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方劑學介紹

發布時間:2020-05-2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陜西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方劑學介紹

陜西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方劑學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陜西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方劑學介紹 正文

方劑教研室創建于20世紀五十年代的陜西中醫學院的前身--陜西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成立陜西中醫學院后本課程即定名為中藥方劑方劑教研室組。1984年根據國務院學位辦教研室目錄調整的有關精神,方劑教研室正式成立。方劑教研室自成立以來數十年間,由于歷屆教研室負責人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因此方劑教研室一直呈健康有序地發展,除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方劑學》課程以外,還相繼開設了《方劑學專業課題講座》、《方劑學經典著作節選》等相關選修課程。為適應時代需要,使方劑學知識結構更趨合理化,我們擬開設實驗方劑學、臨床方劑學等課程。
本教研室教學隊伍實力雄厚,近三年主持國家級、部級、廳局級的科研課題達三十余項,經費金額為300余萬元。本教研室目前開展的研究主要有:①基于VIP- PKA-AQP3通路研究硝菔通結方治療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機制研究  人逾花甲之年,臟腑機能衰退,氣血運行減慢,便秘則是老年病中常見者之一,臨床中調理腸胃,潤腸通腑是一個重要環節,對延年益壽有著重要意義。②血脂平沖劑對高脂血癥大鼠CAM3及NO影響的實驗研究  高脂血癥是動脈硬化(AS)首要危險因素,在AS基礎上發生的冠心病高居死亡前列。資料表明,血清總膽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險性可減少2%,因此,高脂血癥的有效治療是防治AS的重要環節。篩選有效藥物,對防治該病意義重大。③基于“脾主運化”的仙鶴草調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線粒體能量代謝的研究  腦缺血是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高發疾病,近來的研究證實腦組織細胞線粒體能量代謝降低與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發病密切相關。“脾主運化”是脾胃學說的重要理論之一,通過線粒體能量代謝的研究,將中醫“脾主運化”理論引入到缺血性腦病的研究領域;另一方面,以線粒體能量代謝為靶標,探討仙鶴草調控腦細胞線粒體能量代謝抗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機制。④烏梅丸通過Notch信號通路促進腸粘膜屏障修復對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作用研究    觀察烏梅丸對潰瘍性結腸炎(UC)大鼠結腸上皮細胞Notch信號通路的影響,揭示該方治療UC的作用機制。該研究以SD大鼠為研究對象,采用TNBS/乙醇灌腸誘導UC形成,通過烏梅丸灌胃給藥,Q-PCR法檢測各組大鼠結腸上皮細胞Notch-1、Hes-1、Math-1m RNA的表達。
鑒于我們所作的工作,于2005年方劑教研室被陜西中醫學院確定為院級重點教研室,同年被定為校級精品課程,2009年被定為省級精品課程。1998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并開始招收研究生。至今,本教研室共培養18屆50余名研究生(含在讀18名),計有6名攻讀博士生學位。
本教研室師資力量雄厚,方劑團隊有教授3人,副教授8人,講師2人,2人為博士研究生導師,4人為碩士研究生導師, 13人中具有博士學位者6人,碩士學位者7人,學術梯隊合理,集教學、科研于一體,除每年圓滿完成研究生、本科生及專科生的教學任務,還承擔多項科研任務。
教研室師資概況:本教研室現有教職工四名。
朱慧淵,女,38歲,醫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方劑教研室主任。2014年獲得“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稱號。2002年-2005年在陜西中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研究方向中醫腦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2005年-2008年在浙江中醫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中醫藥防治心腦血管病的實驗及臨床研究;在相關科研項目中主要負責動物實驗,如癡呆模型制作及凋亡基因分析,同時作為負責人與浙江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核影像醫學中心合作,在核影像醫學領域上,進行中醫藥防治心腦血管的實驗研究。2008年博士畢業,同年進入陜西中醫學院基礎醫學院方劑教研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方劑配伍量效關系與臨床研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3項,廳局級項目3項。近三年期間共計在相關領域發表核心學術論文10余篇,參編《方劑學》教材及《中醫養生大辭典》各一部。
許愛英教授(退休),碩士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方劑專業委員會委員,曾擔任方劑學教研室主任,從事《方劑學》的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多30余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中醫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心腦血管疾病的方藥研究,近年來主持省、廳級課題3項,主持教學改革課題1項,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編寫教學用書7部,培養研究生10余名。公開出版醫學著作6部,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譯文2篇,獲優秀論文二等獎一項。
曹蘭秀:女,44歲,博士,副教授,2006年博士畢業于成都中醫藥大學方劑專業。研究方向:配伍對中藥功效的靶向控制作用。參與國家級課題3項,主持廳局級4項。近三年期間共計在方劑學科研及臨床領域發表科研論文20余篇,其中核心收錄12篇。參編教材2部。
王江,男,40歲,博士,講師,2013年畢業于成都中醫藥大學方劑學專業。研究方向,方劑配伍規律及辨證論治技巧。參與國家級課題2項,參與廳局級課題3項,主持校級課題一項。近三年發表核心論文3篇,參編教材1部。
藺煥萍,女,39歲,碩士,副教授,2006年畢業于陜西中醫藥大學方劑學專業。研究方向,脾胃病方藥臨床與實驗研究。參與國家級課題3項,主持省部級課題1項,廳局級課題2項。近三年發表核心論文6篇,參編教材1部。
閆曙光,男,1981年10月1日生,36歲,陜西戶縣人,醫學博士,副教授,陜西中醫藥大學方劑學教研室教師,中華中醫藥學會會員,九三學社成員。
主要從事方劑學的教學、科研工作。現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3項,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3項,省級科研項目5項,參編全國中醫院校規劃教材2部,發表論文10余篇,獲中華中醫藥學會優秀博士論文獎1項。方向:寒熱并用方藥治療胃腸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
陜西中醫藥大學

添加陜西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陜西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陜西中醫藥大學報錄比、陜西中醫藥大學考研群、陜西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陜西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陜西中醫藥大學專業目錄、陜西中醫藥大學排名、陜西中醫藥大學保研、陜西中醫藥大學公眾號、陜西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陜西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陜西中醫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xzyxy/yjsy_30561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