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福州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福州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福州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福州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福州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福州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福州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福州大學考研難嗎]
[福州大學研究生院]
[福州大學考研群]
[福州大學研究生學費]
[福州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介紹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源于2002年開始建設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高分子材料方向,已經培養了大批高分子材料方向的優秀畢業生。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于2009年獲批為福建省“特色專業”和“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12年獲批為福建省“高等學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同時也是福州大學本科品牌專業、“創新研究型拔尖人才培養實驗班”和“材料科學和工程卓越工程師”首批試點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基礎課教學團隊” 獲批為2010年度省級高校教學團隊,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教學與科研基地。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招收本科生并組織教學,實行“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平臺基礎 + 專業方向”的培養模式,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育人體系。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于2015年經國家教育部獲批為新設專業,2015年開始按照“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獨立招收本科生。
專業方向
- 高分子材料。培養學生掌握應用于機械、汽車、鋼鐵、石化、能源、建筑、交通等產業以及航空航天、和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材料設計、制備及檢測技術,畢業生可到科研機構、政府部門、企事業等單位從事高分子材料的設計、制造、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與加工,以及在商檢、海關等國家機關從事高分子材料的檢測、分析等工作。
-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培養掌握高分子材料工程領域工作的知識,并富有創新精神的從事研究、開發、設計、教學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可到輕工、建材、電子電器、通訊、機械、交通、醫療和航天航空等大中型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從事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藝(方法、制品設計、工藝控制)、高分子材料成型機械、成型模具、加工工程研究及技術開發等工作。
專業特色
本專業在辦學過程中形成鮮明的服務地方區域經濟建設的特色,應對新世紀對“寬口徑,厚基礎”和“知識-能力結合型”人才的需求,積極拓展專業方向,培養掌握扎實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知識的高級專門人才。人才培養過程中基礎與實踐并重,強調理工結合,結合教師的科研課題以及不同層次(國家、省、校)的本科生科研訓練項目,突出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近年來我院學生在國家級、省級的節能減排大賽、創業大賽中獲得較好成績,畢業生的工作適應能力和社會競爭能力不斷增強。
就業情況
學院以培養具有寬廣知識面和較強發展能力、具有開拓和創新精神的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專業結構建設緊貼“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充分體現大學為地方區域經濟服務的功能,與福建省高分子材料企業建立了穩定的人才培養合作關系。建院二十年來,向社會輸送本科人才2100余名。高分子材料方向學生就業的專業相關度達到90%以上,就業領域主要在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光電、顯示、能源、半導體材料、 高分子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相關的企業和研究單位。學院近三年本科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高達98%,畢業生考研錄取率超過40%,均名列學校前茅。畢業生質量得到用人單位和985高校的好評。
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介紹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于2009年獲批為福建省“特色專業”和“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12年獲批為福建省“高等學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同時也是福州大學本科品牌專業、“創新研究型拔尖人才培養實驗班”和“材料科學和工程卓越工程師”首批試點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基礎課教學團隊” 獲批為2010年度省級高校教學團隊,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教學與科研基地。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招收本科生并組織教學,實行“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平臺基礎 + 專業方向”的培養模式,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育人體系。前兩年,學生主要學習學科基礎公共課程;后兩年,學生可自主選修專業方向的課程。畢業生可到相關企業或國家機關從事材料的設計、生產加工、檢測分析、產品研發、生產管理,也可繼續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專業方向
① 材料科學。畢業生可在功能材料及其制品產業的相關企業、科研機構從事能源材料、半導體材料、光電材料、電子材料等材料及其制品的設計、生產、品質檢測、產品研發與管理工作或繼續深造。
② 金屬材料工程。畢業生可到金屬材料及其制品產業的相關企業、科研機構從事金屬材料的設計、制造,金屬材料表面改性與加工,機械零部件加工、成型與處理,以及在商檢、海關等國家機關從事材料的檢測、失效分析等工作。
③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畢業生可到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其制品產業的相關企業、科研機構從事普通陶瓷、特種陶瓷、玻璃、水泥和混凝土、石材等材料及其制品的設計、生產、加工、產品研發、質量檢測和技術管理工作。
在第4學期初,學院根據學生選擇的專業方向為每位學生選配指導教師。每位指導教師所帶同一年級的學生數不超過6名,當第一志愿填報某專業方向的學生超出教師可帶學生數時,將根據成績績點排名將部分學生調至第二志愿專業方向。
專業特色
本專業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了鮮明的服務地方區域經濟建設的特色,應對21世紀對“寬口徑,厚基礎”和 “知識-能力-素質結合型”人才的需求,積極拓展專業方向,培養既掌握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基礎知識,又知曉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功能材料專業知識,同時具備材料生產管理和營銷貿易意識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人才培養過程中基礎與實踐并重,強調理工結合,結合教師的科研課題以及不同層次(國家、省、校)的本科生科研訓練項目, 突出工程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近年來我院學生在國家級、省級的節能減排大賽、創業大賽中獲得較好成績,畢業生的工作適應能力和社會競爭能力不斷增強。
就業情況
學院以培養具有寬廣知識面和較強發展能力、具有開拓和創新精神的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專業結構建設緊貼“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充分體現大學為地方區域經濟服務的功能,與廈門友達光電、廈門鎢業、福耀玻璃、廈門航空、東山旗濱玻璃、華潤水泥等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人才培養合作關系。建院二十年來,向社會輸送本科人才2100余名。學生就業的專業相關度達到90%以上,就業領域主要有以下幾類:無機非金屬材料(如建筑材料、玻璃、陶瓷等)、有色金屬材料及其制品加工、光電材料及其制品、能源材料及其制品、半導體材料及其制品,以及其他與材料相關的企業和研究單位。學院近三年本科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高達98%,畢業生考研錄取率超過38%,均名列學校前茅。畢業生的質量得到用人單位和985高校的好評。
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室介紹
1、中心概況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成立于1998年,于2013年獲批福建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心擁有實驗儀器設備2800余臺套,儀器設備總值4000余萬元。中心以“培養高素質人才,建設東南強校”為建設目標,所依托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和福建省重點學科,擁有1個省級公共服務平臺、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開發基地和1個福建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中心根據課程項目建設需要,將現有資源整合為四大教學實驗平臺:專業基礎實驗平臺、綜合設計實驗平臺、材料創新實驗平臺和實踐教學基地。
2016-2018學年,中心教師獲批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6 門,其中 2 門獲批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獲批國家級、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各1項;教學教改項目立項62項,其中國家級4項,省級15項;建成1個省級高校教學團隊;出版教材12本;同19家企業簽署實習基地協議。本科生承擔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9 項,參與學生人數為53人,學生參與面超過 10%;承擔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11 項,參與學生數量為 71人,學生參與面超過 15%;承擔校級 SRTP 項目 26 項,參與學生數量為 182 人,學生參與面超過 37%。近三年參與上述“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及 SRTP 項目的學生總數為 306 人,學生參與面超過 56%。
2、持續建設
學校及學院每年撥專款用于儀器設備的維護和維修,保證儀器設備完好率在 98%以上。儀器維護維修經費使用由學校統籌,實驗中心管理,按各實驗室上報的維修情況和計劃及時安排使用。經費管理采取分塊管理與集中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對于大型、精密、貴重設備的維修、維護,學校實行集中管理,由中心提出申請,經專家論證,學校從設立的專項維護經費中給予支持。中心有專門實驗人員維修保養儀器設備,定期檢查設備,每學期檢修保養一次。所有儀器設備都有專人負責,發現故障及時進行維護、檢修、校正。
3、中心管理機制
中心建設按照校、院兩級管理要求,由學校統一組織,依托學院管理運行。實驗室建設項目由福州大學相關職能部門參與審核,統一進行調控,發展規劃與“211工程”辦公室具體負責組織與協調,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指導下具體負責規劃和方案實施,儀器設備等物品采購由“實驗室建設與設備管理處”負責,實驗室裝修由“后勤基建資產管理處”負責。中心實行主任負責制、三級責任制、人員聘任制及專兼職人員一體化管理模式。實驗中心主任、副主任由學校聘任,定期考核。實驗技術人員實行聘任制,競爭上崗,雙向選擇,由中心集中統一管理。各實驗室建設實施方案根據建設項目情況,成立相應的工作小組,結合本學科、專業結構和需求進行規劃,負責實施方案的論證和組織落實。
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師資介紹
現有專任教師50人,其中教授占32%,副教授占52%。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達到92%,具有海外半年以上學習工作經歷的教師比例達到44%。擁有院士2名(客座講席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2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兼職教授)1名,省特殊支持“雙百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1名,“閩江學者”特聘教授4名,省百千萬人才3名。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介紹
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重點學科建設持續穩步發展。目前學院被列入化學科學與工程學科群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擁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省級重點學科、特色重點學科各1個; 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材料科學與工程),涵蓋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新能源材料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材料科學與工程),涵蓋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材料工程);2個本科專業,分別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已通過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實現了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材料科學學科進入國際ESI排名前3‰行列。學院長期堅持不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已初步建立起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良好、充滿活力和發展后勁的教學科研人才隊伍。現有專任教師50人,其中教授占32%,副教授占52%。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達到92%,具有海外半年以上學習工作經歷的教師比例達到44%。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客座講席教授)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 (客座講席教授)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講座教授)1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1名,福建省特殊支持“雙百計劃”人選、“閩江學者”特聘教授等省級人才20名。
學院以人才培養質量為根本,本科生與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已經發展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領域以高層次人才培養為重點的各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目前,在校本科生628名,碩士研究生348名,博士研究生42名。與美國阿克倫大學、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日本大阪府立大學、臺灣中央大學材料研究所、臺灣元智大學等知名高校簽訂合作協議;與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材料學科本科生交流項目獲批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2017年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2015年以來累計派出交換生12人,短期訪學學生數28人,吸引外籍全日制來華博士生3名,吸引法國Nantes大學2位研究生到我院進行短期實習。
本科人才培養以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建設為重點,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每屆畢業生就業率接近100%,推薦和考取研究生的比例穩定在34%以上,其中一半以上進入國內985院校。學院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不斷探索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實驗與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四年來學生在學科競賽中,已獲得國家級獎勵8項,省級獎勵10項;在科研立項中,國家、省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立項40項,在校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立項117項,學生參與面高達位居全校第二;本科生做為第一作者已發表論文21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12篇,本科生(排名前三)已獲批專利30項,其中發明專利19項。學院積極開展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同19家企業簽署實習基地協議。
近年來,學院獲省級教學成果特獎獎1項,教學教改項目立項47項,其中國家級3項(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陶瓷工藝學、創業類幕課建設課題-新型陶瓷材料及商業應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省級9項(4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出版教材10本,獲全國首屆青年教師講課競賽三等獎一項、第一屆全國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青年教師講課競賽二等獎一項。
學院以建設研究型學院為目標,不斷加強研究生教育,通過加強內涵建設,調整結構和比例,著力推進培養模式的轉變,完善學術型培養體系,重點加強專業型培養體系的建設,協調發展學術型研究生和專業型研究生教育。以材料工程專業學位點合格評估為契機,聘請全國相應專業學位教指委委員作為組長,省外高水平專家、行業專家組成評估組,對我院學位點進行自評估。全國專業學位教指委委員、東華大學朱美芳教授評價:“材料工程學位點建設效果非常好,甚至比很多985高校定位清晰和培養規范,培養的研究生綜合素質高,樂觀積極,充滿正能量,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五年來,有10篇被評為省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1篇被評為省級優秀博士學位論文,33篇被評為校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2篇被評為校級優秀博士論文。
學院始終以提升科技創新內涵建設為主要任務,穩步推進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科研管理舉措。2014年以來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2項,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項目4項,參與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子課題1項。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4項,其中福建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各一項,以第一單位發表SCI/EI收錄論文420篇,發表了2篇頂級期刊論文和4篇高被引論文,出版學術專著11部。申請PCT專利28件,授權各類知識產權共160件,其中美國發明專利2件,國內發明專利137件。產學研高度融合,社會服務水平明顯提高。與思嘉集團共建了福州大學-思嘉新材料研發中心,與企業合作項目92項,橫向到校經費超過1000萬元;實施專利8件;與南通迅達橡塑制造有限公司簽訂科技合作框架協議;獲批福建省地方標準擬制修訂計劃項目1項。
學院十分注重科研創新平臺、科研與教學基礎條件的建設。依托學院設有5個省級創新平臺:福建省功能材料行業服務型制造公共服務平臺、福建省生態環境功能材料行業技術開發基地、生態壞境材料先進技術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福建省功能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福建省功能材料技術開發基地。學院具備先進齊全的各類大型研究測試設施設備。經學校、省項目和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專項資金項目等多渠道籌措資金,建成了福建省“十二五”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中心”,包括材料結構表征與分析實驗室、材料物理性能實驗室、材料力學性能實驗室、金屬材料制備與加工實驗室、無機非金屬材料制備與加工實驗室、高分子材料制備與加工實驗室、材料設計與計算模擬實驗室。現有材料制備、加工、合成以及分析測試儀器設備2800臺套,固定資產總值近5000萬元。
2016年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招生簡章
2016年福州大學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招生簡章為促進我國高校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開闊大學生的學術視野,我校將于今年暑期舉辦“福州大學2016年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夏令營活動期間,將組織我校部分學科專家同大學生進行交流互動,通過拓展、參觀訪問、專題討論、講座、論壇等形式,選拔部分綜合素質較高、具有創新能力的學員,報考我校2017年碩士研究生,探索人才培養及研究生招生改革的新模式。具體工作方案如下:
報名時間
2016年6月6日—25日
參營人數:校外學生30人,本校生不占名額。
三、招收對象
材料、化學、生物、環境、物理等相關專業2017年應屆本科畢業生。
四、申請基本條件
1、在校期間成績優秀,專業基礎扎實、綜合素質高、學業成績優秀,本科為211高校申請者需年級(或專業)排名前50%、其他高校(本科畢業學校為2000年以前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校)申請者需年級(或專業)排名前30%,各高校中具備特殊學術專業專長且又突出成果的三年級學生,可以不受上述條件限制;985高校的學生專業排名不限;
2、有出色的科研成果者,如發表學術刊物論文、科研成果獎勵、重大競賽中獲獎者,學習成績標準可適當放寬,申請人須提交科研成果、公開發表的論文等材料;
3、英語水平良好。
五、申請材料:
1、《福州大學2016年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申請表》(見附件);
2、個人陳述1份;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1份、學生證復印件1份;
3、本科前3年或前5學期成績單和專業排名證明各1份(需加蓋教務處或院系公章);
4、大學英語四六級等各類英語考試成績單復印件1份;
5、其他證明材料(已發表論文的復印件、其他各類等級證書復印件、獎狀復印件、其他證明材料、推薦信)。
請按以上順序排列提供的申請材料,復印件請用A4紙。
六、申請程序
網上申請:
網上申請時間:2016年6月6日—6月25日
申請人登錄福州大學研究生院主頁(http://yjsy.fzu.edu.cn/),點擊“福州大學2016年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網上報名系統”(以下簡稱“夏令營報名系統”)進行網上報名。
同時,填寫《福州大學2016年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申請表》電子版(附件1)、個人陳述電子版,發送郵件到[email protected];,郵件主題及文件署名均為“2015夏令營+姓名+學校+手機號碼”,電子郵件發送截止日期為6月25日之前。
2、紙質材料提交
6月30日前以EMS快遞方式寄出,以收到日期為準,不接受其他方式寄送的快件或包裹,且《申請表》上須有院系推薦意見和學校教務部門蓋章。快遞信件上請注明“福州大學材料學院夏令營申請材料”,也可本人直接提交到學院。
地址:福州地區大學城學園路2號福州大學材料學院嘉錫樓312。
郵政編碼:350116;收件人:梁瀅;電話:0591-22866532.
七、材料審核及營員選拔
學校根據學生提交的申請材料,組織專家評估,確定夏令營參營名單,夏令營的材料審核與遴選工作將在7月7日前結束,入選名單將在研究生院與材料學院主頁-教學科研通知欄(http://cl.fzu.edu.cn/html/jxkytz/1.html)并直接通知本人(以Email形式),屆時未接到入選通知的同學皆為未入選者,不再另行通知。入選營員應在7月8日前通過來電方式確認是否參加夏令營活動。
八、優秀營員選拔
在夏令營活動期間,學院組織專家通過面試考核學生的專業素質,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根據選拔考核綜合成績排名情況,確定優秀營員名單,發放“優秀營員證書”。
九、營員待遇
1、福州大學為參營人員購買夏令營活動期間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統一免費為參營學生提供夏令營活動期間在榕食宿,參營學生往返的路費自行承擔;
2、獲得“優秀營員”稱號的營員可享受以下優惠政策:
優秀營員如獲得所在本科院校推薦免試資格,申請免試攻讀我校碩士研究生,可免于再次面試,直接接收為推薦免試生;
(2)優秀營員在2017年碩士全國統考中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碩士研究生,初試成績達到我校所報考專業復試基本分數線(含總分、單科分數)標準,同等情況下優先錄取。
以上優惠政策如違反國家、上級有關招生政策法規,將自行解除,特此說明。
十、活動安排
7月15日:上午夏令營報到,下午開營儀式。
7月16日:上午師生交流會,下午環校園游、參觀校史館、參觀實驗室。
7月17日:選拔優秀學員,采用面試(包括PPT匯報本科階段學習科研總結、學術生涯規劃報告)考核方式進行。
具體日程安排將于報到時發放。
十一、其他
申請人應本著“誠信”原則如實申報有關材料。對有弄虛作假者,一經核實,我校將取消其選拔錄取資格。
十二、聯系方式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聯系人:梁瀅
聯系電話:0591-22866532
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
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三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三個二級學科碩士點以及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其中材料學和材料物理與化學為省重點學科,并且所屬學科中設有“新材料先進制備技術研究與應用”國家“十五”“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裝備設計制造關鍵技術及先進材料”國家“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本學院經過“九五”和“十五”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以及“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擁有先進的各類大型研究設施,現有材料制備、加工、合成以及分析測試儀器設備1600余臺套,固定資產總值3000余萬元。
長期以來,本學院稟承學科建設的龍頭地位、人才隊伍建設的核心地位、人才培養的根本地位,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授為核心、梯隊結構合理、科研與教學并重、科研實力雄厚、富有創新意識、治學嚴謹、學術造詣深厚、工程實踐經驗豐富的高水平學術團隊。現有博士生導師 14人,教授14人,副教授1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3人,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擔任省級以上學術團體理事10人。
本學科的科學研究工作涵蓋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所屬的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所有二級學科領域。依托學院資源設有福建省功能材料技術開發基地及6個校級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環境凈化材料、納米材料與納米表面工程技術、新型工程材料與材料成型加工技術、新材料先進制備與加工技術、光電功能材料、清潔能源材料、環境材料以及材料設計與計算模擬等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在主要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學術水平處于材料科學發展前沿,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院以來,獲國家、省級獎20余項,其中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省部科技進步二、三等獎10余項。近年來本學科承擔國家和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85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0項),企事業單位委托項目36項,共獲資助經費5000余萬元,發表論文1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錄300余篇,出版教材2本。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0項。
目前學院下設3個教學系(即金屬材料工程系、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系及高分子材料工程系)和1個中心實驗室。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具有先進的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系統,進行開放式管理。擁有在校本科生600人,碩士生220人,博士生31人。近年來,本學院在教學質量建設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本科教學“質量工程項目”2項,省級精品課程1項,省級教學團隊1個。
長期以來,我院面向國家需求和福建省經濟建設需要、瞄準國際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前沿、跟蹤國際發展動態,在若干領域形成了比較優勢和一定特色,已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領域以高層次人才培養為重點的各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成為面向區域經濟乃至國家經濟發展中解決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重大需求的研發中心,為我省材料和新材料產業以及先進制造業領域的人才培養、科技攻關和技術服務做出了顯著貢獻。
學院以與國際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合作交流為重點,以選派學術帶頭人出國訪問、講學、進修、合作研究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及邀請國際知名學者來校講學為主體,建立了較廣泛的國內、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與美國、英國、日本、德國等國的多所大學和研究所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
添加福州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福州大學考研分數線、福州大學報錄比、福州大學考研群、福州大學學姐、福州大學考研真題、福州大學專業目錄、福州大學排名、福州大學保研、福州大學公眾號、福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福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