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科技學院研究生導師名單

更新時間:2022-07-30 10:36: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華北科技學院研究生導師名單
Add 華北科技學院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華北科技學院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華北科技學院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華北科技學院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華北科技學院研究生導師名單來自華北科技學院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華北科技學院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你的考研報考有用。

以下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佳信删W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聯系方式>>

華北科技學院研究生導師名單:(可用 Ctrl+F 進行搜索)

張瑞新在華北科技學院第五屆“雙代會”第五次會議上講話

序號 姓名 性別 年齡 工作部門 職稱 職務
1 楊庚宇 57   教授 校長
2 張  驎 51   教授 副校長
3 徐景德 47 研究生院 教授 處長
4 程根銀 49 高教所 教授 處長
5 謝  宏 47 科技管理處 教授級高工 處長
6 尹尙先 48 安全工程學院 教授 院長
7 馬尚權 44 教務處 教授 處長
8 王玉懷 46 安全工程學院 教授 副處長
9 陳學習 40 安全工程學院 教授 副院長
10 李華煒 44 培訓處 教授 處長
11 馬漢鵬 44 培訓處 教授級高工 副處長
12 凌標燦 46 安全工程學院 教授  
13 張全柱 47 電信工程學院 教授 副院長
14 林大超 48 建筑工程學院 教授  
15 田立勤 42 計算機學院 教授  
16 連會青 37 安全工程學院 副教授 系主任
17 李永軍 37 安全工程學院 副教授  
18 王經明 54 安全工程學院 教授  
19 朱建芳 41 安全工程學院 教授 系主任
20 李小明 42 安全工程學院 副教授  
21 齊黎明 34 安全工程學院 副教授  
22 張曉宇 35 電信工程學院 副教授  
23 翟延忠 48 電信工程學院 研究員  
24 高  明 39 環境工程學院 副教授 系主任
25 張麗華 49 建筑工程學院 教授 院長
26 馬  駿   總局職業安全衛生研究中心 教授 所長
27 吳宗之 49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 研究員 院長
28 張瑞新 49 總局通信信息中心 教授 主任
29 徐勝利 48 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 教授

科研成果

 “十二五”以來,緊緊圍繞安全生產亟待解決的理論、實際問題開展科研公關,形成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70項;獲國家發明專利35件、實用新型專利170件;公開發表論文3403篇,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2039篇,被三大檢索收錄的論文的920篇(SCI 收錄論文79篇、EI 收錄論文726篇)。 

 


雙聘院士
周世寧 彭蘇萍 武強 張金才
一、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
張瑞新  楊庚宇  尹尚先  陳學習
二、中央聯系的高級專家
楊庚宇  尹尚先
三、煤炭工業優秀創新人才
尹尚先
四、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員
尹尚先  李永軍  田立勤  連會青  陳學習  顏 燁
五、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尹尚先  張瑞新
六、第五屆國家安全生產專家組成員
張瑞新  楊庚宇  謝  宏 尹尚先 張全柱 顏燁 詹瑜璞  陳學習
七、國家安全生產應急專家
張瑞新  馬漢鵬  徐景德  謝 宏  張全柱  田立勤 程根銀  顏 燁
八、河北省教學名師
郭  紅
九、河北省第六批享受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津貼人員
凌標燦
十、河北省優秀教師
王國安  朱 鍇
十一、河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張麗華
十二、華北科技學院教學名師
王國安  欒玉芹  李常玉  鄒光華  趙少飛  李翠梅
劉瑞芹  張全柱  張曉春  朱 鍇  張麗華  唐海香
劉海生  高明  鄭燕平
雙聘院士簡介
周世寧院士簡介
周世寧,1934年生,江蘇揚州人,礦井瓦斯防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北科技學院安全工程學院名譽院長。1953 年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采礦工程系,1986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和五一勞動獎章。曾在澳大利亞、美國、日本、芬蘭、南斯拉夫等國講學和主持國際會議。1999年入選為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學部院士。2001年6月被教育部任命為高等學校地礦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長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在礦山通風與安全領域有較多的研究成果和論著,是我國礦井瓦斯防治方面的主要學術奠基人,提出礦井瓦斯地質的八項主要因素;創建煤層瓦斯流動理論;發明煤層瓦斯壓力和煤層透氣系數的測定和計算方法;發現了煤層瓦斯含量的應力作用;提出地下瓦斯應力場和固氣耦合概念;通過多年研究和實踐,提出預抽瓦斯防止突出的原則和指標。曾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他的學術思想是不強調專業知識,而強調基礎理論和科學思維方法。在1959年研制的通風網路模擬計算機曾被選送到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展出,在機械、電氣、流體、磁學等方面有6項專利。
近年來將多年從事科學研究的經驗總結為《創新思維方法》,在國內外許多大學宣講,對創新活動起到了推進作用。                   
彭蘇萍院士簡介
彭蘇萍,1959年生,江西萍鄉人,煤炭地質與煤礦工程物探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學部主任,中國礦業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煤炭學報(英文版)主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公共安全〉專題組副組長,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召集人,科技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能源領域專家咨詢組成員,國家煤炭工業技術委員會特邀委員,世界資源組織中國顧問,國際工程組織能源委員會委員等。
他長期從事煤礦地質與地球物理勘探理論與技術研究工作,在煤礦高分辨三維地震勘探技術與裝備研究方面作出貢獻。近年來,他又在煤礦綠色開采技術和煤炭高效轉化技術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中獲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4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國家軟件版權4項,發明專利11項,出版專著5本和100余篇論文。他還是孫越崎能源大獎、中國工程光華科技獎和全國優秀博士生導師獲得者,并獲首都五一勞動獎章。
武強院士簡介
武強,男,漢族,1959年生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于河北地質學院,1985-1991年就讀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獲得碩士、博士學位。1995-1997年前往荷蘭國際水利與環境學院(IHE)擔任訪問學者。2015年12月7日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現任國家煤礦水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擔任國際礦山水協會(IMWA)執委、國際礦山水協會(IMWA)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國際SCI檢索期刊《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副主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水文地質專家組"組長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勞動保護顧問組顧問等職。曾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帶頭人、首屆十位"中國優秀博士后獎"、"全國優秀教師"、首屆"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和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等稱號。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10項;獲中國香港和國家授權發明專利40余項,國家軟件著作權近30項。出版專著10余部,發表論文300余篇, SCI檢索50余篇,EI檢索140余篇。主編國家技術標準和手冊工具書多項。培養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幾十名。他負責帶領的科研團隊獲得了"教育部優秀創新團隊"和"中國科協礦山安全團隊"。
張金才院士簡介
張金才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獲博士學位。曾任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北京)高級工程師,美國環境科學所(CIRES)研究員(CO-PI),美國知信公司/哈里伯頓公司(Halliburton)巖石力學經理,高級工程師,DEA161巖石力學總工程師,皇家荷蘭殼牌(Shell)主管工程師(石油物理)。具有20多年的孔隙壓力巖石力學研究與能源工業的工程與管理經驗,任美國數個學術委員會的常務委員。
現任赫斯公司(Hess Corporation)高級技術顧問(資深研究員),石油巖石力學專家。兼任SCI雜志: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國際石油科學與工程學報)副主編,美國巖石力學學會出版委員會與水力壓裂委員會常務委員,《巖石力學與工程英漢大辭典》編委,哈薩克斯坦國家科技評價中心專家。
主要研究方向為能源工程和巖石力學。曾經從事美國自然科學基金,能源部課題;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科委與省部級科研課題;主持了世界最深油井的孔隙壓力,井壁穩定性,及套管損壞分析。完成了數百項巖石力學, 孔隙壓力, 井壁穩定性, 油井及鉆井套管損壞分析,頁巖氣,煤層氣開發,采礦等工程及研究項目, 項目遍及北美,南美,東歐,西歐,澳大利亞,新西蘭,亞洲,及非洲。發表英文論文75篇,中文論文39篇。論文及書籍被引用千余次。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學校向大會作行政工作報告,請予審議。
一、2018年工作回顧
2018年,隨著應急管理機構改革進展,學校正式歸屬應急管理部管理,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們要感謝并珍惜新時代給學校創造的發展機遇。一年來,在應急管理部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學校(中心)黨政班子團結帶領全校師生員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落實應急管理部決策部署,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不斷凝練辦學特色、強化內涵建設、深化綜合改革,學校“十三五”規劃順利推進,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安全培訓、管理服務取得如下八個方面的新進展。
(一)本科教學取得新進展
(二)人才培養取得新成績
(三)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效
(四)科技創新獲得新突破
(五)安全培訓再創新佳績
(六)綜合管理邁出新步伐
(七)服務保障再上新臺階
(八)黨風廉政建設取得新實效
二、今年的主要工作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國教育大會、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之年,是全國應急管理部門組建到位后全面履職的第一年,是學校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創新發展的關鍵之年。學校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以及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精神,遵循高等教育規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提高管理服務水平為基本保障,堅持內涵發展、創新發展、特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不斷強化安全辦學特色,全面落實學校“十三五”發展規劃,大力提升服務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事業的能力和水平,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國70周年。我們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顯亮點,咬定青山不放松,精準發力抓落實,全力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強化學科建設,全力推動學校發展規劃落實
(二)推進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三)聚焦安全特色,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四)提升培訓內涵,努力開創培訓新格局
(五)深化內部改革,切實提高辦學治校水平
(六)加強基礎建設,有效提升服務保障能力
(七)狠抓黨風廉政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
謝謝大家。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學校向大會作行政工作報告,請予審議。
一、2018年工作回顧
2018年,隨著應急管理機構改革進展,學校正式歸屬應急管理部管理,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們要感謝并珍惜新時代給學校創造的發展機遇。一年來,在應急管理部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學校(中心)黨政班子團結帶領全校師生員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落實應急管理部決策部署,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不斷凝練辦學特色、強化內涵建設、深化綜合改革,學校“十三五”規劃順利推進,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安全培訓、管理服務取得如下八個方面的新進展。
(一)本科教學取得新進展
(二)人才培養取得新成績
(三)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效
(四)科技創新獲得新突破
(五)安全培訓再創新佳績
(六)綜合管理邁出新步伐
(七)服務保障再上新臺階
(八)黨風廉政建設取得新實效
二、今年的主要工作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國教育大會、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之年,是全國應急管理部門組建到位后全面履職的第一年,是學校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創新發展的關鍵之年。學校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以及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精神,遵循高等教育規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提高管理服務水平為基本保障,堅持內涵發展、創新發展、特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不斷強化安全辦學特色,全面落實學校“十三五”發展規劃,大力提升服務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事業的能力和水平,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國70周年。我們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顯亮點,咬定青山不放松,精準發力抓落實,全力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強化學科建設,全力推動學校發展規劃落實
(二)推進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三)聚焦安全特色,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四)提升培訓內涵,努力開創培訓新格局
(五)深化內部改革,切實提高辦學治校水平
(六)加強基礎建設,有效提升服務保障能力
(七)狠抓黨風廉政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
謝謝大家。
 
 

學校開展“2019華科最美教師”評選活動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激勵廣大教師回歸本分,潛心教書育人,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學校于319日下發《中共華北科技學院(中國煤礦安全技術培訓中心)委員會關于開展“2019華科最美教師”評選活動的通知》,開展以“春風化雨立德樹人”為主題的“2019華科最美教師”評選活動。
建筑工程學院  張立寧
推薦詞:張立寧,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導師,工程管理系教師,教工黨支部書記。該同志自參加工作以來,始終恪守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治學嚴謹,多次被評為華北科技學院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2016獲得華北科技學院師德標兵稱號。近年來,該同志先后承擔了工程管理等專業多門課程的理論教學及實踐教學任務,教學效果受到廣大師生的好評,連續多年教學質量評價優秀,2018年獲得校優秀教學獎。該同志近年主持和參與完成國家科技支撐項目、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課題15項,研究成果獲得廳局級及以上科技成果獎4項。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主編和副主編教材4部,參與編寫教材7部。 計算機學院  席振元
推薦詞:席振元教授在我校認教整整三十個年頭。熱愛教育事業、有理想、有信念,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培育成為計算機學院的龍頭專業,做為計算機工程系主任和教工支部書記,專業建設和黨建工作雙豐收。2017年被評為優秀教師,2018年被評為優秀黨員。
該同志為人師表,治學嚴謹。在教學中,嚴格要求學生,猶如一位“嚴父”;在生活中關心學生,猶如一位“慈母”,被學生親切地稱呼為“席大大”。他積極培養青年教師,以省級精品課程為抓手進行教學改革,近兩年考研率創歷史新高,每年有18人考取研究生,考研率18.6%,將近占計算機學院5個專業錄取總數的一半。不愧為學校師德標兵。2014年至2018年連續五個學年教學質量測評為優秀。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黨校副校長
 
——蔡衛
負責學校(中心)黨委全面工作。聯系文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校長(主任)、黨委副書記,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黨校副校長
 
——張瑞新
負責學校(中心)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審計處、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研究生部、信息化與實驗設備管理中心。聯系安全工程學院(安全工程中心)。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黨校副校長(主持日常工作,正司局級)、學校副校長
 
——韓小乾
主持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黨校日常工作,負責學校基本建設、安全培訓工作,分管基建處、安全培訓部、興安苑交流中心。聯系建筑工程學院。
副校長(副主任)
——汪永高
負責財務、招生就業、教學、高等教育研究、體育工作。分管財務處、招生就業處、教務處、高等教育研究所。聯系機電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
副校長
——鄒光華
負責工會、共青團、學生、安全保衛、老干部、科研、成人教育、校內報刊工作。分管工會、團委、學生工作處(學生工作部、武裝部)、保衛處(保衛部)、離退休辦公室、科技管理處、成人教育學院、校報編輯部。聯系環境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理學院、體育部。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馬順海
主持紀委工作,負責黨委辦公室、干部、組織、統戰、宣傳、教師思想政治、廉政建設工作。分管黨委辦公室、黨委組織部(統戰部)、黨委宣傳部、紀委辦公室(監察處)。聯系藝術系。
副校長
——顧秀根
負責行政辦公室、人事、資產、衛生保健、國際合作、圖書資料和校史建設、后勤工作。分管行政辦公室、人事處、資產管理處、國際合作處(留學生處)、圖書館(校史館)、后勤服務管理中心。聯系計算機學院、管理學院。
學生數據 (/人) 教工數據 (/人)
普通本科招生數 4280 教職工人數 1150
第二學位授予數 51 專任教師總數 909
普通本科、專科(高職)在校生數 16228 教師中正高級職稱人數 153
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數 16228 教師中副高級職稱人數 334
普通本、??疲ǜ呗殻┊厴I生數 4042 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人數 230
普通本、專科(高職)預計畢業生數 3953 教師中具有碩士學位人數 572
留學生招生數  24    
留學生在校生數 39    
留學生畢業生數 17    
研究生招生數 68    
研究生在校生數 151

華北科技學院

添加華北科技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華北科技學院考研分數線、華北科技學院報錄比、華北科技學院考研群、華北科技學院學姐微信、華北科技學院考研真題、華北科技學院專業目錄、華北科技學院排名、華北科技學院保研、華北科技學院公眾號、華北科技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北科技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北科技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