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南京農業大學考研網

南京農業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南京農業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農學院

植物保護學院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園藝學院

動物科技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動物醫學院

食品科技學院

公共管理學院

人文學院

理學院

工學院

漁業學院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外國語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政治學院

金融學院

農村發展學院

草業學院

2021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是廣大考研學子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招生專業目錄包含了招生專業、研究方向、考試科目、學習方式等具體信息,以下是考研派為大家整理的2021南京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點擊下列鏈接即可查看:2021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http://202.195.244.190/gts/zsmlgl/zsml_ss.aspx
一、報考條件
(一)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我校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二)報名參加全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1.報名參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報名條件(一)中第1、2、3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后,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相關考試招生政策同時按照《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見》(教研〔2016〕2號)有關規定執行。
2.我校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僅招收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獸醫、風景園林、工程管理專業,且原則上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
3.我校今年暫不招收單獨考試人員。
二、報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所有參加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并在網上或到報考點現場確認網報信息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同時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專業學位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
網上報名技術服務工作由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負責。網上確認(現場確認)由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負責組織相關報考點進行。
(一)網上報名要求
1.網上報名時間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s://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并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我校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3.考生報名時只填報一個我校的一個專業。待考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我校的調劑辦法、計劃余額等信息,并按相關規定自主多次平行填報多個調劑志愿。
4.考生應按我校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5.考生要準確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嚴肅處理。
6.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招生單位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7.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在網上報名時須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且申請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
8.“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招生以考生報名時填報確認的信息為準。
9.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下同〕。考生報名時應當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
10.國防生和現役軍人報考我校,應當事先認真閱讀了解解放軍及我校有關報考要求,遵守保密規定,按照規定填報報考信息。不明之處應當事先與我校聯系。
11.考生應當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選擇填報志愿。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網上確認(現場確認)、考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12.考生應當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要求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或到報考點指定地點現場核對并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
2.考生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應當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當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3.所有考生均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4.考生應當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5.考生應當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三、報考資格審查
我校將根據相關規定,對考生報考信息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材料進行全面審查,確定考生的考試資格。
考生填報的報名信息與報考條件不符的,將不準予考試。
四、初試
(一)考生應當在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間,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二)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時間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初試方式均為筆試。
五、復試
我校在國家確定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基礎上,結合生源和招生計劃等情況,確定我校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要求及其他學術要求。復試采取差額形式,差額比例一般不低于120%(生源充足的專業,可以適度擴大差額復試比例)。
(一)對所有擬錄取考生都要進行復試,復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二)復試前應當對考生的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學歷學籍核驗結果、學生證等報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復試。
考生學歷(學籍)信息核驗有問題的,考生應按我校規定時間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少數民族考生身份以報考時查驗的身份證為準,復試時不得更改。少數民族地區以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全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簡表》為準。
(三)以同等學力參加復試的考生、成人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復試時尚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和網絡教育考生,在復試中須加試至少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加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加試方式為筆試。報考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的同等學力考生可以不加試。
(四)會計碩士、圖書情報碩士、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由學院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成績。
(五)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均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成績。
(六)我校認為有必要時,可對考生再次復試。
(七)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赴外漢語教師志愿者”等項目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高校學生應征入伍服現役退役,達到報考條件后,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納入“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招錄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政策。在部隊榮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條件的,可申請免試(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項目服務期滿、考核稱職以上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其中報考人文社科類專業研究生的,初試總分加15分。
加分項目不累計,同時滿足兩項以上加分條件的考生按最高項加分。我校對加分政策考生按照教育部統一規定的范圍和標準執行,并將對加分項目考生提供的相關證明材料進行認真核實。
六、調劑
我校將按教育部有關政策制定調劑工作辦法,待初試成績公布后,視第一志愿生源上線情況而定。調劑工作的具體要求和程序將在復試階段提前在“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和我校網站公布。
七、體檢
考生體檢工作由我校校醫院在考生擬錄取后組織進行,將參照教育部、原衛生部、中國殘聯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要求,按照《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規定,結合招生專業實際情況,提出我校體檢要求,檢查結果以我校體檢結果為準。
八、錄取
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復試錄取辦法以及考生初試和復試成績,并結合其平時學習成績和思想政治表現、業務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
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按就業方式分為定向就業和非定向就業兩種類型。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業;非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按所在招生單位推薦、本人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辦法就業。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均須在被錄取前與我校、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非定向就業的研究生在被錄取前我校向考生所在單位函調人事檔案和本人現實表現等材料,全面審查其政治思想情況。函調的考生現實表現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檔案所在單位的人事、政工部門加蓋印章。
考生因報考碩士研究生與所在單位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錄取,我校不承擔責任。
經考生確認的報考信息在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對報考資格不符合規定者不予錄取。
九、學制
學術型碩士學制為3年;全日制專業學位學制為2年;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學制除工商管理碩士、會計專業碩士學制為2年外,其余專業學制為3年。
十、授課地點
我校研究生授課地點:南京農業大學衛崗校區、南京農業大學浦口校區、南京農業大學無錫漁業學院,具體授課地點以學校最終統一部署為準。
十一、違規處理
對在研究生招生考試中有違反考試管理規定和考場紀律,影響考試公平、公正行為的考生及其他相關人員,一律按《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令第33號)嚴肅處理。對在校生,由其所在學校按有關規定給予處分,直至開除學籍;對在職考生,將通知考生所在單位,由考生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黨紀或政紀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弄虛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論何時,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報考資格、錄取資格或學籍。
十二、學費及獎助體系
(一)學費: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加強研究生教育學費標準管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3]887號)要求,學校向所有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參照教育部及江蘇省研究生教育學費標準管理的相關規定,我校將另行制定并公布“南京農業大學2021級碩士研究生招生收費標準”。
(二)獎助體系:學校向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所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提供助學金(0.6萬元/年)以及學業獎學金(0.6-1.4萬元/年);優秀碩士研究生可申請國家獎學金(2萬元/人)、校長獎學金等各種冠名獎學金。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不享受助學金、學業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此外,學校設有校內碩士研究生“三助”崗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還可申請國家信用助學貸款。
十三、其他
(一)嚴禁我校內部任何部門和工作人員舉辦或參與舉辦考研輔導活動,且不得向社會培訓機構提供舉辦考研輔導活動的場所和設施,嚴禁社會培訓機構進入校園以張貼簡章、廣告等各種方式進行考研輔導培訓宣傳和組織活動。在校生不得舉辦或參與助考作弊、虛假宣傳等涉考違規違法活動。
(二)招生計劃:2021年預計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3100名左右(含推薦免試生),其中學術型碩士1300名左右,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1400名左右,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400名左右。我校2021年碩士生招生專業目錄公布的擬招生計劃包含接收推薦免試生、公開招考、少數民族骨干、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等各類計劃。各學院各專業用于公開招考的人數將根據國家最終下達的招生計劃數、實際錄取的推免生數、考生報考情況等進行適當調整。
(三)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我校后續研究生招生考試工作將在上級主管部門有關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指導下開展,考生需關注我校及報考點的有關通知。
備注:以上所述內容若有變動以教育部最新文件要求為準,請及時瀏覽學校研究生招生網站信息。


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2020年9月7日
學院 培養方式 學位類型 專業名稱 統考報名 錄取總人數 其中推免錄取 其中同等學力
農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遺傳學 18 15 1 0
農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153 47 8 0
農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作物遺傳育種 291 106 27 0
農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農業信息學 106 22 6 0
農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農藝與種業 76 56 0 0
農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 41 10 0 0
植物保護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植物病理學 157 64 27 0
植物保護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 105 43 7 0
植物保護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農藥學 85 33 5 0
植物保護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 222 101 3 0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生態學 132 27 3 0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環境科學 66 21 5 0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環境工程 134 24 3 0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資源與環境 131 39 0 0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土壤學 56 21 3 0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植物營養學 77 54 7 0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 112 55 0 0
園藝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風景園林學 14 8 5 0
園藝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果樹學 155 38 9 0
園藝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蔬菜學 141 32 10 0
園藝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茶學 65 10 3 1
園藝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觀賞園藝學 113 31 13 0
園藝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設施園藝學 22 5 2 0
園藝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農藝與種業 394 126 2 0
園藝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風景園林 210 25 9 0
園藝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中藥學 39 7 3 0
園藝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中藥學 42 11 0 0
動物科技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127 41 10 0
動物科技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 136 42 10 0
動物科技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動物生產學 4 2 1 0
動物科技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動物生物工程 3 0 0 0
動物科技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畜牧 94 45 1 0
經濟管理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產業經濟學 66 12 6 0
經濟管理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國際貿易學 131 13 3 0

學院 培養方式 學位類型 專業名稱 統考報名 錄取總人數 其中推免錄取 其中同等學力
經濟管理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國際商務 157 22 2 0
經濟管理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農業管理 103 38 5 0
經濟管理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企業管理 75 11 6 0
經濟管理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技術經濟及管理 22 9 2 0
經濟管理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農業經濟管理 96 24 14 0
經濟管理學院 非全日制 專業學位 工商管理 491 150 0 9
動物醫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基礎獸醫學 132 33 6 0
動物醫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預防獸醫學 190 54 21 0
動物醫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臨床獸醫學 100 22 12 0
動物醫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獸醫 308 95 4 0
動物醫學院 非全日制 專業學位 獸醫 52 4 0 0
食品科技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食品科學與工程 520 81 37 0
食品科技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生物與醫藥 242 50 5 0
食品科技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食品加工與安全 195 31 0 0
公共管理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行政管理 221 25 10 0
公共管理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教育經濟與管理 26 5 0 1
公共管理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社會保障 36 9 6 0
公共管理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土地資源管理 128 41 20 0
公共管理學院 非全日制 專業學位 公共管理 518 172 0 2
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經濟法學 25 5 0 0
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社會學 39 5 1 0
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民俗學 12 5 0 0
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社會工作 165 30 1 0
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科學技術史 29 13 0 0
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農村發展 113 39 2 2
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旅游管理 4 3 1 0
理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數學 21 9 0 0
理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化學 78 18 0 0
理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生物物理學 11 2 0 0
理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材料與化工 14 22 0 0
工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8 4 2 0
工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機械電子工程 5 1 0 0
工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機械設計及理論 5 2 1 0
工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車輛工程 22 4 0 0
 

學院 培養方式 學位類型 專業名稱 統考報名 錄取總人數 其中推免錄取 其中同等學力
工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農業機械化工程 63 16 0 0
工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 4 4 3 0
工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 39 12 2 0
工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電子信息 79 37 2 0
工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機械 304 44 1 0
工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管理科學與工程 33 4 1 0
工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物流工程與管理 47 19 0 0
漁業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水產養殖 95 24 3 0
漁業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漁業資源 5 1 0 0
漁業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漁業發展 43 45 0 0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2 10 0 0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電子信息 32 21 0 0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圖書館學 5 2 0 0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情報學 53 11 3 0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圖書情報 197 26 0 0
外國語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外國語言文學 78 10 1 0
外國語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翻譯 241 45 1 0
生命科學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植物學 103 31 1 0
生命科學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動物學 10 3 0 0
生命科學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微生物學 253 43 10 0
生命科學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發育生物學 12 6 0 0
生命科學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細胞生物學 7 3 0 0
生命科學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122 18 2 0
生命科學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生物與醫藥 174 53 0 0
馬克思主義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哲學 15 5 0 0
馬克思主義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馬克思主義理論 59 11 0 0
金融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金融學 51 16 8 0
金融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金融 388 45 10 0
金融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會計學 66 9 3 0
金融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會計 429 85 19 0
金融學院 非全日制 專業學位 會計 80 46 0 0
草業學院 全日制 學術型 草學 57 18 2 0
草業學院 全日制 專業學位 農藝與種業 15 25 0 0
 
一、報考條件
(一)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我校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二)報名參加全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1.報名參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報名條件(一)中第1、2、3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后,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相關考試招生政策同時按照《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見》(教研〔2016〕2號)有關規定執行。
2.我校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僅招收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獸醫、風景園林、工程管理專業,且原則上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
3.我校今年暫不招收單獨考試人員。
二、報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所有參加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并在網上或到報考點現場確認網報信息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同時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專業學位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
網上報名技術服務工作由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負責。網上確認(現場確認)由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負責組織相關報考點進行。
(一)網上報名要求
1.網上報名時間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s://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并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我校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3.考生報名時只填報一個我校的一個專業。待考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我校的調劑辦法、計劃余額等信息,并按相關規定自主多次平行填報多個調劑志愿。
4.考生應按我校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5.考生要準確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嚴肅處理。
6.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招生單位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7.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在網上報名時須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且申請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
8.“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招生以考生報名時填報確認的信息為準。
9.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下同〕。考生報名時應當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
10.國防生和現役軍人報考我校,應當事先認真閱讀了解解放軍及我校有關報考要求,遵守保密規定,按照規定填報報考信息。不明之處應當事先與我校聯系。
11.考生應當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選擇填報志愿。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網上確認(現場確認)、考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12.考生應當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要求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或到報考點指定地點現場核對并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
2.考生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應當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當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3.所有考生均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4.考生應當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5.考生應當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三、報考資格審查
我校將根據相關規定,對考生報考信息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材料進行全面審查,確定考生的考試資格。
考生填報的報名信息與報考條件不符的,將不準予考試。
四、初試
(一)考生應當在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間,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二)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時間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初試方式均為筆試。
五、復試
我校在國家確定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基礎上,結合生源和招生計劃等情況,確定我校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要求及其他學術要求。復試采取差額形式,差額比例一般不低于120%(生源充足的專業,可以適度擴大差額復試比例)。
(一)對所有擬錄取考生都要進行復試,復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二)復試前應當對考生的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學歷學籍核驗結果、學生證等報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復試。
考生學歷(學籍)信息核驗有問題的,考生應按我校規定時間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少數民族考生身份以報考時查驗的身份證為準,復試時不得更改。少數民族地區以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全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簡表》為準。
(三)以同等學力參加復試的考生、成人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復試時尚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和網絡教育考生,在復試中須加試至少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加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加試方式為筆試。報考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的同等學力考生可以不加試。
(四)會計碩士、圖書情報碩士、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由學院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成績。
(五)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均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成績。
(六)我校認為有必要時,可對考生再次復試。
(七)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赴外漢語教師志愿者”等項目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高校學生應征入伍服現役退役,達到報考條件后,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納入“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招錄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政策。在部隊榮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條件的,可申請免試(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項目服務期滿、考核稱職以上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其中報考人文社科類專業研究生的,初試總分加15分。
加分項目不累計,同時滿足兩項以上加分條件的考生按最高項加分。我校對加分政策考生按照教育部統一規定的范圍和標準執行,并將對加分項目考生提供的相關證明材料進行認真核實。
六、調劑
我校將按教育部有關政策制定調劑工作辦法,待初試成績公布后,視第一志愿生源上線情況而定。調劑工作的具體要求和程序將在復試階段提前在“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和我校網站公布。
七、體檢
考生體檢工作由我校校醫院在考生擬錄取后組織進行,將參照教育部、原衛生部、中國殘聯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要求,按照《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規定,結合招生專業實際情況,提出我校體檢要求,檢查結果以我校體檢結果為準。
八、錄取
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復試錄取辦法以及考生初試和復試成績,并結合其平時學習成績和思想政治表現、業務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
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按就業方式分為定向就業和非定向就業兩種類型。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業;非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按所在招生單位推薦、本人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辦法就業。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均須在被錄取前與我校、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非定向就業的研究生在被錄取前我校向考生所在單位函調人事檔案和本人現實表現等材料,全面審查其政治思想情況。函調的考生現實表現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檔案所在單位的人事、政工部門加蓋印章。
考生因報考碩士研究生與所在單位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錄取,我校不承擔責任。
經考生確認的報考信息在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對報考資格不符合規定者不予錄取。
九、學制
學術型碩士學制為3年;全日制專業學位學制為2年;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學制除工商管理碩士、會計專業碩士學制為2年外,其余專業學制為3年。
十、授課地點
我校研究生授課地點:南京農業大學衛崗校區、南京農業大學浦口校區、南京農業大學無錫漁業學院,具體授課地點以學校最終統一部署為準。
十一、違規處理
對在研究生招生考試中有違反考試管理規定和考場紀律,影響考試公平、公正行為的考生及其他相關人員,一律按《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令第33號)嚴肅處理。對在校生,由其所在學校按有關規定給予處分,直至開除學籍;對在職考生,將通知考生所在單位,由考生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黨紀或政紀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弄虛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論何時,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報考資格、錄取資格或學籍。
十二、學費及獎助體系
(一)學費: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加強研究生教育學費標準管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3]887號)要求,學校向所有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參照教育部及江蘇省研究生教育學費標準管理的相關規定,我校將另行制定并公布“南京農業大學2021級碩士研究生招生收費標準”。
(二)獎助體系:學校向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所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提供助學金(0.6萬元/年)以及學業獎學金(0.6-1.4萬元/年);優秀碩士研究生可申請國家獎學金(2萬元/人)、校長獎學金等各種冠名獎學金。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不享受助學金、學業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此外,學校設有校內碩士研究生“三助”崗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還可申請國家信用助學貸款。
十三、其他
(一)嚴禁我校內部任何部門和工作人員舉辦或參與舉辦考研輔導活動,且不得向社會培訓機構提供舉辦考研輔導活動的場所和設施,嚴禁社會培訓機構進入校園以張貼簡章、廣告等各種方式進行考研輔導培訓宣傳和組織活動。在校生不得舉辦或參與助考作弊、虛假宣傳等涉考違規違法活動。
(二)招生計劃:2021年預計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3100名左右(含推薦免試生),其中學術型碩士1300名左右,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1400名左右,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400名左右。我校2021年碩士生招生專業目錄公布的擬招生計劃包含接收推薦免試生、公開招考、少數民族骨干、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等各類計劃。各學院各專業用于公開招考的人數將根據國家最終下達的招生計劃數、實際錄取的推免生數、考生報考情況等進行適當調整。
(三)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我校后續研究生招生考試工作將在上級主管部門有關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指導下開展,考生需關注我校及報考點的有關通知。
備注:以上所述內容若有變動以教育部最新文件要求為準,請及時瀏覽學校研究生招生網站信息。


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2020年9月7日
 
 
附件:各學院研究生招生聯系人
學院代碼 學院名稱  聯系人 電 話 E-mail
001 農學 李老師 025-84396302 [email protected]
002 植保 岳老師 025-84396589 [email protected]
003 資環 萬老師 025-84395519 [email protected]
004 園藝 周老師 025-84395266 [email protected]
005 動科 徐老師 025-84395346 xuting@njau.edu.cn
006 經管 張老師 025-84396041 [email protected]
MBA 夏老師 025-84395741 [email protected]
007 動醫 張老師 025-84395335 [email protected]
008 食品 李老師 025-84396344 [email protected]
009 公管 劉老師 025-84399070 [email protected]
MPA 裴老師 025-84399070 [email protected]
010 人文 肖老師 025-84396816 [email protected]
011 理學 魏老師 025-84395554 [email protected]
012 工學 戴老師 025-58606570 [email protected]
013 漁業 吳老師 0510-85558444 [email protected]
014 信息 秦老師 025-84395929 [email protected]
015 外語 劉老師 025-84396751 [email protected]
016 生科 陳老師 025-84395869 [email protected]
017 馬院 李老師 025-84399580 [email protected]
018 金融 馮老師 025-84399826 [email protected]
非全會計 趙老師 025-84395769 [email protected]
019 智能 吳老師 025-58606624   [email protected]
020 草業 姚老師 025-84395017 [email protected]
021 密西根 王老師 025-84399573 [email protected]
 

學校介紹
南京農業大學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理、經、管、工、文、法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展望未來,作為近現代中國高等農業教育的拓荒者,南京農業大學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加強內涵建設,聚力改革創新,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著力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全面開啟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嶄新征程!
專業介紹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的英文名稱為“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英文縮寫為MTI。英語筆譯專業設置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及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需要、具有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熟練的翻譯技能和寬廣的知識面,適應國家經濟、文化、社會建設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專業性筆譯人才。
考試科目
研究方向 初試科目 復試科目或內容 初試參考書目或教材
01 (全日制)英語筆譯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11 翻譯碩士英語③357 英語翻譯基礎④448 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復試內容:
1502 英漢互譯
357 英語翻譯基礎:1.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英漢互譯)(第3版),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年 2.平卡姆,《中式英語之鑒》,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年 3.葉子南,《英漢翻譯:譯?注?評》,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 4.李長栓,《漢英翻譯:譯?注?評》,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年 5.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增訂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6.近三年政府工作報告英漢對照
448 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1.李國正,《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16年 2.張岱年,《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 3.莊錫昌,《西方文化史》(高教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岳海翔,《最新行政公文寫作一點通》,中國文史出版社,2017年 5.盧曉江,《自然科學史十二講》,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年 6.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中國翻譯研究院,《中國關鍵詞》,新世界出版社,2016年
參考書目
357 英語翻譯基礎:1.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英漢互譯)(第3版),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年 2.平卡姆,《中式英語之鑒》,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年 3.葉子南,《英漢翻譯:譯?注?評》,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 4.李長栓,《漢英翻譯:譯?注?評》,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年 5.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增訂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6.近三年政府工作報告英漢對照
448 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1.李國正,《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16年 2.張岱年,《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 3.莊錫昌,《西方文化史》(高教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岳海翔,《最新行政公文寫作一點通》,中國文史出版社,2017年 5.盧曉江,《自然科學史十二講》,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年 6.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中國翻譯研究院,《中國關鍵詞》,新世界出版社,2016年
分數線
年份 分數線
2020 382
2019 355
學費
南京農業大學全日制英語筆譯研究生學費為每年10000元,從2014年秋季開始,公費研究生取消,取而代之實行自費研究生,規定碩士研究生每年不超過8000元,具體情況視學校專業而定。針對部分研究生家庭困難的情況,國家提供獎學金、助學金等資助,且高校一般都會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對學子進行補助,確保研究生能夠正常順利的完成學業。
主要導師
李平,教授,江蘇省科技翻譯工作者協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江蘇省翻譯協會理事;南京翻譯家協會副秘書長、理事;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會員;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會員;漳州市林語堂文化研究會會員。研究方向:翻譯與跨文化研究、林語堂研究。
 
王銀泉,教授,外國語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校級科研機構典籍翻譯與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主任;外國語言文學和翻譯碩士學位點負責人;校社科學部學術委員;校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常務理事;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國家級重大項目《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學術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新聞翻譯,公示語翻譯,中醫翻譯,翻譯史,中外文化科技交流與漢學研究。
學校介紹
南京農業大學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理、經、管、工、文、法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展望未來,作為近現代中國高等農業教育的拓荒者,南京農業大學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加強內涵建設,聚力改革創新,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著力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全面開啟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嶄新征程!
專業介紹
主要為適應新形勢圖書情報事業發展對圖書情報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圖書情報人才培養體系,創新圖書情報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圖書情報人才培養質量。
考試科目
研究方向 初試科目 復試科目或內容 初試參考書目或教材
01 (全日制)信息資源管理與開發
02 (全日制)信息檢索技術應用
03 (全日制)網絡信息服務
①199 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②204 英語二③- 無④-- 無   復試內容:
1404 信息資源管理與檢索
無指定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復試參考書目:信息資源管理概論(第二版)孫建軍編著,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信息資源管理(第三版)張凱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科技文獻檢索(第二版) 賴茂生等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分數線
年份 分數線
2020 264
2019 270
學費
南京農業大學全日制圖書情報碩士研究生學費為每年10000元,從2014年秋季開始,公費研究生取消,取而代之實行自費研究生,規定碩士研究生每年不超過8000元,具體情況視學校專業而定。針對部分研究生家庭困難的情況,國家提供獎學金、助學金等資助,且高校一般都會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對學子進行補助,確保研究生能夠正常順利的完成學業。
主要導師
王東波,教授。研究方向:自然語言處理與知識挖掘、信息計量、數字人文,具體的研究任務如下: (1)結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理念、技術和方法,針對典籍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進行數字人文方向的探究; (2)基于信息計量已有的理論和方法,融入文本挖掘的技術,面向學術全文本探究和發掘信息計量的新問題、新指標和新規律; (3)針對食品、醫療和金融這三個領域的多維度數據,基于深度學習、遷移學習、強化學習和多模態知識庫的技術,展開領域化的知識挖掘探究。 歡迎有志于從事人工智能、知識挖掘、數字人文和信息計量探究的考生報考上述研究方向的博士和碩士,特別歡迎具有數學、計算機、統計學、應用語言和醫療信息等學科背景的考生報告!
 
閻素蘭,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近年主要承擔的本科生課程:信息計量學、信息政策與法規、知識產權法、文獻檢索 。近年主要研究方向及相關課題、成果:信息計量與科學計量、科研評價、各國信息政策比較等;課題:江蘇省農業高科技人才的科研產出。可以給學生做哪些方面的專業指導:信息收集、數據分析與組織、信息和數據處理、論文撰寫等。研究方向:信息計量與科研評價; 信息政策研究; 知識產權研究。
 
楊波,博士,教授。畢業于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情報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是網絡信息檢索和信息計量。擔任《情報學報》、《圖書情報工作》、《情報工程》、《數字圖書館論壇》等期刊特約審稿人、《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tometrics》等期刊匿名審稿人,任中國情報學會知識組織分會委員。   
學校介紹
南京農業大學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理、經、管、工、文、法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展望未來,作為近現代中國高等農業教育的拓荒者,南京農業大學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加強內涵建設,聚力改革創新,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著力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全面開啟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嶄新征程!
專業介紹
軟件工程是一門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構建和維護有效的、實用的和高質量的軟件的學科。它涉及程序設計語言、數據庫、軟件開發工具、系統平臺、標準、設計模式等方面。 在現代社會中,軟件應用于多個方面。典型的軟件有電子郵件、嵌入式系統、人機界面、辦公套件、操作系統、編譯器、數據庫、游戲等。同時,各個行業幾乎都有計算機軟件的應用,如工業、農業、銀行、航空、政府部門等。這些應用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 。
考試科目
研究方向 初試科目 復試科目或內容 初試參考書目或教材
08 (全日制)軟件工程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4 英語二③302 數學二④853 計算機專業基礎綜合   復試內容:
1402 數據庫系統原理
1.數據結構:嚴蔚敏、吳偉民《數據結構(c語言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最新版;嚴蔚敏、吳偉民 《數據結構題集(C語言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最新版。2.計算機組成原理:白中英 《計算機組成原理》科學出版社,第5版。3.計算機網絡:謝希仁 《計算機網絡(第7版)》 電子工業出版社。
參考書目
633 有機化學:1.數據結構:嚴蔚敏、吳偉民《數據結構(c語言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最新版;嚴蔚敏、吳偉民 《數據結構題集(C語言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最新版。2.計算機組成原理:白中英 《計算機組成原理》科學出版社,第5版。3.計算機網絡:謝希仁 《計算機網絡(第7版)》 電子工業出版社。
復試參考書目:王珊 薩師煊《 數據庫系統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最新版
分數線
年份 分數線
2020 264
2019 270
學費
南京農業大學全日制軟件工程研究生學費為每年10000元,從2014年秋季開始,公費研究生取消,取而代之實行自費研究生,規定碩士研究生每年不超過8000元,具體情況視學校專業而定。針對部分研究生家庭困難的情況,國家提供獎學金、助學金等資助,且高校一般都會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對學子進行補助,確保研究生能夠正常順利的完成學業。
主要導師
任守綱,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機器視覺:重點圍繞農作物病蟲害圖像分割識別、作物長勢圖像信息獲取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重點圍繞設施農業環境的時間序列數據預測、環境調控方案 農業信息化:各類農業信息平臺、管理系統的研發。
 
沈毅,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智能系統建模與分析;生物網絡分析理論與仿真技術;大數據分析;智能交通系統與交通流優化。
 
姜海燕,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人工智能與數據挖掘、智能計算與云計算、作物系統建模仿真與可視化、智能決策支持系統開發。
 
葉錫君,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1、大數據:排名與推薦系統研究 2、生物信息學:二級數據庫建立、生物數據挖掘及知識發現 3、絡安全:身份認證和訪問控制方向。
 
謝元澄,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機器學習:集成學習算法研究與分析;模式識別:昆蟲行為特征抽取與識別;生物信息學:基于多視圖的MiRNA靶標預測等;農業物聯網。
學校介紹
南京農業大學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理、經、管、工、文、法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展望未來,作為近現代中國高等農業教育的拓荒者,南京農業大學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加強內涵建設,聚力改革創新,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著力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全面開啟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嶄新征程!
專業介紹
企業管理專業是一門運用管理學、經濟學、心理學等相關理論,以現代企業管理理論與應用為研究對象,培養具有堅實的企業管理理論基礎、較強的企業管理技能、能勝任各類工商企業管理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的一門學科。
考試科目
研究方向 初試科目 復試科目或內容 初試參考書目或教材
01 (全日制)現代企業管理
03 (全日制)供應鏈管理
04 (全日制)電子商務
05 (全日制)市場營銷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③303 數學三④837 管理學綜合   復試內容:
0603 企業管理綜合知識
1.《管理學(第十一版)》,Stephen P. Robbins, Mary Coulter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2.《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高鴻業(第六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參考書目
初試參考書目:1.《管理學(第十一版)》,Stephen P. Robbins, Mary Coulter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2.《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高鴻業(第六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復試參考書目:1、《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王凱主編,中國大地出版社,2003年
分數線
年份 分數線
2020 347
2019 345
學費
南京農業大學全日制企業管理研究生學費為每年8000元,從2014年秋季開始,公費研究生取消,取而代之實行自費研究生,規定碩士研究生每年不超過8000元,具體情況視學校專業而定。針對部分研究生家庭困難的情況,國家提供獎學金、助學金等資助,且高校一般都會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對學子進行補助,確保研究生能夠正常順利的完成學業。
主要導師
王凱,現任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產業鏈管理研究和發展中心主任,兼任全國農業企業管理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第七屆、第八屆國際農業與食品產業鏈管理大會國際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Journal on Chain and Network Science》雜志國際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和編委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 農業產業鏈管理;農業企業與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上市公司管理與資本市場;糧食安全與食品安全;農業經濟與農村發展等。先后為本科生、研究生開設了《管理學原理》、《管理學專題》、《管理學研究方法論》、《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等課程。
許朗,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博士生生導師,項目評審專家。長期從事投資項目經濟評價(項目管理)、金融與投資管理、技術經濟管理、創新創業管理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曾任地方地區農業局副局長和地區計劃委員會副主任。獲全國性優秀論文獎3次,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高教科研成果獎2次,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次,南京市科協優秀學術論文2次等。
 
孫江明,長期從事市場營銷、市場調研、國際營銷、國際貿易、消費經濟學和技術經濟學的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已先后參與主持各級科研課題近二十項,公開發表各類論文三十余篇,主編或參編(著)各類教材(著作)六部。曾主持和參與大型企業及其重大投資項目的管理和咨詢工作,有較強的理論與實際工作經驗。
學校介紹
南京農業大學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理、經、管、工、文、法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展望未來,作為近現代中國高等農業教育的拓荒者,南京農業大學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加強內涵建設,聚力改革創新,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著力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全面開啟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嶄新征程!
專業介紹
培養具有金融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較強的經濟分析和社會實踐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獨立從事教學、科研和其他實際工作的能力。
考試科目
研究方向 初試科目 復試科目或內容 初試參考書目或教材
01 (全日制)貨幣銀行學
02 (全日制)農村金融
03 (全日制)國際金融
04 (全日制)證券投資
05 (全日制)公司金融
06 (全日制)保險學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③303 數學三④813 西方經濟學   復試內容:
1802 金融學綜合知識
1、《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宏觀部分) 高鴻業(第六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2、曼昆《經濟學原理》(第七版,微觀分冊)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5年版
參考書目
初試參考書目:1、《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宏觀部分) 高鴻業(第六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2、曼昆《經濟學原理》(第七版,微觀分冊)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5年版
復試參考書目:1、《金融學》,張兵主編,2015年版,中國農業出版社;2、《國際金融學》(第五版),2019年印刷,楊長江,姜波克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3、《證券投資學》(第4版),吳曉求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分數線
年份 分數線
2020 345
2019 345
學費
南京農業大學全日制金融學研究生學費為每年8000元,從2014年秋季開始,公費研究生取消,取而代之實行自費研究生,規定碩士研究生每年不超過8000元,具體情況視學校專業而定。針對部分研究生家庭困難的情況,國家提供獎學金、助學金等資助,且高校一般都會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對學子進行補助,確保研究生能夠正常順利的完成學業。
主要導師
劉榮茂,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金融系主任, 教授。2000年,獲得蘇皖兩省金融研討會優秀論文二等獎,2004年獲得南京農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6年獲得江蘇保險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指導的論文《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績效評價研究》2006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碩士論文,《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國際收支調節的有效性研究》2009年獲得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主持和參加課題30多項,在《金融研究》、《中國農村經濟》、《農業經濟問題》、《中國農村觀察》、《國際貿易問題》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80多篇。研究方向:證券投資、農業保險、國際金融。
 
董曉林,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農業大學江蘇農村金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多年來從事金融相關理論以及農村金融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村金融發展、農村金融機構改革、農村資金配置以中小企業融資、普惠金融發展等。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面上項目、江蘇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農業部軟科學、江蘇省軟科學等課題,在《金融研究》、《中國農村經濟》、《中國農村觀察》、《經濟學動態》、《投資研究》以及《財貿研究》等核心刊物發表專業學術論文五十余篇。
 
周月書,現任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曾任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高級研究學者。多年來從事農村金融、公司金融和科技金融領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農業部軟科學和江蘇省軟科學等課題十多項。在《農業經濟問題》、《中國農村經濟》、《中國農村觀察》等刊物發表論文六十多篇。
 
張龍耀,現任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農村金融、銀行管理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部省級課題10余項。曾在《China Economic Review》、《Applied Economics》、《Land Use Policy》、《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 Trade》、《金融研究》、《經濟學動態》、《財貿經濟》、《中國農村經濟》、《農業經濟問題》等國內外SSCI和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余篇,出版個人學術專著2部,曾獲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獎(專著提名獎)、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優秀成果獎、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獎三等獎等科研獎項。
學校介紹
南京農業大學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理、經、管、工、文、法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展望未來,作為近現代中國高等農業教育的拓荒者,南京農業大學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加強內涵建設,聚力改革創新,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著力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全面開啟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嶄新征程!
專業介紹
金融碩士專業學位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充分了解金融理論與實務,系統掌握金融產品營銷策劃、金融理財規劃、金融交易技術與操作、財務分析、金融風險管理以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熟悉區域經濟金融發展,具有較強的從事金融實際工作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考試科目
研究方向 初試科目 復試科目或內容 初試參考書目或教材
01 (全日制)銀行管理
02 (全日制)農村金融
03 (全日制)證券投資
04 (全日制)國際金融管理
05 (全日制)金融科技
06 (全日制)區域金融制度與政策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4 英語二③303 數學三④431 金融學綜合     復試內容:
1803 投資學綜合
1、《金融學》,張兵主編,2015年版,中國農業出版社;2、《金融學》(第四版),黃達、張杰主編;3、公司理財(原書第11版中文版),斯蒂芬A.羅斯,機械工業出版社
參考書目
初試參考書目:1、《金融學》,張兵主編,2015年版,中國農業出版社;2、《金融學》(第四版),黃達、張杰主編;3、公司理財(原書第11版中文版),斯蒂芬A.羅斯,機械工業出版社
復試參考書目:1.《證券投資學》(第4版),吳曉求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金融市場學》(第4版),張亦春 、鄭振龍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數線
年份 分數線
2020 373
2019 345
學費
南京農業大學全日制金融研究生學費為每年10000元,從2014年秋季開始,公費研究生取消,取而代之實行自費研究生,規定碩士研究生每年不超過8000元,具體情況視學校專業而定。針對部分研究生家庭困難的情況,國家提供獎學金、助學金等資助,且高校一般都會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對學子進行補助,確保研究生能夠正常順利的完成學業。
主要導師
劉榮茂,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金融系主任, 教授。2000年,獲得蘇皖兩省金融研討會優秀論文二等獎,2004年獲得南京農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6年獲得江蘇保險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指導的論文《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績效評價研究》2006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碩士論文,《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國際收支調節的有效性研究》2009年獲得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主持和參加課題30多項,在《金融研究》、《中國農村經濟》、《農業經濟問題》、《中國農村觀察》、《國際貿易問題》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80多篇。研究方向:證券投資、農業保險、國際金融。
 
董曉林,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農業大學江蘇農村金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多年來從事金融相關理論以及農村金融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村金融發展、農村金融機構改革、農村資金配置以中小企業融資、普惠金融發展等。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面上項目、江蘇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農業部軟科學、江蘇省軟科學等課題,在《金融研究》、《中國農村經濟》、《中國農村觀察》、《經濟學動態》、《投資研究》以及《財貿研究》等核心刊物發表專業學術論文五十余篇。
 
周月書,現任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曾任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高級研究學者。多年來從事農村金融、公司金融和科技金融領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農業部軟科學和江蘇省軟科學等課題十多項。在《農業經濟問題》、《中國農村經濟》、《中國農村觀察》等刊物發表論文六十多篇。
 
張龍耀,現任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農村金融、銀行管理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部省級課題10余項。曾在《China Economic Review》、《Applied Economics》、《Land Use Policy》、《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 Trade》、《金融研究》、《經濟學動態》、《財貿經濟》、《中國農村經濟》、《農業經濟問題》等國內外SSCI和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余篇,出版個人學術專著2部,曾獲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獎(專著提名獎)、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優秀成果獎、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獎三等獎等科研獎項。

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南京農業大學考研網由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特別推薦:

最新購買

    購買流程

    南京農業大學

    方法一:選擇學校->學院->專業

    方法二:查找功能

    點擊瀏覽招生簡章+資料詳情

    通過招生簡章了解本專業需要的資料

    查看資料詳情了解資料要點

    點擊購買或加入購物車

    支付方式:支付寶

    填寫付款信息并付款

    請確認聯系人、聯系方式和收貨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貨,可查詢快遞信息

    若有疑問,可聯系在線學姐

    學姐聯系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 手机看片精品高清国产日韩 | 欧美13一14周岁a在线播放 | 九九久久久久久久爱 | 日韩精品不卡 | 成年女人免费视频播放成年m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www.成人在线视频 | 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视频专区 | 在线观看国产一级强片 | 26uuu影院亚洲欧美综合 | 亚洲国语在线视频手机在线 | 91精品久久 |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 人 综合 亚洲绿色 |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在线观看www免费 | 全国男人的天堂网 |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 91香蕉国产在线观看免费永久 | 中文字幕亚洲区 | 久久国产精彩视频 |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高清专区 |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 99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综合影院 | 国产首页精品 |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韩日一级视频 | 美女视频黄色在线观看 | 免费黄色网址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看片免费视频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91精品久久久久含羞草 |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免费久久 |