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西北政法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西北政法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西北政法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西北政法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西北政法大學考研難嗎]
[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院]
[西北政法大學考研群]
[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學費]
[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經濟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招生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西北政法大學/3.jpg)
2021年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通知
西北政法大學位于世界歷史文化古城西安,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厚的文化底蘊,是一所法學特色鮮明,哲學、經濟、管理、文學等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共產黨在1937年創辦的陜北公學的民主經濟系,期間經過多次院系及專業調整。2014年5月,在原經濟管理學院基礎上組建成立了經濟學院。學院目前擁有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國際商務專碩、金融專碩兩個專業碩士點,其中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為陜西省重點學科。
我院今年將舉辦第四屆暑期夏令營。本夏令營旨在進一步促進全國各高校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傳播我院經濟學研究生教育基本理念,選拔優秀大學生到我院繼續深造,歡迎廣大優秀學子參與。
一、舉辦時間
時間:2021年7月10日
二、招生計劃
本屆夏令營招生計劃為30人。
二、活動形式
本屆夏令營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形式進行(騰訊會議)
四、申請條件
申請人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申請人應為具有推免資格高校的大學本科三年級在校生(2022屆畢業生),并有意報考我校2022年經濟學院各專業研究生且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
2.學習成績優秀,本科階段前兩年學習成績在本專業年級排名前 20%以內,或在核心期刊上獨立發表論文,
3. 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450分以上(含),或英語六級考試成績425分以上(含),或雅思成績5.5分以上(含),或托福成績85分以上(含)。
4. 在校期間無違紀表現或未受過處分。
五、申請材料及方式
1.《西北政法大學2021年夏令營申請表》(附件1);
2.2018-2019學年、2019-2020學年學習成績單及本專業成績排名掃描件(須加蓋學院或者教務處公章);
3.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證明材料掃描件;
4.其他證明材料(如已發表論文、獲獎或各類證書復印件等);
本次夏令營活動申請采取網上報名方式,有意向申請夏令營的學員,可下載填寫《申請表》,在規定時間內將相關材料電子版按上述1-4順序生成壓縮文件發至各學院指定郵箱jjxyhy@126.com,電子郵件主題和壓縮文件名稱均為“夏令營申請+現就讀本科學校+學生姓名”。發送材料截止日期為2021年7月6日下午5點。
審核通過的營員名單將于7月8日在經濟學院主頁公布。
六、優秀學員選拔考核
本屆夏令營將開展學科介紹、學術講座、研討會等豐富多彩的學術活動。還將安排營員參加學術能力考核,根據考核綜合成績排名情況,確定優秀學員名單,優秀學員原則上不超過總學員的50%,由相關學院頒發“優秀學員證書”。
獲得“優秀學員證書”且報考我校2022年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可享受以下政策:
A類:取得所在學校“推免資格”的,可接收為我校2022年“推免生”;
B類:未取得所在學校“推免資格”,如報考我校2022年碩士研究生相關學院相關專業,擇優錄取。
七、注意事項
1.夏令營學員應遵守夏令營安排,按時參加活動。
2.本次夏令營不收取營員任何費用,報名的同學謹防詐騙。
3.本次夏令營的主要活動安排將在7月8日公布。
八、夏令營聯系方式
聯系人:徐靚、趙新偉、王勝利
聯系電話:029-88182680;029-88182698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國際商務碩士介紹
國際商務專業名稱:國際商務碩士
專業代碼:025400
所在單位:經濟學院
導師組負責人:王鳳麗教授
專業簡介
國際商務屬于應用性和實務性非常強的交叉學科,是以企業國際經營所涉及的外部環境和實務運作為研究對象。
國際商務源自經濟學,50年來經過多學科交叉融合形成了一個獨立學科。從學科發展來看,它跨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法律、人類學、歷史學、應用語言學等,發展了科學人文范式,具有典型的跨學科性質。
國際商務碩士培養掌握國際化過程專門知識和技能的高級專業人才,使其勝任經濟全球化環境下的經濟經營和管理工作,包括進出口、國際生產運營、國際營銷、國際投資、國際談判以及國際法律事務等。
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旨在培養國際商務應用型高級人才,它與國際貿易學、世界經濟學術型學位不同,是對經濟理論的拓展應用,相對更注重于操作技能的培養;它又與管理學的專業學位不同,突破了企業層面的限制,需要具備把握國際經濟與貿易關系的宏觀思維;同時它與西方國家的國際商務碩士也有一定的差異,不僅把商務活動擴展到國際緯度,而且貼近中國開放型經濟體系和經濟轉軌的現實,具有突出的中國特色。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呈現專業性、綜合性和開放性三個特點。
本專業要求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分析方法;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的分析方法;能運用計量、統計、調研方法等分析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
西北政法大學大學國際商務專業師資隊伍雄厚,主要有王鳳麗教授、王勝利教授和王雯靜副教授等。本學科培養模式成熟,主要采用“校企合作辦學”、“雙導師聯合指導制”、“訂單式培養”三合一式創新培養模式,突出體現專業學位培養目標的要求,并且充分利用我校現有學科優勢資源,突出“法經結合”辦學特色。根據社會對國際商務人才的需求狀況,本專業設置商務實踐與商法、國際投資與結算、國際電子商務三個研究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以在外向型生產企業、外貿公司、外資公司等從事商品進出口、外貿跟單和商務管理等崗位的工作。
指導教師
王鳳麗,教授,碩士。 現任國際貿易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并購、國際貿易實務。代表作為:1.專著《合同的漏洞欺詐及防范》1部。2.《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發展研究》(專著),法律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近30萬字。3.《中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風險的成因及對策》,發表于《中國流通經濟》2009年3月。4.《海外高沖突地區投資經營風險的成因與應對》,發表于《人民論壇》2013年11月。
王勝利,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企業并購。主持國家社科項目:新中國成立60年來公有制經濟發展研究,2009.7-2015.8;代表作有:1.《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本源和路徑選擇》,發表于《現代經濟探討》2014年5期。本文被人大復印資料《管理科學》2014年8期全文轉載。2.《馬克思經濟學和演化經濟學對資本主義制度多樣性研究的比較》,發表于《教學與研究》,2012年12期。本文以《資本主義制度多樣性:論域差異與現實匯通》為題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5期轉載。3.《對“國進民退”爭論的解析及啟示》,發表于《社會科學家》2011年6期。
王雯婧,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代表作有:1.《收購海外礦產資源上市公司的風險防范研究》,發表于《中國對外貿易》2011年11期。2.《電子商務概論》(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2012年6月。3.《中韓機電產品產業內貿易實證研究》,發表于《中韓經濟合作的飛躍和新藍圖:共生與創新》2014年12月,中韓國際學術會議論文。
劉靜,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貿易理論。代表作為:1.《初次分配效率與公平失衡的“連鎖效應”分析》,《經濟學家》2011年11期;2.《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城市化進程相關性研究》,《唐都學刊》2010年5期。3.《韓國“牛肉風波”的原因分析——基于集體消費心理的角度》《當代韓國》2008年3月。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碩士介紹
金融專業名稱:金融碩士
專業代碼:025100
所在單位:經濟學院
導師組負責人:趙云君教授
專業簡介
金融專碩是經濟學領域下的專業學位教育,英文名稱為“Masterof Finance”,簡稱MF。金融專業碩士教育致力于培養能夠扎實掌握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的基本原理,深入了解宏觀經濟和金融部門的實際運行狀況,具有良好的職業修養,系統掌握投融資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術與操作、金融產品設計與定價、財務分析、金融風險管理以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的解決金融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金融專門人才。
金融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重視以下三方面的素質和能力訓練:一是分析宏觀經濟金融形勢,理解和把握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趨勢與經濟效應的能力;二是熟悉金融機構運作機制,從事金融機構實務和管理工作的能力;三是熟悉各種金融工具特性和市場運作原理,具有進行金融投資管理分析和從事金融交易工作的能力。
西北政法大學于2018年獲準設立金融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并開始招生。金融專碩學科師資力量雄厚,教學和科研力量充實,主要有胡智教授、周明教授、徐梅副教授、陳衛東副教授、陳鋒副教授、毛小紅副教授、曹瀟副教授和陳小勇副教授。聘請兄弟院校和業界的專家聯合授課,邀請校外實務專家加入導師團隊,實行“雙導師”制。
金融與法深度融合,突出“金法結合”優勢,將是我校金融專業碩士人才培養的一大特色。在培養過程中不僅開設和金融相關的法律課程,如金融法律風險規避、金融合規經營、金融犯罪案例等課程;同時強調金融業務實踐與法律業務實踐的緊密結合,為學生奠定堅實的金融知識基礎和法學專業素養。根據師資力量與學科優勢,設立三個重點培養方向:國家金融安全、反洗錢與金融犯罪、金融風險管理。本專業畢業生可以在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金融管理及投融資具體崗位工作。
指導教師
趙云君,經濟學院院長,教授,經濟學博士,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產業經濟學、環境經濟學與發展經濟學領域的研究。近年來,在《光明日報》、《經濟學動態》等重要報刊、雜志發表專業學術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1部、合著1部,參編教材2部;作為主持人,承擔各級科研、教改項目10余項,其中省級重點教改項目一項。獲得省級、校級科研、教學成果獎多項,校級師德先進個人稱號、首屆青年教學名師稱號等多項獎勵。
胡智,教授,博士,陜西省金融學會常務理事,陜西省改革發展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金融學。代表作為:1.《金融業并購重組理論評析》,《國際金融研究》2000年第6期;2.《中國“超額貨幣”成因的進一步檢驗》,《當代財經》2005年第7期;3.《中國經濟開發度的測算與國際比較》,《世界經濟研究》2005年第7期;4.《建設用地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以陜西省為例》,《開發研究》2014年4期;出版的專著代表作為《國際金融理論與應用》38萬字,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主編的教材為:《國際金融市場》,28萬字,科學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所獲獎項有:1.著作《金融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研究》獲陜西省第8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國際金融前沿熱點問題專題研究,獲西安市第5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2等獎
周明,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金融投資理論。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3部,主持了19項課題。主持項目:1.“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2014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子課題14JZD026;2.“社會保險統一經辦模式及實現路徑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3BGL117;”3.“陜西省社會保障適度水平測度與財政支持能力研究”陜西省社科基金項目13D086等。代表作為:1.“農民工貧困:一個基于托達羅模型的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08年第9期。2.Analysis on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rust Industry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USA,2011等。
徐梅,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投資與結算。代表作為:1.《略論匯率沖擊下我國銀行業的貨幣錯配合期限錯配—基于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分析》發表于《經濟問題》(2010);2.《匯率變動對中國各部門貨幣錯配程度的影響及傳導機制分析》,發表于《商業時代》(2011);3.《金融資產結構與經濟波動關聯性的實證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分析》,發表于《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2)。
陳衛東,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領域為金融市場與投資、金融政策分析等。代表作為:1.《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與中國區域經濟周期異步性》,發表于《中國經濟問題》(2010);2.《政府換屆、經濟政策與政治經濟周期》,發表于《經濟經緯》(2010);3.貨幣穩定指數與貨幣政策的關聯性研究》,發表于《統計與決策》(2012)。
陳鋒,副教授,碩士,經濟學院金融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司金融。近年發表論文十余篇,參與完成過教育部、省教育廳以及校級等多項科研項目。代表作為:1.《上海金屬期貨與現貨市場非對稱波動溢出效應的實證研究》,發表于《統計與決策》,2010年9月;2.《中國通脹不確定性的實證研究》,《統計與決策》,2009年8月;3.《關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演替軌跡分析》,《經濟問題》,2008年9期。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管理經濟學介紹
管理經濟學所屬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
學科專業代碼:0201Z1
所在單位:經濟學院
導師組負責人:高展軍教授
管理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是一門研究如何把傳統的西方經濟學理論和經濟分析方法應用于企業管理決策實踐的學科,強調運用經濟學原理及分析工具考察市場中的組織如何最有效地達到組織目標。管理經濟學的理論主要是圍繞需求、生產、成本、市場等幾個因素提出,這些理論關注于既影響企業日常決策,也影響長期計劃決策的經濟因素,為組織管理和經營決策提供一種系統而又有邏輯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因此,管理經濟學又是一門經濟學和管理學的交叉學科,是微觀經濟學理論在組織管理實踐中的應用。
管理經濟學研究的內容和方向比較廣泛,主要涉及到從經濟學的角度研究企業的規模,企業的組織架構,企業的競爭與發展戰略(包括價格策略、質量競爭策略、產品差異化策略),市場供求及其運行機制,需求分析,需求估計和需求預測,生產決策分析,成本利潤分析,市場結構和企業行為,定價實踐,長期投資決策,企業決策中的風險分析,政府的經濟作用等。
在研究方法上,管理經濟學運用西方經濟理論和投入產出、計量經濟、項目評估、線性規劃、控制論、概率論、對策論、彈性分析和邊際分析等現代經濟分析方法,以企業利潤的最大化為主線,以企業最優決策為重點,力圖描述在各種類型的市場環境下,使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定量分析技術和決策技術。
管理經濟學特別強調研究經濟中的私人、公共和非營利部門內,由分析人員、經理人員和咨詢人員所制定的資源配置、戰略和戰術決策。管理經濟學的各種方法力求以效率最高的方式實現組織的目標,同時考慮到對實現目標的外顯和內含約束條件。在學科滲透上,管理經濟學研究正逐漸將經濟學、金融學、管理策略、法律以及會計學等多種學科知識融為一體,以提供對經濟政策、經濟管理與商業策略的全面理解。這兩個方面也構成了管理經濟學的最突出的特色。
西北政法大學管理經濟學學科是陜西省優勢學科——理論經濟學下一個自設二級學科。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主要有高展軍教授、周明教授和郝艷副教授等。根據社會需要和本學科師資隊伍情況,本學科設立四個重點研究方向:企業競爭理論與戰略分析、公司財務與投融資決策分析、人力資本理論與人力資源管理、公司營銷管理決策分析等方向。本學科畢業生任職主要分布在政府部門、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銀行部門以及其他事業單位。
指導教師
高展軍,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戰略管理、企業治理和技術創新,發表論文30余篇,主持和參與各級項目10余項,出版專著1部,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等3部,獲得省,廳級等獎勵4項。代表作:1.《聯盟公平的工具效應及其對合作績效的影響——被中介的調節效應研究》,發表于《南開管理評論》2016年第2期。2.《企業家導向對企業間知識獲取的影響研究——基于企業間社會資本的調節效應分析》,發表于《科學學研究》2011年第2期。3.高展軍:《企業間社會資本、戰略導向與技術創新》(專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年7月。
周明,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金融投資理論。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出版專著2部,主持了19項課題。主持項目:1.“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2014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子課題14JZD026;2.“社會保險統一經辦模式及實現路徑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3BGL117;”3.“陜西省社會保障適度水平測度與財政支持能力研究”陜西省社科基金項目13D086等。代表作為:1.“農民工貧困:一個基于托達羅模型的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08年第9期。2.Analysis on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rust Industry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USA,2011等。
郝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財務管理與公司金融。近年發表論文十余篇,參與完成過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主持完成過多項廳局級、校級科研項目。代表作為:1.《基于經理管理防御的我國企業非效率投資行為研究》專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2.《中國上市公司過度投資與投資不足的實證比較研究——基于代理人塹壕效應的觀點》,發表于《宏觀經濟研究》2019年第3期;3.《科技型企業創業風險、塹壕效應與控制權配置》,發表于《科技進步與對策》2019年第7期。
陳鋒,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司金融。近年發表論文十余篇,參與完成過教育部、省教育廳以及校級等多項科研項目。代表作為:1.《上海金屬期貨與現貨市場非對稱波動溢出效應的實證研究》,發表于《統計與決策》,2010年9月;2.《中國通脹不確定性的實證研究》,《統計與決策》,2009年8月;3.《關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演替軌跡分析》,《經濟問題》,2008年9期。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世界經濟學介紹
世界經濟所屬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
學科專業代碼:020105
所在單位:經濟學院
導師組負責人:申米玲教授
學科專業簡介
世界經濟學科是研究世界經濟的基本特點和基本規律的獨立學科,是經濟學的分支學科。本學科通過闡述和分析世界經濟的形成過程、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揭示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經濟面貌的發展變化及其內在矛盾和運行規律。
世界經濟學科主要研究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條件下,各國各地區通過商品、服務和各種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使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在世界范圍作為一個有機整體聯系在一起的經濟現象和經濟規律。主要研究對象包括國別與地區經濟、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經濟整體等等。
西北政法大學世界經濟學科是陜西省優勢學科——理論經濟學下二級學科。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教學和科研力量充實,主要有申米玲教授、王鳳麗教授、胡智教授、劉靜副教授、王雯靜副教授等。根據本學科的師資力量和社會需求狀況,本學科設立三個重點研究方向:世界經濟理論、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本學科的建立,實現了法學、經濟學等學科相互支撐,重點學科與一般學科相互支持、優勢學科和新興學科協調發展的目標。本學科畢業生任職主要分布在銀行系統、國有企業以及事業單位。
指導教師
申米玲,教授,碩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世界經濟學。代表作有:1.《中國農村公共物品供給的內在矛盾及解決思路》,《西北大學學報》2005年5期;2.《馬克思生產勞動理論與第三產業是否創造價值問題淺議》《當代經濟科學》,1999年6期。
王鳳麗,教授,碩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世界經濟理論、國際貿易實務。代表作為:1.《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發展研究》(專著),法律出版社出版2010年7月;2.《中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風險的成因及對策》,《中國流通經濟》2009年3期;3.《海外高沖突地區投資經營風險的成因與應對》,發表于《人民論壇》2013年11期。
胡智,教授,博士,陜西省金融學會常務理事,陜西省改革發展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金融學。代表作為:1.《金融業并購重組理論評析》,《國際金融研究》2000年第6期;2.《中國“超額貨幣”成因的進一步檢驗》,《當代財經》2005年第7期;3.《中國經濟開發度的測算與國際比較》,《世界經濟研究》2005年第7期;4.《建設用地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以陜西省為例》,《開發研究》2014年4期;5.《中國高校擴建中的資金問題及對策》《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7年2期;6.《
劉靜,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貿易理論。代表作為:1.《初次分配效率與公平失衡的“連鎖效應”分析》,《經濟學家》2011年11期;2.《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城市化進程相關性研究》,《唐都學刊》2010年5期。3.《韓國“牛肉風波”的原因分析——基于集體消費心理的角度》《當代韓國》2008年3月。
王雯婧,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代表作有:1.《收購海外礦產資源上市公司的風險防范研究》,發表于《中國對外貿易》2011年11期。2.《電子商務概論》(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2012年6月。3.《中韓機電產品產業內貿易實證研究》,發表于《中韓經濟合作的飛躍和新藍圖:共生與創新》2014年12月,中韓國際學術會議論文。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西方經濟學介紹
西方經濟學所屬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
學科專業代碼:020104
所在單位:經濟學院
導師組負責人:劉光嶺教授
學科專業簡介
西方經濟學是指西方國家中各個時期的主流經濟學,是西方國家的經濟學者對這些國家的市場經濟體制及市場運行方式所作的理論概括。
西方經濟學學科的理論基礎概括來講主要包括: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以馬歇爾為代表的新古典經濟學理論、以凱恩斯為代表的宏觀經濟學理論、以薩繆爾森為代表的新古典綜合理論、以弗里德曼為代表的現代貨幣主義理論、以盧卡斯為代表的理性預期理論以及以維克瑞和莫里斯為代表的信息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是研究在一定經濟體制下,稀缺資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學。西方經濟學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研究家庭、廠商和市場合理配置經濟資源的科學——以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為對象;以資源的合理配置為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價格理論為中心理論;以個量分析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觀經濟學研究國民經濟的整體運行中充分利用經濟資源的科學——以國民經濟整體的運行為對象;以資源的充分利用為解決的主要問題;以收入理論為中心理論;以總量分析為方法,其基本假定為市場失靈、政府有效。
西方經濟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主要有供求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最優化與均衡分析;靜態分析、比較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法;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法。
西北政法大學西方經濟學學科是陜西省優勢學科——理論經濟學下二級學科。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教學和科研力量充實,主要有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帶頭人劉光嶺教授、徐梅副教授、陳衛東副教授和屈國俊副教授等。根據我院的師資力量與研究方向,本學科設立四個重點研究方向:現代企業理論及應用、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金融證券與投資、數理金融及經濟統計分析、經濟建模等。本學科畢業生任職主要分布在建行、民生和興業等銀行;人民銀行等金融管理機構。
指導教師
劉光嶺,教授,博士,西北政法大學理論經濟學學科帶頭人,陜西省政府宏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理論與實踐、現代企業理論等。代表作有:1.《諧經濟理論》(2007年出版);2.《全要素生產率的測算與分解:研究述評》,發表于《經濟學動態》(2008);3.《稅費改革的困境:基于政府的視角》,發表于《經濟評論》(2007);4.《國有企業企業家孵化系統:一個建構》發表于《甘肅社會科學》(2008)。
徐梅,副教授,博士,經濟學院計量經濟學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數理金融和經濟統計。代表作為:1.《略論匯率沖擊下我國銀行業的貨幣錯配合期限錯配—基于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分析》發表于《經濟問題》(2010);2.《匯率變動對中國各部門貨幣錯配程度的影響及傳導機制分析》,發表于《商業時代》(2011);3.《金融資產結構與經濟波動關聯性的實證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分析》,發表于《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2)。
陳衛東,副教授,學士,經濟學院金融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金融市場與投資、金融政策分析等。代表作為:1.《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與中國區域經濟周期異步性》,發表于《中國經濟問題》(2010);2.《政府換屆、經濟政策與政治經濟周期》,發表于《經濟經緯》(2010);3.貨幣穩定指數與貨幣政策的關聯性研究》,發表于《統計與決策》(2012)。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的介紹
政治經濟學所屬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
學科專業代碼:020101
所在單位:經濟學院
導師組負責人:王勝利教授
學科專業簡介
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從性質上屬于基礎理論學科。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興起和發展,使政治經濟學逐漸形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19世紀40年代初,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上創建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實現了政治經濟學的偉大革命,創立了真正科學的政治經濟學。它是以人們的社會生產關系即經濟關系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它闡明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的運動發展規律,特別是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發展和必然走向滅亡的一般規律。
馬克思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發現了剩余價值的真正源泉,揭露了資本主義生產和剝削的秘密,并進一步研究了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的積累過程,揭示了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考察了社會總資本運動過程揭示了社會再生產的基本運行規律。最后從本質到現象分析了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全過程,闡明了剩余價值在產業資本家、商業資本家、借貸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間的分割。總之,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的全面分析,證明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經濟危機的不可避免性,論證了資本主義制度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發展規律。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辯證唯物主義方法,歷史唯物主義方法,科學抽象法,邏輯與歷史相統一方法。
西北政法大學政治經濟學學科是陜西省優勢學科——理論經濟學下二級學科。本學科自1979年秋開始招收研究生,招生培養歷史悠久,培養模式成熟、培養經驗豐富、師資力量雄厚。根據社會需要的情況,本學科設立三個重點研究方向:(一)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當代中國經濟研究;(二)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三)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研究。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碩士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畢業生任職主要分布在國內高校、證券公司和工商行、建行、民生和興業等銀行;人民銀行等金融管理機構;陜西省、西安市地方政府有關部門。
指導教師
王勝利,教授,博士。 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經濟學。主持國家社科項目:新中國成立60年來公有制經濟發展研究,2009.7-2015.8;代表作有:1.專著:《新中國成立65年來公有制經濟發展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15年版。2.《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本源和路徑選擇》,發表于《現代經濟探討》2014年5期。本文被人大復印資料《管理科學》2014年8期全文轉載。3.《馬克思經濟學和演化經濟學對資本主義制度多樣性研究的比較》,發表于《教學與研究》,2012年12期。本文以《資本主義制度多樣性:論域差異與現實匯通》為題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5期轉載。
白群燕,教授,碩士,經濟學院經濟學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經濟學。代表作為:1.《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創新的基礎分析因素》,《理論導刊》2005年5期;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3.《試析傳統經濟制度設計的陷對農民利益的損害及影響》,《理論導刊》,2009年2期。
毛小紅,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主持及主要參加的科研項目10項。2002年在全校第二屆中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獲二等獎;2015年在西北政法大學第一屆教師微課教學比賽中獲一等獎;省級優秀成果獎2項以及其他獎勵多項。代表作為:1.《對我國經濟改革的理性思考》,《經濟縱橫》,2008年3月;2.《從金融外部性剖析存款保險制度》,《商業時代》,2010年10月;3.《促進我國資本形成的利率政策取向探析》《理論導刊》,2004年12期。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的師資力量
師資隊伍方面,經濟學院現有教職工77人。其中專業課教師63人,行政人員14人。專業課教師中,教授9人,副教授18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39人(博士學位教師占比62%),在讀博士研究生5人,是一支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相對合理的師資隊伍。長期以來,我院始終堅持“教師與學生互動、理論與實踐結合、教學與科研并重、學院與社會一體”的辦學理念,突出“法經結合,濟世樹人”的辦學特色,注重培養懂經濟、懂法律的復合型高級人才,適應了社會對該類人才的迫切需求,受到了社會的廣泛歡迎。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的聯系方式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的聯系方式地址:西安市西長安街558號(長安校區)| 西安市長安南路300號(雁塔校區)
聯系電話:029-88182667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的介紹
經濟學院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共產黨在1937年創辦的陜北公學的民主經濟系,期間經過多次院系及專業調整。2014年5月,在原經濟管理學院基礎上組建成立了經濟學院。學院目前擁有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國際商務專碩、金融專碩兩個專業碩士點,其中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為陜西省重點學科,其下設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管理經濟學、世界經濟學等4個二級學科,同時開設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和金融工程4個本科專業。在教學研究機構設置方面,經濟學院現下設4個系、5個中心及10個研究所。4個系分別為:經濟學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金融系和金融工程系。經濟學院面向全國招生,目前在校本科生及碩士研究生共計18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00余人,碩士研究生60余人。
師資隊伍方面,經濟學院現有教職工77人。其中專業課教師63人,行政人員14人。專業課教師中,教授9人,副教授18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39人(博士學位教師占比62%),在讀博士研究生5人,是一支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相對合理的師資隊伍。
長期以來,我院始終堅持“教師與學生互動、理論與實踐結合、教學與科研并重、學院與社會一體”的辦學理念,突出“法經結合,濟世樹人”的辦學特色,注重培養懂經濟、懂法律的復合型高級人才,適應了社會對該類人才的迫切需求,受到了社會的廣泛歡迎。
添加西北政法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西北政法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北政法大學報錄比、西北政法大學考研群、西北政法大學學姐、西北政法大學考研真題、西北政法大學專業目錄、西北政法大學排名、西北政法大學保研、西北政法大學公眾號、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北政法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北政法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西北政法大學.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