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吉首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吉首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吉首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吉首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吉首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吉首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吉首大學考研難嗎]
[吉首大學研究生院]
[吉首大學考研群]
[吉首大學研究生學費]
[吉首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師資介紹
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創建于1982年,學院現有三個本科專業以及法學理論、民族法學、法律碩士學位授予點。有研究生、本科生等學生1000余人。擁有一支以學科帶頭人為核心、學術骨干為主體,學歷、學緣、職稱、年齡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科研實力較強的師資隊伍。其中,專兼職教師 51人,教授 12人、副教授 18人,博士和在讀博士 21人、碩士 20人,“雙師型”教師 20余人,碩士生導師 17人。省級學科帶頭人3人,省級學科骨干5人。另聘請了楊立新、崔建遠、郭明瑞、印仕柏等大批國內外知名法學家、司法事務部門專家任學院兼職教授和碩士生導師。學院每年邀請海內外知名學者、司法事務部門專家作高水平的學術報告和專題講座,營造出良好的學術氛圍。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律碩士介紹
法律碩士 法律碩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養高層次的專門型(復合型)、實務型法律人才,服務于當今社會日益結構化、復雜化的法律職業需求。吉首大學法律碩士研究生教育立足大湘西,面向武陵山(片區),輻射中西部,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綜合素質高、能卓有成效地解決基層法律問題的高層次的復合型、實務型法律人才(非法學方向)和高層次的專門型、實務型法律人才(法學方向)。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民族法學介紹
民族法學 以培養面向中西部地區民族法學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為中西部地區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本學科點目前下設三個研究方向:1少數民族權利保障研究。2少數民族法律文化研究。3少數民族經濟法律制度研究。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介紹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需要,具備較深厚的文化理論功底和豐富的人文知識,具有人文素質、創新意識、廣闊視野、先進理念和實踐動手能力,熟練掌握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企業經營專業知識,文化政策和法律知識,能夠在文化管理機關、文化企事業單位、策劃設計機構、藝術產業機構、文化媒體等部門從事創意、設計、制作、經紀、管理、教育等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二、主要課程
(1)主干學科:工商管理、新聞傳播學、設計學。
(2)核心課程:文化資源概論、文化產業管理概論、現代服務業管理、文化產業項目管理、文化產業政策與法規、文化市場營銷學、大眾傳媒管理、藝術學、廣告學、民俗學、文化傳播學、數字媒體藝術、網絡與新媒體、藝術攝影、平面設計、影視拍攝與后期制作、視覺傳達藝術、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等。
三、就業意向
本專業畢業就業率為94%,主要分布于三個領域:①相關行業:文化旅游行業、營銷策劃咨詢公司、影視公司、演藝公司、出版公司及報社、網絡新媒體公司及網站等;②政府部門:主要為宣傳部、文廣新局、旅游局公務員等;③其他企事業單位:主要從事宣傳、策劃、營銷、廣告工作。另有部分學生考研及自主創業(自本專業2009年開辦、2013年迎來首屆畢業生以來,已有6名學生分別在南京、長沙、西安等地開辦了公司)。
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介紹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立足湖南,面向全國,培養具有一定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現代公共意識、法治精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現代公共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應用能力,具備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能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公共部門從事業務管理與綜合管理和服務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二、主要課程
政治學原理、管理學原理、法學概論、公共經濟學、公共事業管理概論、公共政策學、公共組織財務管理、城市公用事業管理理論與實踐、非政府組織管理、公共工程項目管理、公共倫理學、電子政務、公共信息管理、社會保障學。
三、就業去向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就業形勢較好,近年專業就業率達到95%以上。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就業去向主要包括:(1)公務員;(2)讀研深造;(3)非政府組織、國有企業;(4)自主創業。
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專業介紹
法學專業一、培養目標
法學專業培養適應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有法治理念與法律信仰,掌握法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備良好的法律思維與法律實踐能力,富有社會正義感與團隊精神,擁有創新意識和較強創新能力,達到較高的外語水平的高級應用型法律人才。
二、主要課程
法學專業課程分為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和綜合性實踐教學課程。其中專業核心科學有十六門;設有三個專業方向,可供選修課程二十七門;設有《模擬審判》等綜合性實踐課程13門。
三、就業去向
法學專業具有就業面廣的優勢,專業就業率達到95%以上。法律專業就業領域主要為法院、檢察院、公安部門、仲裁院、政府、律師事務所、公司企業等單位。
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介紹
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始建于1982年,學院現有研究生、本科生等各類學生千余人。擁有一支以學科帶頭人為核心、學術骨干為主體,學歷、學緣、職稱、年齡結構合理、教學和科研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目前有專兼職教師47人,含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博士和在讀博士24人、碩士14人。碩士生導師22人。其中,有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湖南省教育系統“芙蓉百崗明星”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3人,校青年骨干教師7人,“雙師型”教師18人。學院現有法學、公共事業管理、文化產業管理三個本科專業以及法律碩士(法學/非法學)學位、民族法碩士學位、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授予點。有3個研究機構:湘西州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吉首大學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吉首大學武陵山法治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3個實驗室:法學綜合實驗室、管理綜合實驗室、計算機基礎實驗室,以及多功能模擬法庭等教研輔助設施。學院與周邊地、州、市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等建立了廣泛的聯系,在廣州、東莞等地建立了實習基地。目前,學院已建成25個實踐教學基地,并獲得了“湖南省優秀實踐基地”等稱號。
辦學方向: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以立人教育為抓手,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緊密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著力推進學院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不斷提升法學、公共事業管理、文化產業管理等三個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
(1)學院總體定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科學發展觀,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法學與管理學學科專業協調發展,武陵山片區一流、省內前列、國內有一定影響的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2)發展目標定位:將學院建設成為武陵山片區一流、省內前列、國內有一定影響的培育法學和公共事業管理、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的教育高地和研究基地。
(3)人才培養類型定位:理論功底較為扎實、專業實踐能力卓越的應用型法律和管理專門人才
(4)學科專業定位:以法學專業為龍頭,著力推動公共事業管理與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發展。打造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法學和管理學兩大學科。
(5)辦學層次定位:以本科教育為主,適度擴大研究生教育。
(6)服務面向定位:立足湘西,面向湖南,輻射中西部,重點服務“法治湖南”和“武陵山片區社會發展與扶貧攻堅戰略”的實施。
辦學特色:1、以專業為依托,以“學”字為重點,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服務意識為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服務意識,學院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實踐訓練。2、以“研”字為切入點,師生互動,營造研學一體、協調發展的學習新風氣。3、以“用”字為著眼點,推動師生積極參與地方法制建設、社會治理和文化服務。4、以公益活動為主線,不斷完善大學生的立人教育。5、 以專題教育為契機,凝練專業教育理念,不斷提升學院教育教學的內涵。
經過多年發展,學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辦學亮點,3個專業都采用“課堂教學+課外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模式。近三年來,法學專業積極開展和參加模擬法審、模擬法庭競賽、法律案例大賽等活動,獲得“湖南省首屆大學生模擬法庭辯論賽”冠軍和組織獎等榮譽,2019年獲批湖南省雙一流“雙萬計劃”專業及湖南省本科專業綜合評價A。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考研錄取率頗高,且被“985”“211”高校錄取,包括北大、人大、中大等名校。文化產業管理在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獲得共獲國家級一二三等級優秀獎30余項、省級獎項100余項,文管專業學生在營銷策劃、平面設計、影視拍攝與制作等領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成效顯著。學院以學生社團為依托,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心理援助、法律援助、走進社區、暑期千村大調查、文化創意策劃、文化作品設計與制作等活動,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近三年中,應屆畢業生考研率20%以上,就業率達90%以上。
近三年來,學院教師在教學和科研中取得不錯的成績,數位教師獲得“全國優秀指導老師”、“湖南省教學成果獎”、“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等榮譽。共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00多篇,11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轉摘或摘編;共立項各級科研課題百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0項,部省級項目43項,省廳級項目72項;出版專著、教材29部。
2013年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考研報錄比
年份 | 地區 | 學校 | 學院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報名人數 | 錄取人數 | 報錄比 | 推免人數 |
2013 | 湖南 | 吉首大學 | 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 030101 | 法學理論 | 22 | 12 | 54.55% |
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研招辦聯系方式
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 肖愛 | 0743-8563890 |
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介紹
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源自吉首大學政治系、政法學院。創建于1982年,曾先后開辦思想政治教育、歷史、法學、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和文化產業管理等專業。2004年7月成立獨立的法學院和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11年6月,學校根據學科專業發展需要,將法學院與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中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合并成立吉首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學院現有法學、公共事業管理、文化產業管理三個本科專業以及法學理論碩士學位授予點。有研究生、本科生等各類學生1000余人。擁有一支以學科帶頭人為核心、學術骨干為主體,學歷、學緣、職稱、年齡結構合理、教學和科研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其中、專職教師34人,教授4人、副教授9人,博士和在讀博士15人,碩士12人,碩士生導師12人。
學院下設理論法學、刑事法、民商法、國際法、公共事業管理和文化產業管理等六個教研室,兩個研究所:公法研究所和私法研究所,兩個社會服務機構:湘西州律師教育學院和吉首大學法律援助與保護中心。湘西州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和文化產業人才培訓基地以及吉首大學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武陵山區公共治理研究中心由我院擔綱主持。實驗室建設有法醫學和刑偵技術實驗室、文化產業管理綜合實驗室以及多功能模擬法庭等先進的教研輔助設施。
添加吉首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吉首大學考研分數線、吉首大學報錄比、吉首大學考研群、吉首大學學姐、吉首大學考研真題、吉首大學專業目錄、吉首大學排名、吉首大學保研、吉首大學公眾號、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吉首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