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介紹

發布時間:2020-06-2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介紹

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介紹 正文

學院現有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和社會工作4個本科專業,政治學、公共管理2個市級重點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重慶市“三特”特色專業,2個重慶市“三特”專業學科群,1個公共管理(MPA)專業碩士授權點,2個重慶市教學團隊,3個省部級科研基地(智庫),4門重慶市研究生教育優質課程,1門重慶市精品課程。重慶市政治學會秘書處設于學院。
    一、師資隊伍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學團隊陣容強大,教師結構優化合理,已經形成以中青年骨干為主體的市級教學團隊。多數教師都有兩個以上學校求學的經歷,近二十人有留學和境外講學的經歷。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4名。
    本學院教師中多人曾榮獲“重慶市優秀教師”、“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重慶市行政管理學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入選重慶市社會科學專家庫和“重慶市高等學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部分教師還擔任了重慶市政府參事、重慶市政府咨詢專家、重慶市政府應急管理專家、全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理事等社會兼職,積極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法規、發展規劃、行業標準提供決策咨詢。
    二、科學研究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學科研實力雄厚,學術研究特色鮮明,形成了以民族政治研究、國家治理與公共安全、政治學基礎理論和比較政治研究為重點的科學研究特色和較為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已經建成一個重慶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社會穩定與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一個重慶市教育工委、教委智庫——重慶市高校維護穩定咨政研究中心。
    三、人才培養
    學院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進行了如下探索: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定期開展學習會;出版學生刊物;實現拔尖人才培養創新計劃;建立大學生社會調查小組;積極推進校際交換生項目;培養學生的實務能力,加大集中實習的比例;強化學風;積極適應互聯網發展現狀,進行網絡資源的建設,建立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庫。學院已經形成了成熟的人才培養體系,堅持“三合”、“四本”與“五動”的理念。
    “三合”:政治學、公共管理學科深度融合;政治學、公共管理同法學專業長期結合;基本理論研究、教學和國家治理實踐部門緊密合作。把基礎理論知識、動手能力、管理手段有機融合在一起,不斷提升科研能力和服務社會的能力。
    “四本”:培養目標以培養具有完善人格和卓越才干的高層次專門人才為本;教師以傳道、授業、解惑為本;教學資源配置以專業建設為本;學生以人格健全、充分自由發展和成才為本。
    “五動”:瞄準國家治理過程中面臨的重大需求,激發問題意識與責任意識,推動專業和學科不斷發展;加強學術訓練與積累,以項目帶動、促進學術創新研究團隊;切實強化各種平臺建設,以平臺促動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與專業競爭優勢的不斷增強;拓展各種實習、調研基地,不斷實現專業理論知識與治理實踐的良性互動;實行引進來與走出去的師資隊伍發展戰略。
    近年來,學生在就業、科研、出國深造方面成效突出。每年都有碩士研究生被派到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等及我國臺、港、澳地區的著名高校短期學習或攻讀學位。每年都有碩士學位論文獲得重慶市優秀論文獎。本學院研究生具有政治、法律與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優勢,學生就業質量高。畢業生除考上清華大學、人民大學、日本同志社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外,大都進入黨政機關、司法機關、企事業單位的管理崗位,因為工作上手快,能力突出,成為深受歡迎和重用的管理干部。
    目前,學院正積極進行實踐層面的探索,改革和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全面執行學校研究生獎助學金政策的基礎上,將“科教結合”貫穿到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整個過程,重點培養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進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養水平。
    四、碩士學位授權點簡介
    西南政法大學政治學學科是重慶市最早的政治學類重點學科,現為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重慶市一級重點學科。在2012年教育部組織的學科評估中列全國第18位,重慶市第1位。在2017年教育部組織的學科評估中位居C+。本學科就讀的碩士研究生中,有2人獲得過團中央授予的“全國百名優秀志愿者”榮譽稱號,2人分獲“重慶市道德模范”、“重慶市十大杰出志愿者”,1人榮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公共管理學科,自2004年開始招收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現為重慶市一級重點學科。本一級學科在公共安全管理、行政法治、教育法治、衛生法治等領域在重慶市處于領先水平;在行政執法成本、公共治安服務市場化、群體性事件阻斷機制、危機管理成本分擔機制等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具有一定的影響。
    西南政法大學高度重視MPA專業學位教育發展。校內現有從事MPA核心課程和必修課程教學的專職教師41人,其中,教授30人,博士36人,有公共管理實踐或調研、咨詢經驗者31人,分別占教師總數的73%、87%、75%。此外,學校還從中央有關部委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慶高級人民法院、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及四川省人民政府聘請了50余位具有豐富實務經驗的資深專家為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
    西南政法大學MPA專業學位教育的主要特色與優勢:依托法學的雄厚實力和人文社會科學協調發展而形成的完備的學科體系,開展具有法學特色的MPA教育,切合我國法治政府建設、服務型政府建設、效能政府建設的多重現實需要,系統培養精法律實務、強公共精神、高行政能力的復合型公共管理高級專門人才。
    五、本科專業簡介
    1.政治學與行政學
    2019年3月,金平果中評榜發布了2019中國大學分專業競爭力排行榜,西南政法大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在2019-2020中國大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競爭力排行榜中位列第19名(共93大學開設此專業)。在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等三家機構發布的《2016年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中,政治學與行政學本科專業全國排名第16位。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6中國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中,西南政法大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排在全國第11位,專業星級為四星級,辦學層次為中國高水平專業。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最新公布的2018本科專業排行榜中,在2018本科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排行榜中,排名16,四星級,重慶市排名第一。2016年,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入選重慶市特色專業。2017年,入選重慶市特色學科專業群。2020年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以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使命,以培養從事國家治理與公共安全的高水平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特色,以“懂政治、善管理、會執法、保安全、促發展”為人才培養目標,形成“政治學與行政學+公共事業管理+治安學”的獨特學科交叉優勢,并整合了行政管理、社會學等學科資源,確立了立足國家戰略,根植法科大學,服務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理念。
    2. 行政管理
    該專業不僅是國家級特色專業,還入選重慶市首批“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專業建設項目和重慶市首批“三特”專業學科群“輿情傳播與風險管理”。本專業依托的公共管理學科擁有重慶市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及全國公共管理專業碩士點(MPA)。
    行政管理專業分別在2016年、2017年、2018年連續三年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中國大學學科評價報告》中,行政管理專業獲評五星級專業,重慶市排名第一。據中國科教評價網發布的《2018-2019年行政管理專業排名》,我校行政管理本科專業水平等級為“5★-”,在全國273個開此專業的院校中,位居“中國大學本科教育專業排名”第20名。
    3.公共事業管理
    2010年,公共管理學科成為重慶市“十二五”一級重點學科、2017年成為重慶市“十三五”一級重點學科。針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依托學院公共管理學和政治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并結合學科在公共危機管理與風險治理教學科研方面的優勢,經過多年的不斷探索和積累,本專業已逐步形成了以社會安全穩定與公共危機管理為主要方向的特色,成為重慶市特色學科專業群“國家治理與公共安全”支撐專業。
    4.社會工作專業
    現代國家以社會治理模式的多樣性、創新性為發展趨勢,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日漸凸顯。近年中央政府與國家各部委對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和社會工作組織設立等發布多項指示,社會工作人才市場需求旺盛。我校社會工作專業依托西政法學一流學科,以司法社會工作為特色方向,以政治學院多優勢學科為支撐,培養能夠圍繞司法活動提供相關服務、管理與研究的社會工作人才。注重本科生培養,設置導師制、讀書會等輔助教學的制度;注重實踐教學,廣泛與政府、司法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合作建立實踐基;鼓勵學生動手,自建組織廣泛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學生畢業后能夠勝任政府部門、司法機構與企事業單位的相關工作,具有繼續深造的理論功底和閱讀積累,也具有自建社會工作機構等創業能力。
 
西南政法大學

添加西南政法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南政法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南政法大學報錄比、西南政法大學考研群、西南政法大學學姐微信、西南政法大學考研真題、西南政法大學專業目錄、西南政法大學排名、西南政法大學保研、西南政法大學公眾號、西南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南政法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南政法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inanzhengfadaxue/yanjiushengyuan_34119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