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導師:鄧曉建

發布時間:2021-10-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導師:鄧曉建

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導師:鄧曉建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導師:鄧曉建 正文


  姓名:鄧曉建 性別:男 政治面貌:中國共產黨黨員
  碩導批準時間:2000 指導碩士生總數:23 已獲碩士總數:14
  博導批準時間:2005 指導博士生總數:3 已獲博士總數:2
  聯系電話:13980968830 電子信箱:xjdeng2006@yahoo.com.cn
  畢業學校:四川農業大學
  職稱:研究員 最高學位:農學博士 所屬學院:水稻所
  導師類別:碩、博導
  碩士專業:作物遺傳育種
  博士專業:作物遺傳育種
  教學課程:生物技術概論、水稻育種
  
  個人簡介:
  鄧曉建,男,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982年大學畢業,1993年碩士畢業,2000年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博士畢業,師從四川農業大學周開達院士和中科院遺傳所朱立煌研究員,獲農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水稻遺傳育種、分子生物學(水稻重要功能基因發掘、克隆和功能分析)、稻米品質改良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子課題1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項、部省級科研課題與橫向合作項目12項。主持育成的岡901A、G201A等6個不育系和恢復系通過省級技術鑒定,2個組合通過省級審定;取得10余項科研成果,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申請國家專利及植物品種權5項;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其中在SCI期刊和全國一級學報發表近30篇。共招收博士、碩士生26名,其中已畢業16名。
  近期,采用圖位克隆技術首次從單子葉植物中成功克隆聯乙烯還原酶基因,并且通過酶學實驗證實了一種新的聯乙烯還原酶活性,該研究論文已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Plant Physiology》(2010年影響因子為6.451)發表,這是我校在SCI影響因子6.0以上國際學術刊物發表的第一篇具有全產權(第一作者單位和第一通訊作者單位)的高水平研究論文。其后續研究最近再獲重要進展。
  
  主要研究方向簡介如下:
  1. 雜交水稻遺傳育種:以水稻為研究對象,運用傳統育種技術與現代生物技術相結合,探索作物育種的新途經和新方法,重點培育優質、抗病、好制種、高配合力的骨干親本不育系和恢復系,選配高產、高效、優質、多抗、適應性廣的雜交水稻新組合,為水稻生產和糧食安全服務。
  2. 水稻重要基因發掘、克隆和功能分析:構建水稻突變體庫和多種遺傳群體,按照水稻生長發育的生物學過程,從“源、流、庫”三個角度對相關基因進行遺傳評價,重點發掘控制光合器官組成、光能利用效率(株/葉/穗型、延緩衰老等)、物質轉運、產量構成因子(有效穗數、穗粒數、結實率和粒重)、生育期、不育性、稻米品質等重要功能基因,運用分子標記、生物信息學、分子生物學、轉基因等技術,定位、克隆這些基因,并深入分析它們的生物學功能。
  3、水稻有益基因的利用研究:對定位、克隆的重要有益基因,通過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或基因工程育種技術,導入到生產上的當家品種中,顯著改良目標性狀,以提高水稻產量、抗性或品質。
   
  主要論著: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其中在SCI期刊和一級學報發表近30篇,主要論文如下(標*號者為通訊作者):
  Wang PR, Gao JX, Wan CM, Zhang FT, Xu ZJ, Huang XQ, Sun XQ, Deng XJ*. Divinyl chlorophyll(ide) a can be converted to monovinyl chlorophyll(ide) a by a divinyl reductase in rice. Plant Physiology, 2010, 153(3): 994-1003. (2010年IF=6.451)
  Zhang FT, Wang PR, Sun CH, Wang B, Li XL, Zhu JQ, Gao XL, Deng XJ*. Fine mapping and candidate gene analysis of the dwarf gene d162(t) in rice (Oryza sativa L.). Genes & Genomics, 2011, 33(1):25-30.
  Deng XJ*, Li XL, Wang PR, Wu C, Yang ZR*. Genetic analysis and gene mapping of a dominant long-culm mutant in ric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formerly Acta Botanica Sinica),2004,46(8): 965-972.
  Li XL, Wu C, Deng XJ*, Wang PR, Li RD, Yang ZR*. Molecular tagging and effect analysis of a new small grain dwarf gene in rice (Oryza sativa L.).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formerly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45(7): 757-761.
  Deng XJ*, Wang PR, Li XL, Dong CL, Yang ZR*.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Earliness Effect Analysis of Rice Dominant Earliness Gene Ef-cd.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5,4(8):561-566.
  Deng XJ, Zhou KD, Li RD, Chun Z, Li P, Wang WM, Zhai WX, Zhu LH*. Identification and gene mapping of completely dominant earliness in rice.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2,1(1):11-18.
  Huang XQ, Wang PR, Zhao HX, Deng XJ*. Genetic analysis and molecular mapping of a novel chlorophyll-deficit mutant gene in rice. Rice Science, 2008, 15(1): 7-12.
  Wu C, Li XL, Deng XJ*, Wang PR, Li RD, Yang ZR*. Genetic identification of a new small grain dwarf gene in rice. Rice Science, 2003,11(1-2):11-15.
  張帆濤,方軍,孫昌輝,李潤寶,羅向東,謝建坤,鄧曉建*,儲成才*. 水稻矮稈突變體dtl1 的分離鑒定及其突變基因的精細定位. 遺傳,2012,34(已接受).
  孫小秋,付磊,王兵,肖云華,鄧曉建*.水稻雄性不育突變體802A的遺傳分析及基因定位.中國農業科學,2011,44(13):2633-2640.
  孫小秋,王兵,肖云華,萬春美,鄧曉建,王平榮*.水稻ygl98黃綠葉突變基因的精細定位與遺傳分析.作物學報,2011,37(6):991-997.
  李秀蘭,王平榮,曲志才,孫小秋,王兵,鄧曉建*. 水稻類病變突變體C23的遺傳分析與基因的精細定位. 中國農業科學,2010,43(18):3691-3697.
  李秀蘭,孫小秋,王平榮,周 慧,鄧曉建*. 一個新的水稻黃綠葉突變體的遺傳分析與基因定位.作物學報,2010,36(6):1050−1054.
  李秀蘭,姜曰水,王平榮,鄧曉建*. 水稻H14早熟性的遺傳分析及基因定位. 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2008,14(3):332-336.
  賈良,丁雪云,王平榮,鄧曉建*. 稻米淀粉RVA譜特征及其與理化品質性狀相關性的研究. 作物學報,2008, 34(5):790-794.
  黃曉群,王平榮,趙海新,鄧曉建*. 一個新的水稻葉綠素缺失突變基因的遺傳分析與分子標記定位. 中國水稻科學,2007,21(4):355-359.
  董春林,孫業盈,王平榮,黃曉群,鄧曉建*. 水稻顯性早熟基因Ef-cd的基因效應分析及育種應用潛力的初步評價. 作物學報,2007,33(3):384-388.
  劉懷年,李平,鄧曉建.水稻種質資源單葉光合速率研究.作物學報,2006,32(8):1252-1255.
  劉愛秋,梁奉軍,王平榮,鄧曉建*. 水稻Wx基因PCR-AccI標記與稻米AC的關系及其輔助育種效果. 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2006,12(3):318-321.
  孫業盈,呂彥,董春林,王平榮,黃曉群,鄧曉建*. 水稻Wx基因表達調控的研究進展. 遺傳,2005,27(6):1013-1019.
  孫業盈,呂彥,董春林,王平榮,黃曉群,鄧曉建*. 水稻Wx基因與稻米AC、GC和GT的遺傳關系. 作物學報,2005,31(5):535-539.
  鄧曉建*,王平榮,李秀蘭,董春林,楊志榮*. 水稻顯性早熟基因Ef-cd的分離鑒定和早熟效應分析. 中國農業科學,2005,38(5):859-864.
  吳成,李秀蘭,鄧曉建*,王平榮, 李仁端, 楊志榮*.一個新的水稻小粒矮稈突變基因的遺傳鑒定.中國水稻科學,2003,17(2): 100-104.
  鄧曉建,周開達,李仁端,李平,黃國壽,淳澤. 水稻核不育系6442S-7顯性早熟性的遺傳分析. 遺傳學報,2001,28(7):628-634.
  鄧曉建,周開達,李仁端,淳澤,李平,王文明,翟文學,朱立煌*. 水稻完全顯性早熟性的發現和基因定位. 中國農業科學,2001,34(3):233-239.
  
  科研項目及獲獎
  (近五年):
  (專業、新品種) 近期采用圖位克隆技術,首次從單子葉植物中成功克隆了聯乙烯還原酶基因,并且通過酶學實驗證實了一種新的聯乙烯還原酶活性,該研究論文已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Plant Physiology (2010年IF=6.451)發表,這是我校在SCI影響因子6.0以上國際學術刊物發表的第一篇具有全產權(第一作者單位和第一通訊作者單位)的高水平研究論文。
  主持育成的岡901A、G201A、岡661A、蜀恢393等6個不育系和恢復系通過省級技術鑒定,2個組合通過省級審定。
  申請國家專利及植物品種權5項。
  《水稻分子遺傳圖譜的構建、重要基因的分子標記定位及應用研究》成果2004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4-2005年度四川農業大學“雅安三九研究生教師獎”評選中獲得二等獎。
  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子課題1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項、部省級科研課題與橫向合作項目12項。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四川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四川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四川農業大學報錄比、四川農業大學考研群、四川農業大學學姐微信、四川農業大學考研真題、四川農業大學專業目錄、四川農業大學排名、四川農業大學保研、四川農業大學公眾號、四川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四川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四川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四川農業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ichuannongye/daoshi_49061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