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碩士專業介紹

發布時間:2020-05-1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碩士專業介紹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碩士專業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碩士專業介紹 正文

【研究生專業介紹及學科概況】
 
 
 
【具有鮮明的學科特色】
 
清華大學生物學科已成為我國生物學領域具有鮮明特色和重要影響的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一是研究方向明確,科研實力突出。集中優勢力量主攻熱點領域,在蛋白質結構、胚胎發育、蛋白質藥物等領域占有重要地位。二是師資素質好,研究起點高。隊伍建設上堅持高標準引進優秀人才,搶占科學前沿。三是開放式的學科發展模式。保持高頻率的境內外交流訪問,鼓勵師生參加境外科研合作和學術會議,開展創新研究和培養高素質人才。1987年,生物物理學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次年,在教育部所屬高校中率先被批準為國家重點學科;1998年,生化與分子生物學被批準為博士點;次年,設立生物學博士后流動站;2000年,獲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生物物理學、生化與分子生物學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5年,獲得海洋生物學二級學科博士點;2007年,新增發育生物學國家重點學科;同年,被認定為生物學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010年,完成首批生物學國際學科評估的試點工作,更加明確了學科建設的方向;2012年,生物學一級學科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實現歷史性突破,名列第一。在2017年獲評A+,我們的目標是將生物學學科建設成為緊跟國際前沿的學科。
 
       目前生命學院以生物學一級學科作為研究生招生專業。本學科研究方向聚焦于國際科學前沿和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技術領域,包括結構生物學(與疾病相關的蛋白質結構)、發育生物學(動物胚胎發育與信號轉導機理)、分子細胞生物學(疾病發生的分子機制)、神經生物學(神經發育與衰老)、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基因功能與蛋白質藥物)、分子生物物理學、分子免疫學、生物信息學、生物材料、植物基因工程和海洋生物學等。
 
 
 
【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
 
為了提前選拔有培養潛質的優秀學生,爭取優秀生源,生命學院自2009年已連續數年舉辦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夏令營”,并前往重點院校進行招生宣傳。舉辦夏令營,對本院的博士生招生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進和宣傳作用,成為我們選拔優秀人才的重要手段。2012年起,對統考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進行了改革,取消了統考筆試環節,改為申請審核制,分階段接收學生的申請,材料審查合格后進行專家組綜合考試,力求招生環節的公正、公開和客觀、全面。2013年起,在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領域內統一招生、面試和大輪轉,有效地避免了重復面試,統一了錄取標準,使學生和導師都擴大了可選擇范圍。另外,學校為鼓勵優秀學生生源,設立了未來學者獎學金制度。至今,我院學生已有90人獲得該獎學金。
 
 
 
【改革研究生培養方式,立足培養高水平創新型研究型人才】
 
生命學院研究生教育經過20余年的發展已初具規模。目前在校研究生共1057人,其中博士生1019人、碩士生38人。2018年畢業研究生共163人,其中博士135人,碩士28人。目前在招博士生導師68人。
 
2009年,教育部首次批準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2011年,成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兩個項目的聯合招生,有利于選拔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充分發揮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導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改革招生錄取制度以及轉變培養模式具有積極意義和示范作用。目前,這兩個項目已經招收近840名博士生,已有216人畢業。
 
生命學院注重研究生培養的各個環節,加強過程考核。2013年,對現有研究生課程進行全面調研,廣泛收集教師的開課意向,最終形成了《生命學院研究生課程分類匯總及規劃》。截止目前,調整了部分研究生專業必修課,共開設研究生課程104門。2013級碩士培養方案新增《清華—東京工業大學聯合培養項目》,博士培養方案進一步細化了對博士生發表文章的要求,同時增加了對學位論文格式的規定。
 
自2012年起,博士生入學后鼓勵輪轉,避免了定導招生的弊端;重視課程建設,研究生工作委員會會同學術委員會和學位分委員會積極探討研究生課程改革方案,建立科學、全面、多層次的研究生課程指導體系,努力實現培養高水平創新型、研究型人才的目標;嚴格把關博士生資格考試,及時調整期間出現的問題;增加了博士生教學實踐環節,為其今后就業走入社會積累實踐經驗。同時,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開展形式多樣的學術活動,已成功搭建創新型研究生學術交流體系。該體系包括每年一次的“博士生論壇”(秋季)和“生命科學交叉論壇”(春季)、分別每兩周一次的“水木清華論壇”和“生物論壇”、以及每周一次的“生命學院研究生學術交流會”。其中,“博論”從2008年開始舉辦,“交叉論壇”從2013年開始舉辦;“生物論壇”和“水木清華論壇”分別從2008年和2013年開始,由教研系列老師分別邀請國內和國外的學術精英來學院進行學術交流。而“研究生學術交流會”則是院內研究生自己的閉門學術交流。從2005年開始除假期外的每周三中午,安排2-3名高年級研究生介紹自己的研究課題,學院通過鼓勵(比如提供午餐)和要求(培養方案中要求每位博士生在學期間講一次,每年參加不少于6次等),在研究生中形成了積極參加學術交流的良好氛圍。
 
2017年,生命學院自主培養的研究生的科研成果繼續保持高水平勢頭,在《Nature》《Science》《Cell》等高質量雜志上發表文章7篇。2018年,校級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二等獎7人,校級優秀碩士論文1人。獲得2018年清華大學優秀博士畢業生6人、優秀碩士畢業生1人,2018年北京市優秀畢業生9人。
 
 
 
 
 
清華大學

添加清華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清華大學考研分數線、清華大學報錄比、清華大學考研群、清華大學學姐微信、清華大學考研真題、清華大學專業目錄、清華大學排名、清華大學保研、清華大學公眾號、清華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清華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清華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qinghuadaxue/yanjiushengyuan_28647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