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財經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更新時間:2022-07-30 10:37:2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安徽財經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Add 安徽財經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安徽財經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安徽財經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安徽財經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安徽財經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來自安徽財經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安徽財經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你的考研報考有用。

以下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考研派網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聯系方式>>

安徽財經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可用 Ctrl+F 進行搜索)

黃愛軍 張治理 曹天生 周寧 岳漢景 袁世俊 劉法威 彭現美 周偉 李冬梅 田園 高利芳 劉博 王宏昌 胡幫勝 翟勝寶 宋在科 陳應俠 杜建菊 王燁 耿金嶺 榮益民 吳灼亮 唐超 李剛 李永發 許廣永 戴道明 余永紅 王澤成 陳濤 徐勇 張小雪 柯健 鄭麗琳 姜利軍 王建剛 周家來 張慶亮 宋思根 劉福成 陳阿興 潘淑娟 盛明泉 趙有廣 王晶晶 任森春 盧太平 胡旺盛 魯峰 汪金龍 彭品志 陳宏軍 焦曉波 胡敏華 張瑩 李萬蓮 戴強 劉培剛 胡登峰 李宏貴 王成軍 陳曉玲 周萍華 邱平榮 安廣實 卓敏 黃華繼 劉興維 任志安 鄭亞琴 裘麗婭 張士杰 左曉慧 劉超 黃根喜 葛恒云 李永山 狄成杰 阮素梅 葛秋穎 李玉文 童大龍 徐松 張傳明 高鳴 趙新龍 李勇軍 邵朱勵 蔣鵬飛 蔣輝宇 張衛彬 張洪成 金玉 陳岷 唐啟光 黃信瑜 楊仕兵 歐陽仁根 宮厚軍 石旭齋 劉永偉 黃晉祥 張同利 周連春 張志勝 張術松 汪雷 方軍 吳菊 華黎 馬克和 何輝 崔志坤 秦立建 汪國華 王洪春 崔惠民 高玉強 郭永芳 單學勇 儲德銀 孫明 汪路明 程昔武 陳矜 王德禮 毛志忠 劉銀國 張衡 倪國愛 葉安寧 魏瑞斌 周森鑫 胡笑梅 夏日 汪衛霞 馬成文 程剛 萬紅先 王文舉 馮德連 趙玻 武云亮 唐敏 石秀和 邢孝兵 楊利民 盧輝 汪斌 郭世坤 陶為群 周效東 汪祖杰 程博明 梁祥君 何啟志 王 浩 徐旭初 周海林 文忠橋 丁忠明 張國海 李加明 鄭軍 張運書 萬光彩 劉玉貴 顏廷峰 蔣少華 朱德忠 汪宗俊 王剛貞 戴為民 周澤炯 朱建文 朱道才 李朝林 黃邦根 趙茂林 張會恒 周加來 葉戰備


姓名:葉戰備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009
職稱:教授
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
研究方向:

葉戰備,男,1970年9月生,安徽桐城人,曾任政治學院副院長,現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副主任、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專家庫專家,《中國行政管理》專家庫專家,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會員,中國政府績效管理研究會理事,安徽省政治學會常務理事,安徽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常務理事,安徽省企業經營與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從事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迄今為止,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大部為CSSCI來源期刊,其中有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或篇目輯覽;合參著2部,主編教材1部,參編教材1部;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級和廳級課題10多項。曾接受“人民政協報”、“蚌埠日報”、“蚌埠電視臺”、“淮河周刊”等多家媒體專訪。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姓名:周加來
性別:男
出生年月:
職稱:教授
學院:經濟學院
研究方向:城市經濟 .產業經濟.區域經濟.中國現實經濟問題

周加來,安徽太湖人,中共黨員,安徽財經大學副校長
教授,碩士生導師,省政府津貼獲得者,省教學名師,安徽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主要講授課程:微觀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研究生課程).城市經濟理論(研究生課程).公司經濟分析.每周經濟熱點
研究方向:城市經濟 .產業經濟.區域經濟.中國現實經濟問題
社會兼職:中國宏觀經濟管理教育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理事.中國城市經 濟學會理事.安徽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秘書長

主要論文
1.抑制通貨膨脹優化經濟環境,財貿研究,1995年第3期
2.企業社會責任的會計揭示問題,財務與會計, 1995年第1 期
3.流通領域的交易成本問題,財貿經濟,1996年第5期
4.論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財經研究,1996年第12期
5.淺談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制約因素,財貿研究,1997年第4期
6.再就業工程與城市化體制,《經濟問題》,1998年11期
7.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政策取向,《宏觀經濟管理》,1998年8期
8.城市規模的動態分析,《財貿研究》,1999年1期
9.城市規模的動態分析,《城市經濟.區域經濟》,1999年4期
10.會計信息偏差與失真,《經濟參考報》,1999年4月3日
11.論表外會計信息,《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9年4期
12.試論會計國際化與國家化,《財貿研究》,2000年4期
13.論表外會計信息的內容與揭示,《上海會計》,2000年6期
14.西部大開發中的城市化問題淺析,《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0年3期
15.安徽省小城鎮發展狀況與對策研究,《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3期
16.我國農村城市化進度:障礙與對策,《財貿研究》,2001年3期
17.城市化·城鎮化·農村城市化·城鄉一體化,《中國農村經濟》,2001年3期
18.城市化:中國農村城市化的途徑選擇,《經濟研究參考》,2001年8期
19.城鎮化:中國農村城市化的途徑選擇,《宏觀經濟研究》,2001年9期
20.城市化·城鎮化·農村城市化·城鄉一體化,《城市》,2002年1期
21.我國工業化與城市化關系的實證分析,《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2年4期
22.關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問題的思考,《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4期
23.“城市病”的界定.規律與防治,《中國城市經濟》,2004年2月
24.我國農民工階層的經濟學分析,《市場周刊》2005年第8期
25.新型工業化下的主導產業選擇,《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5年第12期
26. 新型工業化下的主導產業選擇,《國民經濟管理》2006年第3期
27.中美貿易不平衡:特征及成因 , 《改革 》06.7
28.論會計信息的使用觀 , 《安徽教育財會》 2006.6
29.安徽省城鄉統籌發展的實證研究 , 《華東經濟管理》 06.11
30.我國城市化進程中政府與市場行為的博弈分析,《安徽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31.區域經濟發展差異:新經濟地理.要素流動與經濟政策,《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8年第9期

二、著作
1.《審計學基礎》,中國商業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1997年(第二版),1998年(修訂版)
2.《企業破產會計》,中國商業出版社,1997年
3.《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中國物資出版社,1998年
4.《企業財務會計》,中國商業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1999 年(第二版)
5.《審計學基礎》,中國物資出版社,1999年
6.《財務會計》,南海出版社,2001年
7.《會計學》,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
8.《經濟學兩大體系的理論沖突 》專著 中國計量出版社 2006.3
9.《微觀經濟學》,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
10.《宏觀經濟學》,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
11.《西方經濟課程題解》,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三、科研項目
1.論會計信息的分析與利用,安徽省教委,1996年
2.蚌埠市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安徽省蚌埠市(重點課題),1999年
3.安徽省小城鎮發展研究,安徽省教育廳,2000年
4.安徽農村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安徽財貿學院,2001年
5.安徽省城市化與城市現代化研究,安徽省教育廳,2002年
6.面向新世紀經濟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安徽省教育廳,2002年
7.以城市化推進安徽城鄉統籌發展研究(AHSK03—04D41),安徽省規劃辦,2004年
8.中國經濟學若干疑難問題研究(AHSKW03—04D01),安徽省規劃辦(重大課題),2004年
9.中國城市群協調發展研究——基于競爭與合作的視角(08BJL036),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8年
10.基于“數字化”的學生自主學習模式之構建,安徽省教育廳教研項目,2007年

四.獲獎情況
1.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政策取向, 1999年安徽財貿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2.研討式教學法在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2000年安徽財貿學院教研成果二等獎
3.城市化.城鎮化.農村城市化.城鄉一體化,200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2001~2004年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獎二等獎
4.面向21世紀經濟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之構建,2004年安徽財經大學教研成果一等獎
5.面向21世紀經濟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之構建,2005年安徽省教研成果三等獎
6.《微觀經濟學》,2006年安徽財經大學優秀教材二等獎
7.中美貿易不平衡:特征及成因,200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2005~2006年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獎二等獎
8.基于“數字化”的學生自主學習模式之構建,2007年安徽財經大學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姓名:馬成文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309
職稱:教授
學院:經濟學院
研究方向:農村經濟,產業經濟

男,安徽亳州人,漢族,1963年9月生,中共黨員;1985年安徽財貿學院(現安徽財經大學)計劃統計專業本科畢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88年安徽財貿學院統計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分別于1995、2001年被評聘為副教授、教授職稱;歷任經濟信息管理系副主任和主任、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和黨總支書記、勞動經濟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現為經濟學院院長,安徽省高校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校學術帶頭人和教學名師,情報學和統計學專業碩士生導師,校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華中科技大學西方經濟學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主持學院行政工作。
主講課程:計量經濟學(本科生,研究生),信息分析方法(研究生),市場分析與預測(研究生)
研究方向:農村經濟,產業經濟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姓名:張會恒
性別:男
出生年月:
職稱:教授
學院:經濟學院
研究方向:西方經濟學、城市與區域經濟學

張會恒,男,安徽臨泉人,民建會員,校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
主要講授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管理經濟學、產業經濟學、
合作經濟學、經濟學方法論與論文寫作、經濟學動態與前沿
研究方向:西方經濟學、城市與區域經濟學

一、主要論文
1. 政府規制理論國內研究述評. 經濟管理[J]. 2005,9
2. 我國公用事業的改革.經濟管理[J]. 2005.1
3 .穩步推進公用事業改革. 經濟日報[N]. 2004年7月27日理論版
4 .政府規制有效性提高的途徑與實踐——一個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視角. 改革[J]. 2005,2
5 .英國的規制影響評估及對我國的啟示.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J]. 2005,1
6. 論政府規制機構形式的選擇.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J] .2005,3.
7.以競爭機制加快公用事業的政府規制改革. 領導決策信息[J]. 2004,31
8. 論產業生命周期理論. 財貿研究[J]. 2004, 6
9 .競爭力:要素性質 體系. 生產力研究[J]. 2004, 9
10. 農產品國際競爭呼喚農村合作經濟組織. 生產力研究[J]. 2003,2
11.發展農村合作經濟 應對WTO挑戰. 農業經濟[J]. 2002,12
12.宏觀經濟環境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財貿研究[J]. 2002, 1
13.關于發展慶陽地區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思考. 郭文奎主編慶陽經濟文化新論[C].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2003
14.The Government’s Behavior and Cooperative Economy Organization’s Development in China, Papers of Chinese Economic Question Research towards the World Community[C].xi’an: Shaan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3, 25-28.
15.Relation and Distinction Between Industry Life Cycle and Product Life Cycl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Vol.2[C].xi’an: Shaan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4. 887-890.
16 .我國現階段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經濟問題探索, 2001.5
17. 供銷合作社改革,三元主體協同推動論,經濟問題探索, 2001.2
18 .正確認識供銷合作社職工的利益,上海供銷合作經濟, 2000.2
19.轉變政府角色,深化供銷化政策 ,中國棉花加工, 2000.2期
20 .論合作運動與合作政策,財金貿易 , 2000.7
21 .推動合作經濟發展方式的選擇 ,經濟問題探索, 2000.7
22 .論供銷合作社改革的動力 ,中國供銷合作經濟, 2000.8
23 .西部大開發中的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財貿研究, 2000.6
24.構建一個居民儲蓄的理論模型 ,財貿研究, 2000.6
25 .知識經濟與傳統經濟理論, 財貿研究, 1998.6
26.論供銷社產權的界定和明析,財貿研究,1998.4
27.淺論供銷社社員的產權和制度創新權,中國棉花加工,1998.2
28 .國債"惜售"行為的經濟效應分析,經濟問題探索,1998.1
29.尊重社員的權利與深化供銷社改革,上海供銷合作經濟,1997.6
30.供銷社改革困難的原因深析,農業經濟問題,1997.4
31.市場失靈與政府干預,阜陽師院學院,1997.2
32.合作經濟的特點及深化改革的關鍵,安徽財貿學院學報,1989.3
33.供銷社教育、科研及出版物現狀的統計分析,合作經濟,1987.9
34.供銷社存在壟斷 合作經濟1986.6
35 .適應新形勢,搞好股金工作 安徽財貿學院學報1985.2

二、科研項目
1. 政府行為與供銷合作社發展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 200328
2 .區域產業競爭力理論框架、評價模型及案例分析安徽省教委 2003jw098
3 .當前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研究 省教育廳2001jw191zc
4.儲蓄投資轉化機制研究 安徽財貿學院 01AC025

三、獲獎情況
1.《宏觀經濟環境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獲2005年中國宏觀經濟管理教育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2.《供銷社改革困難的原因探析》獲安徽財貿學院第二屆院級科研成果優秀獎。
3.《國債“惜售”行為的經濟效應分析》獲第六屆全國城市經濟期刊優秀文章三等獎。
4.《供銷社改革困難的原因探析》獲中國“九五”科學技術成果獎。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姓名:趙茂林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510
職稱:教授
學院:經濟學院
研究方向:政治經濟學與經濟學說史

趙茂林,男,1965年10月生,陜西省蒲城縣人,碩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共黨員
主講課程:政治經濟學(安徽省級精品課程)、經濟學說史專題(研究生課程)、當代資本主義專題(研究生課程)、政治經濟學前沿、資本論、經濟學說史等。
研究方向:政治經濟學與經濟學說史

學術論文(部分):
1.《試論體制轉型時期經濟增長速度與經濟效益問題》,《漢中師范學院學報》1994年第4期;
2.《增長極理論的發展及其借鑒意義》,《漢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理論經濟學》1995年第10期全文復印;
3.《論按生產要素分配的理論依據及現實意義》,《漢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00年第7期全文復印;
4.《論生產性勞動與非生產性勞動》,《理論探討》2004年第1期。①中國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SSCI)收錄;
5.《中國西部地區的經濟結構與經濟增長》,《理論導刊》2004年第3期;
6.《論中國西部貧困地區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經濟縱橫》2005年第8期,中國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SSCI)收錄;
7.《中國西部地區農村貧困與“教育反貧困”戰略的選擇》,《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
8.《中國西部農村“教育反貧困”戰略研究》,《理論探討》2005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SSCI)收錄;
9.《論西部大開發中的環境保護與建設》,《生態經濟》2006年第1期, 中國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SSCI)收錄;
10.《按生產要素分配與勞動價值論的關系》,《經濟縱橫》2006年第7期,中國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SSCI)收錄;
11.《“十一五”中國西部農村反貧困戰略的新思路》,《北方經濟》2006年第11期;
12.《關于中國西部農村反貧困戰略模式的認識》,《鄉鎮經濟》2006年第10期;
13.《中國西部農村“教育反貧困”對策探討》,《理論探討》2006年第5期,中國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SSCI)收錄;
14.《西部農村反貧困戰略模式:“教育反貧困”》,《西北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中國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SSCI)收錄;
15.《社會主義榮辱觀:歷史傳承與新發展》,《理論探索》2006年第10期;
16. 《唐君毅對陸王心學的繼承和超越—評唐君毅的心本論》,《西北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SSCI)收錄;
17. 《論“十一五”中國西部農村“教育反貧困”戰略》,《特區經濟》2006年第10期;
18.《西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問題的新認識》,《漢中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19.《西部農村“教育貧困”與“教育反貧困”》,《漢中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
20.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基石—勞動價值論》,《漢中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21.《西部地區產業結構的現狀與調整的思路與對策》,《漢中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22.《馬克思主義的剝削理論與我國現階段的剝削問題》,《北方經濟》,2008年第11期;
23.《馬克思和羅賓遜的剝削理論范式比較研究》,《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
24.《馬克思主義的剝削理論與我國現階段的剝削現象》(第二作者),《理論探索》,2008年第5期;
25.《亞當?斯密的“經濟人”假說及其現實意義》,《特區經濟》2008年第11期;
26. 《一個新的視點:馬克思和羅賓遜的剝削理論范式比較研究》,《經濟問題》2008年第12期,中國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SSCI)收錄;
27.《馬克思與瓊?羅賓遜分配理論范式的比較研究》,《經濟問題探索》,2009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SSCI)收錄;
28.《馬克思經濟學視域的國際金融危機原因探索》,《北方經濟》,2010年第1期;

獲獎榮譽:
1.1996年,論文《增長極理論的發展及借鑒意義》獲漢中師范學院優秀論文獎三等獎;
2.1996年,“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建設”獲漢中師范學院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3.1996年,教材《資本主義經濟教程》獲航空總公司理論成果一等獎;
4.1996年,教材《資本主義經濟教程》獲陜西外國經濟研究會一等獎;
5.2000年,教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獲教育部兩課優秀教材獎;
6.2001年,論文《論按生產要素分配的理論依據及現實意義》獲漢中師范學院科研成果獎三等獎;
7. 2003年,課題研究《漢中綠色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獲漢中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8. 2004年,課題研究《漢中綠色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獲陜西高校科技獎二等獎;
9. 2007年,系列論文《中國西部農村反貧困理論與對策研究》獲陜西理工學院2005—2006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
10.2007年,系列論文《中國西部農村反貧困理論與對策研究》獲陜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科研項目:
1.2002-2004年度,《生態學視野下的西部經濟發展研究》(項目論證人,第一參與人)獲教育部2002年人文社會科學基金資助,資助金額6萬元人民幣
2.2003-2004年度,主持《西部大開發與陜西經濟發展機遇期研究》獲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資助金額0.5萬元人民幣
3.2003-2004年度,《“十一五”中國西部農村“教育反貧困”戰略研究》(項目論證人,課題組副組長)獲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招標課題,資助金額10萬元人民幣
4.2004-2005年度,《西部貧困地區人力資源開發對策研究》(項目論證人,課題組副組長)獲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招標課題,資助金額10萬元人民幣
5. 2005-2008年度,《邊緣地與經濟協調發展》(主要參與人)獲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資助金額15萬元人民幣
6.2003-2004年度,《漢中綠色產業化發展戰略研究》(主要參與人)獲陜西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資助金額1.2萬元人民幣
7.2006-2007年度,主持《漢水流域城鄉統籌發展問題研究》獲陜西理工學院基金資助,資助金額0.5萬元人民幣

教材專著:
1.著作:《中國西部農村“教育反貧困”戰略報告》(合著),2006年6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2.研究報告:《“十一五”期間中國西部農村“教育反貧困”戰略研究報告》,馬凱主編《“十一五”規劃戰略研究》(下),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10月;
3.教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姓名:李剛
性別:男
出生年月:
職稱:副教授
學院:經濟學院
研究方向:區域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


李剛,男,安徽太和人,經濟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曾師從我國老一輩著名經濟學家何煉成教授,中國經濟地理學會理事、安徽城市經濟學會常務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區域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
學術研究:
2004~2009年間,發表專業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23篇發表在CSSCI源刊上。主持和參與各類課題1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1部、主編教材1部。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姓名:黃邦根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204
職稱:教授
學院:經濟學院
研究方向:

黃邦根教授,男,1962年4月出生,浙江余姚人,1983年7月畢業于吉林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并分配到安徽財經大學(原為安徽財貿學院)從教至今。1993年之前從事政治經濟學教學,1993年以后從事西方經濟學教學。主要研究收入分配與宏觀經濟政策。

論文
[1] 略論經濟體制和經濟制度的關系[J]. 財貿研究.2000.3.
[2] 構建和諧社會中效率與公平的關系[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5.10.
[3] 經濟人假定與國有企業改革[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6.5.
[4] 宏觀經濟政策有效性的爭論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技術經濟.2005.9.
[5] 論馬克思再生產理論對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義[J].華東經濟管理. 2007.5.
[6] 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啟示[J].商情 教育經濟研究.2008.09.

參編教材
[1] 西方經濟學[M].南海出版公司.2002.8.(副主編,編寫第4、5、6、7章).
[2] 微觀經濟學[M].南海出版公司.2006.9.(副主編,編寫第2、5章).
[3] 宏觀經濟學[M].南海出版公司2006.9.(副主編,編寫第1、3、4章).
[4] 西方經濟學課程題解[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副主編,編寫第1、20單元).

主持且已結項課題
[1]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面臨的新挑戰和發展的新機遇研究。項目批準號:2005sk083。
[2]安徽財經大學校級教學研究項目:西方經濟學教學疑難問題解釋。項目批準號:ACJY200623。

獲獎情況
[1] 獲安徽財貿學院2000年優秀教學獎。
[2] 獲安徽財經大學2007年優秀教學獎。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姓名:李朝林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64
職稱:副教授
學院:經濟學院
研究方向:政治經濟學、人力資本理論

李朝林(1964- ),女,安徽蚌埠人,中共黨員,經濟系副主任,副教授。
主要講授課程:政治經濟學
研究方向:政治經濟學、人力資本理論

主要科研成果:
1.擴大農民消費需求是拉動內需的一條重要途徑,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 2000.2
2.提高農村人力資源質量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當代經濟研究, 2000.11
3.論人力資本優先投資戰略,安徽大學學報,2001.2
4.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實際收入,經濟問題探索, 2001.2
5.《試論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前提理論,當代經濟研究, 2001.3
6.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 2001.1
7.論我國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與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經濟問題探索, 2000.12
8.我國企業人才流失問題研究,財貿研究, 2001.2
9.人力資本投資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北方經貿, 2001.3
10.淺談企業在市場經濟中如何留住人才,蚌埠日報 2001-4-24.
11.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現代企業, 2002,10
12.以辨證的觀點看待馬克思的勞動和勞動價值論,財貿研究,2002,6
13.民營企業應對人才戰的人力資源管理戰略,企業經濟,2002,12
14.相對過剩人口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共有規律,科技與企業,2003,6
15.對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意義的再認識,北方經貿, 2003,1
16.解決失業問題的戰略選擇,現代企業,03,11
17.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對我國人力資源開發的指導意義,財貿研,03,2
18.馬克思的相對過剩人口理論與我國失業問題,經濟與管理,04、1
19.兩種資本范疇體系的比較(上),市場周刊,04,6
20.兩種資本范疇體系的比較(下),市場周刊,04,10
21.遏制返貧必須完善政府扶貧政策和運行機制,市場周刊,05,6
22.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 財貿研究 6.1 省級
23.以人為本是遏制返貧的根本途徑 技術經濟 6.1 國家級
24.人力資本投資 中國<資本論>年刊 06年 省級

著作
《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 教材 南海出版公司 2006.5

研究課題
安徽農村人力資本生產與反貧困研究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姓名:朱道才
性別:男
出生年月:
職稱:教授
學院:經濟學院
研究方向:城市地理與城市經濟

朱道才,男,安徽和縣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教授,碩士生導師,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 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主要講授課程:西方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經濟學方法論、現代城市管理、農村經濟理論研究、區域經濟理論研究、中國區域問題研究
研究方向:城市地理與城市經濟

一、主要論文
1.安徽和諧城市競爭力實證研究,華東經濟管理,2009,(2)
2.安徽省經濟增長因素實證分析——基于1996-2007年數據,平頂山學院學報,2009,(2)
3.城市群體概念辨析與啟示,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9,(3)
4.城市化問題的爭議與詮釋,學術界,2009,(3)
5.統籌城鄉試驗區的目標取向與三維設計,改革,2008,(3)
6.集體利益、自組織治理與區域協調發展,經濟問題探索2008,(3)
7.長三角兩省一市FDI空間格局分析:1989—2006,蘭州商學院學報2008,(2)
8.經濟研究中引力模型的應用綜述,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08,(5)
9.產業協同、縣域經濟協調發展與政策選擇,蘭州商學院學報,2008,(5)
10.“改革開放三十年: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財貿研究,2008,(5)
11.中國各省(市)經濟發展差異的原因分析——基于1990-2006年數據,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4)
12.安徽省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鄉鎮經濟2007,(10)
13.縣域經濟發展研究述略,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4)
14.第三產業:正是強攻亮劍時,中國國情國力,2006,(3)
15.歐美住宅產業現代化及啟示,特區經濟,2006,(4)
16.發達國家住宅產業現代化及啟示,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17.基于集聚經濟的我國城市化戰略取向,經濟問題探索,2006,(10)
18.合蕪蚌自主創新試驗區的系統目標與創新設計,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
19.我國通貨緊縮及其對策的思考,當代經濟研究,2000,(5)
20.當前農民增收困難的制度因素分析,農業經濟問題,2004,(5)

二、著作
1.會計案例研究(主編),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現代企業營銷學(副主編),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3.縣域經濟:理論與安徽實踐(合著),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

三、科研項目
1.安徽縣域經濟發展研究,安徽省教育廳,1997
2.“問題教學法”在《鄧小平概論》課程中的應用研究,安徽省教育廳,2000
3.互聯網絡會計信息披露及會計信息安全問題,安徽省教育廳,2001
4.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問題研究,國家行政學院重點課題,2004
5.安徽省縣域經濟競爭力研究,安徽省規劃辦,2006

四、獲獎情況
1.《財務會計》課程資源,獲得2004年安徽省教學資源三等獎
2.《會計案例研究》課程資源,獲教育部組織的第八屆全國教學資源(高教組)優秀獎、2004年安徽省教學資源二等獎
3.開放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管理學思考,獲2003年安徽省教育廳科研論文三等獎
4.學生自主化學習狀況的調查與分析,獲2003年安徽省教育廳科研論文一等獎
5.安徽省第三產業熱點行業與發展前景分析,獲2007年安徽省省級研究成果三等獎
6.合蕪蚌自主創新試驗區的系統目標與創新設計,獲2008年校級科研論文二等獎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姓名: 任志安
性別:男
出生年月:
職稱:教授
學院:經濟學院
研究方向:

任志安,教授,博士,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安徽省高校優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安徽財經大學骨干教師,安徽城市經濟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西方經濟學、區域經濟學、企業理論與實踐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要分管學院教學、科研工作。

發表論文
[1] 任志安.超越知識管理:知識治理理論的概念、框架與應用.科研管理,2007.1
[2] 任志安.合作型自主創新:創新優勢與知識產權共享沖突.學術月刊,2007年第6期。
[3] 任志安.企業知識共享網絡的治理機制:信任中心網.蘭州商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企業管理研究,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2007年第9期。
[4] RenZhiAn,LiChunShuang,LiGang.Clusters Rectification on Lack of Reputation of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Its sustainability. Proceedings of China Private Economy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Forum.2007,8(12),ISTP全文收錄.
[5] 任志安.知識共享與規模經濟、范圍經濟與聯結經濟.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5,10.
[6] 任志安.企業知識共享網絡的治理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3.
[7] 任志安,胡培,王立平. 知識型網絡組織的知識共享伙伴選擇問題分析.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9
[8] 任志安,李梅. 企業集群的信用優勢分析. 中國工業經濟,2004,7.
[9] 任志安.知識共享與企業網絡治理.經濟管理,2005,21.
[10] 任志安.知識交易成本與企業網絡的組織性質.經濟問題,2004,12.
[11] 任志安,王立平.知識生產函數的發展與演進.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6.6
[12] 任志安.企業網絡:一種跨企業界面的知識共享組織.生產力研究,2006,1.
[13] 任志安.企業知識網絡的有效運作問題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6.11.
[14] 任志安,畢玲.網絡關系與知識共享:社會網絡視角分析.情報雜志,2007.1
[15] 任志安,王立平. 企業網絡知識共享機制形成的進化博弈分析.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5
[16] 任志安.網絡經濟下比較優勢理論評析.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2.
[17] 任志安,楊正軍.國有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結構改革探討.投資研究,2004,10.
[18] 任志安.企業集群形成中的政府政策作用: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嘉興學院學報,2005,1. 工業經濟,人大報刊資料全文轉載,2005,4.
[19] 任志安,吳江.企業集群形成機理的進化博弈分析.合肥學院學報,2005,3.
[20] 任志安,景治中,王立平. 我國汽車產業地理集聚的實證分析.遠東中文經貿評論,2006,1期.
[21] 任志安.外資銀行進入、外商投資態勢與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分析.經濟問題探索,2002,3.
[22] 任志安.企業高新技術項目投資決策的基本問題分析.經濟問題,2002,3.
[23] 任志安.ESO的行權價格及其在我國實踐中的應用分析.技術經濟,2002,2.
[24] 任志安.中國證券市場層次結構創新研究.市場經濟研究,2004,2.
[25] 任志安.正確認識農業發展機遇. 農業經濟問題,2002,5.
[26] 任志安.城市公園“拆墻”現象的福利經濟學詮釋.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
[27] 任志安.“金手銬”緣何黯然退去?.市場周刊·財經論壇,2004,11.
[28] 任志安,王立平.安徽省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原因與對策. 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1.
[29] 任志安. 網絡治理理論及其新進展:一個演化的觀點.中大管理評論,2008.2.
[30] 麥廣慧,任志安. 安徽省區域經濟差異的成因及其對策研究. 平頂山學院學報,2008,2.
[31] 吳炯,胡培,任志安.企業邊界的多重性與公司治理結構.經濟科學,2002,6.
[32] 吳炯,胡培,任志安.產權明晰的內涵與企業治理的本質.經濟體制改革,2003,1.
[33] 王立平,彭繼年,任志安.我國FDI區域分布的區位條件及其地理溢出程度的經驗檢驗.經濟地理,2006,2.

科研課題
[1] 高等學校區域布局的優化調整研究——基于空間計量經濟學的實證分析.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8年度重點課題.主持,課題批準號:DFA080069.
[2] 安徽省地區經濟差異的空間計量分析與協調發展研究. 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主持,批準號:AHSKF-04D16.
[3] 企業集群的信用優勢成長理論與建模研究.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批準號:2006KJ235B.
[4] 當代中國經濟學若干疑難問題研究——微觀經濟學.安徽省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子項目主持,批準號:AHSKW03-04D01.
[5] 網絡組織治理:理論與應用研究.安徽財經大學基金項目.2004年.主持,編號:04AC005.
[6] 基于行為金融學的我國上市公司兼并重組風險研究.安徽財經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課題. 主持,編號:AYJ2004008.
[7] 經濟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安徽財經大學教學研究項目.主持,編號:ACJY200528.
[8] 投資者的培育與我國證券市場效率研究.安徽財貿學院課題.主持,已結題.

專 著
[1] 企業知識共享網絡理論及其治理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獲 獎
[1] 面向21世紀經濟學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之構建,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本人排名第二。
[2]面向21世紀經濟學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之構建,安徽財經大學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本人排名第二。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安徽財經大學

添加安徽財經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安徽財經大學考研分數線、安徽財經大學報錄比、安徽財經大學考研群、安徽財經大學學姐微信、安徽財經大學考研真題、安徽財經大學專業目錄、安徽財經大學排名、安徽財經大學保研、安徽財經大學公眾號、安徽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安徽財經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安徽財經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