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接收2019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一、學科概況
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1981年開始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是我國首批招收培養研究生的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目前擁有“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及“儀器儀表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項目博士后工作站,與天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美國奧克蘭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等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學院在校碩士研究生規模200余人。 學院擁有光電測試技術及儀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先進光電子器件與系統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基地)、光纖傳感與系統北京實驗室、生物醫學檢測技術與儀器北京實驗室、先進光電子器件與系統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與清華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共建)、光電測試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與儀器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究基地。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1億元。 現有教授14人,副教授34人,博士講師23人,高級實驗師5人,其中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56人;特聘教授16人,其中雙聘院士6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及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北京學者1人,長城學者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北京市中青年學術骨干9人,北京市拔尖創新人才4人,北京市組織部優秀人才9人,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3人。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北京市學術創新團隊3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1個。 近五年承擔“國家863”重大課題、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重大儀器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研究項目30余項,國防軍工重點項目10余項,其他重要科研項目100余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及行業科技成果獎10余項。 二、獎學金及助學金標準 1、研究生獎學金體系 由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和專項獎學金三部分構成。國家獎學金2萬元/生;學業獎學金一等獎11000元/人/年,二等獎6000元/人/年,三等獎4000元/人/年,受獎面達到研究生的90%;專項獎學金包括研究生科技成果專項獎、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獎、研究生優秀畢業生獎等。 2、研究生助學金體系 由國家助學金(7000元/生/年,覆蓋面100%)、三助津貼(其中助研津貼第一學年3000元/生/年,第二、三學年4000元/生/年,覆蓋面100%)、困難補助及國家助學貸款等部分構成。 三、接收調劑的專業
1、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 或http://yz.chsi.cn),填寫調劑志愿,一志愿選擇“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代碼:11232)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的相關專業; 2、聯系學院,了解是否參加復試及復試安排,等待學院在調劑系統中準許復試的指令,及時在調劑系統上確定"接受復試"。 聯系人:陳老師,王老師 電話:(010)82427196,13716582783,13641272181 郵箱:[email protected] 3、復試結束后,關注調劑系統中發出的錄取信息,及時回復同意錄取。 五、復試材料 1、有效身份證件原件;2、調劑申請表;3、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原件(應屆生帶學生證);4、一張1寸免冠照片(體檢用);5、大學成績單原件或檔案中成績單復印件。 六、復試科目及參考書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關于參加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的通知(2019年)
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有關事項通知(2019) 一、報到: 請于3月21日(星期四)上午9:00前到我校清河小營校區教三樓(實驗樓)205報到(未按時報到者視為放棄本次復試機會)。請攜帶:準考證、調劑申請表(必須有本人手寫簽名)、身份證、學生證(應屆)、畢業證和學位證(往屆)、本科成績單(蓋教務處章);及以上材料復印件各一份。 二、筆試: 1.時間:3月21日(星期四)上午9:00~11:00。 2.地點:具體地點報到后通知 3. 內容:心理測試、專業英語、專業課(三選一,對應的參考書詳見附件),其中英語和專業課考試時間為各1個小時; 4. 筆試時請攜帶準考證和身份證,并放桌角。考試期間手機務必關機。 三、面試: 1.時間:3月21日(星期四)中午12:00開始。 2.地點:小營校區教三樓(實驗樓)(具體地點報到后再通知)。 3. 內容:綜合測試 4.復試結果:面試結束后,各位考生請務必保持手機暢通。復試結果將于第二天由學院研招辦直接通知考生本人。凡復試通過的考生需參加3月22日的體檢。 四、體檢: 1.時間、地點:3月22日(星期五)上午8:00開始,小營校區校醫院。 2.注意事項:帶1張1寸照片(背景色不限)、50元現金。當天早晨空腹到門診部交費、領取體檢表。 五、錄取: 體檢結束后請立即到教三樓(實驗樓)205辦理網上錄取手續。錄取手續辦理時間截止到3月22日(星期五)下午4:00前。凡逾期未辦理錄取手續的考生,視為放棄錄取,將由排在后續的考生遞補。 六、其他未盡事宜另行通知,考生請務必保證手機暢通。 七、研招辦聯系方式: 01082427196;01082426915;13641272181;13716582783 附件:復試科目及參考書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儀器儀表工程專業領域及研究方向介紹簡介
儀器儀表是人類獲取信息、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儀器儀表工程廣泛涉及到國民經濟、科學研究和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各個方面,是提供檢測、計量、監測和控制裝置、設備與技術的綜合性工程領域,為人類社會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技術保障。隨著激光技術、電子學技術、自動化技術、精密機械技術、計算機及軟件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出現,不僅充實和豐富了儀器儀表工程學科領域的基礎,而且拓寬和發展了本學科的研究領域,使得儀器儀表向精密化、自動化、智能化、集成化、微型化和多功能方向發展。本工程領域涉及工程光學、傳感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精密機械技術、現代測控技術與系統,以及精密儀器及自動儀表設計、制造、試驗、使用、維修等基礎理論、技術和方法,現已發展成為以精密機械、電子學、光電工程、計算機科學、檢測技術及自動化等學科相互交叉和相互滲透的綜合性工程領域。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光電與視覺檢測技術:利用激光技術和光電傳感器,通過光學、電子技術、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等多學科交叉技術的應用,實現對各種物理量和信息的探測分析。研究開發視覺測量系統、光學全場測試系統、光電測試系統集成、光電測量儀器。
2、光纖傳感技術與光電器件:研究新型傳感器機理及信息獲取和處理方法。面向空間載荷測量與結構損傷監測,主要研究新型光纖傳感機理和微型化解調系統、光纖光柵傳感器制作與封裝技術以及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與系統。研究壓電傳感器件、MEMS慣性器件、壓電材料與敏感器件。
3、生物醫學檢測技術及儀器:面向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光電檢測技術,醫學圖像處理和高端儀器開發,研究開發生物流變測試儀器、免疫分析與生化測試儀器、凝血與流式細胞分析儀器、生物醫學成像儀器。
4、光機電一體化與智能系統:面向光機電一體化產品設計與制造,研究開發測控集成技術與系統、現代測控技術與系統、遠程傳輸與網絡控制系統、精密機械與伺服系統、傳感檢測技術與系統、智能傳感技術與智能結構系統、激光導向智能測控系統、網絡安全檢測系統,智能倉儲與物流系統等。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光學工程一級學科及研究方向介紹
光學工程是以光學為主,與電子、計算機、材料、生物、空間科學、精密機械與制造、能源等多學科緊密交叉融合的綜合學科,處于當前最活躍的研究領域,是當代信息科學與技術的重要支柱。本學科的研究和教學基地包括光電測試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機電系統測控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與儀器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儀器與光電工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光電信息檢測與處理:研究光電信息檢測與處理技術的基本理論、實施方法、關鍵技術和系統,包括激光測量、光纖傳感、光譜測量、光電多自由度監測等各種物理參數測量方法和系統的研究,以及采用光學/數字圖像技術獲取、處理、存儲、顯示各種物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及關鍵技術研究。
2、光電系統與仿真:研究光電系統的設計、構建、測試與管理,以及光的傳輸、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等過程的仿真、計算和分析。包括光、電、機綜合系統設計,信號傳輸與輸出控制技術研究和實現,以及基于多物理場相互作用的激光大氣傳輸、光熱/光電轉換效應的原理、特性和干擾損傷效果的仿真計算。
3、光電材料與器件:研究微納發光和光電轉換材料、器件的設計理論、方法、特性和制備,包括基于這些特殊材料、器件的應用研究和開發,實現激光產生、頻率轉換、拉曼信號增強、光束整形及偏振變換等功能,應用于防偽、光顯示、光電對抗、生物醫學檢測等領域。
儀器儀表工程專業領域及研究方向介紹
儀器儀表是人類獲取信息、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儀器儀表工程廣泛涉及到國民經濟、科學研究和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各個方面,是提供檢測、計量、監測和控制裝置、設備與技術的綜合性工程領域,為人類社會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技術保障。隨著激光技術、電子學技術、自動化技術、精密機械技術、計算機及軟件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出現,不僅充實和豐富了儀器儀表工程學科領域的基礎,而且拓寬和發展了本學科的研究領域,使得儀器儀表向精密化、自動化、智能化、集成化、微型化和多功能方向發展。
本工程領域涉及工程光學、傳感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精密機械技術、現代測控技術與系統,以及精密儀器及自動儀表設計、制造、試驗、使用、維修等基礎理論、技術和方法,現已發展成為以精密機械、電子學、光電工程、計算機科學、檢測技術及自動化等學科相互交叉和相互滲透的綜合性工程領域。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光電與視覺檢測技術:利用激光技術和光電傳感器,通過光學、電子技術、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等多學科交叉技術的應用,實現對各種物理量和信息的探測分析。研究開發視覺測量系統、光學全場測試系統、光電測試系統集成、光電測量儀器。
2、光纖傳感技術與光電器件:研究新型傳感器機理及信息獲取和處理方法。面向空間載荷測量與結構損傷監測,主要研究新型光纖傳感機理和微型化解調系統、光纖光柵傳感器制作與封裝技術以及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與系統。研究壓電傳感器件、MEMS慣性器件、壓電材料與敏感器件。
3、生物醫學檢測技術及儀器:面向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光電檢測技術,醫學圖像處理和高端儀器開發,研究開發生物流變測試儀器、免疫分析與生化測試儀器、凝血與流式細胞分析儀器、生物醫學成像儀器。
4、光機電一體化與智能系統:面向光機電一體化產品設計與制造,研究開發測控集成技術與系統、現代測控技術與系統、遠程傳輸與網絡控制系統、精密機械與伺服系統、傳感檢測技術與系統、智能傳感技術與智能結構系統、激光導向智能測控系統、網絡安全檢測系統,智能倉儲與物流系統等。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及研究方向介紹
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屬信息科學技術領域,研究信息的獲取、處理以及對相關要素進行測量、控制的理論與技術,是電子、光學、精密機械、計算機、信息與控制技術多學科交叉、互相滲透而形成的一門高新技術密集型綜合學科。本學科的前身是1958年建校的原北京機械學院的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專業,1981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是我國文革后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已培養了600多名碩士研究生,為我國儀器行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在國內享有較高聲譽和影響力。
本學科以面向需求和謀求發展為導向,注重多學科交叉融合,突出特色,凝練方向。形成了光纖傳感與光電器件、光電與視覺檢測、生物傳感與醫學儀器、智能檢測與信息處理四個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在飛機載荷譜及衛星參數測試、流式細胞多模式激光檢測、大尺寸視覺測量、數字剪切散斑干涉無損檢測、地下施工激光導向測控、水平姿態傳感器及微機械陀螺等方面形成了優勢。近年來,承擔國家863重大課題、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子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專項子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省部級項目、各類軍工項目以及重大橫向課題等200余項,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先進制造、航空航天、生物醫學、國防安全以及城市建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16項;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20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150余項。
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光纖傳感與光電器件:研究新型傳感器機理及信息獲取和處理方法。面向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和重大基礎設施結構監測需求,主要研究新型光纖傳感機理、高速大容量解調及信號處理技術、光纖傳感器的布設組網與信息融合技術、光纖傳感監測方法和系統;研究納米光電轉換器件、基于石墨烯等新型材料的傳感、壓電傳感器件、MEMS慣性器件、壓電材料與敏感器件等。
2、光電與視覺檢測:利用激光技術和光電傳感器,通過光學、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等多學科交叉技術的應用,實現對各種物理量和信息的探測分析。面向高端裝備制造、航空航天、重大基礎設施結構精密測量的重大應用需求,主要研究大型結構三維型面靜態及動態視覺測量理論方法與系統、激光散斑干涉測量方法與系統、大尺寸測量網絡優化與解算分析、空間光學敏感器、光學全場測試技術、結構光測量技術與系統、視覺導航與跟蹤等。
3、生物傳感與醫學儀器:面向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光電檢測、醫學圖像處理和高端醫學儀器應用需求,主要研究生物傳感器、拉曼光譜檢測、流式細胞多模式激光檢測、凝血分析、酶聯免疫分析、光學相干層析成像、細胞操控及顯微成像等生物傳感與醫學儀器。
4、智能檢測與信息處理:面向機器人智能化、精密裝備測量和重大基礎設施檢測的應用需求,主要研究人工智能算法、精密檢測與信息處理、智能結構系統與技術、激光導向智能測控系統、遠程環境智能監測、智能倉儲與物流等。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教學團隊”是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目前,團隊由49名專任教師組成,其中高級職稱12人,副高級職稱18人;4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占比71%,35歲以下青年教師占比35%;86%的教師擁有博士學位,25%的教師具有半年以上海外進修工作經歷,40%的教師具有1年以上企業經歷,外校學緣教師占94%。團隊中包括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及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北京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中國科協青年托舉人才2人、北京市優秀青年拔尖人才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擁有“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1個,北京市學術創新團隊3個。團隊主要承擔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13門主干課程與12門實踐環節的建設、教學和指導等工作,主要包括“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導論”、“精密機械設計”、“工程光學基礎”、“信號與系統”、“精密測量技術”、“測控電路”、“測控儀器設計”、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控制工程基礎”、“微機原理及應用”、“光電檢測技術與系統”、“工程基礎與創新”、“精密機械設計實踐”、“測控電路設計實踐”、“測控專業綜合實踐”、“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實踐”、“單片機系統實踐”、“機器人實訓課程”、“虛擬儀器實訓課程”、“光電競賽實訓課程”、“智能車實訓課程”、“電子設計競賽實訓課程”、“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為了支持“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改造與建設工作,團隊成員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和課程建設工作。主持完成北京市教育教學改革項目6項,校級教改項目30余項。2012年以來多次獲得校級教學成果獎,并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獎11項。專任教師近年有6人獲得校級、2人獲得市級教學基本功比賽獎項。
近年來,團隊注重教學與科研并重,承擔省部級及以上項目5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20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150余項。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簡介
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設有測控技術與儀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兩個本科專業,均為北京市品牌建設專業,其中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入選首批北京市屬高校一流專業,也是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和北京市應用型人才培養試點專業,是學校首個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學院兩個本科專業均參加了“北京市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計劃”,分別與北京科技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聯合開展 “雙培計劃”,與美國奧克蘭大學聯合開展“外培計劃”,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合作開展“實培計劃”。學院具有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光學工程(一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儀器儀表工程領域的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同時與天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北京郵電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國內高校,以及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美國奧克蘭大學等國外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生,擁有“光纖傳感與系統”項目博士后工作站。“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特色優勢學科,也是北京市高精尖建設學科(與清華大學共建),其二級學科“精密儀器及機械”是北京市重點學科,“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是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參加教育部2012年學科評估進入全國排名前20名,“精密儀器及機械”重點學科參加北京市2013年重點學科驗收結果為優秀。學院在校本科生598人,研究生197人。
學院擁有一支業務素質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現有教授26人(其中兼職教授13人),副教授35人,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76人。擁有雙聘院士5人;擁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及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國科協青年托舉人才、北京學者、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科學人才、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劃杰出人才等高層次人才 13 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4 人,北京市中青年學術骨干 16 人。擁有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 1 個,北京市學術創新團隊 4 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 1 個。近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和行業科技進步獎多項。
學院擁有先進光電子器件與系統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國家“111”基地)、光電測試技術及儀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光纖傳感與系統北京實驗室、生物醫學檢測技術與儀器北京實驗室(與清華大學共建)、光電測試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與儀器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先進光電子技術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與劍橋大學、清華大學共建)、先進光電子器件與系統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高水平研究基地。
學院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貫徹產出成果為導向的教育理念,重視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通過協同培養和資源共享、科研與教學互促、加強國際交流等舉措,促進學生能力提升。學院參與學科競賽、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開放實驗項目等創新實踐環節的人數比例達到100%。近年來,我院學生在全國虛擬儀器競賽、全國光電設計競賽、全國機器人競賽、全國電子設計競賽、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學科競賽中屢創佳績,在國內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力。
學院重視學生國際化培養,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波士頓大學、奧克蘭大學、華盛頓大學、英國劍橋大學、曼徹斯特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邀請國外著名學者擔任特聘教授,并定期進行學術交流與講學。與美國奧克蘭大學以“2+2”和“1+1.5”方式聯合培養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每年均有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國外高校進行交流與聯合培養。
學院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全面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強化實踐教學,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養成,努力搭建成長成才的平臺。畢業生的工作適應性強,職業發展穩定,用人單位滿意度高,就業率和深造率均位居學校前列。
學院辦公室電話:010-82426915
學院網址:http://gd.bistu.edu.cn
2015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考研調劑信息
我院目前在精密儀器及機械、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光學工程、儀器儀表工程方向有調劑名額。如有意向,請與我院聯系。具體調劑細節可以來電詢問或者在我校官網查找。1、學科介紹:自1981年起我院就被列入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目前擁有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三個二級學科碩士點、一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
“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在教育部2012年學科評估進入全國排名前20名。
2、師資力量:學院擁雙聘院士1人,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2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等。
3、科研方向與成果:擁有“生物醫學檢測技術及儀器”北京實驗室(與清華大學共建)、“光電測試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光電信息與儀器”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9項。目前承擔著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863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科研經費與實力雄厚。
4、學生培養與就業:除雙導師機制外,學生可選擇留學攻讀雙碩士學位或畢業后被推薦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我校優秀畢業生可進入航空航天、電子信息、通信、醫療等知名公司或企事業單位工作。
5、獎助學金:(1)國家助學金7000元(1-3年級所有學生)
(2)助研津貼3000/4000元(1-3年級所有學生)
(3)學業獎學金11000,6000,4000元(1-3年級90%學生,分三等)
(4)國家獎學金20000元(3年級,8%學生)
如果你對學校或學院還有感興趣的內容需要了解,也可以登錄我們的官方網站:http://www.bistu.edu.cn;但我們更歡迎你的來電,我們將給你提供最充分、最詳實的解答。
我們的聯系方式:010-82427196/82426915(周一至周五,早8:00—晚17:00),
13911623973、18600144541(早8:00—晚20:00)
E-mail:[email protected],聯系人:趙老師。
調劑專業:
學院 | 招生專業名稱 | 專業代碼 | 聯系人 | 聯系方式 |
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 光學工程 | 080300 | 趙老師 |
Tel:82427196, 82426915 18600144541/ 13911623973 E-mail:[email protected] |
精密儀器及機械 | 080401 | |||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 080402 | |||
生物傳感與醫學儀器 | 080420 | |||
儀器儀表工程(專業碩士) | 085203 |
院系名稱 | 專業 | 復試科目 | 作者及出版社 |
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 光學工程 | C語言、光電檢測技術(任選一門) | 《C語言程序設計》譚浩強 清華大學出版社 |
《光電測試技術》(第2版)浦昭邦 機械工業出版社 |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C語言、信號與系統(任選一門) | 《C語言程序設計》譚浩強 清華大學出版社 | |
《信號與系統》(第2版)鄭君里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添加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報錄比、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考研群、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姐、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考研真題、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專業目錄、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排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保研、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公眾號、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