統中信息感知、傳輸、處理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術,掌握物聯網的基本理論和應用開發知識,能夠在智能家居、交通控制、醫療救護、軍事等領域從事物聯網的規劃與設計、開發、應用與管理工作,同時能夠用科學性、工程和經濟觀點綜合分析、解決處理物聯網應用領域中的問題,具有良好素質的高級工程技術專門人才。
專業特色:以計算機、物聯網理論的掌握和理解為基礎,突出培養物聯網系統規劃與設計、信息感知與處理的應用開發能力。
主要課程:物聯網工程導論、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算法與數據結構、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及應用、嵌入式系統、傳感器原理、傳感與檢測技術、計算機通信與網絡、物聯網系統設計與應用、無線傳感器網絡、RFID技術及應用、與計算與Web Service技術。
就業方向:本專業的學生畢業以后,可以繼續攻讀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等專業的碩士學位,也可以到與物聯網相關的企業單位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絡協議和標準、無線傳感器網絡等的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工作,還可以在高校或科研機構從事相關科研和教學工作。
西安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對抗技術系簡介
專業簡介:信息對抗技術是一個多學科相結合的專業,主要涉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多個學科專業。該專業秉承我校“兵工特色”的辦學理念,將專業發展重心定位在“網絡對抗”方向,能夠適應未來“網絡中心戰”的發展需要,在學生培養上“依托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側重網絡對抗,兼顧信息安全”。
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國防工業和區域經濟,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扎實的數學、自然科學基礎和良好的人文素養,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網絡對抗和系統安全方面的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國際交流能力,能夠在國防安全、電子商務等相關領域從事網絡對抗、網絡滲透測試、安全運維服務、安全防御等工作,并有能力成為中小研發項目的業務骨干或者能夠在工程項目中承擔重要任務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目標1:能夠利用所具備的專業能力和技術,發現、分析、描述行業和企業發展中計算機網絡對抗方面的復雜工程問題;
培養目標2:能夠針對信息對抗技術領域中網絡滲透、安全運維、安全防御的復雜工程問題,綜合考慮工程與社會、法律與法規、環境與經濟等因素,具備創新意識,能夠獨立分析計算機網絡對抗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設計可行方案并予以實現;
培養目標3:具備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備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養,遵守職業道德,具有社會責任感,能夠積極服務國家與社會;
培養目標4:具備團隊協作和團隊管理能力,能夠在多學科團隊或跨文化環境中工作,并發揮有效作用;
培養目標5:具有國際視野,能夠通過各種渠道持續學習、自我更新知識、提升能力,適應計算機網絡對抗領域的技術發展和職業變化。
畢業要求:
為使本專業學生達到培養目標,要求畢業生必須具備以下12項能力:
(1)工程知識:能夠將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用于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的設計、開發與應用。
1-1 能夠使用數學、自然科學、計算機形式化語言和工具表述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中的復雜工程問題。
1-2 能夠針對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中的具體對象建立數學模型并求解,并用于推演、分析、解決復雜工程問題。
1-3 能夠將信息對抗技術領域所需知識和數學模型方法用于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復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的分析、比較、評價與綜合。
(2)問題分析: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并通過文獻研究分析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復雜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2-1 能夠運用數學、自然科學知識和工程科學原理,識別和判斷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安全問題,分析和判斷安全需求中的關鍵環節。
2-2 能基于信息對抗技術相關科學原理和數學模型方法正確理解,表達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中的復雜工程問題。
2-3 針對解決問題的多種可選方案,能夠結合文獻檢索對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模型進行比較、評價、驗證和演進,并尋求可替代的解決方案,獲得有效結論,形成計算機系統安全性需求報告。
(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針對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復雜工程問題設計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網絡對抗系統,并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3-1 掌握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設計與開發全生命周期的基本方法和技術,了解與設計目標和采用的技術方案相關的安全策略、計算機軟硬件及網絡環境、攻防工具等影響因素。
3-2 能夠以計算機系統安全性需求為基礎,結合系統軟硬件資源進行單元設計、開發與測試,并形成文檔。
3-3 能夠進行系統設計、集成與測試,遵循計算機系統等級保護標準,具有創新性地采用新技術、新方法的意識;檢查設計的系統是否滿足功能、性能、質量、可維護性要求,并根據測試結果優化系統。
3-4 能夠在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設計與開發全生命周期中綜合考慮安全、健康、法律法規、知識產權、文化及環境等制約因素。
(4)研究:能夠對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分析、設計、開發過程中的關鍵技術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4-1 能夠基于信息對抗技術原理,結合文獻資料,調研和分析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設計、開發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及解決方案。
4-2 能夠根據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關鍵問題,選擇研究路線,設計實驗方案。
4-3 能夠根據實驗方案搭建實驗平臺和網絡攻防開發環境,研究合適的解決方法,開展相關實驗,有效地收集正確的實驗數據。
4-4 能夠結合專業理論與實踐對實驗結果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解釋,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出合理有效的結論。
(5)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復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對復雜工程問題進行預測和模擬,并理解其局限性。
5-1 具有熟練運用常用的建模工具、設計工具、開發工具、測試工具、仿真模擬工具的能力,理解工具的局限性。
5-2 能夠選擇和使用恰當的工具、信息資源和專業模擬軟件,對復雜工程問題進行分析、計算與設計。
5-3 能夠針對網絡對抗需求的復雜工程問題,開發或選用滿足需求的現代工具,發現設計與開發過程中的問題,利用這些工具提高開發效率,并能夠分析其局限性。
(6)工程與社會:能夠基于信息對抗技術相關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6-1 能夠應用信息對抗技術專業相關領域的技術標準、知識產權、產業政策和法律法規等知識,理解不同社會文化對工程活動的影響。
6-2 能夠分析和評價信息對抗技術實踐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響,以及這些制約因素對計算機網絡對抗技術項目實施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理解國家的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及相關的政策、法律和法規,能夠理解和評價計算機網絡對抗技術領域工程實踐對于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7-1 理解環境保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涵與意義,能夠在計算機網絡對抗技術領域中綜合考慮相關因素。
7-2 能夠針對實際的網絡攻防項目分析其資源利用效率、安全防范措施和社會效益,評價其全壽命周期可能對人類和環境造成的損害和可能存在的隱患。
(8)職業規范: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信息對抗系統的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職責。
8-1 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和社會責任感,具有正確價值觀,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了解中國國情。
8-2 能夠在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開發過程中理解誠實公正、誠信守則的職業道德和規范,并能在工程實踐中自覺遵守。
8-3 能夠理解本專業從業人員對公眾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具有社會和家庭責任感,能夠在工作和學習中自覺履行職責、承擔義務。
(9)個人和團隊: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9-1 具有團隊意識,能夠理解團隊不同角色的責任和作用,能夠與其他學科的成員有效溝通,并能處理好個人、團隊和其他成員的關系,能夠在團隊中獨立或合作開展工作。
9-2 能夠在項目團隊中模擬承擔不同的角色,綜合他人意見,合理決策,有效溝通,組織、協調和指揮團隊開展工作。
(10)溝通:能夠就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中的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0-1 能夠撰寫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開發項目研究報告和開發文檔,能夠就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的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
10-2 了解專業領域的國際發展趨勢、研究熱點,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異性和多樣性。
10-3 具有基本的外語聽說讀寫能力,并具有一定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1)項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與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并具有在多學科環境中進行應用的能力。
11-1 理解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開發管理、成本效益分析的整體框架,掌握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相關項目中涉及的管理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11-2 了解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產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構成,理解工程項目的時間及成本管理、質量及風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及經濟決策問題。
11-3 能夠在多學科環境下,在設計、開發計算機網絡對抗系統相關項目解決方案的過程中,運用工程管理與經濟決策的方法。
(12)終身學習:面對當前網絡空間領域層出不窮的新技術與新思路,正確認識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必要性;掌握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方法和途徑,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適應專業發展的需要。
12-1 能夠認識到終身學習的必要性,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樹立適合自己發展的規劃和目標。
12-2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對技術問題的理解能力,歸納總結的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能夠及時更新知識體系,有效地選擇和獲取網絡空間領域的新知識,并能在實踐中加以應用。
西安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軟件工程系簡介
專業介紹:軟件工程是一門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構建和維護有效的、實用的和高質量的軟件的學科。它涉及到程序設計語言,數據庫,軟件開發工具,系統平臺,標準,設計模式等方面。它是應用了計算機科學、數學和管理科學等學科知識的綜合性學科專業。本專業畢業生要求具有良好的軟件工程綜合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扎實的軟件理論和軟件工程專業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軟件分析、設計、開發、測試與維護、項目規范管理、軟件質量評價等能力。
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區域經濟和國防工業,培養具有扎實的數學、自然科學基礎和良好的人文素養,具備軟件工程領域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綜合能力,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國際交流能力,能夠勝任工業、商業等領域中應用軟件系統研究開發、分析設計、測試維護、軟件項目管理等工作,成為具備中小型軟件項目負責人、業務骨干的基本素養和能力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目標1:能夠利用所具備的專業能力和技術,發現、分析、描述工業、商業等領域中應用軟件系統的復雜工程問題;
培養目標2:能夠針對工業、商業等領域中應用軟件系統的復雜工程問題,綜合考慮工程與社會、法律與法規、環境與經濟等因素,具備創新能力,能夠獨立分析實際工程問題,設計可行方案并予以實現;
培養目標3:具備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養,遵守職業道德,具有社會責任感,能夠積極服務國家與社會;
培養目標4:具備團隊協作和團隊管理能力,能夠在多學科團隊或跨文化環境中工作,并發揮有效作用;
培養目標5:具有國際視野,能夠通過各種渠道持續學習、自我更新知識、提升能力,適應軟件工程領域的技術發展和職業變化。
西安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聯系方式
西安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電話:029-86173270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學園區學府中路2號
郵編:710021
西安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
西安工業大學是陜西省開辦計算機學科專業較早的高等院校之一。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成長歷史可追溯到1978年成立的計算機及應用專業。1989年成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2003年成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和兵器科學與技術三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6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位列C檔。開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對抗技術、探測制導與控制、物聯網工程5個本科專業。擁有新型網絡與檢測控制國家地方聯合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實驗室,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建設項目,1個省級教學示范中心,1個校級3D信息研發中心。擁有5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個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4個省級教學團隊。
學院在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智能理論與方法、網絡信息安全、大數據與數據科學、人工智能、軟件分析測試、軟件工程與體系結構等研究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為國防軍工和區域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近年來,學院承擔了國家級、國防專項等科研項目20余項,獲省部級獎勵6項,獲專利授權和申請軟件著作權登記70余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300余篇。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和軟件工程專業加入了“國家卓越工程師計劃”。軟件工程專業獲批國家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獲批陜西省一流專業建設,軟件工程專業、信息對抗技術和物聯網工程專業獲批一流培育專業建設。學院在西安高新區大型創新企業建立了多個學生實習實訓基地。
學生多次在全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獎,在陜西省及全國網絡安全大賽,全國數模競賽,藍橋杯大學生競賽等比賽中取得成績。每年都有本科學生考取國內知名大學碩士研究生。
學院畢業生主要就業單位是IT企業、軍工企業、銀行、研究所及政府部門和教育、研究行業,如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主要從事產品研發、測試、軟件開發、教學、研究及管理等工作。近幾年我院畢業生就業率年年在93%以上。畢業生理論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好評。
西安工業大學研究生培養院部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魏老師
86173270
工1樓-301
添加西安工業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西安工業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安工業大學報錄比、西安工業大學考研群、西安工業大學學姐、西安工業大學考研真題、西安工業大學專業目錄、西安工業大學排名、西安工業大學保研、西安工業大學公眾號、西安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安工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安工業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西安工業大學.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