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技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更新時間:2022-07-30 10:35:1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太原科技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Add 太原科技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太原科技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太原科技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太原科技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太原科技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來自太原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太原科技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你的考研報考有用。

以下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考研派網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聯系方式>>

太原科技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可用 Ctrl+F 進行搜索)

趙志誠 楊小容 王春燕 李淑娟 孟文俊 徐格寧

徐格寧,男,1955年5月生。現任太原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副校長,兼任中國工程機械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理事,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安全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物流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全國起重機械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機械學報》、《起重運輸機械》編委,山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山西省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1995年獲中國機械工業科技專家稱號、1996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1年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2007年被評為中共山西省委聯系的高級專家,2008年被評為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優秀導師。
1982年太原重型機械學院起重運輸機械專業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1989年太原重型機械學院工程機械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2004年同濟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畢業,獲博士學位。
學校“機械工程”一級學科首席帶頭人,國家“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負責人,國家級機械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主任。
從教27年,先后主講本科生《金屬結構》、碩/博士生《結構設計理論》《結構前沿專題》等課程,《金屬結構》為校級“精品課程”。指導碩士、博士研究生,從事機械結構系統現代設計分析理論與方法、重大技術裝備CAD/CAE的系統集成和可靠性及壽命評估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主持國家級項目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項目),省部級項目7項(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共建項目3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7項;獲山西省教學成果一、二等獎3項;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獲軟件著作權4項,在核心期刊及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主編國家級教材6部,專著1部,制訂國家標準6項。


孟文俊,1963生。1984年太原重型機械學院起重運輸機械專業本科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89年太原重型機械學院工程機械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0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08年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Auburn University學習。
現任太原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院黨委委員,博士生導師,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太原科技大學機械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常務副主任。是太原科技大學教學名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中國顆粒學會會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成組技術分會委員,物流工程分會常務委員、副干事長,連續輸送技術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管道物料輸送技術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石油化工勘察設計協會粉體工程設計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帶式輸送機專業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科教學委員會委員;煤炭行業煤礦專用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刮板輸送機分會委員;全國連續搬運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31)委員;中國國際招標網國家級專家,財政部“中央單位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科學技術部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評價專家庫同行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專家,“中國機械工業科技獎”的評審專家,21234 Fellow, FSOE, FlPlantE of Society of Operations Engineers. UK,政協第十一屆山西省委員會委員。
研究方向包括起重運輸機械、物流設備及其系統自動化、機電液一體化系統控制等。
主要承擔《連續運輸機》、《散體力學》、《專業英語》、《測試技術》、《公路運輸技術經濟學》、《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AutoCAD》、《高等數學》、《C++語言》、《物流基礎及技術》、《起重運輸機械安全技術》、《車輛性能測試》、《物流系統工程》、《計算機測控技術》、《機械工程學科前沿》、《物流系統工程》等研究生及本科課程的教學工作。
主持或主要參加“七五”攻關、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省部級項目、太原市啟明星計劃項目、空軍合作項目、其他橫向合作項目50余項;在機械工程學報、Journal of Dynamic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等期刊發表論文百余篇,出版著作9部,制訂國家和機械行業標準10個;獲省級科技進步獎2項;獲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各5項。國內國際會議大會報告30多個。


李淑娟: 女, 1956年12月生,工學碩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就職于太原科技大學機電學院。
學歷簡介 :1982年1月畢業于大連工學院機械系機械制造工藝、設備與自動化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90.7 畢業于太原工業大學機械系機械制造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從事專業: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工作經歷: 1982年1月畢業分配來太原重型機械學院機制教研室任教;1991年任機制教研室主任,1998年7月任機電工程系副主任;2002年3月任機電分院副院長,分管教學與實驗室工作;2006年5月至今任教務處副處長。
主要研究方向: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現代制造技術與設備
教學科研: 多年來一直從事機制專業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后主講機械制造工藝學、機械制造工程學、金屬切削原理、金屬切削刀具等本科課程,主講現代制造技術、精密加工理論與實踐等研究生課程,共8門。先后主持、參加并完成了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攻關項目10項;與企業合作項目10余項;發表相關論文20余篇,主編《機械制造工藝學》教材1部,參編??金屬切削技術??等教材3部,參編??金屬切削與實用刀具技術??編著1部,曾獲太原重型機械學院三育人先進個人、優秀黨員干部、先進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評建工作先進個人,榮立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三等功。
兼任職務: 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分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中國高校切削與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會華北分會理事;太原市刀具協會理事。


王春燕, 女,漢族,1959.12生,中共黨員,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教授,機械電子工程學院機械原理及機械設計教研室教師,太原科技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主講課程: 《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可靠性設計》、《算法語言C》等。編寫了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學校教材三部:《機械原理》(主編)、《機械設計》(參編)、《機械原理課程設計》(參編)。作為負責人完成了兩項教研課題。參與完成了三項科研課題。撰寫了20余篇教研和科研論文。目前在研的教研和科研課題各一項,均為課題負責人。
2003年獲“山西省第一屆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稱號;
2004年負責建設的《機械設計》課程獲“山西省精品課程”稱號;
2005年負責研究的教研項目“《機械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獲太原科技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6年負責研究的教研項目“《機械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獲山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個人資料:
趙志誠,男,山西臨猗人,1970年3月出生,教授,碩士生導師,太原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1992年本科畢業于太原工業大學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1999年7月獲太原重型機械學院碩士學位。
?研究方向: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先進控制技術、計算機測控系統與裝置。
?科研項目及成就:
在太原科技大學長期從事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過程控制系統、系統辨識與自適應控制、先進過程控制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參與和主持完成省級和校級教研課題5項,主編和參編教材4部,發表教研、教改論文10余篇,獲得山西省高校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
參與和主持完成國家“九五”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西省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西省高校科技開發項目以及企業橫向委托項目30余項,獲得山西省自然科學三等獎、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山西省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

  孟文俊,1963生。1984年太原重型機械學院起重運輸機械專業本科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89年太原重型機械學院工程機械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0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08年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Auburn University學習。
  現任太原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院黨委委員,博士生導師,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太原科技大學機械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常務副主任。是太原科技大學教學名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中國顆粒學會會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成組技術分會委員,物流工程分會常務委員、副干事長,連續輸送技術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管道物料輸送技術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石油化工勘察設計協會粉體工程設計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帶式輸送機專業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科教學委員會委員;煤炭行業煤礦專用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刮板輸送機分會委員;全國連續搬運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31)委員;中國國際招標網國家級專家,財政部“中央單位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科學技術部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評價專家庫同行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專家,“中國機械工業科技獎”的評審專家,21234 Fellow, FSOE, FlPlantE of Society of Operations Engineers. UK,政協第十一屆山西省委員會委員。
  研究方向包括起重運輸機械、物流設備及其系統自動化、機電液一體化系統控制等。
  主要承擔《連續運輸機》、《散體力學》、《專業英語》、《測試技術》、《公路運輸技術經濟學》、《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AutoCAD》、《高等數學》、《C++語言》、《物流基礎及技術》、《起重運輸機械安全技術》、《車輛性能測試》、《物流系統工程》、《計算機測控技術》、《機械工程學科前沿》、《物流系統工程》等研究生及本科課程的教學工作。
  主持或主要參加“七五”攻關、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省部級項目、太原市啟明星計劃項目、空軍合作項目、其他橫向合作項目50余項;在機械工程學報、Journal of Dynamic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等期刊發表論文百余篇,出版著作9部,制訂國家和機械行業標準10個;獲省級科技進步獎2項;獲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各5項。國內國際會議大會報告30多個。
  李淑娟: 女, 1956年12月生,工學碩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就職于太原科技大學機電學院。
  學歷簡介:1982年1月畢業于大連工學院機械系機械制造工藝、設備與自動化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90.7 畢業于太原工業大學機械系機械制造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從事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工作經歷:1982年1月畢業分配來太原重型機械學院機制教研室任教;1991年任機制教研室主任,1998年7月任機電工程系副主任;2002年3月任機電分院副院長,分管教學與實驗室工作;2006年5月至今任教務處副處長。
  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現代制造技術與設備
  教學科研:多年來一直從事機制專業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后主講機械制造工藝學、機械制造工程學、金屬切削原理、金屬切削刀具等本科課程,主講現代制造技術、精密加工理論與實踐等研究生課程,共8門。先后主持、參加并完成了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攻關項目10項;與企業合作項目10余項;發表相關論文20余篇,主編《機械制造工藝學》教材1部,參編??金屬切削技術??等教材3部,參編??金屬切削與實用刀具技術??編著1部,曾獲太原重型機械學院三育人先進個人、優秀黨員干部、先進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評建工作先進個人,榮立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三等功。
  兼任職務: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分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中國高校切削與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會華北分會理事;太原市刀具協會理事。
 王春燕,女,漢族,1959.12生,中共黨員,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教授,機械電子工程學院機械原理及機械設計教研室教師,太原科技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主講課程:《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可靠性設計》、《算法語言C》等。編寫了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學校教材三部:《機械原理》(主編)、《機械設計》(參編)、《機械原理課程設計》(參編)。作為負責人完成了兩項教研課題。參與完成了三項科研課題。撰寫了20余篇教研和科研論文。目前在研的教研和科研課題各一項,均為課題負責人。
  2003年獲“山西省第一屆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稱號;
  2004年負責建設的《機械設計》課程獲“山西省精品課程”稱號;
  2005年負責研究的教研項目“《機械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獲太原科技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6年負責研究的教研項目“《機械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獲山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姓   名 楊小容 性 別 出生年月     1978.12 民族    
專業技術
職    務
副教授 定職時間 2010.08
現任職務   所在學科 鋼鐵冶金
主要研究方向 金屬凝固理論與技術
參加何種學術團體、任何職   最 后 學 歷(包括畢業時間、學校、系科、學位) 北京科技大學,2008.6,材料加工,博士
近五
年主
要成
果目
序號 獲獎項目、
專著、教材、專利名稱
獲獎名稱、等級或鑒定單位,出版單位、時間 本人署名
次 序



 

 
半固態合金漿料的制備和成型方法
半固態合金漿料的制備和流變成型方法
一種半固態合金漿料的制備和流變成型的設備
一種半固態合金漿料的制備與成型裝置
授權公告號 CN 100554455C
授權公告號 CN 100532596C
授權公告號 CN 100566890C
 
授權公告號 CN 100574939C
均為第2
近三年論文情況 序號 論文名稱 發表刊物、出版單位、時間、刊物級別及收錄情況 本人署名
次 序
1
 
 

 
 
 

 
 
 Preparation of semisolid A356 alloy slurry with larger capacity cast by serpentine channel.
 Preparation of semi-solid A356 alloy feedstock cast via a pipe consisting of partial inclined and partial vertical sections.
 Semisolid A356 alloy Feedstock Poured through a serpentine channel.
 
采用蛇形管通道澆注法制備半固態漿料.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1, 21(3): 455-460. (SCI收錄—756MS,EI收錄—20111813948895)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9, 25(2): 273-276. (SCI 收錄—430LN,EI收錄—2009171205153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2009, 16(5): 603-607. (SCI 收錄—514OS,EI收錄—20094512428826)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09, 19(5) : 869-873. (EI收錄—20092712164453)
均為第1
 
 

?個人資料:
趙志誠,男,山西臨猗人,1970年3月出生,教授,碩士生導師,太原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1992年本科畢業于太原工業大學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1999年7月獲太原重型機械學院碩士學位。
?研究方向: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先進控制技術、計算機測控系統與裝置。
?科研項目及成就:
在太原科技大學長期從事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過程控制系統、系統辨識與自適應控制、先進過程控制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參與和主持完成省級和校級教研課題5項,主編和參編教材4部,發表教研、教改論文10余篇,獲得山西省高校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
參與和主持完成國家“九五”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西省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西省高校科技開發項目以及企業橫向委托項目30余項,獲得山西省自然科學三等獎、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山西省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
太原科技大學

添加太原科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太原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太原科技大學報錄比、太原科技大學考研群、太原科技大學學姐微信、太原科技大學考研真題、太原科技大學專業目錄、太原科技大學排名、太原科技大學保研、太原科技大學公眾號、太原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太原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太原科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