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吉林農業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吉林農業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吉林農業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吉林農業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吉林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
[吉林農業大學研究生分數線[2013-2020]]
[吉林農業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吉林農業大學考研難嗎]
[吉林農業大學研究生院]
[吉林農業大學考研群]
[吉林農業大學研究生學費]
[吉林農業大學研究生獎學金]
[吉林農業大學研究生輔導]
[吉林農業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
[考研國家線[2006-2020]]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人文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型碩士點)介紹
學位授權點基本情況
社會工作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于2010年申請并獲批,2011年開始招生。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7人,其中擁有副高級以上職稱1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1人。專任教師中,8人具有博士學位,7人取得社會工作中級資格證書。近五年,專任教師立項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項、省社科基金8項、省發改委項目1項在內的各級縱向科研項目共32項,累計立項經費94.5萬元。簽訂橫向項目合同3項,累計經費7.6萬元。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包括SSCI論文1篇,CSSCI論文7篇。擁有社會工作實驗室和社會調查實驗室,為研究生提供學習、實踐和交流平臺,并滿足相關實務課程的教學要求。本專業學位現有家庭社會工作、農村社會工作、老年社會工作三個研究方向。長期以來,專業不斷凝練特色與內涵,堅持高質量人才培養理念,在家庭社會工作服務、農村社會工作服務、老年福祉等領域進行了大量的實踐和研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優勢,擁有廣泛的社會合作伙伴和良好的社會聲譽。教學團隊和科研團隊發展穩健,培養的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突出的實踐能力,為社會輸送了社會工作實務、社會管理與規劃等領域的優秀人才。
1.培養目標
1.1培養方案
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根據社會工作專業的性質和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文件要求,結合學校相關部門要求和學科發展實際制定的,符合國務院學位辦《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的要求,適應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的需要。
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把“以人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作為專業價值觀,把培養通曉社會工作的理論和實務,熟悉我國社會政策,具備較強的社會服務策劃、執行、督導、評估和研究能力的社會服務與社會管理的應用型中高級專業人才作為目標。
1.2專業目標
目前本專業已經形成了四個培養專業方向供學生選擇,分別是:社會工作理論與政策研究;農村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研究;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研究 ;社區社會工作與社會服務研究。
在重視研究能力培養的同時,本專業突出強調對社會工作實務能力的培養訓練。并結合吉林省作為國家糧食主產區的實際情況以及農業類高校與農村和城鎮社區聯系緊密的優勢,整合家政學等其他專業的資源和力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一是突出農村社會工作特色,依托于農業學科與農村結合緊密的實際,加強對農村養老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二是依托新農村建設及城鎮化建設,突出社區社會工作,實現了社工服務與社區建設有效結合;三是整合家政學資源推動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深入研究。
2.專任教師
2.1專任教師數量
目前,本專業的專任教師(承擔MSW課程教學或實習督導)共6名,基本情況如下表所示:
專任教師基本信息表
2.2專任教師結構
院系專任教師中,一人擁有社會工作碩士(MSW)文憑,接受過系統的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一人接受過社會工作專業在職培訓;7人參加過社會工作專業考察學習。
現有專任教師中擁有副高以上職稱者4人;擁有博士學位者3人;擁有碩士學歷者4人;所有教師均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
2.3專任教師科研能力
近三年內,專任教師共承擔科研項目8項,其中省部級項目7項,校級項目1項。專任教師出版專業著作1部。專任教師發表專業論文21篇,人均3篇。
2.4專任教師實務能力
專任教師中擁有MSW文憑者1人,全部參與過福利機構或社會組織的服務。其中,崔永軍教授擔任吉林省委宣傳部社會民生領域時事評論專家,蘭亞春教授擔任長春市社會工作協會理事。崔永軍教授、周建民老師同時兼任吉林省生命關懷協會理事及醫務社工與志愿服務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3.論文指導教師
我校社會工作碩士培養實行雙導師制,雙導師由高校導師和具有社會工作經驗的機構導師組成。
3.1高校導師
本專業高校導師共8人,基本情況如表所示:
高校導師基本情況表
3.2機構導師
機構導師共5人,基本情況如表所示:
機構導師表
機構導師全部具有豐富的社會工作實踐經驗,負責協助指導學生實習、論文寫作工作。其中,1人具有助理社會工作師資格;2人具有中級社會工作師資格。
4.辦學條件
4.1專業實驗室
本專業現擁有3個實驗室,面積分別為76㎡、100㎡、150㎡,合計326㎡。其中社會工作實驗室Ⅰ設備齊全,功能完善,能夠滿足個案、小組工作的實驗、教學需要。其它兩個實驗室正在籌建中,預計2016年初正式完工。屆時將建成一個集個案、小組、電訪、觀摩等功能為一體的高水平的專業社會工作實驗室。
4.2專業圖書資料
學院資料室與學校圖書館儲存了大量的專業期刊與圖書(電子)。目前,擁有專業期刊45種,專業圖書2300余本,基本能夠滿足教學所需。
4.3實習條件
為滿足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實習實踐的需要,我們積極調動整合社會資源,充分發揮實習基地和機構指導教師在學生成長鍛煉中的作用,目前專業已與鞍山市鐵東區人民法院、長春心語志愿者協會、東站十委社區等單位簽訂實習協議。
幾年來,為保證實習效果,每個簽約基地的實習生均不超過4人/屆。實習經費方面,學校對每名社會工作碩士都返還論文實驗經費,以供實習之用,保證了實習效果和論文質量。
1.培養目標
1.1培養方案
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根據社會工作專業的性質和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文件要求,結合學校相關部門要求和學科發展實際制定的,符合國務院學位辦《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的要求,適應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的需要。
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把“以人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作為專業價值觀,把培養通曉社會工作的理論和實務,熟悉我國社會政策,具備較強的社會服務策劃、執行、督導、評估和研究能力的社會服務與社會管理的應用型中高級專業人才作為目標。
1.2專業目標
目前本專業已經形成了四個培養專業方向供學生選擇,分別是:社會工作理論與政策研究;農村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研究;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研究 ;社區社會工作與社會服務研究。
在重視研究能力培養的同時,本專業突出強調對社會工作實務能力的培養訓練。并結合吉林省作為國家糧食主產區的實際情況以及農業類高校與農村和城鎮社區聯系緊密的優勢,整合家政學等其他專業的資源和力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一是突出農村社會工作特色,依托于農業學科與農村結合緊密的實際,加強對農村養老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二是依托新農村建設及城鎮化建設,突出社區社會工作,實現了社工服務與社區建設有效結合;三是整合家政學資源推動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深入研究。
2.專任教師
2.1專任教師數量
目前,本專業的專任教師(承擔MSW課程教學或實習督導)共6名,基本情況如下表所示:
專任教師基本信息表
姓名 | 職稱 | 學歷 |
崔永軍 | 教授 | 博士 |
蘭亞春 | 教授 | 博士 |
成華威 | 副教授 | 博士 |
莊海茹 | 副教授 | 碩士 |
王妍 | 講師 | 碩士 |
于守艷 | 講師 | 在讀博士 |
周建民 | 助教 | 碩士 |
院系專任教師中,一人擁有社會工作碩士(MSW)文憑,接受過系統的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一人接受過社會工作專業在職培訓;7人參加過社會工作專業考察學習。
現有專任教師中擁有副高以上職稱者4人;擁有博士學位者3人;擁有碩士學歷者4人;所有教師均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
2.3專任教師科研能力
近三年內,專任教師共承擔科研項目8項,其中省部級項目7項,校級項目1項。專任教師出版專業著作1部。專任教師發表專業論文21篇,人均3篇。
2.4專任教師實務能力
專任教師中擁有MSW文憑者1人,全部參與過福利機構或社會組織的服務。其中,崔永軍教授擔任吉林省委宣傳部社會民生領域時事評論專家,蘭亞春教授擔任長春市社會工作協會理事。崔永軍教授、周建民老師同時兼任吉林省生命關懷協會理事及醫務社工與志愿服務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3.論文指導教師
我校社會工作碩士培養實行雙導師制,雙導師由高校導師和具有社會工作經驗的機構導師組成。
3.1高校導師
本專業高校導師共8人,基本情況如表所示:
高校導師基本情況表
姓名 | 年 齡 | 性 別 | 職 稱 | 學 歷 |
崔永軍 | 51 | 男 | 教 授 | 博士 |
蘭亞春 | 49 | 女 | 教 授 | 博士 |
吳 瑩 | 40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成華威 | 42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莊海茹 | 34 | 女 | 副教授 | 碩士 |
李 磊 | 37 | 男 | 副教授 | 碩士 |
張 黎 | 37 | 女 | 副教授 | 博士在讀 |
趙廷彥 | 50 | 男 | 教 授 | 博士 |
機構導師共5人,基本情況如表所示:
機構導師表
姓名 | 年 齡 | 性 別 | 職稱 | 學歷 | 任職單位 |
李 巖 | 37 | 女 | 中級社工師 | 本科 | 長春市十委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
張 威 | 40 | 女 | 本科 | 長春市沿河社區黨委書記 | |
王 敏 | 42 | 女 | 社會工作師 | 本科 | 長春市東風社區黨委書記 |
于海波 | 45 | 女 | 本科 | 長春市心語志愿者協會會長 | |
唐天正 | 63 | 男 |
中級社工師 特約研究員 |
本科 | 長春市社工協會秘書長 |
4.辦學條件
4.1專業實驗室
本專業現擁有3個實驗室,面積分別為76㎡、100㎡、150㎡,合計326㎡。其中社會工作實驗室Ⅰ設備齊全,功能完善,能夠滿足個案、小組工作的實驗、教學需要。其它兩個實驗室正在籌建中,預計2016年初正式完工。屆時將建成一個集個案、小組、電訪、觀摩等功能為一體的高水平的專業社會工作實驗室。
4.2專業圖書資料
學院資料室與學校圖書館儲存了大量的專業期刊與圖書(電子)。目前,擁有專業期刊45種,專業圖書2300余本,基本能夠滿足教學所需。
4.3實習條件
為滿足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實習實踐的需要,我們積極調動整合社會資源,充分發揮實習基地和機構指導教師在學生成長鍛煉中的作用,目前專業已與鞍山市鐵東區人民法院、長春心語志愿者協會、東站十委社區等單位簽訂實習協議。
幾年來,為保證實習效果,每個簽約基地的實習生均不超過4人/屆。實習經費方面,學校對每名社會工作碩士都返還論文實驗經費,以供實習之用,保證了實習效果和論文質量。
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教育(專業型碩士點)介紹
專業代碼:0451

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學位授權點于2001年獲國家批準設立,是全國較早設立的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學位授權點。 學科現有教授2人,副教授7人,其中博士3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3人。
吉林農業大學是教育部首批確立的“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培訓重點建設基地”,是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在職教師攻讀碩士學位專家指導小組成員。學科負責人周建忠教授是全國中職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專家指導小組成員,中國職教學會理事、職業教育學會教師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推廣碩士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自1998年以來共出版著作6部,發表論文60余篇;先后承擔教育部、省級課題11項,其中3項屬吉林省“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1項為省“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資助課題;1995年以來,共有5項課題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

1.教育管理
2.職業技術教育學
3.心理健康教育 4.學科教學(英語)
5.學科教學(體育)

吳瑩(教授)、周建忠(教授)、肖強(教授)、于彥華(副教授)、逯明宇(副教授)、劉蓮順(副教授)、吳桂淑(副教授)、林琳(副教授)、王海艷(副教授)、梁明輝(副教授)、劉占柱(副教授)、劉幸娟(副教授)
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學術型碩士點)介紹
學科名稱: 社會學


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碩士學位授權點于1998年通過了國家教育部審批,1999年開始招生,是吉林省較早擁有社會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學校之一。 近年來,學科緊密圍繞吉林省地方社會建設的實際和國家重大社會發展議題開展研究,尤其在家政學研究和 “ 三農問題 ” 社會學研究領域取得較好進展,形成一定優勢和特色,為國家培養特色專門人才 400 余名。未來學科將緊緊圍繞家政與社會發展、老年社會福祉、農村社會發展三個主要的學科方向深入開展研究,不斷擴大自身學術地位和學術影響力,逐步將本學科建設成高水平、有特色,能夠服務于產業振興、社會發展的特色高水平學科。 學科目前有專任教師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講師2人,學術梯隊穩定,年齡結構合理,科研潛力突出。

崔永軍(博士、教授,學科帶頭人)、蘭亞春(教授)、成華威(副教授)、吳瑩(副教授)、孫冬梅(副教授)、 付誠(研究員,兼職)、趙廷彥(教授,兼職)、盧敏(教授,兼職)、莊海茹(副教授)。

近五年來,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農業部軟科學項目1項,省社會科學基金、科技廳、教育廳等縱向課題46 項,橫向課題4項,累計到賬科研經費160余萬。發表論文70篇,其中SSCI期刊論文 1篇,CSSCI 期刊論文8篇,北大核心期刊論文15篇。獲省級社會科學成果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此外,學科還擁有專業實驗室兩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實驗基地一個,儀器設備總價值300余萬元,實驗室總面積618平方米。

先后獲得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研究報告)類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獲吉林省教育廳教學研究成果一等獎1項,獲得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獲國家級和省級優秀論文一等獎10余項,二等獎多項;獲得吉林農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

“十一五”期間,本學科先后與日本、韓國、加拿大、美國的一些大學和機構進行學術交流,并在人才培養方面達成合作議項,取得了可喜成績。
本學科在學科帶頭人崔永軍教授的帶領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秉承以人為本、共建和諧社會的人文理念,突出農村社會建設與社會發展、家政社會學和城鄉社會管理的研究特色,以提升學科質量為目標,以發展學科團隊為基礎,積極推動學科建設與發展。展望未來,學科將進一步解放思想,發揚創新求實的團隊精神,不斷提升學科競爭力,力爭在“十二五”期間,重點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社會管理以及家政社會學的發展,為構建城鄉協調發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環境設計專業介紹
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介紹
應用心理學專業,2003年吉林農業大學契合中國社會轉型對心理學人才的巨大需求,開設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應用心理學專業適應時代呼喚,以幸福和健康為理念,以堅實的學科基礎和充足的實習實踐,實現了專業人才培養的長足發展。進入新時代,面對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高層需求,應用心理學專業正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廣告學專業介紹
廣告學專業,以就業市場人才需求為導向,不斷調整專業辦學理念,培養和輸出了具有品牌傳播思維、市場營銷意識的實踐應用型廣告學人才。多年以來,廣告學專業不斷整合提升專業資源,發揮專業優勢,通過校企協同育人基地、學科競賽平臺、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實訓平臺帶動教學模式改革,使人才培養更加具備實踐型和創新型的綜合能力和素養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傳播學專業介紹
傳播學專業,全媒體時代各大媒體急需大量掌握新聞傳播理論方法并熟悉現代傳媒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針對這一人才缺口,我校2003年開設了東北地區農業院校的第一個傳播學專業,經過近二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發展成為基礎扎實、師資雄厚、特色鮮明的優質專業。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專業介紹
社會學專業,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立足農業院校實際,于1998年率先申報社會學專業碩士學位點,1999年招收社會學專業研究生,2000年正式招收社會學專業本科生,是吉林省較早招收社會學本科專業的學校之一。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家政學專業介紹
家政學專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03年吉林農業大學在我國率先開辦家政學本科專業,填補教育部專業目錄空白。家政學專業契合時代和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加強學科建設,探索人才培養模式,現有畢業生獲得社會廣泛贊譽和認可,專業發展前景廣闊。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師資介紹
學院設有“五系、兩辦、兩所”,即家政學系、社會學系、新聞傳播學系、心理學系、藝術設計系五個教學研究機構;學生工作辦公室、學院辦公室兩個行政辦公機構;家政教育研究所、職業教育研究所兩個研究機構。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5人,其中專任教師59人(高級職稱30人,中級職稱24人,初級職稱5人);具有博士學位16人、碩士學位51人,碩士生導師22人,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創新團隊培訓基地1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實驗示范中心1個,省級雙師雙能教師培養培訓示范基地1個。近五年學院教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共4項;主持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等省級課題19項,主持橫向課題5項,發表SSCI、CSSCI等高水平論文7篇,獲得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勵4項。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