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學院研究生導師名單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合肥學院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合肥學院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合肥學院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合肥學院研究生導師名單來自合肥學院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合肥學院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你的考研報考有用。
以下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考研派網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聯系方式>>。
合肥學院研究生導師名單:(可用 Ctrl+F 進行搜索)
合肥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系導師:岳梅
岳梅
,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生物與環境工程系實驗室主任。
研究方向:
環境地球化學、礦山環境治理、環境工程及其交叉學科。
主講課程:
《環境科學導論》、《環境化學》、《環境監測》、《環境法學》。
2006年以來主持并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和安徽省高校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等多項科研課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余篇(4篇SCI收錄,4篇EI收錄)。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合肥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系導師:吳克
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微生物學會酶工程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微生物學會理事,安徽省環境科學學會理事,生物學雜志編委。安徽省教育廳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主持完成了安徽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1項,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安徽省引智重點項目1項,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項目和合肥市科技局項目等多項。并與企業合作承擔項目多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發明專利3項,曾獲安徽省自然科學三等獎1次,安徽省高校省級優秀成果二等獎2次,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次,安徽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次。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合肥學院研究生導師:丁明
丁明,男,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理學碩士學位。中共黨員。現任中共合肥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教授。安徽省科協委員。合肥學院粉體與新能源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1年以來一直受聘為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大學碩士生導師。已指導畢業碩士研究生七名。
先后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人民教師稱號”、“安徽省師德先進個人”、“三育人標兵”、“安徽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等多項表彰和獎勵。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一項、“合肥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安徽省教育廳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一項,“安徽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二項等多項科技獎勵。共發表國內外學術論文五十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三項,主編出版學術專著四部,其中國家級規劃教材兩部。
曾先后主持和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安徽省科技攻關項目、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科院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項目等多項,以及多項產學研合作項目的研究與開發工作。
擔任“安徽省腐蝕與防護學會”副理事長,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安徽省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安徽省化學會”副理事長;“合肥市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合肥市創造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阻燃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建材聯合會粉體技術分會理事等社會任職。
主要從事的科研學科領域和專業特長是:環境工程與廢棄物綜合利用(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理與綜合利用等)、粉體工程與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固體廢棄物的粉碎、分級、加工利用技術等)、無機功能材料(納米功能粉體材料、多孔吸附功能材料、磁性與吸波材料等)。
E-mail:[email protected]
合肥學院研究生導師:王俊
王俊:男,教授,博士學歷,中共黨員,中國科技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研究領域及方向:
承擔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274012、60674029),國家863計劃(2001AA247021、2004AA247020、2006AA10Z253)、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03042302)、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050358044),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2006KJ048B、KJ2009A012、KJ2010A292、KJ2013A225),獨立承擔過多項企業委托項目的開發工作。04年以來,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EI收錄22篇。主要研究領域:
(1)以基金項目為支撐的隨機非線性系統控制理論研究。不確定非線性系統的最優控制問題是控制理論研究的難點之一,難在解偏微分方程,為了避免解偏微分方程,我們提出了逆優化方法,解決了嚴格反饋隨機非線性系統的逆優化設計問題,從而解決了一類隨機非線性系統的全局優化問題,發表了9篇高水平的研究論文,并獲得了博士學位。
(2)以863計劃為支撐的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研究。面對我國土地沙漠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十五期間,我們申請了國家863計劃項目“可控環境農業數據采集與自動控制系統研究”(2001AA247021),由于成果突出,在04年得到科技部的滾動支持(2004AA247020),研究了溫室小氣候環境的建模與系統辨識,研究了溫室環境信息的魯棒控制與優化,研制了基于CAN總線的溫室環境信息的自動采集與控制裝置,實現了溫室作物的無土栽培與環境信息的自動控制;2005年,我們提出了溫室無線測控系統的概念,并申請了國家863計劃“溫室無線測控網絡關鍵技術研究與系統集成”(2006AA10Z253),本人主持中國科技大學“溫室無線測控網絡關鍵節點研究與試驗示范”子課題的研究。
合肥學院研究生導師:高大明
高大明
:男,博士,化學與材料工程系教授
郵箱:
[email protected]
一、主要研究領域及方向:
近年來主要從事合成納米結構的分子印記探針與仿生傳感器對爆炸物、毒品和其它社會、環境高危物質的探測。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分子印記表面增強拉曼的微納傳感器研究及其在農藥殘殘檢測中應用(21075026)”和作為副組長主持國家863高科技計劃“熒光標記分子印記的微納芯片對農藥殘留的快速檢測”(2007AA10Z434)的研究、參與了973項目“BNI融合的微納傳感器及其系統基礎研究”(2006CB300407)。發現了通過納米表面分子自組裝和選擇性分子印記合成來改進分子印記材料的分子識別特性的方法和途徑,建立了納米人工抗體的基本合成方法和設計理論,提出了基于納米分子印記技術和納米粒子表面熒光放大淬滅信號對的爆炸物和痕量有害物質的探測方法。
二、個人簡歷:
2000.09—2003.07南昌大學,化工系,獲工學碩士學位。
2004.09—2007.1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博士學位。
2008.10—2010.10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凝聚態物理,博士后研究。
2011.09—2011.12JadeUniversity,過程優化,國家公派德國高級訪問學者。
2003.07—至今合肥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2012破格晉升)。
三、近五年主要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分子印記表面增強拉曼的微納傳感器研究及其在農藥殘檢測中應用(21075026)”經費:35萬,主持,2011年1月-2013年12月。
2.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熒光標記的分子印記微納光學傳感器對芳香硝基爆炸物的探測(209056)”經費:10萬,主持,2009年1月-2010年12月。
3.安徽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重大項目:“熒光標記的分子印記微納芯片對農藥殘留的快速檢測(ZD200902)”經費:10萬,主持,2009年1月-2010年12月。
4.中國科學院王寬誠工作獎勵基金-博士后工作獎勵基金:經費:2萬,主持。2009年1月-2010年12月。
5.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熒光標記的人工抗體微納光學傳感器對芳香硝基爆炸物探測(**)”,經費:5萬,主持,2009年1月-2010年12月。
6.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一等資助:“熒光標記的分子印記微納芯片對農藥殘留的快速檢測(**)”經費:5萬,主持,2009年8月-2010年12月。
863國家高新技術項目:“熒光標記納米結構人工抗體微納芯片對農藥殘留的快速檢測(2007AA10Z434)”經費:47萬,副組長,2007年10月-2010年10月。
四、科研成果:
國家專利
(1)張忠平,高大明.對TNT具有敏感分子識別的分子印記氧化硅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ZL**2.3,2008-11-05.
(2)高大明,張凌云,管航敏,孫虹,朱德春,陳紅.基于熒光共振能量轉移對超痕量爆炸物TNT分子識別的化學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ZL**4.6,2011-04-20.
(3)高大明,孫虹,司靖宇,管航敏,張凌云,陳紅,朱德春.對超痕量TNT蒸汽檢測的反蛋白石結構熒光薄膜的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CN**7.9,2010-05-19.
(4)高大明,浦國佳,管航敏,張凌云,孫虹,司靖宇,陳紅,朱德春.對超痕量TNT蒸汽檢測的CaMoO4:Tb3+熒光探針的化學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ZL**0.9,2011-11-09.
(5)高大明,江靜,張凌云,管航敏,孫虹,司靖宇,陳紅,朱德春.對痕量TNT檢測的ZnS:Cu2+納米晶熒光探針的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ZL**1.0,2012-04-28.
五、獲獎情況:
1、中國科學院王寬誠博士后工作獎
2、安徽省第六屆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一等獎(2010)
合肥學院研究生導師高大明
高大明:男,博士,化學與材料工程系教授
郵箱:[email protected]
一、主要研究領域及方向:
近年來主要從事合成納米結構的分子印記探針與仿生傳感器對爆炸物、毒品和其它社會、環境高危物質的探測。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分子印記表面增強拉曼的微納傳感器研究及其在農藥殘殘檢測中應用(21075026)”和作為副組長主持國家863高科技計劃“熒光標記分子印記的微納芯片對農藥殘留的快速檢測”(2007AA10Z434)的研究、參與了973項目“BNI融合的微納傳感器及其系統基礎研究”(2006CB300407)。發現了通過納米表面分子自組裝和選擇性分子印記合成來改進分子印記材料的分子識別特性的方法和途徑,建立了納米人工抗體的基本合成方法和設計理論,提出了基于納米分子印記技術和納米粒子表面熒光放大淬滅信號對的爆炸物和痕量有害物質的探測方法。
二、個人簡歷:
2000.09—2003.07南昌大學,化工系,獲工學碩士學位。
2004.09—2007.1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博士學位。
2008.10—2010.10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凝聚態物理,博士后研究。
2011.09—2011.12JadeUniversity,過程優化,國家公派德國高級訪問學者。
2003.07—至今合肥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2012破格晉升)。
三、近五年主要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分子印記表面增強拉曼的微納傳感器研究及其在農藥殘檢測中應用(21075026)”經費:35萬,主持,2011年1月-2013年12月。
2.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熒光標記的分子印記微納光學傳感器對芳香硝基爆炸物的探測(209056)”經費:10萬,主持,2009年1月-2010年12月。
3.安徽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重大項目:“熒光標記的分子印記微納芯片對農藥殘留的快速檢測(ZD200902)”經費:10萬,主持,2009年1月-2010年12月。
4.中國科學院王寬誠工作獎勵基金-博士后工作獎勵基金:經費:2萬,主持。2009年1月-2010年12月。
5.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熒光標記的人工抗體微納光學傳感器對芳香硝基爆炸物探測(**)”,經費:5萬,主持,2009年1月-2010年12月。
6.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一等資助:“熒光標記的分子印記微納芯片對農藥殘留的快速檢測(**)”經費:5萬,主持,2009年8月-2010年12月。
863國家高新技術項目:“熒光標記納米結構人工抗體微納芯片對農藥殘留的快速檢測(2007AA10Z434)”經費:47萬,副組長,2007年10月-2010年10月。
四、科研成果:
國家專利
(1)張忠平,高大明.對TNT具有敏感分子識別的分子印記氧化硅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ZL**2.3,2008-11-05.
(2)高大明,張凌云,管航敏,孫虹,朱德春,陳紅.基于熒光共振能量轉移對超痕量爆炸物TNT分子識別的化學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ZL**4.6,2011-04-20.
(3)高大明,孫虹,司靖宇,管航敏,張凌云,陳紅,朱德春.對超痕量TNT蒸汽檢測的反蛋白石結構熒光薄膜的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CN**7.9,2010-05-19.
(4)高大明,浦國佳,管航敏,張凌云,孫虹,司靖宇,陳紅,朱德春.對超痕量TNT蒸汽檢測的CaMoO4:Tb3+熒光探針的化學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ZL**0.9,2011-11-09.
(5)高大明,江靜,張凌云,管航敏,孫虹,司靖宇,陳紅,朱德春.對痕量TNT檢測的ZnS:Cu2+納米晶熒光探針的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ZL**1.0,2012-04-28.
五、獲獎情況:
1、中國科學院王寬誠博士后工作獎
2、安徽省第六屆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一等獎(2010)
合肥學院研究生導師王俊
王?。耗?,教授,博士學歷,中共黨員,中國科技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研究領域及方向:
承擔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274012、60674029),國家863計劃(2001AA247021、2004AA247020、2006AA10Z253)、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03042302)、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050358044),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2006KJ048B、KJ2009A012、KJ2010A292、KJ2013A225),獨立承擔過多項企業委托項目的開發工作。04年以來,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EI收錄22篇。主要研究領域:
?。?)以基金項目為支撐的隨機非線性系統控制理論研究。不確定非線性系統的最優控制問題是控制理論研究的難點之一,難在解偏微分方程,為了避免解偏微分方程,我們提出了逆優化方法,解決了嚴格反饋隨機非線性系統的逆優化設計問題,從而解決了一類隨機非線性系統的全局優化問題,發表了9篇高水平的研究論文,并獲得了博士學位。
?。?)以863計劃為支撐的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研究。面對我國土地沙漠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十五期間,我們申請了國家863計劃項目“可控環境農業數據采集與自動控制系統研究”(2001AA247021),由于成果突出,在04年得到科技部的滾動支持(2004AA247020),研究了溫室小氣候環境的建模與系統辨識,研究了溫室環境信息的魯棒控制與優化,研制了基于CAN總線的溫室環境信息的自動采集與控制裝置,實現了溫室作物的無土栽培與環境信息的自動控制;2005年,我們提出了溫室無線測控系統的概念,并申請了國家863計劃“溫室無線測控網絡關鍵技術研究與系統集成”(2006AA10Z253),本人主持中國科技大學“溫室無線測控網絡關鍵節點研究與試驗示范”子課題的研究。
合肥學院研究生導師丁明
丁明,男,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理學碩士學位。中共黨員?,F任中共合肥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教授。安徽省科協委員。合肥學院粉體與新能源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1年以來一直受聘為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大學碩士生導師。已指導畢業碩士研究生七名。
先后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人民教師稱號”、“安徽省師德先進個人”、“三育人標兵”、“安徽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等多項表彰和獎勵。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一項、“合肥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安徽省教育廳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一項,“安徽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二項等多項科技獎勵。共發表國內外學術論文五十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三項,主編出版學術專著四部,其中國家級規劃教材兩部。
曾先后主持和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安徽省科技攻關項目、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科院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項目等多項,以及多項產學研合作項目的研究與開發工作。
擔任“安徽省腐蝕與防護學會”副理事長,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安徽省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安徽省化學會”副理事長;“合肥市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合肥市創造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阻燃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建材聯合會粉體技術分會理事等社會任職。
主要從事的科研學科領域和專業特長是:環境工程與廢棄物綜合利用(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理與綜合利用等)、粉體工程與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固體廢棄物的粉碎、分級、加工利用技術等)、無機功能材料(納米功能粉體材料、多孔吸附功能材料、磁性與吸波材料等)。
E-mail:[email protected]
合肥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系導師介紹匯總表
生物與環境工程系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5人,講師6人,德國客座教授4人,國內客座教授5人,中國科大反聘教授1人。部分教師赴德國、美國、日本等國深造和進修12人次,博士5人,另有1人赴德國攻讀博士學位,2人在國內攻讀博士學位。另外在我系教師中,有3人為安徽省高校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2人分別為中國微生物學會基礎微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和酶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1人為安徽省生物工程學會理事;1人為安徽省微生物學會副理事長,1人分別為安徽省微生物學會和環境科學學會理事,3人為《生物學雜志》編委,其中1人為常務副主編。以下是合肥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系導師介紹,現匯總如下: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合肥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系導師吳克
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微生物學會酶工程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微生物學會理事,安徽省環境科學學會理事,生物學雜志編委。安徽省教育廳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主持完成了安徽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1項,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安徽省引智重點項目1項,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項目和合肥市科技局項目等多項。并與企業合作承擔項目多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發明專利3項,曾獲安徽省自然科學三等獎1次,安徽省高校省級優秀成果二等獎2次,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次,安徽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次。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合肥學院
添加合肥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合肥學院考研分數線、合肥學院報錄比、合肥學院考研群、合肥學院學姐微信、合肥學院考研真題、合肥學院專業目錄、合肥學院排名、合肥學院保研、合肥學院公眾號、合肥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合肥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