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建筑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聊城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聊城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聊城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工程管理專業介紹
發布時間:2019-06-03 作者:建筑工程學院
工程管理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技術知識,掌握與工程管理相關的管理、經濟和法律等基礎知識,具有職業道德、創新創業精神和國際視野,能夠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領域從事全過程工程管理的高素質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
主要課程: 管理學、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運籌學、工程經濟學、土建工程計價、安裝工程計價、工程項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建設法規、工程力學、工程結構、土木工程施工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含主要專業實驗): 工程材料與力學實驗、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施工組織設計實訓、土建工程計價實訓、安裝工程計價實訓、認識實習、測量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
辦學條件
該專業現有專任教師8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人,博士6名。有一級注冊建造師、注冊造價師、注冊設備工程師、注冊監理工程師等“雙師型”教師8人。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山東省教研項目2項,橫向科研項目6項。
辦學特色
本專業擁有先進的工程模擬實訓室,配備先進微機100臺,有廣聯達算量計價,上海普華項目管理、北京浪潮項目可行性分析等多種專業軟件,能從事工程估價、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開發管理等方面的實踐訓練。
就業前景
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能夠在建設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項目管理)、投資、造價咨詢等領域和房地產領域的企事業單位、相關政府部門從事工程管理及相關工作。
建筑學專業介紹
發布時間:2019-06-03 作者:建筑工程學院
建筑學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國家經濟發展和城鄉建設需要,掌握建筑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設計方法,接受建筑師基本訓練,具有博學創新精神、勤奮務實作風、良好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和團隊精神,具備較強的設計實踐能力,“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質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
核心課程:畫法幾何、陰影透視、建筑設計初步、公共建筑設計原理、建筑設計、城市規劃原理、城市設計概論、中外建筑史、建筑構造、建筑結構與選型、建筑物理、建筑設備、生態建筑與節能技術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含主要專業實驗):美術寫生、建筑認識實習、建筑設計實踐、綜合設計周、建筑模型實習、建筑物理實驗、建筑攝影、建筑師業務實踐、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辦學條件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博士2人,國家注冊師6人,“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75%,兼職教師5人。建有建筑模型、建筑物理、建筑CAD設計與建筑攝影等四個實驗室,建筑面積500m2,設備總值100余萬元。本專業具有專業圖書2000余冊,期刊20余種,對全體學生開放借閱。
辦學特色
本專業全部實行小班授課輔導制,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在高年級可參加實際工程實踐的鍛煉。著重培養學生創新設計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努力培養學生勤奮、務實、博學、創新的進取精神和良好職業道德。
辦學成果
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建筑設計競賽,在校學生設計方案獲得省級競賽二等獎、三等獎多項。以本專業獲批聊城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為基礎,成立“運河沿線城鎮規劃建設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和“城鎮規劃與建筑設計研究所”,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3項,橫向課題項目二十余項。
就業前景
畢業生就業率均達到98%以上,居全校各專業前列。畢業生能在建筑設計院所、房地產開發、城鎮建設及管理等部門從事建筑設計及管理工作,年收入在15萬元以上。畢業生能夠在建筑設計單位、教育和科研機構、建設規劃等管理部門從事建筑設計、教學與研究、開發與管理等工作。
土木工程專業介紹
發布時間:2019-06-03 作者:建筑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
培養信念執著、人格健全、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經過工程師基本訓練,能勝任房屋建筑或地下結構等工程技術及管理工作,并富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創新創業能力和良好發展潛質,在工作崗位上能做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我院土木工程專業現開設建筑工程和地下工程兩個專業方向。
主干課程
主要課程:
建筑工程方向: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畫法幾何、建筑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基礎工程、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土木工程施工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土木工程材料實驗、材料力學實驗、土工實驗、建筑結構試驗、建筑結構CAD實訓、課程設計、專業認識實習、工程測量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地下工程方向: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畫法幾何、建筑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基礎工程、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土木工程材料、地下建筑結構、地下工程施工、基坑工程、巖石力學、巖石工程勘察與測試技術等。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工程材料與材料力學實驗、土工實驗、巖土工程勘察與測試技術實驗、建筑結構試驗、課程設計、專業認識實習、工程測量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辦學條件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博士14人,國家注冊結構師、注冊巖土工程師等注冊師資格教師12人,外聘兼職教師6人。建有結構與檢測、土木工程材料、力學、土力學、工程測量五個實驗室,建筑面積3500m2,設備總值1000余萬元,共建校外實習基地15個。承擔國家自然基金科研項目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1項,山東省教研項目6項。
辦學特色
土木工程專業于2006年開始招生,經過十幾年的建設與發展,逐漸形成“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人才培養特色,本專業已成為擁有較強師資力量和較好辦學條件、報考率和就業率雙高的聊城大學特色專業,是山東省首批應用型人才培養名校工程建設重點支持建設專業,已累計為國家培養建筑工程設計、施工和管理高級專業人才2000余人。
辦學成果
獲得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近三年來學生就業率均達到98%以上,居全校各專業前列。
就業前景
畢業生能夠在土木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管理、咨詢、監理、教育等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也可以選擇巖土工程、結構工程、市政工程、防災減災工程與防護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等領域進一步深造。
建筑與土木工程學科介紹
發布時間:2017-06-10 作者:聊城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學科級別(二級學科)
一、學科簡介
建筑與土木工程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統稱。該領域涵蓋了建筑業的主要方面,是集設計、施工與管理為一體的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工程學科。本領域范圍涉及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城鄉規劃學、建筑學、風景園林學等多個學科,其根本任務是為國民經濟的建設工程提供技術服務,以人為本,為人們營造安全、舒適、便捷、環保、節能、經濟、美觀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學院現擁有風景園林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主要培養結構工程、建造與管理、風景園林工程與管理、景觀建筑方向的研究生。
學位授權點的建設思路:以滿足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為導向,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抓手,以推進學位授權點內涵建設為重點,以構建質量監控體系為保障,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突出學生理論素養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培養能滿足社會需求的創新型高層次人才。
建筑工程學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具有良好的辦學基礎。學位授權點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治學嚴謹、團結協作、具有開創精神的專兼職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2人,兼職教師6人,研究生導師10人。目前,學院擁有校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研究生企業工作站和科研工作室及聊城市BIM技術研究中心。
建筑工程學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逐漸形成了“校企合作、項目依托、雙重身份”的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先后與聊建集團有限公司、聊城市規劃建筑設計院、山東中通鋼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建立了密切而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系,校企共建校外實踐基地,構建動態的“雙師型”指導教師團隊,以項目為依托,將研究生培養與項目實施相結合、研究生專業實踐與企業入職試用相結合,使學生具有實踐創新機會、具有在校學生和企業員工的“雙重身份”,人才培養與就業質量得到提高。
建筑工程學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方向穩定,研究特色突出。近年來,學院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省部級教研、科研項目14項,橫向科研項目20余項。先后獲得7項省級科研獎勵,10項廳級獎勵,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同時,學院還充分利用專業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積極投身振興聊城服務計劃,將科研成果與社會需求對接,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研究生參與科研項目及服務社會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二、培養目標
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宗旨,根據本領域的特點,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系統的專業知識、突出的實踐能力、開闊的專業視野、積極的創新意識、良好的團隊精神,能夠勝任大、中型企業建筑工程接受的研究、開發、應用及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工科教育、行政機關等企事業單位和管理部門從事相關的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并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式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體要求:
1.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身心健康,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實踐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具有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積極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2.全面而系統地掌握建筑與土木工程方向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技術方法和實踐技能,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擔負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解決工程設計和施工中的關鍵問題的能力;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
掌握一門外語,能夠比較熟練地閱讀和翻譯所從事工程領域的外文資料。
工程碩士生應具有健康的體格。能夠勝任工程領域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
01結構工程
02建造與管理
03 風景園林工程與管理
風景園林學學科介紹
發布時間:2017-06-10 作者:聊城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學科級別(一級學科)
(學科代碼:0834,授予:工學碩士學位,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一、學科簡介
風景園林學是聊城大學重點建設學科之一,經過多年建設,已經形成了鮮明的學科特色,穩定的研究方向,較為合理的學術梯隊和良好的科研發展態勢。近幾年,共承擔了各類課題40余項,其中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7項,省部級等縱向課題14項,省、校級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7項。期間,共獲得包括省部級二、三等科技進步獎在內的科技成果獎勵5項,廳級獎勵4項;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近30篇。
本學科現有教師3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6人。多名導師具有長期指導研究生的經歷,2010年有兩名應屆碩士畢業生考入中國農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本學科教學科研設備齊全,研究基地設施完善。
二、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具備園林植物栽培與保護、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景觀建筑設計、風景名勝區和各類城市綠地的規劃設計等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建設、園林綠化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景觀建筑設計、施工和管理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具體要求是:
1、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擁護黨的方針政策,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學風嚴謹,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心和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積極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努力工作。
2、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敬業、博學、求實、創新”精神,眼界開闊、思路靈活、勇于創新,全面而系統地掌握各研究方向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獨立創業的能力,能在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部門勝任與“風景園林學學科”有關的教學與科研、規劃與設計、經營與管理、推廣與開發等工作。
3、掌握一門外國語,能較為熟練地運用外國語查閱“風景園林學學科”相關資料、撰寫論文摘要及科技論文;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能夠獨立地進行學術交流和論文撰寫;能較熟練地使用計算機和網絡,具有較強的信息檢索能力,能及時了解國內外學術前沿和研究動態。
4、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身體。
三、研究方向
1、園林植物種質資源研究與應用
2、園林植物栽培與保護
3、園林規劃與設計
4、景觀建筑
建筑工程學院行政人員
發布時間:2019-11-20 作者:建筑工程學院
學院行政
崔詩才
院長
8239582
盧慶洪
副院長
8239587
孟昭博
副院長
8239690
張緒濤
副院長
8239562
學院辦公室
劉延昌
辦公室主任
8239868
董 慧
教務秘書
8239585
張素嫣
8239080
各系負責人
姓名
職務
電話
電子郵箱
田忠喜
土木工程系主任
李慧勇
建筑學系主任
8239603
湯美安
工程管理系主任
學院實驗室
姓名
職務
電話
電子郵箱
王英來
8239806
劉建新
8239602
聊城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17-06-05 作者:聊城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聊城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成立2005年7月,是根據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對聊城大學地方綜合性大學的辦學定位以及學校為適應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形勢和山東省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而設立的工科學院。學院設有土木工程、建筑學和工程管理三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其中土木工程專業還招收國外留學生),擁有一個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一個風景園林學學術碩士學位授權點;此外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專業還培養函授本科生。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留學生合計1030人。學院現有教職工4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博士17人,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結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建造師等16人。實驗室設備總值1100余萬元。
學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注重過程管理,強化質量監控。學院確立了“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注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綜合協調培養。根據建筑業的發展形勢,構建起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相互依托、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專業與學科框架。加強學生實踐技能培養,建立了22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土木工程專業為山東省應用型特色名校建設工程重點建設專業、聊城大學特色專業、聊城大學重點支持發展專業。擁有聊城大學校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校級精品課程8門。入選聊城大學光岳英才第二層次優秀人才2人,榮獲聊城大學教學名師3人、師德標兵1人、良師益友2人、教學新星3人,獲省級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2人、二等獎1人、優秀獎2人。獲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截至2019年6月,學院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已畢業3000余人,考研錄取456人;畢業生簽約單位主要以中建集團、中鐵集團、中交集團、山東建工集團、青島建設集團、天元建設集團、煙臺建設集團等大型建筑企業為主。學院先后被評為聊城大學就業工作先進集體、考研工作先進單位,“校企聯動,合作育人的市場化就業機制”榮獲聊城大學就業工作創新獎。
在學科建設方面,秉承“錯位發展、培育特色”的理念,成立了聊城大學“新型建筑工業化研究所”,借助校內外資源,優化科研團隊,逐步形成了生態規劃→工程設計→建造管理→計價分析等互為支撐的學科結構。截至目前,學院已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6項,獲省級科研獎勵5項、廳級獎勵8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碩士學位點建設從無到有,研究領域已覆蓋土木工程、建筑學、工程管理等多個研究方向,并建立了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校企合作、項目依托、開放辦學、創新創業”的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先后獲批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3項、山東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山東省專業學位研究生優秀實踐成果獎3項。
學院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注重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學生在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工程算量、建筑CAD、建筑信息化等學科競賽中獲一、二、三等獎20余項,在山東省大學生結構設計、家居用品設計、模擬招投標、建筑設計、互聯網+創新創業、電子商務挑戰賽、社會實踐活動征文、“調研山東”社會調查活動等多項競賽中獲一、二、三等獎40余項。被評為山東省先進班集體1個;學生社團“土木建筑學會”被評為山東省優秀大學生科技社團;先后獲評聊城大學紅旗分團委以及社會實踐活動、國家助學貸款和貧困生資助工作、宿舍管理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集體;2人被評為聊城大學“十大優秀學生”。《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及新華網、搜狐網、鳳凰網等省級以上媒體報道我院學生活動200余次。(數據截至2019年6月)
趙永生,男,1967年12月生,山東曹縣人,中共黨員。博士、教授、聊城大學第三層次專業人才,碩士研究生導師。
結構工程專業博士,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后,現任建筑工程學院院長。主講《混凝土結構》、《建筑結構抗震》、《鋼結構》、《土木工程概論》等課程,主要從事鋼結構、組合結構、節能型建材研發、住宅產業化等方向的研究,其中主持或作為技術負責人參與建設部項目2項,山東省博士基金項目1項,山東省科技公關項目1項,山東省建設廳項目3項,加拿大委托項目1項,橫向課題1項。獲得濟南市建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在《工業建筑》等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主編教材1部。
E-mail:[email protected]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趙慶雙,女,河北故城人,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94年畢業于山東工業大學水利及土木工程系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工程碩士學位。長期從事新農村建設中“空心村”的治理研究及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改革與研究,主要擔任《房屋建筑學》、《建筑工程測量》等課程的教學任務。主持建設了山東省省級精品課程《房屋建筑學》及山東省特色專業,在《開發研究》、《中國成人教育》、《流體機械》等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主編教材2部,主持山東省教育廳課題1項,作為技術負責人參與省教育規劃辦課題兩項,獲聊城市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聊城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山東省軟科學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E-mail:[email protected]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杜澤超,男,1966年8月生,山東冠縣人,中共黨員。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1989年7月山東科技大學礦井建設專業本科畢業,2005年12月中國礦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畢業,2011年天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畢業。長期從事建筑施工、建筑技術研究與施工管理工作,主要擔任《建設工程監理》、《工程項目管理》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在《施工技術》、《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集團經濟研究》、《山東建材》等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主編教材1部,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獲山東省軟科學項目二等獎1項,主持山東省教育廳科技項目2項,獲實用新型專利2項。曾任聊城大學基建處處長、建筑工程學院院長。現任天津理工大學基建處處長。E-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email protected]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